第一篇:四川省干线公路管理办法试行
四川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全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提高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公路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干线公路是指我省境内的国道、省道和由公路部门养护的重要旅游公路(不含高速公路)。
第三条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市为中心”的原则,收费公路养护管理还应遵守《四川省地方收费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试行)(川交发[2005]28号)的规定。
第四条为实现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合理确定路面大中修工程规模,省每年对干线公路进行一次路况检测评价,具体实施意见按《四川省干线公路路况检测与评价办法》(川交函[2005]116号)执行。
第五条为加强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养路费分成资金在现行公路管理体制和养路费全额分成格局不变的条件下,实行预算管理。具体办法按《四川省公路养路费分成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川交函[2005]232号文下发)规定执行。
第六条各地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养护技术,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养护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公路养护成本。
第七条坚持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以路面为中心的全面养护,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保障公路畅通。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八条省交通厅公路局在省交通厅领导下,负责全省干线公路养护的行业管理,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公路养护管理有关政策、技术标准、规范;负责对全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技术、业务指导;负责干线公路养护支出计划的监督执行;负责对全省干线公路养护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考核、评比;审批特大桥及特殊结构桥梁的危(病)桥整治方案、审批省交通厅纳入二级路网补助的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及专项工程施工图设计及预算。
第九条市(州)交通局是本辖区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主管单位,负责审核上报干线公路养护支出预算;审批上述第八条以外的危(病)桥整治方案、施工图及预算;审批上述第八条规定以外的大中修工程施工图及预算,其中收费公路项目审批意见报厅公路局备案;负责组织大中修工程及危病桥整治工程验收。
第十条市(州)公路管理机构是本辖区公路养护工作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干线公路养护工作的组织实施,负责贯彻执行交通部及省制定的公路养护管理有关政策、技术标准、规范,制定相关制度和办法;负责对干线公路养护工作进行技术管理和业务管理;负责编制干线公路养护支出预算,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负责对干线公路养护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监督;组织编制上报大中修工程施工图和预算;组织养护工程招标工作;参加养护工程交、竣工验收;负责按月汇总上报干线公路养护质量统计报表;组织公路养护职工岗位技术培训。
第三章养护资金使用与监管
第十一条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主要来源于公路养路费分成资金、财政拨款、车辆通行费和其它方式筹集的资金,各地必须保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的正常投入,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
第十二条干线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由市(州)公路管理机构根据所管养公路路况编制,必须在满足小修保养工程经费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大中修工程和专项工程,确保良好的公路路况。
第十三条干线公路小修保养经费根据公路技术等级、路面类型、使用年限、交通量和路况等因素,按《四川省公路养路费分成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附件三(四川省公路小修保养成本测算办法)编制预算,实行定额计量管理。
第十四条干线公路每年大修里程原则上不得少于干线公路总里程的5%,中修里程不得少于干线公路总里程的8%。具体大中修工程路段参照《四川省干线公路路况检测与评价办法》评定结果。
第十五条各地应加大养护机械设备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养护作业机械化水平,原则上每年用于更新或购买养护机械设备的资金不小于养护经费的2%。
第十六条各地应加大公路养护管理道班(站)危(病)房维修、改造力度,切实改善养护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原则上每年用于公路养护管理道班(站)房改造维修资金不得少于养护经费的2%。
第十七条养路费分成资金预算支出中的大中修工程费和新、改建工程费按工程进度核拨,由省交通厅根据省交通厅公路局出具的工程进度拨款单拨付,其余经费由省交通厅按月直接拨付。
第十八条省交通厅和交通厅公路局负责对预算执行情况实施监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预算执行情况检查。
第十九条市(州)交通局应加强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建立预算执行监督制度,定期开展自查与检查。预算执行单位每季度开展一次自查,市(州)交通局每半年开展一次检查。
第四章养护管理
第二十条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预防性和周期性养护工作,搞好以路面为中心的全面养护,养护维修作业要做到及时、快速、优质,确保行车安全、畅通。
第二十一条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及专项工程应实行招标制度、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工程质量。2010年前,在行业内部实行招标,不断培育和壮大养护单位市场竞争能力。
第二十二条干线公路小修保养工程应逐步推行维护和维修分离制度。各市(州)应根据本辖区公路技术等级及路面状况,整合现有道班(站)资源,合理布设公路养护管理站和机械化养护中心,逐步建立起一批专业化、机械化的维修队伍,实现维护和维修分离,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为实现养护生产市场化创造条件。同时,鼓励公路养护管理站和机械化养护中心立足公路养护,积极向外拓展。
第二十三条公路保养维护和维修工程应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行招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度。公路保养维护以分散作业为主,推行承包养护责任制;维修工程以集中作业为主,推行机械化养护,不断提高
维修质量。各地可视具体情况分两步走:第一步以市(州)内公路养护单位为基础,建立内部模拟市场;第二步待条件成熟时,建立面向社会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养护维修市场,最终实现养护生产市场化。第二十四条干线公路保养维护和维修工程应逐步推行工程监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
第二十五条为适应养护生产市场化的要求,有条件的市(州)可建立专业的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机构或委托中介机构对干线公路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评定,提高其公正性和可靠性。
不具备条件的市(州)原则上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每月按《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对管养公路进行养护质量检查评定,市级公路管理机构每月对管养公路进行一次路况检查,步查里程不少于10%。第二十六条市(州)公路管理机构应建立和运用“公路路面评价系统”和公路“桥梁管理系统”,按规定定期更新公路路面及桥梁数据库,实现管理规范化,决策科学化。
第二十七条建立干线公路路况巡查制度。市级公路管理机构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路况巡查,县级公路管理机构每半月至少进行一次巡查,道班(站)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路况巡查。
公路养护管理站在汛期必须加大巡查频率,并坚持雨前、雨中、雨后查路,及时发现和报告有关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处治病害,确保行车安全。
第二十八条加强干线公路日常养护工作,对路面病害和沿线设施损坏应及时处治、修复。对路面松散类、裂缝类、桥梁栏杆损坏等病害应在10日内修复,对示警桩、护栏、标志标牌损坏应在30日内修复,修复前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临时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十九条在雨雪天,要坚持上路巡查,及时清除坍方、处理塌陷、清理边沟,积极防治水毁。第三十条每年汛期前,应对桥梁、隧道、涵洞、挡土墙等构造物和高填深挖地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建立相应技术档案,对存在安全隐患地段,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治,处治确有困难的,应及时采取适当的安全保障措施并尽快制定整治方案,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十一条加强地质灾害地段的观测,摸清存在地质灾害地段的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抢险预案,合理布设抢险机具、物资储备站(点),并做好抢险资金、机具、物资储备。
第三十二条因自然灾害造成公路、桥梁设施损坏时,市、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应及时组织抢修,损坏难以及时恢复时,应及时报请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抢修,尽快恢复交通。
第三十三条建立干线公路通阻信息报告制度。当公路、桥梁因水毁、地震、雪灾等造成公路中断交通,预计阻车在24小时以上时,应及时将通阻情况通过有关媒体向社会公布并上报厅公路局。
第三十四条加强纳入计划改造项目但尚未开工路段的管理,严禁干线公路失养现象发生,确保公路行车安全畅通。
第三十五条建立干线公路断道施工报批制度。干线公路不得随意断道施工,如施工组织需要,必须断道施工时,应将断道时间、绕行路线方案、绕行路线路况、交通保障措施等报省交通厅公路局审批。
第三十六条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在养护工程施工路段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必要时还应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和指挥,以确保养护工程施工路段行车安全畅通。
第三十七条市(州)公路管理机构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本地公路养护生产的公路养护管理站和机械化养护中心管理制度、作业方式等。公路养护管理站和机械化养护中心要加强民主管理,实行站(中心)务公开,并引导养护职工积极参与民主管理。
第五章检查、监督、考核
第三十八条省交通厅公路局负责对全省公路养护质量进行检查、监督、考核,对干线公路养护质量、大中修工程及专项工程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进行检查。定期检查由省交通厅公路局组织,每年进行一次,一般安排在第四季度,以市(州)为受检单位。
第三十九条市(州)公路管理机构是本辖区干线公路养护工程管理的主体,必须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检查验收制度,提高投资效益。
第四十条市(州)公路管理机构对养护工程应建立质量责任备案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凡出现不合格工程的,应扣减质量保证金,涉及的单位和个人3年内不得参与养护工程的投标或承包。
第四十一条大中修工程及专项工程完工,经市(州)公路质量监督站进行质量鉴定合格后,由市(州)交通局(或委托公路管理机构)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组织检查验收,并在每年末将本辖区大中修工程、专项工程完成情况及质量评定情况上报省交通厅公路局。
省交通厅公路局将不定期对大中修工程及专项工程质量进行抽查,对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扣减该工程项目补助资金的50%。
第四十二条因公路路况差影响行车通畅,被省级以上(含省级)新闻媒体曝光或社会反响强烈的,经查证属实,应限期整改。对不按期完成整改任务的单位,将在全省通报,并抄送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扣减养护费分成资金5万元。其中,收费公路还将采取暂停收费措施。
第四十三条大中修工程、专项工程及改建工程施工路段因管理混乱造成严重阻车,单次阻车时间在2小时以上,社会影响极大,经查证属实的扣减养护费分成资金5万元。
第四十四条省交通厅公路局每年组织对公路养护好路率指标进行抽查,对未达到全省抽查好路率平均值的市(州),按下列标准扣减养路经费:
1、低5个百分点以下,扣减50万元。
2、低5-10个百分点,扣减100万元。
3、低10个百分点以上,扣减200万元。
第四十五条扣减的养路经费在全省统一调节使用,并用于大中修工程。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六条市(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并报省交通厅公路局备案。
第四十七条本办法由四川省交通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干线公路管理办法
湖南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送审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十二五”干线公路建设管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纳入省“十二五”干线公路建设规划且实行省定额补助的项目。
第三条 干线公路建设项目享受省重点工程相关优惠政策。第四条 干线公路建设的基本原则: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定额补助、确保质量、有效推进。
第二章 职责
第五条 省相关部门负责干线公路建设规划、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前期工作管理、国省补助资金筹措、计划安排、施工许可审批、竣工验收、行业监管和目标考核等工作。
第六条 市州人民政府是干线公路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负责干线公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批准(认可)项目法人、申报计划、筹措落实项目资金、征地拆迁、项目管理等工作。
第七条 项目法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第三章 前期工作
第八条 干线公路建设规划应坚持“服务大局、成线成网、外通内畅、有序推进”原则,发挥路网整体效益。
第九条 各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编制本地区干线公路建设“十二五”规划报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结合全省干线公路现状,编制“十二五”干线公路建设规划,作为《湖南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经省发改委会审后联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 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分提质改造、改善二类。提质改造是指对原公路及沿线设施进行全线或逐段提升技术等级和标准;改善是指利用老路,新铺设路面、完善安保等设施。
第十一条 列入《湖南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干线公路提质改造项目视同省已批准立项,改善项目视同省已批准工可。
第十二条 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由市州负责。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年初提出当年干线公路建设前期工作指导意见。工可报告由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审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由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批。
第四章 设 计
第十三条 干线公路建设一般实行一阶段设计,提质改造一级公路和方案复杂、技术难度大的其他公路项目应采取两阶段设计。
第十四条 设计单位应认真贯彻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六个坚持、六个树立”设计新理念,体现“沿着老线行,基本达标准,设计要灵活,安全要保证,结构要强化,路面要平整,环境要友好,资源要节约”的要求,实现“安全、环保、节约、实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十五条 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应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同步实施GBM工程,达到省级文明建设样板路标准,相关费用列入项目预算。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六条 市州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加强干线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要履行职责,加强对本区域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管和指导。
第十七条
项目法人应有足够的技术、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项目法人资格审查。
第十八条 项目法人应按规定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重要设备及大宗材料采购实行招标。严格执行“合理定价评审抽取法”的规定,招标文件、招标结果由项目法人报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施工许可由项目法人报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批,未经许可的项目不得擅自开工建设。
第二十条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项目法人在开工前应向市州交通质量安全监督部门申请质量安全监督。实行“四级”质量保 3 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和责任,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十一条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项目法人应严格要求施工安全生产条件,完善对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施工安全。
第二十二条 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标准,确需变化须报请原审批机关批准。认真执行设计变更的相关规定,加强工程变更、计量支付管理,严格控制投资规模。
第六章 补助标准
第二十三条 根据各地的经济状况、公路建设标准按不同类别实行省定额补助:
1、长株潭地区提质改造二级及以上公路12米及以上、10米、8.5米路基宽度每公里分别为250万元、200万元、150万元;三级公路8.5米、7.5米路基宽度每公里分别为150万元、100万元;
2、湘西地区及国、省贫困县提质改造二级及以上公路12米及以上、10米、8.5米路基宽度每公里分别为350万元、300万元、250万元;三级公路8.5米、7.5米路基宽度每公里分别为250万元、200万元;
3、其他地区提质改造二级及以上公路12米及以上、10米、8.5米路基宽度每公里分别为300万元、250万元、200万元;三级公路8.5米、7.5米路基宽度每公里分别为200万元、150万元;
4、三级及以上公路的特大桥、大桥、隧道(按路基相对应的桥梁隧道宽度)每平方米分别为:3500元、3000元、2500元。
5、改善项目按硬化路面宽度,10.5米及以上,8.5米,7米每公里分别为160万元,130万元,110万元。另线路中病危桥改造参照省危桥改造补助标准执行。
第七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四条 市州人民政府负责筹措“十二五”干线公路建设资金,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资金到位,省严格按标准实行定额补助。
第二十五条 干线公路建设资金必须严格遵循专款专用、讲求效益的原则,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各级财政和交通运输部门要制定干线公路建设资金筹措和拨付管理办法,要做到资金按时足额到位,确保工程进度,专项管理、专帐核算,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切实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二十六条 省财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根据干线公路建设投资计划,及时足额组织省补资金,严格按工程实际进度和市州自筹资金到位情况同比例拨付。季末由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工程进度,向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申请省补资金,由省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查(限10个工作日)后提出具体的全省拨款计划,省财政主管部门复核(限10个工作日)后拨付省补资金。工程交工后,省补资金拨付至总额的95%,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再拨付5%。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暂缓或停拨建设资金:
1、严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
2、资金未按规定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的;
3、市州自筹资金不落实,未与省补资金同比例到位的;
4、挤占、挪用、截留建设资金的;
5、有重大工程质量问题未纠正的;
6、有重大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的;
7、未按规定报送进度报表及信息资料严重失真的;
8、有违反本办法其它情形的。
第二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减相应的省补资金:
1、工程实施过程中擅自改变建设内容、缩减建设规模、降低建设标准的;
2、工程交工后,项目仍有未完工程、工程质量问题整改不到位的。
3、缺陷责任期满后6个月内未组织竣工验收的。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相应核减或停止安排该市州下省补助资金
1、未完成省建设目标任务的;
2、自筹资金不到位,对质量、安全和进度管理造成不良影响的;
3、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更换建设项目的;
4、出现大额资金挪用、贪污、被盗、丢失等重大资金安全事故的。
第三十条 加强竣工财务决算管理,项目法人要确保有关人员履行职责,及时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
第七章 竣(交)工验收
第三十一条 项目法人应根据批复的工期合理组织施工,适时组织交工验收。未进行交工验收或交工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投入试运营。
第三十二条 干线公路建设项目缺陷责任期为两年;缺陷责任期满,项目法人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后,向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报请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
第八章 目标考核
第三十三条 对各市州人民政府干线公路建设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对资金投入、完工里程、建设管理、安全质量等进行考核,对完成好的市州人民政府给予奖励,并优先安排下项目计划,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市州人民政府给予相应处罚。
第九章 其 他
第三十四条 列入省“十一五”干线公路建设规划的续建项 目仍按《湖南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试行办法》(湘政办发[2006]32号)执行,其余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
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以下简称“干线公路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公路工程设计变更行为,做好施工图设计的补充和完善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四川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按照《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管理的建设项目。
本办法所称设计变更,是指自公路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批准之日起至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所进行的修改、完善、优化等活动。
第三条 省交通运输厅主管全省公路建设项目设计变更工作;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以下简称“厅公路局”)具体负责全省干线公路项目设计变更的监督管理;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建设造价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厅造价站”)负责全省干线公路项目设计变更的
化的;
(五)10公里及以上的路基分幅型式改变的;
(六)互通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
(七)收费方式及站点位臵、规模发生变化的;
(八)连接线的标准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九)管理、养护和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十)超过初步设计批准概算或一阶段施工图批准预算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较大设计变更:
(一)连续长度500米以上、2公里以下路线方案调整的;
(二)特殊不良地质路段处臵方案发生变化的;
(三)1公里以上、10公里以下路面结构类型、宽度和厚度发生变化的;
(四)1公里以上、10公里以下路基分幅型式改变的;
(五)大中桥的数量、跨径或结构型式发生变化的;
(六)隧道的数量或方案发生变化的;
(七)互通式立交的位臵或方案发生变化的;
(八)分离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
(九)监控、通讯系统总体方案发生变化的;
(十)其他单项工程费用变化超过200万元的;
(十一)超过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的。
一般设计变更是指除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以外的其他设计变更。
建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并应当注明变更理由。设计审查单位、主管部门也可以提出设计完善意见和设计变更建议。
(二)项目法人组织审查。项目法人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提出的设计变更建议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开展设计变更工作。
(三)方案论证及比选。在开展设计变更的施工图设计前,项目法人应当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专家对设计变更方案进行经济、技术论证。
(四)设计单位开展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五)按审批权限向主管部门申请审批。
(六)审批单位组织审查并参考交通建设造价管理机构对工程造价的审核意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批复。
第十一条
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原则应由项目原勘察设计单位承担。但经原勘察设计单位书面同意的、或原设计单位资质不满足设计变更要求的,项目法人可选择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单位对设计变更文件负责。
第十二条
重大、较大设计变更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应达到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规定的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
一般设计变更图纸必须经设计代表签字确认,必要时应加盖设计单位印章。图表及清单中数量、单价必须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四方签字确认。
(二)原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三)原设计文件及根据审查单位审查意见修改和完善后的设计变更文件(含投资概算或施工图预算、设计单位执行审查意见的情况)及必要的勘察资料;
(四)审查单位的审查意见;
(五)交通建设造价管理机构对工程造价的审核意见; 第十六条 审批工作应按规定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办理。第十七条
凡工程抢险等紧急工程须对原设计进行变更,且超出项目法人权限的,项目法人应立即向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确认后,项目法人可先行实施设计变更,但事后两个月内应办理设计变更报批手续,并附相关的影像资料说明紧急抢险的情形。
第四章 设计变更的工程造价管理
第十八条 重大设计变更应编制概、预算文件,较大设计变更应编制预算文件。概、预算文件应根据交通主管部门发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配套定额等有关规定进行编制,原则上只计建筑安装工程费和征地拆迁费。材料价格采用设计变更文件概、预算编制时的价格。
设计变更概、预算须与原概、预算相应部分进行品迭。第十九条 对于涉及到新技术、新工艺或定额中缺漏的项目,由设计单位会同交通建设造价管理机构参考有关行业定额,第二十四条 因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导致勘察设计费、监理费、试验检测费和管理费等发生变化的,按照有关合同约定执行。
无论合同约定与否,因材料调价原因导致工程投资增加,不得调增勘察设计费、监理费和试验检测费。
第二十五条
因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发生的工程建设单位管理费、征地拆迁费等费用变化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按照本办法规定经过审查批准的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其费用变化纳入决算。未经批准的设计变更,其费用变化不得进入决算。
第五章 设计变更的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七条
变更工程的计量支付按原合同规定执行,未经审批和审定的数量、单价及总价不得向施工单位进行支付或以暂定价预支付。
第二十八条
项目法人审定的一般设计变更工程费用实行报备制。项目法人在同类合同段(按招标进行划分,如路基合同、路面合同、交通安全设施合同等)合同净价总额(不包括预留金、暂定金)的5%内审定一般设计变更。一般设计变更累计费用超过合同总净价的5%时,项目法人应暂停一般设计变更的审查和费用支付,并按下列程序处理设计变更费用。
(一)项目法人检查各合同段设计变更管理台帐和合同执行情况,并形成该项目合同执行情况报告及变更费用处理申请,送
(五)设计变更概、预算汇总表(内容含项目名称、分项名称、单价与合价、批准或审定文号及电子文档);
(六)项目法人编制的项目概(预)算执行报告经市(州)造价站审核、审计部门审计;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可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
第三十一条 因设计单位失误引起的设计变更造成工程投资增加,项目法人可扣减勘察设计费,具体办法在勘察设计合同中约定。
第三十二条
因施工单位施工不当引起的变更,废弃工程不予计价,返工或变更工程超过原相应工程合同价的工程费用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由此引起的变更工程的勘察设计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返工或变更工程不得降低工程质量标准,不得延误合同工期;监理工程师失职的,项目法人应扣减监理单位的监理服务费,具体办法在监理服务合同中约定。
第三十三条 设计变更行为应遵守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和监理合同文件有关条款,应避免损害参建单位任何一方的正当权益。
第三十四条
项目法人应依法确定设计变更工程的施工单位。第三十五条
施工单位对设计变更工程实施专业工程分包的,须经监理单位审查和项目法人同意。施工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实施向项目法人负责,并承担赔偿责任。分包人对其分包的工程向施工单位负责,并就所分包的工程向项目法人承担连带责任。
省、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降低其信用等级,直至纳入“黑名单”。
第四十二条
各从业人员在设计变更中存在弄虚作假、非法谋利、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的,应追究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设计变更审批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不按照规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文件的,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招标文件合同条件的有关内容应符合本办法的规定。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项目,贷款方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四川省地方重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第四篇: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保障公路桥梁安全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实施办法》、《四川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交公路发〔2007〕336 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路桥梁安全管理的通知》(川办发〔2013〕69号)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以下简称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农村公路桥梁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第三条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努力保持桥梁结构的耐久性。
第四条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的行业管理与监督,市(州)人民政府是本辖区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是本辖区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实施主体。
第五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根据桥梁养护管理需要,分别从预算和车辆通行费中及时足额落实桥梁养护经费,专项用于桥梁日常养护、日常巡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桥梁监测、小修保养、大中修以及改建(重建)工程等养护管理工作,保证桥梁安全运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 按照桥梁管理职责划分,桥梁养护管理单位分为桥梁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
第七条 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在交通运输厅领导下具体负责全省桥梁养护管理的行业管理与指导工作,主要职责有:
(一)负责审批申请拟纳入部、省补助的四、五类桥梁中的特殊结构桥梁或单孔跨径60米及以上桥梁的大修和改建(重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二)组织四、五类特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的复核。
(三)负责建立完善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省级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第八条 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是本辖区桥梁养护管理的监管单位,主要职责有:
(一)负责领导本辖区内桥梁的养护和安全保护工作,并逐桥明确桥梁管养单位。
(二)负责落实桥梁养护和安全保护经费,负责审定桥梁养护工程计划。
(三)负责审批除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审批范围以外的桥梁大中修工程、改建(重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负责审批施工图设计文件。
(四)组织审查四、五类特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负责除特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外的三、四、五类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的复核。
(五)负责辖区内经营性收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行业管理和监督。
(六)负责审批超限车辆过桥方案和封闭桥梁绕行方案。
(七)每年1月15日前向交通运输厅公路局报送本辖区上桥梁养护管理和安全运行报告。
第九条 市(州)公路管理机构在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领导下,具体负责本辖区桥梁养护管理的监管工作,主要职责有:
(一)负责组织桥梁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工作,每年定期评估本辖区内桥梁安全运行状况。根据检查和评估结果编制本辖区内桥梁养护专项工程建议计划。
(二)负责审查桥梁定期检查报告和特殊检查报告。
(三)制定本辖区内桥梁管理专项应急预案,并监督桥梁管养单位落实。
(四)负责监督桥梁养护工程的实施。
(五)负责市(州)本级桥梁技术档案的完善和保密工作,监督和指导桥梁管养单位做好桥梁技术档案工作,及时对桥梁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更新。
(六)负责本辖区内桥梁养护工程师的技术业务培训。
第十条 桥梁管养单位是具体负责桥梁养护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单位,主要职责有:
(一)桥梁养护职责
1.具体承担桥梁的养护生产及管理工作。
2.负责桥梁日常巡查和经常检查工作。
3.每年定期评估本辖区内桥梁安全运行状况。
4.制定辖区内桥梁管理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5.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或桥梁在发生险情和重大汛情时,及时报告桥梁监管单位,并抄告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6.提出桥梁维修和桥梁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建议计划。
7.负责组织桥梁大中修、改建(重建)及抢险工程的实施。
8.负责桥梁技术档案的完善和保密工作,及时向市(州)公路管理机构上报桥梁管理信息。
(二)桥梁保护职责
1.负责保护桥梁路产、路权,对公路桥梁实施巡查。
2.负责设立桥梁安全保护区,并监督桥梁安全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3.组织实施超限车辆的过桥管理。
4.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或桥梁在发生险情和重大汛情时,及时配合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桥梁实施交通管制。
5.负责维护公路桥梁养护工程作业的正常秩序。
第十一条 收费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和安全保护工作,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第十二条 公路桥梁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必须明确负责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和具体技术人员,保证桥梁养护管理各项职责得以落实,并将人员名单报上级管理部门备案。如发生人员调整,应及时将调整情况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备。
第三章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第十三条 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实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第十四条 公路桥梁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必须设置专职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并配备工程技术人员协助桥梁养护工程师开展工作。各单位要建立和落实桥梁养护工程师岗位津贴,并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交通运输厅公路局设桥梁养护工程师2~3人;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市(州)公路管理机构设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1~2人;桥梁管养单位依据管养的桥梁规模确定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人数,按每70~100座桥梁设置1人,但不得少于2人。
第十五条 交通运输厅公路局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指导市(州)桥梁养护管理工作。
(二)组织开展四、五类特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的复核。
(三)每年对全省桥梁安全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四、五类桥梁预警清单。
(四)组织全省桥梁养护工程师的技术业务培训。
第十六条 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组织实施辖区内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监督、检查市(州)公路管理机构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职情况。
(二)编制辖区内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计划。
(三)组织四、五类特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的审查,负责除此以外的三、四、五类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评定的复核。
(四)参与审查三、四、五类桥梁的大中修和改建(重建)工程的技术方案。
(五)负责审定桥梁定期检查计划和需特殊检查桥梁清单。
(六)在每年1月5日前,负责审查本辖区上桥梁养护管理和安全运行报告。
第十七条 市(州)公路管理机构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监督、检查桥梁管养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职情况。
(二)制定桥梁定期检查计划,组织开展桥梁定期检查,提出需特殊检查桥梁清单,组织审查桥梁定期检查报告和特殊检查报告。
(三)根据桥梁技术状况等级,及时提出需实施交通管制的桥梁清单。
(四)编制桥梁养护专项工程建议计划。
(五)参与审查桥梁大中修、改建(重建)工程技术方案。
(六)负责督促桥梁管养单位落实三、四、五类桥梁技术状况的监测和安全管理措施。
(七)定期对辖区内桥梁技术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编写桥梁养护管理和安全运行情况报告。
(八)监督辖区内桥梁技术档案的完善和保密工作,负责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的更新。
(九)组织审查超限车辆过桥的技术方案。
(十)检查、指导桥梁养护工程的实施。
(十一)负责辖区内桥梁养护工程师技术业务培训。
第十八条 桥梁管养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组织开展桥梁经常检查,监督并指导桥梁日常巡查工作;编制桥梁养护维修、定期检查、特殊检查建议计划。
(二)主持桥梁的小修保养、抗灾抢险、桥梁养护质量考核等工作,及时上报辖区内桥梁受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损坏的情况。
(三)监督、检查桥梁养护大中修和改建(重建)工程的实施;参与桥梁大中修和改建(重建)工程的交(竣)工验收。
(四)定期对辖区内桥梁技术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编写桥梁养护和安全运行报告。
(五)负责所管辖桥梁技术档案的完善和保密工作。
(六)负责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及更新资料的录入。
第十九条 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桥梁监管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具有5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的工作经历,且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二)桥梁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具有3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第二十条 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参加定期培训。桥梁养护工程师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每3年应不少于1次技术业务培训。
第二十一条 桥梁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应为桥梁养护工程师开展桥梁检查、评定等桥梁管理工作配备必要的检查工具和仪器设备,满足桥梁养护工程师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开展工作的需要。
第四章检查与评定
第二十二条 桥梁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经常检查是指对桥面设施、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定期检查是指按照规定周期,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定期跟踪的全面检查,评定桥梁技术状况等级。特殊检查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对桥梁技术状况的进行检查,鉴定桥梁的病害成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等。
第二十三条 桥梁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在每年年初应制定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计划,检查前应制定详细检查方案,并按现行桥梁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做好辖区内桥梁的检查与评定工作。
第二十四条 经常检查由桥梁管养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主持实施,主要以目测方式配合简单工具进行,检查周期为每月不少于1次,汛期应增加检查频率。对经常检查中发现重要部(构)件明显达到三、四、五类技术状况的桥梁,应立即安排定期检查。经常检查过程中应填写“桥梁经常检查记录表”,现场登记所检查的项目和缺损类型,估计缺损范围和养护工程量,提出相应的小修保养措施。
第二十五条 定期检查由市(州)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主要以目测结合仪器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周期一般不低于每3年1次,对服役时间较长和重要的大型桥梁应加大定期检查频率。三类桥梁每半年应检查一次,特殊结构桥梁每年应检查一次,新建桥梁运营一年后必须检查一次。鼓励将桥梁定期检查委托具有桥梁检测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实施。桥梁定期检查后要及时更新桥梁管理信息系统数据。
第二十六条 特殊检查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实施。特殊检查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交通运输部质监机构颁发的公路工程综合甲级或桥梁隧道工程专项等级证书,并取得省级及以上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省外检测机构应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进行登记。
特殊检查应采用仪器设备,通过检测或试验的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对桥梁的缺损状况、病害成因、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做出明确判定,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维修处治措施建议。对需进行大修、改建(重建)的桥梁,必须进行特殊检查,为设计提供依据。
第二十七条 特大桥、特殊结构桥梁和单孔跨径60米及以上大桥的检查工作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在桥梁上下部结构的重点部位设置永久性位移观测点,并定期进行观测,一、二类桥每年至少1次,三类桥每半年至少1次,特殊情况时应加大观测频率。
(二)安排专项经费委托有资质和能力的单位按一定的周期进行特殊检查。
一、二类桥每5年至少1次,三类桥每3年至少1次。
(三)对特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宜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养护管理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
第二十八条 对具有桥梁检测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出具的桥梁特殊检查报告,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咨询单位进行审查,确保桥梁检查达到现行规范要求。
第二十九条 根据桥梁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和五类。一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完好或良好状态。二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良好或较好状态。三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较差状态。四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差的状态。五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危险状态。
第三十条 评定为三、四、五类的桥梁按以下规定进行复核:
(一)技术状况评为三类的桥梁和四、五类大中小桥。
1.对非收费公路和政府还贷性收费公路,由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复核。
2.对经营性收费公路,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组织复核。
(二)技术状况为四、五类的特大桥和特殊结构桥梁,由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初步复核意见后报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由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组织复核。
复核期间,桥梁管养单位应采取措施,保证桥梁安全。
第三十一条 桥梁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应根据桥梁技术状况检查与评定结果建立病危桥台帐,并实行动态管理。桥梁管养单位每月应将病危桥变化情况向市(州)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报告。市(州)交通主管部门每年6月25日和12月25日前应将辖区内病危桥变化情况报交通运输厅公路局。
第五章桥梁养护工程管理
第三十二条 桥梁养护工程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改建(重建)工程。
第三十三条 根据桥梁技术状况等级,一类桥应正常保养;二类桥应进行小修,及时修复轻微病害;三类桥应进行中修,酌情进行交通管制,及时修复或更换较大损坏构件;四类桥应封闭交通,并进行大修或改建;五类桥应及时封闭交通,并进行改建或重建。对桥梁设计荷载等级、宽度、抗灾能力等技术指标低于所在公路技术标准的桥梁,应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或重建。
第三十四条 桥梁养护工程由桥梁管养单位组织实施。
第三十五条 桥梁大中修、改建(重建)工程应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应急抢险救灾工程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桥梁大修工程的设计荷载不得低于原设计荷载标准。原有设计荷载标准低于公路-II级的,原则上以公路-II级荷载标准进行设计,对不能达到公路-II级荷载的桥梁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优选设计方案。改建(重建)桥梁的设计荷载标准应达到公路-I级。
第三十七条 申请部、省补助的四、五类桥梁中的特殊结构桥梁或单孔跨径60米及以上桥梁的大修、改建或重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由市(州)交通主管部门初审达到审批条件后,报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审批;其施工图设计文件由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批。其余桥梁大中修、改建(重建)工程设计文件由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十八条 由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审批的大修、改建(重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应委托有甲级资质的咨询单位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设计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并经咨询单位确认设计文件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规范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的规定,达到《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规定的设计深度。
第三十九条 桥梁大中修、改建(重建)工程完工后,应按照现行相关规定进行交工验收,2年质量缺陷责任期满后进行竣工验收。工程实施后的桥梁技术状况必须恢复至一类或二类。大桥、特大桥、特殊结构桥梁和提高荷载等级的桥梁大修、改建(重建)工程,在交工验收前必须进行桥梁荷载试验;在竣工验收前应委托有资质和能力的检测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深度应满足桥梁定期检查要求。
第四十条 对需要封闭交通或长时间占用行车道施工的桥梁养护工程,应按有关规定批准后组织实施。除紧急情况外,应在项目开工前15天发布相关信息及公告,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第四十一条 桥梁养护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合理布设施工作业区,设置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保证车辆和人员安全,桥梁管养单位等有关部门应做好交通疏导工作。
第六章技术档案管理
第四十二条 桥梁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应建立健全公路桥梁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应用公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更新桥梁数据。
第四十三条 特大桥应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养护管理系统。
第四十四条 公路桥梁技术档案包括桥梁基础资料、管理资料、检查资料、养护维修资料、特殊情况资料等,具体内容按交通运输部现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执行。对于缺失基础资料的桥梁,应根据历年检查、养护资料,逐步建立和完善其技术档案。必要时,可专门安排有针对性的桥梁检查,对桥梁基础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
第四十五条 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及时向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提供桥梁技术档案,以满足桥梁管理需要。
第七章桥梁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
第四十六条 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在市(州)人民政府领导下,协调建立由水利、国土资源、林业和公安等部门参与的公路桥梁安全保护联动协作机制,定期研究、检查和布置桥梁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十七条 桥梁管养单位应按规定设置和维护桥梁限载标志。桥梁限载标志应根据桥梁技术状况等级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第四十八条 桥梁管养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桥梁的上下游规定范围内设置砂石禁采区。禁采区范围是:特大桥跨越河道上游500米、下游3000米;大桥跨越河道上游500米、下游2000米;中小桥跨越河道上游500米、下游1000米。
第四十九条 桥梁管养单位应做好桥梁日常的养护巡查和路政巡查工作,及时发现桥梁安全隐患。在桥梁巡查和桥梁检查中,发现桥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时,要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并采取限载、限速或封闭交通等应急措施,必要时安排专人监视观测。
第五十条 桥梁管养单位应加强危桥加固施工管控,严格落实安全评估和施工监控工作。凡需加固维修的大型拱式桥、特大桥及特殊结构的桥梁,必须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性评估,必须委托有资质和能力的单位进行施工监控。拱桥加固施工的加载、卸载程序必须包含在设计文件中,咨询单位应将其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审查。
第五十一条 公路桥梁跨越航道的,桥梁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桥梁航标、桥柱标、桥梁水尺标,并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置桥区水上航标和桥墩防撞装置。
第五十二条 对技术状况复核为四、五类的桥梁,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立即通报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禁止车辆通行;对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桥梁,要及时会同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第五十三条 桥梁发生险情和重大汛情时,桥梁管养单位要及时通报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桥梁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及时向社会公告。
第五十四条 桥梁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应在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实施。
第五十五条 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制定桥梁应急预案,明确信息上报、分级响应、交通保障与恢复、事故调查等工作职责和程序。梁管养单位应制定特殊结构桥梁和特大桥的专项应急预案。对四、五类桥梁,除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外,还应制定应急交通组织方案。
第五十六条 公路桥梁突发事件发生后,桥梁管养单位应立即向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处置工作。
应急处置过程中,桥梁管养单位要按相关规定向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续报有关处置情况。
第五十七条 发生以下突发事件,市(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立即上报交通运输厅公路局。
(一)桥梁损毁中断交通。
(二)大桥、特大桥出现严重病害危及桥梁安全。
(三)车辆或船舶与桥梁设施相撞,造成严重后果。
第五十八条 桥梁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工作预案要求,切实做好应对桥梁突发事件的保障工作。
第八章监督检查
第五十九条 交通运输厅公路局每年应开展专项桥梁检查工作,并依据检查中发现的桥梁安全隐患严重程度和养管状况,建立桥梁安全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制度。桥梁管养单位要按照挂牌督办要求,及时对隐患进行整治,严防桥梁运行安全事故发生。桥梁监管单位要加强对挂牌督办桥梁整改情况的监督,直到隐患消除为止。
第六十条 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对各市(州)桥梁养护管理工作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方式进行监督。有以下情节的,视情况将在全省给予通报批评,并纳入厅负面名单管理。
——对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薄弱;
——技术状况评定不规范;
——安全隐患突出,未在限期内整改的;
——管养护经费不到的单位。
第六十一条 各市(州)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应定期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实施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执行情况。
(二)人员、经费使用情况。
(三)桥梁检查、评定工作的开展情况。
(四)养护计划执行和养护工程管理情况。
(五)桥梁技术档案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情况。
(六)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第六十二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应当责令有关单位立即改正。
第六十三条 对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薄弱、技术状况评定不规范、安全隐患突出,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九章附 则
第六十四条 本办法中特殊结构桥梁是指中下承式拱桥、斜拉桥、悬索桥、T型刚构桥、连续刚构桥等。
第六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四川省普通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试行)》(川交发〔2010〕21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2.重庆市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试行)
重庆市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
(试行)
由本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兼任),具体负责本辖区内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公路管理机构(或管养单位)应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负责辖区内隧道的检查和保养维修工作。
养护道班(工区)设固定隧道养护工,协助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每天进行日常检查。
施,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检查工具:钢尺、游标卡尺、裂缝观测仪、锤子、渗漏水检查用的PH试纸、升降车、施工标志。
检查内容及及养护要点:
(1)洞口:仰坡上方山体是否有滑坡、岩石是否有岩崩征兆;挡土墙、截水沟等圬工体是否有裂缝、鼓肚、表面风化、下沉等现象。
(2)洞门:墙身有无开裂、块石松动;衬砌是否有起层、剥落现象;结构是否有沉陷、断裂现象。
(3)衬砌:是否有起层、剥落现象,洞顶是否有渗漏水,墙身施工缝是否有异常。
对于起层、剥落,及时清除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剥落层,并在现场用红油漆做好标记,注明检查日期,以便下次检查时进行对比,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行车安全隐患。
(4)洞内路面:路面伸缩缝内灌缝胶功效是否正常,路面是否有拱起、错台、断板现象。
(5)排水设施:排水沟内是否有沉沙、淤堵现象,地漏子等各部件完好情况。
(6)吊顶及内装:吊顶有无漏水,内装表面脏污程度。(7)交通标志、标线:检修道内衬墙上的突起路标,有无锈蚀、老化失效、缺损的标志;隧道内的标线是否脏污、破损或脱落现象,要及时更换或补充、维修或重新施划。
(三)特别检查:是在隧道受到自然灾害、墙体受到外力碰
撞事故、火灾等异常事件后,对受影响的结构立即进行检查,及时掌握结构受损情况。检查内容参照定期检查内容,检查结束后,针对受损部位及结构,要有专门的检测报告,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
(四)专项检查:是根据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的结果,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专业机构实施。
检测内容分为:
(1)由于外载荷作用造成结构性破坏。如衬砌变形、沉降,起层、剥落、突发性坍塌等。
(2)材料劣化导致结构破损。如衬砌断面强度降低,衬砌起层、剥落,钢筋腐蚀等。
(3)由于渗漏水导致结构破损。如从衬砌裂缝处渗水,影响行车安全;渗漏水导致结冰,砂土伴随流出。
检查完成后,应提交专项检查报告。伍来进行。
(二)照明设施主要包括灯具、托架、标志及照明线路,其检查分为:日常检查、经常性检查。
(1)日常检查要求隧道养护工要每天通过步行或养护巡查车对照明设施外观进行一般性检查员。
(2)经常性检查要求对照明设施的运转或损伤情况进行检查,破损零部件及时维修或更换。
(三)消防设施是指预防隧道火灾所配备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洞口处堆放的防火砂。
检查与养护要点:
(1)隧道养护工应该对消防器材柜的使用功能每月检查一次:要检查锁具有无异常、柜体是否锈蚀,柜内灭火器有无失盗现象。
(2)检查灭火器有无锈蚀,软管损伤,灭火器是否过期。(3)洞口防火砂是否码放整齐,有无妨碍行车现象。
通量及受污染程度,每年一次;内装为条形瓷砖的,每季度一次。
在清洁过程中,常温下建议用洒水车湿法清洁,对机电设施进行保护;冬季,建议用干法清洁,防止结冰,在清扫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降尘措施。
(3)隧道内排水设施清理工作应每年不少于2次,在汛期前、汛期后分别进行,如有车辆运输砂石料且漏洒严重,应增加排水设施清理次数,以保证排水畅通。
(4)隧道内标志、标线应定期进行清洁维护,保持其清晰、醒目,保证其正常使用功能。
(二)保养与维修
保养与维修工作主要包括经常性和预防性的保养和轻微损坏部分的维修工作
(1)洞口:两侧排水沟及洞口上方截水沟使用功能要保持完好,洞口圬工体表面平整,无冻胀、渗水、灰缝脱落现象,各种病害要及时处治;在每个洞口前储备10方消防砂,用于消防和冬季防滑,做到随用随补。
(2)洞身:内衬砌出现的瓷砖起层或剥落,应及时清除起层瓷砖,进行加固处理,如有渗漏水,要先将水导入边沟排出。
(3)路面:路面养护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或《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进行,边沟的盖板、地漏子,就近在隧道管理所储备一定数量的备件,一旦损坏,及时更换,保证洞内行车安全。
(4)吊顶及内装:要保持清洁美观,如有损坏,及时对缺损部位进行修复或更新。
(5)交通标志:应保持外观完整、清晰醒目,其位臵要适当,传递交通信息准确无误,检修道内衬墙上的突起路标,牌面脏污要及时清洗,有锈蚀、老化失效的标志,要及时更换。
检测仪器对仪表、灯具等设施进行标定或检修;由消防部门对隧道内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进行检查、检修。
(4)应急检修是在隧道内或相邻地带发生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后,对机电设施进行的强制检修。
(4)如作业内的隧道结构有安全隐患,易发生危险,先处理后,再进行养护维修作业。
(5)养护施工区域所在洞,要全亮度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