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侯家沟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4:0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对侯家沟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对侯家沟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对侯家沟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侯家沟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乡党委、政府的安排,侯家沟村包村干部与村组紧密配合,对所包村组农户种植、养殖业结构、农民收入及情况及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有关调查情况综合如下:

一、关于侯家沟村基本情况

侯家沟村地处我乡最西端,全村有农户286 户,人口946人,耕地 2040 亩,外出务工、从事二三产业的 255 人。五保户7户,享受低保 44 人。2008年经济总收入 765.85 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744 元。

二、种植、养殖业结构及收入情况分析

2008年,侯家沟村经济总收入765.8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49.80万元,占45.7%,养殖业收入131.57万元,占17.2%,劳务输转及二三产业收入284.48万元,占37.1%。

(一)种植业收入3498049.5元。

小麦569.87 亩,收入391153 元,玉米659.19 亩,收入780115.5元。套种244.4 亩,收入518631元。其中洋芋套种玉米159.9 亩,收入357519元。玉米套种孜然45.5亩,收入82162元。其它套种39亩,收入78950元。大田蔬菜357.69 亩,收入 1224890 元。温室25 座,13.35亩,收入 181400 元。制种 213.88 亩,收入391860 元。

(二)养殖业:

畜禽饲养量32305头、只,出栏29361头、只,收入131.57万元。其中 养殖奶牛10头,黄牛16头,肉羊660只,肉鸡29701只,生猪1918头,其中能繁母猪148头,产仔1541头。

(三)劳务输转及二三产业:

全村外出务工224人,50%的在建筑对打工,从事二、三产业的31人,收入2844800元。

三、经济发展现状

1、种植业主要以粮食为主,占耕地面积的 60 %以上,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

2、收入不平衡。从事二三产业及外出务工家庭收入相对较高,个别户人均纯收入在万元甚至几万元,而个别农户收入仅几百元,大多数家庭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全村收入最高的是四组,人均达到7000元以上,该组仅养猪一项,人均达到3000元。

3、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全村劳动力大多为初中、小学毕业,文化素质偏低,有的年龄偏大,观念偏旧,对科技成果接受慢,对市场信息捕捉不准,粗放经营,产品档次低,收入增长受到很大制约。

4、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抓住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对六、七组人居环境进行改造,下年计划对二组居民点进行改造。

5、区域特色日趋明显。经过当年引导发展,逐步形成了四组胡萝卜、母猪繁殖,制种、立体套种、三组温室西红柿,一六组立体套种等产业小区,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

6、外出务工人员及从事二三产业人员逐渐增加,收入比重逐渐提高。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提高致富本领。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外出打工,有力促进了劳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务工收入。在此基础上,采取送科技下乡、举办技术讲座和培训班、接受技术咨询等方式,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了农民的致富本领。采取“向上争一点、集体投一点、发动群众捐一点”的办法,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四、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1、结构调整滞后。同时,受市场信息、自身素质等因素影响,许多农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适应,对种植、养殖产品的取舍只能盲从于市场短期的价格波动,不能科学地、准确地判断市场规律,造成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和滞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3、农业投入不足。该村自然条件相对差,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也影响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该村地处北大河边缘,地少、土薄、人多。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灌溉仅依靠河水,为发展高效农业增加一定难度。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滞后,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抗灾能力差,农户增产增收缺乏保障。

5、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保守,认识不到位,为经济增收造成一定难度。

部分干部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认为享受低保是自豪,是光荣。全村低保户数量居全乡之首,目前已享受低保、五保农户达到51人,占全村人口的 5.3 %。

五、关于对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1、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要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在依靠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渠道争取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为增收创造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采取各种形式,提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及种植技术。利用各种形式,不断提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转变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找准致富突破口,发展经济,增加家庭收入。要通过多种形式如电视讲座、农民夜校、田间指导等,大力推行农科教结合,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从而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向科技进步要收入。

3、优化产业结构。

按照市区提出的“一特四化”要求,以主攻万元田,增加五千元田,减少双千元田的工作思路,及早制定种植计划,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户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一是引进扩大高效制种面积。二是增加胡萝卜、大葱复种等高效田种植面积。三是发展本村传统优势种植立体套种,重点发展玉米套种洋芋。四是改善基础条件,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五是引进、扩大新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优质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合同农业”的新路子,做到让农民只思生产,不愁销路。

4、健全市场体系。通过建立中介组织、组织营销队伍、完善信息网络、强化科技指导等,为农民产前提供种什么最好的信息,产中联系好销售渠道,不能让农民一家一户闯市场,为农业产、供、销提供全方位服务,以保证农产品价值和农民收入顺利实现。

5、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加大剩余劳动力输转,使农民收入有新的突破。劳务部门及时向农户提供用工信息,积极引导农户节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二零一一年二月四日

第二篇:对--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村经济意义重大,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家产品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1号文件,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再次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重大,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农业经济管理大专生,我有责任学习和贯彻好中央关于“三农”的各项政策和意见,为此,我选择了以“农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作为切入口,真实地去了解和关注“三农”问题。2012年-----村进行驻点调研,通过走访、问卷、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了调查。

一、----村经济发展现状

距离政府驻地16公里,辖中寨、红场、帮歪、垭口4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全村菜有352户,1451人,是一个景颇族、汉族的杂居区。帮歪村有党员59名,女党员7名,占党员总数的11.86%,少数名族党员49名,占党员的83.05%,35岁以下党员13名,占党员总数的22.03%,大专以上文凭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的3.39%,有入党积极分子8名。全村土地面积37.7平方公里,海拨1514米,平均气温15度,年降水1403.1毫米,适合种植甘蔗、水稻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7437亩,人均耕地5.3亩,林地36095.9亩。

通过多年努力,====村的经济虽然有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还是落后,贫富差距还是非常之大,也还存在着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二、====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林地资源得不到科学化利用

帮歪村林地距离村庄比较远,道路崎岖,都是一些狭窄的泥土路,大型交通工具无法进山,雨季也是难上加难。林地中的木材乱砍乱伐严重,卖木材、烧炭等砍伐都是一片片的光,无论大树小树,一片郁郁葱葱,空气清新的树林,瞬间变得光秃秃的,一个个孤伶伶的树桩触目惊心的立在那里,这里雨委雨量充沛,一年之后变成了杂草的海洋,冬天之后,杂草一片金黄,站在杂草里,杂草灰让 1

你无法呼吸,一场野火,这里又变成火的海洋,许许多多的树在烈火中死亡。

2、农民科学技术水平较低

全村1451中,大学生有11名,高中生有15名,小学生461名,帮歪村民科技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许多村民以前生活在大山里,教育条件差,三十多岁以上的人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大部分村民大字不识几个。二是由于是民族地区,思想比较保守,跟不上新科技的步伐。三是由于资金问题,没有相关有技术人员组织培训或是现场指导,生产经营方式以粗放型为主,许多农民都以自己的方式方法耕作着,饲养着,严重的与社会脱节了。

3、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帮歪村覆盖面积广,尤其是山地面积,耕地主要是山地,虽然多年建设,但基础设施始终不够完善,制约着帮歪村的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村寨公路不够完善,多数村民小组还未修通公路,只有一些临时路面。第二,饮水问题尚未得到全面解决,大部分村民受着缺水之苦,第三,学习教育设施尚未齐备,影响着帮歪教育的发展,导致劳动者素质低下。

4、群众市场经济意识普遍不高

由于科技文化落后,农民自身素质偏低,目前,帮歪村大部分农民市场观念较单薄,不知道怎样融入到当今社会大市场中,有些还仅局限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生产不成规模,养殖不成规模,产品质量跟不上,不能在市场交易中使自己的产品增值,经济效益低,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考虑,也不知道自己该种植什么,养殖什么而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更高。

5、医疗条件较差,农民健康得不到保障

由于资金问题,帮歪村的医疗设施较差,没有资深的老医生,也没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医疗环境得不到定期消毒,医护人员没有统一的医疗服装,由于工资比较低,医护人员没有固定上下班时间,给村民带来多方面的不便,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必然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

三、=====村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1、科学的管理利用林地资源

向全村群众宣传好国家森林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要求大家认真遵守,有计划的砍伐大树,留下不成材的小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没节制的砍伐树木而烧炭,在被砍光的林地里科学种植核桃树,科学的管理,以便提高农民的收入。

2、推广科技,有计划的发展优质高效产业

加大科学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这一主绕,一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通过办科技培训班,办科技讲座,设身处地的指导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让更多的农民尽快掌握农业科技技术,二是要加强对农业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在全村逐步形成镇村一体化科技信息网络,提高农民运用科技信息发家致富的本领。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建立“以种促养,以养带种,多种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巩固粮食,甘蔗产业的基础上,提高对畜牧业生产的认识,全面加强对畜牧业工作指导,坚持以种植业为基础,做好畜牧业科技推广,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发展的原则,在现有示范户的基础上,加快对养殖专业户的培训步伐,扩大冬闲田种草面积,促进养牛业,养猪业,养鸡业,养鸭业,养鹅业的发展,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及监测系统,定期开展防疫工作。组织村民进行培训,培训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理财方面的知识,管理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科学致富的意识和能力。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直接制约着帮歪村的经济发展,只有加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力度,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就帮歪村目前情况看,需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进行农田改造,二是进行坡改梯在稳定承包土地基础上,继续争取国家对土地整理的项目,努力把基本农田改造成耕作方便农田或是山地,加大沟渠管道建设,把大山中的泉水聚集,引流,方便人畜饮用。三是完善农村道路网络建设。2012年1月,交通运输部召开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公议强调,要支持“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突出重点,统筹城乡”的方针,特别指出农村公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我国将坚持不懈地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并将建设重点逐步转移到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地区,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遇,尽早尽快把公路修好,使各个村庄在雨季同样畅通无阻。四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吸内更多的优秀教师来执教,这样才能使帮歪村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才能够使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五是优化村寨风气,严禁赌博、酗酒、吸毒、传播邪教,相信迷信。六是提高农民生活环境质量,房前屋后种植果树,例如坚果树,桃树,橘子树等,公路旁种植风景树提高空气质量,不断创造绿色未来,留给未来一个未来。

4、加大医疗方面的资金投入,管理力度

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资金,不断完善医疗设施,力争引进更多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医生到村卫生院工作,以给当地农民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保障农民的身体素质,以更好地为为农业生产优质的人力资源。

5、发挥政策优势,因地制宜,做好农村整体发展规划

2012年,云南省会议决定云南多措并举促进农民收入倍增收意见提出四项举措:一是充分发挥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二是把提高工资性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通过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到2015年的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2010年的23.5%提高到30%以上。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把提高转移性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为此,村两委班子要积极组织村民学习这些政策措施,让村民充分了解国家政策,呼应国家号召,适时购植农业机器,便更多的劳动力剩余出来,转移到其它行业,全力拓宽村民的经济收入渠道,以带领全村群众走向富裕之路。

第三篇:古家沟村典型材料

古家沟村典型材料

石鸡坝乡古家沟村位于文县中路河中下游,与中寨镇马营村接壤,全村区域面积9.8平方公里,辖2个村民小组,123户467人,耕地面积472.5亩。2012年以前,古家沟村发展较为缓慢,村容村貌较为落后。双联行动两年来,在联村单位老干局的大力帮扶下,紧紧围绕落实双联行动“六大任务”,着眼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特色,突出重点,强化保障,靠实责任,狠抓落实,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努力为实现全面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工作开展情况:双联行动以来,老干局为每户联系户发放慰问金200元,共计0.16万元;协调县水务局有效解决了古家沟村100户群众饮水困难问题;积极帮助古家沟村完成新农村打造工作任务;在每年开展的春冬两季经济林管护过程中共捐资0.58万元,购买修剪工具、农药,对古家沟村的所有经济林进行了综合管护,举办培训班三次,累计培训260人,培养科技明白人20人; “六一”儿童节,为古家沟村每位小学生购书包一个,学习用品一套;干部职工捐资,为所联系贫困户每户购买花椒苗200株;为0-3岁婴幼儿捐赠营养包5份,价值500元。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完成了村内街道硬化,协调县农办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积极协调农牧部门种植冬播马铃薯120亩。

二、取得变化:一是班子合力不断凝聚。通过对村两委班子

进行梳理,对村务财务机制进行规范,两委班子运转高效,管理民主。二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完成了村内街道硬化,完成了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三是农业特色经济实现长足发展。完成种植冬播马铃薯120亩,完成核桃、花椒等经济林管护面积1200亩,完成高接换优任务2000多株,增加了农民收入;四是困难群体备受关注。通过对困难户进行帮扶,在全村得到了良好反响,带动村干部及富裕群众主动加入到救助困难群众的队伍中。五是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县老干局始终把“双联”工作做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局领导多次带领联户干部到古家沟村调研,和乡村两级深入沟通交流,指导联系村加强党建工作,共同协商谋划村组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帮助村委会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院落绿化。同时走访联系农户,倾听他们在发展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制定增收致富计划,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主动发放连心卡;赠送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帮助联系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干部还经常以电话交流的形式和农户联系,倾听他们的致富意愿,尽心竭力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每次入户走访都是干部真心诚意,群众笑脸相迎。“双联”活动为干群之间搭建了“连心桥”,铺开了“致富路”,建立起了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

双联行动对村级工作形成了有效促进,对致富带头户、困难户形成了有力支持,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肯定。

第四篇:回民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统一思想加快发展

——回民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引言

回民村位于望江县漳湖镇南边,紧邻长江,光绪十年(1830)由安庆、九江一带为躲避战乱迁来5户20余名伊斯兰教信徒在沟口落户,为望江伊斯兰教之始。渡江战役中,伊斯兰教徒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授予的“伊斯兰英雄”锦旗一面。目前全村318户,总人口1245人,其中回民约占90﹪左右。全村耕地面积1596亩,主要经济作物以种植棉花、水稻、油菜为主,兼以养殖牛、羊、黄鳝等家禽和水产品。全村下设7个村民小组,共有正式党员32名,其中女性党员4名,预备党员2名。2009年全村总产值近45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480元。

2010年8月,经过安徽省统一选聘,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被分配到望江县漳湖镇回民村。近日,接上级指示,要求我写一篇回民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本着目标明确,实地走访,措施具体的原则,我写下了这篇报告。报告中,我就这半个月的走访做了一些结论,就回民村的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正文

1. 调查目的为了摸清回民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时有效地提出应对措施。

2. 调查对象

回民村全体村民,重点走访养殖大户,致富能手,村民代表。

3. 调查内容

回民村近年经济发展情况及发展中凸显的问题。

4. 调查时间

2010年9月15日——2010年9月30日

5. 调查结果

5.1回民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回民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以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回民为目标,统一思想、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扎实工作,使回民村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回民村今年迎来了大发展,在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照顾下,村里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气象:村里改建了自来水厂,修建了村村通公路,实施了田间沟渠的开渠清淤工程,建设了新村部,村里公路边沟下水道重建工程开工,重新装修了幼儿园,建设了村卫生服务室。村里的种植业和养殖业都在热火朝天的忙着:村里牛羊养殖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村里种植瓜蒌的试点工作正在和有关方面通力合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5.2回民发展中凸显出的问题

回民村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村民小富即安的心理十分严重,传统守旧思想根深蒂固。老人在家抱着一亩三分地,年轻人进城务工,日子还可以过得去,但是很难有发展。农民对土地过分依赖,但他们用地仍停留在传统农作物种植上面,面积小,成本高,不能规模化经营,很难提高土地利用率,难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他们的行为让许多需要用地创造更多财富的人遇到了难题,他们要发展,但农民不让地,致使想带头致富的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富不起来,村里没有致富典型。我在基层走访的时候,这一点体会尤深。有些村民虽然思想较为先进,但在致富的道路上,得不到大家的理解,支持,响应,结果势单力孤,没有成气候。回民养羊的斯大爷跟我说,他现在的羊养殖在120只左右,基本上是供不应求,但是如果想扩大规模,很有困难。首先圈养一定要有大牧场,否则圈养的羊不仅成本高而且卖不上价钱,其次如果扩大规模,羊的死亡率会增高,凭他个人能力,很难承受这个损失,他希望能有几户共同承担,可惜村里没有人响应。

二、回民交通不是很好,信息闭塞,整体思想落后,村民有电脑的人不少,但会用电脑人不多,只有少部分人敢于接受新思想,敢于创新,敢于承担风险来创业。村民缺少致富的典型,没有学习的榜样,整体气氛较为沉闷。大家缺乏知识,缺乏科技,所以很多事想做也做不了,做了也做不好。就比如今年,由于棉花价格历年低迷,今年棉花产量减少了110万吨,加上印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控制棉花出口的措施,棉花价格一路上扬,但棉农消息闭塞,并不清楚,也就没有扩大生产,没有充分享受到这次棉花涨价带来的实惠。针对这一点,回民村应该掀起新时期学习科技新高潮,党员带头学习,致富能手带头学习,带动全村学习氛围。

三、土地管理混乱。回民村要发展,土地是一个很重要的倚重因素。但目前回民村已有数十年没有重新规划土地了,土地分布极其分散,一家的几亩地能分成十几个片,很浪费人工。田间沟渠几乎年年泛滥,每到雨水季节,沟渠两边的农作物都要被淹掉不少,但是每到旱季,又抽不上水来。为了推进土地流转,土地重新规划、沟渠重新改造已成迫在眉睫之势。

5.3给回民村的几点建议 针对回民村以上情况,我的回民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国家号召,实行土地改革,重新规划土地,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土地流转。

回民村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村部“两委”班子要统一思想,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只有自己的思想正确、统一,才能领导大家统一思想。

二、针对村民小富即安的传统心理,响应县委、镇党委号召,在回民村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重点解决回民村要不要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问题,通过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具体内容另有立项)。

三、推进回民村重点工程的建设,加快修建回民村主干道,完成道路亮化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回民清真寺的重建工程,广开思路,多方面筹措资金。

四、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这既是回民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这项工作很难,但很重要,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但也不能畏难不进,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统筹兼顾,切实解决好村民关心的土地难题,这方面也需要各级领导给予大力支持。现在很多回民想发展就是缺地,很多回民没有土地或者土地不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致使想富的没有富起来,没有致富典型农民就没有学习榜样,于是小富即安的心理有了滋生的土壤,恶性循环(具体内容另有立项)。

五、村民的安置工作要做好。回民村是个大家庭,每一个村民都是我们的家人,都是我们关心和服务的对象。村民不愿让出土地,是因为他们除了种地,没有什么别的技能,一旦土地被承包,他们的收入会大幅减少。而实施土地流转工作,必然有部分村民失去土地,村“两委”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

定要提出有效措施,切实安顿好这部分村民衣食住行等生存发展问题。

六、牛羊养殖在回民村有悠久的历史,农民养殖牛、羊有丰富的经验,相关方面的技术也比较成熟。但是牛羊养殖在回民村推广有难度,首先回民村用地面积少,缺少牧场,一旦扩大养殖,土地面积可能不够;其次,牛、羊养殖有一定的技术性,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指导;再次,如果扩大养殖,会使牛、羊发病率、死亡率增高,可能盈不补亏,这就需要多家农户共同承担风险,但这又会陷入用地不够和没人响应的尴尬局面。所以,牛、羊养殖的推广应当慎重,应等条件成熟才适宜推广。在村里,还有一家饲养肉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他们家现有肉鸽150对,年收益在一万元左右。肉鸽饲养所需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效益高,推广容易,一人可以饲养近400对鸽子,容易形成规模。所以在规模化养鸽这一方面村里应重点扶持,形成创先争优中的致富典型,继而推广,带动周围群众致富。

七、农业种植方面,村里的瓜蒌正在试点种植,瓜蒌属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风险低、易于推广的农产品,一旦试点成功应予推广。

结尾

回民村在今年有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市、县级多个单位对回民村很关心,他们的对口帮扶,给回民带来了很多的实惠,村里也完成了很多的建设,这一点我们也很欣慰。我们应当抓住这次机遇,让回民村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村“两委”在搞村级建设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顾及到全体村民的利益,统筹安排,不让一个村民在致富的康庄大道上掉队。在工作方法上面,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多和村民沟通交流,站在村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要讲民主。“民有私约如律令”,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农民是一个充满着创造力的群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是农民创造的;基层组织的建设也是农民创造的,农民一系列的创造推动了我们的社会发展。目前农民也在创造着各种各样推进农村改革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值得研究和尊重的。在生产发展方面,胡锦涛主席说过,农村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在这方面,村“两委”应当注意紧抓村民的科技学习,让党员带头学习,带动全村学习氛围,努力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农作物方向发展。今年棉花价格连续上扬,但这是以棉农的大量减产为代价的,所以整体来说棉农并没有取得多大实惠,我们在生产时,要广开思路,独辟蹊径,紧盯科技前沿,追赶式前进,跨越式发展,努力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符合本地实际,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方面发展,在这方面村里发展的瓜蒌是个很好的典型。在推进土地流转方面,要把握好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现代化农业、市场化运作、农民利益最大化这4个导向,把握好中央文件中“一个坚持、三个不得、三个关键”的三大要点,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制度不变,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不改变土地的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的权益的前提下,确保土地流转依法、自愿、有偿进行。

立足第一方阵,争当崛起先锋。回民村“两委”应当立足实际,放眼长远,不怕困难,勇于开拓,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以吴勇祥同志为榜样,要有满腔热情、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要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优良作风,要有一心为公、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要有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要有艰苦奋斗、加速发展的坚定意志,要有攻坚克难、追赶跨越的必胜信心,要有扎实苦干、创先争优的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为促进回民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用我们大家的聪明才智、辛勤工作把回民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报告人:陈杰

2010年9月31日

第五篇:秋沟村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秋沟村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调查人:

调查内容和目的:了解秋沟村自然和人文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调查方式:询问村文书,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

一.秋沟村总况

秋沟村辖属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蒋家堰镇,位于县城西偏北方向,距县城约为22公里,距蒋家堰镇约为6公里,交通比较便利。

秋沟村位于东京109°29'-110 °8'北纬31° 32'-32° 22'之间,海拔约为600米,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该地昼夜温差大,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十四度左右,年降雨量一千毫米左右。该村北面与关垭村接壤,东面与东沟河村接壤,西面与南面与陕西省平利县长安镇接壤。有两条小河从村里穿过,由于河的水流量很小,只能保证日常生活用水,难以用于农业灌溉。村中有村委会,村支部,村庄分为6个组,全村总面积约为20000亩。

该村总体比较贫困,现有居民147户,人口610人,男女比例比较平均,老人(60岁以上),中青年人(16~59岁),少年儿童(15岁以下)分别约占总人口:20%,50%和30%。由于年轻劳力多外出务工,村中留守的老人和儿童较多。近些年来由于交通和自然灾害的原因,相对偏远的四五六组有部分居民迁出,迁往交通相对便利的一二三组或其他村,因此全村总人口有减少趋势。现今各组人数如下,一组:133人;二组:117人;三组:89人;四组:90人;五组:75人;六组:106人。其中一二三组相对富裕,四五六组相对贫穷。

全村农业用水比较缺乏,耕地以旱地为主,耕地总面积为1149亩(退耕还林以后),人均耕地面积1.8838亩,其中水田172亩,旱地977亩,水田人均0.2820亩,旱地人均1.6016亩,353.3亩耕地现已退耕还林。耕地分布情况如下:一组:水田48亩,旱地114亩;二组:水田36亩,旱地63亩;三组;水田50亩,旱地116亩;四组:水田21亩,旱地247亩;五组:水田17亩,旱地268亩;六组;水田无,旱地268亩。水田里农作物为水稻,旱地里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花生,土豆,红薯和黄豆等。蔬菜有:白菜,豆角,黄瓜,菠菜,芹菜,大葱等。

村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经济效果不佳。有金矿,但经专家考察不具备开采价值,有丰富的石料资源(以石灰石为主,属于建筑用料),正在开采中,成本较高故收益有限。动物资源较为丰富,家养动物以猪,鸡.鸭为主,野生动物主要有獐、鹿、麂、野猪,其中野猪较多,而且经常下山到农田里啃食农作物,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危害。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经济作物少,用材树种主要有松木和杉木,但面积较小,无经济作用的杂灌木较多。

地方的两种特色经济作物在该村发展受阻,茶叶产业在90年代发展迅速,最多时茶园面积多达100余亩,集体经营,并可进行加工出售。但近几年来由于加工设备老化和经营管理问题,发展受阻,现今仅保留茶园72亩,交由个体经营,只能出产初级产品,经济效益不佳。魔芋生产也陷入困境,魔芋在90年代产量很高,亩产量曾高达2000

公斤,并在全村普遍种植,但由于病虫害,缺乏相关防病除虫技术,大批魔芋死亡,农户损失惨重,魔芋种植面积急剧下降,现今仅保留不到20亩。

该村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大学及以上学历者5名,但多不在村里,高中(中专)学历者20余名,初中学历者200余名,小学学历300余名,文盲60余名。其中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读写有障碍。村中以前有一村级小学,由于政策原因现已被关闭。目前适龄儿童在邻村的中心小学接受教育,校园距最偏远的居民家不超过2公里,小学教育能很好的普及,但乡村学校教师水平,教育设施非常有限。可喜的是,多数居民能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尽力支持孩子完成普九学业。该村姓氏较杂,没有绝对多数的大姓。其中敖,洪相对较多,其他

30多种姓氏人数较少。

该村现有公路1.8公里(水泥硬化路,宽3.5~4.0米),公路能到达

一二三3组,4组有1公里土路(土石结构,较大吨位机动车辆不能通行)。由于地势险要,五六组不能通机动车,仅有小路通行(小路宽1~2米,只能供人通行)。村中没有大型车辆,有轿车3辆,摩托车20余辆,农业用车辆较少(都为农用拖拉机),生活用车一辆。居民外出多选择出租面的或自驾摩托车。总体来说,该村交通不是很便利。村中几乎没有水利设施,仅有少量土渠(梅雨季节有水,旱季时干

枯),灌溉用水短缺。其中一二三3组通自来水(仅能保证生活用水,且水只经过过滤,未消毒,不可直接饮用),四五六3组使用山泉水和少量井水,水资源比较匮乏。

全村6各组全部通电,村里1~4组通有线电话,1~5组通手机信

号。全村仅有3户通有线电视,居民大多通过架设无线接收设施接收电视信号。总体而言,村里通讯条件不够完善。

村里合作医疗制度开展良好,全村全部参合。村里有一卫生所,可

以提供常用药品,能够输液,治疗一些日常小病。农民医疗费用能报销75%~80%。但由于居民收入有限和医疗知识有限,约20%居民有大病而不去积极治疗。

二.居民基本情况

村里一二三3组相对富裕,60%居民住房为砖混结构,其他为土木

结构。四五六3组相对贫穷,几乎全部居民住房为土木结构。全村平均每户住房面积约为140平方米。由于交通,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原因,四五六3组居民有外迁现象,居民多迁入条件相对较好的一二三3组,或是其他村组。迁出的农民靠务工和租种他人田地为生。

村中40%家庭三代人住在一起,60%家庭两代人居住(老人分开居住)。全村约有12%左右村民享受“农村低保”,由国家和政府养老。全村现有50%劳力外出务工,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广东,河北和山东一带,多从事体力劳动。

村中民风纯朴,思想较为开放,比较关注时局变化。村民喜辛辣

食品,主食以米饭为主。较为注重婚丧习俗,结婚是一般花费3~5万元,丧葬时一般花费1~2万元(具体花费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由于当地风俗,女儿很少出嫁外地。近些年来,外地女子嫁入较多,其中多为在务工期间产生感情而结婚。

居民收入普遍不高,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900元每年,低于本地区人均收入3500元每年。而且村中贫富差距较大,多数居民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其中种植业收入约占20%,养殖业收入占20%,外出务工收入占60%。较前几年相比,居民收入总体走高,2005~2008年增长较快,较上年同比增长约30%。2008年底~现在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外出务工收入减少,人均总收入增长急剧放缓。

居民支出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花费和农业生产投入上,其中生活支出约占总收入的30%,农业生产投入约占50%,教育和医疗及其他花费约占20%。总的来说,近些年来居民消费水平有所上升,受“家电下乡”的刺激,家电消费上升很快,电视,电冰箱,电扇,家用炉具等购买量剧增。

居民的文化生活相对单一,较富裕的家庭闲暇时一般选择看电视节目,少数有条件的居民选择读书读报,其他居民一般选择下象棋和玩扑克。

三.村落的政治情况

新的村支部于2007年组成,主要成员如下:

村支书:曾中新党员 1963年生46岁初中文化

村主任:方常明党员 1960年生49岁初中文化

村文书:陶文军党员 1949年生60岁初中文化

村委会现有成员17名,全部为党员。

村中无集体企业,无固定收入。现只有退耕还林的年补贴收入9000余元,村支部准备用于修筑公路和堰渠,预计花费很多,年终估计无结余。

村支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退耕还林,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村合作医疗等惠农政策得到很好的落实,村民得到了实惠。

村支部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养殖业,并修建1公里水泥硬化路。

四.总结

由于时间有限,笔者无法深入了解研究秋沟村的具体情况,现仅就笔者所观察到的一些情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村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生活相对单一,闲暇时间多

用于打麻将,打扑克。笔者认为村支部可以鼓励村民多利用新华书店所帮助提供的书籍,多学习相关知识,科学种田,科学养殖,与时俱进,提高居民收入,还可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2.尽管村经济水平较差,但是贫富差距的确是村里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富的可以达到城市人的生活水平,甚至超过,穷的却无法解决温饱问题。笔者建议村委会出面号召和帮助贫困村民学习富裕村民的致富途径,号召富裕村民帮助贫困村民,推动村民共同富裕。

3.地方特色经济作物虽然在该村发展受阻,但笔者经了解发现

认为茶叶在该村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地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并提供相应技术鼓励有条件的村民种植茶叶,并保证价格统一收购,促进经济发展。

4.笔者了解发现秋沟村交通状况也制约着该村的发展,村支部

虽制定了修建道路的计划,但资金不足。笔者建议村委会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宣传修路的益处,组织村民利用农闲时间义务出工,节省修路资金,促进全村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秋沟村虽然较为贫困,但村民们勤劳朴实,秋沟村有着好的资源,有着好的组织和领导,有一批肯为群众办实事、有眼光、有头脑的村干部,还有着较好的外部发展条件,衷心祝愿秋沟村早日腾飞,期待秋沟村与中部地区一样稳步崛起!

下载关于对侯家沟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对侯家沟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宜宾县经济发展调查报告(5篇)

    对宜宾县经济发展调查报告一:调查情况介绍宜宾县位于中国西南、四川盆地南缘,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8℃,年降水量1023毫米,处于长江......

    乔家沟村后进村整顿调研材料

    祁家庙乡乔家沟村整顿方案 县委组织部: 祁家庙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谐发展,根据县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决定对乔家沟村进行整顿转化。现结合该村实际......

    2011年丁家沟村爱国卫生工作计划

    2011年丁家沟村爱国卫生工作计划 2011年度我村中心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广泛发动广大群众和党员、干部等一切力量,在辖区范围内大......

    霍家沟村妇代会调研报告

    长治市郊区西白兔乡霍家沟村妇代会 调研报告一、我村基本情况 霍家沟是长治市郊区北部的一个小村,总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700余亩山坡土地已全部退耕还林。全村191户,人口764人,其......

    侯村乡吉家峪村 调研报告

    关于侯村乡吉家峪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调研报告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好的推进全县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以及准确把握......

    关于我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尤其重要,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关系到农民收入高低。......

    XX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5篇)

    xx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一、概论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如何将影响全市农村经济大局。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将使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

    一个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一个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滦平县水务局办公室 县水务局于2004年至2005年对一个村进行包扶,自01年我局第八批包村工作组进驻以来,我多次到村进行蹲点调研,200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