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议内阁与内阁制
小议内阁与内阁制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内阁的由来
1、中国古代内阁的由来
“内阁”通常指国家的最高决策机关和行政权力机关,最早出现在中国东汉。当时的内阁一是“参预机务”;二是在皇帝左右,为皇帝助手;三是品级较高,是协同皇帝总揽朝政的中央高级官署。
唐宋以后,文人在朝廷中的作用与地位日渐重要,皇帝设置的容纳文人的机构多在宫廷内,于是“内阁”成了表示官衔的专用词。至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职后,“内阁”之士由于能接触皇帝,于明成祖时,“内阁”便成为位在六部之上的最高宰辅机构。清初循明制,建立内阁。自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内阁不再干预机务。宣统三年,将军机处并入内阁,设总理大臣,并以各部大臣为国务大臣,恢复内阁的形式,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2、西方近代内阁的由来
内阁最初始于英国,有英王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在英王威廉三世时,枢密院与外交委员会已有内阁之称。1717年以前,内阁会议习惯上由英王主持,1717年之后,当时英王乔治一世由于不懂英语而不再主持内阁会议,于是内阁会议改由一名大臣主持,这样就产生了首相职务,并形成了英王不得参加内阁会议的惯例。这实际上是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在革命后对英王权力逐步限制和削弱。一般认为,正规的内阁制始于英国1721年成立的以罗伯特·沃波尔(1676—1745)为首的内阁。但直到1900年,英国议会的布告中才第一次出现内阁一词,1937年通过的《国王大臣法》,内阁这一名称才正式有了法律依据。以后,内阁这一形式,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成为这些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总理)就是政府首脑。一般来说,所有政府大臣(部长)都是内阁阁员。但在英国,内阁是政府的领导核心,通常由外交、财政、国防、内政以及大法官等主要政府大臣组成,并不包括所有的政府大臣。参加内阁的大臣称为阁员大臣,其余的政府大臣则称为非阁员大臣。
二、内阁制
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宪法赋予首相(或总理)的权力大小也不尽相同。
三、两种形式的西方内阁
虽然近代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都采用内阁这一名称,但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因而各国内阁形式多样,所处的地位和拥有的权力也各异。
责任制内阁:又称议会制内阁。英国以及许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行内阁制的国家(如 1
日本、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挪威、冰岛、加拿大、新西兰、斯里兰卡、印度、新加坡等国)采用。内阁掌握国家实际权力,在其首脑(首相或总理)的领导下,决定并执行国家内外政策,集体对议会全权负责。责任制内阁通常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组成,也有的根据惯例组成。如英国内阁一般由首相及外交大臣、国防大臣、财政大臣、内政大臣、大法官、枢密院院长、掌玺大臣等主要大臣组成,需要参加内阁的其他人员由首相根据情况决定。日本内阁由内阁总理大臣和其他国务大臣组成。
总统制内阁: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总统为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内阁则是总统领导下的部长会议名称。美国是总统制内阁的典型。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任职期间常召开高级官员会议,这种会议被称为内阁,后来形成惯例。内阁成员由总统决定,通常各部部长都是内阁成员。内阁不是集体决策机构,仅是总统的集体顾问。内阁成员分别对总统负责。如内阁成员不同意总统的政策,可自动辞职或由总统解除其职务。内阁成员不能担任国会议员,也不对国会负责。法国实行半总统制内阁。政府成员由总统根据总理建议任免,内阁会议由总统主持或委托总理主持,但总理对国民议会负责,当国民议会通过不信任案时,总理必须向总统提出辞职。
四、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制度的区别
产生的背景不同:明朝内阁的产生是宰相制度废除后,由于行政量巨大,皇帝的精力,才能有限而设立;西方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
产生方式不同:明朝内阁首辅及成员有皇帝任命;近代西方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右议会中占多数席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权利的大小不同:明朝内阁虽然是国家中枢机构,但内阁的指责只备顾问;西方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利并对议会负责。
性质不同: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的设置突出体现的是皇权的进一步加强;近代西方内阁则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行政机关,体现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二篇:内阁制度
内阁制度范文5篇
明朝内阁制度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从永乐开始,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皇帝“其不接见臣下而能统治天下者,以有阁臣票拟故耳”。但是,他们谁也不敢担当违反祖制的罪名,谁也不愿从已经取得彻底胜利的皇权中,又拿出一部分给阁臣分享。所以内阁进展缓慢,而且始终未能成为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
阁臣与皇帝矛盾,除了反映为封还诏旨一类以外,很多反映为阁臣在中叶以后不断提出辞职。皇权与内阁矛盾,亦反映为明代阁臣善终者少,有政绩的不多。明代内阁权力不稳定,虽然有严嵩,张居正之显赫,但他们一是乘皇帝静摄而代行皇权。一般阁臣来说,由于基本上都是文学侍从之臣出身,入阁后权力之大小,只决定于票拟被采用的情况,所以呈现为不稳定,没有保障,没有连续性。[20]
与汉、唐、宋相比,明代辅相的业绩并不显著,这一方面固然与入阁前之资历有关。汉、唐、宋之宰相都要经历郡邑,而明之阁臣却基本上出于翰林院。他们没有从政经验,不知民间疾苦,对政事自然难以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但另一方面,则由于他们权力不稳定,被司礼监挤着,被皇权压着,即使有抱负也难于施展。
显然,这样的内阁只能助长皇权,而不可监督、约束皇权。有明一代,内阁始终未能成为对皇权的威胁,从这个角度来说,朱元璋废丞相的目的是达到了。
内阁受制于司礼监,矛盾深刻,但又不得不走司礼监的路子。
在中枢系统中,内阁有票拟权,司礼监有批朱权,是内外相维的双轨制。但双方地位的特殊性使内阁难以与司礼监抗衡,双方权力的大小,又是以皇帝的向背为转移而互相成比,因此,他们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相维相济,而只能有对权力的激烈争夺。皇帝宠信司礼时,司礼尽夺内阁权力,如刘瑾、魏忠贤时;否则就是权相出现,如严嵩、张居正时。
严嵩、张居正之显赫,还得讨好司礼监,就是明证。
综观有明一代,内阁对宦官之干政,虽亦起过一点制衡作用,如成化年间,由于阁臣一再坚持,汪直主持的西厂一度被撤。但总的来说,内阁是越来越受制于司礼。内阁为司礼监扼制,以致明代成了宦官为祸最烈的朝代。
内阁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
历代及明初,六部均隶属于丞相,凡事必须秉承宰相的意志,自撤中书省、提高六部品秩后,六部变成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完整,而且在阁之上。但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又有票拟权,内阁比六部更接近皇帝,部权便在不同时候、不同程度上为内阁所侵。但是,内阁毕竟不同于中书省。从制度上说,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则“凡百政事,非下部必不可行,不能行”。于是内阁借位尊势崇而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力图摆脱控制。因而阁部经常争权,尤其是争夺人事权。
内阁与六部这种职权界限不清,工作上彼此失调,大大影响了明政府的行政效率。在客观上,则有利于司礼监的擅权乱政。
内阁中矛盾激烈。
尤其嘉靖以后,阁臣间的倾轧突出由于阁臣的任用、权力大小、去留,均没有明确规定,又由于首辅与次辅间权力悬殊,在天启以前一直无明确的职责分工。所以阁臣间争夺权势的斗争激烈,尤其是“嘉靖以来之首辅,莫不由倾轧排挤而得之”,如严嵩拉拢科道弹劾翟銮,使翟被“削籍为氓”。严嵩与夏言互相排挤,致夏言被弃市。
在阁内的纷争中,阁臣不但各自培植自己的势力,致使明中叶以后的政治日益腐败。
从明代内阁制度的种.种特点,可见内阁制度在当时并未能成为与君主专制政体完全适应的辅政制度。内阁地位的特殊又使它成了矛盾辐辏之所,各种矛盾的发展,无一不是加剧了政治的腐败。
内阁制度范文(二)
略知明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废丞相,沿袭近两千年的宰相制度至此终结。
朱元璋之所以废除丞相,是想一劳永逸地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但是,朱元璋太自负了,对他的后世子孙估计过高了,结果最后发展出一个内阁制度,到了明朝中期,内阁大臣在朝野心目中,已俨然宰相了,官场都公开称内阁大臣为“相”,称内阁排位第一的大臣为“首相”,皇帝在公文里也不避讳以“相”来称阁臣了。
▼
朱元璋《行书大军帖》(故宫博物院藏)
尽管如此,内阁和以往的宰相还是有很大区别,以笔者之见有三点不同:
第一,地位不同。
汉唐宋的宰相机构如丞相府、中书省等等,都是国家法定机构,位列部院之上,宰相也都官居极品;明朝内阁却没有法定地位,内阁大臣正式官衔是大学士,属于翰林院的官职,只有五品,只是通过给阁臣冠以师保荣衔(如太师、太傅、太保),或照例加某部尚书、侍郎(这个职衔是虚的,用于照这个职衔领取工资),才提高了品级,位极人臣。
第二,与部院的关系不同。
以往的宰相,是领导部院的,部院属于宰相的下属机构。内阁却不能领导部院寺监。比如六部就直属皇帝领导。内阁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发文,无权指挥朝廷的各部院寺监和地方政府。
▼
明朝洪武十三年(___年)以后中央机构简图
但是,因为内阁代皇帝对各省、各部院寺监的公文拟批示意见,内阁在当时就被称为“政府”,实际上阁臣的权力并不比过去的宰相小,甚至更大了。只是运转方式、行使权力的名义不同。
内阁行使权力,相对来说具有被动性,行政效率也比过去要低。比如,地方政府有所请示,先要送大内,大内再送内阁,内阁拟批示,再送大内,大内再分送部院拿处理意见(当时称题覆),部院题覆以后再送内阁,内阁认为不妥的还要打回去,内阁满意了,再拟批示意见,送大内批红。内阁是无权就某事该如何处理直接指挥省级政府的,非要经过部院和大内的程序不可。
第三,产生渠道不同。
中国有句古话,叫宰相起自州县。这是强调宰相要有地方工作经验。可是,明朝的内阁大臣却与之相反。因为内阁大臣开始只是皇帝的秘书、顾问,所以从研究机构——翰林院中选任,渐渐形成了一个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内阁大臣只能出自翰林官,而翰林官是以诗文甄拔出来的;甄拔出来进了翰林院所学的还是诗文。
▼
《明会典》中关于翰林院职官的规定
▼
明代翰林院检讨腰牌(图片来自雅昌拍卖官网)
因为选拔制度的原因,总体上说,明朝阁臣的行政能力远不如以前的宰相,像高拱、张居正这样的能臣,实在是凤毛麟角。
▼
张居正
明朝以祖制治国,非常保守。前期的内阁与后期的内阁不可同日而语了,却还要保持以前的祖制,不敢改变。
内阁制度范文(三)
在我国这浩浩汤汤的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之中,我国自秦朝至明朝初期一直奉行的皇权专制,实行的是宰相制度,纵观历史长河我们能够非常直观的发现在我国古代一直被沿用的宰相制度在过去的几千年历史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责任与使命。无论是在维护统治者统治秩序还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各地的政务宰相都发挥着非常大的辅助功能!但是在我国存留如此之长时间的宰相制度却在明朝初期被朱元璋下令废除,这到底是中国历史上皇权的高达度集中所致还是时代的优胜劣汰呢?随之而来的是内阁制度的建立,内阁制度相对于宰相制度到底有什么优点呢?它又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与发展呢?想要探讨清楚这些问题的前提是对整个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对替代宰相制度的内阁制度有一个很是细致的了解与分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替代宰相制度的内阁制度究竟是如何让产生与发展的吧。
“胡惟庸案”与丞相制度被废除
在明朝建立的初期,由于国家刚统一没有多久,国家局势也才刚刚稳定下来,中央政府有许多的举措都还没有来得及去实施。所以这时候的明朝制度大体上沿用了元朝制度,但是在沿用过程中并不是直接搬过来直接使用而是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明朝初期的时候出现了许多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朝中重臣,除此之外,很多人因学业不精,求取功名而不得竟然纷纷不竞走其门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明朝制度的一种破坏与践踏。
幸而朱元璋虽然出身不高但是却十分的有理想,有抱负!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即公元___年)的时候借伺机谋反的罪名将猖狂多年的胡惟庸绳之以法,并且以此为借口“罢丞相不设立,析中书省之政权归六部”。至此在我国古代社会延续了将近一千五百年的的宰相制度被彻底废除,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少了宰相的辅助,来自全国的各种政务全部都须朱元璋一人亲自处理。
内阁制度的建立
渐渐地,朱元璋深深的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朱元璋在废除宰相制度之后又尝试性的建立了其他体制来代替宰相制度,以分担自己的压力与工作量。而朱元璋的这种想法就为内阁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机会与萌芽条件。
朱元璋在综合各方意见之后开始着手设立殿阁大学士,而设立大学士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有才之人担任自己的顾问与帮手,以备自己不时之需。但是大学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利所以并不能够对皇权产生任何的制约,这与朱元璋极力维护的中央专制集权思想并不冲突。转眼之间内阁制度的雏形便这样确立下来,随着明朝中央专制集权的加强,君主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已发展到了历史巅峰阶段,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内阁大臣的权力
明朝内阁主要负责是内容是辅佐皇帝决断政务,大学士需要根据皇帝就国家问题提出的问题而叙述自己个人想法与意见,在得到皇帝认可之后方可实行;内阁大学士对皇帝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持有不同的意见并且及时提出劝谏,这也是皇帝赋予内阁大学士的封驳权力。
除此之外,内阁大学士还拥有一项非常大的权力那便是“票拟批答”,即内阁大学士对于各个衙门、文武百官、朝中大臣上呈的奏章进行答案的初步拟定和批注以供皇帝在处理的时候参考做出决策。而“票拟批答”也在后来的明朝中后期成为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主要形式。从明朝初期到明朝末年内阁大学士的权力在总体上呈现日益增强的一种趋势。
内阁制度的顶峰
内阁的职权和地位不断上升,朝廷的早朝班次中内阁大学士依旧位居六部之上,六部从之前从属于政府最高职能部门的高位跌落为内阁的下属部门,并且还有“六部办事,唯内阁之命令是从。”这一情况表明内阁的地位看似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实际上是有上升了一个高度。
至此为止,内阁成为明朝最高的政府机关,这也标志着内阁在地位上发展到了历史之巅!内阁之所以能够代替宰相制度发展到历史的顶峰,是因为内阁与皇帝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内阁是皇帝专制的强有力的工具,而皇帝又离不开内阁的协助与辅佐,两者在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达成共识的。除此之外内阁又有着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与先进性,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
内阁制度的影响
明朝建立的内阁制度极大的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由于皇权与内阁制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当皇权高度集中之时,内阁的权利与地位越高,但是这也形成了明朝宦官专权的局面形成,由于明朝的内阁只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辅助机构而已,有些地方要受到宦官的牵制,所以这便使得在当时出现了许多只手遮天得宦官。
综上所述,书中所说的“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之罢丞相也。”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没有宰相约束与限制的皇权高度集中渐渐失衡,再加上内阁这个机构并不合法,没有真正的实权,一切皆是皇帝赋予,如果再遇上一个昏庸无道的君王,那这就会造成宦官当道的现象了,除此之外,内阁的受首辅大臣为了能够争夺更大的权力常常选择依附宦官,这更加助长了宦官的嚣张气焰。总而言之,内阁的出现与成熟与明朝当时的政治局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且内阁制度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影响力也是很深远的。
内阁制度范文(四)
《明代内阁制度史》的作者是王其榘,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现主要从事明史研究,其中对明代东北疆域的研究具有开创性。这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内阁是否是“避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的解释;二是内阁制度建立的过程;三是内阁制形成之后的各朝代对其的改革或变更。其中第二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内容。
对于重点部分内阁制度建立的过程,该书将其分成四个阶段。
在内阁制度产生之前的洪武到建文年间,洪武年间朱元璋废丞相、撤中书省、设废四辅官、设置殿阁大学士,洪武时期的内阁及其大学士“职位卑微”,仅能遵命办事,不得干预各机关事务,不得以个人或部门名义发出发出任何指示命令,可见当时的内阁完全是一个辅助性的办事机构,所谓大学士也只不过时与皇帝比较接近的文书工作人员而已。建文年间翰林学士可以参与机务且拥有票拟权。
内阁制度建立第一阶段是永乐到宣德年间。永乐时期内阁无衙署,只是解缙等人值班的地点设在文渊阁内,而且阁臣无印信,行文用的是翰林院的印信,对于官员也定额,多时七人,少时三、四人。内阁无官署,各人分别向皇帝负责,无下属佐理官员,无“专制诸司”的职权,而且对六部等部门不许有任何联系,无受驱使的吏役。洪熙年间,把皇帝代言近臣的官阶从正五品提高到正三品,内阁权力加重,逐渐受到重视。宣德年间,皇帝三次光临文渊阁,与杨士奇等儒臣共论明代帝王之事,奏章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内阁制度建立的第二阶段是正统到正德年间。在正统年间,殿阁大学士正式奉命“票拟”,阁臣可提出施政意见,翰林院建成,不再寄居于宫内的文渊阁,内阁与翰林院分开,明代内阁制度基本建成。景泰年间,景泰初期的文渊阁臣的职司,大致又退回到永乐初期的情况,比之正统初年不是向前发展而是后退了一步。文渊阁不是一个正式的行政机构,而是为皇帝服务的代言近臣的一个入值场所。文渊阁对六部、都察院等衙门行文,仍以翰林院的名义,六部、都察院等给阁臣的公文,也只称翰林院,入值文渊阁的阁臣中,各人的任职可以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成化皇帝宠幸万贵妃和太监汪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昏君,他开创了皇帝不接见大臣的恶例,在位的___年中,只召见过一次内阁大臣,凡事大小都由太监传谕,可以说这个时候内阁制度没有发展前进反而停滞倒退。在这期间阁臣与内臣两次大争斗,均以阁臣胜利告终。弘治年间情况有所改观,内阁无论从才学、能力还是品质,都堪称是明朝最成功的内阁之一。内阁阁臣开始班列六部之上,形式上内阁地位超越六部,内阁辅佐皇帝革除弊政,敢于谏言,最终形成了弘治时期朝政稳定,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而正德皇帝荒淫无道,宠幸宦官,内阁不能与司礼监抗衡,完全屈服于内臣的淫威之下,内阁集团已经沦落为宦官集团的办事机构,内阁权力有所跌落。
接下来是内阁制度的形成与相权的出现。嘉靖时期,朝位班次,内阁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隆庆时期,万历时的“名相”张居正正是此时进入内阁的,阁臣兼长部院,是隆庆时的创举,到了隆庆六年有些阁臣一身而二任,且在二月初八,赵贞吉和高拱还有了免奏事承旨,给予阁臣的礼遇超越了府部大臣。万历时期,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张居正实则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阁权扩张使神宗感到威胁,遂削夺阁权,不再委政内阁。事实上,衰败的不仅仅是内阁首辅一人的权力,明代内阁整体上亦日趋衰落,权力地位下滑,已难以发挥作用。
本书除了对内阁制度建立的过程有详细介绍,而且对于内阁制度的其他附加内容,也有概括性总结,就如书中对内阁制度的特点的描写,王其榘将其分成了四个部分。首先提到内阁不是一级行政机关内阁,内阁其实只是文渊阁的别称。内阁无自己的印信,内阁行文,须借用翰林院的印信。而且,对于内阁制度来说,它始终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内阁的职权超出翰林院之外的是“预机务,掌内制,有票拟职权”,但这些“代言之司”,也因人而异,因事而不同。内阁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是高度中央集权的产物。内阁实际是皇帝的秘书处。其次内阁阁臣几乎都是翰林文学之士,内阁阁臣从永乐到崇祯末,共有一百六十四人,从他们各个方面的特点来看,内阁阁臣几乎是清一色的进士。到崇祯年间,八股取士的毛病更加显露出来,阁臣中并未有真才实学的人。第三是内阁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受到君权的压制,只有被称为“明初盛世”的永乐到宣德年间,这三个皇帝与内阁阁臣之间的关系还算融洽,但解缙、黄淮和杨士奇等人依旧因与皇帝发生冲突或者只是想法与皇帝不一致而遭入狱,只有像胡广、杨荣这种只因遇事顺利,才免掉了灾难。最后就是内阁还受到了司礼监的制约,它是内官十二监中与内阁关系最亲密的,其掌印太监职掌内外章奏。秉笔太监职掌在内阁票拟的文件上批红,下设文书房,负责文件的抄写与传递。因为内阁大学士不仅多年见不到皇帝召见,同时也不能轻易见到司礼监的太监,所以,内阁虽可以从事票拟,但一切疏揭不得不取决于司礼监的批红。总之,内阁的权利并无最初宰相的权利大,而且还受到多方面的压制,再加上人员一味因八股取士入职无真才实学,且又很少有敢谏言的,那么其对于皇帝的帮助就并不大了。
从《明代内阁制度史》全书内容来看,其内容清晰,不仅仅是将内阁的发展过程清晰地分为四个时间段,而且对于一些内容特点或性质,书中基本都十分清晰地将其分点罗列出来。其次就是书中引用大量的史料记载来作为依据,而且每一篇基本都有对前文的总结性话语,如“以上记载表明”“这些事例反映出”“由此可知”等。最后也是最吸引人的一点,在书的末端有对明代正统后皇帝生卒、在位时间和对明代阁臣一百六十四人的介绍,使得读者更了解书中提到的人物,更加清晰时间发展的顺序。
以前我接触过很多根据明朝历史改编的电视剧,在看剧的同时对于其中的一些重大史实的解说会产生很浓厚的兴趣,然后我就会去搜索在历史上这个事件到底是怎样的,于是我在电视剧的带领下了解到一些关于明代的历史。在这样的基础上更有利于我读《明代内阁制度史》这本书,这本书将我以前所了解到的断断续续的明代历史史实联系起来,相当于是系统化了我对明朝的历史认识,同时也使我对内阁制度在明朝发展的曲折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内阁制度范文(五)
内阁在明太祖时即有萌芽。太祖废相之后,政务集于一身,每日“昧爽临朝,日晏忘餐”。据载在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之内,诸司奏章即多达___件,共3391事。因此他废相不久就不得不设立辅佐官员,先置春夏秋冬“四辅”官,选民间老儒充任,后又改设殿阁大学士,皆轮值备顾问,此外,又临时任用一些翰林院官员协助处理章奏。
成祖即位后,从翰林院官中特简侍读解缙、胡广,编修黄淮、杨士奇,修撰杨荣,检讨金幼孜、胡俨七人入宫内文渊阁当直,参预机密,自此秘书官员常设,渐有“内阁”之称,且以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名职。对阁臣而言,殿阁大学士只是兼衔,其正式职务仍为翰林院官,品秩不超过五品,且“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但他们朝夕侍内,接近皇帝,“进呈文字,商机密,承顾问,率漏下十数刻始退”,其意见和建议对皇帝制定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仁宗、宣宗到英宗正统前期,内阁的地位有了显著上升。当时永乐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合称“三杨”)主掌内阁,其“大学士”头衔之外所带本官的级别一再提升,达到二品的尚书和一品的少傅、少保,内阁之职亦因而“渐崇”。内阁的主要工作,也从过去比较空泛的“参预机务”转变为固定的“票拟”,即代替皇帝阅读臣僚章奏,草拟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上进”,亦谓“条旨”。自此票拟逐渐成为内阁最重要和制度化的职掌。虽然内阁的法定角色仍不过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处,并未获得昔日宰相领导和监督六部行政工作的权力,但在皇帝对阁臣倚赖甚殷的背景下,“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内阁已开始给人以“偃然汉、唐宰辅”的印象。
正统以下,内阁制度继续发展。内阁大学士(亦称辅臣)排名有先后,到英宗天顺时,位居第一者开始有了“首辅”的尊称,其次者称次辅,余人称群辅。首辅设置并非制度规定,而是在实际政务运作当中形成的,一般指大学士中入阁最早、资历最深、加官最高者,而此人通常又最受皇帝信任。后来票拟权力逐渐专归于首辅,更加大了首辅与其他辅臣的身份差距。就在朝廷中的地位而言,六部(尤其是六部之首吏部)凭借其最高行政机构身份,时常与内阁相抗衡,但最晚到嘉靖时期,内阁朝会班次已列于六部之前,在阁、部之争中占得了上风。从嘉靖即位起,内阁首辅在朝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权势更重。与此相关,阁臣之间围绕首辅位置的倾轧争夺也愈演愈烈。自嘉靖末年历隆庆一朝,首辅之争激烈,数次易人。
神宗即位后,张居正在宦官冯保的协助下升任首辅,又得到皇太后信任,神宗年幼,对其言听计从。张居正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机遇,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大规模推行改革,使明朝统治一度出现振兴迹象。张居正因权势过盛,已超出了明朝“祖制”的限度,神宗年龄渐长,亦暗积不平。万历十年居正卒,随后即受到猛烈弹劾,官号被削,家产籍没,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亦大多废止。自张居正之死直到明亡,内阁大臣基本上都是碌碌无为,浮沉守位,没有再出现此前一类“权臣”,内阁政治的黄金时期已经结束。
尽管明朝中叶的内阁出现了若干“无宰相之名,行宰相之实”的权臣,而且阁臣也常常被俗称为“相”,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内阁仍不能与过去的宰相等同。
首先,内阁在制度上只承担秘书、顾问工作,虽有议政之权,而无监督百官执行之权,不能指挥六部等行政机构。虽然严嵩、张居正诸人事实上控制了六部,张居正还企图通过“考成法”使这种控制正规化,但这只是特殊形势下出现的情况,违反了明朝的制度常规。居正卒后,考成法即被废止。
其次,内阁的议政权也受到很大限制,其票拟是否生效,要取决于皇帝批红,如不合皇帝之意,就必须“改票”,甚或去职。在批红权被宦官窃取的情况下,内阁更是要看宦官的眼色行事。张居正之所以能够专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宦官头目冯保的合作。而且内阁议政带有很大的被动色彩,即主要是被动地接受顾问,在制度上缺乏就大政方针向皇帝主动提出建议的权力。在皇帝怠政时期,阁臣只能通过票拟与皇帝进行文字联络,往往长期不能见面。有明一代共有___余位阁臣,其中像张居正那样勇于任事者只是少数,大部分人的作为十分有限。
第三,在明朝绝大部分时间里,内阁并未被看做正式机构,而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办公场所,在官修行政法典《大明会典》中也只是附属于文化机构翰林院之下。内阁大学士多从翰林学士中选任,两者都从事文字工作,性质相近,故内阁时常被称为翰林院的“内署”。
总之,内阁最多只具有“准宰相”的性质,并非真正的宰相。
第三篇:浅析明朝的内阁制度及其作用
浅析明朝的内阁制度及其作用
徐德亮
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内蒙 赤峰
内容摘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明朝的内阁制度,首先通过明朝废除宰相设立内阁来阐述明朝内阁的前世与今生。然后再探讨出内阁它对皇权及对有明一代的两大辅政之一的阉党的制约及影响。再次通过对内阁权力的探析最终得出它依然是皇权的御用工具。关键词: 由来 内阁 皇权 权力架构 政治效能
一 明朝的废相与内阁的由来
在明朝初期一直秉行的宰相制度,皇权作为九五之尊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威,而相权则把持全国最高的行政权力。宰相虽号为“奉旨办事”但实则不然,王朝的很多事情宰相是不与皇帝商量直接独断专行的。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当朝皇权是个“懒王”还好,如果当朝皇帝勤俭持政且有很强的权力欲那就糟糕了,君权与相权就会必然产生裂痕与矛盾,皇帝与宰相争权夺势形同水火,严重时国家的政策说瞬息万变有时也不夸张。国家机器无法正常运转下去了。前朝教训无数而距明太祖最近的教训就是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
在元王朝统治中原时期,由于很多帝王的文韬和武略都不足,元代皇权孱弱无能,所以宰相擅权。这些种种给明太祖朱元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且明太祖也阅读了很多的史料,也发现了很多相权对皇权的掣肘。故而他终结了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并认为元代灭亡的原因就是将政权委臣,并最终导致欺上瞒下的原因所致。再加上明太祖对开国功臣本就有猜忌之心。终于借“胡蓝之狱”最终废除了宰相制,权分六部。
相权最终被废除了,皇权自然得到极大的膨胀。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政务的大量增加。太祖每日批阅的奏章据《明史》记载大约为200多件。处理的各项杂务多达400多件。太祖的工作可以用“昧爽临床,日宴忘餐”①来形容。但依然无法做到完美无暇,唯恐出现差池。于是明太祖终于在身体所力所不及的情况下诏天下举贤才。于洪武14年(1380年)设立四大辅官。四大辅官皆来自民间,帮助皇帝协理政务监调四时。四大辅官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设立的,同时还作为太子的宾客。四大辅官按时令入朝,官位为正三品,以补皇权力所不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四大辅官皆来自民间,对朝典朝章并不熟悉,难以娴熟。故而四大辅官在设立了不到两年便废止了。但却是明太祖对后世中枢制的进一步改革打下的一个很好的基础。
内阁制的真正开始形成始于明成祖朱棣时期,《明史》对内阁的解释为“以 其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内阁。”明前期由于皇帝都比较勤勉政事,内阁还只是作为一个“垂询”机构,同时为了避免内阁专权,成祖时期规定阁臣不得设立官署,不得专制诸司。阁臣的品位很低甚至不如一个外
省的知府。更不用说节制六部的尚书了。但是到了明仁宗朝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内阁的职权和地位得到快速发展,其位高权重丝毫不亚于隋唐时期的宰相,《 明史》载:“ 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②
有明一代内阁的职责范围是“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③“献替可否”是内阁帮助君主减否政务的主要方式。内阁大臣据皇帝的垂问阐述意见,这叫作“献”。君主表示认可并指示可以执行这叫作“献可”。如果阁臣对皇帝的方案有不同的看法称为“可否”。简单地将就是封驳之权。“奉陈规诲”,“陈”就是四书五经儒家经典著述,前朝明主的政绩和先皇祖考的遗训,“规”就是规章方法,用来教育和培养皇帝的,奉陈规诲就是内阁大学士利用课堂的形式向皇帝传授四书五经和安邦定国之术。“点检题奏”,因公事上书叫作“题”,因私事上书叫做“奏”,点检题奏就是内阁对诸司的各种奏章有预览之权。“票拟批答”始于英宗朝,也是明代中后期,内阁帮助皇帝平章政务的主要形式。除了上述职权外内阁同时还具有起草懿旨,参政议政,撰修帝王实录的权利。到了明后期,内阁大学士甚至拥有了选任官署的权力,例如万历首辅张居正在进行官制改的时候就提出“用舍进退,一切功实为准。”④在明崇祯帝在位时期,内阁又拥有了辖制军事的权力,如崇祯2年(1629年)后金侵明,而明朝派遣攘外的是内阁大学士孙承宗,他在通州誓师,比北方一定程度上收复了部分失地。
有明一代选任内阁大学士还是比较严谨的。明代的内阁成员一般是5到7人,有时也多达10多人。明代前期内阁成员并无品级高低之别,到了明代中后期,尤其是嘉靖朝开始设立首辅之职。内阁成员统称为辅臣,其中资历最深的人被称为首辅,往下是次辅和群辅。首辅位高权重,次辅和群辅只能望其项背。首辅主持内阁会议,次辅和群辅是没有资格的。明代内阁的选拔最首要的一点便是必须出身翰林,非翰林是不允入阁的。有明的的170多位内阁大学士中,通过尚书入阁的有110位,通过侍郎入阁的也有24位。绝大多数出身翰林,所以在明代翰林院又被称为“清要之地”。对于大学士的任用,明代初期是由皇帝直接提点的,称为“特简”。明代中后期,由于内阁权势的膨胀,内阁成员的选用变成了内阁成员向皇帝举荐人才入阁。
二 内阁制产生后对专制皇权及司礼监(宦官)的制约
明太祖朱元璋过逝后,其子朱棣即位后在其父亲的基础上又搞了个创举,设立内阁选拔阁臣协御机务。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明代内阁制度的演进也正是体现了我国传统官僚主义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顺应王朝的需要而建立的,但建立后却又有了要摆脱王权束缚的需要。内阁的设置本是为了加强皇权的需要,但随着内阁制度的发展,内阁被委以协御国政,替代帝王言行也成为必然事件。其由原
来的“垂询”机构发展并逐步拥有了参政权。并最终拥有了整个王朝官僚机构认可的最高决策的参与权。
内阁作为整个王朝运转机器的核心他们通过为皇权平章政务,力挽时艰,直言谏诤,发挥着对军国大政的核心参与及居中调停的作用。明代中晚期,虽然官场上对内阁首辅制度多有非议,并对内阁所拥有的部分职权大加攻击。但我们要清晰一点内阁的根本是服务皇权,内阁与皇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关系。一定程度上来说内阁权力的稳固与皇权的稳固是基本一致的。特别是当王朝蒙尘之时,往往整个朝野都向内阁寻求悬壶济世之方。所以自成祖朱棣到末帝朱由检,历代皇权虽赋予内阁的职权有轻重差别,但均未想过要去取消它。也就是说内阁的稳定与整个王朝的稳定成正相关的关系。也意味着明代中央权力构架中内阁不可缺少,专制政治的强化离不开阁臣的调节和维护。同时当内阁彻底被冷落,内阁群体无法再挽救时艰,明朝的气数也就到头了。
对内阁制的整体进行分析,我们又会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他们必须协调好与皇权,司礼监(宦官)和六部尚书的关系。内阁群体虽然依附皇权受制于司礼监的辖制同时又有统调六部之权。尚是如此也不能轻视内阁之权威。因为内阁依附皇权就同时也拥有了节制司礼监的能力。司礼监与内阁是相互制约最终为皇权服务。如上文所述,内阁的建立是为加强皇权的权威而建立的,但是内阁一旦建立又同时拥有了脱离君权意志的现象。毫无疑问内阁的存在已依附皇权为为根本前提,这是谁也不能否定的。但我们也应同时看到作为内阁的辅臣群体在为皇权服务的时候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内阁可以用各种方式和途径来影响帝王的决策,甚至制约帝王的决策。无论是通过对帝王每日的传经布道,还是通过票拟,召对等形式面君。这其中的种种无不都夹杂了内阁辅政的个人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在格君心,正君德方面更是影响深刻。尤其到了明英宗朝的时候,票拟制度成了内阁的专司属权并且成为一种定制。票拟制度的专司化很快成为全朝野上下必须准守的准则和指南,甚至君权也得顺其令。可以这样说内阁的票拟很大程度上上就是最终的决定,帝王的“旨从中出”变得很少见。当内阁拒绝票拟政令,这便是一种对皇帝发布错误政策的一种否定。君王的召旨,内阁不满,可以拒绝票拟,递回中朝从新奏对,对皇帝的变乱朝纲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尤其是到了明代中后期由是如此。除此之外明代内阁群体还可以利用旧皇崩驾或退位的时候,内阁利用为先帝草拟遗诏和登极诏书的时候,借以表达自身的安邦理念,以达兴邦除弊的目的,同时对新君也起到了引导作用。凡此总总无不体现着内阁对皇权的能动性引导和制约作用。
评价内阁内阁制度对皇权的制约作用再有明一代不得不提下一宦官,也就是 前文一直重复提到的司礼监。本来用朱笔圈阅奏章是皇帝的特权,也是控制内阁越权的利器,但是明代中后期后,君主多少不更事或倦怠朝政,因此这种“批朱”
特权便被身边的宦官把持了,拥有了“批朱”之权就使得宦官的权利伸到了外朝。就是所谓的“然内阁之票拟,不得不绝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但是在有明一代宦官始终未坐大这不能不说与内阁的制约作用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这么理解每到了明代生死存亡的转折时期,内阁均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才令明朝一次有一次度过了危难时期。就内阁与司礼监(宦官)的关系来看,二者的存在都是为了皇权服务的。内阁掌管“票拟”之权,司礼监掌管“批红”之权。而这又是一种制衡关系。内阁通过“票拟”来影响中央的决策,而司礼监通过“批红”来限制内阁行使职权。内阁与司礼监这种打打和和的局面也是出于无奈。内阁的“票拟”往往不得不取决于司礼监的“批红”。司礼监成为阁员与皇帝沟通的重要方式。内阁大学士想要顺利辅政经常需要宦官的配合。但是需要要注意一点我们不能以此就断定出内阁的权势受制于宦官群体。我们必须看到这样一个史实,即在明代以前历朝历代宦官狭天子以令诸侯的事件层出不穷,如“至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造成“自(唐)穆宗以来八世,而为宦官所立者七君”⑤。有明一代虽然阉党之烈于不亚于唐代,但却始终难以威胁皇权,这与内阁的有效制约是分不开的。从明代的体制上来说,内阁拥有朝野上下最为认可的权力职能,因此相较于司礼监来说内个还是处于主导的地位。然后就从中国的传统儒家脉流来看,宦官掌政毕竟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难以得到朝野广大臣僚的认可,这是我们从总体上进行的把握。然后我们再从内阁与司礼监的交往中来看内阁对宦官的制约作用。第一,我们从内阁与司礼监所拥有的职权票拟,批红来说。首先“票拟”是全朝野所认可的权力运行规则,内阁具有独立性,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批红”是司礼监代君主而为之的,是基于内阁给出的票拟而定的,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一般情况下,司礼监给出的批红只能遵循皇帝给出的方式办,不能随意改动票拟。第二,内阁对司礼监权力的限制在朝野往往被认为是正义行为而获得大为的支持,内阁常常借用祖制来圈范宦官的作为,力图将宦官的权力限于内廷。所以若果没有内阁对宦官的制约,有明一代的宦祸也许会更为严重。第三,有明一代,在很多公务面前,与其说是内阁在不断地溜须宦官,到不如说是内阁在灵活的利用各种形式对以司礼监为首的宦官群体在进行利用。明代君主喜欢玩平衡感,所以内阁一定程度上在利用司礼监反制帝王专权对阁权的削弱。研究者研究表明:“在有内阁的二百四十 余年中,宦权超过阁权的时间不及五分之一,五分之四的时间是阁权超过宦权”⑥。
三 内阁依然是皇权的御用工具
明朝的中枢权力机构明显与前代不同,它是有两大机构组成—内阁与司礼监组成,二者都不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均是辅助皇权的办事机构,因为彼此之间的制衡,所以谁也无法异军突起成为威胁皇权的力量。
如前文所述内阁的权力极不稳定,虽然出过严嵩,张居正这样显赫一时的人物,但也是趁皇权“玩忽职守”的时候才会出现代行王政的现象。内阁成员一般出身翰林,进入内阁后其权力的强弱与皇帝采纳票拟的情况成正相关,所以内阁缺少连续性和保障。与前朝相比,明代内阁的功勋并不卓著。这一方面与内阁群体的资历有关,前朝的宰相都要在基层有一定时期的锻炼,而明代内阁基本出身翰林,缺乏从政经验,自然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权力缺乏连续性与保证,容易被皇权控制。所以,显而易见有明一代的内阁只能加强皇权而无法成为皇权的威胁。
有明一代的司礼监不但是明廷设置的24个衙门中最具权威性的一个,而且在宦官所处的12衙门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司礼监掌管着明廷“皇城内一应礼仪刑名,钤束长随,当霆,听事各役,关防门禁,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章奏文书及照閤票批红等事”⑦。司礼监对明政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嘛:第一,代行皇权,特别是代替皇权进行批红。第二,执掌厂卫,司礼监还控制着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特务机构。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一点,宦官始终无法掌握兵权,并全市中掌握在政府派遣的总兵手中。所以虽然宦官距离皇权如此近,但是终明一代,宦官绝对处在皇权的绝对操控下,无法越雷池一步,只能是促进皇权的进一步加强。虽然如此说,但司礼监的设置毕竟还是有它的重要性在那里:第一,始终贴近皇权,而且也常被授权代行皇权,被身在职场较量中占据了很大优势。第二,替代皇权监视文武百官,势力甚至在皇权的怂恿下超越内阁的职权。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第一,内阁成员因缺乏实际的执政经验,而且确立缺乏连续性而且不稳定,所以很难僭越皇权,只能是维护皇权的办事机构。第二,如果有的同志还认为这样还是有些缺乏说服力,那么通过上文我们可知司礼监始终是皇权的御用机构,而且司礼监与内阁并称为明代两大辅政机构,因此亦可用司礼监来牵制内阁势力的壮大,反之亦然。所以内阁,司礼监与皇权的关系更像一个三角形的关系,皇权高高在上处在顶端,内阁与司礼监位于两边的底端,谁强谁弱,完全是与皇权的亲疏而定。内阁通过“票拟”来加强皇权,司礼监通过“批红”来辖制内阁。很大程度上,明代皇帝利用宦廷代行“批红”,与其说是下放权力,不如说是利用宦官在牵制内阁的势力。从而这也保证了整个王朝的稳定,从明代中后期多出昏庸的皇帝,而整个王朝并未紊乱就可以看出。四 客观评价内阁群体:
我们在评判内阁群体的时候,不用过于纠结内阁到底是“宰职”还是非“宰职”。尽管向前文所述的严嵩,张居正等所掌控的权力已经很类似前朝的宰相,尽管内阁的存在终明一代也无法找出典章制度的依托。但我们必须清晰一点那就是从明代中期开始,百卿就开始称内阁的阁员为“宰辅”,而皇帝面对如此毫不隐晦的称呼面前,也丝毫没有横加斥责,甚至连帝王本身也无法避免称内阁成员
为相职。阁僚成员本身也俨然以“宰职”自居。但是,也如前文所述,内阁无论权势多么如日中天,细论起来内阁与“宰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总的来说,宰相位极人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级行政官吏,拥有法力说依托的权力和衙署,有直接统领的下属。而明代的内阁则不然,他们缺少法定地位,权力也无法辖制六部九卿。阁员,职责,有明历代也不尽相同。内阁作用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权的“慵懒”和信任程度。所以评价内阁不能笼统的用似“相”还是“非相”来论。
终明一代,内阁势力的强弱总是处在不断地强弱变化中,这里既有皇权的需求使然,也与帝王的为君能力有关。同时也与内阁过硬的能力和协调六部的能力有关。也与国家时艰的危局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有关。所以有些同志争论的内阁到底是否为“宰职”之辩,更多的更像是表层认识,而并未明晰其内。
如同前朝历代宰相一样,明代的阁僚也大多抱着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而缺乏典章的依托,又使他们有一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气不长”之感。所以每当内阁得到皇帝的认可时,内阁往往表现出极大地抱负欲,恨不能将自己的治国理念全数展现在皇帝面前,让皇帝知道内阁并非徒有虚表,是能够匡扶社稷,扶大厦之将倾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内阁与皇帝的见面方式有隐晦和明面之别。有通过奏章传达的,有通过与皇帝直接面禀的,也有通过宦官代为传禀的。即使内阁在一定时期内在皇权面前失宠,也不见得内阁的言语在皇帝面前就油盐不进了,也就是不可能丧失的一点影响力都没有了。熟话说谋事在人,政治人物的能量有时并不是我们可以完全揣摩透的。终明一代的内阁辅政开创了前代未有的先河,阁僚群体贵为天子的左膀右臂,但由于前文所述的种种原因,其实阁僚的立身环境是比较险恶的,如履薄冰。
此外内阁统辖六部也要辩证的来看待。前文已述,朱元璋废相以达权分六部。后来明成祖朱棣明确规定“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内阁)”⑧。但是虽然如此我们也要明白一点,无论从整个皇权的需要还是六部统协的需要,内阁势必必须要统辖六部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也是中央权力运行的主要方式。但同样的我们不能说内阁专有诸司,这也是缺乏历史依据的。明太祖权分六部,皇帝一人总摄政务,听起来想法是不错的,但是在整个王朝的运转实践中是无法做到的。因为六部是无法调节朝政与庶政的,所以内阁的建立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六部之上,皇权之下的一个决策机构。而六部激吻上就可以称为最高权力的执行机构。如果六部各自为战,都是各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那么整个朝政可定会运转失灵。同时内阁要想统辖六部也必须对六部事务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关于此事,明神宗万历年间的阁僚申时行有过很精辟的描述,他说“夫国家纪纲法度,分掌于部院,而统归于朝廷。阁臣则参机务,备顾问者,若于诸司之事全不与闻,即皇上有问,臣等凭何奏对?即有票拟,臣等凭何参酌?此岂皇上委任责成之意哉 ”⑨。又云“夫阁臣之参机密,自永乐以来二百余年,天下之政出于一,自古记之矣。所贵择人而任之,主上虚己而听之,自可兴化致理。若使六曹各司其事,则意见纷出,事权涣散,其执必不能安”⑩。从政权运行上来说,内阁是作为六部的上层机构而存在的,是一种上级与下属的关系。若果真是这种上下级的关系,其实是更利于朝政的稳固运转的。但是终明一代怪就怪在这里,六部居然是抗衡内阁平章政务的障碍。如果内阁不与六部关系的融洽,那么内阁的辅政实际上是缺乏现实基础的,如果内阁与六部就权力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唯一造成的只能是办事效率低下,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自明代中后期以来,多出昏庸无能的帝王,怠惰朝政更是家常便饭。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内阁不统辖六部,不难发现先明朝是无法保持存在200多年屹立不倒的,危局肯定会层出不穷。所以放大到整个王朝来看内阁,内阁辅政更多的是起到一种稳定器的效果,从内阁统辖六部的程度来看,内阁更多的是以签署命令的形式,而非直接掌控。内阁统辖六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央政权体制的缺失,更加有利于六部之间的配合,更大发挥皇权的统治功效。总的来说内阁统辖六部是一件积极的事情。五 总结
明代内阁制度的建立是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一种对上层建筑的一种变革,内阁并最终成为有明一代的最重要的中央权力机构之一。中国历代的中央政权机构,自秦代开始,直到明朝初年都实行的是宰相制。宰相是最高行政长官,享受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待遇,所以历数中国历朝历代充满了皇权与相权的争斗,这就使得提高皇权削弱相权成为历代加强皇权的总的大方向。在这点上,经过前朝的不断摸索,终于在明朝开花结果了,明代太祖朱元璋利用“胡蓝之狱”,彻底废除了相权,权分六部。但是作为帝王本面对如山的政务即便是殚精竭虑也是无法完成的,所以设立四大辅臣官。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时候,内阁开始正式形成。内个最终发展成为明代很重要的中央机构,本质上是封建地主阶级在不改变政权性质上的一种框架内的调节。到了明代仁宗朝,内阁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明史》有云:“ 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如前文所述内阁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皇权。但是同时我们也会看到皇权是不会令自己被束缚的,他利用阁僚的选用和司礼监的“批红”来反制内阁无时无刻的越权企图,最终令内阁知识作为皇权统治下的御用工具而已。
总的来说内阁作为存在于明朝中央的一类高级官僚群体,其所作所为都对整个王朝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明朝是一个鲜出贤主的王朝,可以说内阁为了整个明朝的政权稳定运行,做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明朝能够延续270多年的加
固器。
对于明代内阁我们还应了解到下面这几点:第一,内阁作为一个群体,它与明代的其他僚属一同构成了皇权的保护盾牌;第二,内阁作为一个由政治人物组成的群体。需要明白的是政治生活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所以阁僚的治国理念与思想感情是饱受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交往关系,生活需求等方面影响的。所以对其的政治作为的剖析不能以事论事,更应要把他们整个人生经历做一个全方位的解读,寻找着其中的关联性,这样才能比较可观的解读内阁群体,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评判他们的所作所为。
第四篇:现任美国内阁成员、议长及首席大法官
参议院United States Senate议长 约瑟夫·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临时议长
丹尼尔·井上Daniel Ken Inouye
众议院议长
约翰·博纳John Boehner
首席大法官
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
总统
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 II
副总统
约瑟夫·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国务卿
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
财政部长
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
国防部长
利昂·帕内塔Leon Panetta
司法部长
埃里克·霍尔德Eric Holder
内政部长
肯尼斯·萨拉查Kenneth Salazar
农业部长
托马斯·维尔萨克Thomas Vilsack
商务部代理部长 Rebecca Blank
劳工部长
希尔达·索利斯Hilda Solis
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
凯瑟琳·西贝利厄斯Kathleen Sebelius
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长 肖恩·多诺万Shaun Donovan
运输部长
雷蒙德·拉胡德Raymond LaHood
能源部长
朱棣文Steven Chu
教育部长
阿恩·邓肯Arne Duncan
退伍军人事务部长
埃里克·新关Eric Shinseki
国土安全部长
珍妮特·纳波利塔诺Janet Napolitano
白宫办公厅主任
杰克·卢Jacob Lew
环境保护署署长
莉萨·杰克逊Lisa P.Jackson
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代理主任 Jeffrey zient
美国贸易代表
罗纳德·柯克Ronald Kirk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 苏珊·赖斯Susan Rice
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Alan Bennett Krueger
小企业管理局局长
凯伦·米尔斯Karen Mills
第五篇: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内阁的起源、形成惯例、开始形成、完善,内阁主要职权,首相、内阁和政府产生的程序;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立、内容、特点
理解与运用:探究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探究英国代议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英国形成责任制内阁,建立代议制民主政治,促进了英国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难点
英国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内容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对于你们来说,也许家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小房间吧。它是你学习休息的地方,它是你的秘密,它是你的特殊!你们知道吗,在英国历史上却又这样一个特殊的小房间:它曾是英王单独会见或举行秘密会议的地方,它是一个政治制度的由来,它是一个政治框架名称的由来。英国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机构里包括了它。它是什么?英国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里包括了什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探究的问题。【讲授新课】
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提问:什么是责任制内阁?学生思考回答。
1、含义:内阁由议会产生,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学习探究】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又是如何形成的?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教师放幻灯总结:
2、形成过程:没有任何成文法律为依据,依靠惯例形成的(1)起源:16-18世纪初,枢密院中外交委员会
(2)形成:18世纪早期,英王退出内阁,,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3)发展:18C后期,形成内阁可以提前大选惯例(4)完善:19世纪上半期,两党制度建立而完善 【探究学习】责任制内阁的主要职权有哪些?
3、主要职权:
⑴对提交议会讨论的政策做出最后的决定。(2)按照议会规定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力。(3)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的职权。提问:议会与内阁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4、议会与内阁的关系
最高的立法机关议会产生议会,阁员大多由议员兼任,内阁必须集体对议会负责,因此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学习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01年的英国大选中,440多万选民选出659个下议院席位。工党大获全胜,赢得了659个议席中的413席,在议会中占有161个席位的优势。在今年的英国大选中,由于选区的调整,总席位减少到646个。材料二:2005年5月,在已经公布的619个议席中,工党占据353席,已经超过了赢得大选所必需的324席。这使得工党首次赢得在英国大选中的“三连胜”,布莱尔也成为第一位连续三届入住唐宁街10号的工党领导人。思考:你知道英国首相是怎么选出来的吗? 选民投票选出在议会的议席,在议会获得多数票的政党的领袖自然成为英国首相.材料: 2005年,布莱尔忙于组阁,将不参加莫斯科纪念卫国战争庆典。在新内阁中,前内政大臣、外交大臣、财政大臣、教育大臣仍留任原职。前卫生大臣约翰·里德改任国防大臣,前贸易和工业大臣帕特里厦·休伊特改任卫生大臣,前国防大臣杰夫·胡恩改任议会下院领袖,前议会下院领袖、掌玺大臣兼威尔士事务大臣彼得·海因改任北爱尔兰事务大臣。此外,曾任内政大臣的戴维·布伦基特出任就业和养老金大臣。新内阁新设生产力、能源和工业大臣一职,由前就业和养老金大臣艾伦·约翰逊担任。思考:(1)内阁成员人数多少?对成员有何要求?
20人左右,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成员。
(2)你知道布莱尔作为首相的三重身份吗?布莱尔有哪些权力?政府首脑;议会领袖;政党领袖;
职权:行政权、立法权、任免权(内阁成员和非内阁成员等)、领导内阁权、制定执行国家大政方针等。
【学习探究】通过以上的学习,英国内阁制原则有哪些?
5、内阁制原则:(1)产生方式:
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从下院多数党议员中挑选任命。(2)统治方式:
全体一致,集体负责制。(3)去留方式:
内阁失去下议院信任时,全体辞职或请求国王下令解散下院,重新进行大选。
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1、代议制的含义: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
2、英国宪政(或政治制度)的特点:
(1)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2)保留君主,代表国家,但“统而不治”。(3)以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权力核心。
(4)没有一部成文宪法,不成文的习惯法与惯例在政治生活起着更大作用。(5)基本政治框架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特征。(6)发展的渐进性与创新性。
3、影响:
(1)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 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2)英国代议制民主在各种政治体制的创新,为欧洲和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3)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使英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4)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5)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英国海外殖民地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课堂小结】英国的议会制度对其他国家议会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政治模式,很多国家都采用了英国的议会制度;美国的众议院也是按照英国下院的模式建立起来的)【教学反思】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英国的议会制度对其他国家议会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政治模式,很多国家都采用了英国的议会制度;美国的众议院也是按照英国下院的模式建立起来的)
课后习题
请将英国的代议制民主与雅典城邦的民主进行对比。解题关键:弄清这两种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思路引领:对比出主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答。
答案提示:相同的都是人类追求的自由和民主的政治理想。雅典城邦的民主是全体公民有权直接参与城邦事务管理即实行的直接民主;英国代议制民主实行的间接民主,不过,它具有更多的弹性、更广泛的包容性、更大的自由度。
板书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