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乡杨家洞村情调查报告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9:2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桥乡杨家洞村情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桥乡杨家洞村情调查报告》。

第一篇:马桥乡杨家洞村情调查报告

关于开展“深入基层解难题、支持帮助促发展”

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的调查报告

——马桥乡杨家洞村情调查报告

根据我县关于在《全县开展“深入基层解难题、支持帮助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局抽调16名干部职工分4个小组赴马桥乡杨家洞村进行走访、调研,我们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零距离接触。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先后与村支两委干部、党员、以及每户群众认真交谈,并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对农村的各项相关政策方针,通过深入调研,目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巨大变化,了解了村情,吃透了民情,现将本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杨家洞村基本情况

杨家洞村位于汝城县西北部,距马桥乡政府31公里,属山区地形,全村耕地面积约580亩,气候干燥,光照充沛,沙石土质;该村拥有8 个村民小组、287户、1072 人,全村有贫困人口49人,外出务工329 人,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3元。主导产业以生姜种植和林业为主,村支两委会现有干部3人,全村党员人数22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该村村民小学文化程度达45%以上,初中文化程度达4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达15%以上。并且1980年——1985出生的人已基本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985年以后出生的人基本已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该村现有低保、五保户32户,共96人,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基本生活保障金按季度足额发放到困难人员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村支两委组织机构完善,村支委设书记1人,委员2人,村委会设主任1名,委员2名,两委交叉任职率达90%以上,规章制度基本健全。该村交通状况较差,以沙石路面为主,其中通往外界(暖水镇凉滩码头)有一段200米的水泥路,(但通往村委会的6.7公里仍为沙石路面)到达钢索吊桥。

二、走访、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

通过走访、座谈了解,村民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村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十七大以来中央实施的各项惠农政策,即减免农业税、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等等,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村民普遍反映党的政策好、得民心,村民们都享受到了党的关怀和“阳光雨露”;近年来,村上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大家心情好,农村人心整体稳定。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土地不均,结构不合理。由于农村土地联产承包30年不变,年龄在16岁以下的新增人口无法得到承包地、家庭土地不均,土地流转缓慢,且分散,均属于家庭传统式种植模式,出现人多地少,人少地多问题。

2、农机化作业程度低。杨家洞村地处山区,农业生产方式以传统种植模式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就目前春耕生产情况来看,除机耕作业外,机插、机收机械化程度几乎为“0”,其他农业生产作业方式仍以传统人工作业为主。

3、缺泛科技技术,就业难。受2009年“金融风暴”的影响,返乡农民工达120余人,由于他们缺乏专业技术,工作难找,导致家庭收入减少。

4、基层民主管理不到位,知识结构不合理。该村两委会干部,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及管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办事效率低,许多村民长年反应的问题都没有落实到位。

5、村民行路难问题。杨家洞村为马桥乡边远的村子,政府所给修路项目有限,该村基本为土路和沙石,晴通雨断的现象突出,严重时不要说有车辆难通行,就连单人独行都无法通过。这样的交通基础设施,使农林产品外运,农需物资进入乃至群众出行和生产交通举步为艰。

6、师资力量较差。杨家洞村位于马桥乡的偏远地带,条件比较艰苦,一般教师不愿意在此执教,造成师资力量较差,教学质量不高。

三、推进杨家洞村建设和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任务涵盖了农村经济体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制度、农村文化、农村教育、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基本医疗制度、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因此杨家洞村今后的发展要始终依靠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结合自身实际,依靠自身优势,详细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规划,不断促进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又好又快的发展。

1、把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一是结合实际,重点发展生姜种植业和生态林业。多年来,生姜种植业和生态林业已成为杨家洞村主导产业,目前全村林业覆盖面积达4200亩,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843元提高到2010年的1083元。在今后发展过程中,我局将积极帮助村支两委,加强与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注重为农户解决木材加大和销路等问题,加快通往林区和与外界相通的道路建设,解除村民出行困难的后顾之忧。二是支持村民创业,外出务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针对返乡农民工和村民文化水平的不同,我局以乡村为单位,分层次、分对象、有重点地组织该村民免费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培训内容为农机操作与维修、农机驾驶等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促进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将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机构,改变过去传统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党员教育管理模式,要尝试在新的农村组织上比如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设立党组织,要经常学习现代的管理知识,加大科技培训、法制培训,做好党员和干部的储备工作,要选拔可培养一批年轻有为、知识水平高、发展理念新的人,不断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带领全村致富,带领全村发展。要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谋划,加强与交通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水泥路户户通工程建设得到有效解决,加快村支两委会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村主干道两旁的绿化等。要坚持以“饮干净水、走平坦路、建沼气池、用卫生厕”为重点,逐步改善村容村貌。

4、提高师资力量。要积极加强与县教育部门的协调,争取采取以城市对口农村的方式,请求教育部门一年派1—2名城里教师到杨家洞赖雄杰苗圃希望小学支教。

通过在该村一周调研、走访,我深感农村的发展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农村的发展空间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始终坚持上级的正确领导,始终依靠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结合自身实际,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弘扬自主创业精神,不断推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逐步实现土地向规模集中,生产向集约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不断促进杨家洞村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二篇:村情调查报告

xxxxx村调查报告

按照县委组织部“服务群众大走访,创先争优当先锋”活动要求,从4月18日开始,我对本村的重点户进行了走访,了解到一些情况,征求到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x乡x村是一个联建村,由x村四个自然村联建而成,位于x乡东南部,南临京沈高速。x都位于鸦板(鸦鸿桥—板桥)马路的北面,交通比较便利。这三个村基本上连成了一线。x村在这三个村的西北方向大约两公里左右。

x有人口1468人,土地3300亩,中共正式党员 80名。共有村民代表24人,党支部人数为3人,村委会人数为4人,两委班子6人,两委交叉任职人数为1人。本村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养殖户以养猪、养鸡的为主。

本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小麦、玉米,以农为主。地势低洼,多坑塘;养殖业规模比较小,生猪、畜禽以家庭养殖为主;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每年本村在外打工人员达70%。收入的主要构成:一是劳务收入,二是粮食和经济作物销售收入。劳务输出地区主要在雅鸿桥一带。

村级组织运转情况良好。村支部和村委员会运转基本正常,“两委会”班子成员比较团结,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民对村务工作比较满意,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本村上访现象不多,农村基本稳定。

本村大队部各项设施比较完备。村街道状况不好,只有一个自然村是水泥路,其余街道全是土路。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近年来,该村社会治安良好,未出现过大的刑事案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经济发展缓慢。

本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除一个村发展较好外,其他三个自然村较差。村民出行难,浇水难问题严重。遇到阴天下雨,村街道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农业灌溉设施少,村民常常要排队浇水。

2、村两委工作缺乏创新,缺乏带领村民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能力。村两委班子工作上只求稳不求进,只在规定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上缺乏想法和主动性。

3、农业生产结构单一。本村在农业生产上主要以小麦、玉米生产为主,在经济收入来源上主要以喂鸡、喂猪为主。

4、居住环境差,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

村民的居住环境较差。街道不整齐,地面凹凸不平,柴草秸秆乱堆乱放,垃圾随意扔倒,虽然有垃圾池,但村民普遍缺乏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5、公共娱乐设施少。

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从领导层来讲,主要是村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强,水平有限。个别村干部思路狭窄,工作上缺乏创新精神;其次是村干部责任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安于现状,怕担责任,怕冒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再次是个别村干部工作能力较差。有的村干部缺思路,少办法,过多强调客观条件,怨无忧人。

二是受小农经济意识制约。在与部分农户谈话中,他们都对目前所处的现状感到比较满意,认为现在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就很满足了,至于在此基础上有什么更高更好的追求,对早一点过上小康生活则是茫然的和无所作为的。由于他们在思想观念上把自己首先定位在一个较低层次的需求水平上,因此,生产上就永远停留在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上,年复一年地在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这就从根本上不能挣脱小农经济对他们的约束,不能使他们大胆地勇敢地冲破这个制约去搏击市场经济的大潮。

三是农业生产结构单一。本村在农业生产上主要以小麦、玉米生产为主,在经济收入来源上主要以喂鸡、喂猪为主。这种单

一、低层次的农业生产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在经济收入方面的增长点,使农民无法在其他经济作物生产和经济收入项目方面拓展,取得更多更好的经济收入。

四是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较低。

五是国家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有限。

三、思路和对策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农村能不能发展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没有一群负责任的干部队伍。因此,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培养教育。首先要解决工作态度问题,即想不想干事的问题;然后解决工作能力的问题,即能不能干事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并形成长期的教育培训机制。对村级党员干部的培训要定计划,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分期分批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系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市场经济

知识教育,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对外考察,使他们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增强为群众办实事的信心和能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干部必须摒弃懒惰和依赖思想,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体制、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群众、带领群众,自力更生,共同创业。

2、探索多种途径,促进农民增收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高产高效农业。要经常性地对农民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农民增收搞好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破除农民的信息、技术障碍,加快其转变思想观念。

积极联系农业科技部门对本村的土壤状况进行测量,根据本地区的土质特点、气候特征以及市场前景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高产多产,能给广大群众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品种。把农业科技人才请进村,定期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运用农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调整自身的农业种植结构。养殖业方面,除了向大养殖户传递信息,组织培训,提供服务外,组织其他村民向大养殖户学习,调动大养殖户的积极性,形成大养殖户帮、扶、带小养殖户,让小养殖户也能发展起来,并向其他村民渗透,引导他们也发展养殖业,形成区域优势。

3、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找专家分析,广开信息渠道,谋求适合于本村的投资项目。制度优惠的政策,吸引有实力有想法的企业到本村开厂创业。建议考虑筹建村办创

业项目,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入股份,这样既可以增加本村的财政收入,也可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

4、吸引优秀人才,壮大组织队伍

建议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班子中去,增强领导班子的活力和能力。

5、争取资金兴建公共设施,积极引导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了电视外,村里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村民劳作之余,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单调,给消极文化活动留下了可乘之机。有少数村民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打牌打麻将上。不分男女,三五成群,经常聚在一起玩扑克、打麻将,借以消磨时光。建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开辟村精神文明活动室和文体活动和健身活动场地,购置图书报刊供村民阅览,既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增长他们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身体素质,远离不良风气,促进乡风文明。

6、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困难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

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等措施,因人而异,各个击破,综合利用好农村低保、技能培训等不同方式,予以政策、智力扶贫,以达到整体脱贫致富、共同发展的目的。给予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医疗救助,对困难户定期走访探望,发现问题及时为其解决。

7、尽力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扶持力度,使农民真正分享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农村要发展,除了靠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国家在资金、政策上的扶持。政府有义务有责任分期分批把财政资金投入到农村的建设上,具体到我村,我希望政府能安排资金,支持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多打几口井,解决村民浇地难的问题;其次要把村子街道修好,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同时希望国家放低对农村的贷款门槛,让农民有充足的资金做事。

8、完善各项制度,维护居住环境

制定村规民约,约束村民不讲卫生的行为。通过张贴、涂刷宣传标语,对村民进行引导、教育。应鼓励农民多建沼气池,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的猪、牛、羊的粪便和农作物的桔杆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农村的卫生问题。沼气液还是上好的农家肥,用来浇水果、种蔬菜,少用农药和化肥,改善土壤的结构,既可节约成本、又可提高水果和蔬菜的品质。进一步完善村卫生清理制度,定期对村街道进行打扫,维护居住环境。

我通过此次村情民意调查活动,对本村的村情、民情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明确了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尽我所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繁荣我村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村情调查报告

兰桥乡红光村村情调查报告

2010年9月,我荣幸地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怀远县兰桥乡红光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进村一个半月,通过走访群众、整理村务材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对红光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红光村基本村情

1.红光村概况

红光村位于兰桥乡西南,周边与刘集村、兰桥村、联合村、孙庄村相接。红光村距兰桥乡乡政府有1公里路程,距兰桥乡刘集集贸市场也只有1.5公里,方便了村民的生活。红光村有8个自然村,共占土地3900亩,其中耕地面积3320亩,水面面积80亩,村庄面积500亩。全村共有农业户442户,举家外出55户,外出人数近800人。人口总数1698人,是全乡人口最少的行政村。

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或务工。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本地和外地打工赚取。全村以农业为支柱产业,主要是种植水稻和小麦,2009年,全村水稻种植面积2900亩,水稻总产量290万斤;小麦种植面积3350亩,小麦总产量268万斤;全村农业总产值613.8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600元。全村拥有拖拉机等大中型机械的共有4户,有4户拥有汽车,居住在两层及以上楼房的共有86户,贫困户12户,全村低保人数136人,覆盖率达8%。五保供养共有42人。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99%,新农保参保率达95%。村中主干道为水泥路。全村共有党员24人,村两委成员7人。

1全村有小学1个,在校学生有200多人,教师10人。同时建有村级卫生服务室76平方米,村级计生服务室18平方米还建有4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有科普类、生活类等多类书籍,供村民们借阅。

2.红光村自然环境

红光村位于兰桥乡西南,这是一个宁静而又和谐的村庄,村民们热情而且彼此相处融洽。

一条水泥路通往村内,在水泥路的两旁,有几十亩的树林,这些树木如同哨兵一样屹立在路的两边,在守卫着它们的家乡——红光村。过了树林,有一片片的稻田,这个时候,整个稻田一片金黄,沉甸甸的果实都压弯了秸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过了稻田,就进了村庄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泥路左边一排排新建的楼房,虽然现在还在建设当中;还有水泥路右边的红光村卫生室和村委会的楼房,新建的卫生室给村民寻医看病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真是一大惠民的举措。

沿着水泥路再向前走,有着不同分支的小路通往村里的各个自然庄。这里的环境很宁静也很优美,这里的村民很热情也很淳朴,这里很美好。

3.基层组织建设

红光村两委在村支书纪占志、村主任马长生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全村共有党员24人,村两委成员7人,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村两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

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全面深化了本村党建的“三级联创”活动。

2)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

3)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干部的管理上,红光村进一步规范了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培养发展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坐班督查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4.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红光村两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红光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红光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发展经济的同进,以创建文明村为契机,人民的文化意识不断提高,逐步开始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2008年以来,村两委抓住“村村通”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资30万元,新修水泥路面2.1公里;投资10万余元整治公路,村内硬化道路达5.3公里;通过多方筹资,修建了沟渠、桥等十余座;实现了广播、电视入户率达99%。村里设立了卫生室,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

村村通公路已经实现,组组通公路已经部分实现,并将全部实现。村两委已将修路纳入明年发展规划。

5.社会治安与信访稳定

加强农村信访稳定工作,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红光村两委一直对本村的稳定给予高度的重视。近年来,红光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

红光村两委一直努力保持全村综合治理稳定,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解决群众纠纷和矛盾,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从根本上消灭引起上访的诱因,维护农村稳定。变村民上访为深入群众,积极发现本村的不稳定因素,将并努力把这些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维护本村社会稳定,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因此,红光村村民对社会治安满意率高达95%。

二、对红光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2.积极发展民营经济

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或务工,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本地和外地打工赚取。而全村的农业也只是以水稻小麦为主,几乎甚至没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没有其他民营经济的发展,村两委应坚持“放开、扶持、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应积极搞好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让外出务工青年能返乡创业,努力实现本地就业,带动本村经

济发展。

3.关于发展和吸收党员

建议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使红光村更加充满活力,与时俱进。

4.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

不要将远程教育设备当成摆设。远程教育不仅要对党员干部开放,也要对广大群众开放。建议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对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培训,加强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指导农民发展生产,学习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5.尽快筹建文化大院,积极引导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了电视、电脑外,村里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文化娱乐和图书科普等方面的设施或载体,以及健身场所和设施。村民劳作之余,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单调,给消极文化活动留下了可乘之机。有少数村民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打牌打麻将上。不分男女,三五成群,经常聚在一起玩扑克、打麻将,借以消磨时光。建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尽快筹建文化大院,开辟村精神文明活动室和文体活动和健身活动场地,购臵图书报刊供村民阅览,既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增长他们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身体素质,远离不良风气,促进乡风文明。

6.关于两务公开

建议将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落到实处,广泛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尊重广大村民的意愿,不断提高村民对村务的参与度。

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农村,积极与村民和村党员干部沟通,积极为村两委建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在村两委领导下,锐意创新,奋发进取,以维护本村社会稳定为前提,以促进本村村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红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红光村两委的直接领导下,红光村的新农村建设正在掀起高潮。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两委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的发展道路,共同富裕奔小康。我相信,红光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怀远县兰桥乡红光村

党支部书记助理

××

2010年10月28日

第四篇:村情调查报告(推荐)

根据县委“三送”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我驻镇村“三送”工作队,通过召开座谈会,走村串户和实地察看等方式对村情进行了深入调研,初步摸清了该村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群众呼声和要求,明晰了今后的工作思路。

(村里人口、党员等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三送”工作情况

xx村现村“两委”干部有7人,拥有农家书屋,青年民兵之家,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设备,矛盾调解室,接待室,会议室,办公电脑一台,一体机一台。村支部十分重视党支部基层党建工作,自换届以后,班子成员精诚团结,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热心为村民办实事,在群众中有一定声望。自“三送”活动开展以来,村支部和“三送”工作队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使党建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工作中,以“三送”统领全村各项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一是抓宣传。及时在每户农家钉上“三送”服务联系牌,把每张连心卡和致农民朋友的信发放到农户手中,做到“三送”活动家喻户晓。同时,将各项工作制度、走访帮扶对象情况等有关内容,制作成制度牌,公示上墙,接受群众的监督,营造浓厚的“三送”活动氛围。二是抓落实。把走访农户、化解矛盾、落实产业、兴办实事、组织建设等工作内容落实到每个“三送”工作队员身上,建立完善工作台帐,使“三送”活动规范有序。目前,已走访完了全村所有农户,帮扶困难农户50余户,收集群众诉求150多条,已办结71条,群众满意率100%,为民办实事、好事30多件。三是抓管理,为进一步明确责任,让干部真正沉下去,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要求工作队员吃住在农家,同村民打成一片,做到“同吃同住同劳动”,更好地了解民情、体察民情。四是抓成效。为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始终把解决问题,为民办事贯穿活动的全过程。目前,通过参与劳动、捐资捐款,使部分路段、水陂、水渠的运行状况得以好转,如帮助烟农从其他地方调来拖拉机翻耕、整地、修路;为困难群众解决低保,为大病重病人员捐资捐款等等,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同和赞许,让群众得到实惠。

(二)经济发展情况

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外出经商和打工为主,今年全村种植烟业800多亩,预计产量可达24万斤,产值24万元,外出务工人员有2000人,年总收入近千万元,但集体经济发展状况仍然比较落后。

(三)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近几年来,5个村民小组先后列为新农村建设点,新农村建设着力改水、该厕、改路,做到了饮水安全,环境卫生,村村通公路,路到家门口,但只有一条水泥主干道。有线电视覆盖率较高,满足了绝大多数农户的娱乐休闲需要。

(四)社会治安情况

该村村风淳朴,农户之间相处和谐、民心向上,该村农民安居乐业,目前没有上访现象,总体比较安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但也有一些不稳定隐患,如土地流转后烟农种了烟的土地租金至今还落实不到位;烟叶基地的机耕路下雨天烟拉不出去等,引起部分烟农不满意。

二、当前村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村集体低子薄,无经济来源。目前村里水利条件差,制约了村里的发展。

(二)农民的生活支出不断增加。近年来,农民的生活支出逐年在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急剧的市场化导致农民生活和生产费用大幅度增加,比如农资产品等价格上涨,这与低水平的收入以及收入增长缓慢现象极不相称。

(三)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原因主要有:从农民自身意愿看,一方面由于农民对就业收益期望值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尽管有就业冲动,但就业适应性较差,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因此,我们的农民难以充分就业。

(四)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全村农民大多数文化不高,即使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绝大多数缺少必须的技能。因此,在农村中,“无资金、无技术、无项目”的农民人数最多,“创业无心”、“创业无门”、“创业无能”的现象十分突出。

三、今后推进村级建设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大村“两委”班子成员培训,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党员干部农业农村知识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党性意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计划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动员全体党员掌握致富技术,努力建设一支为农民谋利益、深得群众信任的干部队伍。

(二)努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能够面对市场需求的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拓宽农户的致富渠道,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在政策、资讯上为农民提供资助和科技、技术服务。

(三)大力调动发挥产业大户的带头作用。充分信任产业大户,积极为产业大户帮助贫困落后户提供帮扶搭建平台,建立好多方合作的长效机制,支持提供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典型示范与互助互利的社会环境。

(四)力所能及为农民办实事。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水利和公路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二是争取有关部门和领导支持,对村困难户、贫穷户、特困党员进行帮扶,让他们能切实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三是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村容村貌的整洁、美化。

第五篇:桥上乡杨家池村经济发展情况

桥上乡杨家池村经济发展情况

杨家池村位于壶关县东南部,太行山大峡谷风景区境内,辖2个自然村,全村共230户,730口人,有耕地面积210亩,人均耕地0.3亩,我村由于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资源缺乏,来形成主导产业,群众以零数的养殖业,种植业,运输业及外出务工为生,我村有低收入群众150人,有五保户2户2人,低保户38户90人,人均年纯收入仅890元。

近年来,围绕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我村利用河滩空地,筑坝造地300亩,完善农业设施,规模化种植优质红薯。同时,成立专业经济合作社,建立红薯粉条加工厂,利用传统手工工艺,现代包装技术,加工纯天然手工粉条,并和本地景区联合建立旅游商品超市,向游客售卖具有本地特色的粉条产品,从而形成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及销售一体化的农产品发展链条,形成本村支柱产业,解决群众就业,带动群众致富,仅此一项,人均可增收500元,促进了我村新农村建设。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六日

下载马桥乡杨家洞村情调查报告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桥乡杨家洞村情调查报告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营乡魏家沟村党支部

    马营乡魏家沟村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先争优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增强凝聚力,构建新农村”为主题,进一步把加强党的建......

    村情调查报告[五篇范文]

    村情调查报告镇村位于县城区以南 5 公里处,全村共有 7 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 420 户,总人口 1676 人,其中五保户 3 户,低保户 29 户,共计 83 人,计生困难户 15 户,优抚对象 6......

    村情民意调查报告(大全)

    村情民意调查报告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结合区里开展“四位一体”宣传活动的部署和村情民意调查活动的具体安排,从4月18日到4月25日,我就广大农民朋友最关心、关注的问题对我......

    村情民意调查报告

    关注失地农民权益,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村失地农民情况调查调 查 人:宋敏现任职务:十堰经济开发区白浪村主任助理调查地点::白浪村调查目的:了解白浪村的基本状况,摸清白浪村......

    村情调查报告[合集5篇]

    村情调查报告(**镇 王**)4月12日,我来到***村开展入户调研,***村有4个村民小组,405人,耕地面积约600亩,林地面积约3000亩,党员23人。***历经龙长高速,金山黄金冶炼厂建设,龙氟化工厂建......

    乡镇村情调查报告5篇

    乡镇村情调查报告村位于镇东部,全村共 12 个村民小组,315 户农户,1060口人。其中党员 16 人,35 岁以下的党员 5 人,60 岁以上的党员5 人,女性党员 1 人,有“双带”能力的党员 5 人,......

    村情调查报告2[精选5篇]

    村情调查报告镇村位于镇北面,村委会驻村。全村共 20 个村民小组,720户农户,2730 人口。其中党员 41 人,35 岁以下的党员 1 人,60岁以上的党员 19 人,女性党员 3 人,有“双带”能力......

    关于洞沟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1

    关于洞沟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到的进步。可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较差,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