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 摘要:刚刚闭幕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再一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
决定》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随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位置越显重要,农村信用社如何既能创新信贷手段,促进信贷营销,又能规避风险,推动社农“双赢”,成为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一项重要议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中坚力量,是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组成的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成立以来就承担了支持“三农”,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任。因此,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农村信用社承担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重任,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村信用社的职责,更是农村信用社承载的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纵观我国发展现状,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农村是否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农民能否增收,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党中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为了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根本性地解决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增产增收等问题。对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将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必将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并由此催生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发育,连锁拉动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这无疑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拓展和发展壮大带来广阔的空间。因此农村信用社应抓住农村经济又一轮快速发展机遇,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信贷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金融主力军重任。通过农村信用社进一步端正服务方向、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入,为推进全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在支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中虽然具有点多面广、客户众多的资源优势,但也面临服务范围宽、客户分散、工作量大,电子网络建设滞后,金融风险大等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国家开发银行将在县级地区开展授信,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向“三农”领域延伸,邮政储蓄银行的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将逐步介入乡(镇)农村,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届时,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和发展将受到更大的冲击。
银联信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成因:
1、盲目扩充规模。目前农村信用社工作中加大力度,资金普遍比较宽裕,信用社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贷款营销活动,加大了投放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客户资金急需,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哄而起的现象,盲目放贷,没有注意规模扩充与管理手段同步更新,从而形成信贷风险。
2、农村信用社机构多,人员少,形成信贷管理上的滞后。由于信用社机构多,每个乡镇网点人员大多数在6人左右,其中信贷人员一般每个单位3人。这样很难对千家万户的服务对象情况了解透彻。还有不少地区由于信贷员人手少,主任兼信贷员的还很多,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这样主任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加强信贷管理,从而形成管理滞后的风险。
3、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大多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小型加工业等,极易受自然灾害,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如遇天灾人祸,政策变化等因素,还贷款的能力就大大减弱。
4、政府干预产业结构调整贷款。现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政府有时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缺少调查论证就盲目调整,一但失败这部分贷款收回难度就会很大。
5、农村信用环境不容乐观。一些不守信用者,企图套取信贷资金,千方百计钻信用社的“空子”,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进行“自我包装”,用假象蒙住信贷人员的“眼睛”,达到套取贷款的目的,例如联保贷款中,就有可能多人借贷给一个人使用的现象。
6、信贷员违规放贷。个别信贷人员缺乏职业道德,视制度为儿戏,不惜铤而走险发放大量违规,违纪贷款,给信用社信贷资金造成一定风险。
二、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的对策:
1、合理安排贷款顺序严防盲目性,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农村信用社要合理安排贷款顺序。要做到“早调查,早研究,早安排”,认真测算资金头寸,确保农户有效资金需求的满足,不可盲目扩大信贷规模。同时要择优抢占强势贷款项目,培植效益好的增长点。
2、加强信贷员队伍建设,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
3、培育农村信用体系。
4、推行信贷员等级管理,完善激励机制。
5、建立信贷员约束机制和加强检查监督机制建设。
随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位置越显重要,农村信用社如何既能创新信贷手段,促进信贷营销,又能规避风险,推动社农“双赢”,成为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一项重要议题。为此,北京银联信信息中心将定于2006年12月1--3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三届中国(银联信)银行业年会暨新农村建设、宏观调控与银行信贷策略高级研讨会”,旨在有效应对新农村建设与宏观调控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资金融通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协助农业企业和涉农企业的投资者理性融资,并为银行防控信贷风险提供富于启发性的建议。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
摘要:刚刚闭幕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再一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随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位置越显重要,农村信用社如何既能创新信贷手段,促进信贷营销,又能规避风险,推动社农“双赢”,成为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一项重要议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中坚力量,是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组成的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成立以来就承担了支持“三农”,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任。因此,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农村信用社承担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重任,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村信用社的职责,更是农村信用社承载的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纵观我国发展现状,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农村是否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农民能否增收,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党中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为了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根本性地解决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增产增收等问题。对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将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必将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并由此催生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发育,连锁拉动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这无疑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拓展和发展壮大带来广阔的空间。因此农村信用社应抓住农村经济又一轮快速发展机遇,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信贷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金融主力军重任。通过农村信用社进一步端正服务方向、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入,为推进全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在支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中虽然具有点多面广、客户众多的资源优势,但也面临服务范围宽、客户分散、工作量大,电子网络建设滞后,金融风险大等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国家开发银行将在县级地区开展授信,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向“三农”领域延伸,邮政储蓄银行的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将逐步介入乡(镇)农村,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届时,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和发展将受到更大的冲击。
银联信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成因:
1、盲目扩充规模。目前农村信用社工作中加大力度,资金普遍比较宽裕,信用社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贷款营销活动,加大了投放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客户资金急需,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哄而起的现象,盲目放贷,没有注意规模扩充与管理手段同步更新,从而形成信贷风险。
2、农村信用社机构多,人员少,形成信贷管理上的滞后。由于信用社机构多,每个乡镇网点人员大多数在6人左右,其中信贷人员一般每个单位3人。这样很难对千家万户的服务对象情况了解透彻。还有不少地区由于信贷员人手少,主任兼信贷员的还很多,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这样主任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加强信贷管理,从而形成管理滞后的风险。
3、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大多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小型加工业等,极易受自然灾害,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如遇天灾人祸,政策变化等因素,还贷款的能力就大大减弱。
4、政府干预产业结构调整贷款。现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政府有时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缺少调查论证就盲目调整,一但失败这部分贷款收回难度就会很大。
5、农村信用环境不容乐观。一些不守信用者,企图套取信贷资金,千方百计钻信用社的“空子”,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进行“自我包装”,用假象蒙住信贷人员的“眼睛”,达到套取贷款的目的,例如联保贷款中,就有可能多人借贷给一个人使用的现象。
6、信贷员违规放贷。个别信贷人员缺乏职业道德,视制度为儿戏,不惜铤而走险发放大量违规,违纪贷款,给信用社信贷资金造成一定风险。
二、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的对策:
1、合理安排贷款顺序严防盲目性,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农村信用社要合理安排贷款顺序。要做到“早调查,早研究,早安排”,认真测算资金头寸,确保农户有效资金需求的满足,不可盲目扩大信贷规模。同时要择优抢占强势贷款项目,培植效益好的增长点。
2、加强信贷员队伍建设,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
3、培育农村信用体系。
4、推行信贷员等级管理,完善激励机制。
5、建立信贷员约束机制和加强检查监督机制建设。
随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位置越显重要,农村信用社如何既能创新信贷手段,促进信贷营销,又能规避风险,推动社农“双赢”,成为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一项重要议题。为此,北京银联信信息中心将定于2006年12月1--3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三届中国(银联信)银行业年会暨新农村建设、宏观调控与银行信贷策略高级研讨会”,旨在有效应对新农村建设与宏观调控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资金融通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协助农业企业和涉农企业的投资者理性融资,并为银行防控信贷风险提供富于启发性的建议。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下的广播电视论文
一、强力推进“村村通”建设,积极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电视在农村的覆盖水平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广播电视媒介对于人们观念的变革越来越显示出无比强大的威力。同样,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渴望看到的农民观念变革也离不开媒体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深刻认识和积极参与。正是基于此目的,我们在不断推进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就是为了强化广播电视媒介在农村的服务功能,不断向农村传播现代化社会的信息和精神理念,拓展农民的视野,促使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更快地发生质的变化,以现代的精神面貌投身于农村改革发展。各村的建设速度和质量也参差不齐,还存在覆盖“盲区”,部分地区还存在起点低、入户低和“返盲”现象,农村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还停留在一般的号召多,实践少。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于新的更高的起点上来规划和实施我们的建设。一方面,我们要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认真总结经验。一是从组织体系上务必坚持“五个纳入”,即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政府的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的考核内容。二是在技术手段和建设模式上,要因地制宜,本着“先进、安全、可行”的原则,统一建设,统一技术标准,避免各行其是。在湟源农村,应以有线联网和“村锅”、无线覆盖相结合。总之,不管采用哪种手段,都要以质量高,群众满意为目的。要通过村村通建设,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电视的覆盖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农村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确保村村通实现天天通、长期通。从湟源县的实际看,广大农村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还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目标要求,在“十五五”规划期内,要基本形成广播电视服务对象社会化、传输设施标准化、节目内容多样化、管理维护规范化的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广播电视自身要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大力宣传建立和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广大农村群众切身感受广播电视媒体给他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好处,调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对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要层层责任书,明确规定乡镇、村、社相关负责人的管理、使用、维护责任,坚持责、权、利统一,确保农村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杜绝政治和各类责任事故。
二、广播应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广播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湟源县的广播事业和全国、全省一样,在20世纪80年代曾有过辉煌。在当时,农村有线广播可以说是农村群众了解政令、收听新闻、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当前广播聚集新农村建设的众多媒体中,广播以其独特、方便、快捷、最具感染力等特点,在众多媒体中优势凸显,倍受青睐,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最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生活的一枝独秀的传播方式。通过2003年“广播发展年”战略的各项措施的实施,湟源县农村广播就总体而言呈现出了良好的恢复发展态势。全县实施了调频广播户户通,实现了与电视同步发展,良性互动。但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来衡量我们整个广播事业的发展建设仍显得不足。部分山区受地理条件限制,仍然无法收听无线广播,影响中央、省、市、地方台节目的有效覆盖。二是由于投入不足,管理缺位,难以保障长期有效运行。目前,广播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因此,要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广播公共服务体系,需从四个方面努力:一是需要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把这项工作切实纳入整个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体系通盘考虑。二是要从制度层面上解决谁来投入、谁来服务的问题。三是广播电视部门要多研究农村广播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价值与途径,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四是在技术手段上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可以更多采用共缆传输的办法实际不断创新。可以更多采用共缆传输的办法实现广播电视“双入户”。边远山区可采用小功率布点,不同频率发射。五是应尽快建立完善管理和维护体系,行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广播在农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宏伟工程,广播电视在这一历史长河中肩负着神圣使命。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只要我们每个广电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付出艰辛,不断耕耘,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我们的广播电视事业才会在新农村建设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大有作为。
第四篇:“新县城”建设下的新农村
“新县城”建设下的新农村
摘要:县城是我国城市和农村的过渡区,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联动的关节点,县级调控是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的结合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其实力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关键词:县城/县域经济/新农村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小农农耕传统,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县域,涵盖“三农”,连接城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阵地;县城,作为县域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且具有一定城建规模,可以在不需要投入多大成本的基础上迅速进入城市高速膨胀期,进而直接推进农村发展。十六大期间,中央明确提出了以县域经济为切入口,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新主张。“新县城”应纳入新农村建设的体系之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支持、行政支持、人力支持。
一、中国县一级行政区域情况概述
(一)、缺乏活力,市场竞争力不足
截至2000年底,全国的县级行政区域达到2017个。其中县1503个、县级市400、自治县116个、旗49个、自治旗3个。县域面积占我国国土的总面积的90﹪,人口占70﹪,家庭户数占全国的2/3,GDP约占全国的55。然而长期以来,县城建设及县域经济长期得不到重视,处于政策的灰色地带,从属于大城市,而自身却无法得到有效发展,无法为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县城经济发展中的市场作用已经基本替代了计划的作用,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只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县域经济的市场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一方面,由于县域经济的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制于行政区划的限制,资源的合理流动与组合依然受计划经济框架的束缚,一些原有的经济单位解体后,诸多经济资源未能合理组成新的市场主体。例如,原有的为农民产前产后服务的供销社、信用社,由于沉重的制度遗产和历史包袱而难以发挥市场中介的作用,对其进行合作制改革成本又太高,效果也未必好;废除公社体制后的乡村社区合作组织,特别是村一级的双层经营合作组织,大多名存实亡,行政职能多余经济职能,新兴的农民生产组织和为农民服务的组织发展缓慢,未能成为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以县城经济为代表的县域经济实力远不如大城市。市场化背景下,无法在与大城市的竞争中,得到自身发展所急需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大量劳动力涌向大城市,大城市吸纳了巨额资本,拥有数额庞大的消费人群,成为现代化的“天然舞台”,而县城无可避免地成为其市场化下的附属品。缺乏活力,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县域经济在外表现为远远落后于大城市,与中国现代化进程脱节,对内表现为市场凋敝,经济萎缩,无法有效刺激农民消费。这在客观上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
(二)、财力拮据,支农资金匮乏
县域调控作为维系国家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的结合部,承担中观调控职能,而中观调控的能力首先又与县级财政能力息息相关。从改革开放开始到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前,除少数贫困县外,大多数县域经济大都具有与中观调控大抵适应的财力。但自94年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权上收,事权下放”,县级财政收入锐减。再加上上世纪90年代,作为县域纳税大户的乡镇企业和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夹击下,普遍不景气,这对于县级财政来
说更是寻雪上加霜。而国家财政要解决“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问题,最终又落实到县级财政上。在地方政府之间事权和财权没有明确划分的情况下,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为维护并扩大其财政权力份额,往往凭借政治权力,或者平调下级政府的财政收人,或者摊派一些行政事务,以致县级财政不能不在“保吃饭”和“保建设”两大刚性支出上走钢丝,财政调控能力十分有限,从而诱发县乡政府不得不以强化行政收费方式来保证县域经济的正常运行。结果县级财政不但不能为农村建设下拨资金,反而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此外,由于县级管理手段和权限不断削弱,县级政府的中观调控缺少经济、法律的手段,也大大加重了县域经济财政和广大农民的负担。如在取消农业税之前,原来接受县级管理的地税、工商、烟草、盐务、医药、技术监督、养老保险等部门收归垂直管理后,乡镇公务员工资及办公费、乡村教师工资及办公费、村干部工资及办公费、乡村学校的修缮费等,均需从农民的农税、农特产税、“三提五统”中承担,农民负担沉重。
(三)、体制设限,等级划分鲜明
共和国建立以来,国家权利通过城乡二元分治制度把空间分为不同的等级,并用户口、就业商品粮、住房等措施规定了人们的活动地域和行为方式。空间不仅意味着地理上的区隔,而且作为法定价值区分了人群。县城包括数以千计的小城镇和乡村,在这样的二元对立中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一方面它们像乡村一样受到大城市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多重挤压,另一方面对于农村它们仍享有一定程度的特权。农村――县城――大城市,三种空间被建构为等级化的存在,对更高级的肯定必然是以否定下一层极为前提的,更高层级的发展是建立在抽空和剥削下一层级物力人力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国之内的殖民化”。
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这种结构性的不平等不仅保留了国家权利干预的结果,还受到了商业资本的强有力操控。大城市的影响力自上而下地渗透,人员的流动却从下往上趋近。对于正在经历现代化的中国人来说,县城是一个他们从农村向大城市集散的中转站。一方面它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是城市化得还不充分的一级台阶。
二、“新县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路径
(一)、历史渊源
“郡县治,天下安”。中国传统社会自废封建建立郡县制以来,国家行政权力一般只到县一级,皇权止于县政,县以下建立的正式组织是保甲制度,也就是传统意味上的乡村。自始皇起,县城就一直作为帝国中央权力在广袤东亚大陆上最地方一级的政府权力代表所在而直至近代。与自由贸易形成的城市不同,县城有着更多的地方权力中心的意味。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镇管村体制直至清末明初才逐渐产生。①因而从历史渊源上讲,县与村的关系更为亲密。
(二)、战略地位
县一级是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城乡经济联动的关节点,是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的结合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县域经济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区域经济。与一般意义的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不同的是,它融合城乡发展,其实力与活力不仅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县域经济涵盖“三农”、兼容城乡的区域经济,既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纽带,也是扩展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国民经济的重要板
块和重要构成部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县一级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承担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发展生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
(三)、财力保障
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县乡村干部工资开支、县乡各部门运转费用开支、农村公共用品安排开支、县乡村债务及利息开支累计达6300亿;专家估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供基础设施,比如村村通公路、电话、广播电视,供沼气,改善饮用水等等,大概需要四万亿元,若到2020年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平均每年2700亿元;农村公路建设需财政100
②0亿元。而新农村建设所需大量的财政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又直接来源于县一级财政拨给,县级财政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财力支持。与中央财政、省地级财政相比,县级财政在支农资金调度上更显灵活、及时。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立即从县级财政上得到体现。此外,农村的社保、教育投入也直接依赖于县级财政。
(四)、国情需要
从我国国情出发,毫无疑问,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大中城市还很不发达,大城市布局分散,城市带发育不成熟。必须看到,真正最能提高本土经济、文化水平,吸收大量人口的还是县一级城市。县城分布较广,与农村联系更为紧密,它们是农村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初级农产品向加工产品转变、农村劳力向非农产业转变和农民向市民转变的重要载体。县城的发展一方面缓解了大城市的压力,一方面又可以加强其对农村地区的辐射作用,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缩小城乡差距。
(五)、西方经验
在西方发达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过程除了少数大都市的作用外,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完善的城镇体系,小城市的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保障。我们在今天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适当借鉴其经验,重视县级城市的作用,释放其潜在能量。
三、发展“新县城”,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广大农民也能享受现代城市文明,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推动农民分工分业分化,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安居乐业,又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把传统村落改造成为农村新社区。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县城为龙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县域为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全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下是主要思路:
(一)、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济活力
1、对现有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重组
现阶段,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组成成份较为复杂的经济,应该从各地现状和实际出发,加大调整经济结构力度,努力优化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的组织机构。加快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改革的关键是触动产权,只有触动产权的改革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机制问题。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公司制,主要形式是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应视不同企业的情况,实行一厂
一策,对符合国家产业规划的、有市场前景的企业,集聚力量,将其做大做强做好,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做不大的则靠大联强,主动“找帅当兵”;对产品无市场,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发展无望的企业,要坚决有序、稳妥地退出市场。
同时,深化农业经营体制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走“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集约发展路子,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飞跃,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推动城镇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创新农作制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标准化和农民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和土地产出率,加快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合理利用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块状经济
县域经济实质就是特色经济,必须立足当地优势,围绕“特”字做文章。每个县均有自己的特色优势。有的有区位优势,有的有自然资源优势,有的有社会资源优势,有的则兼而有之。现实告诉我们,即使再贫困的地区,也会存在某种优势。只有充分认识并发掘好这种优势,才能摆脱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所以,作为县域经济的决策者,一定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吃透县情,理出适合本县的发展思路;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出本地经济的特色。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指出:最有效、最合理的社会生产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只生产自己在生产上处于相对优势、成本比较低的产品,并用这种产品去同其他国家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这样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好处。这一理论已经得到各地经济发展实践的印证。我们过去的县域经济,包括现在仍有一些地方,由于忽视特色,一味追求全面发展,形成“小而全”的局面,其结果是产业结构雷同,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失去了许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机遇。因此,我们在发展县域经济时,一定要按照比较经济利益的原则,突出自身特色,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忌毫无特色的“大而全”、“小而全”。如旅游资源丰富的,就可以突出发展旅游产业;矿产资源丰富的,就可以突出发展矿业经济;水能资源丰富的,就可突出发展以水力发电为主的产业。只有坚持特色,才能在市场对接中找到自己最佳位置。
只有发展特色块状经济,发挥规模效应,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坚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特色支柱产业为支撑,以乡镇企业为主体,把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通过小城镇建设,加快县城经济结构和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特色,形成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格局。
3、自我培育战略生产要素,完善市场体系,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全面对接 一个成熟的县域市场体系,必须包含各种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但由于县域经济实力远弱于大城市,在人才、资本、技术的竞争上,不占优势。因而县域发展应转变策略,以以主动培育优势资源为获取要素的主要手段。一是劳动力市场培育。加快县域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的用人制度改革,推行全员合同制;要大力发展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和咨询等市场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县级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逐步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福利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的体制性障碍。二是资本市场培育。目前的金融机构设置,非常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发展基金会被取消后,县域内中小企业几乎不再有获取贷款的可能。因此,要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发展资本市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部分私营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和互相参股、入股等直接融资方式积累发展资金;积极引导民间借贷市
场,通过制订法规和加强监督,使民间贷款市场和民间金融公开化和合理化,并通过引入现代的金融信用工具及现代组织形式,促使其走向规范有序。三是技术市场培育。加大对高素质人才培养投入,坚持科教兴县,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二)、改革县域财政制度,扩大税源,改善县级财政状况大力改革县乡财政体制。调整中央和各级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分配格局,适当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配关系,合理降低上划中央“两税”比例,多把一些财力留给基层。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保证不发达地区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筹,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规范地方财力分配与使用。加大对县乡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壮大民营经济,取消对民营经济的不合理的限制,鼓励农民创业,扩大税源,促进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三)、国家应在在体制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松绑
首先,需要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除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县镇行政管理及公务员薪酬制度等方面,县域应该与城市接轨,逐步实现无差别的“国民待遇”。尤其应在深化就业与户籍制度改革上下大功夫,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取消一切限制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其次,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和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探索农村土地资本化,赋予农民土地经营产权,实现农村土地产权明晰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注释:
① 吴滔.明清江南基层区划的传统与市镇变迁,明清史[J],2007,1
② 李清香,林彰云.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县域经济、区域经济[J],2007,2参考文献:
[1].魏杰.转型中国[M]
[2].周晓虹,谢曙光.中国研究[C]
[3].吴滔.明清江南基层区划的传统与市镇变迁,明清史[J],2007,1
[4].李清香,林彰云.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县域经济、区域经济[J],2007,2
[5].马永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综述,县域经济、区域经济[J],2007,2
第五篇: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各地都在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这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给予一定的解决办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新农村的建设,意识,资金,现代化,污染,创新,机制,政府,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目前,中国的农村改革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一是确立了农户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初步形成;二是废除了统购统销制度,发育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三是破除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四是终结了农业封闭半封闭状态,农业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五是废除了农民公社体制,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逐步推行;六是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初步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二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但是也要看到,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领导人没有认识清楚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领导人认识不够全面,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村庄建设、新房建设;有的地方领导人急于求成,脱离农村实际,超越发展水平,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短期工作目标来要求和部署;也有的地方领导人存在着畏难观望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普遍存在,如资金问题、农民意识问题、现代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产业化推进难问题等。
(一)一些地方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
现在,有的地方领导人为了能够“彰显”自己的“功绩”,只注意一些表面的问题,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建设新房子那么简单,他们只重硬件建设轻生产发展,以为修了几条村路,盖了几幢新房,清理了房前屋后的垃圾就是新农村建设,忽略了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使得农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虽然表面很风光,但是却负债累累。农民的生活水平甚至不如以前,农民都怨声载道,使得新农村非常空洞,甚至有的人说“建设新农村好几年,建好回到解放前”。
(二)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倾向
有的地方领导人为了使得自己的村子能够居于人上,不顾农村实际,急于求
成。比如有的农村建设公路,路基坎坷不平,高低相差很大,达不到施工质量要求,但是为了早日完成,施工人员照样施工,使道路质量存在很大隐患。同样在建设新农村时,就是因为领导人为了早日完成上面的指示,不断施加压力,使得大多数的工程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资金问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众所周知,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涉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容村貌、民主管理等各个方面。而要抓好各项工作最关键的是要有资金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农村,但自实行税费改革后,村里无收入来源,想办好一件事很难很难。
1.政府投入资金仍然有限
尤其是相比中央财政,地方支农资金明显存在支农基金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偏低和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表现为“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在地方财政支农总盘子中,大部分属人头费和事业费。
2.资金来源渠道仍然狭窄
由于国家扶持有限,农村信用社的支持重点放在生产资金方面农民自身并不富裕,自筹资金存在很大的困难。虽然有的农村企业家选择在家乡兴办工厂,资助新农村建设,但是这些资金对于需大量投资的新农村建设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3.金融资金民用资金介入不够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除信用社外的金融机构以及民用基金几乎没有参与。即使有的民用机构资助一部分,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很少的。以致农村基本的设施建设都举步维艰。
(四)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到位
现在,农村普遍存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与农民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包括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在认识上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以致造成在争取政府拨付资金时积极,自己出资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例如,在修建乡村的公路时,本来时由各家各户出资修建,但是由于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够,认为这是国家的事,不应该由他们出钱,所以都“你推我,我推你”,都不愿出那份钱,最后可能连公路都修不成。
(五)农业产业化推进难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区域位置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了阻碍。现行分散的土地经营,土地流转中,尊重农民的自主经营权与产业发展区域化这两者之间形成了矛盾,“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受到局限,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机遇与空间相对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与之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加之种子、化肥、饲料等主要农资直线上涨,增加了农民现金支出。现在多数农民仅限于在承包的土地上作业,产业单一,大量富余的劳动力找不到就业门路,尤其是中老年劳动力就业更加困难。
1.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农业面临三争的水平:农业争效,农民争收,农产品争强。这都为农业产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面低,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农产品的价格也处于低水平。所以农业产业
化基本处于刚开始的阶段,没有什么新的发展。
2.龙头企业规模小
在全国的农业龙头企业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所占比例不到5%,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更屈指可数了。在农业的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量事巨大的,但是由于龙头企业少,甚至农村的企业也不断向外转移,所以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停滞不前。
3.市场竞争力不强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开发农产品新产品的动力,其开发农产品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力。但我国开发品种仅100多个,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农业装备水平也偏低。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的新产品开发可以说事是极少数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国的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4.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
利益连接机制是产业化经营的机制,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实际行动。但是由于龙头企业少以及农民主体意识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利益连接机制的不完善成为了农业的产业化面临的一大难题。
5.扶持政策不到位
由于新农村的建设仍要依靠农村的民用工业以及一些龙头企业,所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留住这些企业是必要的,但是仍然需要一定的优惠政策来留住他们。而在建设过程中,给企业退税等优惠政策做得并不到位,导致企业流失,农村也失去了资金的支持。
(六)现代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小、环境容量较为富余,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并不显著。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威胁到他们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视频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根据近十年来的全国环境统计报告,可将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污染问题总结为以下三类:
首先是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经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使用成为提高土地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我国也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其次是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污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跟上: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农村聚居点则缺少规划,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发展,形成马路和带状集镇,或者与工业区混杂。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则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
和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第三是乡镇企业布局不当,对产生的工业污染的治理仍不够。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这种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三 对于新农村存在问题的建议解决办法
(一)更新发展理念
1.全面创新发展理念,高起点抓好村庄发展规划
按照高标准、高起点、有特色、功能全的要求科学布局,坚持“一村一图”、“一村一景”;充分体现科学性、实用性、超前性,有利于生产发展,有利于人居环境的改善;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筹规划道路交通、水利电力、商贸通讯、教育卫生、文体休闲等公共设施。通过新农村建设,使农民住上整洁房、喝上清洁水、走上平坦路。
2.典型引路,抓好样板点建设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办点示范工作力度,着重抓好一批产业带动型、村容整治型示范样板。“十一五”期间,主要抓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分步实施村庄建设规划,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面提高。
3.坚持科学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切实抓好农业科技创新、良种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抓住农业特色品牌和农产品市场这两个促进生产发展的关键,提速发展农村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和开发资源,发展田园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二)创新发展机制
1.抓好龙头的带动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方针,切实抓好“一村一品”建设。坚持不断调优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链条,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产业经营上规模、上档次,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强经济效益,使龙头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要做好经营机制创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两篇文章,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方式,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劳务等生产资料入股,与企业形成风险共担、互利双赢的经营机制。
2.整合资源投入,不断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靠政策保障,二靠科学指导,三靠投入支撑。因此,必须整合人才、科技、资金等发展要素的资源投入。特别要充分整合财政支农、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方向,向新农村建设项目倾斜,突出投入重点,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效益,为农业产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夯实基础,为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一方面要扎实抓好农村道路交通、水利电力、广播电视、通信商贸等基础设施建设。当务之急是要切实解决农村交通“瓶颈”制约,彻底改变农村通路不通车的现状,加快通达通畅工程建设,提速发展乡村交通事业。另一方面,要加强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动者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重点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新品种的推广,为农村培训人才。
(三)加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
我国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差异大,资源多样性表现出生产优势的多元化。因此要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成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引导农民转向高价值、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和就业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政策指导上要促进异地农产品的消费和相互交流,大力提倡农民消费异地农产品,减少自给农产品的比重,彻底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结构。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新突破为基本构架,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发展地区优势产业。
(四)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增加新农村建设自主资金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
龙头企业在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小城镇建设以及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龙头企业在企业势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自我保护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加入WTO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龙头企业首先应该把市场放在首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决定市场营销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上,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搞好产销衔接,提高企业营销效率。其次,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及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相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要组建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逐步发展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农业企业集团。要加快技术推广步伐,围绕主导产品,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的宣传。再次,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文化核心是“诚信”,龙头企业要始终把诚信放在突出位置,对农民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和职工队伍。最后,利用资本市场,壮大龙头企业规模。我国龙头企业不仅普遍规模偏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技术含量不高、管理落后,而且在规模扩张、市场开拓、技术创新、资产整合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培育、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是促进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1.加强经济立法,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迫切要求调整和完善农业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农业法律法规,特别是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可以为新农村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转化
政府可以通过发育和完善科技成果市场,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与科技工作
者进行科技成果交易提供场所;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或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参观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帮助双方建立联系;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电视等现代化媒体,向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展示和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
4.发挥好协调、调控、监督、检查的服务职能
新农村的发展与建设涉及农业、商业、轻工、计划、财政、金融、工商、税收等多个方面。因此,政府应加强综合服务职能和协调职能,按照新农村发展的要求,消除旧体制障碍,弱化部门壁垒和管理职责,打破行业界限和条块分割,逐步走向管理的一体化。
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工商登记、征用土地、产品购销、交通运输、税收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应该通过建立完整的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体系、信息体系,为企业和公众服务。质量技术标准由国家来制定,地方政府要按照国家标准,对企业和产品进行检查监督。要引导龙头企业执行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大执法力度,对龙头企业的产品定期抽检,对产品不合格的企业要限期整改,杜绝无标生产和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
(六)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大力倡导并普及绿色消费理念,形成绿色消费需求。按照绿色产品生产的标准,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全过程进行控制,减少污染源;对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优化结构,使产业的选择与区域的资源环境相协调。让绿色带出产业、带出发展、带出经济,更快、更强的发展农村经济。让新农村的建设更好的推进农村城镇化,构建以人为本的生存环境。
在新农村建设时,我们一定要切实解决以上问题,并从农民,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一切做到以人为本,以实际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早日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宋洪远、赵长保、张海阳《关于深化农村改革问题的思考与建议》(《经济
要参》2008年10月12日出版2008年第62期总第1792期)
【2】 《毛泽东文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贺雪峰《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 云南社会科学 1999年版
【4】 白书祥《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3年2月)
【5】 谷素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商业时代》代
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