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新方位(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19:2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新方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新方位》。

第一篇: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新方位

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新方位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2008年第41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08.11.24

10月19日,新华社全文发布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三中全会”照耀下的四大新突破

30年前,历史曾选择农村作为中国改革的先导者,30年后,农村改革再次出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站在历史的节点上,从农业、土地、农村金融和公共服务四方面,对当前中国尤其是中国农村的发展作出了前瞻性和务实性并举的部署。

一是农业改革。《决定》对农业地位进行了全新描述: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从基础产业到战略产业,词汇一小变,意义一大变。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农业运行模式随着土地资源的紧张、人地矛盾的加剧,如果长期维持,不仅无法化解农村僧多粥少的固有矛盾,也难以产生农业科技更新换代的市场动力。因此,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有必要从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和推进土地流转两个方向着手,发展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二是土地改革。《决定》明确提出,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这一制度本身有一条红线,就是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守不住这条红线,13亿人的吃饭问题就可能衍变成危机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中国的命根子。明确土地产权,尤其是给予农民长期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够调动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热情,也能够让农民有效分享土地市场化的收益。

三是农村金融改革。《决定》将农村金融上升到了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地位。这一地位意味着农村金融布局将重新洗牌,农村金融将有可能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先声。其中有两个方面具有突破性意义。一方面要求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这是试图改变农村资金经农村金融机构流向城市,而农村建设资金的缺口却缺乏相应金融支持的“虹吸”现象的重大举措。另一个方面是发展农村金融形式的多样化。具体为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以及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这就给农村发展民间金融机构以极大空间,给一些应运而生的农村民间资金流动以合法化机会。发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给予民间金融一次发展的可能,对于目前中国的金融格局来说,几乎是一次开天辟地的改革。

四是公共服务改革。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品的平等化十分重要。《决定》对农村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以及社会管理诸方面都进行了梳理,明显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试图补足农村公共事业不足的短板,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又有重要标准

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刚一闭幕,各地“一把手”或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或深入一线调研农村改革发展情况,神州大地掀起一场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高潮。

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成果体现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三中全会刚一闭幕,各省区市便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各地的共识。在全会闭幕后,黑龙江省第一时间发出通知,明确要求把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成果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切实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成果体现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10月15日,江苏省长罗志军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行研究。罗志军强调,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全会精神,是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罗志军指出,结合江苏“三农”工作实际,扎实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各项重点工作,重在五个“下功夫”:一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下功夫;二是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三是在发展现代农业上下功夫;四是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上下功夫;五是在落实“三农”工作责任上下功夫。

调研开路,进一步厘清农村的发展思路。三中全会闭幕后,多位省区市“一把手”随即深入农村展开调研。10月16和18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深入平谷区的农村和农业龙头企业以及朝阳区进行调查研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实现京郊农村新的发展。10月15日至16日,吉林省长韩长赋前往汪清县,就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等情况进行调研。他强调,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要突出项目拉动,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作出更大贡献。10月18日,天津市长黄兴国深入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办法推进小城镇建设的第一个试点——华明镇调研。黄兴国强调,示范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有效途径,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建设进度。陕西省委决定从10月20日开始,选派5.5万名干部深入到全市3000多个行政村开展宣讲活动,并广泛收集和征询、了解农民群众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出台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提供制度保障。全会闭幕次日,上海市委于10月13日举行常委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书记俞正声在会上强调,要按照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认真研究上海贯彻《决定》的具体措施,提出上海的贯彻意见,经市委常委会讨论后,提交年底召开的市委全会审议通过。10月14日,贵州省委召开省级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决定于11月上旬召开十届四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新形势下全省农村改革发展这一重大问题。同一天,海南省举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在12月中下旬召开省委五届四次全会,出台海南省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并建议把三亚作为海南省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试点单位。10月16日召开的河南省委全委(扩大)会议则审议

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省委书记徐光春在会上强调,掌握精神,关键是要“吃透”,把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的重要内容,学精、学通、学深、学透。抓住机遇,关键是要“用活”,把三中全会精神与河南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结合好,把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与破解河南“三农”难题结合好,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进河南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

稳中求进才能重塑改革共识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土地流转”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词”。胡锦涛总书记9月29日考察安徽凤阳小岗村时的有关讲话一出,海外很多媒体就把土地流转解读成为土地私有化的开端,或者变相的土地私有化。持不同观点的“三农”问题专家各抒己见,一时间,土地是否应该私有化的问题也再度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但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并未出现“土地流转”内容;《决定》在提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也明确强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三个不得”。对此,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杜志雄认为,“之前媒体上的讨论有不合理的预期”。

“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有句名言,“慎言土地私有”。这句话的合理之处在于,土地私有问题牵涉太广,短期内难以平息争议。当前“城市开放程度还不够、城乡二元体制还未打破、农村社会保障有待完善”的具体国情给土地流转带来很多困难,实施土地私有化很可能导致资本和权力侵蚀农地,导致失地农民增加。必须看到,城乡二元体制才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土地私有”并非灵丹妙药,关于土地私有的争论也实在应该告一段落。

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三个不得”,已经明确“三农”改革共识。当前,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于建嵘指出,城乡统筹发展这些年没有取得真正的实效,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现有的体制错综复杂,地方政府和干部甚至成为利益主体,不仅和农民进行博弈,也与上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进行博弈,使中央的很多提法和政策很难真正落实。要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就要从土地和户籍制度入手。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要在城市方面做文章,要实行积极的城镇化政策,特别需要在两个方面有所加强:一是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的速度适当再快一点,二是要加大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国研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认为,亟须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减少农民,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突破口就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30年,正是我国城镇化高速扩张的阶段。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已由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656个,建制镇从2173个发展到19369个,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城镇人口

5.94亿,城镇化水平达44.9%,比1982年的21.1%提高23.8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有关专

家指出,城镇化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同时也是一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全国约有60%的人口在农村,惟一的出路就是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旦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产值也会大大提高,收入也会相应增长。而这就是促使我国坚定发展城镇化的巨大推力。”

以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土地制度改革则要稳步推进。《决定》已明确了5种方式,而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成渝两地,在土地流转方面已进行了一系列先期的变革试验,改革初见成效。中国要完成“农民进城”的历史性进程,可能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在城乡二元樊篱尚未打破的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一定要“摸着石头过河”,避免急躁冒进而损害到广大农民的利益,避免产生“新失地农民”,避免影响社会稳定。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的,在现实情况下,取消农村土地承包制之后没有合适的制度上的可替代物。目前可行的做法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只要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能够流转起来,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局限性就可以大大减少,城镇化的速度也可以加快。随着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增大,二元户籍制度就可以逐渐转向一元户籍制度,这样,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就可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第二篇: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新的时代内涵,为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

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特点,回答时代课题,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坚强战斗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时代趋势和国际局势重大变化,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有着充分的时代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领导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是改革开放40年来发展历程的必然接续,又有很多与时俱进的新特征,比如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飞跃,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方略有重大创新,党推动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有重大转变,我国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有重大变化,对发展水平和质量的要求比以往更高,等等。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作出的。社会主要矛盾状况及其变化是社会发展阶段性划分的重要依据。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经过改革开放40年努力,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我国发展全局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根据历史交汇期新的奋斗目标作出的。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明确要求,又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不仅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时间表更加清晰,而且意味着原定的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提前15年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则充实提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这一鼓舞人心、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宏伟蓝图。

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根据我国国际环境发生新变化作出的。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历史机遇期。当代中国己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同时也要看到,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树大招风”效应日益显现,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势力对我的阻遏、忧惧、施压不断增大。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的新变化。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以及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作出这一重大政治论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

二、新时代的丰富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既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新概念表述,而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发生的必然历史飞跃,具有丰富厚重的思想内涵、实践内涵和历史内涵。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来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活力,极大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第一位的任务,就是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团结带领人民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篇章,让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党的十九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战略部署,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这个目标,今后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必须举全党全国之力不懈奋斗。全面建成杜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更有不少“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从世界发展史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其现代化大多经历了产业革命以来近300年时间才逐步完成,而我国要用10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路程,这种转变不但速度、规模超乎寻常,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也超乎寻常。因此,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和历史任务。

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把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归宿,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党的重大任务,就是更加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新的多样化需求,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着力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使全体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着力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新进展。

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勤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新中国的成立,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为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大生机活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到达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

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当今世界,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深度调整,面对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人类需要应对许多共同挑战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牢牢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追求,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一定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人类的繁荣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用新时代界定当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有利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三、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毕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

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大用“三个意味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作出高度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深重苦难。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矢志不渝探索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蒙受苦难、探求光明的逆境中应运而生,带领人民历经28年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使“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逐步富裕起来。历经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付出与收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跃升,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一度甚嚣尘上,“中国崩溃论”在西方也不绝于耳。然而,中国顶住了巨大压力和挑战,坚守和捍卫了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中国奇迹”,谱写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辉煌篇章,为历经磨难的社会主义注入强大生命力,在世界上重振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本世纪内达

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大进一步地说服他们。”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在当今世界更加鲜艳夺目、更加令人神往,成为引领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目前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占绝大多数,但搞得比较像样的还是二三十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即使欧美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年来也麻烦不断、衰象纷呈。广大发展中国家追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到头来并没有解决发展问题,有的甚至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原社会主义阵营中,不少国家选择了走西方道路,结果大多数发展缓慢、困难重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为它们树立了发展榜样,提供了全新选择。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发展模式,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是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路。

四、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有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顺应、锐意开拓进取,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成就,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新时代要以新思想为科学指引。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引领伟大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旗帜和灵魂。党的十九大提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作出在全觉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战略部署,其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十分重大。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要深入领会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全面掌握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切实把党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

新时代要进行新的伟大实践。要在新时代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夺取新胜利;推进伟大工程,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推进伟大事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实现伟大梦想,要看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要充分认识到伟大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付出更加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要切实发挥伟大工程的决定性作用,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新时代要有新的理念举措。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另一方面,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的内涵和重点、理念和方式、环境和条件、水平和要求与过去有很大不同。这就必须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全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时代要求在以新的理念举措不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要有新的精神风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仍然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严峻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就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党建设好、建设强,使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统领地位,把政治建设的要求落实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落实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民主集中制、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等具体实践中。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第三篇: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深刻理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深刻理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判断。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各项工作都意味着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基本方略,描绘了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这需要我们更加彰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科学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正确制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来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历史方位,指的是客观事物在历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党的历史方位,即党在时代和历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认清党的历史方位,是党制定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前提,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全部历史经验证明,党的建设的成功推进,其前提都离不开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方位;而党的建设的偏差失误,也都与在历史方位问题上认识的偏差和错误密切相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实际出发,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成功地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党的建设的要求,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成功地把党建设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

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保证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发展举措和各项工作切合国情实际、发展阶段的关键,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基础和实践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也是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根本指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变化趋势、外部条件等,精准把握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二、从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历史方位由发展阶段决定。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

(一)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已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特别是近五年来,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第一货

物出口大国、重要对外投资国。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为14.8%,比1978年提高13个百分点,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在创造二战后一国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纪录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创新驱动,经济实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2013-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增速位居世界主要国家前列。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超过半壁江山,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缩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入推进,发展新动能加快积聚。我国经济发展格局正在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外延扩张向依靠提质增效转变,为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了坚实支撑。

(三)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就业稳定增加,近4年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超过1300万人,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些年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贫困人口持续减少。建立起覆盖全国近14亿人口的社会保障网。人民生活在实现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历史性跨越基础上,正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

(四)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我国的迅速崛起深刻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我国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决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坚持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积极倡导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我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投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等一系列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彰显了深度参与和引领塑造全球治理的实力和能力。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处于世界体系边缘的旁观者,也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为解决人类问题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目前,我国发展已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经济复苏在艰难曲折中向前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但传统安全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和全球性挑战加剧。从国内看,我国发展具有良好支撑条件,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交织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我们要从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条件出发,抓住用好机遇,妥善应对挑战,推动发展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三、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来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正确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认清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基本依据。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但此后一个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提法没有坚持下来,阶级斗争被认为是主要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经过拨乱反正,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重新回到党的八大上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我们党一直坚持这一论断,并始终致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有了很大变化。社会生产力有了历史性飞跃,在很多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仅生产了丰富多彩的商品、基本满足了人民物质文化需要,而且产品大量出口、“中国制造”享誉世界。

最直观的表现可以从我们的食物供给上来看。1949年中国粮食人均占有量不到420斤原粮。如今,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1位,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800斤左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粮食的发展,最形象的说明就是粮票、布票、油票、肉票、糖票、购粮证等。1993年,全国范围取消实行近40年的口粮定量办法,粮票、油票、肉票、购粮证等先后退出历史舞台。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了粮食自给率高达95%,以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这种变化的原因,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粮食增产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杂交水稻育种世界领先,“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突破1500公斤,杂交玉米、矮败小麦、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与杂交油菜等成功研发,等等。目前,我国肉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人均水平。禽蛋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人均水平。奶类总产量跃居世界第3位。水产品产量连续20年位居世界首位。

同时,我国高铁、水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电动汽车等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突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现一系列重大技术和工程突破,移动通信领域实现了从“2G跟随”“3G突破”“4G并行”到“5G引领”的跨越式发展,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

这说明,我国社会生产今非昔比,“落后的社会生产”的表述已经不符合实际。同时,人民生活在总体达到小康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再仅限于一般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有着更高、更广泛的要求,并呈现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的特点。他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与之相比较,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凸显出来。部分中低端产品过剩和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并存,公共服务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等。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这一判断与过去相比,既有重大变化又保持了连续性,反映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要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提高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平衡性。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努力提高发展的水平、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发展的充分性,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四、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不断变化的特点来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关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此后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都加以重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科学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跨度来审视。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要延续上百年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根本任务没有变。现在我国经济总量虽已超过11万亿美元,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0%左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人均水平也仅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在创新能力、产业层次、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长期艰苦奋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并不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及其带来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上不断有新进展、在层次上不断有新提升、在实践上不断有新内涵。当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水平及其呈现的阶段性特点,与改革开放之初有很大不同,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本世纪之初也有很大不同。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要求,采取与时俱进的因应之策,推动发展实现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最终越过初级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的更高发展阶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长期坚持。我们谋划发展、制定政策,都必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最大实际为依据,决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同时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更好体现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要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96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说:“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科学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奋勇前进。

第四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推进农村改革,加强党的领导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一)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省市县党委要有负责同志分管农村工作,县(市)党委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队伍建设。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保证、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探索发展党员新机制,不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工作的重要保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相结合,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第五篇:农村改革发展

农村改革与发展

摘要

中国农村改革实践告诉我们,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动力在于改革,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基本方向是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之路。从体制变革的视角,可将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分成四个阶段:1979年至1985年破立剧烈的体制大变革时期,1986年至1993年新体制巩固时期,1994年至党的十六大召开体制变革进一步深化时期和十六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目前也面临不少难题,如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落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等。对此,应继续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和对农村的公共投入,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搞活农村土地使用权,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问题等。

关键词:农村改革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真正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农村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开始谱写新的篇章。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虽然开始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但由于它顺民心,得民意,故犹如长江之水,滚滚东流,不可阻挡,不可抗拒,迅速普及神州大地。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30多年前,农村改革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对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历史性的意义。30多年来,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逐步推进,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又任重道远。为继续推进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有必要回顾30多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宝贵

经验,并根据世情、国情的新变化,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明确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着力点,继续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回顾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5年农村改革起步阶段。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签定“生死契约”,偷偷搞起家庭承包。我们党顺应民意,农民自发的改革变成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自觉改革。截止1983年底,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已达到99.5%,其中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占到97.8%,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通过这一改革,中国在农村建立了基本的经济制度,保障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奠定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基础。

第二阶段:1986年至1993年,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巩固时期。农村改革进入深化阶段,重点是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一阶段确定了农产品流通的“双轨制”模式,逐步形成和提高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程度。使我国在农业增长中开始实质性地引进市场因素,从而迈出了我国农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一步[1]。

第三阶段:1994年至2002年,农村改革进入突破阶段,开始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框架。论者指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推进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这一阶段的改革不仅使农民更完整地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启动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从而为中国农业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实现持续发展,奠定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基础。

第四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改革进入历史转变阶段,重点是推进税费改革和综合改革,实施惠农政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学者们认为,第四阶段农业和农村政策的最大变化,是自新世纪以来的减免以至取消农业税,并逐步加大对农民的各种补贴。由此我国正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历史性发展阶段。税费改革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取消了延续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还在于从根本上改革了新中国以来通过索取农业剩余实现工业化的非均衡化发展道路 [2]。

二、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对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显然要充分肯定,但肯定成就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面向未来,继续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我们

应该总结经验,居安思危,引领未来,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三句话对当前农业、农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落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第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从农业基础角度看,我国农业的水土资源正面临着越来越紧缺的发展状况。比如说耕地面积,从1996年到2008年,12年时间,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833.33万公顷,约等于一个河南省的耕地面积,或三个浙江省的耕地面积。我国现在人均耕地面积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40%。另外,我国人均可用水资源非常短缺,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且分布很不均衡,南方地区水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3/4;我国水利设施也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农业增长中科技含量太低,我国农业增长中来自科技进步的贡献大约在48%-49%,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大约要低30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的农业发展中仍有大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大量施用化肥,从长期效应来说,必然引起水土流失。可见,我国现在的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未来的土壤资源、自然环境为代价的。面对这样一种严峻的局面,中央强调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最需要加强。解决当前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固然有物质条件的制约,但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问题。如果单纯从GDP、财政收入角度考量,投资农业的确没有太大意义,但是从国家的长治久安考虑,农业的确需要大量的投入[3]。

第二,“农村发展仍然落后,最需要扶持”。农民最关心的或者说与他们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有八件事,分别为路、电、水、气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路、电、水、气是关系民生的四大硬件,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投入量也非常大。单从道路角度讲,我国现有行政村60多万个,其中80%左右开通了公交班车。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是四大软件。以教育为例,2003年之后,国务院下决心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投资额逐年增加。我国1.8亿受教育的孩子中有1.5亿在农村,这确实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这些年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如率先在农村免除了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对义务教育期间生活困难的住校生,国家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免费教育的受益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城乡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差距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仍然要加大对农村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

第三,“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虽然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但仍只有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0%的水平,这个差距甚至比改革前还要大。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还看不到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拐点[4]。

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深层问题

继续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大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加快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防止农村生产要素加剧外流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存在着土地价值、农村资金、优秀劳动力“三个净流出”,这是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关于土地价值净流出。解决土地价值净流出问题,关键措施要把握两条: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缩小国家强制性征地范围,从严控制征地规模。二是要坚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原则,政府要逐步提高土地出让金中用于“三农”的比例,包括用此增加新农村建设投入和改善农村民生等等。解决农村资金净流出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积极构建金融支持“三农”的资金回流机制。同时,政府应从推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出发,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市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5]。

第二、搞活农村土地使用权,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问题。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必须长期稳定土地承包权不能动摇。在搞活使用权方面,如果做好了这篇文章,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和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对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非常迫切,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之举[6]。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千差万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拔苗助长,不能不顾条件地强制推行”。

第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松动,但至今尚未根本破除,主要表现在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二元财政制度、二元金融制度、二元教育制度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真正还农民以国民待遇。一是要坚决落实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乡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大力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二是落实好“重中之重”的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力度,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三是全面推进户籍、教育、卫生、金融等方面的改革,特别是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通过以上这些措施,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7]。

第四、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问题。在措施上除上文提到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外,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劳动就业制度,确保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二是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还农民工以真正国民待遇,确保农民工在医疗卫生、子女上学、工伤保险等方面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权力,特别是平等享受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权利,降低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门槛,使他们能够转得出、留得住,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第五、加强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必须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切实妥善解决好。一是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二是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使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一样,在同一个市场下获得同等收益。三是健全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安置就业渠道,从根本上消除因失地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问题。目前有好多村庄,集体经济非常薄弱甚至是“空壳化”,因此,必须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来抓。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二是从各地实际出发,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多渠道、多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三是要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集体经济的环境。

第七、简政放权,提高县级统筹城乡发展能力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县域经济、充实县级财力非常关键,没有县域经济作强有力的支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但目前县一级普遍感到“有限权力、无限责任”。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中央和省级要简政放权,调整和规范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的财权事权,赋予县这一级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特别是赋予更多的经济发展自主权、决策权和社会管理权,增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8]。

第八、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问题。要着眼于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更新农民思想观念,把农民的素质提高起来,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第九、强化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组织保障能力

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9]。

总之,要通过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10]。

参考文献

[1] 罗菊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历程与经验[J].攀登,2010(1)

[2] 黄震.30年农村改革阶段划分与深化[J].理论前沿,2008(16)

[3] 张毅.王宇统筹城乡发展与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1(24)

[4] 陈锡文.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和总体思路[N].浙江大学学报,2009,39(4)

[5] 马晓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关注几个问题[J].农村实用技术2010(7)

[6] 毕建康.衰落之路与强盛之道--探索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J].领导科学

2003(20)

[7] 寻广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2)

[8] 张毅,王宇.统筹城乡发展与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1(24)

[9] 王德章.郭晓杨哈尔滨市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与改善公共政策的研究[J].商

业经济,2011(16)

[10] 宫希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1)

下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新方位(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新方位(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新的历史方位

    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新的历史方位 21世纪将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世纪。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艰巨复杂的开创性的建设,把我们国家建设好至关重要。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

    文化复兴的历史方位

    文化复兴的历史方位—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这是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有步骤地全面推进......

    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简报样本范文

    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简报样本 农村发展建设是实现全民小康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关于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简报范文,欢迎阅读! 20**年12月18日,**市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

    农村改革发展亟待攻坚克难

    农村改革发展亟待攻坚克难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结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

    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

    总论 改革的先导发展的源泉发展篇 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种植业 腾飞的畜牧业 崛起的饲料工业 开拓奋进的渔业 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 欣欣向荣的农垦事业改革篇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全......

    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调研文章

    驻村干部:xx根据《xx县信息产业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本人利用几天的时间里,通过与驻点村干部群众座谈,查阅统计资料,挨家挨户的实地考......

    安徽农村改革与发展

    实践教学案例建设项目文本 案例名称: 红手印的思考——安徽农村改革与发展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项目负责人:叶 高 填表日期: 2012年8月18......

    农村改革的历史回顾[5篇材料]

    农村改革的历史回顾 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又是从1978年进行的。这一年底,安徽凤阳率先实行大包干。这一经验得到推广后,联产承包责任制便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