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偶然与必然
题:因为和谐,所以必然。
有许多物理学家,他们声名赫赫,不是因为发现,而是因为预言,这预言和古代许多未卜先知的预言家不同,因为预言家是靠直觉,而他们是靠天赋。
长期以来,我都有一个感觉,就是许多事情,你不知道那样子做会有怎样的结果,但是你那样做了,的确可以得到那样的结果。有的人会觉得,是不是你在其中有意做了什么安排?其实,没有人能确切料到即将发生的一切,他们只是比别人更知道,此刻该怎样去做。
科学家的预言,其实也与直觉有关系,那就是“和谐”,这个“和谐”是表面上简洁,对称,与完整,比如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我了解的资料是,许多科学家对此数学和谐的形式嗅知如兰,甘之如饴。
用数字1、2,可以在哲学上说明许多哲理概念,比如:偶然和必然,这是一对对称的概念。许多大哲学家在建设他们的哲学框架的时候,都有他们的美学图景,否则,人类就是一群一时兴起来地球赶集的醉汉了。
其中三个希腊哲学家提出的问题:我是谁?他从哪里来?他往何处去?笔者可以这样勉强地回答其中后面两个:他从“1”来,向“1”而去,第一个问题只能求诸非逻辑来解答,因此不属于哲学范畴。
许多人承认哲学家的一个观点,就是人类会有一个理想“去处”,有的描述近乎完美,简直就是个理想化地球。其实,无论是怎样玄奥的描述,就是承认人必然要归于“1”,而这也就是承认了佛教里所讲的“缘”,也就是承认了哲学之道:偶然,其实也是一种必然,因为,只有在过程中,才有“偶然”,有其过去,也有其将来。
人此生有三个阶梯:出生、成家,和离世。
出生,是谁都不能选择的,也就是无意识的,是富是穷,是城是乡,其实,这些附属本不是造物主创造我们最重要的价值,也不是说富裕家里的孩子就一定要成败家子,也不是说穷人家里的孩子就一定要自怨自艾,或者要做得更棒,附属于生命的物质,是被人类错误得抬高得太过了,到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多数人就会很后悔。
人一出生,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母亲,接着,是各种各样比他强壮,对他有威胁的人,所以小孩子都很“自私”,你抢他小手里的苹果,他都会大哭大闹,因为苹果在他眼里,就是整个世界,其他小玩意也莫不如此,这是小孩。
接着是成家,成家是三者中你意识能决定的唯一一个,你有权决定结婚,或者单身,或者决定跟谁在一次。
结婚者与单身者,不是世界观的差别,而是世界的差别,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结婚的人多数会觉得不结婚者不好,但是多数不结婚者却冥冥得觉得自己活得很好,他们之间很少能有沟通。
结婚的男女,他们要有三种关系:爱,融合,和影响。所谓“爱”,就是特别,所谓“融合”,就是在一起有愉悦,而且能在一起,所谓“影响”,就是两人其实也是命运共同体,包括兴趣、利益、默契等。
《周易》的“咸卦”专门解释男女心理感应现象,还有一些是动胳膊动腿的描述,可能经过了后来道学家曲解。
《庄子》里有句著名的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许多单身者只能以此“遮羞”,面对结婚者,他们很难理直气壮,结婚难,离婚更难,离婚好比宫外孕,或者流产,本来婴儿就要降生来到新世界了,却要中途“打道回府”,空欢喜一场。不过,成家虽然有风险,却是每个人都乐意接受的,不论是理性还是糊涂,因为你有意识就有选择,是死是或都认了。
影响男女互相选择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他(她),而不是别人?很多剩男剩女都有这个困惑,越是年龄大就越是相信:至少结婚这码子事情,要有点来由吧,这也是谈恋爱不能错过正常生理年龄的原有。还有一种,是每个人逃避不掉的,就是死掉。一般而言,死掉的人都希望知道他是因为什么而死的,但是,活着的人,却没有一个希望谁是因为他而死的,这个难懂的,古怪的逻辑,就导致了一个普遍价值认识,高寿者的自然死亡是一种“福”,是“喜事”的一种类型,我还知道许多高寿者每天念叨活着没意思,是不是他们正在寻找自己为什么而死的理由?这是奇特的心理现象。
有信仰者心里都有“天国”,他们会觉得这样有希冀就能平静地接受死亡这个意识和灵体“火化”的必然,许多所谓“无信仰者”(包括无概念者,或逻辑之上主义者),他们都知道每个人死前都很痛苦,很恐惧这个经验,确实,这是现实,因此他们常常以死后一无所有,来试图吓退死亡时时刻刻对他们精神的逼迫,因此他们对活着时候的态度也多这样“逞勇”。
出生,成家,死掉,伴随着意识不由自主地发生,千头万绪的缘分里偶然牵掣的过程或成家或单身,直到意识灭亡的那一刻。
中国古人常常以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演变来解释宇宙,也是中国的数理思维根基很深,所以中国人的数理逻辑是有根基的,所谓“命理”虽然有一大部分是偏附于封建思想的,但是仍然有一大部分继承了《周易》以数理“模拟”宇宙的思想,并不是真正的玄学,其中有很多和气象等自然界周期循环(年、月、日、时刻)紧密结合,许多阐述也是基于这种自然周期寻求合理解释。
如果变成人生哲学,“1”其实就是一生,许多事情,你做成了,才叫完成这个“1”,如果有什么未能完成,意义也就是“0”,因此,我们谁能说自己离开世界的时候,是个所谓“成功者”?希望不成功,妙在不成功,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生何不是带着必然因素的偶然?因为我们不是直接来自开头那个“1”,也不是最终要到达的那个“1”,而是这两个“1”中间的一段“必不可少”的流程。
在这个有意识的“流程”中,你切不可每天想着星期、公假,其实,有很多是属于你特有的“假期”,在于你交往的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特别的人,有了他们,你才与他一同获得成熟,因此,你应该感谢他们虽然没有给你一分钱,却是你特有的“照顾”。
第二篇:偶然与必然初中随笔
偶然进入蚌中的一粒沙,若无蚌之日日磨砺,也不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遗于石缝一树种,若无韧如磐石之志,亦不能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
正如——众人只道《格林童话》出版是偶然,殊不知格林兄弟满心努力尽血汗!
没有一种偶然的成功,不是用“必然”的意志绘就;没有一种偶然的成功,不曾被“必然”的汗水沾染!
君知否?华人名导王家卫,成就事业的偶然,青葱之年他便打工于电影公司从事剧本创作,郁郁不得志而度日如年,后因机缘巧合,恰有一小成本电影邀不到导演,他的毛遂自荐成就了一段佳话。然若无其满腹的才华和过硬的电影技术,这样的“偶然自荐”又怎能成就其日后留名影史的光耀?偶然的背后是必然,我们又怎能看得见他积年累月钻研电影艺术的辛酸!
君可知?因《三杯茶》而垂名的摩尔森以偶然成名一凡人耳!事业不振,家庭不和的摩尔森只是偶然旅行至中东地区,这一为告别苦闷的举动让他的爱心播种在那片仇恨美国人的土地!《三杯茶》中详尽地记录着这个美国人在中东地区为这个落后的世界奉献的点点滴滴看似偶然的契机仍是必然的铺陈,若非摩尔森心怀对其他民族悲悯,怜爱之情,又怎么会愿意让爱在他乡盛放出灿烂之光!
众只云凡·高成功是偶然,却视那个终日于阿尔小镇拥抱阳光并付出身心的青年;众只知体操王子童非成功是偶遇名师指点,却不知年少时的他在老师门前为求一见而不停地翻着跟斗;众只道周杰伦偶然被人提携而成为华语天王,却忘记当年的他日夜写歌,将梦积累成厚厚一叠歌词卷……
总有一种成功被误读成“偶然”,然而其背后总氤氲着“必然”的辛酸!没有一种成功只倚仗着“偶然”,通向它的路上一定有“必然”的血汗!没有一种成功只青睐着“偶然”,成功往往铺垫着一块又一块努力的金砖!偶然的成功?
请用必然的意志绘就!
第三篇:沈从文创作小说的偶然与必然
沈从文创作小说的偶然与必然
沈从文创作小说的偶然与必然
摘要:联系沈从文的生平和文学作品会发现其进行小说创作的一个特点:偶然性和必然性相结合。本文从其“个人经历”和“他人影响”两个方面来阐述沈从文的一些偶然经历对其创作小说的必然影响。研究其创作小说的偶然与必然,不仅可以了解其步入文坛的复杂心路历程,还可以把握其创作小说的独特性。
关键词:沈从文 小说创作 偶然 必然
沈从文在《水云》一文中这样说道:“我们生命中到处是‘偶然’,生命中还有比理性更具势力的‘情感’,一个人的一生可以说即由偶然和情感乘除而来。你虽不迷信命运,新的偶然和情感,可将形成你明天的命运,还决定后天的命运。”[1]95笔者从此看出其进行小说创作的初衷有偶然性因素,进而研究其小说创作,发现这些偶然性因素却对其创作造成了必然性的影响。本文将从“个人经历”和“他人影响”两个大的方面来论证这个问题。
一、个人经历(1)幼年时期
沈从文在6岁的时候就进入了私塾,但他的作品却不是正统的模样。原因在于他并没有接受私塾的正统教育,从小就讨厌读书,经常逃学。他“常常把书篮寄放到一个土地堂的土地菩萨身后,托她保管,却洒脚洒手跑到十里八里远的乡场上去看牛马牲口交易,看摆渡和打铁,看打鱼榨油和其他种种玩意儿”[1]404。他因为逃学被迫换了四个私塾,但是即使老师用鞭子打得再重,他还是会找机会逃学。他觉得私塾里的书本太过于陈旧,外面广阔而新鲜的世界才是他所喜爱的。他认为“从生活中学到的永远比从旧书本子学的,既有趣味又切实有用得多。” [1]404
幼年时候不懂事的逃学顽童生活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事,只是沈从文身上的一个偶然事件,但他逃学期间见识到的生活这本“大书”却对他的小说创作造成了必然性的影响。沈从文说他的逃学,从另一角度看,可说是他“正想尽办法,极力逃脱那个封建教育制度下只能养成‘禄蠹’的囚笼,而走到空气清新大自然中去,充分使用我的眼、耳、鼻、口诸官觉,进行另外一种学习。”[2]388这种自我教育的方式不仅让他读了一本内容无比丰富而充实的大书,增加了不少有用的“做人”的知识;还鼓舞了他于二十岁时两手空空去北京阅读一本篇幅更大的新书。这些幼年时期的偶然经历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成为了他后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偶然性的经
沈从文创作小说的偶然与必然
历必然影响了沈从文在那个时期显得十分独特的小说创作。
沈从文幼时逃课也不全是关注市井生活,他也有小孩子玩儿的天性。他会和同街比邻的坏小子一起,脱光身子从悬崖高出向河水中跃去,在河水中泡上一下午,有时候会碰上六月例行的行雨。在这个时候,他“必一面望着河面的水泡,或树枝上反光的叶片,想起许多事情。”“因为雨制止了我身体的活动,心中便把一切看见的经过的皆记忆温习起来了。”[3]184
沈从文一面看雨一面温习过去的经验只是他的习惯,是一种偶然,但在他十五岁以后,他的生活同一条辰河产生了联系,他在那条河流边住了约五年的日子。从汤汤流水上,他“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 [3]185沈从文在这条河边扩大了想象力,思考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很多事。没想到这种偶然的思考习惯却对他后来的创作造成了深刻而必然的影响。他后来虽然是离开那条河了,但是他所写的故事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他最满意的文章也常是用船上、水上作为背景,甚至在他所写的故事中人物的性格,也全是他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他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一文中这样写道:“檐溜,小小的河流,汪洋万顷的大海,莫不对于我有过极大的帮助。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 [3]183
(2)少年时期
少年时期的沈从文经历了一段近乎流浪的岁月,15岁高小毕业后辍学当兵,剿过匪,扎过营,经历了很多分分合合甚至滥杀无辜的场景。但这些生命中的偶然性事件,却深深地体现在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中。沈从文在《边城》题记中这样写道:”对于农民和士兵,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不隐讳这点感情。” [4]后来部队被神兵突袭全军覆没,他被遣散回家,做了统领官陈渠珍的书记。这段时间的创作沈从文自己是这样评价的:“在军营里作书记时,我学得一种老守在桌边的‘静’,过去日子又似乎过的十分‘闲’,所以就写成了那么些小说故事罢了。”
[5]
沈从文虽说自己的这些经历写进小说只是一种偶然,一种消遣,实则不然。这些流浪的岁月中的经历都是他后来“文学创作的根基”。“他的家乡是湖南,好奇进取,遇见转机就转,是有地方的特性。任清而善适应环境,所以不悲观,多感而不钟情,所以不颓废,行己而‘不耻’,不学而有术,这都是个性的特异,硬练就一副结实的人格。”[6]205毕树棠对沈从文的评价正可以看出其小说创作的成功不是偶然,不是一蹴而至,而是“作者久写小说,文笔独特,习惯成自然,有simplicity之美,非偶然所能至者。”[6]207
沈从文创作小说的偶然与必然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这样评价沈从文的这段岁月:“这一段流浪的岁月,对沈从文后来的写作生活,非常重要,不但因为他可以从此获得不少见识和刺激性的经验,而且,最重要的是,使他增加了对历史感和事实的认识。”[7]因此,沈从文偶然的流浪生活也是影响他后来小说创作的必然性因素。
二、他人影响
沈从文的生活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贵人相助”,这些人,有的给他启蒙,有的让他迅速成长,有的给他精神上的支持,有的给他物质上的帮助。
因为逃课的原因,小学私塾的学习对沈从文的影响不大。但沈从文为当兵之后去芷江投亲,亲戚中娘舅和姨夫二人常在一起吟诗唱和,他代为抄写,于是学会了作旧体诗和临小楷帖。姨夫还是熊希龄的胞弟,因此他在熊府有机会读到许多林(纾)译小说,其中狄更斯的作品对他后来从事创作产生了久远影响。小说《顾问官》就是受狄更斯的影响而创作的,沈从文体会到“面前这个社会许多部分都正在发霉腐烂,许多事情都极不合理,远比狄根司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英国社会还野蛮恶劣”[1]411。当时一位胖大头军法官和一个在高级军僚中极不受尊敬,但在本地商人中称“智多星”的顾问官,是沈从文作品的忠实读者,殊不知沈从文在《顾问官》中讽刺的就是他们本身。生活中这些人陪司令老师长坐在官厅里玩牌的偶然事件和偶然读过的狄更斯的作品却影响了沈从文这个时期小说创作的内容和风格。
后来沈从文在陈渠珍身边作书记时,替陈渠珍保管大量古书和文物,也便涉猎,获得了很多知识。在书记处的同事中,沈从文年纪特别小,但是幻想却特别多。《聊斋志异》、《镜花缘》、《奇门遁甲》等书都扩大了他幻想的范围。沈从文在《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中这样说道:“继续推之向前的力量,与其说是物质上的成功希望,还不如说是相去遥远、另一时代另外一些人的成就的鼓励。由《楚辞》、《史记》、曹植诗到‘桂枝儿’小曲,什么我都欢喜看看。从小又读过《聊斋志异》和《今古奇观》,外国作家中契诃夫和莫泊桑短篇正介绍进来,加之由鲁迅先生起始以乡村回忆做题材的小说正受广大读者欢迎,我的学习用笔,因之获得不少勇气和信心。”[2]374在他进行创作的时候,“也特别注意到文字风格和艺术风格,不仅仔细分析契诃夫或者其他作家作品的特征,也同时注意到中国唐宋小说表现方法、组织故事的特征。”[1]419到自己能独立动手写短篇时,最大的注意力,就是“求明白作品给读者的综合效果,文字风格、作品组织结构,和思想表现三者综合形成的效果。”[1]420
受“五四”余波的影响,沈从文只身一人从湘西去往了北京。刚到北京的时候身上
沈从文创作小说的偶然与必然
什么也没有,想要投靠的亲戚又不接纳他,他穷极无路就给素不相识的郁达夫写信求助。郁达夫因此还专门跑到他住的简陋地下室去看他,事后还写了一篇《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来鼓励他。初到北京时,沈从文的身边唯一师傅是一部《史记》,随后不久,才偶然得到一本破旧《圣经》。他“并不迷信宗教,却喜欢那个接近口语的译文,和部分充满抒情的篇章”[2]372。从偶然获得的这两本书的反复阅读中,他学到了写小说的要诀:《圣经》教会了他如何抒情,《史记》教会了他如何叙事。这些方法对其后来的小说创作有着必然的影响。沈从文后来在《习作选集代序》中公开感谢郁达夫,徐志摩,胡适之等人,并说:“如果没有他们的种种帮助和鼓励,这集子里的作品不会产生,不会存在。”[8]
这些看似平常的偶然事件和不经意出现的人物及其作品,实际上都一步一步在将沈从文引向小说创作的道路,并在不同的层面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目的,创作的内容,以及创作的手法都有必然的影响。沈从文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偶然经历却能在冥冥之中造就一个优秀的作家,并且成为其小说创作的必然因素。在沈从文去往北京这个转变之前,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但在转变之后,他“仿佛一条猛兽穿林越谷,登上一座山峰,回头一望,好一片世界也!”[6]207
沈从文人生经历的复杂性导致其身边发生的偶然性事件增加,而这些偶然性事件冥冥之中将其引向了小说创作的道路,并影响了其小说创作的独创性。研究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偶然和必然,不仅可以了解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背景,还有助于我们在进行创作或者分析他人创作时思维的发散和创新。但是沈从文又是一个在创作的过程中渐渐走向自觉艺术的小说家。在创作初期沈从文接受的文学创作方面的方法技巧还很少,只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进行创作,没有固定的模式或者方法套路,仅仅是用他的笔写他想写的故事,其创作的偶然性在这个时期很突出。慢慢走上文学的道路之后,他也开始渐渐掌握文学创作的脉络,创作成为了一种谋生的工具,或者增加了其他的功能。这个时候,创作小说的必然性因素突出,于是后期的创作没有初期那种明显的独创性,而是“进入了人民队伍里”,成为他过去深深希望的‘公民’之一员,“踏踏实实,大步向共同目标走去”。[1]423因此在其创作后期,创作小说的偶然和必然体现并不明显,这也是笔者研究该问题的一个疏漏,这个问题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一步探究其后期小说为何缺乏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沈从文创作小说的偶然与必然
[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卷12(散文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95,404,411,419-420,423.
[2]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卷16(文论)[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388,374,372.
[3]沈从文.抽象的抒情[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83-185.
[4]沈从文.边城 题记[A].学生阅读经典 凤凰于飞[M].上海:文滙出版社,2005. [5]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卷17(文论)[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6]毕树棠.从文自传[A].沈从文研究资料(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205-207
[7]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卷9(小说)[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第四篇:案例捕捉“偶然”,实现“必然”
案例:捕捉“偶然〞,实现“必然〞
总之,教师要抓住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中的教育契机,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从幼儿关注的小事情引发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从而充分利用“偶然〞,去挖掘去实现其中蕴涵着的必然的教育价值。
四月份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习习的春风吹拂在我们脸上、身上,就象一双温暖的手抚摩着我们,太阳光暖暖的,真是好惬意!吃过午饭,我带着孩子们例行每天要做的公事——散步。幼儿人数多,走路总是不安分,为平安起见,我总是让孩子们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慢慢走,今天我们还是老样子,念着儿歌走着走着,朱学成突然叫起来:“看,那边有花!〞话音刚落,孩子们就象刚出笼的鸟儿一般哗啦一下朝那边奔跑过去,刚刚还整齐有序的队伍一瞬间乱成一团糟,我不停地喊:“快排好队,排好队了看。我们要回教室了。〞可孩子们却充耳不闻,不断惊叫着:“哇!这么多的花!〞“多漂亮呀!〞“黄黄的,我的眼睛都酸了。〞“还很香的。〞“我知道的,这是蒲公英花!〞“我也知道,它还会结籽,能飞起来的。〞“对,能飞得很远很远,我吹过的。〞“真的?在哪里?快帮我找出来。〞“真有趣!有点毛毛的,我不敢碰它了。〞惊喜之声不断,完全听不见我的“命令〞了,孩子们围着花,有的蹲,有的趴,有的坐,有的摸,有的抚,有的闻,有的吹,有的身手去摘,有的数着花瓣,有的轻轻地跟花儿说话……看着他们惊奇认真的摸样,看着地上娇艳诱人的蒲公英花,我突然觉得自己刚刚的不快和发出的命令是多么的愚蠢。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多美的景象啊!那是一种人和自然的亲密融合。瞧,孩子们热烈的讨论,坦率的交流,仔细的寻找,小心的拨弄,惊奇的发现,冲动的讲述……此情此景不就是我所一直向往着并努力追求着的教育境界吗?看到这里,我已被眼前的气氛所感染,于是不由自主地参加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去……最后孩自创的插花花展在我们中〔一〕班成功地开展了。从发现地上的花到亲密地接触花再到做“新娘花〞最后引发做插花及举办插花展览,这其中的过程是多么的自然,是孩子们的好奇引导着他们进行了一次次的探索,也是孩子们的兴趣促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积极引导。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发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对照?纲要?,反思这一次的活动,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应该有一双“慧眼〞,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捕捉到一个个可能的教育契机,使“偶然〞变“必然〞。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虽小,却常蕴含着许多教育价值,当孩子们的行为、语言、表情在向我们传递着他们的需求、困难、关注点和感受时,我们应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信息,从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上引发有意义的活动,使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有意义的知识和经验。其次教师不但要有“慧眼〞,还要做“穿针引线〞之人,让幼儿在兴趣正浓,然而碰到困难无法解决时提供及时的帮助,促使幼儿自发的活动转向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教育活动。例如当孩子们把花捧着送给我时,我真诚欣赏着说:“真漂亮,如果再配上点绿色就更美了。〞“这几根花如果再高一点就象电视里的插花了。〞于是孩子们就又忙开了,就这样一次次的摆弄,一次次的寻找,使这些平时不起眼的小花、小草变成了一瓶瓶姿态各异的插花。摆在柜子上的插花是这一次“偶然〞的显性成果,而隐含在其中的教育价值是无法衡量的,在这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探索,主动学习,敢于创造才是最珍贵的。“孩子能想的,让他们自己去想;孩子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去做。〞总之,教师要抓住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中的教育契机,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从幼儿关注的小事情引发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从而充分利用“偶然〞,去挖掘去实现其中蕴涵着的必然的教育价值。
第五篇: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偶然与必然
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的偶然与必然
关键词:新中国外交联合国中美关系
1971年10月25日,这是新中国历史值得纪念的一天,在这一天,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中被剥夺20多年之久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这就是著名的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
然而,这一切的发生似乎是那么突然,就连我们的领导人也没有预料到,毛主席就曾坦言:“在联大的胜利,我都没有想到。”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造反派将中国搞得一片狼藉,经济建设止步不前。建国后毛泽东的一些错误的外交政策让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四面受敌”,仅在1966年至1967年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同已建交和半建交的40多个国家中的近30个国家发生过纠纷。中国还出现了短时期的无政府状态,外交部遭到了“造反派”的围攻。这些都在国际上对中国的形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而在此之前,中国对联合国的印象大多数时间内并不好,在中国政府看来,联合国不过是听任美帝国主义摆布的傀儡政府。特别是在经历过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朝鲜战争之后,中国政府将讽刺美国的词语都用到了联合国身上,将“联合国军”定义为“侵略军”,抨击联合国“助纣为虐”。而中国的一些媒体特别是《人民日报》对联合国的批判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美国政府那边也对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心存忌惮,对中国重返联合国可谓是百般阻挠。然而就在双方都你不情我不愿的情况下历史的重大转折发生了。谁都没有做好准备。因此,当中国领导人获悉联大已通过中国合法席位时,国内没有任何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相应准备,以至于第二天,周总理火速召开会议,讨论中国是否派代表团参加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我们没有做好重返联合国的准备,美国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不能操控联合国的决议。他们知道中国迟早会进入联合国,但是没想到事情会发生得这么突然。基辛格在秘密访华的时候还信心满满的对叶剑英说中国近两年内不会进入联合国。这一事件也让美国人措手不及,他们本想通过“两个中国”的方案来托延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步伐,但是这样不合理不合法的方案被我国断然拒绝而且联合国内部大多数国家纷纷反对,这是在干涉我们的主权,是我们断断不能接受的。美国人质所以多次阻挠中国进入联合国,不仅由于两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完全对立,更重要的是美国不能容忍一个人口大国的崛起,并在国际舞台上与之抗衡。面对失败,美国人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地位。
那么难道这一切都是偶然吗?1971年之前难道中国就没有一点重返联合国的迹象吗?不!偶然当中还隐藏着必然。中国重返联合国,不仅仅是被“非洲朋友”赶鸭子上架给硬拉进去的,它还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必然事件。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和联合国的关系。1945年,中国(中华民国)以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身份加入联合国。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多次致电联合国,申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要求联合国让中国指派代表参加联合国机构的工作,并且把不能代表中国的国民党政府的代表逐出联合国。但这一要求一直以来遭到来自美国的反对,就这样,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外围游走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中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并不融洽,但是中国对联合国的态度是微妙复杂的。在朝鲜战争时期,中国甚至和联合国兵戎相见,但是中国对联合国的态度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差。虽然我们认为联合国是美国的帮凶,但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联合国同样受到美国的压迫,联合国的很多决议都是在美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达成的,中国政府仍然希望它能站出来主持公道,并且和中国团结起来反抗美国的霸权主义,从这个角度看来,中国政府也是希望加入联合国的,是对联合国抱有很大希望的。可以这样说:中国对联合国的态度是“又爱又恨”的。所以,这为中国重返联合国提供了先决条件。
我们再来看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国际环境是怎样的。这段时间冷战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的时候,苏联的实力和美国还有不小的差距,美国仍然是世界的霸主。但是进入到六十年代中后期的时候,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开始壮大起来,苏联也开始挑战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在联合国的内部,不仅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发出反对美国的声音,连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再对美国言听计从。在关于是否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的表决中,就有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葡萄牙等资本主义国家投了赞成票,拉丁美洲也有7个国家投了赞成票,美国在世界上一呼百应的那个时代正逐渐走向末路,美国人也不得不开始思索与人合作的问题了。
另外,同时代的苏联,正是发展的鼎盛时期,他们的工业发展已经逐渐赶上美国人的脚步,军事力量也非常的强大。而在六十年代初期,中苏关系开始出现裂痕。同时世界的两极格局也受到强有力的冲击,两大阵营(美、苏)均出现离心现象,民族主义国家已团结的面貌登上了世界的政治舞台,在这种形势下,原先的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变,取而代之的是“霸权与反霸权”的型新战略关系,这是所有民族主义国家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在共同安全利益的基础上,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霸权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保卫世界和平。而中苏关系的破裂,以及毛主席所说的苏联沦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都为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中美关系“解冻”埋下了伏笔。而这,也促进了中国的重返联合国。1969年6月至10月,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这四位元帅进行了近20次战略务须讨论,向中央提交了很多书面报告。报告中总结得出了中苏矛盾大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的结论,并提出“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构想。中美联合以遏制苏联在亚洲的扩张主义的趋势,已经两国领导人心照不宣的事情了。另外,美国长期身陷越南战争,也让美国的外交政策不得不做一些调整。
正如上文所说,美国人的态度的转变也让中国加入联合国变得可能。从建国初的敌对态度变成合作,这让改变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的想法——美国人都开始亲近中国了,我们还等什么呢?1971年基辛格的秘密访华,已经能够看出中美外交恢复正常化的端倪。可以说是中美关系的缓和以及美国人与中国人越来越密切的往来让一些本来拿不定主意的国家坚定了力挺中国的信心。他们本来既怕得罪美国人有想和这个新兴的社会主义人口大国打好关系(以利于本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但是美国不再和中国剑拔弩张了,他们就没有这不必要的担心了。而美国本来也很犹豫到底中国是敌是友,中国进入联合国后他们索性也不再遮遮掩掩。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打破了冰冻了22年的外交坚冰,这一历史事件在两国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历史的进程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可以说,加入联合国掀开了共和国历史的新的篇章,而在加入联合国后我们国家在经济上也得到联合国的很多援助,对于我们国家的政治、外交也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它看起来发生得那么偶然,但是这偶然当中有隐藏了无数的历史的必然。历史的浪潮是不可阻挡的,这是世界的进步,将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新中国排除在联合国的大门外本来就不符合联合国的宗旨。世界的主流发展趋势是和平,是合作,是共赢。任何想要实现霸权主义的国家和团体都终究要走向毁灭,一切想要把自己孤立起来的国家也终究也不会达成目的。现在我们再去回顾那段历史,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要想求得国家的发展必须要走出去,和其他国家合作,学习他们先进的东西,并将我们优秀的文化推出去,让它影响世界。联合国在今天也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也都在联合国内发挥他们自己的作用。根据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每个国家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能轻易的将一个国家排除在世界体系的外面。尤其是在全球化如此广泛的今天,任何一点微小的扰动都可能影响整个世界,我们必须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协作才能共同面对人类未来的挑战。人类的未来是未知的,我们要共同面对很多灾难,只有在联合国的健全的框架体制下,全人类才能够更好的团结在一起。
参考书目:
《构建和平----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赵磊,九州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胜利在1971----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纪实》,陈敦德,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新中国外交》,陈宏(撰稿),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冷战对峙》,任向群,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纪念尼克松访华40周年》,张德广、杨文昌,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
《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裴默农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