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建议防止农村公路出现四个方面问题
基层建议防止农村公路出现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设计标准低。由于农村运输业快速发展,大型车辆剧增,尤其是运输砂石料、煤炭、建材等车辆的增加,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原来的设计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运输业发展的需要。二是管理相对滞后。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爱路护路意识差,常在路上堆放杂物,建筑房屋时经常以路为场堆放沙石、水泥、预制板等建筑材料,既阻碍交通又极易酿成事故。三是超限车辆多。由于国省干线公路治超力度不断加大,一些非法超限运输车辆为了避开治超站点,许多车辆绕行,农村公路不堪重负。四是养护不到位。农村公路由县乡政府负责养护管理,由于地方政府公路养护资金难以筹措,加之养护机构不太健全,致使许多农村公路处于“疲惫”状态。为此,基层建议:一是要做好规划,在规划和设计农村公路时,要有超前思维,本着方便群众生产和生活为原则。二是加强管理,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一些非法超限运输车辆的查处和整治,同时要宣传和教育好沿路群众。三是创新养护形式,实行区、镇、村三级负责制,通过突击养护、日常养护、抓示范路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区、镇、村和广大群众养路护路积极性;同时大力推行“农村公路民养化”,农村公路养护中实行包线、包段、责任到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养护机制,确保减少养护成本,增大社会效益。
第二篇:关于基层绿化养护团队工作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大学生调研报告
题 目: 关于基层绿化养护团队工作的调研
调研区域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金科廊桥水乡
姓
名 彭胡
系
别 工程管理
专
业 园林技术
指导教师 李国英
时
间 2014年7月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生处、院团委制
引言
大
一、大二的时候,我做了不少兼职,例如:电视协销、空调协销、宽带推广员......这些工作各自虽然有着不同的魅力,但是作为一名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我,只参与关于销售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得参与本专业的工作,在本专业的工作中积累相关的经验。于是,我趁着在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放弃了高工资、好待遇的销售工作,到基层绿化养护工作团队中去学习并在工作期间做了关于基层绿化养护团队工作的调研。
一、调查目的
基层绿化养护团队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绿化养护工作的开展,团队绿化养护技能的高低决定了绿化养护工作的质量,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绿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关注基层绿化养护工作团队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金科廊桥水乡绿化部
2、资料收集方法:访谈法、记录法。
3、调查方法:利用上班的休息时间与基层员工们交流基层绿化养护工作的相关信息;利用每日的休息时间记录、整理每日所发现的问题;利用空闲时间与基层管理者交流基层绿化养护工作团队建设的情况。从此三个方面分析基层绿化养护团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同事们的意见、看法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调查内容
1、工作区域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1)对新员工的培训不足:老员工缺乏培训意识,工作中按照“经验主义”将工作的门路、技巧等传授给新员工,传授的内容太零散、不规范、不专业,导致新员工无所适从。基层管理者由于某些原因没有贯彻落实好培训机制,导致整个团队陷入“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虽然在工作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任其长久的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重大的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比如:按照“经验主义”对植物进行修剪,造成植物展现的景观效果“千篇一律”,没有新意,第 1 页(共 2 页)
让人长期看了产生厌烦心理。
建议:安排专人负责培训,制定系统、规范、专业的培训资料,认真贯彻落实培训机制。员工们在经过系统、规范、专业的培训后,掌握了一定的养护技能,才能更好的开展日常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断的创新,成为合格的“绿化工作者”。
(2)工作缺乏总结与计划:由于绿化养护工作量大、工作人员流动量大、不时出现的临时安排等原因,造成绿化养护工作难以制定具体的计划。比如:平时都是按照大概的计划分配任务从而开展工作的,造成“上午在一期除草,下午又去二期修剪”的不良现象。在日常的工作中,总结几乎是按照员工相互之间“谈心”的形式开展的,这样的总结会造成总结的片面性、混乱性、局部性等。比如:员工们交流当天工作的心得,由于工作内容的不同交流的心得也就不同。员工当天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经过这次心得的交流之后,就可以避免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但是员工是自发性的在交流,导致交流得出的心得只有在一起参与工作的员工才知道。
建议:在每日工作结束后,各部分负责人做好每日总结,坚决做到“有问题早提出、有意见尽管说”。每周召开一次正式的会议,做到“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让本部的绿化养护工作团队的建设朝着军事化、专业化方面迈进。(3)工作任务不明确,导致员工产生“磨时间”的心理。员工们日常的工作就好似“大锅饭”,干多干少没准确的任务量和具体的要求。开始的时候,员工们全靠责任感与自觉心做事,但是到了后来难免会变成:绞尽脑汁去“磨时间”。比如:几位员工在同一块区域拔草,每位员工的熟练程度、体能等都存在差异,导致拔草的效率不一,拔得快的员工觉得拔得慢的员工在偷懒,拔得慢的员工觉得拔得快的员工在为难自己,导致员工之间存在矛盾,最终将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建议:制定一套具体、准确的工作任务分配表,让每位员工明确自身的工作目标。可以的话,进行“划区域责任制管理”,此方法在员工中响应最高。
第 2 页(共 3 页)
(4)基层管理者与其所管理的员工缺乏信任。一个团队最重要的就是:信任!连彼此间信任都谈不上的团队,日后还怎能在一起愉快的工作?比如:员工刚开始上岗,每月工资就以某种理由而少了100元。100元也不是多大的数目,但这件事反映出的是关于诚信的问题,有些员工也因此事对公司的诚信度产生怀疑从而另谋工作。
建议:基层管理者“以身作则”树立诚信的形象,积极改变不信任的局面,鼓励员工监督不诚信的行为,让团队之间重新回归到诚信互信的局面。(5)个人日常工作用品混乱:草帽、手套、袖套等个人日常工作用品没有明确的摆放地点,再加上没有规范的摆放方法,导致此类用品的摆放现状:脏、乱、差,最终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
建议:安排专人负责此类物品的管理,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到每人每物妥善摆放。基层管理者应积极带动全体员工处理此类物品的管理,而不是盲目的依靠员工们的自觉性。
(6)通知及更改通知不规范、不及时:通知是下级了解工作动向、明确自身任务等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上级在做出通知时不规范、不及时,导致员工没有明确通知甚至误解通知。比如:有次临时加班,加班的人员和时间都是临时决定的,导致人员的数量不足、状态不佳,最终影响到工作的开展。
建议:每次通知都应做到全体员工对通知有明确的认识,没有收到通知的员工要积极安排人员去通知,可以的话施行“通知责任制”。对于临时通知,要尽可能的避免,不能避免的尽可能做到“早通知、早准备”。
(7)安排工作时没有做到“因人施用”:由于员工的更变频繁、了解员工能力的时间与精力不足、分析员工能力的能力欠缺等原因,造成“因人施用”至今都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想法。比如:一位基层的管理者每天的精力与时间都忙于自身绿化养护技能的提高和日常的管理事务,根本没有时间去了解员工的绿化养护能力及其想法,谈何做到“因人施用”?
建议:特批资金为每位员工做一次360°的能力分析,首先做到“知人”,第 3 页(共 4 页)
然后根据能力分析报告和具体个人的愿望安排相应的工作,做到“善用”,最终根据工作总的要求、目的做到“因人施用”。
(8)工作器具的管理、保养、维护不到位:绿化养护工作中的工作器具,例如:镰刀、推车、修枝剪等保养、维护没有做到专人负责,最终形成“谁用谁去弄”的现状,严重形象员工们的工作效率。比如:打药车的连接钢架出现断裂,正值周末维修师傅不好联系,员工们又不会焊接,因此员工们最终只用找些绳索做了简单的连接处理继续工作,简单处理后的打药机在工作中的操作很不便,影响工作的开展。
建议:制定完善的工作器具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器具的保养、维护,做到“有问题,早解决”。
(9)工作用具分配不当:例如:筒靴、手套、草帽等分配混乱,形成“先到先得,后到没有”的现象。工作用具是保证员工正常工作及安全工作的重要物品,员工连最基本的工作用具都不能得到,还谈什么好好工作呢?比如:早上工作区域的露水多,前去拔草的员工近半数没有筒靴,一上午干下来,没有筒靴的员工半截裤子和鞋子都被弄湿透了。中午几个小时,鞋又干不到,最终结果就是:员工整天都是穿着湿透的鞋子在工作。
建议:工作用具按人头分配,做到“每位员工都能带好工作用具去工作”。实在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做到按人头分配,就应做到“带什么工作用具干什么事”,协调工作用具与具体工作之间的关系。
(10)员工对工作区域的辅助作业道具不明确:工作区域的辅助作业用具对工作的正常开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工作区域的辅助作业用具的了解程度将影响到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例如:给水管的位置、厕所、临时休息区等,员工到达工作区域之后需要花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去了解这些辅助作业道具,如果在工作之前就能大致的了解这些道具,那么对于工作的开展会带来许多便利。
建议:绘制一张准确的工作区域图,在上面标明辅助作业道具的具体位置及相关信息。然后根据各部分复印数份并各自指定专人管理,各部分专人要及时反
第 4 页(共 5 页)
馈信息,及时更新图上相关信息,做到“有更改,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理”。(11)工作路线不明确、不规范:对工作路线的明确程度是员工高效、安全工作的有效保障,没有明确、规范的工作路线不仅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而且还存在着安全隐患。比如:员工们从一期到二期去工作,十几位员工单是走到二期仅花费的时间至少要半小时,而且员工们是带着装备走在人流量大、车流量大的马路旁。
建议: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安排车辆接送员工完成工作路线的路程。如果条件不允许,建议指定人员管理员工完成工作路线的路程,(12)准备工作做的不到位:准备工作是保障员工安全、高效工作的重要程序,在准备工作做得不到位的情况下便上岗,不仅工作的效率上不去,而且还会发生安全问题。比如:防蚊处理、防中暑处理、防晒处理等都是员工用各自的方法进行处理的,处理的方法良莠不齐,缺乏规范性、专业性。比如:员工们新到一个区域去工作,在工作期间遭遇大批蚊虫的袭击,由于未在工作之前做防蚊处理,导致前去该区域工作的全体员工饱受蚊虫的折磨,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建议:制定完善的准备工作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监督管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
(13)“赏罚分明?”:赏与罚是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工作的有效手段,不规范的赏罚制度、模糊的赏罚规则、混乱的赏罚程序,导致赏与罚几乎就是领导者随口说的一句话,员工对此颇有不满。比如:领导到一线查看员工的工作情况,领导个人觉得所查看的员工们积极工作,就予以奖励,而在其他区域工作的员工就会对此觉得不公平。
建议:制定规范的赏罚制度、明确的赏罚规则与清晰的赏罚程序,员工的赏与罚要严格遵照赏罚的制度与规则并按正常程序进行,积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赏有理、罚有据”。
(14)基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基层管理者的绿化养护能力绝对是拔尖的,但是在管理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员工不服从管理、员工莫名辞职、员工工作效率低下等情况的出现,绝不单单是员工的问题,基层管理者也有着不可推卸的
第 5 页(共 6 页)
责任。对于基层管理者而言,出现这些问题是很令人头疼的,想去解决,可是每天都忙于自身绿化养护能力的提高与日常的管理工作,哪来的时间去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再加上平时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又没人协助或者指导自己怎样去处理这些问题,导致处理的结果难免会伤到员工的心。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基层管理者所带领的团队问题重重,不便于绿化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建议:积极组织基层管理者参加“提高管理能力”的培训。每月召开交流会,让基层管理者之间交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让基层管理者“提出问题、商讨问题、处理问题、问题反馈”并形成书面文件,以便于日后工作之需。(15)工资、待遇“魔幻化”: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共识“在工资到帐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工资是多少。在你没有过完今日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待遇会有什么变化。”比如:原规定的每月休假4天,由于绿化养护工作进入炎热的夏季需要每天为植株浇水,因此休假取消。取消休假是因为工作需要,员工们对此都能理解,但是休假4天的工资算法让员工们寒了心。上这4天:整整4天只能获得不到50元的加班工资,这点钱连买水都不够;不上这4天吧:请假一天扣两天的工资!员工们对此难以抉择。
建议:一个团队存在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价值,团队在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的情况下创造尽可能大的效益。但是过于苛刻的降低资源消耗,不仅不会带来尽可能大的效益,甚至还可能出现亏损。协调好资源分配与效益的比例,处理好“鱼与熊掌”的关系。
2、生活区域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1)员工休息区维护不便:员工休息区是保障员工休息以便于其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区域,员工们在经过一天的劳累后回到休息区,本应放松身心好好休息,却还得得为休息区的维护而操心,忍受着因维护不便带来的麻烦而产生的痛苦,这样的处境,还谈什么“愉快的工作”。比如:刚搬到寝室,寝室的灯光既然还未设置好,导致员工们打着灯光进行洗漱,磕磕碰碰的时有发生,员工们痛苦不
第 6 页(共 7 页)
堪。3日之后员工们才得以“重见光明”,此事反映出员工休息区的维修制度还需要多多努力啊!
建议:完善员工休息区的维修制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2)就餐区条件恶劣:就餐区的环境不仅影响到员工的就餐时的状态还从侧面反映出企业对员工的重视,一个环境良好的就餐区不仅能提高员工就餐时的幸福度,还能激发员工对企业的热爱。比如:员工们连续3天吃到变味的肉、天气热时在就餐区里面吃饭比“蒸桑拿”还给力、部分员工因为凳子不足而好几天站着吃饭......建议:制定规范、合理的就餐区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监督管理。积极改善就餐区的就餐环境,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
(3)员工休息区的管理制度有待改进:员工休息区的管理制度是规范员工行为、树立企业形象、实现休息区正常运作的重要手段。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势必影响到员工的正常作息,进而影响到员工工作的正常开展。比如:寝室的作息时间混乱,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导致员工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影响到全寝室员工的正常作息。
建议:制定明确的员工休息区管理制度,并安排专人负责监督管理,可以的话施行“室长责任制”,将制度以责任的形式贯彻下去。
(4)员工伙食分配不当:基层绿化养护工人干的是体力活,伙食分配居然按照“一刀切”!基层员工与基层管理者对此虽然反映了不少次,但最终因涉及到某些人的利益而都以失败告终。试问:员工们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力气干活?
建议:改变“一刀切’的分配方法,尽可能做到“按需分配”,保障员工每日的伙食就是保障员工工作的正常开展就是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5)员工的业余生活单一:一个好的企业,不仅能让员工在上班期间享受工作、乐于工作,而且还能让员工在业余时间享受生活、积极生活。基层管理者之间会时不时的在一起的聚餐、游玩、运动等,享受惬意、高雅的业余生活,而基层员工之间除了玩牌、看电视、睡觉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业余生活了。问其原因:每天
第 7 页(共 8 页)
上班都那么累,下班后只想着休息,而休假的时候呢,大家的休假时间又很少一致,因此已经习惯了各玩各的了。
建议:基层管理者应协调好基层员工们休假与业余时间的关系并积极组织基层员工参与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让基层员工们积极享受生活,这样做定会有助于工作的开展。
四、总结
基层绿化养护工作团队的建设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其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处理起来难度大、要求高,其改善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精力与时间,如果觉得处理起来太麻烦而不去处理任其发展,其导致的后果不堪设想。还记得初到金科的时候看到金科标榜的一句话:“我们是梦想家”。什么是梦想家?梦想家就是:梦想很多,不管能不能实现,梦想多到能成“家”的境界。但是,如果梦想能够进入“梦工厂”,那么梦想家就会开创一片新的天地,从而变得伟大起来!在我看来,金科标榜“我们是梦想家”这句话的寓意就是:让我们这群梦想家进入金科这个“梦工厂”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去成就一番事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 8 页(共 9 页)
第三篇:关于学校食堂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学校食堂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出现的问题: 1.菜品种类太少
2.有的食堂服务人员的态度太差 3.做工粗糙,菜不是新鲜的
4.收拾桌子的不能即时打扫,虽然有空桌子,但上面一片狼籍,无法下座。
5.饭菜价格较贵,饭量太少,作料味太重,且又比较难吃 6.清真食堂小卖部乱收费,价格高于外面,且服务态度太差 7.学生剩饭太过普遍,尤其是快餐浪费太过严重
8.餐具洗的不那么干净,且一次性筷子、餐具使用频繁。9.个别工作人员在上班时没有按规定穿工作服,戴口罩,工作服太脏 针对上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建议:
1.丰富菜品品种,努力让不同口味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2.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培训。评选出每周服务明星,以资奖励,让其真正服务于学生
3.对于第3点后勤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于其的监督
4.希望食堂操作间老板应该自身在服务管理方面狠下功夫,保证饭菜质量与价格合理且后勤公司建立统一的价格,做到价格相等 5.针对剩菜剩饭问题,我希望各窗口根据实际情况,分大小份,或设男女餐,价格不同,让学生根据食量选择。
6.统一餐具的使用,严禁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餐具的统一使用不仅能更快更好回收餐具,也方便餐具的清洁消毒。7.对于后勤公司:
1)增设勤工俭学岗位,让同学自己也能体验一下生活,让他们也了解一下后勤工作
2)增设意见薄和投诉电话,将它们放到明显位置,对于其中的问
题和建议可以在意见薄上做出回答
3)定期召开由食堂经理,饭店老板,学生代表的联席会议 4)对食堂各窗口定期进行评比,并及时对广大同学公布,从而促优惩差,不断提高学生的饮食水准
第四篇:农村公路养护的一点建议
农村公路养护的几点建议
摘要:本文从一个县级市的农村公路管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了分析,提出加强农村公路管养的几点建议: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是基础,扩大交通局列养公路里程是主干,落实机构和人员是保障,树立典型是突破,管好资金是关键,加强督导考核是重点
关键词:农村公路 现状 加强养护
一、农村公路管养现状
据调查某市共有农村公路360条,其中县道5条、乡道59条、村道296条。近几年来,该市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思路,将农村公路升级改造为重点,2003年以来先后投资15亿之多,实施了19项重点工程,路网结构和通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到2007年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312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92公里/平方公里,农村公路一级公路达到70.371公里,二级公路202.518公里,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发挥了先行、促进和保障作用。但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存在不足的情况。从根本上制约乡村公路的养护工作。各乡镇每年对乡村公路养护的投入极其有限,发展不平衡,有的达20万元,有的仅两三万元甚至没有。资金一直是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瓶颈,有限的资金投入更加制约了农村公路的养护。
而且养护队伍不能适应现阶段养护工作需要。原来一些
管养工作搞的不错的镇乡道班,所能从事的只是简单的日常性养护,包括路面的保洁,路基的维护。但随着近几年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量的急剧增加,特别是重载车辆的增多,对公路所造成的损坏加剧,有的病害是很难靠现有的农民养护道班能处理好的,所以对破坏严重的路段只能简单处理或放弃,例如垫土、垫碎石。久而久之,随着破损路段的增多,整条线路逐渐普遍损坏,养护工作也就放弃了。
二、存在问题
根据路面行驶性能,对现有的乡级公路用优、良、次、差四个评价结果来反映,大部分乡级公路为次等路或差等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
1、重建轻养,养护不到位,出现病害不能及时处理。
2、原来考虑到乡镇承受能力、资金投入等原因,设计标准普遍偏低,路基与基层承载能力、面层结构层等不能适应现有的交通状况。
3、交通量加大,重载车辆增多。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运输车辆成倍增长,车辆轴载不断增加,极大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三、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1、做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是基础。近几年农村公路路网改造的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内道路硬化的完善,农民的出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公路建设有了全面、直观的认识,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们紧紧抓住当前这一有利时机,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使各级政府和群众充分认识到做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是民心所向,执政之需。在宣传中坚持多种方式,注重实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传单等一切宣传手段,大造声势,增加影响力。同时坚持集中宣传与长期宣传相结合,不断掀起农村公路养护宣传高潮。通过宣传,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三种“意识”得到了加强。即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政府对农村公路养护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爱路、护路、养路意识,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养护管理氛围。
2、做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扩大交通局列养公路里程。一是义不容辞做骨干,干好本职工作,将县级公路养护常抓不懈。县级公路和乡级主干道公路作为路网的主骨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县级及主骨架道路公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必须确保境内各条县级公路及乡级主干道常年畅通。养护工作中实行“地方道路管理站负责的管理模式,日常养护实行养护工人分段承包责任制,养护任务由县管养机构按月统一下达,并严格按《道班职工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对每个养护职工按月进行考核,月底认真落实兑现工资与奖惩。小修挖补及临时性工程采取单项承包,计量支付的办法,严格控制资金的支出。这些充分调动了养护工人的积极性,较好的完成了养护任务。二是通过政府加大协调组织力度,积极推进行业行为、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的转变。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落实目标责任管理,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做为主要指标列入市政府对乡镇的年终目标考核内容。此举切实使各镇乡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正轨,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使农村公路建养工作从规划、建设、资金筹集、质量管理、日常养护等多个方面工作逐渐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做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落实机构和人员是保障。健全机构,落实人员,督促镇乡建立一支责任明确、素质优良,工作到位的农村公路管养队伍。同时在人员配备上提倡高标准,提高要求,在现有编制内调配解决,不增加各级的人员负担。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以推行承包责任制管护模式为主,以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养护承包人,对辖区内路段进行日常养护管理。同时因村、因路制宜,辅以其他多种方式,进而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市场化、专业化。在具体运行中推行“资金依靠政府,技术依靠交通”的模式,可由交通局派驻一名经验丰富、多年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技术员,负责对所辖区域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技术指导、监督检查、日常考核等具体工作,同时协助乡镇完成养护路段的招投标工作。这样既减轻了乡镇的负担,又便于县级公
路管理机构更加有效的对农村公路管理所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各镇乡养护管理机构和养护作业人员的构成,制定出详细的培训工作方案,重点培负责养护管理的管理人员和一线养护作业人员。对管理人员重点培训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有关政策法规、技术要求和技术规范等;对养护作业人员重点培训养护作业的施工操作和养护标准等,逐步提高一线人员的业务素质。
4、做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树立典型是突破。
不同乡镇的养护情况也千差万别。在工作中根据各乡镇自身实际情况,突出重点,树立典型,选择有代表性的乡村摸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养护管理模式。创建养护示范镇乡,并且每个乡镇都要选出2-3个典型村,3-5条示范路,以点带面,逐步在大范围内推广。
5、做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管好资金是关键。
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是建立农村公路管理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按照“乡镇自筹、财政补助”的原则,建立并不断完善财政投入、上级补贴、企业赞助和其他资金多渠道共同组成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筹措机制。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由乡镇自行负责,在考核验收的基础上县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补助,对于农村公路的大、中、小修任务,由交通局统一规划、设计与施工。在资金管理上设立专门帐户,确保专款专用。
6、做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加强督导考核是重点。为把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要求具体化、制度化,更便于操作实施,交通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搞好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的同时,要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手段,逐步完善考核机制,明确考核目标,健全考核内容。从组织机构、养护标准与要求、路政管理、公路绿化、沿线设施、内业管理等六方面逐项考核,建立了日常检查、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管理机制,确保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抓住实效。
第五篇:国有企业改革进展出现的问题与建议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改革重组的基本情况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中央各项政策的支持下,东北三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强力推进国企改革重组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一是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全面突破。三省国有企业完成改制9000家左
右,改制面达90%以上。通过改革,原国有中小企业国有股基本退出,国有大型企业基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初步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趋于合理。国有资本逐步向能源、装备、石化等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大企业集中,控制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过于分散的状况明显改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和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局面得到扭转。
三是历史遗留问题初步解决。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并轨、灵活处置债务、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辅业改制等多种形式,有效解决了企业长期积累的重大矛盾和问题。以黑龙江省为例,全省近3000户国有企业卸掉了冗员包袱,183万人实施了并轨;向地方政府移交中小学621所,移交率超过95%;完成辅业改制574户,改制面达99.4%;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债务493亿元,盘活呆滞资产近200亿元。
四是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普遍提高,与相比,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资产从690.7亿元增加到783.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从211.7亿元增加到273.4亿元,实现利润从-9.1亿元增加到8.1亿元,上交税金从12亿元增加到27.2亿元。改革不仅提高了企业效益,而且增强了发展后劲。辽宁已改制的55户大型国有企业新增资本金166亿元,规划项目投资额1900亿元,目前已投入837亿元。吉林完成改制的816户工业企业,引进新项目189个,协议金额181.6亿元,已到位140亿元。此外,国有经济的有序退出和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还为非国有企业的成长释放出巨大空间,从而加速了非公经济的发展。以黑龙江省为例,几年来共有1145户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了872户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累计注资64亿元,安置就业9.4万人,既减轻了地方政府负担,企业自身也实现了跨越发展。
东北三省新一轮国企改革,其广度、深度和速度前所未有,改革过程呈现出不同以往的鲜明特点。
中央支持国企改革的政策系统性、协调性增强。这轮国企改革是在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政策性破产、处置历史欠税和不良债务、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辅业改制、增值税转型试点、中央投资倾斜等,这些政策措施既着眼于卸掉历史包袱、化解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矛盾,也着眼于增强发展后劲,支持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可谓对症下药,为改革重组的顺利推进创造了重要条件。
地方政府推进改革的力度大、工作实。三省省委、省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魄力,全力推进国企改革攻坚。注重科学谋划,建立周密的政策支撑和保障体系;注重突出重点,努力破解主要矛盾和困难;注重立足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有效推进;注重密切配合,营造改革攻坚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吉林省确立了“四到位、一基本”的目标,即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劳动关系转换到位,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开始,用一年多时间,基本完成了攻坚计划确定的816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现全省完成改制企业3381户,占应改制企业的98%以上。辽宁省把深化国企改革作为振兴的关键和重要任务,攻坚破难,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90%大型国有企业改制,并基本完成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黑龙江省把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振兴工作的战略突破口,态度坚决,措施得力,力度空前,用三年时间完成了3352户企业改制,占应改制企业的97%。
更加注重维护职工权益,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改革之初,三省就制订了多项政策措施,要求改制和产权交易等关键环节做到公开、透明、规范。要求以人为本,从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收入、就业、债权和社保接续等问题入手,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确保改制企业正常经营,职工安置方案须经过职工大会(职代会)审议通过。辽宁省坚持“三个保证”原则,即不管投资者是谁,要保证改制企业90%以上的职工得到妥善安置,保证改制后职工收入和福利总体水平不降低,保证经营班子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近年来,辽宁省改制企业中93%的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职工收入增长了47%。吉林省全部改制企业共支付改制成本233亿元,妥善安置职工100多万人。黑龙江省多方筹集资金,共支付改制成本270多亿元。三省在如此大范围、如此短时间推进国企改革,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群体事
件。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地方政府摆脱了就改革论改革、为改制而改制的做法,把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发展推进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一是从企业长远发展出发,积极慎重选择合作者,要求合作方必须具有较强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实力。二是鼓励企业采用增资扩股的方式改制,以存量吸引增量投资。三是将企业
发展规划、项目和资金投入写入改制方案和协议,并制订防范性条款加以约束。企业通过改革重组,卸掉了历史包袱,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了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做强做大。
央企重组地方骨干企业成为亮点。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一大批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联姻,既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了企业发展能力,也有效维护了装备、能源、矿产等重点产业安全,成为近年来东北三省企业联合重组的靓丽风景线。央企重组地方企业后,普遍兑现承诺,加大投资力度,承担社会责任,多数被重组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兵器工业集团控股华锦后,迅速启动并开工建设46万吨乙烯和500万吨炼油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72亿元。吉林炭素被中钢集团重组前每年亏损2亿多元,即扭亏为盈。四平昊华被中国化工集团重组后生产规模扩大了10倍,进入行业前列,企业重组前最高年亏损2亿多元,重组后近三年盈利分别为56万元、560万元和5164万元。中冶科工重组葫芦岛有色金属公司后一次性注入资金20亿元。通用技术集团增资齐二机床,并借助自身的国际经营网络帮助齐二开拓国际市场。中煤集团入主黑龙江煤炭化工公司后,已投入13.2亿元资金,年产25万吨的甲醇项目将在投产。中铝重组东轻后在一年内增资11亿元,并将实施总规模超过50亿元的技术改造项目。南航入股辽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后,未来几年将斥资百亿元支持沈阳桃仙机场形成东北亚航空枢纽。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重组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三省国企改革重组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但仍有一些改革遗留问题尚待解决,一些配套政策也未完全落实到位。
(一)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推进不快。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在东北地区进行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和先后批复了吉林省(长春、四平、白山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首钢庆华工具厂)及铁道部东北铁路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方案。中央财政补助吉林、黑龙江两省试点专项资金9.35亿元。截至10月底,吉林省三个试点城市,共有706户大集体企业,499户完成了改制方案,25.02万转换劳动关系人员中,5.9万人已发放了经济补偿金。辽宁省还只进行了厂办大集体企业的摸底和测算工作。试点工作进展不快在于这项试点是在地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地方政府和企业有顾虑,认为改革成本高,难以承担,且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二)退休人员安置存在不少困难。一是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开展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以来,退休职工经济补偿金基本发放到位,养老保险和拖欠工资问题基本解决,但由于改制成本不足,大多数已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仍未解决,老有所医存在很大困难。二是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由于统筹内外项目尚未并轨,很多企业改制后离退休人员仍由改制企业管理,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开支,特别是一些关闭破产企业问题更加突出。
(三)历史欠税尚未彻底解决。财政部、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豁免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历史欠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167号),提出对符合条件的形成于1997年年底之前的历史欠税予以豁免。随后,各省将企业欠税汇总上报财政部、税务总局批准,目前两部门正在办理。如龙煤集团应豁免历史欠税3.9亿元,由于尚未落实,已影响上市。
(四)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方案未定影响股权处置工作。在三省改制企业中,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普遍拥有比例不等的股权,由于资产管理公司正在进行改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股权处置。调研中黑龙江煤炭化工、北方重工、哈轴等企业都反映,能否处理好“债转股”问题,是企业今后改制重组成功的关键因素。
(五)联合重组困难加大。近几年东北工业企业联合重组取得较大成效,但继续推进重组的难度明显加大,特别是跨地区的重组难上加难,主要是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同时涉及到干部安置等敏感问题。鞍本重组启动两年多来,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这里面既有认识上的原因,也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行“统一所有、分级管理”模式和“分税制”财税体制所带来地方政府间的利益矛盾,企业管理层的人事安排以及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等。
三、有关政策措施建议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工业经济严重下滑、市场需求萎缩的严峻形势下,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之机,采取更加积极、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东北国企改革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巩固来之不易的改革和振兴成果,为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提供保障。
(一)进一步加大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力度。在当前主体企业经营形势发生变化、效益下滑的情况下,大集体职工矛盾更加凸显。国务院已经确定先在东北试点,并要在全国推行,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建议有关部门深入调研,针对试点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适当加大支持力度。
(二)借外部环境变化积极引导企业联合重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为企业联合重组提供了压力和动力,国家应对危机及时出台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也为企业重组提供了有利条件,应借机大力推动东北骨干企业联合重组。一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骨干企业整合区域生产能力。在国家层面上推动鞍本钢实质性重组;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准入门槛,支持吉林亚泰重组东北地区水泥企业;通过装备制造产业基金或投资控股公司等方式,整合沈阳、大连的装备制造企业,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依托大连港集团,整合优化辽宁沿海港口能力。二是加大协调力度,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继续支持央企与地方企业的重组。
(三)加快落实并进一步完善豁免历史欠税的政策。对于1997年底之前的企业欠税,财税部门要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完成实质性豁免。
(四)引导“债转股”股东支持国企改革重组。建议有关部门研究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时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引导协调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支持国企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