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兰新铁路建设协调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关于兰新铁路建设协调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是铁道部和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专门签署铁路建设协议,作为2009年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拉内需、保增长”,加快铁路建设的一号工程。在山丹马场境内东起祁连山分水岭,西至三场九队(里程桩号:DK338+700至DK400+243),途径一场、二场、三场,线路长61.543公里,占张掖市长度的23.05%,其中桥梁18座11.6公里,隧道6座25.18公里,路基 28.076 公里,修建越行站1个,总投资近52亿元,占张掖市总投资额的24.59%。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是马场境内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涉及场区和职工最多、带动能力明显、影响深远的国家重点工程,总场党委高度重视。为积极配合做好铁路建设协调工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于2009年3月成立了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对外联络协调组、土地征用补偿谈判组、土方、沙石料开采组、土地(草场)调整、组织劳务用工建设组、商贸和物资供应组、矛盾纠纷调解组六个工作组。各场也相应成立铁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以积极配合铁路工程建设。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的建设给马场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在资源管护、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马场在既没有经验,又没有专业人员的情况下,积极探索,通过向专业人士咨询、网络搜集材料等途
径了解、掌握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相关规定,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借鉴兰渝铁路等重大建设项目的经验。一方面积极做好配合协调工作,保障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企业及职工利益,认真落实铁路沿线永久性、临时性征占用土地的补偿、生态环境保护、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砂(土)石料、生产生活物资的供应、劳务用工、服务等各项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增加企业及职工收入,使企业及职工利益最大化。
2009年,依据总场关于积极配合做好兰新铁路马场段工程建设的有关会议要求。一是根据线路走向多次深入现场进行查看,初步了解掌握了线路拟占用的林地、草场、耕地及设施;二是积极与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兰新铁路工程指挥部领导就工程施工当中可能出现的资源管护、护林防火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协商和座谈,双方进行了意见交流,为今后的资源管护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三是积极协调协助兰新铁路(甘青)公司筹备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完成了地质勘探工作,保证了勘测设计工作的进度与质量;四是针对前期工作中,永久性用地、临时用地涉及的各种地类补偿以及铁路占用三场喷灌地的补偿问题,多渠道掌握国家有关政策,积极与兰新铁路甘青公司筹备组、山丹县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尽最大努力争取各项补偿资金依据政策落实到位,维护企业和职工的正当权益和利益。
2010年,随着铁路建设的进一步展开,面对铁路协调工
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总场又成立了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铁路建设协调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全面掌握和定期反映铁路建设的进展情况,及时向场领导提出需要研究协调的重大问题和措施建议;拟定与铁路建设、施工单位的法律文书等。
截止目前,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一是根据张掖市征地拆迁工作会议精神,配合山丹县国土资源局完成了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正线部分永久性征地拆迁工作。据统计,铁路红线以内永久性征地(不包括道路改移和军马场车站用地)1799.319亩,其中耕地1051.491亩,林地414.223亩,草原333.605亩。二是与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青公司张掖指挥部、中铁二局、二十局就兰新铁路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占地、资源管护、入山登记、废弃物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达成一致意见。三是加强林地管理,与中铁二局、二十局就在保护区设立临时检查站、聘用资源管护人员和新建防火物资库事宜进行协调,现已达成初步意向。四是对建设单位临时用地进行实地查看,合理选择弃碴场、弃浆场、弃土场、取土场等临时用地选址,并对原始地貌进行拍照,为临时用地的补偿、工程结束后的植被恢复等工作掌握基础资料,签订了相关协议。五是结合马场实际,积极参与铁路建设,为铁路建设单位提供砂石料、生产生活物资等,增加企业及职工的收入。六是为提高应对森林火灾的能力,加强施工人员森林防火意识,于4月26日在山丹马场平羌沟沟口举行了由祁连山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森林武警张掖支队、甘青公司张掖指挥部、山丹马场、中铁二局、二十局森林扑火联合实战演练。七是积极与地方政府协调沟通,在马场设立砂石料场,为铁路建设提供合格建筑材料,增加企业收入。
目前,铁路建设已全面开工。为此,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核实临时用地面积、地类,落实临时用地的补偿工作;二是积极争取一些力所能及的简易工程;三是为铁路建设提供合格的天然建筑材料、生产生活物资、劳务用工等,达到创利增收的目标。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日
第二篇:2016工作进展报告
长凝镇2016 公共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2016年在区卫计局领导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在镇党委和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协调努力下顺利有序的完成了本的公共卫生工作任务,虽然工作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来年我们全体职工会一起携手将我院公共卫生工作再创新高。
通过全院职工多年来的共同努力,我镇医疗及公共卫生工作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现就2016的公共卫生工作情况做出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位于榆次区东南19.7公里长凝镇西长凝村榆邢公路旁,现辖26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2016年初摸底在户人口14810人,常住人口11848人。全镇现有医疗卫生机构27家,其中包括卫生院,村卫生室26所。村乡两级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
二、组织管理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我镇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及长凝镇卫生计生服务管理中心,下设项目技术指导考评小组及村卫生计生服务管理站。各项目实施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加强了项目领导和组织管理。制定了《2016年长凝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长凝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和《长凝镇卫生计生服务管理考核方案》等相关内容,并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纳入各村卫生计生服务站综合目标考核内容,明确镇卫生计生服务管理中心、村卫生计生服务管理站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执行机构,对全镇居民免费提供十三项服务工作,确定镇卫生计生服务管理中心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机构,负责对全镇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监督考核。初步建立了乡、村二级项目管理机构,形成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网络。为我乡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
(二)搞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为全面了解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及上级相关的要求,我镇多次组织培训对所有参与到该项工作中的管理者、业务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全方位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规范。采取全方位、多层次、滚动式的轮训,让广大村级卫生人员掌握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目标、任务,工作规范和要求,为我镇顺利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质保量全面落实。
(三)加强项目管理,严格绩效考核。一是镇卫生计生服务管理中心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成立了项目技术指导组,认真做好对项目工作的综合业务指导,开展了对村卫生计生服务管理站不低于每季度1次的技术服务指导;二是建立了乡、村两级督查制度和考核制度。加强了项目落实情况的监控。三是建立了资金预拨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资金管理制度。
三、资金管理情况:
根据国家、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我镇制定了《长凝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实行了严格地考核和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使用效益。建立了和项目工作相匹配的资金考核分配制度,保证村级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所需的各项资金。
四、项目工作执行情况:
(一)、居民建档:
根据区卫计局下达的工作任务我镇针对本辖区村民开展居民入户建档,到现在完成78.9%的电子建档。各村卫生计生服务站管理人员通过进行宣传免费体检、入户、电话通知、广播宣传等方式开展体检工作,保证全镇人民享受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截止到11月20日长凝镇建档户数5205户,纸质建档人数为13730人,累计电子建档人数为10851人,更新档案6078人次,18岁以上人群档案更新率为51.29%,2016年电子建档率为78.9%。
(二)、老年保健工作:
长凝镇地处丘陵地带,占地面积329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四分之一,且山路崎岖难行,交通不便,有的地方没有电话、没有移动信号,尤其是下过雪的山路行走都是困难,考虑到村民出行的安全问题,科主任带领大家由村卫生计生服务管理人员配合冒着风雪徒步挨村入户为村民进行体检工作。
针对本辖区60-64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与居民建档保持一致性,通过下乡集中体检、入户体检等形式按规范开展工作,全乡镇60-64岁老年人摸底在户人数968人,完成体检524人,完成率54.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在户人口1754人,常住人数1262人,本接受体检人数为1326人,内含八项(血常规、尿常规、末梢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脂、腹部B超)辅助检查人数为1326人,接受生活能力自理评估人数1326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100%。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725人次,完成率60.2%。老年人高血压352人,2型糖尿病32人,在今年6月份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健康知识讲座,共培训人数为50人,并且取得了一致的好评,之后又将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体检健康档案全部录入电脑,并且进行了核对工作,为2017年新的工作打好基础。
(三)、高血压病管理:
35岁首诊测血压人数14608人,高危人群登记人数5096人(排除高血压、糖尿病人数);高危人群干预数为626人;高血压2016年通过体检新发现人数为221人,累计登记人数为1745人,健康管理人数1644人,规范管理人数为1382人,按规范提供体检人数为1382人,提供辅助检查(血糖、血脂、心电图)人数为1262人,完成6428人次随访,规范管理率为84.06%
(四)、糖尿病管理:
2016年糖尿病登记人数483人,新发现糖尿病人数为55人,健康管理人数434人,规范管理人数388人,按规范提供体检的人数为388人,提供辅助检查(血糖、血脂、尿常规)人数为388人,完成1793人次的随访,规范管理率为89.4%。
(五)、健康教育工作:
2016年提供印刷资料种类38种,自制印刷25种,提供印刷资料数量27821份,播放影像资料种类44种,播放影像资料503次,设置宣传栏(包括村)28个,宣传栏更新241次(镇卫生计生管理服务中心16次、村卫生计生服务管理站225次),健康知识讲座171次(镇12次、村级159次),公众咨询9次,个体化健康咨询人数5317人(卫生院4204人次、村级1113人次)。
(六)、重性精神疾病工作:
2016年实际管理人数为57人,其中失访0人,死亡0人,对确诊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工作,累计随访235次,同时对患者进行了体检工作,实际参加体检人数为33人(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糖、心电图检查),现规律服药人数为16人,间断服药人数为9人,不服药人数为28人。
(七)、传染病管理工作:
今年发现并上报传染病20例,其中疑似肺结核2例、其它感染性腹泻4例、腮腺炎1例、水痘13例,无迟报漏报。
其中以西长凝小学水痘病例为首,西长凝小学为午休寄宿制学校,发现集体传染病后,在区疾控中心指导下,我院积极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学校消杀、健康教育、追踪随访发病患儿,无一例重病例,全部病愈。
利用3.24结核病日开展结核病宣传工作,让村民提高结核病的知晓率和及时就诊率,今年我镇共发现结核病3例并且能按DOST策略进行治疗管理。
艾滋病工作,本通过下乡体检、检查、督导工作对本辖区的居民开展艾滋病宣传工作,并告知流动人口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正确使用安全套。发放宣传单286份、宣传折页500份,接受90多人次咨询,大大提高本乡镇居民的知晓率,正确面对艾滋病。
今年到各学校传染病督导2次,告知校长、老师及学生做好个人卫生工作,勤洗手、勤换衣、勤通风,早发现、早知道、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
(八)、计划免疫工作:
1、截止2016年11月底,全镇新出生儿童80人,新增目标儿童建卡80人、建证80人,建卡及时率100%。2、2016年11月份完成了小学无证无记录儿童含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应种34人,实种34人,接种率100%。在接种过程中未发生异常反应。
3、接种前严格查验接种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接种针次及接种禁忌,并如实记录,及时报告接种信息。4、2016年安全注射覆盖率100%,无预防接种事故发生。同时建立健全工作环节,认真核对卡、证、册三方面接种信息,完善网报及纸质资料。
5、生物制品管理及冷链运转:2016年1-11月份共冷链运转10次,按上级要求正确存放管理,认真填写出入库登记。每月对疫苗及注射器进行自查,发现过期破损疫苗按要求处理。
6、充分利用4.25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进行预防接种知识宣传,采取了板报、宣传单、宣传标语等方法,对前来咨询的群众进行防病知识的讲解,提高了群众对计划免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群众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九)、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对本辖区的供水安全、学校卫生、职业病、非法行医进行每月一次巡查工作,并记录在案,全年共开展巡查400余次。未发现安全隐患。通过例会形式重点就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从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卫生监督协管被监督单位基本信息汇总、现场检查记录、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巡查登记、学校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卫生现场检查记录、医疗机构现场检查记录、学校托幼机构现场检查记录、农村家宴集体聚餐申报及现场卫生检查、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了集中培训,通过培训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全年对各村饮用水、学校饮用水卫生进行巡查及学校卫生监督。定期对全乡中小学校进行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控等学校卫生工作进行巡查,并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健康教育。
(十)、孕产妇及儿童保健服务
做好孕产妇保健工作,推行住院分娩,做好孕产妇系统化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妇幼保健工作的基础,今年全年孕产妇数75人,早孕建册数48人、孕产妇健康系统管理率60%、住院分娩人数75人、住院分娩补助率100%、产后访视人数74人、产后访视率93%,高危孕妇人数52人,筛查率65%,孕产妇死亡0人。免费发放叶酸67人,叶酸服用依从人数61人,叶酸服用依从率62%。
(十一)、儿童管理:
做好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加强儿童生长发育的检测,疾病的预防,提高了全镇儿童健康。全年0-3岁儿童健康管理人数210人,健康管理率97%、0-3儿童系统管理人数202人,系统健康管理率93%、新生儿出生数 80人、新生儿访视率94%、双胎0人,0-5岁儿童死亡1人,出生缺陷1人,体弱儿管理人数58人,其中轻度贫血1人,中度贫血9人,佝偻病13人,肌张力及大运动落后12人,溶血性黄疸1人,肛周脓肿2人,其他疾病20人,儿童中医药管理人数183人,并对这些儿童进行中医管理,确保了儿童的身心健康。
(十二)、脑卒中、冠心病、肿瘤、死亡管理: 全年脑卒中上报人数24人、冠心病上报人数12人、肿瘤上报人数26人、死亡人数为105人。
(十三)、食源性疾病管理工作:
制定方案、加强领导管理及队伍培训、制定工作流程,本未发现食源性疾病。
(十四)、家庭医生签约:
我镇与区级医联体支援团队相结合,入村入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今年共计签约1326户,3519人次,其中以南合流村、壁达村为试点,以现场签约的模式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结合医联体义诊形式开展各项健康服务,其中高血压病816人,糖尿病172人,65岁老年人520人,0-6岁儿童125人,孕产妇13人,残疾人15人,重性精神病8人,贫困17人,计生特殊家庭5户。
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过程中,结合慢性病患者个人健康体检、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慢性病个体化健康教育活动、慢性病患者就诊服务等统一印制长凝镇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服务手册。并在工作中已经开始使用,现阶段采取纸质加手册的形式开展该项工作,暂时加重了村级卫生计生服务管理人员工作量,计划通过一年试用于2017年后半年取消纸质记录。在手册使用过程中便于档案的活用;便于村级卫计人员的服务量统计;便于群众对村级卫计人员服务的质量监督;便于以家庭为单位的慢性病患者各项服务的统一管理。
(十五)、卫生计生融合:
按榆次区卫计局56号文件要求,我镇于2016年7月8日召开了全镇卫生计生服务融合动员大会,成立了长凝镇卫生计生服务管理中心及村卫生计生服务管理站,由镇政府发文对卫生计生融合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制定长凝镇卫生计生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关于榆次区长凝镇乡村两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实施“网格化管理”,对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分工进行了明确的安排,在后半年各项工作执行过程中相互配合,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卫生计生服务工作的融合,加强了卫计服务工作的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质量及群众对公共卫生工作、计生工作的满意度。
(十六)、关于村级督导及考核工作的问题: 我院公共卫生科采取每季度对辖区26个行政村进行督导工作,每半年进行入户、入村考核,查看各项工作的真实性及满意度,每季度按工作量进行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补助。年终考核后按实际的工作数量、质量、满意度进行足额发放,并对不足250人的行政村及工作量全年不满4800元的行政村进行补助发放。
以上是全年工作进展报告。
今年我院接受了晋中市疾控部门对我辖区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取得圆满成效,并受到上级领导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不足之处:
1.在考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整改,对村级督导及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村级公卫工作有所懈怠。
2.村级卫生服务人员的基本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卫生院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需进一步强化。
3.公共卫生工作的扎实性不够,需进一步夯实。今后工作计划: 1.针对乡、村两级卫生计生服务人员进行全方位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及水平。
2.制定更加合适的绩效考核方案,充分体现做什么挣什么钱,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奖勤罚懒的原则。促进工作积极性。
3.以夯实公共卫生工作的真实性、满意度为目的,合理部署各项工作的安排、督导、考核、整改、落实。争取今后的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长凝镇卫生院 2017年1月1日
第三篇:标准化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鄂托克前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标准化建设工作
进展情况的汇报
前期阶段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公司企管部部主动牵头,负责做好本单位农电标准化建设的组织部署、贯彻落实和检查督导工作。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考核和管理办法,落实责任,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确保相关部门和专业协调配合。
二是编制计划,明确工作进度。要求各单位统筹农电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编制合理的工作计划,明确阶段性目标,细化各项措施,掌握工作进度,积极组织实施。公司于2008年12月上旬印发了《鄂托克前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印发《鄂托克前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农电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三是组织培训,引导员工参与。各供电所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工作,使广大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对标准化建设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引导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标准化建设,主动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使各项流程、标准更加贴近实际。
为了使供电所规范化管理与农电标准化建设,安全性评价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在2009年3月18日至20日,从各专业所、供电所抽调部分技术人员,供电所副所长,对三大块内容对部分进行了整合、梳理,力争各项工作有序 衔接,2009年3月25日上午,由企管部组织,分管领导和各部室、各专业所人员参加了关于标准化建设资料建设的碰头会。存在问题:
1、在将标准化建设与创建一流县供电企、安全性评价等相关资料结合过程中,对部分内容的梳理结合的不好,造成工作难度较大
2、供电所人员的思想转变问题,部分供电所职工对供电所整合有抵触情绪,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给专业化作业带来不利因素。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一是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类农电管理制度。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的标准化是基础。我公司在4月份月前建立一套种类齐全、符合公司发展实际的标准化体系,努力实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监督”的目标。
二是大力推进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流程标准化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是企业高效运转的基础,也是农电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上一阶段公司完成了县级供电企业规范设置工作,为统一管理流程,推进标准化建设创造了条件。下一阶段要以农电标准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细化岗位职责,提升管理水平。
三是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实现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要求符合实际等目标,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员工的业务素质和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水平。
四是强化监督,确保工作质量。公司要定期统计、发布各部门农电标准化建设开展情况,公司各部门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对县公司的管理职能,确保各项计划得到落实。
附件:《鄂托克前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印发《鄂托克前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农电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第四篇: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神池县农村信用社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今年以来我社按照要求,继续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扶持农民发展种养业,积极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了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全县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服务宗旨,严格管理,稳健经营,在县域内其它金融机构只存不贷的情况下,勇挑重担,80%以上的贷款投向了“三农”,支农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县农村信用社把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通过进一步更新经营理念,创新创服务品种,改进服务方式,不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截至9月底,全社各项贷款余额22982万元,较年初净增2940万元,90%以上投向“三农”,其中:净投放农户种养业贷款1800万元,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贷款800万元,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340万元。
(一)创建信用工程,培育诚信意识。全县农村信用社在创建工作中,公开创建评定条件、程序、要求和结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实行“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信贷准则,并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对文明信用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服务优质的信贷政策,对失信户予以信贷制裁,大力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民风,培养有素质、讲诚信的新型农民。通过信用工程创建活动,逐步使信用户达到辖区农户的40%,信用村逐步达到辖区村数的10%。坚持“小额、流资、分散”的原则,把小额贷款做成农村信用社的名优品牌。加快农村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截止目前,全县共评定信用户15007户,创建信用村100个,发放农户小额贷款证12203本,发证农户占评定户数的%以上,成为全县农业信贷投入的绝对主力。
(二)严格信贷管理,建立农村征信体系。今年二月份开始,我县联社根据上级联社的要求,通过进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实施,建全完善了信贷档案,收集、整理并更新最基本的信贷资料,加强跟踪调查,建立农户、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信用咨询系统。全面、动态、准确地了解与贷款有关的全部定性和定量信息,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从而解决在目前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信贷管理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信息基础。截止9月末,共分类贷款21170笔,贷款余额为22982万元。按五级分类认定为正常贷款13165笔,余额20402万元,占比%,不良贷款8005笔,金额2580万元,占%。
(三)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是基础。我们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支持农民增加收入。一是“多予”,就是积极扩大“三农”贷款的投放量,确保新增农贷比例不低于85%;进一步放大小额农贷支农效应,不断扩大了贷款的覆盖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切实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二是“少取”,就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认真落实“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农户利率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减轻农民利率负担,做到让利于农,反哺于农。三是“放活”,就是灵活放贷,方便农民贷款。我们根据客户的贷款需求,扩大农户贷款的授信额度,将基层社的授信额度每笔1万扩大到2万。采取灵活的信贷经营方式,方便农民贷款。
(四)提升小额农贷品牌,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信用社联系千家万户的金融纽带,是解决农民生产资金不足的主要金融产品。针对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新要求,对小额农贷的对象、额度、期限等进行延伸。一是延伸对象,拓宽基本面。将小额农贷的对象延伸到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具体包括传统种养大户、订单农业户、进城务工经商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和其他与“三农”有关的城乡个体经营户)。今年我社发放运输业贷款120余万元,壮大了我县运输业的实力,有力的带动了我县其它产业的发展。二是延伸贷款额度,做大基本点。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户经营实力,适当提高贷款额度,授信额度上限扩大到2万元,以更好地满足贷款对象的资金需求。三是延伸贷款期限,激活基本细胞。根据农户贷款用途、生产周期、还款来源等因素合理确定期限,允许跨使用。
(五)支持“三化”项目,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在支农工作中,我们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现代化项目,以“三化”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采取“聚集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投向”的方式,支持具备区域资源优势、品质好、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重点支持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营项目的企业和利用当地资源、经营规模大、带动力较强的大型涉农加工企业,培植大龙头,创造品牌。如:我县凯祥淀粉厂,每年收购原材料期间,我社都适时注入信贷资金,一方面加强了该厂的流动资金周转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农民农产品的快速变现。二是支持农副产品物流企业,完善农业产业化市场配置能力,支持建设一批集收购、销售、流通于一体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今年以来我社根据市场形势的发展,积极扶持胡油加工和小型月饼加工点,累计发放贷款1000余万元,支持全县100多座大小胡油加工厂、100多个月饼加工点,有效促进了胡油的销售,打响了神池月饼的品牌,促进了全县个体工商户的增收,为神池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三是审慎介入小城镇、供水、供电、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如在推进教育公寓建设项目中,我社针对我县教育职工工薪低的整体情况推出了抵押贷款,以工资抵押的形式向广大教育职工投放贷款200余万元,解决教育战线职工集资楼房的资金困难,有效缓解了教育职工的住房问题,去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神池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于去年4月份全面启动,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1、硬件建设有新突破。一是乡村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已完成通乡水泥路38公里,占计划数的87%,完成通村水泥路286公里,占计划数的102%。22个示范村(片)完成道路硬化57.67公里,占全年任务的96%。新建40公里通村公路、5个客运站正在全面施工。二是水利建设出现新的热潮。目前已全面完成任务,完成集中供水工程6处,分散供水工程1处,解决了1451户、5500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整治病险水库22座,改善灌溉面积2.6万亩,东泉水库的整治工程已正式验收。完成7座中型水库渠道清淤50公里,小型水库渠道清淤35公里,新建防渗沟渠106.2公里,在**乡6个村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3平方公里。民营水利日趋活跃,易家渡枧桥采取“村组引导,群众参与”的办法,筹资3万元,新建防渗渠道1500米,增加灌溉面积150亩。**乡**村农民筹资15万元,对茅坪水库配套新建防渗沟渠2公里,改善灌溉面积600亩。三是农村沼气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全县计划新建沼气池2500个,到11月底已建成2215个,占全年任务的88%,其中“三改”配套1772户,配套率80%。22个示范村(片)建沼气池840个。四是“户户通电”工程全面完成。我县“户户通电”工程涉及18个乡镇(场),234个村,1333个户。目前工程已全面竣工,工程总投资3800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60.5KM,新装和改造配变32台,新架低压线路1075KM。五是农村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已有18个乡镇实现有线电视大联网,新增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40个,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4200户,新增农村电话用户8300户,新增农村移动电话用户10000户。六是公共设施建设有新成效。今年已新建村部6个,改造村部35个。其中秀坪园艺场改造村部3个,夹山镇桂花村筹资14万元新建了村部。365个村建起了村级卫生室,40个村建起了图书室,124个村配备了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
2、主导产业有新发展。一是柑橘产业持续发展。全县今年新扩桔园面积1.2万亩,总面积达到42.6万亩,60%以上土地种植柑橘的专业村达到232个。柑橘总产量达到30.92万吨,比上年的25.1万吨增产23.2%,实现鲜果收入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9%。秀坪园艺场今年柑橘产量可达40万担,实现产值2900万元,人均柑桔收入6000元以上。楚江镇龙凤园艺场柑橘种植面积3500亩,预计今年柑橘总产在15万担以上,农民年人均柑橘收入2800多元。二是茶叶产业势头增强。全县去冬今春新扩良种茶园4000多亩,茶园采摘面积达到7.7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6240吨,实现销售产值1.2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13%。壶瓶山镇今年茶叶总收入可达1800万元,比去年增加520万元,增长41%,是所有产业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三圣乡依托科技培植支柱产业,预计今冬明春全乡扩种面积将达到1000亩,其中地处泰清山的北岔河产茶区种茶面积已达5500亩。**乡谭村确定“做大茶叶产业”的增收措施,建设良种茶特色村,在改造培育现有850亩生态茶园的基础上,今年又新扩无性系良种茶550亩。三是蔬菜产业来势较好。全县今年蔬菜播种面11万亩,鲜菜总产量达2.06亿公斤,年产值1.47亿元。其中高山蔬菜种植面积5万亩,产鲜菜8200万公斤,产值7120万元。楚江镇刘家坪村有大棚蔬菜面积250亩,菜农亩平产值近7000元。17组农户杨其山种植大棚和露天蔬菜3.2亩,产值近3万元。壶瓶山镇古罗坪村属无公害辣椒示范村,全村亩平产量达2500斤,亩平产值近2000元。还有一批专业种烟村、养殖村,发展来势也较好。如**镇**村,烤烟面积达到590亩,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全村人均种烟收入2000元以上。**桅**养牛大户**,圈养育肥肉牛取得成功,今年发展肉牛197头,出栏肉牛150头,获纯利1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已经涌现出了几十个养牛大户。
3、生活环境有新改善。全县加快实施了以“三清三改”为重点内容的乡村环境治理工程,农民生活环境改善较大,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到11月底,全县共清理农村垃圾15000多吨,疏通水渠932公里,硬化沟渠142.8公里,新建垃圾围638个,实现垃圾集中处理的村达到54个,一大批农户配套改厨、改厕,用上了卫生厕所,实行了畜禽圈养。秀坪园艺场开展了“卫生农户”、“花园式新居”、“文明村庄”三个创建活动,全场群众热情参与,纷纷自发接通入户道路,硬化晒坪,围砌花池,改厨改厕。**乡谭村组织成立了村卫生志愿者协会,出台了村级文明卫生工作规划、庭院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