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
关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
当前,农业农村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适应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努力探索新时期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调查、收集到的一些资料,专门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仅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农村基层工作中出现的积极变化
近几年来,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工作确实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可喜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农民种田积极性得到高涨。近年来,随着政府对“三农”的不断投入和重视,农民负担逐年减轻。据调查,2002年我镇土地抛荒面积曾一度达到1906 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12.2%,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负担较重,种田比较效益较低,导致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当前随着农民负担的逐步减轻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撂田荒变成种田热。
2、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连续出台,广大农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不仅农业税得到取消,而且还发放了粮种补贴和种粮等补贴资金。同时,取消农业税,对衍生在其上的各种乱收费进行“釜底抽薪”,农民拍手称快。从“取”到“予”,从向农民“催粮、催款”到“补贴、鼓励”农民种田,农民从党的惠农政策中感受到极大温暖。现在农村人人都说党的政策好,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3、工作重心发生转移,工作职能出现可喜变化。针对农村改革后的新形势,本镇不等不靠,大胆创新,在政府转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近年来,本镇的工作重心由过去以征收农业税为主转移到以抓发展、搞服务为主上,自觉地把抓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镇的第一要务,努力构筑和谐农村。
二、当前农村基层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积极变化的同时,我们也从调研中了解到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乡镇财政收支有所好转,但保运转保发展的压力依然存在。随着上级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机构改革后减支效应的显现,目前乡镇财政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由于多数工业税源很少,仅靠上级转移支付来过日子是
非常艰难的。加之乡村两级债务难化解,感到压力很大,乡村两级正常运转面临一定的困难。
2、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出现“梗阻”。税费改革前,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费用可以列支。税改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除各级政府的支持、扶持外,更多的是通过“一事一议”的渠道来解决。由于农民对公益事业的认知程度不一,加上集体意识淡薄,往往很难达成共识,造成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公益设施老化陈旧却无人无钱整修,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3、村级债务得到较好控制,但化债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最大难题。由于对村级财务进行了严格管理,使村级债务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是乡村两级债务仍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
4、当前农村发展很快,但社会事务管理有弱化趋势。近几年,由于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农村的变化很大。但是,随着机构的改革,处于转型时期的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长效的机制,导致当前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有明显的弱化趋势。
5、农村工作格局出现积极变化,但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亟待转变。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广大乡村干部看到农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拐点已经出现,他们普遍感到农村工作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广大基层干部从繁重的“催粮要款”任务中解脱出来,他们所扮演的越俎代庖的角色最终成为历史,对此他们由衷高兴。但另一方面,由于当前村组干部待遇还偏低,存在心中的落差。加之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领导职数减少,部分中层干部感觉提拔无望,难免产生悲观思想。从调查情况来看,当前许多乡村干部存在茫然失措、畏难压头的思想,对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心中没有底。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分析当前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认为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1、干部因素:
基层干部是落实党在农村政策的关键性因素,政策落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和地位。然而由于干部政策水平、行政态度、工作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是农村干部素质不高。农村干部长期处在基层一线,主要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处理日常繁琐事务,缺乏学习提高,认识水平有限,理解政策不深,有时执行政策走样,工作中容易滋生一些矛盾。二是农村干部认识观念还没有转变。多年来,一些干部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催粮
要款,结扎放环”,导致农村干部服务意识淡漠,甚至与民争利。三是农村干部精神状态不佳。一些农村干部说我们工作软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完不成,领导不满意;如果工作硬了,说是方法不当,作风粗暴,常常是上级批评群众骂,认为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这些因素掺杂到干部的工作中去,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
2、群众因素:
一是部分农民的思想认知水平较低。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思想和小农经济意识在农民心中没有彻底消除,部分农民一方面生产积极性高涨,求富致富心切,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松懈涣散、自私狭隘的思想。一些人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对乡村两级干部管理漠然臵之。二是农民对过去与干部产生的怨结“心有余悸”。多年来,乡村干部向农民索取的多、给予的少,摊派的多、服务的少,农民产生抱怨情绪。这种残留思想使农民对当前的基层干部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往往产生抵触情绪。三是农民群体出现多样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来的农民群体实际上已经分化成普通农民、农民工、基层干部、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若干阶层,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情感、声望和社会、经济地位千差万别,价值取向各有不同。复杂的工作对象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农村工作局面。四是农民的自主意识和决策能力增强。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判断思维能力增强,特别是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他们不再盲目地相信干部,农民的“不安分”心态增加了农村工作的难度。
三、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当前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基层组织、基层干部都要针对农村工作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尽快转变职能,转变角色,在思想观念、工作重点、方式方法等方面一定要加大创新力度。
1、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我们乡村干部应充分认识到,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取消农业税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现阶段,我们必须调整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转变到强化服务、促进发展上来。我们这次调查时,群众要求最多的是基层干部要搞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因此我们乡村干部必须把为群众服务当作天职,从当前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上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动足脑子,想尽办法,做好文章,在积极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建农村公益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2、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抓住有利时机,着力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型,由以完成经济任务为主转移到加快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两大主题上来。一是重点培植本级骨干财源。从吃“农业饭”、吃“补贴饭”中走出来,建立乡镇自主型和自给型财政,逐步走出财政困境,提高工作的保障能力。要跳出单纯靠农业求发展的圈子,拓宽发展思路,明确主攻方向,把财源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积极构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多元化财源体系。二是履行好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改善农村生产条件。要包装整合小城镇建设资源,提升小城镇建设功能。三是履行好引导生产发展的职能。要勇当“掌舵人”、“导航者”,引导村组干部及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尤其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广泛传播科技知识,有针对性地举办农民培训班,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致富能力。四是履行好管理公共事业的职能。乡镇政府不仅要担负一方经济发展的重任,而且还要担负地方事业发展重要职责,负有对教育、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的服务管理职能。五是履行好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群众信访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3、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一是管理方式从“直接型”向“间接型”转变。在传统体制下,乡镇政府管理方式大多是属于直接管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型,要转变到通过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来,对那些可以由市场、企业和民间办好的事情,政府部门则坚决“退位”,不再具体包办事务性活动。二是工作方式由简单的行政命令向用市场办法引导、服务、示范转变。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学会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开展工作,通过抓龙头、抓中介、抓大户来引导、服务、示范,发展农业,活跃农村,致富农民。三是日常管理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从根本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农村,必须进一步理顺乡镇与村组的关系,全面落实村民自治,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不论大事小事,只要属于村民自治范畴,乡镇都要“指导、支持、帮助”群众通过规范的方式和程序,民主决策,自主办理,更多地运用法律、经济和教育管理的手段,在尊重村民自主权和村委会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实现对村组的有效管理。
4、切实加大对乡村的扶持力度。当前,乡镇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在乡镇自身努力的同时,上级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大对乡村的扶持力度。一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现有财政体制基础上逐步进
行调整,进一步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解决当前乡镇的财政困难。二是化解乡村债务。在锁定债务、分清债务性质的基础上,上级组织应出台具体的相关政策,逐步化解乡村两级债务。三是加大倾斜力度。上级部门要在资金、项目上加强对乡村的倾斜和扶持力度,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多为农村加快发展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四是转变管理方式。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工作考核机制,在管理上适合农村的实际,使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
5、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提高乡村干部素质是实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它作为当前干部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提高思想素质。结合各级正在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广大乡村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作风正、经济清、办事公,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提高政策水平。引导乡村干部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领会其精神实质。在宣传落实过程中不走样,同时又能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增强开拓意识。当前农村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要引导广大干部抓住机遇,带领群众干一番事业。如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终日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自然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四是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农村工作非常具体。乡村干部要学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只有思想工作做细了,道理讲明了,政策法规宣传到位了,群众与干部之间的思想沟通了,农村工作才能如鱼得水,一帆风顺。
第二篇: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
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
我国是农业大国,虽说在新形式下,通过党和政府的不断努力,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农业农村工作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截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期,我国还存在着占全中国人口比例50.32%的农村人口。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适应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努力探索新时期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我从事乡村工作近十年,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与工作经验,以现在乡——新洲乡为例,就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做一些简单探讨。
一、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农民种田积极性得到高涨;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连续出台,广大农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工作重心发生转移,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更了解到在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基层党委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一程度上存在重经济、轻党建,抓党建促经济的实际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2、乡财政收支有所好转,但保运转保发展的压力依然存在。随着上级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机构改革后减支效应的显现,目前乡财政在向好的方面发展。村级债务得到较好控制,但由于多数工业税源很少,仅靠上级转移支付来过日子是非常艰难的。加之乡村两级债务难化解,感到压力很大,乡村两级正常运转面临一定的困难。乡村两级债务仍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
3、个别村党支部的工作思路不清,村级班子建设仍有待加强。部分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被动接受工作任务,没有长远发展规划,传统意识较为浓厚。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不宽,目标不明,挖掘潜力和不能满足群众致富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4、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出现“梗阻”。虽说通过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经济得到发展,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公益事业得不到好的发展。在税费改革前,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费用可以列支。税改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除各级政府的支持、扶持外,更多的是通过“一事一议”的渠道来解决。由于农民对公益事业的认知程度不一,加上集体意识淡薄,往往很难达成共识,造成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公益设施老化陈旧却无人无钱整修,农村生产生 活条件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5、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资金投入困难,很多示范点建设因缺乏必要的经费,难以取得明显的成效。
6、乡村干部的思想观 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亟待转变。就干部因素而言主要一是农村干部素质不高。二是农村干部认识观念还没有转变。三是农村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就群众因素一是部分农民的思想认知水平较低。二是农民对过去与干部产生的怨结“心有余悸”。三是农民群体出现多样化。四是农民的自主意识和 决策能力增强。
三、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几点建议
当前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基层干部都要针对农村工作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尽快转变职能,转变角色,在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1、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基层党委要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认识,做到党建、经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不误。我们乡村干部应调整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转变到强化服务、促进发展上来。加强干群关系。积极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建农村公益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各项农村群众政策。
毛泽东同志曾经一针见血的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做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要善于将群众的发展意愿和科学发展观有机融合,切实做到“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一要立足实际,选准一条既能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特色资源等,又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之路;二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工业农业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增加广大群众的收入;三要采取有效措施盘活现有集体经济。四要围绕群众的增产增收问题开展必要的服务工作。五要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
3、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工作方法。
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必须抓住有利时机,着力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型,由以完成经济任务为主转移到加快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两大主题上来。一是履行好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乡村 道路等基础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以科技致富。二是切实加大对乡村的扶持力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解决当前乡镇的财政困难、化解乡村债务。三是加大倾斜力度。上级部门要在资金、项目上加强对乡村的倾斜和扶持力度,多为农村加快发展做一些 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四是转变管理方式。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工作考核机制,在管理上适合农村的实际,使工作的针 对性和操作性更强。
4、以基层民主建设为切入点,落实好群众各项权利。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应以基层民主建设的切入点。一要扩大党内民主渠道;二要广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基层民主管理的系列制度,并在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落实好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举权、监督权,确保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落实。三要积极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要运用现代化的各种载体,倾听民意解民忧;五要适应新形势,定期研究分析基层民主政治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民主政治管理新路子,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有序前进。
5、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做实农村基层工作。
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是连接党组织和广大农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直接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提高乡村干部素质是实现乡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它作为当前干部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提高思想素质。进一步加强对广大乡村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作风正、经济清、办事公,真正做到情为 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提高政策水平。三要加强作风建设,加大力度惩治不正之风,在改进作风中赢得群众信任。四是增强开拓意识。五是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农村工作非常具体。乡村干部要学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只有思想工作做细了,道理讲明了,政策法规宣传到位了,群众与干部之间的思想沟通了,农村工作才能如鱼得水,一帆风顺。
第三篇: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调查报告
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调查
报告
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调查报告
当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税逐步取消,农业农村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适应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努力探索新时期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湖北省云梦县的实际情况,仅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农村基层工作中出现的积极变化
近几年,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县农村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可喜的巨大变化。
1、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农民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自5月份,我县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农民负担逐年减轻。农业税及附加、农业特产税及附加共万元,比1999年农民“六项负担”之和万元减少万元。比减少500多万元 ,在的基础上再减1150万元,直至今年农业税全部取消。农业税的逐年减少直至取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据调查,我县土地抛荒面积曾一度达到31760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负担较重,种田比较效益较低,导致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当前随着农民负担的逐步减轻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撂田荒变成种田热。
2、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减人减事减支”成效明显。全县各乡镇先后于和进行了连续两轮改革。底,我
县基本完成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任务。全县12个乡镇共精简24个内设机构,撤销84个事业单位。精简乡镇领导干部66名,占原人数的40%,分流乡镇事业单位人员425名,占原人数的51%。仅工资支出一项每年就可节约350多万元。同时村“两委”以换届为契机,精简村干部785人,减幅达%,每年可减少开支230多万元。
3、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随着连续两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广大农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不仅农业税一减再减,直至取消,而且全县还发放粮种补贴和种粮补贴资金803万元。同时,取消农业税,对衍生在其上的各种乱收费进行“釜底抽薪”,农民拍手称快。从“取”到“予”,从向农民“催粮、催款”到“补贴、鼓励
”农民种田,农民从党的惠农政策中感受到极大温暖。现在农村人人都说党的政策好,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4、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乡镇职能
出现可喜变化。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一些乡镇不等不靠,大胆创新,在政府转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今年农业税取消后,各乡镇的工作重心由过去以征收农业税为主转移到以抓发展、搞服务为主上,自觉地把抓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乡镇的第一要务,努力构筑和谐农村。
二、当前农村基层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积极变化的同时,我们也从调研中了解到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乡镇财政收支有所好转,但保运转保发展的压力依然很大。随着上级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机构改革后减支效应的显现,目前乡镇财政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由于多数乡镇工业税源很少,在农业税取消后,仅靠上级转移支付来过日子是非常艰难的。加之乡村两级债务难化解,大多数乡镇感到压力很大,乡村两级正常运转面临一定困难。
2、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出现“梗阻”。税费改革前,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费用是从共同生产费中列支。税改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除各级政府的支持、扶持外,只能通过一事一议的渠道来解决。由于农民对公益事业的认知程度不一,加上集体意识淡薄,往往很难达成共识,造成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公益设施老化陈旧却无人无钱整修,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3、村级债务得到较好控制,但化债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最大难题。由于我县先后两次开展了集中化债,加上对村级财务进行了严格管理,使村级债务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是乡村两级债务仍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仍然是随时可能引发农村不稳定的一颗“定时炸弹”。特别是随着农业税的取消,抽掉了债主们对乡村两级信用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担心债务会变成死账、呆账,加大了讨债力度,常常引发一些
纠纷。
4、当前农村发展很快,但社会事务管理有弱化趋势。近几年,由于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农村的变化很大。但是,随着乡镇机构的改革,处于转型时期的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长效的机制,免征农业税后乡村干部又对农民的管理失去抓手,导致当前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有明显的弱化趋势。像农民建房的管理、计划生育的管理、水利设施的管理等。
5、农村工作格局出现积极变化,但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亟待转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推进,广大乡村干部看到农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拐点已经出现,他们普遍感到农村工作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特别是农业税取消后,广大基层干部从繁重的“催粮要款”任务中解脱出来,他们所扮演的越俎代庖的角色最终成为历史,对此他们由衷
高兴。但另一方面,乡村干部一夜之间变成无权、无钱、无抓手的“三无”干部,不可避免滋生消极情绪。特别是当前乡村干部待遇普遍偏低,心中的落差很大。加之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领导职数减少,广大中层干部感觉提拔无望,难免产生悲观思想。从调查情况来看,当前许多乡村干部存在茫然失措、畏难压头的思想,对税费改革后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心中没有底。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分析当前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认为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既有体制方面的,也有人为方面的。
1、体制因素:
税费改革只是推倒了农村体制障碍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现行体制如果不加以改革,那些隐藏在农业税背后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迟早要显现出来。比如在债务产生的问题上,这与政府运作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政府工作方式具有深刻的行政控制
色彩,乡镇完全是围绕上边各种指令转,为完成超出正常资源运作范围的指令,乡镇领导人要么造假,搞形式主义;要么只有“硬来”,“借钱”办事。比如在公益事业问题上,农民没有享受“国民待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一直没有像城市建设那样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再比如乡镇财政困难的问题。我县道桥镇表现得尤其突出,1991年实施“县乡分灶吃饭”,因当时该镇工业基础较好,作为重点财源建设乡镇,确定的上解基数较高。后因市场经济转型,乡镇企业滑坡,但上解基数一直递增,至1999年后又改为定额上交,导致该镇财政压力较大。还有在机构改革问题上,虽然乡镇经过了多轮改革,然而在“平面”上改得多,在“纵向”上改得少,往往是下面改了上面未改,导致乡镇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权力一把抓,责任搞批发,任务层层加,乡镇在弱化”。乡镇干部常年疲于应付,工作压力大。
2、干部因素:
基层干部是落实党在农村政策的关键性因素,政策落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和地位。然而由于干部政策水平、行政态度、工作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是农村干部素质不高。农村干部长期处在基层一线,主要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处理日常繁琐事务,缺乏学习提高,认识水平有限,理解政策不深,有时执行政策走样,工作中容易滋生一些矛盾。二是农村干部认识观念还没有转变。多年来,一些干部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催粮要款,结扎放环”,导致农村干部服务意识淡漠,甚至与民争利,损农坑农。三是农村干部精神状态不佳。一些农村干部说我们工作软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完不成,领导不满意;如果工作硬了,说我们是歪嘴和尚念歪经,方法不当,作风粗暴,常常是上级批评群众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这些因素掺杂到干部 的工作中去,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
3、群众因素:
一是部分农民的思想认知水平较低。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思想和小农经济意识在农民心中没有彻底消除,部分农民一方面生产积极性高涨,求富致富心切,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松懈涣散、自私狭隘的思想。一些人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对乡村两级干部管理漠然置之。二是农民对过去与干部产生的怨结“心有余悸”。多年来,乡村干部向农民索取的多、给予的少,摊派的多、服务的少,甚至大吃大喝,农民产生抱怨情绪。这种残留思想使农民对当前的基层干部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往往产生抵触情绪。三是农民群体出现多样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来的农民群体实际上已经分化成普通农民、农民工、基层干部、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若干阶层,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情感、声望和社会、经济地位千差万别,价值取向各有不同。复杂的工作对象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农村工作局面。四是农民的自主意识和决策能力增强。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判断思维能力增强,特别是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他们不再盲目地相信干部,农民的“不安分”心态增加了农村工作的难度。
三、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几点建议
当前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基层组织、基层干部都要针对农村工作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尽快转变职能,转变角色,在思想观念、工作重点、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1、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在取消农业税之前,乡村干部70%的时间要放在税费的征收上。多年来的这一做法使乡村干部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都定格在如何完成征收任务上。农业税取消后,乡村干部一下子从原来高度紧张的款项征收环境中进入闲暇无事的工作状态,大多数干部都有一种失落感甚至不适应,这个时候广大农村干部必须迅速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取消农业税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缓解社会矛盾。要调整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转变到强化服务、促进发展上来。我们这次调查时,群众要求最多的是基层干部要搞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因此我们乡村干部必须把为群众服务当作天职,从当前群众最迫切的需1 2 下一页
第四篇: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调查报告
当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税逐步取消,农业农村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适应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努力探索新时期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湖北省云梦县的实际情况,仅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农村基层工作中出现的积极变化
近几年,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县农村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可喜的巨大变化。
1、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农民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自2002年5月份,我县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农民负担逐年减轻。2002年农业税及附加、农业特产税及附加共3266.8万元,比1999年农民“六项负担”之和5935.57万元减少2668.7万元。2003年比2002年减少500多万元,2004年在2003年的基础上再减1150万元,直至今年农业税全部取消。农业税的逐年减少直至取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据调查,2002年我县土地抛荒面积曾一度达到31760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8.6,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负担较重,种田比较效益较低,导致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当前随着农民负担的逐步减轻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撂田荒变成种田热。
2、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减人减事减支”成效明显。全县各乡镇先后于2002年和2004年进行了连续两轮改革。2004年底,我县基本完成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任务。全县12个乡镇共精简24个内设机构,撤销84个事业单位。精简乡镇领导干部66名,占原人数的40,分流乡镇事业单位人员425名,占原人数的51。仅工资支出一项每年就可节约350多万元。同时村“两委”以换届为契机,精简村干部785人,减幅达43.1,每年可减少开支230多万元。
3、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随着连续两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广大农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不仅农业税一减再减,直至取消,而且2004年全县还发放粮种补贴和种粮补贴资金803万元。同时,取消农业税,对衍生在其上的各种乱收费进行“釜底抽薪”,农民拍手称快。从“取”到“予”,从向农民“催粮、催款”到“补贴、鼓励
”农民种田,农民从党的惠农政策中感受到极大温暖。现在农村人人都说党的政策好,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4、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乡镇职能出现可喜变化。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一些乡镇不等不靠,大胆创新,在政府转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今年农业税取消后,各乡镇的工作重心由过去以征收农业税为主转移到以抓发展、搞服务为主上,自觉地把抓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乡镇的第一要务,努力构筑和谐农村。
二、当前农村基层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积极变化的同时,我们也从调研中了解到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乡镇财政收支有所好转,但保运转保发展的压力依然很大。随着上级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机构改革后减支效应的显现,目前乡镇财政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由于多数乡镇工业税源很少,在农业税取消后,仅靠上级转移支付来过日子是非常艰难的。加之乡村两级债务难化解,大多数乡镇感到压力很大,乡村两级正常运转面临一定困难。
2、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出现“梗阻”。税费改革前,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费用是从共同生产费中列支。税改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除各级政府的支持、扶持外,只能通过“一事一议”的渠道来解决。由于农民对公益事业的认知程度不一,加上集体意识淡薄,往往很难达成共识,造成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公益设施老化陈旧却无人无钱整修,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3、村级债务得到较好控制,但化债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最大难题。由于我县先后两次开展了集中化债,加上对村级财务进行了严格管理,使村级债务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是乡村两级债务仍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仍然是随时可能引发农村不稳定的一颗“定时炸弹”。特别是随着农业税的取消,抽掉了债主们对乡村两级信用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担心债务会变成死账、呆账,加大了讨债力度,常常引发一些纠纷。
4、当前农村发展很快,但社会事务管理有弱化趋势。近几年,由于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农村的变化很大。但是,随着乡镇机构的改革,处于转型时期的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长效的机制,免征农业税后乡村干部又对农民的管理失去抓手,导致当前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有明显的弱化趋势。像农民建房的管理、计划生
育的管理、水利设施的管理等。
5、农村工作格局出现积极变化,但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亟待转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推进,广大乡村干部看到农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拐点已经出现,他们普遍感到农村工作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特别是农业税取消后,广大基层干部从繁重的“催粮要款”任务中解脱出来,他们所扮演的越俎代庖的角色最终成为历史,对此他们由衷高兴。但另一方面,乡村干部一夜之间变成无权、无钱、无抓手的“三无”干部,不可避免滋生消极情绪。特别是当前乡村干部待遇普遍偏低,心中的落差很大。加之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领导职数减少,广大中层干部感觉提拔无望,难免产生悲观思想。从调查情况来看,当前许多乡村干部存在茫然失措、畏难压头的思想,对税费改革后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心中没有底。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分析当前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认为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既有体制方面的,也有人为方面的。
1、体制因素:
税费改革只是推倒了农村体制障碍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现行体制如果不加以改革,那些隐藏在农业税背后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迟早要显现出来。比如在债务产生的问题上,这与政府运作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政府工作方式具有深刻的行政控制色彩,乡镇完全是围绕上边各种指令转,为完成超出正常资源运作范围的指令,乡镇领导人要么造假,搞形式主义;要么只有“硬来”,“借钱”办事。比如在公益事业问题上,农民没有享受“国民待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一直没有像城市建设那样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再比如乡镇财政困难的问题。我县道桥镇表现得尤其突出,1991年实施“县乡分灶吃饭”,因当时该镇工业基础较好,作为重点财源建设乡镇,确定的上解基数较高。后因市场经济转型,乡镇企业滑坡,但上解基数一直递增,至1999年后又改为定额上交,导致该镇财政压力较大。还有在机构改革问题上,虽然乡镇经过了多轮改革,然而在“平面”上改得多,在“纵向”上改得少,往往是下面改了上面未改,导致乡镇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权力一把抓,责任搞批发,任务层层加,乡镇在弱化”。乡镇干部常年疲于应付,工作压力大。
2、干部因素:
基层干部是落实党在农村政策的关键性因素,政策落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和地位。然而由于干部政策水平、行政态度、工作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是农村干部素质不高。农村干部长期处在基层一线,主要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处理日常繁琐事务,缺乏学习提高,认识水平有限,理解政策不深,有时执行政策走样,工作中容易滋生一些矛盾。二是农村干部认识观念还没有转变。多年来,一些干部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催粮要款,结扎放环”,导致农村干部服务意识淡漠,甚至与民争利,损农坑农。三是农村干部精神状态不佳。一些农村干部说我们工作软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完不成,领导不满意;如果工作硬了,说我们是歪嘴和尚念歪经,方法不当,作风粗暴,常常是上级批评群众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这些因素掺杂到干部的工作中去,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
3、群众因素:
一是部分农民的思想认知水平较低。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思想和小农经济意识在农民心中没有彻底消除,部分农民一方面生产积极性高涨,求富致富心切,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松懈涣散、自私狭隘的思想。一些人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对乡村两级干部管理漠然置之。二是农民对过去与干部产生的怨结“心有余悸”。多年来,乡村干部向农民索取的多、给予的少,摊派的多、服务的少,甚至大吃大喝,农民产生抱怨情绪。这种残留思想使农民对当前的基层干部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往往产生抵触情绪。三是农民群体出现多样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来的农民群体实际上已经分化成普通农民、农民工、基层干部、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若干阶层,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情感、声望和社会、经济地位千差万别,价值取向各有不同。复杂的工作对象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农村工作局面。四是农民的自主意识和决策能力增强。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判断思维能力增强,特别是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他们不再盲目地相信干部,农民的“不安分”心态增加了农村工作的难度。
三、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几点建议
当前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基层组织、基层干部都要针对农村工作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尽快转变职能,转变角色,在思想观念、工作重点、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
1、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在取消农业税之前,乡村干部70的时间要放在税费的征收上。多年来的这一做法使乡村干部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都定格在如何完成征收任务上。农业税取消后,乡村干部一下子从原来高度紧张的款项征收环境中进入闲暇无事的工作状态,大多数干部都有一种失落感甚至不适应,这个时候广大农村干部必须迅速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取消农业税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缓解社会矛盾。要调整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转变到强化服务、促进发展上来。我们这次调查时,群众要求最多的是基层干部要搞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因此我们乡村干部必须把为群众服务当作天职,从当前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上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动足脑子,想尽办法,做好文章,在积极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建农村公益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2、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抓住免征农业税后的有利时机,着力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型,由以完成经济任务为主转移到加快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两大主题上来。一是重点培植本级骨干财源。从吃“农业饭”、吃“补贴饭”中走出来,建立乡镇自主型和自给型财政,逐步走出财政困境,提高工作的保障能力。要跳出单纯靠农业求发展的圈子,拓宽发展思路,明确主攻方向,把财源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积极构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多元化财源体系。二是履行好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改善农村生产条件。要包装整合小城镇建设资源,提升小城镇建设功能。三是履行好引导生产发展的职能。要勇当“掌舵人”、“导航者”,引导中介组织和村组干部、农村经纪人及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尤其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广泛传播科技知识,有针对性地举办农民培训班,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致富能力。四是履行好管理公共事业的职能。乡镇政府不仅要担负一方经济发展的重任,而且还要担负地方事业发展重要职责,负有对教育、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的服务管理职能。五是履行好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群众信访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3、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一是管理方式从“直接型”向“间接型”转变。在传统体制下,乡镇政府管理方式大多是属于直接管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型,要转变到通过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来,对那些可以由市场、企业和民间办好的事情,政府部门则坚决“退位”,不再具体包办事务性活动。二是工作方式由简单的行政命令向用市场办法引导、服务、示范转变。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学会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开展工作,通过抓龙头、抓中介、抓大户来引导、服务、示范,发展农业,活跃农村,致富农民。三是日常管理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农业税的取消,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从根本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农村,必须进一步理顺乡镇与村组的关系,全面落实村民自治,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不论大事小事,只要属于村民自治范畴,乡镇都要“指导、支持、帮助”群众通过规范的方式和程序,民主决策,自主办理,更多地运用法律、经济和教育管理的手段,在尊重村民自主权和村委会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实现对村组的有效管理。
4、切实加大对乡镇的扶持力度。当前,乡镇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在乡镇自身努力的同时,上级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一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现有财政体制基础上逐步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解决当前乡镇的财政困难。二是化解乡村债务。在锁定债务,分清债务性质的基础上,上级组织应出台具体的相关政策,逐步化解乡村两级债务。三是加大倾斜力度。上级部门要在资[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请到xiexiebang.com]金、项目上加强对乡镇的倾斜和扶持力度,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多为农村加快发展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四是转变管理方式。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工作考核机制,在管理上适合农村的实际,使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
5、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提高乡村干部素质是实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它作为当前干部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提高思想素质。结合即将在乡镇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广大乡村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作风正、经济清、办事公,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提高政策水平。引导乡村干部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领会其精神实质。在宣传落实过程中不走样,同时又能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增强开拓意识。当前农村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要引导广大干部抓住机遇,带领群众干一番事业。如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终日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自然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四是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农村工作非常具体。乡村干部要学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只有思想工作做细了,道理讲明了,政策法规宣传到位了,群众与干部之间的思想沟通了,农村工作才能如鱼得水,一帆风顺。
第五篇:强化责任 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工作
强化责任 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
同志们: 按照县委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今天我给大家讲一堂党课,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提高执政能力,大力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构建和谐长山,关键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近年来,党委高度重视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把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作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首要任务,持续加强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乡形成了的浓厚氛围。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持续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支部班子和支部书记的能力培养,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健全完善议事规则,增强党的创新活力。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党风廉政考核“三位一体”的考核机制,使干部努力有方向、群众监督有标准。在这方面今年乡党委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抓班子。实行工作计划推进机制,每两月制定工作计划推进表,两个月一总结,两个月一安排,经党委会议通过,年终 装订干部工作记实簿,也就是说形成目标化管理,为每名干部设立工作台帐,明确工作内容、标准和时限,提高工作效率,督促干部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二是抓支部书记。对支部书队伍,我们采取百分考核、万元奖励和动态管理制度。首先实行绩效考核。经过几次调研和讨论,我们对10个支部制定每人百分考核细则,将各项工作科学设定分值和考核标准,严格考核。乡里拿出5万元作为绩效资金,调动积极性。其次在支部书记选用上实行动态调整。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做到了打破常规、打破地域界限、打破身份界限,全乡选人,实行跨村任职,使村级两委班子的战斗力不断提高,增强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抓乡干部。针对乡干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懒散现象,我们制定并出台了《干部会议制度》、《干部请销假制度》、《干部政务值班制度》、《干部坐班制度》、《干部包村制度》等五项制度,通过几个月的管理懒散现象不见了,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事做,每个人都有责任。
二、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活力源泉和可靠保证。实践证明,一个班子的强弱,事关一个地方能否发展,关系一个地方的兴衰。农村党组织要按照分类定位、科学评估、晋档升级、总体提高的原则,要紧紧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这一关键环节,认真落实全乡农村党组织升级亚当的总体规划和计划,确保目标顺利实现。要扎实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做好对先进典型的宣传,继续深化党员“示范”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 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驾驭农村工作全局的能力和水平。着力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积极探索更加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组织设置形式,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要突出抓好农村党员发展,注重在生产、工作一线和高技能人才群众体的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要完善党员民主评议制度,积极开展“评星定级”活动,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和为民服务代理制,为党员发挥作用、彰显先进性搭建平台。要进一步做好机关、村、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使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进一步增强,管理更加规范。要坚持“党要管党”的方针,进一步落实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实行村党总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实行村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年底村党支部书记要进行党建工作述职,接受党员群众的评议和监督。特别是“一把手”,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守兴党之责,切实履行党建第一责任,始终把党建组织工作抓在手上,及时研究解决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履行好自已职责。要按照县党代会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发扬成绩,拓宽领域,创新工作方式,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 又快发展。
三、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对党员开展感恩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引导农村党员要具备三种责任心,发挥好党员的四带头作用。三种责任心:
一是要有为国为民的道德良心。高楼生正气、俸禄养良心。食俸禄应知民之所难,掌民权当晓民之所怨。封建文人大夫尚且如此,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作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领导干部,更应该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满怀为国为民的豪情壮志,自觉担当起社会主放新农建设的领导责任真正做到“权这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是要有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的忠心。农村党员直接和群众打交道,是党和政府大基层的“形象大使”,其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如果不时时刻刻提醒,不时时刻刻想着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发生偏差,在新农建设大潮中就会一事无成,甚至会损害群众利益。走到群众对立面,严重破坏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三是要有奉献社会的爱心。基层条件艰苦,工作繁重,基层干部和党员所从事的是平几而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所以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身在基层,志存高远,以 若以累为荣,以若以累为乐。农村基层党员只有具备了上述这样三种责任心,我们才算学懂学透了文建明工作法,才能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发挥好四个方面的带头作用: 一是要当好“先富共富”的带头人。切实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发家致富。要从转变发展观念入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克服封闭、保守、狭隘的落后意识和“等、要、靠”的消极思想,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要从粗放型的发展观念,转变到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观念上来,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科学养殖。要创新发展思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立足实际确定一条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农民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作为农村党员要在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示范带动群众致富方面,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时时处处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
二是要当好倡导新风的带头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和引导农民树立新风,远离迷信,破除陋习,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形成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谋致富的良好风尚。要加强正面引导和典型宣传,形成良好的教育和宣传氛围,真正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体农民群众中入脑入心,成为指导其文明行为的内在动力。在带头掌握致富本领、遵守党纪国法、遵守村规民约、执行’计生政策、破除封建迷信、美化村容村貌、净化思想空气等方面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为发展农经济、增进农村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要积极兴办农村图书馆、科技培训室等,带头参加丰富多彩、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农村健康文明新风尚的形成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培育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遵纪守法、倡导文明新风的新型农民。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要主动了解、宣传和支持农村各项工作。
三是要当好维护农村稳定的带头人。建设新农村,维护稳定是前提。必须把维护农村稳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和真心爱护群众,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当作大事来对待,尽心尽力办好,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要下确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认真排查农村土地租赁或征地拆迁,邻里纠纷等方面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提前介入,及早疏导,防止矛盾扩大和激化;要配合政法部门依法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坚决扫除黄赌徒等,净化村风民风,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四是要当好维护民权的带头人。当前一些群众之所以对一些随意践踏群众的利益。该让群众知道的没有告诉群众,该让群众做主的群众交给群众,从而引起了群众的不满。所以做为农村党员,我们既是农中的一份子,同时,又是农民的代言人,一定要带头主动地维护群众的利益。要积极监督村级组织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切实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做到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要落实公开,做到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要监督村级组织规范执行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村帐乡管和民主理财制度,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解决好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要监督村级组织完善自治机制,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推行村民自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制度和机制,从制度和程序上保证农民群众当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