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2 19:4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

第一篇: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

三驾马车拉动农民工再就业

雷州市是一农业大市和人口大市,全市160多万人口中,农业人口约13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80%。据统计,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工有14.4万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受金融危机影响,在今年春节前返乡的农民工总数为41689人,其中失业返乡农民工5686人,截止到今年2月底止,仍未返岗农民工的总数4327人,其中在当地实现就业的有2765人,未返城滞留农村留守“三亩”保命自留地的有1562人。

在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雷州市农信社把社会责任扛为已任,把支持农民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农信的一大举措,紧密结合本地区自然资源和当前的经济环境,灵活运用政策和资金扶持,开通绿色通道,快、简、省、方便地为农民工就业提供资金保障,帮助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工创造就业岗位;支持劳动密集型型企业扩军,帮助农民工就业牵线搭桥。

一、建立长效信贷机制,解决农民工创业资金需求

雷州市农信社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为依托,通过“信贷专柜、送贷上门、集中发放”等多种方式,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农民工实际需要的金融服务,为农民工提供了全方位的资金支持。

(一)为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

为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该社注意引导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农民工进行创业,以农民工带动农民工就业。有效缓解一部分农民工的就业压力。春节前,雷州市农村信用联社组织基层信贷人员走进返乡农民工家中,了解农民工返乡原因、就业愿望、创业项目及资金需求,对返乡农民工的个人能力、技术水平、经济状况、创业条件、创业项目和资金需求逐户进行调查登记。在此基础上,适时推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专项贷款,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民工积极开通“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程序,快、简、省、方便地为农民工再就业提供资金扶持,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的成功率,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竭尽全力为需要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提供信贷支持。

该社还春节期间在南湖广场竖起广告,公开贷款受理条件、审批程序,实行“阳光信贷”。据统计,去年10月份以来,全辖农村信用社先后推出了“创业贷款”、“小额授信贷款”等适合返乡农民工需要的贷款新品种。截至今年3月末,全辖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7592万元,直接帮助农民工1127人返乡创业;发放生活消费贷款391.29万元,帮助农民工813人解决实际生活困难;附城镇南田村等10多名返乡农民工在信用社贷款20万元,在海滩涂上养殖海豆芽。沈塘镇茂莲村返乡农民工利用贷款租用20多亩土地,建起了6000多平方米的富贵竹养殖大棚,带动当地群众加工富贵竹,使不少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也为返乡农民工起了示范作用。

(二)重点支持农民工发展特色种养业

并实行利率优惠,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工创业贷款难、资金少的问题。

多年走闯在外的农民工,因为见过世面,善于发现市场契机,能够独辟蹊径发展特色种养业。由于特色种养业市场前景看好,产品有销路,能起辐射示范作用,带动一方群众致富,所以,该社对这类贷款放松政策,扩大信用额度,增设特级、特大信用户,授信额度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特大信用户可凭承包合同养殖合同授信到50万元。从去年至今,我社累计投放支持特色种养专业户贷款达5012万元,其中:支持香菇种养户36户,支持金额127万元;养土黄鸡48户,支持金额97万元;种植火龙果11户,支持金额35万元;养殖土元、海豆芽、食用蝎子7户,支持金额28万元;另外,还支持香蕉专业户129户,金额达792万元,养虾专业户80户,金额达583万元,种树专业户55户,金额480万元,种植甘蔗专业户300多户,金额2480万元,种植菠萝专业户130多户,金额240万元,其他专业户200多户,金额150万元。

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扩大农民工就业渠道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就是为广大农民工铺设“小康之路”。目前,政府已调整投资结构,把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繁荣。雷州市农村信用社坚定“三农”服务方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按照“聚集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投向”的方式,围绕当地经济发展思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创新信贷服务举措,坚持信贷资金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倾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结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积极投身到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配合当地政府村村通公路的建设,投资1370万元,完成道路硬底化28公里,直接提供就业机会685人;全市实现了

村村通公路。投放资金1127万元,改造农村危房560座;直接提供就业机会824人;积极支持沼气示范村建设,投入资金370万元,建设沼气池26.1万户,直接提供就业机会225人。这些投入有效解决了全市农民生活用能、生产用肥、养殖用料问题,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促进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是加快对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支持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促进农民直接增收的项目。充分利用农村冬春农闲的有利时机,投入大量资金,组织农民工大力开展农田水利、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环境。至3月底止,目前,该社投入1,500多万元支持水利建设,维修水库、塘坝7座,完成渠道清淤维修36处,新增农田灌溉8万亩。解决人畜饮水1万多口,创造农民工就业机会852多人;发放低产田改造贷款800万元。帮助完成低产田改造任务2万多亩,解决农民工就业1125人。发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1.73亿元,支持农民购买地膜、化肥、种子、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环境,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支持劳动密集型型企业扩军,帮助农民工就业牵线搭桥

该社对本地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给予融资方便,扩大其信用额度,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民工就业,支持遇到困难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采用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训等办法,尽量不裁员。

一是支持如服务型的餐饮业、农产品加工业。我社按照“择优扶持,突出重点”的信贷策略,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行倾斜政策,全力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切实增加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如我社向雷州市伊齐爽食品有限公司贷款1,220万元,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200多人。投放2,180万元支持珠联和远源两家出口创汇水产品加工企业,创税利近1,0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1500多人。

二是支持公司+农户模式。该社有一定资金、肯吃苦的农民工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种养业、就地发家致富。“公司+农户”模式发展多年,配套政策比较齐全,市场风险相对较小,养殖户效益也不错。雷州市农村信用社对返乡农民工发展种养业给予了一定的资金倾斜。如邦塘村李军在外打工多年,今年返乡后,在信用社支持下,该户搭起了600多平米的鸡棚,养殖了合计本地鸡2万只,年收入已突破4万元。截止目前,雷州市农村信用社共发放“公司+农户”贷款115户,贷款金额296万余万元。

三是支持发展订单农业。许多返乡农民由于农业领域就业渠道窄、农业品价格不稳定、农业种植收益低而对农业生产失去兴趣,为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我社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对农信社与糖厂、农民合作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调研,积极主动与糖厂合作,试行甘蔗订单农业贷款。实施“甘蔗订单农业贷款”合作模式。从去年至今,我社又在原基础上,与有资金需求的凯基、信通、恒福等糖业有限公司合作。累计发放甘蔗订单农业贷款1,014户,金额达24,80多万元,有力支持本地区农民累计种植甘蔗27万多亩,充分显示农信社支农主力军的强大作用。

四是加强用工信息沟通。该信利用与平时有业务往来的企业相互沟通联系,及时获得企业的用工信息,倡导企业招收本地返乡农民工,同时,支持其增加投资,扩大用工规模,成功地帮助一批技能较为熟练的返乡人员实现再就业。在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倡导下,该市各家中小企业纷纷举办了专门针对农民工的专场招聘会。如“春风行动”大型系列招聘会,参加招聘活动的33家用人单位共提供涉及营销、餐饮、水产加工、安全保卫等就业岗位1367个,“春风行动”让700多农民工找到了工作。

第二篇: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赴滁州市来安县水西村返乡农民工社会调查

报告

合肥学院生物环境与工程系一年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姓名:曹文梁学号:1002061027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再就业

摘要:从2008年起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经济不断下滑,各大企业也纷纷裁员,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搁置。而文化水平低的农民工更是首当其冲,纷纷失业不得不提前返乡。进而对吸纳能力弱的农村造成极大的就业压力。本人就水西村及附近村落的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情况,做了一次调查,以查看他们的生活状况,分析研究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

正文:从2008年起,一场罕见的金融还海啸席卷全球,处于风口浪尖的我国东南沿海的进出口企业受到的打击尤为沉重,许多中小型企业在这场风暴中倒闭破产,而就行业来说,据调查显示,纺织业制鞋业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得影响更为严重,这必然带来无数就业岗位的流失,导致无数无数失业人员的产生,而广大的农民工是沿海厂矿企业破产的直接受害者,大批农民工返乡,在家乡另谋出路,而对于劳动力吸纳能力弱的农村来说,巨大的就业压力可能引发新的危机。就此背景,我针对滁州市来安县水西村返乡农民工在就业状况进行了一些调查。

滁州市来安县水西村,地处长江支流滁河左岸,由于土地贫瘠,地形崎岖,基础设施薄弱,一直处于贫困境地。近年来,顺应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大趋势,村民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其农入城,以期早日发家致富,尽快改善老后窘迫的生活面貌,也正是在这一单纯而简单的目的驱使下,大批文化素质并不高缺大批东南飞的农民吃那个味金融海啸中只接受害的海草,共产因资不抵债,亏损经营带来的工资低廉甚至是停产破产让这些以劳力求生致富的农民工分批下岗,丧失收入来源,背上了更为城中的精神包袱。滁州市来安县水西村外出务工人员也跳脱不了这突袭的命运。2010年下半年,该村大部分前往沿海地区打工的村民都实现了节前返乡,有的甚至是提前两到三个月,许多家庭实现了几年难遇的大团圆。这些反向的农民工回来后,有的重新回到地里,干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力气活,有的则就近入城,希望重新找到工作岗位,即使低薪劳工也无所谓。由于返乡农民工中大多数为青年人或已经习惯了服务性工作的中年人,他们或不会做田活或不愿再做农活,因而最

终重新上岗的目的地大多倾向市区。而大批返乡农民工的安置问题也成了政府关注的焦点,如不妥善安置,造成大批闲置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会使农民各家各户的生活状况恶化,对整个社会的安定也会带来影响。因而能否顺利实现针农民工的子就业对于个人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这点,本人此次调查即以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为焦点,铜鼓走访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对新的工作安排的想法,对新的岗位的期望,在地域上对新的就业去向的选择,并探讨金融的影响。

本次调查我采取了走访的调查方式,相对于问卷调查,这是与农村和农民的具体情况相适应的,在愉悦轻松的交谈中猎取信息,可以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采集比较具体而详尽的资料。访问的对象包括返乡农民工本人及农民工亲属等,访问内容涉及农民工年龄、农民工返乡时间、目前是否就业以及就业岗位、工资水平、对以后基业有何打算、回乡后是否参加任何形式的培训、是否受到过来自政府补助、是否打算自己创业等问题。

我大概统计了一下,与我正面接触过的农民工有13位,家属(有的农民工本人已经找到工作,正在工作,无法直接访问)7位,粗略来看,参与我调查的农民工对象可以算作25位(有的一家有两位或三位)。其中目前在近城中找到工作的有11位,赋闲在家的有10位,在工地打工赚钱的有4位,打算来年出去的有15位,希望自主创业的有0位。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返乡务工村民找到工作的还占少数,大部分人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仍然父子俺在家,没有人想过自主创业,没有人受到来自政府的补助。

据调查,水西村的进城务工人员年龄结构,呈现“中间鼓,两头缩”的状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更有许多是初中甚至是小学毕业后即外出打工的青少年,文化素质不高,打工主要靠的是手工活和力气活。他们外出务工的方向大多是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工矿厂房。金融危机影响下,厂房倒闭,岗位流失或工资低廉,工厂资不抵债等是许多农民工返乡的直接动因(但也不排除一部分人是暂时离岗,为过节而返乡)。返乡后,重新找到工作岗位的人多数是从事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如饭店服务员,理发店学徒,促销员等。一部分人会去工地用劳力赚钱,有的操起老本行去当厨师,而更多的则是赋闲在家。通过整理分析,不难看出,农民工再就业情况呈现出某些特点,简单总结如下:

一、再就业的实现大多是自力更生,政府扶持很少。返乡后重新找到工作的人员没有受过指导或培训,仍是四处寻访,应聘上岗,去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或是体力活,从而赚取一点工资,为春节到来准备财资。

二、再就业的途径丰富多样。据调查,重新上岗的人中有的去当服务员,有的去做柜台销售,有的去工地做工等,总之途径很多。

三、重新就业的农民工工资水平较低,多为每月600到800元,有的仅够个人温饱、住宿消费,尤其是工地上的体力活,还经常面临无事可做的尴尬局面。

四、实现再就业的人群偏年轻化。实现快速再就业的大多是年轻人,而身强体

壮的中年人除少数可以在工地上谋得一点少的可怜的工资外,更多的只是赋闲在家。

五、返乡务工人员的再就业地域取向有内有外,但偏向于内,即大多数人决定俩年就在家乡做事,在本地打工,一小部分人仍然决定奔赴沿海,重谋旧职,抚平金融危机的阵痛。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宁愿在本地打工,也不愿去沿海厂房从事工资低廉的工作,本地就业形势压力不小。

六、返乡农民工中打算再就业的人很少或基本没有。被调查者中目前没有一人打算在家中创业,普遍认为成本高,自然条件不够,有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指导和市场信息指导,实现自主创业风险太高,绝非易事,所以多数人宁愿躬耕三亩地也不愿冒险搞个体户发家致富。

七、再就业过程中没有任何培训、扶助或社会保障。我访问过的人纷纷表示返乡后和村委会没有任何联系,没有受到过任何政策指示,社会保障和扶助之类更是无从得知。没有人下乡问他们就业困难与否,没有人告诉他们该如何重新择业,如何尽快上岗。

八、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能力很弱,仅小部分找到了工资不高的工作,大部分仍处于赋闲在家状态就说明了这一点。

以上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情况的特点,鉴于数据有限,得到结论可能有失全面,不过大致可以看出,在这一返乡潮中,很多农民工前途依然渺茫,面对“人口多蛋糕少“的情况,许多农民工还处于继续外出务工还是留乡务农这一犹豫观望的状态,返乡农民工就业安置问题依然严重,形势不容乐观。从以上调查分析所得的特点描述中也可以看出这种局面的出现是有一定的特定的原因的。,我个人认为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水西村地势偏僻自然条件差,村与村之间、户与胡之间距离较远,使得该村得不到适当的优惠政策,许多政策保护难以到达;返乡农民工难以集中,导致就业指导和相关政策难以得到及时传达,更谈不上就业培训之类的了,因而大部分返乡农民工依然赋闲在家,无法及时上岗。

二、就近中心城市就业吸纳能力较弱,因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农民工找到合适的工作更是不易,即使是找到了工作,工资也是少得可怜。

三、政府不得力,没有提供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岗位再造,政策宣讲等服务。据调查得知,没有从村委得到及时的帮助,因此一部分人仍然无处可去,赋闲在家,这也直接导致了留乡自主创业人员的缺乏,没有技术资金扶助,没有人会冒险,我想这也许是本村许久得不到开发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四、返乡农民工社保或生活扶助很少或基本没有,基于此,许多人迫于生计不得不低薪就业,尤其是赋闲在家的人也不能够实现自主创业,许多农民工就业能力十分薄弱。

五、水西村教育落后,民工素质普遍偏低。由于教学质量一般,该村唯一一所小学也与八年前垮台,到目前为止,该村无一所民办或官办学校,许多小学高年级的孩子要到县里小学就读,来回遥远的路途及高额的消费,使许多孩子老早就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大多完成初中阶段的义务教学后便外出务工了,因而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信息的捕捉能力很弱,再就业的能力尤其很低,失业后向突出重围亦是困难,这也是大多数人赋闲难上岗的原因之一。同时这也直接影响了该村农民工的年龄结构――偏年轻化。

六、许多返乡务工人员都已习惯外面的生活,习惯了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工作方式,回乡后对于新的去向的选择还偏向于城市,这种心理加大了城市吸纳就业的压力,也给政府就业安置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当然,以上特点、原因的分析只是针对大多数受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失业民工群体,还有一小部分人是为春节团聚而返乡,他们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少或没有,不过他们坦言,有时他们所在的工厂也会出现长时间加班赶工休息时间减少而工资却不见增多的情况,不贵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打算节后继续挖起初打工。在他们眼里,早已适应了外面的生活,在家里时间长了反而不习惯。

近年来,水西村许多人家的生活得到改善都得益于外出打工所得,而大批农民工返乡却得不到及时安置必然导致某些家庭生活压力的加大,长期得不到改善则会造成深度贫困的产生,也会给财政带来负担。而且大多民工闲置在家,容易造成厌烦情绪的产生,也可能产生聚众赌博等不不良的社会现象的产生,从而造成社会的不安和无序。尤其是春节之际,更有可能引发一系列治安事件,造成社会的混乱,尽管本村尚未发现此类重大事件,但许多类似的时间已发生在其他地方。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攸关民生的焦点话题,而对**市**镇**村这一“打工专业村”来说,外出打工对改善本村经济状况的作用是十分重要而明显的。因此对政府尤其是村委来说解决大批农民工返乡再就业,实现妥善安置尤为迫切和需要。

结论:对水西村村来说,解决再就业困难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我认为可以针对该村交通条件差的情况,利用旧城这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契机,加快招商引资或申请国家资助,用修路工程和资源开发工程吸纳民工就业;可以加强与返乡民工的接触与交流,向他们传达国家政策,进行适当的就业指导和,并提供必要的市场信息;可以采取一定措施鼓励留民自主创业,发家致富的同时发展本村经济;可以鼓励乡镇企业发展以吸引就业;长远来看还可以发展教育,近期来看,修建学校工程可以暂时吸纳就业,长远来看,可以防止青少年人才的无形流失,从而可以实现本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可以对已失去收入来源而家庭贫困的的人口实行一定的补助,安抚他们的心,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当然这些条件的实现还要以村委的决心是否坚定以及是否能得到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为前提。以上只是就滁州市来安县水西村的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状况提出的一些可能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为改善这种状况有所帮助。通过此次调查,我了解了许多家庭的生活状况,并从与别人的交谈中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而且也提高了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我觉得此次调查的意义绝非调查结果本身。此外,这次调查也让我尝到了实践的乐趣,对实践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体会。我想,多参加此类调查,多参加有益实践,对我们集思广益,培养和完善自己的人格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以上便是我此次调查所作的报告,还有许多不妥之处,望老师加以指正。

致谢:对本项目所开展工作的其他指导人员表示感谢对实践地点的村领导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

第三篇:关于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村位于××县城以西13公里处,境内山大沟深、土地瘠薄,大多数群众分布在沿河两岸的高山上,是汉中市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也是我的扶贫联系点。全村共3个村民小组138户535人,有成年劳力266人、其中富余劳力160人,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40元。由于没有村办企业和村级积累,以生猪养殖、石料开发为重点的农村产

业刚刚起步,所以劳务输出是该村唯一的支柱产业,外出务工人员常年保持在100人左右,收入占到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使这个村子遭受了严重灾害,世界金融危机又迫使该村外出务工人员年前陆续返乡。现在我县农村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已经过了外出务工的高峰期,返乡农民工情况到底如何?对此我深入该村进行了认真调研。

沉重的打击

2008年初,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26人,其中县外97人,县内29人。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失业潮,不可避免地对以劳务输出为支柱产业的××村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负担加重。5•12特大地震,使该村138户全部受灾,其中倒塌房屋31户130间,严重危房10户38间,一般受损75户211间,需重建41户172人163间,重建户和维修户占到了72.5%。经测算,重建户户均需支出重建费用7—8万元,除去各方援助,不但花光了所有积蓄,而且户均贷款2.5万元;一般受损户除去各方补助外,户均也需支出1000多元,使许多刚刚走出贫困阴影的家庭又背上了沉重负担,面临再次返贫的危险。同时,农村群众文秘杂烩网的其它支出仍在不断增加,比如因为中小学校撤并,农村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住校,每月生活费用最少在二百元以上,而高中、初中每月则在三百元以上,一户一个学生每年就要二、三千元;再比如,婚丧嫁娶、修房造屋送礼本无可厚非,但近年来农村礼金水涨船高,一般最少50元,多则100元至数百元不等,普通家庭因此陋习去年平均就要送出2000元左右,加上看病花钱、产业发展投入等,使农民花钱的项目增多,负担加重。

——收入减少。2008年,××村务工总收入有望达到 120万元、人均近1万元,但突如其来的地震和严重金融危机使大家的发财梦破碎。地震当月,全村就有50名农民工返乡,年底前全村126名农民工全部返乡。2008年实际务工总收入34万元,人均才3000元,与2007年相比人均少4000元,与期望相差6000元,收入锐减。返乡后,劳力主要投入到灾后重建中,无重建任务的大多数都在为亲戚朋友帮忙,没有收入或收入很少。年底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后,许多人自发外出找“活”,却发现工作极其难找,有也是收入较低且无保障,大多数花了冤枉钱、跑了冤枉路,却没有着落,不得不返乡。

——心理失衡。面对沉重的还债压力和经济负担,本想下功夫挣钱,却不料遭遇经济寒冬,突然没有了来钱门路,往年出县务工近100人,今年春节期间才外出10余人,许多群众对此忧心忡忡,唉声叹气,对以后干啥心里没底。一些人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变得空虚烦躁、彷徨不安,使得本来平静祥和的村庄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家庭矛盾增多,邻里纠纷多发。特别是一些本就游手好闲的人整日游逛,无事可干,农村酗酒、赌博之风开始抬头,治安案件有所上升。

积极的变化

调研中发现,尽管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给××村造成了沉重打击,使农民增收更为困难,维稳压力更加沉重,但在镇村组织的努力下,返乡农民工在就业观念、就业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可喜的积极变化。据初步统计,截止3月底,全村160名富余劳力除去从事农业产业外已就业122名,其中县外务工28人,县内务工52人,自主创业就业42人。

——技术工从“徒有虚名”变为“强势群体”。去年之前,泥瓦工、木工、驾驶员等技术工用工价格较低,一般为50至60元一天,而从事煤矿、金矿等井下作业的体力劳动者日工资达到200元左右,因此许多技术工都放弃了所从事的专业,转向高风险、大强度、高收入的井下体力劳动,呈现“脑体倒挂”的现象,也使大力推开的技能培训无人参与。去年“5•12”地震以后,技术工非常紧俏,工价大幅提高,日工资可达120元。今年赴县外务工的无一例外是技术工或熟练工,在县内周边找到相对固定工作的有70%是技术工或熟练工。有一技之长的劳力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找到工作,劳动环境相比于井下作业更加安全稳定,收入相对较高且有保障,对此,许多务工人员意识到了技能的重要性,开始纷纷主动找政府参加培训或“拜师”学艺,谋一技之长,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

——农民自主创业从“不敢着手”变为“大胆争取”。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掌握了一些技术技能,对市场经济也有了一定了解,具备了创业的基础和愿望

。但过去由于打工容易、挣钱无风险,创业热情不是很高,但现在外出务工越来越困难,创业也就成为当前不错的选择。××村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就新建了1个免烧砖厂,新开了1个规模较大的石场,新增21台汽车,新增餐饮、维修、商店等个体户4户,共安置了40多个劳动力就业。

——农业产业项目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发展”。过去农村发展产

业项目,农民思想上普遍存在投资大、见效慢、风险高的顾虑,畏难情绪严重,主动性不强,尽管行政全力推动,但效果很不明显。而今年,由于外出务工无好门路,大部分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众赋闲在家,加上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扬,有利可图,促使群众发展农业产业项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村新增5头以上养猪户21户,100只以上乌鸡养殖户4户,蔬菜种植大户5户,养蚕专业户7户,还有12户计划明年种植烤烟50亩,40多户正在建设圈舍准备养猪,农业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势头。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消极对待”变为“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有限,往往需要发动农民义务投工投劳,但由于青壮年劳力多数外出务工,许多基础设施项目很难推进到位。现在大部分劳动力返乡,计划在本地发展产业,但苦于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实施,因此,“要想富先修路”成为农民的主流思想,许多农户开始强烈要求修建道路、水、电等设施。该村去年到现在,已新修村组道路1.5公里,农电改造800米,修建沼气池85个,年内计划还要修建、改建道路2.7公里,修建灌溉水渠650米。

有效的做法

调研中发现,去年农民工返乡潮出现之后,镇村两级组织就开始关注此事,主动采取措施,通过本地企业“扩容”、重建项目“消化”、增收产业“转移”等方式主动安置返乡农民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是建立帮促机制,加强教育引导,着力转变返乡农民工的择业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镇村首先在全村开展了摸底调查,对返乡农民工个人专长、择业意向、产业基础、家庭困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在此基础上建立帮促机制,采取分片包抓、结对帮扶的形式,将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产业发展、解决具体困难等责任细化落实到了村干部和无职党员的人头。同时村“两委”采取召开村民会议、上门入户、田间地头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为农民工分析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新政策、新措施,引导他们适应形势、看到机遇,积极就近择业或者发展农业产业项目增加收入,改变了群众的择业观念,增强了发展信心。

二是抢抓重建机遇,扩张本地企业,积极拓展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地震发生后,××村“两委”就敏锐地看到了重建带来的机遇,依托村内优质石材资源,由村支书带头、村民入股创办了一家年产值1300万元的石料加工企业,主要为重建工程和县水泥厂、略钢公司等工业企业供应石料,目前石料厂经营形势良好,除专业技术人员外还吸纳本村返乡农民工6人,带动发展村内27户会驾驶技术的群众购车辆、跑运输。村上还利用闲置场地招商新建了一家年产值600万元的免烧砖厂,不仅低价供应当地重建用砖,还吸纳了本村5名农民就业,带动了7、8台汽车跑运输。同时,村上抓住重建机遇,选择有头脑、懂技术的人有组织地在本地邻近乡镇承揽工程,带动20余名农民工增加了收入。

三是落实产业项目,强化组织服务,有效推动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为鼓励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村“两委”一方面狠抓龙头带动,以位于该村的荣源生猪养殖公司为龙头,成立了××村养猪协会,建立了10万元的发展基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互动发展模式,带动村内5头以上的养殖户25户,年内计划发展到7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半数以上。同时利用我县独一无二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乌鸡,正在新建一家年养殖能力5000只的标准化养殖场,可带动周边30余户群众。另一方面围绕户均有1—2个增收项目的总体思路,积极创建党员干部示范户,并利用示范户对群众情况清、底子明、号召力强的优势,在项目选择、资金扶持、技术指导上进行示范引导,带动58户以务工收入为主的农民工家庭确立了新的增收项目。

深刻的启示

××村的情况是××县乃至西部贫困地区返乡农民工问题的一个缩影。正确理解地震和金融危机对农民工的冲击,解决他们的就业和增收致富难题,不仅是调整农民增收结构、推进农村经济转型的一次难得机遇,也必将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起点。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必须站在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高度,提高认识,正确引导,通盘考虑,统筹解决。

启示之一:强化基层组织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前提。乡镇和村级组织在破解农民工问题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大有可为。特别是村组干部具有农民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他们大多数能力强、点子稠、路子宽、威信高,又最了解务工群众的情况,在农民工心理疏导、思想教育、产业发展、转移安置工作上的亲和力强、办法操作性强。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责任机制、激励机制,促使村组干部和优秀党员积极发挥好参谋、推手和示范带动作用,更多地将农民工的就业安置问题在村一级消化。要发挥好基层综治、调解、司法、公安机构的作用,宣传法制,调解矛盾,化解纠纷,确保农村社会治安稳定。要发挥好各类产业协会、基金组织、专业合作社、互助团体等中介社团组织的作用,精心呵护好这一新生事物,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技术扶持,进行有益的引导和管理,促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

启示之二:扩大扶贫扶持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因素。作为西部地区的国家扶贫重点县,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三捆绑、四结合、五到位”的扶贫经验在全省推广,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由于立地环境和经济条件限制,扶贫的步伐跟不上外界发展的步伐,农民脱贫致富的底子很薄,仅5•12地震一场灾难就使成千上万的家庭花光了家底,背上了沉重负担。因此,必须适时调高贫困线标准,切实加大对山区贫困县的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增强造血功能。特别是对这次遭受严重地震灾害的地方,应特别增加扶持资金,帮助恢复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减免或代偿农民建房贷款,解除农民沉重负担,防止因灾返贫。同时,应建立针对农村弱势群体、特殊困难家庭的救助帮扶基金,扩大和提高农村低保,增加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农村中小学寄宿生补助金额,较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

启示之三:拓宽就业渠道是破解农民工问题的当务之急。面对返乡农民工就业的严峻形势,必须改变外出务工独大的现状,利用灾后重建机遇和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盘活本地用工需求,将外出务工、本地用工、自主创业、从事农业产业等就业形式结合起来,不断拓宽就业渠道。要加强用工信息的交流,组织农民工有目的地外出务工,提高保障;要出台导向性政策,对聘用返乡农民工的企业给予各种优惠,促其更多地使用本地农民工;要下功夫研究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拿出专门资金予以扶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确保多渠道化解农民工就业难题。

启示之四:培育新型农民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一大批有文化、有素质、懂技术、懂政策的新型农民作为中坚力量。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我县就在全县逐步推行了以素质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解决返乡农民工问题,必须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一方面深入学习宣讲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进行思想教育、素质教育、法制教育,提高村民的政策水平、道德水平和法制水平;另一方面,要结合农民工的就业愿望和村情实际,制定长期的农民工培训计划,整合各渠道的补助政策和培训项目,突出市场急需的专业技能和农业产业实用技术,切实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培训效果,从根本上提升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达到一人有一技、一家有一业的良好效果。

启示之五:壮大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必由之路。农村发展的方向是城镇化,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工业化。解决农民工的问题,关键是要繁荣农村市场,壮大农村经济。当前,一方面要抓住灾后重建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机遇,兴办配套企业,壮大集体经济,更多地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活跃农村经济;另一方面,必须利用劳动力返乡的有利时机,按照发展绿色、生态、特色农业的要求加快结构调整,重点扶持一批龙头农业,强化“公司+基地+农户”和“产业+协会”的农业经营模式,力争在特色农业产业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解决好农民工长远增收的问题。

第四篇:红沙岗支持教育事业经验材料汇报

红沙岗镇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始终坚持“科教兴镇”战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优势,运用好政策,扎扎实实支持教育事业。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教育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尊师重教,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永恒动力。为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保证教育发展需求,我镇成立了以书记王尚瑞为组长,主管副书记曾德胜为副组长,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支持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和督促教育发展工作,制定计划切实处理教育发中出现的问题。

二、全心全意,办好实事

为使学生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完成学业,我们经过认真考察、科学规划,多方筹措资金援助学校建设。

1、2008年秋季开学。学校搬入新建教育楼,为了学校安全,政府修通周家井至学校的沙石路。使学生上学的安全有了保障,2、2009年5月镇政府出面通过协调和发放补助的办法为学校硬化了道路面积960平方米。并投资道牙砖500块,铺地方砖1000块,共计投入资金10171元,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3、在校园绿化中,镇政府积极筹措资金,购买松树10棵,槐树30棵,柳树30棵,榆树40棵,对花儿园学校的校园进行了绿化、美化,进一步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

4、及时送去对师生的关怀。教师节是教师的重要节日,乡镇府每逢这个节日都及时送去慰问,并和教师座谈。2010年在教师节来临之际镇政府召开教师表彰大会,政府拨款1000元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表彰和奖励,镇党委副书记到会讲话。

5、由于我镇地处偏僻,沙大水碱,师生吃水用水成了一大问题。为此,镇政府无偿让学校使用本单位的水,使师生吃水用水得到了初步解决。

三、狠抓学校安全

“学校安全重于泰山”,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2010年6月主管教育的副乡长许华专门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对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要求及时组织人员排查校园周边不安定因素。同时镇政府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意识、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加大了校园内部安全排查治理力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充分发挥乡政府的管理职能作用,进一步为教育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并尽量从紧张的经费中多节余一点,为我镇师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以我们的实际工作成果来支持我镇教育事业的蓬勃快速发展。

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新时期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 金融 危机的影响,我国许多 企业 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裁员、停产或破产现象严重,造成大量农民工被迫返乡。本文研究了新时期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并分析了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创业

20世纪90年代末期,受劳动力供需影响,我国农民工返乡现象即开始凸显,2003年则出现了十分罕见的“民工荒”。到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 经济 的 发展 出现了下滑趋势。2009年就业形势趋紧已不可回避,而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则显得更为突出。如何解决好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势必会影响到 农村、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

一、新时期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农民工的界定,国内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例如,郑功成认为,农民工是我国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特殊群体,特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孙立平则指出,农民工这个词表明的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身份或社会地位,而是一种社会身份与职业的结合。其中的农民表明的是他们的社会身份,“工”则表明的是他们的职业,农民工就是农民这种身份与工这种职业的一种特殊的结合。无论如何,当这些农民工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返乡后势必要寻求新的收入来源,即通过再就业来满足生活的需要,但是,此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1.务农障碍

首先,许多农民工当初外出打工之时已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或转让给其他农户。对于转包或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工,由于期限未到等原因,当其返乡后并不能很快取得该项权益;对于部分将其转让的农民工,则更是根本无法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而据 中国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约有1000万农民工早已没有所谓“承包地”。这样,返乡农民工的务农之策势必难以广泛落实。

其次,农产品价格不稳定,不仅会削减农民工的务农积极性,更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其增收。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发布消息,据对全国31000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农户的调查,2008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一、二、三和四季度同比涨幅分别为25.5%、21.2%、12.6%和1.6%,同比涨幅逐季大幅回落。尽管国家表示要采取一些措施,但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压力是很大的。

2.适合返乡农民工的工作岗位供给失衡

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被迫停产、破产或大量裁员,导致岗位供给不足。在2009年3月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从所监测的15个重点城市来看,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大约有40%的企业都出现了岗位的净减,增减相抵,大约企业岗位净减在5%左右。以此推算,全国大约失去工作岗位的有300万。总而言之,受金融危机影响,岗位供给减少已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此外,很多地区还存在岗位供给得不到满足的状况,原因则在于很多返乡农民工以前只是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受过各等级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例较低,而这些岗位对技术要求较高,使其无法胜任。

3.返乡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困难重重

(1)农村的创业环境条件仍有待改善。农村 交通 条件差等一系列环境条件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而且,由于受到农村土地制度等的制约,使得创业基地的需求得不到相应满足。

(2)很多返乡农民工的因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自身素质相对较差,创业能力差,具体体现在企业管理水平低、创业产业选择单一等方面。

(3)创业离不开资金,尽管返乡农民工外出打工有一定的资金积累,但相对于创业来说还远远达不到要求。而在现阶段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农民受担保等因素影响信贷融资艰难,资金问题成为农村创业的重要障碍之一。

二、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必要性

1.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是保护弱势群体的表现

在我国,农民工一直以来就流动于城乡之间。从职业上看,他们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务工,从身份上看,户籍制度仍把他们认定为农民。他们既离开土地又没有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从而导致了他们缺少自由迁徙权、平等劳动权等,受到很多城市各种政策壁垒的排斥,无法享受到市民待遇,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如今,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再就业之路上困难重重,长期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从保护弱势群体的角度,理应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2.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到春节前,我国返乡农民工约为7000万人。春节后,有80%以上农民工已经进城务工。其中,有4500万已经找到工作,其他人处于寻找工作状态;近20%就地就业或创业或寻找工作。以此推算,近2500万农民工仍处在工作不稳定状态,仍然面临着再就业的种种困难。因此,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势必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以及整个社会的安定。

3.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有助于扩大我国内需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在此情况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出口拉动型转变为由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共同带动型至关重要,而其中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则显得更为迫切。目前,我国在全国各省市实行“家电下乡”的利农政策,旨在拉动经济增长,刺激农村消费。然而,农村消费的增长是建立在农民有稳定收入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有必要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农民工的收入来源,从而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最终刺激经济增长。

4.工资性收入在我国农民的收入构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信息,2008年浙江农村居民在本地企业中从业或外出从事各种劳务以及在非企业组织中从业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为人均4713元,占全部纯收入的比重为50.9%,而工资性收入增加额占到全部收入增加额的62.4%。2005年,湖北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941.6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30.4%,比2004年提高4.3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9.1%。2004年以来,江苏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到2007年已达3476元,也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尽管不同地区的农民收入构成不尽相同,但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都占到了相当的比重,而且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因此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工作,保证他们的工资收入来源就显得十分必要。

三、有效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意味着使他们在自己的家乡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重返城镇实现再就业。我们的政策实施则在于促进返乡农民工通过不同的方式尽快实现再就业。

1.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政府扩大投资不仅造成需求扩大,从而带动更多的行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而且还会直接创造岗位。我国“四万亿”投资计划将用于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农村民生工程等,而这些投资项目很大一部分将创造适合农民工就业的岗位。总之,扩大投资是刺激经济短期较有效的方法,通过就业岗位的创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工尤其是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

下载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好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工作总结

    做好返乡农民工服务工作总结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总工会关心支持下,**镇工会致力劳务经济发展,扎实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引导、扶持、帮助大量农民工外......

    澄城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再就业工作汇报

    澄城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再就业 工 作 汇 报近年来,我县不少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陆续带着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返回家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

    吉首市农民工再就业取得显著成效

    吉首市农民工再就业取得显著成效吉首市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围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和生活环境,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受国际金融危机、......

    如何支持和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如何支持和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已成为我国社会独特的风景,他们被称为“新工人阶层”。这个群体处于中国社会......

    XX银行XX分行支持村村通经验汇报[五篇材料]

    **银行**分行 支持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经验汇报 **银监分局: 2015年我行继续把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作做为我行的战略工作重点,在2014年农村金融工作的基础上,**银......

    关于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情况的汇报

    文章标题:关于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情况的汇报今年x季度,我县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了“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有效的促进了我县的经济发......

    社区充分再就业社区汇报材料

    新街社区汇报材料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市政府办公厅〈关......

    关于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情况的汇报

    文章标题:关于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情况的汇报今年x季度,我县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了“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有效的促进了我县的经济发展,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