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综述5篇

时间:2019-05-12 19:0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综述》。

第一篇: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综述

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综述

摘要:本文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综述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怎样发展农业经济的主流观点。关键词:体制改革市场化科技兴农工农业互动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但在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仍然显得相对滞后。在现代化建设初有成果之际,解决怎样发展新型农业经济,建设新农村,富裕农民的三农问题依旧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政府和诸多研究机构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过诸多探索。

一. 宏观层面:继续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消除束缚农业生产里发展的生产关系,建立 适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体制。

1.政府主导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1)改革城乡体制 统筹城乡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农村率先改革,实行包产到户和家庭联产责任制。把土地、生产资料的使用权包给农民经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还未根本改革。1990 年到2007年近20年的时间中,我国城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农村的体制改革却止步不前。“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实行的结果是城乡分化不断加剧,农村经济、农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

因此,从经济社会结构层面来认识,三农问题说到底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必须从改革“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城乡体制层面才能得到解决。城乡体制的差距是根本的,是目前最大的差距,许多城乡差距之间的问题也由此产生。要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行农村第二次改革,把农民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中进一步解放出来,创新体制,调整结构。

(2)改革农村产权制度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 虽然不改变耕地的集体所有制, 但它却改变了耕地的占有方式, 因而导致了一个新的矛盾, 即耕地的集体所有制与经营活动的分散性和劳动产品的大部分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土地的所有权与土地的占有权和经营使用权的不统一使得农民的土地、房屋不能出出让、租赁、抵押、变卖。农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这两项财产都没有所有权、处置权就失去了重要的财产性收入。

现行的土地制度,农民不能获得财产性的收入,没有参加市场经济竞争的立足之地。自然法人连个抵押物都没有,土地随时有被征的危险,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所以必须要改革现行的农村产权制度,明晰农村财产关系,使农民有可以自主支配处置的固定资产,可以获得财产性的收入,可以作为参加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初始资本。

(3)改革财政、金融制度 扶持农业经济

农业是我国工业化资金积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国家通过财政倾斜、金融制度从农业中分离出巨额资金作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的资金积累。而农业建设却因此而饱受资金匮乏之痛,要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就必须改革这一厚此薄彼的财政金融制度。

第一,国家的财政体制要改革,财政预算要真正向农村、农民、农业倾斜。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积累,国家有财力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体制,以完善农业各项基础设施。第二,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农民要搞现代化农业生产,农村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要创办乡镇企业,没有银行信贷支持不行。中西部农村不发达,不仅因为缺乏人才,而且金融体制体制也不配套,创业艰难,没有创业资金。农户生产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属于收益低、风险大的薄弱领域,市场机制作用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普遍向大城市、非农项目倾斜。建设现代农业存在巨大的金融需求,必须要建立能有效普及农村以满足农业的资金需求的金融机构。

2.市场主导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1)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是我国农业最主要、最根本的特点,小农户分散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大难点,也是有关农业问题的理论政策研究中一直无法绕开和挥之不去的困惑。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又一创新,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要努力提高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所谓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高效益的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流动、集聚,这个流动和集聚过程也就是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农产品的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与原料生产基地结成生产利益共同体,为满足加工的需要,基地必须集中连片,形成一定规模,并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逐步形成高度商业化、资本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大农业的生产方式。

农业产业化是适合我国国情、集加工增值和社会化服务于一身的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形式。

(2)农业的价格机制改革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产品的价格机制应由市场主导在市场经济中,注重发展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 培养农民的期货参与意识,促进农业经济走向市场。当前农产品价格基本由市场供求形成,国家主要通过储备、进出口等措施进行间接的宏观调控。

价格机制尽管在配置资源、提高效率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如果市场体系、市场制度不健全,或者政府干预过度,价格机制的作用将得不到充分发挥,会使价格发生扭曲,对经济发展起“逆调节”作用。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还必须受到政府宏观调控。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农业价格支持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这一价格机制有利于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农业的全球化战略

经济国际化与贸易自由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经贸自由化后, “ 小农” 势必面对“ 大农” 的竞争。农业经营的产业化、全球化是适应国际经济发展潮流,特别是应对“入世”挑战的需要。

我国农业发展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把视角转向全球化大流通,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以自己的优势产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进口国外优质廉价产品,促进国际间要素流转,利用包括土地、技术在内的国际优势资源来弥补本国资源之不足,争得尽量多的比较利益。推进农业全球化经营,能够把小规模农户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连起来,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着力培养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这是当前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关键环节。通过发展开放型农业,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领域,选择一批有市场、有前景、有效益的较大型农业招商项目,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出口区,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水平。

二.微观层面: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积极采用现高科技、高效益、新政策提高农业生产力

1.高科技、高效益农业

第一,全面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要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规模化与科技进步都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通过科技进步推动规模化进程,通过规模化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从而达到现代农业要求的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是把农业建筑在现代科学的墓础上, 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管理农业, 做到农业的“规模经营+科技进步”。

第二,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科学的、生态的、循环的可持续农业。循环农业是运用可

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提高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循环生态农业是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

2.工农业互动

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两大子系统,国民经济的均衡协调离不开各个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工农业协同发展是指工农业发展速度协调、方式得当、结构合理,实现农业支撑非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工业反哺农业的良性互动。工农业协同发展有利于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能够支撑起国家快速工业化道路;有利于农业释放并提供大量的高素质后备产业工人,满足快速工业化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有利于工农业节能减排和环保,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在我国的工业化过程中, 农业曾一直是工业部门扩张所需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它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 即税收方式、“ 剪刀差”方式、储蓄方式,为我国的工业化成长做出了巨大货献。但农业也因此长期缺乏资金支持,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在资金、技术上应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

三.简单评述及问题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体制的改进,政府、市场、农民三者均应当是推进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微观方面,涉及具体的农业发展措施时,注重高新科技的应用和科学农业生产观的树立。同时,学术界在探索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中,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1.经济体制改革变迁在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怎样才能加快制度变迁的步伐,促进经济的发展;

2.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科学化中应扮演的角色;

3.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与农业产业化、科学化之间的关系;

4.乡镇企业怎样与我国的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发展相协调。

参考文献:

[1] 赵文生.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J].经济问题,199

4[2] 陆学艺.统筹城乡发展,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J].经济学家,2008,(2)

[3] 陈锡文.九十年代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2,(5)

[4] 刘志澄.“三农”仍是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J].农业经济问题,2008,(5)

[5] 王玉斌.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再认识[J].农业经济,1999,(12)

[6] 张新光.关于小农经济的理论争论与现实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8,(4)

[7] 薛亮.从农业规模经营看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8,(6)

[8] 王峰.论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J].农村经济,2003(1)

[9] 冯海发.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数量研究[J].经济研究,1993,(8)

[10] 冯海发.工业化的成长阶段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J].经济学家,1991,(6)

[11] 钟 钰 蓝海涛.我国工农业互动现状、协同问题及政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9)

[12] 邹立新.发展农业经济要重科技讲效益[J].农金纵横,1993,(2)

[13] 陈希煌.全球克争下农业政策的转型[J].农业经济问题,2008,(1)

[14] 吴海峰 李沛沛.新农村经济视角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8,(55)

[15] 王三堂.完善价格管理 发展市场农业[J].市县长论苑,1999

第二篇:秦朝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秦朝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众所周知人口众多的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而中国的农业又以秦朝为开创先河。研究秦朝的农业与经济的发展,对今天加强我们“三农”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构建有着不言而语的作用。

(一)农业发展的状况

秦统一中国以后,土地占有的两级结构完全确立。当时六国贵族受到打击,大批豪富被迁到关中等地,庶民地主发展缓慢,最得势的是由军功起家的官僚地主,可见秦代的地主阶级数量不多。而占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数量庞大,他们依附于封建国家,是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碣石刻辞云: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说明秦政权鼓励农民努力发展生产。

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历代国君都把农业作为治国之本,非常重视水利建设,推广铁器和牛耕。战国时代所修建的都江堰灌溉系统、郑国渠以及其他数以万计的陂池沟渠,直到秦统一后仍在发挥作用。而且,秦代配合水陆交通建设,又在陇西、关中、巴、蜀、黔中、会稽等郡修建了大批新的水利设施,使更多的农田得到灌溉,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铁农具在战国已普遍使用,秦代的铁农具又有发展。近年考古发现大量秦时期的铁犁铧、铁臿、铁锄、铁镰等,不但分布广泛,而且器形有所改进。

另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说明秦政权非常重视铁器的分配管理。

《战国策?赵策一》说: 秦以牛田,水通粮。可知秦国已使用牛耕。

在云梦秦简中,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受处罚。而且,定期进行考课,对饲养好的予以奖励,饲养差的给予处分,说明官府非常重视保护、喂养耕牛。

目前,考古发现秦代的铁犁铧越来越多,则知牛耕推广较快。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深耕细作、增加耕作效率提供了便利条件。①《汉书高帝纪》。

秦代的耕作技术在战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秦简中提到应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决定每亩播种的数量,说明当时人们已经知道合理种植。另外,秦律也对如何搞好田间管理,保护农作物生长作了若干规定。特别是秦始皇相国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其中《任地》、《辨土》、《审时》等编,是记载农业耕作技术的专著,记载了改良土壤、适时种植、间苗保墒、除草治虫等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汉初流传的《耕田歌》曰: 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①实为耕作经验之谈。这首歌在秦代应已产生。

秦代的农产量一般每亩产粟一石半,折合今制每亩合粟140市斤。由于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秦代封建政权存放在各地官仓中的积粟非常丰富。秦的统治中心关中地区,也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汉书?地理志》说: 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居什六。这里农业生产一直发达,国家的粮食储备相当丰厚。秦律规定,官仓储存的粮食,栎阳(今陕西临潼东北,秦故都)二万石一积,咸阳十万一积 ②。直到秦末刘邦入关时,这里依然 仓粟多,积存大量粮食。故后来萧何 转漕关中,给食不乏 ③,使刘邦终于赢得统一战争的胜利。

中原地区是秦代粮食的主要产区,封建政权在这一带的存粮也非常之多。《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秦末陈留尚有秦 积粟数千万石.其时南阳宛地亦人民众,积蓄多.楚汉决战前夕,彭越攻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 ④。而秦建于荥阳、成皋间的敖仓是当时最有名的粮仓,积粟甚多.刘邦曾 据敖仓之粟 打败了项羽,后来英布叛汉时,仍有人提出 据敖庾之粟 是成败的关键。可知秦汉之际十多年间,敖仓之粟取之不竭,其存粮是非常之多的。①另巴蜀地区也是秦代的重要产粮区,《华阳国志?蜀志》云: 汉祖自汉中出三秦伐楚,萧何发蜀,汉米万船,而给助军粮。《史记?高祖本纪》还记载,因汉初饥荒严重,高祖遂令民就食蜀汉。说明秦汉纷扰之际,这里的粮食积累仍然丰富,农业生产相对稳定。

试想在那个艰苦的环境下,秦朝的农业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的呢?

一、耕土面积的扩大和劳动力的增加

早先的秦人主要居住在渭水上游一带。“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1],犬丘又称西犬丘也就是今甘肃礼县一带。当时的秦人还未立国,对于西周王朝来 说,它被认为是落后不开化的部落。显然,对这支飘游不定的秦人来说,西周那种“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亩”[2],“荼蓼朽止,黍稷茂止”[3],先进的耕作技术就与他们无缘了。但是,到了秦襄公七年春,也就是公元前770年春,“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平王封襄 公为 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4]。平王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 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5]。岐西至丰镐间的 广大地区是周民族长期经营农业的中心地域所在,代表了当时农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占有岐、丰之地,又将具有较高生产技术水平的周余民接收过来,这就使秦农业的发展置于一个新 的起点之上,有人推测春秋以前秦人口约二三万之众。公元前763年,秦文公卒,兵士七百人东猎,这是秦人入关数字的惟一记录。而有人以周制百里内五万人推算,认为周遗民归 秦者,至少应有二三十万人左右[6]。到德公时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从西犬丘到雍,秦人逐渐向东扩展,而且是沿着渭河沿岸。渭河沿岸基本都是平畴沃野,便于耕稼之地,这就为秦人农业的起步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秦穆公十四年(前646)秦晋之战以后,东向受晋所阻,转而向西扩展,乘戎族“莫能 相一”的有利形势,进军戎地,“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7]。秦国的势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使秦统治地域由关中农业区扩大到陇西、北地半农关牧地带。“它使长期以来被众多戎、狄蹂躏的广大地区,得以恢复生产,结束了支离破碎的割据,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为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8],“秦霸西戎,开始了农牧交错地带的经营活动。由于中原农业民族的社会、经济水平明显 高于诸游牧民族,他们对农业牧交错地带的开发经营,推动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地域性拓展”[9]。可见秦人的这一举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穆公十 五年(前645)秦晋战于韩原(今陕西韩城县西南),利用“岐下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穆公而反生得晋君”[10]。穆公十五年十一月,以释放晋君夷吾为条件,“夷吾献其河西地,……是时秦地东至河”[11],此时的秦人已扩展到今陕西东部,也就是说,得到了今关中地区,该地自古以来都是适于农耕的地区,特别是关中东部河谷展开,两岸原间平坦豁畅,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正如《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的:“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 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 从此可以看出,秦人在这一时期的东扩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沃野千里的关中之地,而且 还得到了大批有“先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的农耕者,这对秦人农业的发展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前文已经提到,农业生产受土地、人口、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人应该是主导因素,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这二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的秦国地广人稀,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的人口也不过两千万[12]。加之,当时还得需大批的精 壮 劳力去行军打仗,因而秦人在东扩的过程中,劳动力的及时补充应是秦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由于如此,穆公时代才能实现“春秋五霸”之梦,才能实现秦国历史上的第 一次强大。这也正如秦孝公所说“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注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为后世开业,甚光美。”[13] 孝公至秦统一以前,是秦国土扩大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商鞅变法以后,国土面积已经扩展到 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并西略义渠,南取巴蜀。例如,秦惠文王取得巴蜀地后,极力经营,成都平原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是秦国粮食的重要产地[14]。当然这一时期秦人所扩之地大多为六国 的旧地。在战国时期,六国的人们已经懂得了“耕者且深,耨者熟耘”[15],“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16]等道理。加之当时在六国故地铁农具的使用和 牛耕已普遍使用和推广。可以想象,秦占领六国的故地,即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大多 为可耕种的良田。这一时期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使秦国耕地面积得到扩大。那就是通过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颁行“垦草”令,扩大面积,使当时秦国每个劳动力负担的耕地,增加到相当于今制15亩,比其他各国高出一倍[17]。由于这双重因素的影响,秦人的耕土面积得到空前扩大。耕土面积的扩大,给秦人带来了一个很严峻的问 题,那就是劳动力明显不足。于是又实行“诱三晋之民,利其田宅”[18]的政策,招引来三晋之民来秦国开荒。因而,正由于这一大批辛勤的拓荒者在这广阔的沃土上的不辞劳作才使秦国农业蒸蒸日上,迅猛发展,为秦荡平群雄、廓清寰宇、一统天下 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

二、勤政与重农思想对农业的影响

秦穆公时期,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终于使秦国实现了第一次强大。他的开明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视人才。在春秋时期曾形成有一种“尚贤”之风,当然穆公也不例外,《诗经·小 雅·晨风》写道:“鸟穴 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未见君子,忧心靡乐”,“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左传·文公三年》写道:“《诗》曰:‘于心采繁?于沼于氵止;于以用之? 公侯之事。’秦穆有焉。”其次,善于用人之长。他曾用五张羊皮赎买曾“游闲于齐”、“ 乞食饣至人”的百里奚的事情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再次,就是穆公重民。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不可能认识到“以民为本”的思想,但他 在这 一点与当时的奴隶主统治阶级有不同之处。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了饥荒,向秦国求援,在给与不给的问题上秦国君臣中曾发生了一场争论。最后穆公采纳了百里奚、公孙支的意见,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19]。当时秦穆 公有这样一段话:“其君是恶,其民何罪!”[20]从此可以看出,他在 当时那种奴隶主专制时代,能认识到民众的作用,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秦国的农业经济到秦穆公时期,随着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以来,秦已经发展成为当时诸侯 国中经济实力最强盛的农业大国。但是自秦穆公以后的14位国君时期,秦便一代不如一代 了。直到献公时期才开始有了一点起色。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当时的天下形势是这样 的:

“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亻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21]秦孝公面对这种凄凉的局面,痛感“诸侯卑秦,丑 莫大焉”。于是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 分土”。[22]从此可以看出孝公求贤若渴、广揽贤才的决心。在这种 情况下,便重用商鞅,变法图强。通过一系列的法令使秦国的农业经济有了迅猛发展。

当然,秦人从立国到统一,历经33代国君艰苦卓绝的奋斗,使秦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一个“车千乘,骑万匹,带甲百万”[23]的大国,这与历代国君的 勤 政与图强思想是分不开的。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言“自穆公以来,至于秦王,三十 余君,常为诸侯雄”。正因为有了这些贤君明主,才能制订出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笔者认为,在古代,谈论国家的强与弱,实质就是体现一个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绝 对的主导地位。那么,秦人要实现强国之梦,就必须有诸如穆公、孝公之类的勤政明主,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政令,来发展农业经济,强化他的“根本”。这在商鞅变 法的内容中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只有农业经济这个坚实的基础充分发展起来,他才有可 能或者有能力成为大国。所以说,秦人的勤政是秦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秦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重农思想对秦国农业经济的影响。据文献记载,秦人的远祖曾过着游牧生活,到了西周中期,秦人才开始定居下来,逐渐完成了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过渡。东周初年,随着秦人立国,秦国的农业已开始迅速发展起 来[24]。很显然,在秦人开始定居的那一段时期,它仍然还是一支比较落后的游牧部落。农耕经济处于原始启蒙时期,而且活动范围很小,与当时的西周臣民也 不可能有密切的来往。但是,在定居后期和秦人立国这一段时间,由于秦人国土不断向东扩展,这样,就给秦人与周民提供了一个相互融合的机会。前文已经提到平王东迁后大约有二 三十万周余民易主事秦。这部分周余民在与秦人不断融合的过程中那些先进的耕稼之法就自然而然地传授给秦人,从而使秦人的农耕经济在周人农本思想的影响下得以迅速发展。

西周时期,周人已懂得了“无夺农时,使民以时”的古训。《尚书·洪范》说:“庶徵:曰雨,曰,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一极备,凶,一极无,凶。”根据传统说法,《洪范》是西周初期的一篇重要哲学著作。这就是说雨、晴、暖、寒和风这五种天气能够均匀调顺时,庄稼才能丰收,其中这五个因素缺一不可,有一种因素过多或过少都会给庄稼带来危害。可见在西周初期周人在天时方面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已有认识。西周末年卿士虢文公提出“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蔗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就庞纯固于是乎成” [25]的思想,这种观点已具有农本思想的萌芽。另外《诗经》中载有 “以我覃耜,亻叔载南亩”。《周官·大司徒》载“有不 易之田,一易之田和再易之田”之说。同时,《诗经·小雅·大田》记载“去其螟 酟,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 从这些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当时周人不但认识到农耕时要注意天时,而且还认识到锐器农具 在农耕中的使用,田地的整治、休耕、轮作以及农田管理和防治害虫等知识。由此可见,周人对农业的重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以及水利事业的发展。从而使我国农 耕经济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转折,同时也是重农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春秋时期的墨翟,认为“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善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事不 成。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分力也,用不可不节也”,他从粮食是民生所需的角度论述了农业的重要性,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早期法家代表之一 李悝则认为“农事害”是“饥之本”,“女工伤”为“塞之源”,并提出了“农伤则国贫” [26]的看法。同时还鼓励农民“治田勤谨”[27],“力耕数耘”[28],把农业作为发展社会经济的根本。所以高敏先生认为重农思想的真正确立应从李悝时开始[29]。

值得说明的是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在这种“百 家争鸣”的社会背景下,不同流派从不同角度把农业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理性认识。对于这一时期逐渐强大的秦人来说,这种理性认识一定会辐射到秦人腹地指导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 展。

目前学术界一直认为秦人真正意义上的农本思想的形成应从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孝公 即位时,面临的是一种弱肉强食的局面,相形之下,深感自惭形秽,在这种情况下他立志要寻回穆公时代的辉煌。于是便起用商鞅进行变法。变法的内容之一就是实行“重农抑商”政 策。认为“农则易勤,勤则富”。“国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30]鼓励和强制农民垦荒种田,并且把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到 了“立国”根本的高度。《商君书·垦令》篇中就有“为国之教,务在垦草”。在《垦令》 中为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所制定的法令就有20条之多。《史记·商君列传》:“ 眀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秦简《田律》规定“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诱(秀)粟及豸KG-*3艮(垦)田毋(无)稼者顷数。稼已生后而雨,亦辄言雨少多,所利顷数。早(旱)及暴风雨,水漆、蚤(螽)虫、群它物伤庄稼者,亦辄言其顷数。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尽八月□□之”由此可以说明秦国官府对农业生产情况的重视程度。又由云梦 秦简可知,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政府还制定了《田律》《厩苑律》《仓律》《徭律》《效律 》《司空律》多种经济法规,以此来发展农业生产。根据文献可知,这些法律条文除一部分为孝公时代商鞅所立以外,其余部分为秦昭王至始皇初年修订。由此可知,秦国 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且把它上升到法律条文来指导农业生产。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始皇四年,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政府规定是年“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 级”[31]。从此可以看出,在始皇初年秦政府就懂得在农业生产受到 蝗灾侵袭的情况下,及时减轻农民负担,并奖惩各级官吏。这的确是一项救灾利农的好措施。

从以上的史料可知,秦国政府特别是在秦孝公以后,历代君主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也就是 说把农业生产看做为富国强兵的根本。正因此才有始皇帝的“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32]。总之,笔者认为秦王的勤政与秦人的重农思想是影响秦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 勤政才有可能为秦国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了这样一个国泰民安的大环境,秦国的农业才有可能发展。农业的发展当然会为国家、人民带来丰富的物质基础。这样,秦人 就会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从而会不遗余力地向别国人民学习,自己本身也会不断地摸索,更新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于是秦人在安于农耕,不断索取的过程中,他的 重农思想的形成又会更有利地指导农业生产的发展。所以说,秦诸王的勤政与秦人的重农思想是一个互促互进的关系。这种关系正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的观点那样,即实践—认识— 实践。

三、粮食产量的提高与粮食贮存结构的变化

前文已经谈过由于秦人国土面积的扩大和秦王的勤政与重农思想对秦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但是,既然说秦国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这只仅是一个宏观的论述。那么,具体用什么来说明农业发展的情况呢?笔者认为:秦国粮食产量的逐 渐提高与粮食贮存结构的变化是最能证实这一点的。

秦国居于西方边陲,原是过着游牧、渔猎生活,但是,在以后随着秦人的立国,地盘的扩大,秦国的农业经济有了逐渐起步和发展。最早能说明秦国粮食产量提高的史料便是《史记· 秦本纪》中载道:“晋旱,来请粟。丕豹说穆公勿与,因其饥而伐之。”穆公问公孙支,支 曰:“饥穰更事耳,不可不与。”问百里奚,奚曰:“夷吾得罪于君,其百姓何罪?”于是 用百里奚、公孙支言,“卒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当时秦国支援晋国运粮 的车船从今陕西凤翔排到山西翼城。可见数量之大,这就充分说明,当时秦国的粮食产量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了战国初年“一夫挟五口,治百亩田”[33]乃 是一般的生产水平,但是到了战国末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 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34],这无疑是到 了战国末年由于秦人的东扩,耕地面积的扩大,劳动力的增加以及重农思想的影响,同 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推广和使用,农业水利的兴修等诸因素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1975年湖北省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当时的秦国境内到处都有“万石一 积”的粮食仓库[35],栎阳并建有“二万石一积”的粮仓,咸阳的粮 仓竟达“十万石一积”[36]。以上史料充分说明秦国的粮食总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反映出秦国农业经济到了战国末年有了长足发展。下面,我们再从秦国粮仓的设置和变化情况来看秦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秦穆公时代戎王 使由余于秦,“秦穆公示以宫室、积聚”[37],说明此时秦人就在都 城内设置粮仓且储藏有大批粮食。

从《云梦秦简》中可知,到了战国时期,秦人已在都城和国内各县己普遍设有粮仓。在都城 设置的粮仓,秦简《仓律》称为“大(太)仓”。“入禾仓,万石一积而比黎之为户,……栎 阳二万石一积,咸阳十万石一积”,这二万石一积的栎阳仓和十万石一积的咸阳仓,可能就 是上文引律文所说的“大(太)仓”。同时,在战国时期,秦国地方行政机构普遍设立县乡两级制,所以,当时在各县也设有粮仓。《秦律十八种·仓律》有云:“入禾仓,万石一积而 比黎之为户。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而遗仓啬夫及离邑仓佐主禀者各一户,以气(饩)”,这是秦国在全国各县设置的地方粮仓。

当时,秦国在乡里也设有粮仓。如《仓律》云:“禾,刍积(索)出日,上赢不备县廷。出之未索而已备者,言县廷,廷令长吏杂封其,与出之,辄上数廷”,这说明仓设在乡里。从 以上大量的史料可以说明,秦国当时不但在都城设置有粮仓,而且在县、乡各地也有粮仓。粮仓数量的增大,可以直接地反映秦国粮食产量的提高。正如当时其他各国所形容的“秦国 境内,粟如丘山”[38],“秦富天下十倍”[39] 等说法。不难看出,秦国境内大规模地在各地设置粮仓,也进一步证实了秦国农业发展的情况。

(二)秦朝经济的发展

秦朝经济的表现与发展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用法规来调整经济关系

(一)保护封建国家和个人的财产权。

《商君书•定分》明显地把法和财产关系直接联系在一起,主张用法来确认私有财产权。

(二)调整经济关系,推行重农政策,兼顾林、牧、渔、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

秦朝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业自商鞅变法起一直被视为“末”作。但商鞅也认为:“农、商、官三者,国之常食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法民”。意思是商业有流通货物的作用,同农民开辟土地从事农耕以及官吏治理人民一样,都是不可缺少的社会职能。秦为了有效管理商业,制定了《金布律》等相应的法律。这些法律的主要内容是极力限制非法的商业活动。如禁止农民售酒;禁止非商业单位经商;统一商品价格,要求明码实价;统一度量衡器的误差限度;重要商品专营等。如《金布律》规定:“有买及买(卖)也,各婴其贾(价)”。即出售的商品应当分别系上标签标明价格。同时规定,市肆中的商贾对钱和布两种货币应同样对待,不得“择行钱市”;非秦人来秦贸易者,必先持证到官府办理登记,未登记而买卖是法律所禁止的。

(四)颁布《分户令》,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单位,成数量众多的一家一户的个体经济,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封建制的经济基础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统一货币、度量衡,颁布车同轨、书同文的法令,促进经济交流。

秦在各县设置了专门的金融机构——少内。

统一度量衡不仅有利于秦朝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制也有重要意义。

秦统一后,因各国车辆的宽度不一致,给交通造成很大的不便。秦始皇下令:车辆的宽度统一为六尺,实行“车同轨”。车同轨对于秦国的交通运输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战国时诸侯割据,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文字的混乱严重地妨碍着政令的推行,影响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始皇颁布书同文字的法令,命令用统一的“秦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字,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对于秦朝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发展,文化的传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调整经济,内容充实。

秦代经济法规的制定、运用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广度和深度、内容的充实和系统性都是空前的,有的也是后世所不及的。诸如农业、手工业、商业、财政等方面的经济法规反映了组织管理生产、调度劳动力、调节商品货币关系、控制市场等经济生活的法律化程度,也是早期封建生产力发展和秦朝经济政策实施的映照。

秦自商鞅变法后,其法律制度的建设比较系按理统、完备,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符合社会发展潮流,为秦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使秦国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日渐富强,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为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以历史为鉴,方可推动文明的进步。众观秦朝农业与经济的发展,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1)稳定社会环境才能保证经济的快步发展。我们老强调稳定压倒一切。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了,才能保证农业与经济的发展

(3)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是保证。无规矩不成方圆。(4)结构的调整与改革不可缺

|。许 多

第三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一种新型的资源利用模式与理念,正越来越被接受和认可。现代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有待于运用循环经济原理与方法来解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显著缓解农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对于破解我国农村土地矛盾尖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足问题有明显推动作用。

根据农业循环经济的“3R”原则:

减量化(Reduce)原则要求减少农业投入,从而直接降低成本。目前我国农业普遍存在农药、化肥等投入偏多的情况,导致环境污染、土壤功能弱化、农产品易受污染等负面影响,因此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在保证不降低产出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效率来相对减少投入量。

再利用(Reuse)原则要求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通过对农业生产与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废弃物污染转化为资源,不仅可降低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附加值。

再循环(Recycle)原则要求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反复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量少产生废弃物,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和方法,可为今后的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对于循环农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价某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方法(流程)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基本内容

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与排放量,加大对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产出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是循环经济型农业的总体目标。因此,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可以结合农业生产的行为以及相应的结果来考察,据此建立一个BPEIR概念模型,即行为-压力-效果-冲击-反应模型(图1)。因为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存在一个循环总量,而且该循环总量大小取决于系统外的投入以及系统内的消费量。如果对于一个区域系统投入加大,消费量减少,则循环总量会增大,对于系统产生的压力增加,从而会造成系统内各组分向不利的方向发展,比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使用过多,促使其有效利用量下降,则会带来土壤退化、作物产量下降等负效果。负效应集聚对系统的冲击,促使人们通过各种措施减少系统的循环总量,减小系统的循环压力,比如农业中种植模式的改变、废弃物资源化等措施,均为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减少对于系统的投入;反之,如果对于区域系统投入减小,消费增加,说明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则系统内循环总量减少,压力减小,使系统各组分良性发展。因此,从农业生产行为以及产生的效果出发,考虑系统的输入端、过程、输出端来进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1.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技术路线

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农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农业循环经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反映某一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二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因素诊断,具体是通过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和障碍度3个指标来进行分析诊断,找出制约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促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图2)。

1.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循环经济的“3R” 原则,即以“ 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 为内容的行为原则,并根据研究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认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必须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以及核心技术指标,全面准确地反映农业系统输入、输出终端和运行过程的复杂内容。因此,为选取有效的评价指标,本文根据图1中BPEIR模型以及特尔菲法,对众多因子进行分析,筛选出20个参评因子构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 一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该类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即系统输出终端的效果。其中,采用农机总动力与农林牧渔商品率作为反映农业产业化基础条件以及农业产业化效益的指标; 二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该类指标用来揭示区域农业生产系统投入端的现状;三是资源循环利用评价指标,用来体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系统内资源循环利用的程度; 四是资源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反映农业发展中对于生态环境和资源安全的影响。

1.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指标的权重是指在相同目标的约束下,各指标间的重要性关系 "#$。因此,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采取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指标赋以权重(表1)

研究区域实证分析 2.1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从以上选取的指标中可以得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性质各不相同,数据之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为使各指标具有可比性,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参照值标准化法主要适用于评价指标与参照值之间相互关联且有所区别的情形。具体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应用有两种类型:

一是正作用指标。该类指标值越大,所反映的循环状况越好;

二是负作用指标。该类指标值越小,越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两种类型,指标标准化处理的公式如下:

Xij为某一指标的原始值,Xi为具体研究对象某一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第i指标原始值。

2.2综合评价结果计算

由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与层次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项指标均需从不同层次与侧面反映农业循环发展的状况。因此,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是一项综合性评价,采用加权函数法进行计算,即

式中,Xi为各单项指标的标准化值;Wi为与各指标相对应的权重;S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水平得分。

2.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诊断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是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的考察,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找出阻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有的放矢地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行为与政策的相应调整,从而有效地减少系统投入、提高系统产出,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统一的目标。具体方法是采用“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障碍度”3个指标来进行分析诊断。

3做出结论并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下面就分别以2000~2009 年甘肃省、1991 ~ 2005 年黑龙江省、1990~2008 年吉林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为例具体分析

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结果

2000-2009 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态和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图3 2000-2009 年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提升的趋势,2009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值是 2000年的 2.76倍,年均提升速率为11.95%(图3)。分类指标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2000~2009年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准则层中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数、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和生态环境安全指数评价值,均高于2000年的水平,资源减量化评价指数值从2004开始才高于2000年的水平,按照各项分类指标评价指数值年均提升速度的高低来排序,依次为资源循环利用指标(21.63%)、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7.27%)、资源减量减量化指标(2.21%)、资源环境安全指标(1.61%)。说明2000~2009年资源循环利用因素对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提升的拉动作用较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的推动作用也较为明显,而资源减量化和资源环境安全因素的作用非常有限,是限制甘肃农业循环经济进

图4 2000-2009 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分类指标评价结果

一步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3 分类指标的约束度判断

为了进一步判断各分类指标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约束程度的大小,将单项指标的约束度进行加总,得到各分类指标的约束程度的度大小。从图7可以看出,2008年影响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资源减量化因素,其约束度为57.03%,然后依次是资源环境安全因素(20.06%)、资源循环利用因素(17.12%)、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5.79%),说明甘肃通过控制农业资源投入减轻农业循环系统压力的任务还很艰巨,未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在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的同时还要格外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图5 2008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各分类指标的约束度

4政策建议

①在优化资源减量投入的前提下,提高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效率,特别是要在加大科研投入强度和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和示范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废弃物资源无害化处理技术

②构建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尽快向包容性增长转变主攻方向为:加强以农产品加工为载体的环保型产业间循环链接技术和农业产后剩余资源及废弃物多功能化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③研究和推广应用农业洁净生产技术。主攻方向为:研究和推广以科学施肥技术、高效农药综合防治技术、农膜高效利用和回收循环利用技术为主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并加强生物农药、优质复合肥、基因技术等替代物质的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

④开发和推广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主攻方向为:研究开发农业废弃物资 源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和农业技术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耗

⑤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长效运行机制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1991—2004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逐渐向前发展。2004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是1991年评价指数的1.37倍。依据图2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的时间发展顺序,可将1991—2004年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八五”期间(1991—1995年):起步发展阶段,该阶段循环农业发展评价指数在[0.87,0.95]内波动,发展状态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率比较缓慢。第二阶段“九五”期间(1996—2000年):平稳发展阶段。该阶段

图6 1991—2004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循环农业发展指数在[0.96,1.04]内波动。虽然该阶段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总体水平高于第一阶段,但该阶段也明显表现出平稳趋势。第三阶段“十五”期间(2001—2004年):提升发展阶段。该阶段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处于一种相对较快发展的状态,其综合评价指数主要分布在1.04左右。其中,2004年出现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的最高值(1.194)2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分类比较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较高,产出水平提高幅度最大,对整个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起较强的拉动作用;农业生产的投入方面,在“八五”期间发展逐年下降,对农业整体发展起制约作用,但在“十五”期间,情况有所好转,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日益贯彻到农业生产中;在资源的利用环节,总的有效利用效率

图7 1992—2005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各分类指标评价指数

不高,循环利用的水平低,1995年后逐年下降,对整个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起 阻碍作用;生态效应方面,其发展水平低于或等于农业总体发展水平,但仍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1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

图8 1990-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图

(1)1990—1996年停滞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各年份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数均低于1990年,综合评价指数平均为4.18,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处于低水平波动阶段。该阶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注重粮食产量,依靠高投入、高消耗获得高产出,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为主,忽视农业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2)1997—2002年缓慢波动上升阶段。这一阶段循环农业指数小幅升高。除了2000和2001年受自然灾害影响以外,综合评价值均高于1990年,综合指数平均为4.77。国家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积极推进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上升态势

(3)2003—2008年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农业循环经济指数快速升高,年均指数为7.01。随着国家重视“三农”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并明确提出发展循环农业,将发展循环农业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吉林省作为国家农业大省是这一政策的主要受益地区。农民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支持鼓励下,提高了循环利用意识,重视利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废弃物综合利用、相关产业链接、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农业技术。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2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分类指标评价

图9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分类指标评价指数

依据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分类指标评价结果,2008年吉林省经济社会产出指数、资源循环利用指数、资源环境安全指数均高于1990年。1990年以来资源减量化指数不断下降,单位面积上物质量增加,循环系统内消费能力下降,导致循环农业系统内循环总量增加,促使系统内压力加大,对系统的负面影响增强。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变动与经济社会产出指数变化趋势相似,2002年以后经济社会产出指数和资源循环利用指数迅速提高,说明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系统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资源投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吉林省经济社会产出与资源循环利用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003年以来,随着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业产出提高,农民开始更加关注农业资源减量投入和循环利用。

3障碍性因素分析

根据农业循环经济障碍因素诊断计算得到,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性因素依次为人均沼气量、农用柴油使用强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药使用强度、农村用量强度、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化肥有效利用水平、农膜使用强度、单位畜禽产品率和农机动力产值。尤其是人均沼气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柴油使用强度是成为制约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首先要提高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质量和数量,充分发挥沼气在循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购买性外部资源的投入,降低化石能源消耗。从分类指标上看,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主要集中在资源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社会产出指标。说明长期以来吉林省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要素投入过多,而系统内消费能力没有提高,导致投入的物质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系统内循环总量增加,制约着吉林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因此,当前吉林省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资源投入的水平,在同等产出情况下降低单位面积上的物质投入,从而达到高效利用资源的目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结论及政策建议

(1)减少农业生产外购性物质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减量投入是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限制因素。因此,按照农业循环经济原理,减少和优化对化石能源消耗结构,解决滥施和偏施化肥、农药的现象,以及地膜回收不力等问题。

(2)建立农牧结合循环生产模式,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水平。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是制约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二限制因素。因此,吉林省应建立适宜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尤其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和农业高新技术,促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3)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是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另一限制因素。今后,吉林省应当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资本、技术、信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产业带动、村企互动、投资推动、科技驱动、服务拉动、外向牵动等不同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4)建立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鼓励机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政府需要规范引导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激发他们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①是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开发专项基金,支持各种形式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开发;②是对农业循环经济产品生产和销售给予减税让利;③是对投资农业循环经济开发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提供信贷担保;④是对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实施给予水电等能源价格方面的减让或补助。

第四篇:永兴县农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永兴县农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增加农民收入,根本途径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近年来,面对农村出现的农产品相对过剩,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业结构到底如何调,这是不仅关系到今后农业的发展大计,更关系到农业和农民的生存问题。笔者认为农业结构的调整不能停留在面积的增增减减,必须立足长远,放眼全球,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我县各级各部门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确保农村稳定的大事来抓,及时处理涉农案件,妥善化解农民矛盾,减负增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农民不合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聚焦与核心。解决我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我县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和维护农村稳定必须抓紧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农民增收情况,我们最近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安排,围绕我县«农业法»的贯彻执行和中央1号文件的落实,结合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就我县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民权益保护,到马田、复和、湘阴、碧塘、城关、城郊、塘门口、黄泥、金龟、太和、柏林、樟树、洞口、鲤鱼塘等乡镇、村组、农户进行了深入调查,先后召开座谈会8次,听取了县人大代表、乡(镇)村组干部以及村民代表的意见,收回调查问卷80份。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当前农民增收少的是思路,愁的是销路,缺的是技术,盼的是服务。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初步成效

全县耕地总面积42.0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3.57万亩,旱土面积8.5万亩。

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10万亩左右,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2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1万亩,烤烟种植面积2.5万亩,绿肥、青饲料等其它农作物播种面积21.5万亩。永兴冰糖橙种植面积9.26万亩,茶叶0.92万亩。2009上半年,永兴县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3.2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8.7亿元,同比增长8.99%。

二、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永兴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的来看,步子不大,速度较慢,调整方向不够明确,农业结构与全县经济发展定位不相适应。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错位、缺位。全县45万农民本应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但由于他们市场主体意识没能很好形成,市场参与能力差,资积累水平低,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因而导致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虚设。同时,在长期以来的农业结构调整中,我们往往更多的是直接强调政府在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如何为调整主体的农民创造条件。所有这一切,客观上降低了农民作为主体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效果,结构调整的错位、缺位给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二)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不强。近几年来,虽然各乡镇党委、政府加强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但与实际所需资金远远不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仍未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一旦出现较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生产就会严重下滑。

(三)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尽合理,地方特色不明显。近年来,全县农业结构调整仍在狭小的区域内,而在较大范围内产业间、产品间表现出明显的同构性,基本上还停留在“他种什么、我种什么”上,呈“四多四少”格局,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初级产品多,名优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品种少、深加工产品少,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营养化的消费需求,造成农产品供给与需求脱节。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就业结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本身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大中专毕业生和城镇下岗职工增多,许多城市制定了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城市就业基本趋于饱和,致使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就业矛盾加剧。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率、出口率偏低。目前,全县虽涌现出永兴冰糖橙公司、玄田食品公司等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但真正能形成大气候的微乎其微,大多数龙头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做强做大,无法形成专业化、产业化经营,形成不了整体经济效益,使得我县农业原料产品和加工产品比例不协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0.02:1,而发达国家大都2:1以上。再从出口结构看,全县农产品出口率低,除永兴冰糖橙稍具有出口外,其他无一产品出口。

(六)科技支撑乏力。一是现有农技人员结构不合理,从事特种种养的技术人员奇缺。同时,农技推广网络不健全,农业科技宣传不深入。二是农村科技劳力出现断层。在新一代农业劳动力中,文化水平较高的大都通过多种渠道外出务工经商,留下来的既不愿意也不善于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

(七)市场开拓不深。一是缺乏规模大、功能全、管理规范、辐射力强的农产品综合市场或专业市场的强力拉动,缺乏市外销售网络信息窗口的有效牵引。二是开发品牌与开发市场有机结合还不自如,常常因产品质量不优、不特、不独

而丢失已占有的市场。三是部分农民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多,心中无底,在生产经营中只得任由市场摆布,市场疲软则亏本减收,市场走俏则盲目赶种。

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

(一)坚持主体自主原则,努力搞好服务。一是应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政府在政策、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调动农民结构调整积极性,把农民推向结构调整的第一线。二是抓好绩效考核。应把服务农业结构调整情况纳入有关职能部门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量化考核目标,严格奖惩兑现,使其切实转变作风,积极参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业结构调整保驾护航。

(二)因地制宜适当集中,推进农业区域布局结构优化。应根据资源比较优势,在占有耕地资源优势的鲤鱼塘镇、太和乡等乡镇主要致力于发展粮食生产,形成粮食主产区;在具有草场、山地资源优势的七甲乡、龙形市乡、大布江乡、千冲乡等乡镇致力于发展草食动物和林果产品生产基地;在具有信息、技术、资金、地理位置等优势的中部乡镇致力于发展永兴冰糖橙、永兴四黄鸡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建设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区;在已形成规模种植烤烟的悦来乡、油麻乡、三塘乡等乡镇致力于发展烤烟主产区。另外在城关镇、城郊乡还可以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吸引人们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将以“参与、体验、采购式农业园模式”和“生态模式”建设几条农业旅游线路,每年举办几次农产品擂台赛。

(三)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农田水利、生态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及县乡村公路建设等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围绕粮食生产,严格耕地保护政策,各乡镇政府要切实保护好基本

农田,坚决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违规建设、乱占滥用耕地的行为。

(四)积极开拓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从各地实践看,凡是结构调整成功的地方,也都是开拓市场的成功典型,可以说搞活流通是结构调整的牛鼻子。一是要“反弹琵琶”,反向思维,为了抓生产,先要抓流通、抓运销,反过来促结构调整。二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帮助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商品生产意识、经济效益意识,鼓励和支持农民参加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进入流通领域。三是培养市场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各类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市场中介作用,搞活农产品市场。四是政府应牵头组建农产品信息中心,加大品牌宣传,及时搜集、整理、筛选和发布农产品供求价格等信息。五是提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出口产品比例,加快全县加工、贮存、保鲜、包装等技术,进一步完善出口机制,重点扶持和发展外向型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出口企业。六是建好农产品市场。加快建立一个高规格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形成以集贸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结构体系。

(五)加大科技投入,支撑结构调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是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疏通科技物化渠道。重点推广运用良种和良法,通过大力推广优质稻、优质水果、优质种猪、特种水产等优质高产高效品种,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二是建立科技示范工程。通过科技示范园示范户这种“看得见,摸得着”,农民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农民学技术、搞调整。同时,积极培养和扶持一批农村科技能人,发挥其在结构调整上的示范作用,进而带动全局调整。三是进一步调动农民用科技的积极性。积极支持农民运用新科技,搞结构调整,做到农业部门“引”、金融部门“扶”、执法部门“保”、其他部门“帮”,通过部门联动,营造推动结构调整的宽松环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程。四是高度重视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挂靠合作,推进技术创新。近年内,可选择

一、两个

有基础、有开发价值的产品,举全县之力,搞科技攻关,逐步培育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名牌。

(六)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着力培养一批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二是强化品牌意识,大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要树立“特色就是生产力,质量就是生命力,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理念。继续把永兴冰糖橙公司、玄田食品有限公司、金豆腐竹公司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三是鼓励并支持农企联合,发展龙头企业集团,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和带动示范作用。四是积极提倡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返还部分利润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

二0一0年八月二十五日

题目:永兴县农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李 琳

学号:200841924223

专业:经济学

班级:08级经济二班

指导老师:马昊

二0一0年八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探讨如何管理农业经济发展

探讨如何管理农业经济发展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利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了目前的农村人力资本现状的成因,并提出了改变目前现状应采 取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本;农业经济;农村教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收入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农民收入的增幅近年来连年减小,1998年增幅为4.3%,1999年为3.8%,2000年增幅为2.1%,说明农业收入也是持续降低。据统计1998、1999和2000年农业收入分别比上年下降4.5%、2.3%和4.3%。造成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彼多,有表层的,也有深层的;有阶段性的,也有长期性的;有国家政事方面的,也有农民自身素质方面的。从深层次看,笔者认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应 该是农村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释意

人力资本(Humal capital)是与物力资本(Material capital)相对应的概念。人力资本理论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其代表人物有发展经济学派的马歇尔、沃尔什、舒而茨丹尼森等。最早提出该理论的是亚当.斯密,他在分析资本作用时曾提出资本应该包括“所有居民的有用能力”,这被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认为是“人力资本”概念的起源。真正赋于人力资本概念准确含义的是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之父”的舒而茨。舒而茨认为:人力资本即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同属于资本的范畴,二者既有本质上的共同性,又有个别特性的差异。其共同性为:二者都是资本,它们都具有资本的属性。即:(1)它们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投入,即需要一定的成本;(2)把它们投入社会经济活动中,它们都可创造一定的价值,都可带来个人收入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它们的差异性表现为:(1)物力资本的所有权可以被转让或继承,而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则不能被继承或转让;(2)物力资本有一定的实物形态,其价值可以被准确地计量,而人力资本不具有实物形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很难准确地计量它的价值;(3)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进行,物力资本的价值,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会减少;但投入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力资本,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进行,其存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其价值只会上升不会下降。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就非常重视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尤其是改革发放以后,党中央花了很大力气对农村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等,使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本状况大为改观。但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本状况仍不容乐观,甚至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数量和质量上都依然是制约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1、数量上农村人力资本供过于求,供求严重失衡

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1978-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从2.8亿猛增至4.82亿,年平均增长率为4.14%,农业耕地面积(以播种面积计算)则由150亿hm2增至155hm2左右,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28%,远低于农村劳动力的增长率。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低于农村劳动力数量的增长速度,导至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又据河南省商市睢县农调队2003年资料,睢县有16-60岁农业劳动力45万,耕地面积仅5.8万hm2,富余劳动力约30万。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单位面积耕地上所需劳动力数量降低。上世纪80-90年代每年约需投入劳动力600工日/ hm2,而现在每年需投入劳动力300-400工日/hm2 [1],在耕地面积和劳动力数量均不增加的情况下,仍可产生大量的富余农村劳动力。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目前我国大约有富余农村劳动力1.5亿,并且每年以600-1000万人速度在递增。由此可见,数量上我国农村人务资本的供给远远超过了需求。

2、质量上,我国农村人力资本质量明显偏低,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它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和工作熟练程度,即表现为人的能力和素质。人力资本质量的体现是知识、技能、资历和经验的多寡,而这一切都和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一般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资本质量越高,反之依然。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1年我国4.82亿农村劳动力中,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占87.8%,其结构分布是:文盲或半文盲占7.4%,小学占31.1%,初中占49.3%;高中占9.7%;中专占2%;大专及以上仅占0.5%;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几年来这种状况非但没有改善的迹象,反而呈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据笔者于2003年12月份对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一个乡镇的调查,该乡镇共有17-22岁的青少年5228名,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4862名,几乎占未来劳动力可供总量的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包括在读)为328名占未来劳动力可供总量的6.2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主要是在读)为38名,约占未来劳动力可供总量的0.73%[2]。又据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农调队资料,2003年睢县16-45岁青壮年劳动中,小学、初中、高中及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42.5%、50.1%和7.4%。由此可以判断,未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仍然偏低,很难满足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成因分析

造成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的原因彼多,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政府的原因也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但总的来看,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计划生育工作不到位,超生现象严重,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本数量的急剧膨胀。虽然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从上世纪80年代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广大农村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距我们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形势依然是严峻的。首先,由于几千年的社会传统、家族世袭观念在农民心目中根深蒂固。他们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只有男孩才是传递“香火”之人。如果家中没有男孩,就会感到愧对祖宗,在乡邻中抬不起头来,因而没有男孩是决不会罢休的;个别的几代单传的家庭,认为一个男孩太少,想要第二、第三个,结果越生越多,形成了数量巨大的超生大军。其次,现行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增加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数量巨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众所周知,我国农村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家庭养老保障为主、社会养老保障为辅的养老保障体制。农村的养老保障基本是家族式的,由子女承担父辈的疾病及各种养老费用,这就使一部分农民为了今后的养老问题而超生子女。有男孩的想要女孩;有女孩的相要男孩,有一个的想要两个,有两个的想要三个„„其结果子女越生越多。子女越多,各种抚养费用越高,家庭负担越重,越生越穷;越贫穷,子女受教育程度越低,子女的思想观念越陈旧,越想多生,越穷越生;这就陷入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的怪圈。由此而产生了数量庞大的远超过需求的农村人力资本。

2、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流失严重,使我国符合质量要求的农村人力资本的增量受阻,存量下降。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一样其价值是由投资而形成的,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是教育。据有关资料2002年我国的教育投资为3491.4亿元人民币,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1%,而美国和韩国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和3.7%。在这有限的教育投资中,我国各级政府又偏重于城市,农村教育投资处于教育投资的最低层。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2001年生均经费,小学阶段城市是农村的1.86倍,初中阶段城市是农村的1.92倍[3]。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村人资本质量的提高。再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的经济资源都会依据其在经济活动中所获得收益高低而自由配置,农村人力资本也象其他经济资源一样,其流动方向、配置比例受经济效益的影响。目前情况下,人力资本在农业生产中所获可见收益(主要是个人纯收入)远低于在非农领域所获收益,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引起大量的高质量的农村人力资本流出农村,流向非农产业。受教育程度越高,质量越好的农村人力资本流动能力越强。据王志刚等于2001年对湖南郴州市永兴县随机抽样调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发生转移的比例为55.6%,高中文化程度的有49.4%发生了转移。另据农业部教育司的调查“八五”期间,我国培养的18万农业高校毕业生中有65%未进入农业系统。

下载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综述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综述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2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来,***区把农业作为稳定全区的基础产业,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完......

    榆中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榆中县是省会兰州市的近郊县,全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辖8镇15乡268个行政村,42.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59万人,有汉、回、壮、满等12个民族。总面积3301.6平方......

    农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绥棱农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概论农业现代化认识绥棱 转眼间,三个月的实习马上就要结束了,对于绥棱这个黑龙江中部这个县城,我从一无所知,到现在看到了他无限的潜力与希......

    农业特色经济发展工作计划

    农业特色经济发展工作计划加快全区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抓好“双十百万”工程建设,实施“双十百万”工程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抓好农业......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

    根据某某村的实际情况, 从构建和谐新农村和提高全村人民经济水平的大局出发, 围绕 乡党委提出的发展战略提出“三抓”措施,即:一手抓主导产业发展,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基层......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农业和农村经济目标全面完成。我镇2010年农业生产总值达24390万元,较去年增加1050万元,增加率达4.5% 。粮食总产量达1.9248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达764公斤。新增转移农村剩余劳......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办工作总结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办工作总结 XX年上半年农业办公室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为要求,......

    秦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精选五篇)

    秦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姓名:冯瑶 班级:09历史学2班 学号:0915012026 秦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傅斯年在《夷夏东南说》一书中,论证出了秦族与商为同一祖先——伯益。在商代,秦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