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洞沟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1

时间:2019-05-13 11:2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洞沟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洞沟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1》。

第一篇:关于洞沟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1

关于洞沟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到的进步。可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较差,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性。铜仁市印江县刀坝乡洞沟村,是我国一个普通的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庄。洞沟村目前有428户人家,总人口有2280,民族风俗独特,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洞沟村作为中国西南方的一个村落,相对于全国的农村旅游经济发展处于相当落后的阶段,所以,它的整个旅游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处于初始阶段,发展比较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备。当地政府没有为此提供很好的指导支持,导致章家庄的旅游经济发展缺乏科学技术指导和规划,仅仅靠村民在摸索中漫步前进,所以整个发展速度很慢。

关键词:洞沟村农村旅游经济政策

我们要想对一个地区的旅游的发展模式、经济状况及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和了解,同时想要为该区的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就必须对该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它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走向。那么,下文就是我对洞沟村的做出的一个全面的描述和了解。

1、洞沟村现状描述

1.1洞沟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有些村庄经济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的标准,还有的村庄甚至达到富裕的水平,这让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全国的村庄经过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基本上都已解决了最基本得温饱问题。而洞沟村尽管作为中国西南部相对较贫困的云贵高原,但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应该处于中国农村平均水平之上。

1.2 交通洞沟村乡村公路都已通过本村庄,通达度大约在90%。这为洞沟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也有利于洞沟村的文化和经济实体以外界的联系,从而促进本村经济的发展。这为章家庄在未来开发旅游经济方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3 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洞沟村作为一个自然农村,他们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但这却不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根据问件调查显示,他们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做一些小生意,同时也有部分收入是通过外出打工而获得。

1.4性别洞沟村目前有428户人家,总人口有2280,男女比例大约各占50%,村庄的老人大约占总人口的10%。这样的一个人口比例结构,从整体上上来说是比较有利益村庄整体的发展。

1.5人口居住分布 洞沟村人口居住分布主要沿村内一村公路两侧分布,除此也有些人家分散坐落。当然,这样的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村里的地理环境条件的,也适合村里当前经济的发展。这一分布格局,基本上是符合中国自然村的分布规律。

1.6 职业洞沟村的村民主要有做小生意个体商户和以务农为主。当然,除此之外,-1-

还有部分是从事其它职业的。

2、洞沟村的旅游发展概况

2.1洞沟村的旅游发展史洞沟村虽然作为“民族村落”,但是说起它的开发史还是比较落后的,可以说处于初始状态,当然这样一来,洞沟村的旅游收入同样为零状态。据我考察得之,洞沟村出于这样的局势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2.1.1当地的传统文化至今保存完好的寥寥无几。这样一来,洞沟村最值得开发的旅游资源就很少了,而且许多具有土家族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丧失,这无疑是对本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极大损失。

2.1.2当地政府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政策支持。尽管洞沟村的民族文化保存不够完好,但是它毕竟是土家族聚集地,也还有很多值得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如果政府在政策上很好的给予支持,开发好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可以很好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和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

2.1.3当地村民对于旅游经济认识不到位,导致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旅游经济在我国农村的发展目前尚处于初步状态,所以很多村民还不甚了解旅游经济的开发对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所以,洞沟村的旅游开发处于初始状态。

2.1.4交通通达度还不够完善,虽然村村公路,可是公路质量欠佳,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这也是导致当地旅游经济开发落后的原因之一。

2.1.5缺乏商品意识。目前国内外发展旅游业,其重大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旅游业本身,而是“旅游搭台,经贸唱戏”。而我省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尤其是对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

2.1.5乡村旅游资源与当地乡村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与市、县旅游部门的协调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需同时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宾馆、旅游餐厅、旅游通讯以及解决水、电供应等。又如乡村旅游业开发起来后,如何与当地市、县旅游部门合作,旅游网络,做到城乡结合,点线结合,组成最佳的旅游线路,以吸引广大游客

3、洞沟村旅游的开发模式

根据我实地调查,洞沟村的旅游目前开发状态处于开始阶段,对于一个“少数民族聚集村”,开发处在这样一个状态,于是便找到了村长询问情况,从村长得之,他们村的农村旅游经济刚开始开发,而且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组织负责开发。我们就针对这样的情况问他们为什么政府没有给以支持,他们就说,他们不知道政府会扶持。另外,我们问他们有没有引进外资的投入开发,他们说也没有。经过一番的了解,我们便知道洞沟村的旅游经济处于这样的状态也就没有什么不解的了。

洞沟村作为一个经济水平刚处于中国农村中等水平偏上的地位,没有经济的基础,仅仅靠他们自己来开发自己的旅游资源,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他们村的旅游资源几乎没有得到开发,待开发的有莲花池和一些村里的遗留的石雕等人文资源。

4、洞沟村的旅游基础设施

洞沟村的旅游经济开发处于初始状态,所以他们的旅游基础设施也是一样的处在初始状态。据我考察得之,他们目前还没有比较正规的酒店,甚至连规范化的旅社都没有,只有一两家设施较差的农家旅馆。

在我们这里,也没有比较规范化的餐饮店,唯一有的就是几家农家乐。另外,我们村里也没有具备作为一个旅游景区该有的购物商铺以及旅游纪念物的店铺,这样的旅游基础设施尚处于初始状态,所以,要想开发的好洞沟村的农村旅游,就必须建设好当地的基础设施。

5、洞沟村的农村旅游未来走向

鉴于洞沟村的旅游开发尚处于初始状态,而乡村旅游业是一项新的产业,必要制订一整套发展计划,包括长远规划和近期组织实施计划。从长远规划来看,主题是大产业意识,把乡村旅游业与乡镇企业同等对待,也可积极引进外资,兴建一批度假村,参与国际旅游竞争。从近期组织实施计划来看主要是各地旅游决策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因地制宜,立足创新,循序渐进,办出特色。如果要想把自己开成一个模范化的农村旅游基地,在全盘筹划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措施:

5.1 引导和改变当地村民对于旅游经济的开发认识由于村民们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门新兴产业而加以重视起来。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尽管乡村旅游业伴随着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加强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

5.2 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乡村旅游基础。目前,我省大部分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开发是不可能的,应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在旅游资源质量高,交通运输条件好、经济基础比较好、旅游热点附近的乡村应加速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风格独具的乡村旅游基地。洞沟村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村庄,拥有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这是在旅游开发是不能忽视的人文资源。

5.4 注重特色,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在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及组织旅游活动中,应将其放在首位。

5.5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吃、住、行等问题,从吃来说主要是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从住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搞星级酒店,但必须保持卫生、舒适,并解决洗澡等问题,最好是兴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造价低廉的庄园式的旅舍。

5.6 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重视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产品大多是一些无污染的轻工产品和手工艺品以及土特产品。6、发展洞沟村旅游的经济意义

6.1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发展洞沟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从业门槛低,旅游业对基层从业人员的要求比较低,即便是高星级的酒店也一般只要求初中文化水平而且不需要有其他技能,农村大量的低收于务工人员适合从事这一行业。

6.2 提高村民经济收入

通过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洞沟村旅游,当地农民就可以参与到旅游服务行业中去,如提供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或者种植、加工、销售当地的土特产品,直接或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并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6.3 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每到备置年货的时候中央新闻上面总会提到农村消费市场如何的需求旺盛,是啊!随着

农村人均收入的增加,农村消费市场必然会变得活跃起来。农民手里面有钱了,就能大胆的购买所需的物品并且收入增加了消费必将朝着高层次发展。

6.4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在平稳中循序渐进的进行,从全局上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初见成效。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产品能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发展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但由于洞沟村的村农民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不高,保护环境意识较低,使得本村的乡村旅游资源破坏严重。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加强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结论

我对发展洞沟村旅游的有利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陈述,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综合分析后肯定了发展洞沟村旅游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以铜仁市印江县刀坝乡洞沟村为例,这也使得这篇文章能够用事实说话。在写作中数据收集困难,缺少数据支撑,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统计数据,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尤其在资料收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写作中一定努力改进。

第二篇:水洞沟研学旅游策划方案

针对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研学旅游产品体系,水洞沟正在以“品牌引领、基地支撑,内联外引、提质扩量”的总体思路,不断拉长旅游产业链条,研发推出了水洞沟考古体验游、疯狂原始人、羊村总动员、模拟考古、钻木取火、原始狩猎、挤羊(牛)奶,做奶酪、扎麦草方格、实景体验、军事探秘游等12大特色研学旅游产品和项目,开展了水洞沟国际风筝节、巧克力节、冰糖葫芦节等主题活动和结合,不断丰富研学旅游产品体系。与此同时,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核心价值观,水洞沟不断依托“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品牌效应,加大研学旅游品牌宣传,大力开发培育研学旅行产品。

一、研学口号

快乐研学·宁夏精彩

二、研学主题

从历史中读世界,为未来攒经验 参观主题博物馆,让学习立体起来 走进原始世界、憧憬梦想

寻历史印记,探古今轶事,享成长之乐 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考古之旅 今天我是原始人

三、研学线路产品

(一)一日游研学旅游产品

1、“原始怀古之旅”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宁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亲身感受“水洞沟文化”,了解史前人类生活、迁移过程;探秘文字历史起源,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主要特色活动:在水洞沟实景体验三万年前远古人类生产、生活场景和暴雨、洪水、地震等灾难来临时的震撼场景。学习钻木取火和原始狩猎技巧。

亮点:参与活动的孩子有机会获得水洞沟景区特色《我是疯狂的原始人》证书。

2、线路市场客源。本线路主要针对银川、石嘴山、吴忠、灵武等区内市场。

(二)二日游研学旅游产品

1、“快乐成长之旅”。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宁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亲身感受“水洞沟文化”;了解史前人类生活、迁移过程;探秘文字历史起源,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同时,通过“寻访藏兵斗洞穴”,带领大家穿越到三万年前远古人类生产、生活场景和暴雨、洪水、地震等灾难来临时的震撼场景,体验带给我们的处态度--邻里之间要互相关照、帮忙,传承中华美德;感受历史文化,再现民族精魂。

主要特色活动:水洞沟实景体验三万年前远古人类生产、生活场景和暴雨、洪水、地震等灾难来临时的震撼场景。学习钻木取火和原始狩猎技巧;体验挤羊(牛)奶,做奶酪和扎麦草方格的快乐。

亮点:参与活动的孩子有机会获得水洞沟景区特色《我是疯狂的原始人》证书。

2、线路市场客源。本线路主要针对区外市场或周末亲子游家庭。

(三)线路价格

一日游产品和二日游价格均包含所景点首道大门票。门票价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取费标准进行核收。参与体验项目的费用可采取自愿的形式或旅行社统一收取两种方式。

第三篇:秋沟村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秋沟村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调查人:

调查内容和目的:了解秋沟村自然和人文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调查方式:询问村文书,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

一.秋沟村总况

秋沟村辖属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蒋家堰镇,位于县城西偏北方向,距县城约为22公里,距蒋家堰镇约为6公里,交通比较便利。

秋沟村位于东京109°29'-110 °8'北纬31° 32'-32° 22'之间,海拔约为600米,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该地昼夜温差大,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十四度左右,年降雨量一千毫米左右。该村北面与关垭村接壤,东面与东沟河村接壤,西面与南面与陕西省平利县长安镇接壤。有两条小河从村里穿过,由于河的水流量很小,只能保证日常生活用水,难以用于农业灌溉。村中有村委会,村支部,村庄分为6个组,全村总面积约为20000亩。

该村总体比较贫困,现有居民147户,人口610人,男女比例比较平均,老人(60岁以上),中青年人(16~59岁),少年儿童(15岁以下)分别约占总人口:20%,50%和30%。由于年轻劳力多外出务工,村中留守的老人和儿童较多。近些年来由于交通和自然灾害的原因,相对偏远的四五六组有部分居民迁出,迁往交通相对便利的一二三组或其他村,因此全村总人口有减少趋势。现今各组人数如下,一组:133人;二组:117人;三组:89人;四组:90人;五组:75人;六组:106人。其中一二三组相对富裕,四五六组相对贫穷。

全村农业用水比较缺乏,耕地以旱地为主,耕地总面积为1149亩(退耕还林以后),人均耕地面积1.8838亩,其中水田172亩,旱地977亩,水田人均0.2820亩,旱地人均1.6016亩,353.3亩耕地现已退耕还林。耕地分布情况如下:一组:水田48亩,旱地114亩;二组:水田36亩,旱地63亩;三组;水田50亩,旱地116亩;四组:水田21亩,旱地247亩;五组:水田17亩,旱地268亩;六组;水田无,旱地268亩。水田里农作物为水稻,旱地里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花生,土豆,红薯和黄豆等。蔬菜有:白菜,豆角,黄瓜,菠菜,芹菜,大葱等。

村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经济效果不佳。有金矿,但经专家考察不具备开采价值,有丰富的石料资源(以石灰石为主,属于建筑用料),正在开采中,成本较高故收益有限。动物资源较为丰富,家养动物以猪,鸡.鸭为主,野生动物主要有獐、鹿、麂、野猪,其中野猪较多,而且经常下山到农田里啃食农作物,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危害。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经济作物少,用材树种主要有松木和杉木,但面积较小,无经济作用的杂灌木较多。

地方的两种特色经济作物在该村发展受阻,茶叶产业在90年代发展迅速,最多时茶园面积多达100余亩,集体经营,并可进行加工出售。但近几年来由于加工设备老化和经营管理问题,发展受阻,现今仅保留茶园72亩,交由个体经营,只能出产初级产品,经济效益不佳。魔芋生产也陷入困境,魔芋在90年代产量很高,亩产量曾高达2000

公斤,并在全村普遍种植,但由于病虫害,缺乏相关防病除虫技术,大批魔芋死亡,农户损失惨重,魔芋种植面积急剧下降,现今仅保留不到20亩。

该村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大学及以上学历者5名,但多不在村里,高中(中专)学历者20余名,初中学历者200余名,小学学历300余名,文盲60余名。其中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读写有障碍。村中以前有一村级小学,由于政策原因现已被关闭。目前适龄儿童在邻村的中心小学接受教育,校园距最偏远的居民家不超过2公里,小学教育能很好的普及,但乡村学校教师水平,教育设施非常有限。可喜的是,多数居民能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尽力支持孩子完成普九学业。该村姓氏较杂,没有绝对多数的大姓。其中敖,洪相对较多,其他

30多种姓氏人数较少。

该村现有公路1.8公里(水泥硬化路,宽3.5~4.0米),公路能到达

一二三3组,4组有1公里土路(土石结构,较大吨位机动车辆不能通行)。由于地势险要,五六组不能通机动车,仅有小路通行(小路宽1~2米,只能供人通行)。村中没有大型车辆,有轿车3辆,摩托车20余辆,农业用车辆较少(都为农用拖拉机),生活用车一辆。居民外出多选择出租面的或自驾摩托车。总体来说,该村交通不是很便利。村中几乎没有水利设施,仅有少量土渠(梅雨季节有水,旱季时干

枯),灌溉用水短缺。其中一二三3组通自来水(仅能保证生活用水,且水只经过过滤,未消毒,不可直接饮用),四五六3组使用山泉水和少量井水,水资源比较匮乏。

全村6各组全部通电,村里1~4组通有线电话,1~5组通手机信

号。全村仅有3户通有线电视,居民大多通过架设无线接收设施接收电视信号。总体而言,村里通讯条件不够完善。

村里合作医疗制度开展良好,全村全部参合。村里有一卫生所,可

以提供常用药品,能够输液,治疗一些日常小病。农民医疗费用能报销75%~80%。但由于居民收入有限和医疗知识有限,约20%居民有大病而不去积极治疗。

二.居民基本情况

村里一二三3组相对富裕,60%居民住房为砖混结构,其他为土木

结构。四五六3组相对贫穷,几乎全部居民住房为土木结构。全村平均每户住房面积约为140平方米。由于交通,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原因,四五六3组居民有外迁现象,居民多迁入条件相对较好的一二三3组,或是其他村组。迁出的农民靠务工和租种他人田地为生。

村中40%家庭三代人住在一起,60%家庭两代人居住(老人分开居住)。全村约有12%左右村民享受“农村低保”,由国家和政府养老。全村现有50%劳力外出务工,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广东,河北和山东一带,多从事体力劳动。

村中民风纯朴,思想较为开放,比较关注时局变化。村民喜辛辣

食品,主食以米饭为主。较为注重婚丧习俗,结婚是一般花费3~5万元,丧葬时一般花费1~2万元(具体花费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由于当地风俗,女儿很少出嫁外地。近些年来,外地女子嫁入较多,其中多为在务工期间产生感情而结婚。

居民收入普遍不高,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900元每年,低于本地区人均收入3500元每年。而且村中贫富差距较大,多数居民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其中种植业收入约占20%,养殖业收入占20%,外出务工收入占60%。较前几年相比,居民收入总体走高,2005~2008年增长较快,较上年同比增长约30%。2008年底~现在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外出务工收入减少,人均总收入增长急剧放缓。

居民支出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花费和农业生产投入上,其中生活支出约占总收入的30%,农业生产投入约占50%,教育和医疗及其他花费约占20%。总的来说,近些年来居民消费水平有所上升,受“家电下乡”的刺激,家电消费上升很快,电视,电冰箱,电扇,家用炉具等购买量剧增。

居民的文化生活相对单一,较富裕的家庭闲暇时一般选择看电视节目,少数有条件的居民选择读书读报,其他居民一般选择下象棋和玩扑克。

三.村落的政治情况

新的村支部于2007年组成,主要成员如下:

村支书:曾中新党员 1963年生46岁初中文化

村主任:方常明党员 1960年生49岁初中文化

村文书:陶文军党员 1949年生60岁初中文化

村委会现有成员17名,全部为党员。

村中无集体企业,无固定收入。现只有退耕还林的年补贴收入9000余元,村支部准备用于修筑公路和堰渠,预计花费很多,年终估计无结余。

村支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退耕还林,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村合作医疗等惠农政策得到很好的落实,村民得到了实惠。

村支部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养殖业,并修建1公里水泥硬化路。

四.总结

由于时间有限,笔者无法深入了解研究秋沟村的具体情况,现仅就笔者所观察到的一些情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村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生活相对单一,闲暇时间多

用于打麻将,打扑克。笔者认为村支部可以鼓励村民多利用新华书店所帮助提供的书籍,多学习相关知识,科学种田,科学养殖,与时俱进,提高居民收入,还可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2.尽管村经济水平较差,但是贫富差距的确是村里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富的可以达到城市人的生活水平,甚至超过,穷的却无法解决温饱问题。笔者建议村委会出面号召和帮助贫困村民学习富裕村民的致富途径,号召富裕村民帮助贫困村民,推动村民共同富裕。

3.地方特色经济作物虽然在该村发展受阻,但笔者经了解发现

认为茶叶在该村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地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并提供相应技术鼓励有条件的村民种植茶叶,并保证价格统一收购,促进经济发展。

4.笔者了解发现秋沟村交通状况也制约着该村的发展,村支部

虽制定了修建道路的计划,但资金不足。笔者建议村委会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宣传修路的益处,组织村民利用农闲时间义务出工,节省修路资金,促进全村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秋沟村虽然较为贫困,但村民们勤劳朴实,秋沟村有着好的资源,有着好的组织和领导,有一批肯为群众办实事、有眼光、有头脑的村干部,还有着较好的外部发展条件,衷心祝愿秋沟村早日腾飞,期待秋沟村与中部地区一样稳步崛起!

第四篇:五台山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五台山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五台山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底蕴,其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五台山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台山佛教旅游客源市场稳定,旅游者重游率较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开发潜力!但是,目前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并没有完全挖掘出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五台山旅游业发展也没有充分发挥其申遗的本质优势,即文化优势!相反地,功利性和经济性趋势显著,佛教文化这一深层次内涵没有在五台山的旅游发展中突出显现!本文以五台山丰富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涉及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阐述其在五台山旅游中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挖掘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内涵!目前,关于五台山旅游发展的研究课题已取得很多成果,很多学者认为佛教文化已经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旅游业中的影响更为深远!五台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2009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人们对他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涌现出了许多研究成果。

(二)调查方法

多次生入五台山旅游景区及相邻县旅游区开展实地调查,同时走访了五台县文化局,又见五台山演出剧组工作人员,五台山景区文化办公室,五台山佛教文化协会,及五台山气候观察站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调查报告。

(三)调查方向

1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五台山旅游的影响 2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 3五台山旅游开发问题探析

(四)调查结果结果概述一

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

五台山自东汉始建寺,唐代时期成为佛教圣地,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拥有了丰富而且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包括佛教建筑文化%佛教饮食文化等,它们都是佛国的宝贵财富!风格独特的佛教建筑

五台山被誉为“中国建筑史的活教材”“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博物馆”“东方建筑的艺术宝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文物价值非常高!五台山的寺庙,佛塔极多,古朴庄严,气势不凡!其中著名的青庙有显通、塔院寺、殊像寺、南禅寺、佛光寺、大螺顶等,著名的黄庙有菩萨顶、罗睺寺、寿宁寺、金阁寺等!五台山的佛塔种类很多,有规模宏伟的大白塔,历史悠久的“祖师塔”,做工精细的铜塔等!大白塔高耸入云,洁白浑圆,是五台山的象征,也是著名的佛迹,它是佛教徒朝山必定要礼拜的地方。品味独特的佛教饮食文化

素食是汉传佛教的戒律,与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戒杀生#等相关联!五台山的素食文化很吸引人,在台怀镇有很多素菜馆,一些宾馆还专门提供斋餐!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素食对人有益,有助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肥胖症等都有积极作用!五台山台蘑是蘑菇中的珍品,因生长在五台山的五座台顶而得名!品种有银盘%香蕈等十余种!台蘑味道鲜美,质地优良,具有舒肠胃、解肉腻,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提高智商之功效,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著名的中成药“舒筋散”,其主要成分就是台蘑!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达 40%,维生素A达60%,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肾脏病、胆结石、糖尿病、肝硬化和降低血压等疗效!据专家鉴定,台蘑具有防抗癌变的作用!历代台蘑均为皇家贡 品,现为大众美味山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五台山旅游的影响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构成了整个五台山旅游资源的主体部分,在五台山旅游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五台山旅游各个要素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体现了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整个五台山旅游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主体的影响

旅游主体即旅游者!旅游活动是人们需求层次提高的一种表现,能满足人们精神的需要!五台山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山林滋养着佛,佛光普照山林,草木披着佛的祥光,经文也沾着山的灵气!五山处处有庙、庙庙是景、景景藏典、典典生辉!显示着五台山旅游资源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其自然旅游资源有山川、悬崖、幽洞、溪流、泉水、瀑布、六月雪等等,令人叹为观止;人文旅游资源有寺、庙、亭、阁、楼、塔、碑、塑、像、壁画、佛经、音乐、佛事活动、帝王轶事,种类繁多,令人称奇!在一个旅游区荟萃着如此众多的旅游类型,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的旅游区中是非常少见的!通过到五台山旅游可以增长游客的佛教文化知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在今天这个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不断升级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烦恼缠绕着人们,日常工作繁忙的人们不得不在各种小长假中”挤出时间外出旅行,放松身心!而佛教文化能够带给游客一个悠然%轻松的环境,使紧张、压抑和疲惫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释放,因此人们在五台山的旅游不仅仅是作为一次观光旅行,同时也是一次充实精神之旅,让人们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感受无限的世界的欢乐,同时通过佛教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多地了解五台山!近年来“五一”小长假期间,五台山的游客接待人数逐年增加!每年都要接待大量来访、求学、交流和朝觑的佛教徒,而且还经常举行各种佛教会议和有关的学术活动等等!佛教人士亦纷纷来到五台山修习佛法,修行一段时日后,多数请求披剃出家,有些在五台山的禅坐中心学静坐,大多数则入山林苦修!这使得五台山知名度不断提高,有利于开发新的旅游客源市场,形成多元化的客源,促进五台山的旅游事业不断发展!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五台山旅游客体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说的旅游客体是指五台山,主要讨论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客体经济的影响!五台山因拥有独特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而名声海内外,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到此游览%朝拜,由于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消费,五台山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迎势而上!近年来,五台山的旅游住宿%饭店%小商品市场快速发展,为五台山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2010年台怀镇国民经济总收入猛增到5.6亿元,旅游经济总收入上升到4.75亿元,农民人均纯月收入3480元,较2009年分别增长8 %、9.6%和8%,强势突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旅游经济支撑起了全镇经济的一片天!五台山近年的旅游收入也逐年增长,丰富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为五台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五台山的驰名中外,也因五台山的举足轻重,当地农民本着靠山吃山的习惯,采取松散而零星的经营模式,以服务旅游为主,开展各种旅游经济活动,旅游收入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五)调查结果结果概述二

五台山的旅游气候资源

五台山风景区在东经113b32'北纬39b02'附近,方圆五百公里。区内有东台(海拔2465m)、西台(海拔2773m)、北台(海拔3058m)、南台(海拔2485m)、中台(海拔2898m)五大高峰。北台是我国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有“华北屋脊”之称。因海拔高、温度较低、冬积冰、夏飞雪、无炎暑,故又称清凉山。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台怀镇位于五大高峰形成的怀抱之中,海拔1700m,现存寺庙建筑集中分布在这里,是五台山旅游区的核心地。此处年平均温度2.3摄氏度,最热月7月的平均温度为15.6S摄氏度,最冷月1月的平均温度为-13.1度,一年中有7个月(4~10月)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上, 5个月(11~3月)在零下。年平均风速610 m/s,冬季风大,夏季风小。海拔289717m的中台顶,年平均气温-4.12度,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9.15度,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7.9度,一年中只有5个月(5~9月)平均气温在零上。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为914m/s, 12月平均风速最大,为1313m/s, 8月份最小为519m/s。降水多,平均年降水量82815mm,主要集中在夏季,山上山下不仅气候差异大,天气状况也常常大相径庭,有时台顶峰巅,阳光灿烂;山底却乌云滚动,雷雨阵阵;有时山头黑云压顶,而下面却分外晴朗。在夏季,天气说变就变,有时一天经历晴、阴、雨、雷、雾、风、雹等多种天气。日出、云海、佛光、雨、雪是五台山极具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他们形成于一定的气象条件下。晴朗的夜晚,尤其在盛夏晴夜,大气形成下层气温低而上层气温高的逆温现象,使空气密度下密上疏,有利于大气产生折射,能见度极好,在最高峰上视野距离可达2316万m之多。站在东台顶向东可看到红日喷薄而出,金霞灿烂。观日出是五台山最壮丽的景观。虽然在内陆地区,但因其海拔高而降水多,平均年降水量800多mm,是山西省平均降水量的两倍多。夏季,降水多湿度较大,云雾也较多。特别是雨后天气刚刚转晴,最容易形成云海。这里云海的云状主要有碎积云、淡积云、层云、层积云,并以由层积云形成的云海最壮观、最常见。五台山山峦起伏,云雾迷朦,登山远眺,幻影时来,灿烂的光圈里能见到自己的身影。人们把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称为“灵光”,又称为“佛光”。这种佛光以东台顶出现较多。五台山降雨频率高,但强度小,适度雨量加上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给人在心理、生理上带来一种朦胧美、舒适感,增加旅游的情趣。由于海拔高,寒冷期长,台顶一年中有11个月有降雪,有“六月冰方融,七月雪又至”之说, 全年降雪日在60~101天之间,积雪日最多可达218天,历年降雪最大深度为29cm。冬季大雪漫盖山野,似银装玉砌的冰雪世界。

五台山的自然景色也很优美,特别是夏季,海拔2000~2500 m以上的地段,绿草如茵,百花争艳, 2000 m以下山谷、寺庙周围,分布着油松、云杉、落叶松及白桦等林木,还有清泉碧池,为寺庙景观增加了幽深气氛。

目前五台山旅游项目是以佛教文化为核心、古建筑群为主景的观光活动。与其他名山相比,五台山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充分。五台山的旅游业还处在我国80年代的水平,属于“资源产品共生型”的旅游资源,佛教文化和古建筑群本身品位很高,从资源转换到产品不需要很大投资。但是产品单一,目前难以满足旅游者日渐多样化、层次化的需求。进一步发展景观生态旅游,开发包括气象景观在内的自然资源,是该丰富地区旅游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培植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五台山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五台山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大陆性气候强,气温日变化大,旅游活动主要在白天进行,夜晚则休息。因此白天的气象条件对旅游的影响更重要,表6是用平均温度计算的着衣指数,在白天指数值要比实际值等级高,因此白天实际感觉比计算值偏暖一级。这样五台山从4月到10月是适合旅游的,其中4、10两月较冷,白天需穿一件羊毛衫外加一件 外套,这种着装不会使行动不便而影响旅游活动。5到9月是旅游的理想季节,春、秋季着装。其中6、7、8三个月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在晴日昼间着夏装即可,早晚或阴雨天需加一件外套。此时华北平原、南方诸省暑热难耐,而五台山气候凉爽湿润,堪称/清凉世界0,人体感觉很舒适。此时不仅舒适度好,景色也很优美。其中7月份又优于6、8月,是全年旅游的最佳期。11月到次年3月气候寒冷,风大,需穿很厚的衣服才可在户外活动,感觉不舒服,同时白昼时间短,不适合以观光为主要目的旅游活动。但可以开发冰雪景的观赏和雪塑、滑雪等特色旅游活动。

(六)调查结果结果概述三(旅游开发主要问题探析)

宗教圣地形象没有突出

五台山的旅游开发要发展宗教圣地的形象, 不断提高其在佛教界的地位。五台山是驰誉中外的佛教名山, 自古以来高僧辈出, 讲经说法, 倾动朝野。这些高僧大德可谓五台山的灵魂, 他们的出现和存在使五台山倍加荣耀。佛教中心是名僧集中的地方。一但五台山高僧增多, 其地位也就自然得到提高。但是近年来的旅游开发并没有突出其形象。五台山更像佛教氛围厚重的市镇。旅游开发已使五台山商业市场气息重于佛教文化氛围。如五台山各寺庙都用僧人出售门票。不仅让僧人分身, 更让僧人分心。游客看到的不是僧人读经念佛而是在做赚钱的俗务。台怀镇的饭店和市场太多太近。佛教要求修心, 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寺庙不是市场, 也要远离集市。这里只是让人们在庙会期间同来拜佛。现在旅游开发会增加人员的来往, 已把其四周变为闹市。五台山的旅游发展一定要阻止这种趋势。现在国内外都趋向于将旅游区与活动区分开, 特别是属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旅游区。我国的张家界、武陵源自然遗产旅游区就是单纯的旅游观光。五台山核心区的商业开发是其没有很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优美自然风光不能展示 五台山不仅有不少的文物古迹和各种人文景观, 也有优的自然风光。游客到此一是感受其庄严的佛教文化、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 再就是可以欣赏特有的自然风景。五台山的自然风光主要有五个风格迥异的台顶以及黛螺顶。五台山的台顶离五台山中心台怀镇较远, 东台 19 公里, 西台22公里, 南台 28 公里, 北台 20 公里, 中台 19 公里。这给徒步登山造成困难。但是为了开发旅游而在五个台顶都修了公路, 这样却是破坏了自然风光。游客坐车上山不能观赏沿途风景、体验五台山的自然魅力。五台山现在水少, 植被不多, 山上很多地方光秃秃的, 让人有残败荒凉之感, 肯定不能吸引旅客。五台山的降雨量超过 800毫米, 但是清水河却长期处于涓涓细流的状态。要使游客置身于佛国山水之间就必须改变开发方式。特色纪念品开发不足

旅游开发中旅游商品市场也是现代旅游的重要一环。旅游收入较发达国家或地区, 旅游购物收入比重可达 60%。2002 年我国的海外旅游者的商品花费仅占 20.7%。通过对国内游客的调查表明, 一半以上的游客希望在景点买到有景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大部分游客希望能买到 10-50 元的旅游纪念品。现在五台山的纪念品并没有突出品牌, 市场上各种纪念品非常丰富,但能代表五台山的却很少。纪念品市场的开发是现在五台山旅游开发的弱项。五台山的一些资源也要包装起来, 如台蘑就有很好的前景。旅游开发没有带动周边发展

五台山旅游开发能否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是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五台山旅游开发的趋势是只能在山上发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的游和行。要让游客来五台山得到一系列的满足就必须把五台山的旅游与周围的住、娱、吃、购结合起来。旅客在各景点的交通就成为旅游区发展的基本问题。五台山与周围的共同 发展才是五台山做为龙头景区的体现。参考文献: [ 1] 任健美, 牛俊杰, 胡彩虹, 刘永存.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

[ 2]吕更美, 白福生, 王永明.五台山旅游现状的思考及其发展趋向 [ 3]杨蝉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五台山旅游的影响 [ 4]张育英, 陆永庭.五台山旅游与五台山地区的发 [ 5]五台县旅游发展报告

[ 6]五台山气象局气象资料统计材料

第五篇:日照市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日照市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摘要:日照市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西靠沂蒙,北连青岛、潍坊,南接江苏连云港。本文分析了日照市的地理区位、气候资源、旅游资源、旅游特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并提出了其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资源、特色、发展优势、面临的问题、建议

引言: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素有“东方太阳城”之美誉。作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这里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

1、日照概况

1.1、日照地理区位

日照位于东经118°35′——119°39′、北纬35°04′——36°02′之间,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半岛东南部,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北邻青岛、潍坊,南接江苏连云港,西通中国内陆诸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地势中间高周围低,略向东南方向倾斜,属鲁东丘陵与鲁中南。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海岸线100公里。在发展旅游经济方面有着突出的区位优势。1.2、日照气候资源

日照市生态环境宜人,拥有独具魅力的生态环境优势。这里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光照充足,既有南方空气湿润的特点,又有北方四季分明的特征,被誉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是长江以北最大的绿茶产区和毛竹生长带。境内一百公里海岸线上,有绵延64公里的优质沙滩,“蓝天、碧海、金沙滩”的优美风光令人陶醉。蓝天、碧海、沙滩也为游客纳凉避暑和冲浪提供了良好条件。

日照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标准,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达100%。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重点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1.3、日照旅游资源

日照市旅游资源丰富,建成有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海滨灯塔风景区、浮来山风景区、五莲山风景区、鲁南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刘家湾赶海园等旅游景点。日照海、山、古、林兼备。境内百公里的海岸线上有64公里的粗糙沙滩,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沿海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一有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五莲山风景区、莒县浮来山风景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有世界上最大的汉字摩崖石刻—河山“日照”巨书,天下银杏第一树—浮来山银杏树;江北最大的绿茶基地、最大的毛竹生长带、最大的野生杜鹃花生长带也在日照。日照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已发现两城遗址、陵阳河遗址、丹土遗址、东海峪遗址等;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较甲骨文早了1000多年,堪称我国文字始祖。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齐长城遗址、莒国故城、日照港等也都是游客的必游之地。1.4日照旅游特色

一是典型的“3S”(3S: 太阳Sun、海洋Sea、沙滩Sand)特色。日照素有 “蓝天、碧海、金沙滩” 之美誉, 优质的海滩被称为“中国第一滩” , 60 多公里的金色沙滩, 水清、沙细、滩平, 可以与夏威夷相媲美;这里的阳光灿烂, 全年约有 300 天为光照日;这里的大气质量保持优等品质,可谓 “天然氧吧”;这里夏季凉爽的气温, 舒适的环境, 是人们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胜地。二是良好的生态特色。日照地处南北生物的交汇处, 既有南方的毛竹、茶树、水牛, 又有北方的动植物, 生物的多样性为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生态旅游主要有五莲山佛教生态旅游线、茶文化旅游线和竹文化旅游线。五莲山风景名胜区是 4A 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山东省三大生态旅游区之一。日照是绿茶之乡, 拥有茶园面积 4800公倾。生态旅游还有让人神往的浮来山的神树, 它已生长 4000 多年, 堪称为 “树中之王”。三是水上运动特色。日照已成功举办了 2005 世界帆船锦标赛、2006 国际 470 级欧洲帆船锦标赛, 今年 8 月份将举办全国首届水上运动会, 明年还将举办奥帆赛热身赛, 2009 年还要举办全国运动会水上比赛项目。水上运动已成为日照旅游的一大特色品牌。四是民俗旅游特色,以“住渔家房、吃渔家饭、干渔家活、品渔家乐”为主要内容的“渔家乐”民俗旅 游特色,目前拥有6万余张接待床位, 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目 的地 , 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旅游品牌。

2、日照旅游业的发展优势、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2.1、日照旅游业的发展优势 ○

1、日照旅游交通便捷。市内公路、铁路线盘结错综复杂。同三沿海高速公路贯通祖国南北、日东高速公路直接通到菏泽,两条国道、九条省道,荷日、胶新铁路纵贯市境。目前日照无自身机场。日照现已开通至韩国平泽的客箱班轮;每天发往省内外的客车达300余班次,城区公交车线路已开通21条,出租车1316辆,能满足游客所需。○

2、特色旅游项目众多。日照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出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依托海滨优势,推出了3S(阳光、海水、沙滩)休闲度假游;依托五莲山、九仙山风景区,推出了生态宗教游;依托浮来山风景区、莒县博物馆推出了莒文化游;依托水上运动基地和万平口景区,推出了滨海体育游;依托茶博会和茶文化旅游节,推出茶文化旅游;依托沿海渔家村,推出“渔家乐”民俗游,住渔家屋、吃渔家饭、赶海拾贝、乘船撒网,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3、旅游商品琳琅满目。日照有驰名中○外的乌鱼蛋、乌鱼干、文蛤、西施舌、对虾、海米等海鲜珍品;有黑陶、农民画、地毯、石雕、根雕等艺术品;有在国际市场上倍受青睐的抽纱、刺绣、工艺屏风等;日照绿茶正走出国门,展翅欲飞。

4、旅游服务设施齐备。日照旅游接待

○功能日益增强,目前全市旅行社达到92家,出租车1316辆,旅游饭店及各类社会宾馆600余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8家,旅游商品、纪念品定点生产单位12家。

2.2、面临的问题

1、地理位臵不利。日照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南部距青岛200km与连云港隔海相望因而日照的旅游区位弱势即北有青岛、烟台、威海南有连云港日照受制于其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且青岛、连云港的旅游业发展相对来说处于强势地位日照旅游业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

2、旅游资源开发滞后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日照海滨资源的规模和质量堪称全国之最莒国古文化资源举世闻名太阳文化国内独有。但有这么好的资源却没有开发出与他们的质量、品位和知名度相适应的旅游产品莒国古文化和太阳文化的开发多年来只闻其声不见行动一直停留在“口头开发”上喊起来却没有干起来使日照旅游开发的水平和步伐远远落后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也落后于日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3、服务质量需要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较低这直接影响旅游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代表着日照旅游的形象其好与坏关系着整个旅游市场。据调查在日照的导游具有国家导游资格证的只有56其余的只具有地方资格证甚至是临时资格证。因此需要吸引大量高水平、高能力的旅游从业人员来日照这样才能在人才方面保证日照旅游业的高水平发展。

3、日照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建议

1、突出日照的休闲城市特色提升日照旅游的知名度。把日照旅游产品定位于以黄金海岸线为核心水运会基地为重点多样化、特色型诸项旅游产品为补充的旅游产品体系突出日照的休闲城市特色提升日照旅游在海内外游客心目中的知名度。

2、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当前要抓住世界经济重点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公务、会议及展览旅游举办国际性大型会议、商务洽谈、展览等活动。

3、注重对文化内涵的挖掘。文化被认为是旅游的灵魂要让游客品味日照景区的特色应加强对历史文物、历史区街、老字号的保护与开发加强对具有地域特色风俗民情的整理与开发以形成浓厚的特色文化氛围。

4、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行业管理的权威性充分发挥旅游协会、饭店协会、旅行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开通社会评议渠道开展旅游信誉等级评定活动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还应根据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低的现状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这是保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结语:日照市处在新亚欧大陆桥旅游带与山东黄金海岸旅游线的交汇点上地理位臵十分优越,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形成了丰富的旅游气候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类型多样的特色旅游项目促成了日照市得天独厚的旅游特色,总之, 日照凭借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纯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旅游特色, 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作为一座新兴的海滨旅游城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照市的旅游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人文地理学》,赵荣、王恩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经济、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手册,[3].中国日照城市门户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rzgl/zrdl/。

[4].日照政务网--日照市人民政府,http://www.xiexiebang.com/。[5].行怀勇:《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年13期。

下载关于洞沟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洞沟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家乐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农家乐”是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生旅游产品中的一朵奇葩。虽然我市“农家乐”兴起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势头良好。目前,全市共有“农家乐”经营户360户,床位2......

    关于张家口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张家口旅游发展调查报告张家口地处京冀蒙交界处,距北京约180公里,这里地势险要,有“塞外山城”之称。张家口市辖4区13县,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京包、丰沙、大秦铁......

    宁夏水洞沟旅游景区研学游安全

    水洞沟研学游服务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依据国家旅游局出台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 054—2016)行业管理标准,针对中小学生群体本身的特殊性和研学旅行活动组织、管理的特殊要......

    城村旅游调查报告(大全5篇)

    武夷山城村聚落考察报告 (武夷学院旅游系 景区开发与管理班 林伟 2008-9-20)引言 旅游,即旅行、浏览之义,是现代高质量生活的体现。旅游业,则是一项新兴的外向型经济产业,是国民经......

    张北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报 告 材 料 张北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目的:深入乡村,体验乡村生活,切身感受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文化发生的重大变化,从张北正蓬勃发展的草原生态旅游业入手,体会张北......

    长兴县旅游文化发展调查报告

    长兴县旅游文化发展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对长兴县市民的问卷调查,查阅我县历史文化发展状况,和观察近几年旅游文化带动我县经济发展趋势等调查方式,发现长兴县的旅游产业带动,吸纳......

    巩义文物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对巩义文物旅游发展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培养和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暑假伊始,我便按......

    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断提高,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意识不断增强,作为旅游目的地、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