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养老为主好
正方:应以政府养老为主
我国人口老年化程度越来越来高,随着医学的发达,人的寿命会越来越长,以后的养老模式将变成一个家庭承担二个父辈家庭+二个爷辈家庭,甚至更多。养老成了一个社会的大问题。当前的养老现状:民办养老院很少有人去,因为民办养老院是个人办的,是收费用的。大多数居家养老。有儿有女还好,跟子女过或是单过,子女隔一段日子来看看,丢点钱。即使这样子女孝不孝心又是个问题。没有子女,有退休金的,也还行,就是没有子女的,又没有固定收入的就差得多了,生活还不周全,更别说看大病以及什么精神生活。当前老年人在温饱解决之余,最大担心莫过于孤独,他们见到一些熟悉的年轻人,总喜欢唠唠叨叨不停,因为他们孤独,他们需要关心别人,也需要别人关心他们,他们需要有爱,他们需要一个不被社会抛弃的老年世界。为什么我提倡政府主导养老?因为民办养老院是个人办的,大多不是为名就是为利。动机和目的大多是不正确的,民办养老院还有自己的不足,能力有限,规模小,设施简陋,管理混乱,精神生活少,医疗保障不力。这是福利事业,首先肯定没有钱赚,这是个社会责任,是民生,理应由政府主导。政府养老那就不一样了,他可以聚拢许多分散的养老财富,把他们集中到一起发挥更大的作用。每年我国下拨的补贴不少,如五保户补贴,过节时政府拿出的慰问款,老年慢性报销,社会有识之士的福利捐款等。养老院的用地,政府可以用政府的名义征用取得。
上世纪80年代的计生标语“计划生育好,政府给养老”,再是90年代的计生标语“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最后2000年代龙永图说了实话“养老不能靠政府”。为什么养老不能靠政府?首先确定政府哪里来的收入。政府所有的收入实际上都是当时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一部份,劳动者养了政府,所以政府政府养老十必然的。一切养老的实质是工作人养活老人、年轻人养活老人。所谓政府养老,就是向正在工作的纳税人征税,然后给不工作的非纳税人养老。
在重老龄化之下,不仅面临养老资金危机问题,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照料护理问题也非常严重。对421家庭来说,最坏的情况是未来一个孩子要养6个老人,这对独生子女来说压力是非常沉重的,对老人来说也不能指望有孩子的太多照顾,因为独生子女也要工作养活自己和家庭,哪里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好那么多老人?
第二篇:政府养老问题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开题日期 2017.12.20 学院名称 人文学院 专业 行政管理 班级
题目来源
指导教师
职称
题
目 政府养老问题政策的研究-----以杭锦后旗为例 1. 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现实)及国内外研究概况(1)选题的目的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百姓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随着预期寿命不断延长,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社会老龄化,同时也加重了独生子女的养老负担,此外,在原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下,曾经的养老方式已经过时,又因为不少独生子女在照料老人时,往往会因为经验不足等原因出现难题,部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已经难以被满足。因而,在目前学术界与政府亟待解决的焦点难题中,养老问题必然占有一席之地。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化速度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成比例,超出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合理区间。然而,我国养老政策仍旧不完善,老年人无法享受完善的社会福利,不够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使得我国的养老保险机制无法完全满足老年人的要求。
(2)选题的意义
理论意义 通过本文分析,便于建立完善、科学的养老政策,建立起更加有效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国内养老政策的修订和执行。促使我国的养老保险机制全面满足老年人的要求。
现实意义 通过本文分析,为处理国内老年人养老现实问题出谋划策,帮助中国老年人群体过上全新的生活。
(3)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内研究概况 90 年代以来,我国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全世界中速度最快、规模最庞大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我国上演,因此,社会各界要求政
府提供更高质量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呼声愈来愈响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养老服务与政策已有基础,已从原先的“单一供给模式”转型为“多元供给模式”;从原本的“服务弱势老人”朝“服务大众”转变;从原先的“资金救助型”朝“综合服务供给型”转变。
国外研究概况 经过漫长的发展,相比于国内,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政策更加完善,且研究成果斐然,值得我国的借鉴与参考,时至今日,在养老机构养老、在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种,为国外最常见的养老方式。以英国为例,“先申请后审批”是英国居家养老制度与模式,遵循:1、申请服务;2、评估;3、计划;4、干预;5、完善评估的服务流程。在英国的居家养老制度中,申请人的第一步是向英国政府提出相应的居家服务申请书,并经由政府审核、在养老部门全面考虑申请人需求、收入来源、地方资源状况后,再决定是否为其提供居家护理服务,以及提供什么样的居家护理服务。由于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程序化管理仍不够完善,因而英国的居家养老管理制度值得我国的借鉴。为了帮助英国老年人健康养老,“个案管理式照顾服务”是绝大部分英国社区实行的服务,此服务小组的成员多为积极的在校志愿者及社会工作者,通过他们对社区老人的全面评估与规划、追踪、回访、照料、监控,将英国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质量大大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将选择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比率降低。
服务类型、管理类型为美国普遍针对社区养老的管理模式。依据功能与性质的差异,美国政府将养老机构分为一般护理照顾型、技术护理照顾型、中级护理照顾型三类养老机构,每种机构的优势与特色各不相同,都能为老人提供不同的服务要入驻养老机构,以满足老人多样化的需求。在美国,老人首先应通过严格的筛选与评估,再决定选择去那种类型的机构养老。为了保障养老机构的质量以及老人的利益,美国养老机构每年都要经受美国政府的严格检查与监管。由此可见,发达国家不仅有着健全且完善的养老制度,且随着时代的脚步,养老制度朝更更多元化、更专业化、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然而我国的养老机构尚且存在服务内容雷同、同质化严重等缺陷,不妨借鉴发达国家完善的养老模式和养老理念,结合本国特色,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也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参考国外养老机构的养老模式,实行国内养老机构的分等级发展,帮助国内的养老机构朝着更专业化、多元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2.选题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理论依据
政府养老问题相关理论。
(2)研究内容 本文最初叙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当前养老政策的实际情况;之后探究顺德政府养老政策的实施现状,包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老人优待办法、居家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养老保险等多个部分。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指出顺德政府在实施养老政策中面临的问题,包含
等多个部分。最终寻找出顺德养老政策有效实施的对策。
(3)研究方法
第一,调查分析法,利用对相关政府养老问题的调查进行分析。第二,文献研究法。收集并参考相关文献,对政府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3.进度安排
2017 年 11 月,确定选题; 2017 年 12 月,开题并撰写开题报告; 2018 年 1 月—3 月底,完成初稿; 2018 年 4 月—4 月底,完成二稿; 2018 年 5 月—5 月中旬,完成三稿; 2018 年 5 月 20 日完成最终稿,提交答辩。
4.研究的重点、难点,预期结果和成果形式 (1)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政府养老问题的理论叙述与当前的发展状况,难点就是政府养老问题存在的问题和其处理措施。
(2)预期结果和成果形式 预期结果:通过深入分析,叙述政府养老政策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进而寻找出当前政府养老政策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寻找出合适的处理方案。优化政府养老政策
成果形式:本文分析内容最终会撰写成毕业论文,接受导师的检阅。
学生签名: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指导教师意见(本文的选题深度、广度、工作量等)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注:题目来源:A-教师科研项目;B-教师自定;C-学科竞赛;D-学生科技创新项目;E-其它。
第三篇:如何发展好养老服务业
如何发展好养老服务业
老年服务业是服务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来看,老年服务业的发展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没有专业人员,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服务,就会直接影响着这个产业的持续发展。有了专业人员,才能真正办好老年事业和老年产业,让老人们颐养天年。
老年服务业,涉及方方面面。老年人的需求渗透在各行各业。比如:老年人需要老年病专家帮助他们治疗老年常见病、慢性疾病,维持生理上的健康;需要设计师、建筑师、内装修人员设计和建造适合各类老年人生活的住房,或者改进原有住房以满足年老后的需求、以保证自身的基本安全和居住舒适;需要各种专业技师和技能人员提供符合老年营养学的饮食和烹调、老年养生、锻炼等方面的指导帮助;需要律师和法律顾问对老年人的财产和税务、婚姻和家庭纠纷、遗产等提供专项法律服务;需要旅游、娱乐专业人士、各种文艺娱乐团体满足老年人对闲暇活动日益增长的兴趣和精神的充实;需要教育专家为老年人提供内容丰富多样的文化和知识教育;需要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学家对老年人和家庭提供咨询和各种服务;需要社区服务机构和志愿者队伍提供对高龄老人和体弱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需要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为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各方面的管理照料;需要政府组织或者各种信息服务专业人员为老年人和家庭提供有关老年方面的各种信息,帮助老年人排忧解难;需要生活消费品厂家提供适合老年人穿用的产品等等。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形成了各行业中一个独特的细分市场。
社会办养老发展到现在,不少地方着重的是养老机构硬件设施的建立,对服务这一软件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或者说刚刚开始。
以养老护理为例。从事这个行业的绝大部分养老护理员没有系统的老龄知识和专业技能。社会往往偏重于热门行业人员的培训,比如计算机、金融财会等,却忽视了对劳动服务层的知识、素质、技能提高的基本培训。因此,老龄服务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应该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第四篇:申请政府养老援助服务的程序
申请政府养老援助服务的程序
(一)由本人向居住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交书面申请表,并提供相关的证明复印件。
(二)镇接到申请表后及时会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申请人进行调查评估。对符合条件的,签署“审核同意”意见,并附相关证明复印件报市民政局审批;对不符合条件的将申请表退回申请人并当面说明理由。
(三)市民政局在接到镇报批申请表作出审批意见,并会同镇按照不同的援助方式分别按以下方式操作:
1、申请上门援助服务
(1)市民政局将签署“同意申请”的申请表一份留底,其余四份反馈给镇、管理区,分别用于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申请人本人留存。
(2)镇按批准之日起向申请人发放当月的服务券,并向申请人告知服务券的使用办法和定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位置。
(3)申请人与定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签订服务协议。服务中心按照服务协议提供服务,服务后按服务时间向申请人收取相应的服务券,定期凭服务协议及复印件、服务券,向所在镇结算服务费用。镇按照与服务中心签订的服务合同结付服务金。
(4)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协助镇对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进行跟踪。
2、申请入住养老机构减免金
(1)市民政局将签署“同意申请”的申请表一份留底,其余三份反馈给镇,分别用于镇申请入住的养老机构、申请人本人留存;
(2)养老机构根据批准接收申请人入住,对申请人按实收费,开具的收费凭证上须注明各收费项目和收费金额,便于审核发放减免金;
(3)镇对持有市民政局签署“同意申请”申请表、入住养老机构协议和付费收据的申请人,按付费收据上可减免的收费项目发放20%的减免金。“三无”、五保对象按标准结算。
第五篇: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机构养老弊端的显现,以及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相继出台,如何更好地发展居家养老已成为解决当前养老问题的热点。以最早步入老龄化城市之一的南京市为例,通过对鼓楼区、秦淮区和建邺区政府工作人员和老年人的走访调查,探索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实施现状和需求现状,并根据分析结果为当前南京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时,则该国家或地区就步入老龄化社会。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13年末我国人口总数达136 027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达13 161万人,占总人口比例增高到9.7%,远超过老龄化临界标准[1]。就南京而言,其老龄化继上海、北京、天津之后成为全国第四,比全国进入老龄化早了近十年。2013年末,南京市65岁及以上人口达81.28万人,占总人口13.64%,且年增长4%~5%,预计到2015年全市老人将近130万人。
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家庭空巢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机构养老弊端显现等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我国养老形式严峻。面对上述挑战,南京市政府已在部分地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其中,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为主要模式,在缓解养老压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更好了解南京特色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把握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现状,本文以南京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探求其最新供需现状,从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后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指政府与加盟企业或非营利组织之间就居家养老服务的购买问题签订合同,作为契约双方,由政府出资,加盟企业或非营利组织管理并提供服务,同时,政府通过一定的方式对购买的服务进行评估并进行付费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2]。南京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果,鼓楼区“居家养老服务网”被称为“中国式城市养老的南京鼓楼样本”[3]。
(一)服务对象
《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中规定具有南京户籍且常住的五类老年人: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的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70周岁及以上的计生特扶老人、百岁老人可以申请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经民政部专业评估员按照能力评估指标对老年人进行能力等级划分后,确定其享受养老服务的资格条件及养老服务的等级,方可享受居家养老服务。
(二)养老服务社会组织
据有关统计,2012年南京市政府埋单的居家养老覆盖情况如下:全市共培育了726个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服务全市60%以上的老人;为全市近6 000名困难独居高龄老人提供政府买单生活照料服务[4]。2013年南京市共建成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 248个。
以鼓楼区“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为例,南京市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的运作流程(见下页图1)。由服务对象向社区委员会提交申请,经社区委员会核实情况后,初审上报街道老龄办、区老龄办,最终确定资格条件。区老龄办与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达成协议,确定援助任务,服务中心再直接安排服务人员上门服务或者安排距离服务对象最近的养老服务站为其提供日托、送饭等居家养老服务。
(三)服务内容
当前南京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基本的“五助”服务,即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5]。此外,一些规模较大的为老服务站还提供精神慰藉服务。根据老年人需求,及时掌握老年人心理的变化,对普遍性问题和极端的个人问题应给予适度干预,以满足老年人心理需要,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据为老服务站主任透露,由于资金及专业人员的缺乏,该项服务当前并未得到普及,仍需进一步的发展。
(四)服务人员
当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人员由专业服务者和志愿者两大团体构成。专业服务者数量较少,约占整体服务人员的20%,以30~50岁的女性为主,男女比例失衡现象比较严重。他们中既有大专及以上涉老专业的专业护理人员,也有培训再上岗的下岗职工及农民,文化程度差异也较大。专业服务人员需要经过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培训,考取不同等级的护理员证书才能上岗,工作期间仍需要定期接受组织内部及当地民政部门安排的培训,以保证工作质量。据有关调查,每位养老服务人员平均服务8~10位老人,为每位老人提供每月20小时的服务,按政府以10元/小时的标准发放补贴,其平均工资在1 500元~2 500元左右,待遇处于较低水平[6]。
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大多数是来自南京各高校的大学生及其他社会招募人员,在接受培训后,不定期地为社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在整体养老服务队伍中所占比重较高,他们的加入缓解了专业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为养老服务带来新气息和新思路。但由于其流动性大、不稳定、专业素质较差等特点,也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带来了众多不便。
(五)服务监督与评价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监督工作由多级共同协作完成。首先,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及各为老服务站自身对所提供给老年人的服务进行监督、评价,作为提供养老服务及核算服务人员薪酬的重要依据。其次,政府在掌握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整体发展方向,提供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对养老服务组织所提供的养老服务进行监督评价,是明确社会组织准入资格,协助社会组织履行职责的重要过程[7]。此外,监督工作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从而为政府调整政策和改善服务质量提供更为公正的建议,使更多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保障水平。
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老年人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服务人员两个方面,此外还包括其他需求。
(一)服务内容
当前老年人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及精神服务三个方面。对照以往调查结果,生活照料方面的各项服务长久以来是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内容,老年人对其需求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人健康意识的提高,老年人开始更多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故对定期上门检查身体、上门看病、提供健康保健指导、陪同聊天及文体娱乐等服务产生较高的需求。从总体来看,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大有提高,对服务内容的多样性要求提高。本次调查中老年人对各项养老服务的具体需求情况(见下页表1)。
(二)服务人员
通过调查,老年人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养老服务人员同样有一定期望。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于60岁以上老年人,他们表示更希望获得30~50岁女性服务人员的服务,主要原因在于女性细心、耐心等品质。其次,多数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人员文化程度的偏好不明显。总体而言,老年人对其文化程度有一定要求,但并不高。
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和为老服务站中服务人员反映:“当前服务人员数目有限,每个人平均所需照顾的老人在10人左右,工作十分紧凑,同时还要照顾到老人的情绪,有些事情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某为老服务站主任表示:“发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不仅仅需要公益的热情、敬老爱老的激情,同时还是需要物质的保障。当前提高服务人员的待遇水平是急需解决的,服务人员数目有限且流动性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份工作的收入很难满足其自身的发展资金。”养老服务人员对待遇水平的需求应随社会发展得到相应满足,以保证居家养老服务持续长久改善和开展。
(三)其他需求
首先,调查中的老人们普遍表示希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时间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破除统一标准的局面。一些生活需求较多的老人希望得到更多被照顾的时间。其次,多数老年人的子女表现出参与服务监督的热情和渴望,希望能够参与到养老服务的监督评价中,从而协助社会组织提供更贴合需求的服务,确保服务人员按时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养老服务。另外,当前存在大量不满足享受服务条件的边缘老人,他们处于社会的“夹心层”,工资水平较低,子女不能及时提供照顾或无法承受养老院等机构的消费水平,这些老人迫切希望政府扩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解决自身养老需求。
三、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南京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现状的分析及服务质量的评价,发现当前其存在的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覆盖面小,供不应求
根据调查显示,众多老人对居家养老有需求,尤其是低收入的“夹心层老人”,他们的子女不在身边,同时没有足够的经济收入进入养老机构。但是,当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极其狭小,南京某社区仅有不足十人符合申请条件,并成功享受服务。目前,政府政策的严格限制、资金的缺乏、工作人员的数量不足、工作的强度和密度、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等都为居家养老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挑战[8],居家养老服务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情况。
(二)服务内容有限,缺少个性化服务
根据调查显示,由于资金短缺、人力物力缺乏等,南京市开展的居家养老项目很多都是“名存实亡”的,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当前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方面,工作人员为符合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条件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定期为老人进行上门送餐、打扫卫生、洗衣、洗澡等服务,尚缺少医疗护理服务和日间照料服务[9]。此外,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主要是物质方面的帮助,仍然缺少对老人精神方面的呵护,老年人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
同时,基层组织及社会组织缺少对老年人需求的了解,对老年人实施统一服务标准,为不同的老年人提供同样的服务,同样的服务时间。这不仅不利于满足老年人多样的养老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影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质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整合,造成社会养老资源的浪费。
(三)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队伍有待扩大,待遇有待改善
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严重不足不仅会影响养老服务的质量,而且也制约了养老事业的发展。供需对比发现,目前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中正式的工作人员只占很小的比例,活跃在养老助老服务中的大部分是一些仅凭人道主义和经验而工作的志愿者。居家养老从业人员的待遇比较低,职业认可度低,人员流动性大。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属于临时工性质,基本上没有社会保险等福利,很多从业人员也是迫于无奈从事服务,一旦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就会放弃服务转投他行,人员稳定性差。此外,我国社区中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普遍不足,志愿者来源中最多的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也因与课业时间冲突而受到影响。
四、促进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丰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内容
随着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的增长,充实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内容成为必然的趋势,其中最重要的是将医疗服务纳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为老年人提供上门身体检查和治疗[10]。组织老年人定期进行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伤害预防、自救和心理健康指导等服务成为趋势。实现该目标,需要克服提供医疗服务的资金困难、上门医疗服务的安全问题等各方面的问题[11]。其次,要重视增加养老服务中精神方面的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精神慰藉。同时,政府应尽量改善“只提供白天的服务,晚上则无法上门。也就是说,能够享受居家养老的,只能是那些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的服务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