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吴志新
摘要:分析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供需矛盾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借鉴国外尤其是日本的成功经验,切实解
决我国农村的金融供需矛盾问题。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需矛盾;需求抑制;日本农协
在一个市场中。决定市场均衡的力量一方面是供给。另一方面是需求。我们在分析农村金融资金供需失衡时往往更关注农村金融的供给不足而忽视了农村金融的需求抑制。实际上金融抑制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供给型金融抑制由于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而导致农户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户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因而使得足。本研究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分析目前中国农村金融面临的供需矛盾的原因。投资不足。另一种是需求型金融抑制。即由于农户自身金融借贷的需求强度不足,农户贷款意愿低从而导致农村投
农村金融中的供给不足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严重,突出表现在:
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数量缩减,农村资金大量流失,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十分严重 出现了所谓的“农村金洞化”的现象,或者准确地说是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体系空洞化。这种现象的严重后果是: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需不到满足,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阻碍农民收入的增加,进一步扩大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全社会的和展难以实现。正规金融机构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并不表明农村资金供给充裕,实际上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的供求巨大缺口,这样的供需缺口直接导致了现阶段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非正规金融市场的活跃。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填充。国农村广大农民的资金需求大部分来自于非正规金融市场。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活跃自然是对正规金融市场退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主要是农户和农村企业。就农户而言,又可分为普通农户和特殊农户。普通农户指那些刚剐,仍在为生存而奋斗的农户。特殊农户有三类:一类是尚未摆脱贫困的贫困户;二类是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却是无组、小规模的专业养殖户和经济作物种植户;三类是有地方政府组织。有规划、大规模的经济作物种植户和大型专鲎养几类农户中,普通农户和特殊农户的前二类的信贷需求不仅有生产上的,还有生活上的,但因其生产经营收入的不确规模限制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他们无法提供正规金融机构确信的偿还保障,正规金融机构也不愿为其提供贷款这三类农户却占农村地区的绝大多数。第三类农户要么有地方政府干预和支持,要么自身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正规金出于不得已或确信其有偿还能力,因而这类农户可以从正规金融机构申请到贷款。
农村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和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现阶段也明显存在融资难的情况。一般说来,农村中小企业处于资期。企业受资金少、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等各种因素限制。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其还贷能力缺乏
出“慎贷”甚至“惜贷”,从而也使农村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龙头企业具有规模经济,资金制度健全。一般可以获得商业金融机构的信用放贷或抵押贷款。
通过上述对农户和农村企业融资情况的分析,不难发现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愿为农户提供信贷资金有其客观原因,主农业经济自身的弱质性、高风险性且又缺乏必要的抵押品。以及受土地制度所限制,土地资源难以集中而使农业生产了“内卷化”的小农经营之中。同时,农业业主相对分散。贷款数量虽多但交易零散,这样就提高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成本。从而导致农村经济主体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他们生产、生活以及发展上的资金。
农村金融中的需求抑制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农户存在着金融需求和金融借贷需求强度低,在这种现象背后,有很多社会经济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从社会角度看。农民在剧烈的社会制度变迁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即对未来的预期更加不稳定。在我会保障体系还未完善的情况下,农户面临的生存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医疗问题、教育问题、赡养老人问题等,这大量存在。导致农户的投资意愿减弱,最终导致农户金融需求强度不足。相反,发达国家如日本在教育、社会保障和面。国家在财政上给予切实的支持,使得广大农户没有这些后顾之忧。他们对于未来的预期就变得耪对稳定促进金融度变大。
经济性原因的影响
中国农户投资需求强度不足还有经济性原因。农户的投资如同一切投资一样。首先要考虑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处于弱质、微利的状态,很难激发农民投资于农业的积极性。同时。从市场方面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面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投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农户的投资选择将基本根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他们计算多种因素收益的影响,当某些因素的作用可能会影响到其投资的预期收益时,农户就会作出改变投资的行为。因此,农户在市的收益最大化的选择动机以及农村市场多元化的现实条件下,其在农业方面的投资资本需求强度不足,也就不难理解农协针对农户的多种需求,为农户提供多种金融需求,如将农户多余的资金投资于农业之外的行业,如购买债券、发甚至开展海外投资等。农协同时也针对农业经营的高风险、低利润情况,开展低息贷款,保证农户的需求能够得到满农户的金融需求强度就会得到增强。
体制性原因的影响
体制内的正规金融部门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对于农户而言,交易成本过高,交易规则约束太强,因此减弱了农户向机构借贷的意愿。而一些菲正规的金融机构以及各种友情借款则具有灵活的特点,容易被农民所接受。另外,体制方,还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国家财政体系和国家产业投资体系变革条件下农村投资的事权界定不明等。
政策方面原因的影响
国家政策一般会给投资主体一种预期。稳定的政策会给投资主体一种稳定的长期预期,诱使投资主体进行长期投资如果政策变动性大。会给投资主体一种很不稳定的预期,从而会减少其长期投资行为。在政策方面,最大的制约来自地政策,国家农地制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农业生产力,重构了我国的农业微观经济基础,但是其缺陷也是不容先前的农地制度很容易导致农业粗放式经营以及掠夺式投资。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国家农地政策的多变性和农地性,导致农户对未来的投资收益预期感到不确定,这极大地制约了农户的长期投资行为,导致其投资需求强度不高。角分析,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反省在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中的政策与体制。发现其中影响农户投资意愿的制约因进行有效的改进。
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对策
建立农地金融制度
我国农村金融边缘化,除了一些历史遗留的原因以及农业投资周期长、利益低、回收慢、正规机构追逐利益等原因外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缺乏一个理想的抵押品。所以。要解决资金供需缺口问题,除了改革农村金融机构之外,还应为一个理想的抵押品。农地金融是一种以土地为抵押的旨在为农业提供长期贷款的资金融通形式。建立农地金融制度,用权抵押为条件,藉此发行土地债券,可以聚集大量的社会资金,然后再以低利率贷给农民,使农民获得低成本的中。农地金融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困扰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资金投人不足问题,提高农民从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发展后劲,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
我国农村金融监管要立足农村金融实际,实现监管由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和风险控制并重的监管转变,由封闭控制型明型转变。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建立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提高农村金融监管行业自律,加强农村金融业内控制度建设,使市场竞争的压力有效转化为企业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动力。同时,农村加强信息披露:强化社会监督。
引导和发展民间金融
发挥民间金融即非正规金融对农村正式金融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我国农村,社会关系不仅不是的障碍。而是促进经济交换的推动力量。建立在社会关系基础上的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是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具有生性。应该在加强引导和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其发展。以弥补农村正规金融安排的不足。日本的农协就是属于民间金融。在战后大力支持像农协这样的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在政策和基金方面,政府都给予大力的扶植。另外,农村地下金融为小型工商企业和农业提供了资金来源。但由于地下金融业游离于中央银行的监管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负效应很大,地下金融业要采取疏导而不是行政堵截的政策。目前对地下金融业的整顿应加大金融执法力度,关键是要对业已形成下金融组织进行规范和改造,促使其向合作金融发展。加快农业保险体系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由于农业是世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差的弱势产业,我国又是世界公认的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对业经济的平稳发展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做大农村经济
经济决定金融。加快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做大农村经济。在做大农村经济过程中。金融部门要根据农民意调整信贷投向重点。今后对农村地区的信贷投向重点应放在果业开发、经济作物生产、家禽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中小企业在农村设厂,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如日本政府鼓励企业在农村开办工厂,在金融投资方面给予优有效的信贷支持,逐步形成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地方主导农业和主导产品;同时。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产品加工、贮藏业发展,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农户和市场。通过公司等形式,发展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重点,解决农村小产品大市场确保农民实现增产增收、优质优价。二要调整贷款期限结构。目前实际执行的贷款期限结构与农户所需要的种养业贷期存在较大的矛盾。因此,应适当延长贷款期限,以满足农户不同层次的信贷资金需要。中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在国民经济总体份额中所占的比重虽然随着中国经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渐降低,但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有重要应该通过政府主导的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目前农村面供需不均衡矛盾。我国与日本同属东亚地区,农村也都以小农户生产为单位,因此考察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因此要学习和借鉴日本的一些成功经验,如注范,制度建设,加大政府的支持等成功经验。
第二篇: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民盟甘州区委蒋德虎、张大龙、侯兴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城乡差距和二元经济体系却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道“藩篱”。毋庸臵疑,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农村金融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经济,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当前,农村经济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走出农村金融困境。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充满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从历史来看,中国农村金融历经发展、调整、徘徊和改革等艰难曲折的演变过程,近年来,又进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尤其是2006年以来,大发展阶段的特征非常明显,它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作用也非常明显。当然,从更高的层面和要求看,它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一、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979年,我国农业银行恢复,在近30年的金融改革里,农村基本上形成了以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为主体的正规金融体系,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最为普遍。但是与此同时,民间借贷却悄然萌发,形成了一套在法律约束之外的非正规金融系统,与正规金融体系并存。非正规金融游离于国家监管体系之外,具有一些灰色性质,其发展规模与领域有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正规金融机构由于受到商业利润最大化原则的约束,并且我国在加入WTO后金融安全意识加强,以及新巴塞尔协议对于金融机构坏账率的约束,使得他们越发不倾向于在农村地区提供小额贷款和开展业务。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这一变革中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十一五”以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中国金融服务“三农”的进展是非常明显的,表现在:
(一)农业发展银行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全力支持“三农”
农业发展银行是中国唯一一家经国务院批准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承办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近年来,在积极发放粮棉油收购贷款,促进粮棉油市场稳定,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与此同时,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对大力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也发挥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经过改革,农业银行已经形成了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和新农村建设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中间业务为补充的多方位、宽领域的支农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金融并举的农村金融发展思路,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开始由农村信用社单一主体转向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共同承担。农业银行作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完成股份制改革,确立了面向三农、商业化运作的原则后,专门成立了“三农”金融事业部,开始逐步发挥其在“三农”领域的金融主渠道作用。尤其是在增强“三农”的信贷支持,强化“三农”金融产品的研发等方面,其力度明显加强,也为其自身发展找到了新的盈利增长点和新的盈利空间。
(二)农村信用社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强化服务“三农”
继2003年国务院国发15号文件实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授权省级人民政府实施行业管理以来,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事业有了蓬勃发展,进入2008年以后,农村信用社第二 1
轮产权制度改革掀起,新一轮改革在推进股份制改造,改革省联社体制和机制,实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等方面都在积极推进,改制为省级农村合作银行,从而激活了农村信用社的活力,大大增强了其支持、服务三农的力度。
(三)邮政储蓄银行资金回流农村成效显著,有力支持“三农”
2007年成立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中国邮政集团总公司依据邮政网络成立组建的,承继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公司经营的邮政金融业务及因此而形成的资金和负债的金融机构,其成立后,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取得了快速的进展。“三农”服务功能有新的加强,主要表现在:第一,向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提供批发性资金;第二,以小额信贷为突破口,加强农村信贷服务;第三,改善基层网点服务功能,为农村居民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尤其是它彻底改变了“只存不贷”的历史,有利于农村资金回流,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服务供需矛盾,有利于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社区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从而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足度。
(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快速发展,增加服务“三农”
2006年以来,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确认和巩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合法地位,允许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并通过以奖代补、定向费用补贴、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等优惠政策,拓宽了资金回流农村服务“三农”的渠道,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对国际金融负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新型金融机构包括了(1)村镇银行,据银监会工作安排,将在2009-2011年达到1027家;(2)小额信贷公司,数量更多;(3)贷款公司,主要是由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设立在农村地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4)农村资金互助社,具体由工商登记、银监会批准等多种形式。
(五)农业保险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支持服务“三农”
在前几年总结试点的基础上,财政部、银监会围绕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扩大保费补贴,落实保费补贴发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保障长效机制的建立,农业保险有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表现在:农业保险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农业保险功能作用逐步发挥,农业保险覆盖区域不断扩大,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该说,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成效也十分明显,在服务支持“三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川,但必须看到,由于历史、现实的种种因素,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不完善
总体而言,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仍然滞后于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还没行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尚未立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规模太小,无法满足政策性金融的需求,而且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边界比较模糊,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也承担了一部分政策性金融业务,总体而言,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明确和加强。
(二)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缺失,定位不明确
功能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性功能缺失。表现在中国农业银行商业化运作,大量收缩农村的营业网点,扶贫的政策实施不理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单一,政策性功能不全;农村信用社存在产权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残缺等问题。二是商业性功能缺失。四大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运作导致农村网点大幅度减少,直接面向农村的涉农业务减少,对农村的信贷只限于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户、农业生产的金融服务处于萎缩状态。
各大金融机构定位不清,农业银行支农功能“边缘化”。农行在农村的机构大幅减少,被撤并的机构主要是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基层营业网点,因此,贷款业务逐渐远离农村,农业银行的大部分贷款投向了城镇工商企业,而农业贷款投入较少。
(三)农村资金回流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农村资金外流问题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这几年虽在努力改进,但问题远没有解决,无论是财政渠道、金融渠道、价格渠道,还是投资渠道都出现了外流情况,就金融渠道而言,至少有如下方面:一是农村信用社,其在农村吸收的存款相当一部分流入县域甚至城市;二是农村邮政储蓄也分流了一部分资金,其存与贷的比例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三是国有商业银行也成为外流渠道之一,近几年发展过程中新增加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县城及以下机构更存在“抽水”现象,这个问题需要想办法有效解决。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为邮政储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与信用社两足鼎立的局面,据统计在新增的存款中信用社约占2/3,邮政储蓄约占1/3,但邮政储蓄只存不贷,随着存放资金的增多,这些资金又回流到城市,同时农业银行存多贷少,吸收的资金倒流到城市,使得农村资金供给缺口加大,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失衡。
(四)农村金融服务机制落后,金融机构数量不足,金融服务品种单一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战略调整,县级商业性金融机构逐渐成为“储蓄所”。农业发展银行只限于粮棉油的收购和加工,而无法满足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等资金需求。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已经形成农村信用社一家独撑的局面,然而农村信用社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科技含量低,效率十分低下。由于受技术、人才、资金、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结算资金时间长,资金到账不及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的品种单一,主要以小额贷款为主,而且中间业务欠缺。农村金融功能弱化,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种类很少。
(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力还没有充分发挥
从政策层面看,这几年国家有关部门千方百计想办法增加新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机构有了一定的发展,这是良好的开端,然而,存在的两个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新型金融机构数量小,规模更小,其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占比甚至不到1%,根本难以改变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弱而无力的状况;二是这些名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大多数设在县城甚至更上,村镇银行根本没有到村镇,对于一些银行而言,只不过增设了一个异地分支机构而已。因此,对这些机构的作用力,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继续考量。
(六)民间资本回流渠道仍然缺乏
一方面是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还得不到充分满足,但在另一方面,农村也存在着大量的比较充裕的资金,难以纳入比较正规化的运作轨道,尽管2006年以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有所开放,但开放力度还不够大,民间资本只能通过入股贷款公司、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方式进入农村资金循环,从目前情况看,而且出资人还是以大企业居多,真正的民间资金还很少,至于私人借贷、合会、互助基金会等在内的非正规金融形式在中国仍受到限制,大量资金缺乏回流农村的渠道,大多数农户和企业的借贷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全社会资金配臵效率低下,也不利于“三农”健康发展。
(七)农村经济补偿机制缺失
我国农村的保险业发展缓慢,目前只处于初创阶段。农业保险还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使其赔付率较高,商业保险公司的目的是盈利,所以保险公司不太愿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此外,由于农民的金融知识不足,缺乏主动投保的意识,故农业保险的覆盖率低。我国农业目前仍主要是靠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为主的农业保险保障。补偿性质的灾害救济,受国家财力的限制,不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发展的要
求,也不利于培养农户参与保险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同时,我国还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担保机制,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导致农业投资缺乏高效的风险分散渠道和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农户就无力偿还贷款,风险转嫁给银行,进而制约了金融机构支农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导致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不足
(八)农村金融活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由于农村和农业的特点,使得金融活动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尤其表现在:一是农户联保贷款手续繁琐、门槛较高,而且具有排弱性;二是担保贷款数额较大、期限也较长,能够满足部分农户和农村企业的大额贷款需求,但农村目前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物,导政抵押担保的进展缓慢。三是一些抵押贷款创新模式(如林权抵押、土地承包、收益权抵押等)尚处于试点阶段,缺乏可推广性。正因为这样,目前农村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尚存在困难,从一些地区调查和反映出来的问题看,“三农”贷款风险也有上升走势,很值得人们忧虑和担心,再加上农村商业性保险的不健全,更带来了问题和矛盾。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三农”的对策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系统,需要总体统筹,协调进行,也需要因地制宜,鼓励试点。从当前来说,我们应当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对“三农”支持的力度。这应当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它既包括通过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积极破解民生性金融难题,满足广大农民基本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也包括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财政和金融支持,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利用政策扶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对农村金融组织要执行有差别的监管政策。通过财政补贴、担保或税收减免等措施促使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实行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经营。
(二)加快建立“三农”金融服务的补偿机制。鉴于农村金融市场具有分散、分割和高风险特征,而相应补偿机制的缺乏,导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机构缺乏发放涉农贷款的积极性。因此,构建补偿机制十分必要,建议对“三农”金融服务给予普惠制政策支持,如直接按涉农贷款总额给予相关金融机构一定的财政补贴,农业贷款占一定比例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可以在税收方面享受优惠等。与此同时,要研究完善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体系,在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的基础上,研究推动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巨灾财政补贴机制,农业再保险体系、第三方担保机构等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分担商业性金融的风险。
(三)完善农村信贷模式和担保业务模式。农村金融需求多元化已经成为农村金融需求的显著特征。因此,农村金融供给要有的放矢。应在继续大力推广农产小额信贷和农户担保贷款模式的情况下,加大农村信贷模式的创新力度。积极开发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信贷模式。如“公司十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专业市场+农产”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模式,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辐射拉动作用,推进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又如,如何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的范围加快林权抵押、存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动产抵押、农产品抵押等新型质押、贷押方式的探索试点和推广,提高农村金融需求满足率。
(四)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要进一步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农户互助信用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这样,既有利于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矛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改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状况,也有利于发挥各方参与金融的积极性。当然,这些机构一定要鼓励其设在乡镇、服务三农。
(五)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户设立机构,延伸服务。要积极创造条件、制订政策、鼓励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完善县域机构网点的同时,积极向乡镇乃至村设立有形或无形的金融服务网点,延伸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更加完善的农村金
融服务网络和体系,以强大的金融力量撬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六)建立多管齐下的农村资金回笼激励机制。农村资金外流一直是“三农”发展的瓶颈,构建资金回流有效机制,这是保障对“三农”实施必要的扶持和保护的关键环节。应着力做好:一是建立资金回流农村的财政投入机制,不仅要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总量,而且要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在总支出的比重,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输血力度”。二是建立资金回流农村的杠杆激励机制,即综合利用税收、利率、存款准备率等优惠政策引导商业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如对涉贷款比例较高的农村金融机构制定更为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更为灵活的利率政策,增加贷款等。三是鼓励各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优化资金配臵机制,做大、做多、做强农村金融服务。
(七)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尽可能地发展多层次的网点。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适当发展农村互助性金融组织和互助性担保组织,逐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八)继续推动和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强其合作金融功能。积极拓宽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渠道,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涉农产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和开发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提高盈利水平。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
(九)加速推进农业担保和保险业务,分散和降低农业风险。适当降低担保机构设立门槛,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种,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信贷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建立功能完备、分工合作、竞争适度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十)建立农村利率定价机制,降低农民贷款成本。制定符合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特点的利率管理政策,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支农贷款要实行优惠利率,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收益。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增加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优惠贷款利率,以降低农村居民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农村居民的融资成本。
总之,农村金融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臵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尽管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不高,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但是,通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自身各方面的调整,农村金融体系一定会逐步完善与健全,将会为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篇: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问题与对策探讨
摘要:鉴于农村金融服务时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些设想。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 问题 政策建议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现状与问题
农村金融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多年来,为支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做出了贡献。目前。农村金融服务正向纵深探索推进,农村多元化、多层次服务需求的满足度逐步提高,支农服务力度明显加大。2008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6.9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1.6%,比年初增加1.3万亿元,增长20.8%。其中,农户贷款余额1.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192亿元.增长16.4%。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供给总量稳步增加,但仍然存在供给缺口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供给总量上稳步增加,但与增长势头强劲的农村金融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供给缺口。目前,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只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三农”有一定的联系,其目标是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副产品收购。体现并实施国家的农业产业政策。2008年末,该行共有机构2152个,涉农贷款余额1.2万亿元,占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额的17.6%。由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面窄。功能单一。在实践中。其支农职能没有充分发挥,更多的是充当从事粮棉油收购贷款的银行角色。无法满足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农业银行撤并分支机构,农村业务萎缩,支农作用大大下降。首先。为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农业银行推行集约化经营和商业化运作。将大量的无盈利或微利的基层分支机构撤出农村地区,全力加强城市布局。从而使农村业务趋向萎缩。其次,农业银行经营策略转变,基本放弃收益低、风险大的涉农贷款,反而将从农村吸存的资金投入城市中收益高、见效快的项目,造成农村资金的外流,严重影响了支农作用。
农村信用社主要定位于为农户服务,是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自2003年启动以管理体制和产权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改革以来,其服务能力和支农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截至2008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5100多家,7.8万个营业网点,资产总额7.1万亿元。其中涉农贷款2.45万亿元,占全国涉农贷款的35.5%:农户贷款1-3万亿元,占全国农户贷款的86%。但是目前来讲。由于其自身问题较多严重限制了支农能力。1.资金来源狭窄缺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村信用社主要是吸存农村地区的资金,又由于在和商行、邮储竞争吸收存款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来源匮乏。2.深化改革尚未完成,还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农村信用社管理和风险责任已顺利移交省级政府承担,除北京、上海、重庆、宁夏成立农商行,天津成立农合行外,全国其他各省份都成立了省联社,作为政府的管理平台。但是深化改革工作只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完全完成,未来还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经营管理。
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时间尚短,人才、经营能力方面的欠缺使其支农能力大打折扣。邮政储蓄银行于2007年3月挂牌成立,到2008年末,邮政储蓄银行有3.7万个营业网点,资产总额达2.2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92亿元。由于其具有无历史包袱。网络强大,资金充沛等明显优势,必会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缺乏经营银行业务、风险控制方面的经验,缺少有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限制了其支农能力。
其他金融机构市场份额较小,影响甚微。农村地区的其他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保险机构、证券机构和信托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等。
(二)农村金融产品种类较少,难以满足农民、农村企业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一是信贷品种不多,且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规定仍然过严,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不同类别的经济主体多元化需求。二是中间业务产品服务较少,城市中普遍使用的信用卡、票据业务在农村很少运用,至于投资顾问、金融咨询、评估、项目理财、网上银行等业务则更为缺乏。三是证券、信托、基金等投资银行业务,还有保险基本属于空白,如何使农村群众充分享受到先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带来的方便和实惠,是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加剧农村金融风险
表现在:1.农村金融法治环境较差,造成了执法效率低下、司法执行难、执行周期长,并且缺乏违信处罚机制,对脱逃债务人的处罚难以落到实处,导致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磋商农村机构的服务热情受到打击。2.农村信用环境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农民缺乏信用意识:另一方面农村信用咨询体系建设落后。3.农村金融中介环境差。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缺少能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机构,缺乏风险补偿机制,并且有部分中介服务极不规范,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甚至协同贷款欺诈,严重破坏了农村金融的中介环境。4.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不成熟。各种生产要素包括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产权等难以市场化。不利于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的发放,不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投资欲望,不利于吸引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行。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建议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因此,必须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一)构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一个有效率的竞争型、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即构建以政策性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为支柱,农村合作金融为主力军。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组织为补充,农业保险为后盾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第一,加大农业发展银行支持“三农”的力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必须要研究农业发展银行如何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支持农村基础建设。农业发展银行要按照现代银行的运作要求,根据区域和业务发展的要求合理布局分支机构。在做好国家粮棉油收购和专项储备贷款的同时,拓宽其业务范围: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逐步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第二,推进农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要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支持“三农”建设中的支柱作用。鉴于商业性银行趋利性的特点。农业银行可以重点面向高端客户,即重点对农村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 技园区或县域规模较大的工商企业。
第三,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治理结构,提高自身能力,改善服务条件,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第四,要充分发挥邮政储蓄银行在扶持“三农”建设中的作用。邮政储蓄银行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第五,创新发展适合农村特点,满足农村需要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要从完善法律、制度、政策人手,引导和鼓励民营的小额信贷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健康发展,使其合法化、规范化,并纳入到农村金融体系中加以监管,从而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满足“三农”建设多层次的需求。
第六,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是分散和降低自然风险,进而分散和降低农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手段,我国亟需发展农业保险。具体应当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二)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服务农业现代化进程,客观上要求改变传统的金融服务被动供给模式,在市场导向下主动跟踪需求,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的创新力度,从而解决产品单一和服务单调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理念,主动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及信用状况,设计能满足多元需求,发展农村经济的金融产品,如商业承兑汇票、信用业务、应收账款等,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多元的金融产品,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三)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一方面,尽快建立全国或全省范围内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存储、管理、使用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挖掘信用资源,为农村各类经济活动主体获得贷款创造有利的信用条件:另一方面。加大金融基础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金融法律法规和金融基础知识,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二是完善立法,严格执法,保护企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手段打击逃废债务行为,切实维护金融债权,为农村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三是大力发展各类中介组织,政府部门应积极培育社会化、竞争化的中介机构,在贷款抵押物评估、登记、过户、资信证明、信用评估等方面发挥与银行业机构的衔接作用。四是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管机制。金融监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发挥对金融创新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稳步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业务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我国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加强对策
网带输送机
关键词:网络贸易特性影响对策性建议
内容摘要:在此背景下,研究网络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分析网络贸易发展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正反面影响,进而提出我国网络贸
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网络贸易的对策性建议。
◆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
网络贸易(Internet Trade),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商贸活动。网络贸易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通过互联网所进行的贸易活动,或者是指以Internet为载体,利用数字化进行的在线交易。在网络贸易中,贸易活动的各方通过不同的网络服务平台,发布贸易信息、进行贸易洽谈、签订贸易合同、支付货款等。众所周知,网络贸易的发展,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据法新社2011年1月报道,联合国电信机构负责人哈马德•图埃1月发表声明称,截至2011年,全球互联网使用人数已突破20亿人。在我国,截至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同时,有94.8%的中小企业配置了电脑,无电脑的中小企业仅占5.2%,92.7%的中小企业接入互联网,42.1%的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和推广工作,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推广的比例达到了19.3%。由此可知,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企业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服务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研究网络贸易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网络贸易的特性
(一)贸易虚拟化
网络贸易开拓了新的有别于传统贸易的贸易空间,即媒体空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贸易活动将从以实体市场的贸易转向以虚拟市场的贸易为主,比如虚拟商品市场、虚拟金融市场等虚拟经济场所和经济主体。网络贸易的虚拟化,缩减了贸易的时间成本、搜索成本、交易成本等,这提高了贸易发展的效率。不过,应该注意的是,这种虚拟化的网络贸易,并不代表没有贸易活动,因为在这种依赖网络的虚拟市场上,贸易活动正在通过网络
平台进行贸易交易的实现和达成。
(二)贸易全球化
网络具有传统市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它可以缩短人们的空间距离,使得贸易可以摆脱其地域约束,同时为资源的全球流动提供了更加可靠有利的市场。这有助于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贸易大市场,使得国际范围内的资源流动更加充分,提高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实现经济全球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网络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网络贸易的自身特性,我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网络贸易一方面使得我国经济在交易时缩短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又给我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压力。具体来说,网
络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双面影响。
(一)网络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正面影响
1.网络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我国贸易的快速发展。网络贸易为更多的外国企业和消费者进一步了解我国提供了条件,使其对我国企业更加熟悉,进而为其购买我国产品奠定了基础,同时,可以享受我国更多、更有效的服务,并加强了我国与外国拓展投资、贸易和金融服务等活动。此外,可以加强我国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贸易往来,从而使国内企业更好
地利用国际市场,为塑造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品牌提供了条件,进而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转载自论文之家http://,请保留此标记。)展创造了很好的契机。
2.网络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地区贸易的发展。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地区,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约束,交通发展相对滞后,贸易发展缓慢,使得这些地区的特色商品无法进入大城市商品市场进行销售,进而使得该地区的经济更加落后,地区贸易发展不畅。网络贸易的兴起,为这些地区的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只要这些地区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发展,那就有利于这些地区的商品在网络平台上得以展示给消费者,进而为其消费提供了保障。因此,网络贸易的发展,为消费者了解交通不便地区商品的特色提供了平台,为这些商品的区域贸易
发展构建了销售渠道,进而促进了区域贸易的快速发展。
3.网络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信息的共享。一方面,网络贸易的发展为信息产业拓宽了渠道,信息产业是传递有用信息给需要的人,较之传统的信息产业渠道,网络渠道更加方便、快捷,成本更低,这使得信息产业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更加可以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网络贸易的发展,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同时,使得企业借助于网络平台,可以把商品信息以更快、更有效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大大促进了产品的推广力度,为产品营销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为企业形成了潜在的利润市场。同时,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在网上进
行交易的消费者逐日增多,这使得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效益。
(二)网络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1.贸易数据难以统计。网络贸易借助于网络平台进行贸易交易,对于依靠海关进行统计贸易的经济体来说,网络贸易使得贸易数据比传统贸易更加难以统计,它发生的瞬间性更强,因此导致统计口径等会出现偏差。与此同时,在与他国进行贸易时,存在时空上的差距,这更使得贸易双方的贸易数据在时间上存在误差,因此对于统计一国与他国的贸易情况,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2.宏观调控难度加大。网络贸易的全球化,使各国的法律制度很难对贸易交易进行统一的规范,此外,借助于网络,信息的流动较之以前更加方便,以及信息流动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加剧了国际资本的流动,进而促进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融资,资本在充分流动的时候,也加剧了要素的全球性流动,这种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流动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3.贸易的共享性导致市场的不正当竞争。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任何企业更加容易获得一切与贸易合作有关的信息、资源、技术等。在全球市场上,各跨国公司在网络贸易中的起点差距不大,即各方的实力在贸易中有可能是均等的,那么跨国公司在面临广阔的市场时,就会面对更多的竞争者,这些竞争者为了争夺全球市场,势必会加剧公司之间的竞争。与此同时,当跨国公司在从事网络贸易时,面临许多商机和信息,这有可能会在竞争对手前暴露自己的经济实力,而在网络贸易中,经济主体不需要接近对方,只需要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得对方的商业机密,加之网络的安全性有所欠缺,使得公司的重要信息等系统有可能被他
人破坏和窃取,这会加大公司经营的风险。
我国网络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网络基础建设不完善,成为了我国网络贸易发展的“瓶颈”。网络基础设施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科技、人员等方面的投入,才能够使其满足网络贸易发展的需求,而我国恰恰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有所欠缺,使得网络贸易的发展比较滞后。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所使用的网络平台不统一,不利于各银行间跨行业的互相沟通、信息共享,同时也不利于与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等的调控政策的实施,最终不利于网络信息共享,出现资源浪费以及
市场配置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没有通用的各行信用卡标准,因此网上支付具有局限性,如建行的只能在建行上使用,不能进行跨行交易,且交易的安全性无法保证。因此,我国没有建成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的银行体系网络也不完善,这些都制约了网络贸易的快速
发展。
(二)网络贸易相关法律欠缺
Internet是一个跨国界的网络,因此依赖于它的网络贸易活动也必然具有同样的特点。因此,若是各个国家仅仅按照自己的贸易交易方式来运作网络贸易,其结果是根本不会发生跨国界的网络贸易。在这种背景下,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交易规范和标准是有必要的,这
不仅保证了网络贸易的顺利实施,而且还为网络贸易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规则。网络贸易的全球化,使得如何将全球各国的法律制度进行统一的规范,以便制止和打击网络犯罪,进而促进网络贸易的发展演变为网络贸易发展面临的急需解决的必要性问题。众所周知,因特网缺乏贸易各方的相互协作,以及管理信息跨地区和跨国界的传输,导致一旦发生网络贸易纠纷,难以进行法律公证和仲裁,因此就很难做到保证贸易受害方的权益。所以,在网络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构建一个成熟的、统一的、全球性的法律体
制对网络贸易进行监督和规范,同时做到发生纠纷时对其进行法律的仲裁。
(三)网络贸易的诚信缺失
与传统贸易不同的是,网络贸易对贸易双方的诚信要求更高。以个人在网上消费来举例,如果消费者在网上寻找产品信息,然后再进行离线购买,这种情况下构建通畅快速的购物网络并非难事。但是,如果消费者不仅在网上寻找产品信息,还通过网络支付,这就对卖方的诚信要求比较高。例如,团购网的兴起,使得网上消费成为人们的最爱,可是在这期间,有不少消费者因商家诚信缺失而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更让消费者对网上交易难以取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网络交易快速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对于全球范围的网络贸易来说,买卖双方的诚信就更加重要,一旦一方受害,此金额要比个人消费者来说大得多,再者,全球性的网络贸易,其追踪和控诉非常难,所以一旦贸易一方遭到另一方欺骗,那后果是很可怕的。因此,如何在(转载自论文之家http://,请保留此标记。)网络贸易发展迅速的当代,建立成熟可靠的消费体系和相互信任的市场运作方式是
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
加强我国网络贸易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一)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我国现行的“免、抵、退”税政策、“间接出口视同内销”的增值税政策,在解决网络贸易方面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因此必须要尽快实施与之相适应的税贸协作政策。此外,要加强银行和贸易主体间的协作。这样可以降低贸易交易中的汇率风险,降低卖方货款的回收风险。同时,要给予财政优惠。在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背景下,企业的利润稀薄,加之网络贸易风险大,因此为了鼓励和支持网络贸易的发展,必须给予进行网络贸易的企业以财
政优惠,避免其出现大幅度的亏损。
(二)完善网络贸易的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相比其他国家有所滞后,这不仅阻碍了我国网络贸易的发展,更不利于信息的共享。网络贸易要想得到迅速发展,必须首先大力发展国际互联网服务,以便实质性地提高网络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以便消费者真正获得更精彩、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进而得到比传统销售渠道更加经济实惠的商品和服务。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资金、人力投入,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二
是给予政策优惠,提供融资优惠服务,为企业完善国际互联网提供融资渠道;三是尽量做到
设施齐全,这样可以提高网络贸易的效率,也可以提高网络贸易的安全性。
(三)完善网络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完善网络贸易的相关法律,以解决在网上进行贸易时所发生的贸易纠纷。此外,我国还必须要完善与网络贸易相关的电子支付制度等,以有效地规范网络贸易,并使其顺利进行。最重要的是,在与他国进行网络贸易时,一定要密切关注网络贸易的进展情况,牵扯外国公司的网络贸易比较复杂,加之缺乏全球性统一的有关网络贸易的法律,所以要做好随时颁布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条例。此外,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我国虽然有了知识产权保护法,但是该法律针对网络贸易的比较少,所以必须通过对该法的修订,使之对与网络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很好的管理。同时,我国的有关法律,应
该与国际上对网络贸易的法律接轨,这可以使我国的法律体系更加规范和完善
第五篇:我国有机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有机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有机食品的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食品安全程度、提高农民收入等, 可以有效帮助解决“三农”问题。借鉴国外有机食品发展的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及有机食品发展的现状, 分析了目前我国有机食品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字: 食品安全;有机食品;三农;增收
民以食为天, 在当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 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球各国的注。尤其是发达国家, 如美国、欧盟、日本等。这些国家的居民越来越多地开始选择一些本地食品和有机食品。有机食品又称“生态食品”, 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在原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均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 质, 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并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国际有机食品发展和消费现状有机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末。至 21 世纪初, 发达国家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发展迅猛。全球主要的有机食品生产商分布在130 多个国家, 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加拿大。有机管理的农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大洋洲、欧洲和北美洲, 分别占44.91%、24.79%和7.73%, 亚洲和非洲较少, 分别占0.55%和0.35%。面积最多的10 个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阿根廷、意大利、美国、巴西、德国、英国、西班牙、法国、加拿大(数据来源: 国际贸易中心ITC2003 年2 月调查报告)。发展中国家的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发展也日益兴旺, 印度尼西亚的有机产品主要有咖啡、茶、水稻、蜂蜜、香精油、椰子等, 1993 年开始出口日本、德国等。南非、埃及等非洲国家的有机农业处于起步阶段, 欧洲发达国家开始将其有机农业市场转向非洲, 这将大大促进这些地区的技术提高和生产力提高。20 世纪90 年代末, 发达国家的有机食品生产和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从1997 年到2006 年, 欧盟、美国及日本等国的有机食品销售额年均增长率达25%~30%。有机食品的消费目前还属于中高档次消费, 主要是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美国、德国和日本 目前是有机食品消费大国。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的必要性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初,1990 年, 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首次开发出有机茶叶出口到西欧市场, 标志着我国有机食品发展和生产的开始。目前我国经过认证的有机食品主要有茶叶、蜂蜜、奶粉、大豆、芝麻、荞麦、核桃、松子、中药材等约100 个品种, 很多产品已经销往美国、日本、加拿大、欧洲。据统计, 我国有机食品出口贸易额从1995 年的30万美元, 上升到1999 年1 500 万美元, 年出口增长率在50%以上[3]。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有如下好处:
2.1 有利于经济循环持续发展和降低土地环保成本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都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农药、化肥、添加剂等, 这和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所强调的要注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很符合, 有机食品的生产种植过程由于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品, 大大降低对土地资源、湖泊江河等水资源的污染, 减少环保成本, 减少对污水等处理的费用。同时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 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2.2 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带动农民增收, 帮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民的基数大,“三农”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面对, 而且也是目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而提高农民收入,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 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也不断上涨, 而传统农产品涨价的幅度有限, 农民很难把上涨的生产成本转移到终端消费者。同时, 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成本上涨, 给农民造成的生存压力很大。有机食品的种植生产, 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等产品的购买, 减少生产成本, 同时产品的价格一般较普
通农产品高30%~50%, 高端产品甚至可以高出1 倍多, 有利于农民增收。有机农业的种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可以很好地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2.3 促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优质化, 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农产品数量多, 但是质量不高, 多为中低档产品。我国高收入人群约占总人口的20%, 这一部分人群中有很多人对高档、优质、安全食品的需求较大。我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有机水果、蔬菜等食品。发展有机农业, 生产有机食品,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对于提高我国有机食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有较大的作用。同时, 发达国家对有机食品的需求很大, 如美国、加拿大、德国等都是有机食品的消费大国, 发达国家有机食品的生产也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提高我国有机食品生产的质和量, 有利于我国有机食品的出口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我国农村劳动力成本便宜的优势还明显存在, 有机食品的出口可以避开欧美各国普遍设置的绿色技术贸易壁垒(TBT), 出口市场前景广阔。我国有机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不同于普通的产品, 在种植、生产、加工过程中既不能添加任何化学物质, 又要保证产品的质量, 对种植和生产的条件有较高的要求。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有很多还停留在传统的方法, 要转变成生产有机食品, 还需要一定的技术转变和技术支持。
3.2 消费者认知能力缺乏
虽然有机产品在我国市场上出现有十几年, 但由于媒体宣传力度不强, 人们对安全食品、有机食品的认知能力不高。长期消费普通农产品和食品让人们习惯于以往的消费方式, 而无法分辨有机食品的食品安全和营养的优势, 更不能接受有机产品较高的价格。由于认知能力的缺乏, 潜在需求很难转化为有效需求, 阻碍了国内有机食品的发展。
3.3 监管认证机构混乱
有机食品的出口需要有国内权威机构的认证。而我国有机食品监管认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混乱。2005 年4 月1 日,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其中规定我国有机产品实行统一认证和统一标志, 通过认证并标有中文“中国有机产品”字样和相应英文ORGANIC 的才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机产品。但市场上极少数产品同时具有两种标志,而且认证机构也参差不齐。认证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选择。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我国有机食品在国内的需求和对国外的出口。对策措施
4.1 加强政府作用, 利用政策引导支持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进入21 世纪后, 我国各级政府在生态示范村、绿色食品基地上所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很大, 但是还没有有效地制定产品发展战略和发展机制。有机产品的生产技术、管理、初始投入成本都要比一般的绿色食品高, 广大农民很难自发生产。政府的政策支持, 一定程度上的政策补贴、税收优惠、技术培训和辅导、组织管理等, 对于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有很大的帮助。
4.2 扩大宣传力度, 提高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消费意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 对有机食品的潜在消费需求也很大。随着年轻人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 这一部分人群的消费意识比较超前也比较容易接受新型事物。扩大有机食品的宣传力度, 让消费者充分认识到有机食品的安全、新鲜、营养等特性, 了解有机食品的生产, 提高消费者的认知能力, 减少信息不对称, 将有效激发潜在消费者的消费力, 提高有效消费需求, 促进有机食品的发展。
4.3 加强对有机食品产业的研究
有机农业是有机食品的生产基础。有机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 它引入了生物工程、中医药学、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生产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杀虫剂、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 因此要利用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生态创新技术等,使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方法, 才能加强有机食品的生产。因此, 加强技术研究和技术创 新对于提高有机食品的生产效率、提高效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4 规范认证管理机构,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政府机关应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管理, 防止不合格的认证机构在市场出现。减少国内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质疑, 提高消费者的信心。同时, 可以促进有机食品出口到国际市场, 抢占发达国家广阔的消费市场份额, 扩大产品的营销渠道, 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大付.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 2007(6): 8-9.[2] 丁维.有机食品产业的兴起与发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1):86-88.[3] 孟凡乔.国际有机农业运动及我国生态产业发展探讨[J].中
国蔬菜, 2001(3):3-7.[4] 丁晓荣.国内外有机农产品市场供求分析及发展对策[J].湖
南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07(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