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如何创造最佳的写作心理状态

时间:2019-05-12 18:3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秘书如何创造最佳的写作心理状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秘书如何创造最佳的写作心理状态》。

第一篇:秘书如何创造最佳的写作心理状态

写作是人的脑力劳动,人在从事脑力劳动的时候,都有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因此,健全的心理状态,是搞好写作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尽管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在秘书界,对秘书的写作心理研究则很少有人问津。笔者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尝试,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研究一下秘书的写作心理问题,就秘书如何创造最佳的写作心理状态,作一些深入的探讨,以期为穿越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写作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注意积累写作的“心理势能”

秘书的写作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要把这种活动顺利地推向前进,就要有足够的能量或能源。秘书的政治责任感当然是基本的能源,但在具体的写作中,心理势能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

有写作经验的秘书同志都知道,在写作过程中,心理状态并非是完全一样的。有时,有强烈的写作欲望,很想把文稿写出来,否则便憋得难受;而有时则没有这种强烈的欲望,只是迫于工作任务而勉强为之,因为不动手写就完不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就后一种情况来说,在被迫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写出好文章来的。这就存在着一个如何积累写作心理势能的问题。—个心理素养好的文字秘书,是会充分注意这一问题的,他往往能把这种势能的积累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来进行,能根据日常工作的经验,有规律、有节奏地不断积累写作的欲望,通过心理必要的酝酿过程,来增加写作的欲望和势能,做到写作欲望不够强烈时,不轻易动手写作。

除了把写作的心理势能积累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之外,还应养成一些有意识地酝酿势能的习惯。例如,有的秘书同志在写作前注意充分地休息,好好地睡上一觉;有的在写作前玩一玩,或找一些知心朋友聊聊天,使头脑彻底放松;有的则在写作前找一位水平相当甚至稍低的同志,把自己写作的想法和盘托出,从对方那里获得一些赞许,以鼓舞“士气”……这些方法都不尽相同,也无需相同,但目的却是相同的,都旨在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在写作前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心理状态。

二、在适应环境中树立写作自信心

秘书写作有其特有的具体环境。第一,秘书写作的文稿是“个体创造,整体完成”的产物。文章在起草的时候虽是秘书个人的创造与劳动,但它要被采用,还必须通过部门领导的修改和上级领导的审阅。第二,秘书写的文稿不仅是秘书自己感受的产物,还必须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相统一;受其制约,秘书写稿必须吃透上级精神。第三,秘书写的文稿与那些主要抒发自己感受的文章有本质的区别,它受到的客观制约要多得多,文体也要求平实和恰如其分。我们不能要求秘书改变这一环境,只要求秘书适应这一环境,但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又必须树立写作的信心,因为这也是创造最佳写作心态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那么秘书如何将适应环境与树立写作信心统一起来呢?笔者认为,这两者应统一于“小心——放胆——小心”这一过程之中。

第一个“小心”,是指要号准“思想脉”,对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令要吃透、学懂、弄通;同时对所用素材要小心谨慎地核实清楚,力避失真、失误。所谓“放胆”,是指在写作过程中“放胆”,这时,心理状态是必须充满自信,因为只有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你的写作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迸发出火花,迸发出事先没有想到的精彩观点和精彩语言来,你的写作才有可能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内在的诉求和精神享受。后一个“小心”是指用最挑剔的眼光来看自己的作品,进行一遍遍的修改、一字字的推敲,这一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后加工阶段,但这却是秘书写作的“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后面的“放胆”和“小心”都是处于写作过程中的,所以有人把两者混合起来,他们不是先把文章全篇“开”出来,而是“开”一段,修一段,这样的写作方法,无疑破坏了写作的情绪,不能形成“放胆”的良好心理状态,使写作的信心大打折扣。

三、善于“动”中取“静”,实现“动”“静”转换

大体上说,秘书工作是一个“动”的职业。从工作内容来说,秘书工作的内容总是随着机关中心工作的变化而变化着;从工作地点和环境来说,秘书工作由于其服务工作的性质,时常东奔西跑,也加重了其不稳定性;而从时间的要求上来看,秘书的工作经常也是“动”的,有时急如星火,有时在嘈杂的现场要“立马可待”……但秘书从事的写作象任何写作一样,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因此,上述种种就给秘书的写作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秘书要创造最佳的写作心态,必须锻炼出这样一种心理素质:要善于“动”中取“静”,一旦有写作任务,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由“动”到“静”的转换,在匆忙的工作结束之后,可以立即进行沉静的写作,有时甚至在周围一片喧闹的环境中也要练就旁若无人地进行写作的本领。

善于集中思想是“动”“静”转换的关键,这种素质不是天生的而是

第二篇:招警考试考前如何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一、手里有粮 心里不慌

充分的考前准备是良好心理状态的前提。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利用已有的教材、真题、模拟题、讲义、视频课程笔记等资料,对储备知识的要点、解题的方法技巧、模拟练习的心得等知识进行最终的梳理,有助于考生强化记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既保证了考生在不断学习中巩固提 高,又能够使考生获得知己知彼的心理状态,做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二、有益的适度紧张

紧张并不可怕,考生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心理学中的叶克斯一多得森法则指出,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即: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因此,适度紧张能够提高复习效果、促进临场发挥,但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应防止由适度紧张演变到过度紧张。

三、简单的三步放松法

(一)积极自我暗示

面对招警考试许多人争夺一个职位,很多考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究其原因,缺乏自信是考试焦虑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考试前应暗示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之前的备考是在战术上重视敌人,那么考前的自信便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考生可以在考试前自己对自己大声说:“我一定会取得成功,招警考试我必赢!”。这样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手势、表情等方式,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神经系统得到调节改善,从而转移和改变考前的不良情绪。

(二)深呼吸

静下心来,排除杂念。缓慢地深呼吸,吸气时肚子慢慢胀起来,气入丹田。憋气5秒再呼出,吐气时肚子慢慢沉下去。如此重复几次。这种简单的腹式呼气方式广泛地运用于气功、瑜伽等运动中,是很好的舒压方式。

(三)转移注意力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不要将精神聚焦在一点,学会给自己的精神松绑,当你觉得压力很大无法释怀的时候,花一点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听轻 音乐、散步、吃一些喜欢吃的食品、看一看宜人的风景等,这样都有益于精神的舒缓。但不推荐做剧烈运动,或完全抛弃复习的彻底放松。

四、习惯成自然

考生每天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会形成生物钟,一旦突然更改,就有可能出现紊乱。比如在复习阶段每天超过12点钟才休息,突然,到了考试前一晚,觉得是不是有必要早点休息呢?于是,很多考生会选择在这天晚上早早入睡,提早至10点,甚至更早就躺在床上了。试想,长期形成的习惯怎么可能在一夜就改变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失眠是难免的。而一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旦失眠又会造成考生更大的心理负担。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保持一致的作息时间,在临考前保证有规律的、充分的休息。除此之外,考生在做最后的模拟练习时,应尽量将练习时间安排在有真考一致的时间段,保持每日在这时间段的大脑兴奋度。但中公教育专家不推荐做过多、过难的练习,否则会增加考生的焦虑。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第三篇:最佳状态的家庭教育

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状态,是父母的教育状态。现在有很多母亲的理性让我觉得比较可怕,在谈及孩子的时候,缺乏情感的基础,缺乏情感的支撑,母亲的这种理性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是很可怕的。父亲和教育是有距离的,有距离不可怕,但父亲要表明在家庭教育这个空间里的位置,要表达清楚在家里对孩子的精神导向是什么。

教育的最佳状态在于一个“养”字。家庭教育重在养,而不在教。现在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心力的不足,心里面对学习热情不足。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面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很难发挥。我们先不讲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养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适不适合养孩子,或者如何达到养孩子的状态。如何点燃孩子内心的学习热情,点燃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状态才能点燃。如果家长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虑不安的,我们很难去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面对孩子不管出现任何状态的时候,保证母亲情绪的平和,这是你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正确解读父母两个字的意义。

母亲的“母”包含什么样的生命意义?这是我们生命角色里面必须解读的内涵。第一个字是“虚”。很多妈妈很实在,看孩子的时候一眼能看出来三个问题,而且忍不住很快要指出来,这不是母亲的内涵。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都不要动,为什么不要动,因为它的优点需要母亲用良好的情绪去孕育和保护,只有母亲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不露声色的时候,才能赋予孩子内心的成长动力。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妈妈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不可理解。为什么这样,就是这个“虚”没做好,不能够虚下来的母亲,不能够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就在妈妈的情绪里面包围着

第二个字是“弱”。母亲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你这种状态里面一点点的削弱。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孩子的内心必然自信而坚强。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吗?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示弱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凡是站在孩子心口上说话的家长,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个字是“柔”。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一个母亲的教育力量,在于面对孩子成长的过程,如何做到这样一个“柔和”。越柔和的母亲,它在孩子面前的指挥能力越强,凡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嚷,对孩子叫喊的母亲,会慢慢失去在孩子中的这种引导能力。

家长的心态第一放在哪?我们如何去把他的心态养好,别急着报班,别急着找家教,别急着找一些方法层面的东西来解决这个问题。家庭教育重在养,而非在教,今天主要解读的是这两个字,一个是心,一个是情,无心无意是家庭教育的特点,有情有礼是家庭教育有效实施的必须遵守的原则。

教无定法,对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有一个原则,要有情有礼,情在礼的前面。现在家庭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有情无礼。爱孩子的时候,爱得没边,关心孩子的时候,连孩子的袜子都要家长给他穿,给他洗,说爱孩子的时候爱到早晨起床的时候,在旁边喊,甚至帮孩子穿衣服,这叫爱吗?这个情已经失去了教育的价值。另一个现状是有礼无情,尤其是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没有感情铺垫。任何层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给被教育

者传达教育者本身的真实的内在情感。感情做足了,做足到我们的孩子渴望到问我们要东西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才把道理点出来。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就会说,妈妈那我该怎么呢,或者爸爸我该怎么办,这个时候一个小道理过去,才有可能实现带给孩子的一种引导能力。

家长内心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

孩子学习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背后的这些干扰源,这些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更可怕。如何实现家长的情绪自控,也就是孩子稍微出现一个问题,你先不急、不躁,你先平静下来,先把自己的情绪先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

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这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点才会变得清晰,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否则,教育的思考就像水过地皮湿一样,从每个人心里流过。效果在哪里,在于你能否做到对教育思考的沉淀,沉淀到你的内心,内化为你的一种状态,如果没有这一种过程,你听任何报告都是无效的。没有沉淀的消化,就没有实施教育的资本,也就是没有沉淀的过程,我们就不可能拿着教育专家的东西在自家家庭里去实现。

家庭教育的空间一定要留给孩子

家庭教育要做清晰,应该下功夫做的事在两头,一头是父亲,一头是母亲,中间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是在蜿蜒曲折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个空间要留给孩子,不要管它。

一流的家长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长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天天抓着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错误的空间里来了,这个空间是每个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长参与到这个空间里面盯着不放,拔不出来,不让他管不行,不让他管就没有别的事可管了。有的家长说,你让我放就不管了吗?让你放不是不管,让你站到你的角色里面,对孩子的情绪做养护而不是对孩子的行为层面的东西过多地参与。过多的参与等于我们不知不觉、兢兢业业在犯错误。

家长的教育能量释放出来,足以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

当一个人对学习失去热情之后,再好的智商也谈不上很好的发挥。有的家长说孩子表现不好,不好好学习,在我们这可以解决问题,可以找到答案。“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学”,中国的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内视,尤其是儒家的文化。《大学》里讲“正心、然后诚意”,正谁的心,家长的心,然后再正孩子的心。其实气质决定了孩子的学习差异,孩子的气质就是父母的状态慢慢内化给他们的一种气质,就像我们的职业习惯一样。如果一个家长的内心永远是冷漠、浮躁的状态,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样弹回来了,孩子也一样。父母的情绪孕育着孩子学习的情绪与气质。

启动家庭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启动家长和孩子内心流通的天然情感。我们父母和孩子之间情绪和情感的力量,要达到“炽”的程度。炽就是热,热到能够烧烤孩子内心的程度。拿什么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气质,就是拿我们父母恰当的情。现在我最担心的不是孩子才能上的表现,而是情的不足,义的模糊,家长是孩子情和义最大的启蒙者,如果你们这一块的启蒙力量失去了,对孩子才能上的表现肯定是一个遗憾。

家庭教育是真情的回归和文化的守望与传承,家庭教育不能再站到方法和技术层面来折腾了,应该站到文化和哲学的空间去审视。山东是文化的圣地,齐鲁文化又以齐文化为龙头,在齐文化这样一个博大的空间里面,我们不应该站到文化的空间去看待教育?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不同家庭文化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气质都是有差异的。文化是教育的旗帜,教育做到最高点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说话孩子内心就被我们感化了,同时产生另外一种生命力。

家长自身对教育素质的修养和提升,仅仅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开始。90后孩子内心的逻辑,和我们成人之间内心遵守的逻辑思维是不一样的、是有冲突的,但是他们的这种逻辑未必是不好的,需要我们去开发、面对、指导。我们要反问的是我们的教育储备够不够,我们的家庭教育能量够不够,我们的教育修养够不够。

第四篇:最佳状态哲理故事

庄子在《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木匠的故事:

鲁国木匠梓庆削木做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上面雕饰着猛兽。他做成的柱子,看见的人都惊讶不已,以为鬼斧神工。

鲁侯召见梓庆,要问一问他其中的奥秘。梓庆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的时候,不敢损耗自己丝毫的力气,而要用心去斋戒。斋戒的目的,是为了“静心”。

斋戒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了。斋戒到第五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了,也就是说,大家说我做得好也罢,做得不好也罢,我都已经不在乎了,也就是忘记名声了。到第七天的时候,达到忘我之境,我可以忘记是在为朝廷做事了。大家知道,为朝廷做事心有惴惴,有杂念就做不好了。

这时,我就进山了。静下心来,寻找我要的木材,观察树木的质地,看到形态合适的,仿佛一个成形的就在眼前。我就把这个最合适的木材砍回来,顺手一加工,它就成为现在的样子了。

木匠斋戒第七天,其实是穿越了3个阶段:忘记利益,不再想着用我的事情,去博取一个世间的大利;忘记荣誉,不再想着大家的是非毁誉对我们有多么重要;忘记自己,人其实只有达到忘我之境,才可以做到更好。

第五篇:家庭教育的最佳状态是什么

家庭教育的最佳状态是什么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的最佳状态是什么,希望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的最佳状态是什么?

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状态,是父母的教育状态。现在有很多母亲的理性让我觉得比较可怕,在谈及孩子的时候,缺乏情感的基础,缺乏情感的支撑,母亲的这种理性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是很可怕的。父亲和教育是有距离的,有距离不可怕,但父亲要表明在家庭教育这个空间里的位置,要表达清楚在家里对孩子的精神导向是什么。

教育的最佳状态在于一个“养”字。家庭教育重在养,而不在教。现在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心力的不足,心里面对学习热情不足。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面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很难发挥。

我们先不讲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养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适不适合养孩子,或者如何达到养孩子的状态。如何点燃孩子内心的学习热情,点燃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状态才能点燃。如果家长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虑不安的,我们很难去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面对孩子不管出现任何状态的时候,保证母亲情绪的平和,这是你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正确解读父母两个字的意义。

父亲必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品质,就是风度。父亲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风度。在什么时候表现风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父亲如何表现风度,这是带给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也是带给孩子的一个空间。

母亲的“母”包含什么样的生命意义?这是我们生命角色里面必须解读的内涵。

第一个字是“虚”。很多妈妈很实在,看孩子的时候一眼能看出来三个问题,而且忍不住很快要指出来,这不是母亲的内涵。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都不要动,为什么不要动,因为它的优点需要母亲用良好的情绪去孕育和保护,只有母亲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不露声色的时候,才能赋予孩子内心的成长动力。

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妈妈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不可理解。为什么这样,就是这个“虚”没做好,不能够虚下来的母亲,不能够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就在妈妈的情绪里面包围着。

第二个字是“弱”。母亲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你这种状态里面一点点的削弱。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孩子的内心必然自信而坚强。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吗?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示弱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凡是站在孩子心口上说话的家长,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个字是“柔”。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一个母亲的教育力量,在于面对孩子成长的过程,如何做到这样一个“柔和”。越柔和的母亲,它在孩子面前的指挥能力越强,凡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嚷,对孩子叫喊的母亲,会慢慢失去在孩子中的这种引导能力。

家长的心态第一放在哪?

家长的心态第一放在哪?我们如何去把他的心态养好,别急着报班,别急着找家教,别急着找一些方法层面的东西来解决这个问题。家庭教育重在养,而非在教,今天主要解读的是这两个字,一个是心,一个是情,无心无意是家庭教育的特点,有情有礼是家庭教育有效实施的必须遵守的原则。

教无定法,对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有一个原则,要有情有礼,情在礼的前面。现在家庭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有情无礼。爱孩子的时候,爱得没边,关心孩子的时候,连孩子的袜子都要家长给他穿,给他洗,说爱孩子的时候爱到早晨起床的时候,在旁边喊,甚至帮孩子穿衣服,这叫爱吗?

这个情已经失去了教育的价值。另一个现状是有礼无情,尤其是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没有感情铺垫。任何层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给被教育者传达教育者本身的真实的内在情感。感情做足了,做足到我们的孩子渴望到问我们要东西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才把道理点出来。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就会说,妈妈那我该怎么呢,或者爸爸我该怎么办,这个时候一个小道理过去,才有可能实现带给孩子的一种引导能力。

家长内心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

孩子学习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背后的这些干扰源,这些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更可怕。如何实现家长的情绪自控,也就是孩子稍微出现一个问题,你先不急、不躁,你先平静下来,先把自己的情绪先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

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这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点才会变得清晰,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否则,教育的思考就像水过地皮湿一样,从每个人心里流过。

效果在哪里,在于你能否做到对教育思考的沉淀,沉淀到你的内心,内化为你的一种状态,如果没有这一种过程,你听任何报告都是无效的。没有沉淀的消化,就没有实施教育的资本,也就是没有沉淀的过程,我们就不可能拿着教育专家的东西在自家家庭里去实现。

家庭教育的空间一定要留给孩子。

家庭教育要做清晰,应该下功夫做的事在两头,一头是父亲,一头是母亲,中间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是在蜿蜒曲折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个空间要留给孩子,不要管它。

一流的家长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长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天天抓着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错误的.空间里来了,这个空间是每个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长参与到这个空间里面盯着不放,拔不出来,不让他管不行,不让他管就没有别的事可管了。

有的家长说,你让我放就不管了吗?让你放不是不管,让你站到你的角色里面,对孩子的情绪做养护而不是对孩子的行为层面的东西过多地参与。过多的参与等于我们不知不觉、兢兢业业在犯错误。

家长的教育能量释放出来,足以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

当一个人对学习失去热情之后,再好的智商也谈不上很好的发挥。有的家长说孩子表现不好,不好好学习,在我们这可以解决问题,可以找到答案。“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学”,中国的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内视,尤其是儒家的文化。《大学》里讲“正心、然后诚意”,正谁的心,家长的心,然后再正孩子的心。

其实气质决定了孩子的学习差异,孩子的气质就是父母的状态慢慢内化给他们的一种气质,就像我们的职业习惯一样。如果一个家长的内心永远是冷漠、浮躁的状态,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样弹回来了,孩子也一样。父母的情绪孕育着孩子学习的情绪与气质。

启动家庭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启动家长和孩子内心流通的天然情感。我们父母和孩子之间情绪和情感的力量,要达到“炽”的程度。炽就是热,热到能够烧烤孩子内心的程度。拿什么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气质,就是拿我们父母恰当的情。现在我最担心的不是孩子才能上的表现,而是情的不足,义的模糊,家长是孩子情和义最大的启蒙者,如果你们这一块的启蒙力量失去了,对孩子才能上的表现肯定是一个遗憾。

家庭教育应该站到文化和哲学的空间去审视

家庭教育是真情的回归和文化的守望与传承,家庭教育不能再站到方法和技术层面来折腾了,应该站到文化和哲学的空间去审视。山东是文化的圣地,齐鲁文化又以齐文化为龙头,在齐文化这样一个博大的空间里面,我们不应该站到文化的空间去看待教育?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不同家庭文化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气质都是有差异的。文化是教育的旗帜,教育做到最高点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说话孩子内心就被我们感化了,同时产生另外一种生命力。

家长自身对教育素质的修养和提升,仅仅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开始。90后孩子内心的逻辑,和我们成人之间内心遵守的逻辑思维是不一样的、是有冲突的,但是他们的这种逻辑未必是不好的,需要我们去开发、面对、指导。我们要反问的是我们的教育储备够不够,我们的家庭教育能量够不够,我们的教育修养够不够。孩子成长的四大缺失是童年快乐的缺失,精神文化的缺失,亲情沟通的缺失和成就感的缺失。

给家长的六条忠告是:

第一条:成人比成功重要。

第二条:成长比成绩重要。

第三条:经历比名次重要。

第四条:付出比给予重要。

第五条:对话比对抗重要

第六条:激励比指责重要。

真心地希望爸爸、妈妈们从心里跟孩子说,孩子你真棒!

希望我们所有的孩子和学生都能自豪地挺起腰杆说,告诉世界我能行。

下载秘书如何创造最佳的写作心理状态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秘书如何创造最佳的写作心理状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浙江银行招聘考试备考-考前如何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随着银行招聘考试的临近,不少考生开始出现紧张情绪,其实,适度的紧张能保持考试状态,但是过分紧张则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导致吃不好,睡不好等等。如何在考前将这种心态调整过来,以自信......

    秘书写作

    关于召开秘书专业实训教学研讨会的通知各高校文秘专业: 为了促进全国高校文秘专业教学经验的进一步交流,以及文秘教学事业的发展,由上海大学XX教授组织发起的由全国高校文秘专......

    秘书写作

    填空 1._______主要指公文标题以上的有关格式成分。 2.完整的公文标题由_______、____、_____三要素构成。 3.公文的成文时间,一般应以______的日期为准 4.行政公文是国家行政机......

    秘书写作初稿

    秘书写作 秘书写作的特点: 1、职责性秘书从事公务写作,正是在承担秘书自身的职务、责任。 2、目的性秘书写作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主要表现在针对性强和对象明确两个方面。 3、应......

    秘书写作~

    条据文书。★便条留言条请假条,特点:方便灵活,格式固定。写作要求:内容明确,遵守 礼仪。结构:标题+称谓+正文+署名+日期。 ★收条,是收到他人或单位钱物时写给对方的字据。领条,从上......

    中学生心理状态调查

    中学生心理状态调查 您好,我们是109班梦之翼小组,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小学生的心理状态

    小学一年级 生理特点: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沟通:首先看看家长是......

    心理知识自我状态

    心理知识自我状态 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PAC) 结构分析是沟通分析中对个人自我分析的重要理论。主要是用来区分个人不同且可明确区别的自我状态。什么是自我状态?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