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情况的汇报
文章标题:关于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情况的汇报
今年x季度,我县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了“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有效的促进了我县的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社会保障工作情况
1、企业养老、失业、生育、医疗保险情况。我县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全县x家国有、集
体、股份制及外商投资企业,参保职工已达x人,覆盖率x,正向城镇个体和私营企业延伸;全县共有x家国有、集体企业、驻迁的系统管理单位及股份制企业参加失业保险,参保职工达x名职工;有x家国有企业的x名职工参加女工生育保险;x名国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医疗费统筹。
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失业保险情况。我县的x个机关事业单位的x名职工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同时正启动事业单位职工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改革方案已经初步形成,待报县政府审查批准备后,立即组织实施。
3、医疗保险运行情况。截止到x年x月底,全县已有x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保,参保职工达到x人。今年xx月份,医保基金收入x万元,为参保职工报销医疗费x万元,累计节余医保基金x万元;与商业保险公司签订职工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协议,为x名患严重疾病职工解决大病补充医疗费x万元,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4、农村养老保险情况。目前,全县x个乡镇,已有x户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5、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把社会保险费征缴清欠工作作为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增强抵御支付风险的重要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改进征管手段,实行征缴目标责任制,提高各项社会保险费收缴率。今年x月,共征收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x万元,其中清欠x万元,征收机关基本养老保险费x万元,有力的支持了“两个确保”。
6、基金运行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法规管理各项社会保障基金,一丝不苟地执行社保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管好、用好每一分社会保障基金,确保了各项基金的安全完整。截止到x月底,企业基本养老基金仍积累x万元,失业保险基金x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节余x万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共积累x万元。
7、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情况。今年x季度,通过工商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局等服务机构,共为x名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发放离退休金x万元,为3667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x万元。
二、再就业工作情况
1、开展全县下岗职工调查摸底。我局利用近x个月的时间,对全县下岗失业人员的底数和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摸底。据统计,到目前我县共有下岗失业人员x人(其中:非农业人口x人),下岗职工x人(其中:非农业人口x人。国有企业1x人,集体企业3314人),失业人员x人(其中:非农业人口x人。国有企业x人,集体企业x人),享受过失业救济的x人,享受过失业救助的x人,享受低保x人。下岗失业人员共涉及破产企业x家1x人,涉及改制企业x家x人,涉及停产半停产企业x家x人,涉及正常生产企业x家x人;x-x月份,已实现再就业的x人,其中自谋职业占x人。
2、继续实施下岗失业人员救助工程。今年x季度,共为x人次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助金x万元,为x人次下岗职工发放失业救助金x万元,发放自谋职工优惠证x本。
三、存在问题
1、参保职工流失严重。随着企业改制,参保职工流失现象严重,断保职工逐年增多,中断缴费职工达x人,社会保险扩面任道重远,特别是在城镇个体、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推行养老、失业保险难度很大。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一势头,将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保障的根基。
2、保险费征缴当期入不敷出。我县欠费企业逐年增多,欠缴数额越来越大,截止目前,共有x家企业累计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1x万元,x家企业累计欠缴失业保险费x万元,x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x万元,现在每月都是收不抵支,不得不月月动用积累,为全县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
3、企业干部职工参保维权意识淡薄。有的企业领导重视不够,没有把社会保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满足于一般号召,甚至视社会保险为额外负担以种种理由抵制拒缴;企业职工对劳动保障法规掌握面小,不能及时地把企业造成的的侵权行为反映出来,极大的损害了职工的切身利益。
4、随着我县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改制进程的加快,下岗失业人员将仍呈上升趋势,而我县就业岗位需求量却很低,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劳动力供求矛盾将尤为突出。我县劳动力市场建设亟待加强,企业用工行为应尽快规范。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
5、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氛围尚未真正形成,部分单位和部门对再就业工作认识尚不到位。
四、采取的措施
1、
第二篇:关于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情况的汇报
文章标题:关于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情况的汇报
今年x季度,我县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了“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有效的促进了我县的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社会保障情况
1、企业养老、失业、生育、医疗保险情况。我县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全县x家国有、集体、股份制及外商投资企业,参保职工已达x人,覆盖率x,正向城镇个体和私营企业延伸;全县共有x家国有、集体企业、驻迁的系统管理单位及股份制企业参加失业保险,参保职工达x名职工;有x家国有企业的x名职工参加女工生育保险;x名国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医疗费统筹。
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失业保险情况。我县的x个机关事业单位的x名职工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同时正启动事业单位职工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改革方案已经初步形成,待报县政府审查批准备后,立即组织实施。
3、医疗保险运行情况。截止到x年x月底,全县已有x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保,参保职工达到x人。今年xx月份,医保基金收入x万元,为参保职工报销医疗费x万元,累计节余医保基金x万元;与商业保险公司签订职工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协议,为x名患严重疾病职工解决大病补充医疗费x万元,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4、农村养老保险情况。目前,全县x个乡镇,已有x户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5、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把社会保险费征缴清欠作为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增强抵御支付风险的重要措施,不断加大力度,改进征管手段,实行征缴目标责任制,提高各项社会保险费收缴率。今年x月,共征收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x万元,其中清欠x万元,征收机关基本养老保险费x万元,有力的支持了“两个确保”。
6、基金运行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法规管理各项社会保障基金,一丝不苟地执行社保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管好、用好每一分社会保障基金,确保了各项基金的安全完整。截止到x月底,企业基本养老基金仍积累x万元,失业保险基金x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节余x万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共积累x万元。
7、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情况。今年x季度,通过工商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局等服务机构,共为x名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发放离退休金x万元,为3667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x万元。
二、再就业情况
1、开展全县下岗职工调查摸底。我局利用近x个月的时间,对全县下岗失业人员的底数和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摸底。据统计,到目前我县共有下岗失业人员x人(其中:非农业人口x人),下岗职工x人(其中:非农业人口x人。国有企业1x人,集体企业3314人),失业人员x人(其中:非农业人口x人。国有企业x人,集体企业x人),享受过失业救济的x人,享受过失业救助的x人,享受低保x人。下岗失业人员共涉及破产企业x家1x人,涉及改制企业x家x人,涉及停产半停产企业x家x人,涉及正常生产企业x家x人;x-x月份,已实现再就业的x人,其中自谋职业占x人。
2、继续实施下岗失业人员救助工程。今年x季度,共为x人次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助金x万元,为x人次下岗职工发放失业救助金x万元,发放自谋职工优惠证x本。
三、存在问题
1、参保职工流失严重。随着企业改制,参保职工流失现象严重,断保职工逐年增多,中断缴费职工达x人,社会保险扩面任道重远,特别是在城镇个体、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推行养老、失业保险难度很大。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一势头,将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保障的根基。
2、保险费征缴当期入不敷出。我县欠费企业逐年增多,欠缴数额越来越大,截止目前,共有x家企业累计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1x万元,x家企业累计欠缴失业保险费x万元,x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x万元,现在每月都是收不抵支,不得不月月动用积累,为全县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
3、企业干部职工参保维权意识淡薄。有的企业领导重视不够,没有把社会保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满足于一般号召,甚至视社会保险为额外负担以种种理由抵制拒缴;企业职工对劳动保障法规掌握面小,不能及时地把企业造成的的侵权行为反映出来,极大的损害了职工的切身利益。
4、随着我县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改制进程的加快,下岗失业人员将仍呈上升趋势,而我县就业岗位需求量却很低,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劳动力供求矛盾将尤为突出。我县劳动力市场建设亟待加强,企业用工行为应尽快规范。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
5、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部分单位和部门对再就业认识尚不到位。
四、采取的措施
1$
第三篇:我市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情况汇报
南昌市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汇报
南昌市劳动局 二000年九月二十日
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按照中央、省、市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原则,扎实推进了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下面,我从三方面做个汇报:
一、进展情况及成效
今年以来,围绕建立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目标,我们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加大了再就业工作力度,两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1、扩覆征缴成效明显。继去年“地毯式”排查扩覆征缴后,今年7月,我市再次打响了社会保险扩覆、清欠两个硬仗,至8月底,养老保险新增投保职工9055人,基金征缴总量比去年同期增收5216万元,增长15.7%;全市基金当期收缴率85.7%,市本级88%,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1—8月清收欠费3188万元。失业保险的扩覆征缴也取得明显成效。到8月底,市本级已有818家事业单位按规定办理了失业保险登记,覆盖率为98%,1—8月份征缴事业单位失业保险费1144万元,清收欠费万元。
2、社会化发放取得突破。围绕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从7月份开始,我们全面推进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到8月底,全市14.9万名离退休人员已有14.4万人实行了社会化发放,覆盖率为96.6%。其中,市本级、南昌县、安义县、西湖区、青云谱区实现了全覆盖,郊区达 99%。为扎扎实实地推进这项工作,我们自我加压,将年初确定的年内社会化发放面达到85%的目标调整为100%,并将中央下拨补助款与社会化发放进度挂钩,凡达到了阶段目标的县区,经核实后再下拨补助款。
3、两个确保进一步巩固。到8月底,共有42441名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占市属企业下岗职工的76.7%,其中34091人签订了管理协议。按照“三三制”原则,1—8月份,全市共筹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 7056.6万元,其中,市财政安排了4659.22万元,社会筹集了1128.58万元(失业保险调剂1100万元,高消费、高工资等渠道征收28.58万元),中央补助1268.8万元,企业自筹了一部分。前8个月,市财政拔付基本生活费3698.27万元,稳定资金2093.6万元,凡进中心签协议的下岗职工都足额领到了基
本生活费,并代缴了社会保险费。对老职工给予了照顾,全市有1.26万名老职工进中心没有签协议,但发放了基本生活费,并代缴了社会保险费。
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按时足额发放。对无力缴费的特困企业实行了缓缴,1—8月,全市平均每月垫付养老金698.2万元,累计垫付5585.3万元,其中,市本级每月垫付487.9万元,累计垫付3903.3万元。
4、医改工作初见成效。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南昌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批转实施。按照国务院44号文件精神,对2000多家企业、社会医疗机构及企业医院医疗费用开支情况进行了针对性调查,草拟了《南昌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暂行办法》等10个配套规章。
5、分流安置进展较快。总体上看,再就业工作继续保持了较好势头,1—8月,全市共分流安置下岗职工29986人,完成安置计划的56%。其中,“一帮一”分流安置4130人,完成计划的82.6%;职业介绍分流安置7183人,完成60%;社区服务安置7011人,完成58.4%;个私经济吸纳5764人,完成57.6%;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分流安置5898人,完成59%。
工伤保险初步形成了预防、补偿、康复一体化格局。生
育保险已覆盖国有、集体企业。
二、下步工作重点及措施
今年以来,社会保障和再就业越来越受到各级党政的重视和关注,年初,中央就提出要建立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省政府最近又召开了“全省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市领导反复强调,要把社会保障和再就业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来抓。按照上述目标要求,下一步我市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重点是:“加快两项改革,推进三个转轨”。
1、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争取2001年初正式启动,年末,力争参保人数达到应参保职工总数的50%。今年集中精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紧制订相关配套规章。出台《南昌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及所有配套制度,对现行10个讨论稿做进一步修改,力求“方案可行,制度周密、滴水不漏”。二是理顺体制,抓紧建立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从组织上保证医改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夯实基础,强化管理。建立包括登记、征缴、建帐、支付、审核结算、监控等管理系统,形成“管理到位、调控灵敏、操作规范、安全高效”的运行机制。四是搞好政策宣传。拟采取“七个一”的办法营造舆论环境。召开一次实施大会;举办一次新闻发布会;
开展一次大型宣传活动;制作一组电视专题节目;编印一套宣传资料赠给企业;组织一支宣传咨询队伍下企业宣传;举办一系列培训班,培训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用人单位的经办人员。
2、加快养老、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养老保险以扩覆为重点,全面推进其他各项改革,今年,努力做到“四个确保”:确保新增参保职工3万人,增收养老保险费1000万元;确保清欠4000万元,力争6000万元;确保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达到100%;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明年,力求实现“五个突破”:新增参保人数突破4万人,力争5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清收欠费突破5000万元,力争7000万元,力求清欠过半;当期基金收缴率突破90%,力争95%,保持稳中有升;基金征缴总量增收突破1500万元,力争2000万元,实现持续增长;市本级基金年终结转额突破1.3亿元,力争1.4亿元,确保若有节余。失业保险改革以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扩覆征缴为重点。今年事业单位要实现全覆盖,基金征率达到90%以上,明年,城镇三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90%纳入保障范围,基本实现全覆盖。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准备采取以下4项措施:一是强化劳动保障监察;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三是探索变现国有资产筹资途径;四是做好企业改制,职工分流后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
3、推进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转轨,加快“下岗保障”向“失业保障”过渡。按照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要求,我市拟从2001年开始进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过渡,具体采取以下三项措施。一是停建中心。从2001年元月起,全市国有企业不再新建再就业服务中心,除停产、半停产企业外,其他企业不再安排下岗职工进中心,企业新的裁员,按照《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关系,进入失业保险享受失业保障;停产、半停产企业进中心的下岗职工,与中心签订的协议最长不超过两年。二是逐步撤消中心。凡下岗职工分流完毕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及时撤消不予保留,未分流完毕的,保留至下岗职工协议期满,但最迟不超过2002年底,2003年停止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运作或改变其现行职能。三是继续实行生活保障政策,对协议期内仍留在中心的下岗职工,按现行规定继续为其发放基本生活费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4、推进下岗职工管理方式转轨,由“进中心签协议”转向“出中心断关系”。今年,我市约有1060名下岗职工协议期满,需要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明年将达到一个高峰,鼓励下岗职工出中心,理顺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已到了关键时期,必须妥善解决,“进中心签协议”应加快向“出中心断关
系”转轨。我们打算从今年起推进这项工作。具体采取“六个一批”的办法拓宽“中心”出口。①五大主力安置一批。五大主力是我市再就业工作的一个创举,继续加强不能削弱,今年,各主力安置任务要确保完成,明年,力争分流4万人,被分流人员按规定出“中心”,解除劳动关系。②政策鼓励退出一批。对主动出“中心”的,按协议最终期限,每提前1个月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给予200元奖励。其在“中心”协议期间未领取完的基本生活费和代缴社会保险费,可一次性结算,由企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按规定给予经济补偿。③终止协约转移一批。劳动合同到期的合同制工人,再就业协议期满的下岗职工,按规定与其终止、解除劳动关系,转入失业保险。④一次性补偿搞定一批。对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自谋职业者,按每满一年工龄800元,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标准,一次性给予安置费,企业及时与其解除劳动关系。⑤调查收入清理一批。对在本企业外从事稳定工作半年以上,且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领取营业执照,从事个体经营,兴办私营企业半年以上的,动员其出中心、断关系。⑥兑现政策解除一批。对应进中心而不进中心,或进中心不签协议的下岗职工,劳动关系的保留从应进中心起算最多不超过三年,届时按规定与其终止解除劳动关系。
5、推进基层服务管理模式转轨,由“以企业为基点”转向“以社区为基点”。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社区来做,特别是离退休人员与企业脱钩后,管理服务必须由社区承担,过去“以企业为基点”的管理模式必须向“以社区为基点”转轨,为此,我们打算在城区建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管理机构。这个机构的作用是:对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服务管理,负责对离退休人员生存状况进行调查,对下岗、失业人员领取基本生活费和救济金进行审核,开展培训和就业服务等。机构设立以城区街办为单位,每站暂定3人,由市、区劳动部门解决。管理站既是劳动部门的派出机构,又是街办的内设机构,业务上接受市、区劳动保障部门指导,行政上接受当地街办领导。工作人员经费由三方解决,派出单位解决人头费,市、区财政定额补助,自身创收。
三、存在的困难及请求
做好下一步工作,我们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一是医疗保险改革机构尚未建立,医改工作缺乏有力的组织保证;启动资金缺乏,前期工作难以展开。二是劳动保障基础管理薄弱,社区服务管理目前还是空白,机构未建立,人员未配备,大量基础性服务管理工作难以到位。三是分流安置力度减弱,五大主力差距开始拉大。市委城区办和市民政部门工作重点
转移后,工作机构未明确,安置工作出现断层;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转变后,工作机构撤消,安置计划未分解下达;少数帮扶部门有松劲情绪,被帮扶企业存在依赖思想。四是理顺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面临严峻挑战。据我们调查,下岗职工普遍不愿出中心、断关系,观念转换与政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五是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申请缓缴企业增多,基金总量增加缓慢。上述困难和问题,有些通过扎实工作可以解决,有些需要市委、市政府支持,为此,我们提出以下请求。
1、尽快成立职工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以保证医改工作的组织实施,参照兄弟省会城市做法,建议将机构定为副县级。
2、解决医改启动资金万元,以保证前期工作正常运转。
3、以市政府名义发文,出台《南昌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暂行办法》等10个配套文件。
4、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南昌市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管理试点工作方案》。以增强推进力度。
5、召开一次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领导小组会,加大再就业工作力度。
第四篇:促进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促进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共、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社区建设、促进就业再就业及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通过实践和探索,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从试点到普及,从城市到乡镇,快速推进,逐步深化,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全市现有社区居委会139个,其中城区39个,县(市)所在地和乡
镇社区居委会100个,涉及居民户数21.3万户,70万人。仅今年上半年,就开发社区就业岗位8345个,社区从业人员15278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856人,职业培训1534人,劳动保障事务代理6622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狠抓“六个到位”,加快建设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网络
1、领导重视,政策到位。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办公会议研究,并在东宝区开展试点,探索社区平台建设的经验和途径。今年5月16日,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社区建设。为了推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市政府先后制定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荆门市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对我市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从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
2、合理配置,机构到位。为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民主自治作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促进社区建设,我市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赋予了社区低保、精神文明建设、居民综合服务等13项职能。根据上级要求,考虑到当前就业再就业工作十分繁重的特殊情况,我市决定在全市街道和社区新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并将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统一命名为“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定编2-3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统一命名为“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配备1-2名专职工作人员。到目前,我市所有街道和93个社区已先后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基本形成了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劳动保障服务网络。
3、择优录用,人员到位。为了确保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工作人员素质,我市严把工作人员入口关,由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结合基层事业单位改革,对地方推荐的候选人员实行严格考核、竞争上岗、择优录用,选拔了一批优秀人员充实到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目前,全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共有干部职工257人,已全部到位并投入工作。
4、财政支持,经费到位,2002年,市政府第四次提高财政拨款标准,使城市每个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工作人员的经费拨款由过去的6000元增加到10000元,县(市、区)、街道财政分别配套10000元或5000元,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每年也向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在注入货币资金的同时,还辅之以土地、资产、政策等全方位的投入,彻底解决了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5、社会动员,场地到位。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在开办之初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办公场所问题。去年,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决定,由各级政府部门对口帮助有困难的社区建设办公场地,并责成政府督查室及时掌握情况,跟踪督办,确保了全市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场地到位。
6、规范管理,制度到位。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专门印发了《关于规范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流程的通知》,制定了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职责和各项工作职责,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流程,有效促进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
二、强化“六项职能”,全面推动社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
1、强化社区劳动力资源管理职能。为加强社区劳动力资源管理,重点掌握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特困人员基本情况和离退休人员基本信息,社区制定了《社区居民调查登记表》、《社区居民失业与再就业状况登记表》、《社区参加社会保障人员登记表》、《社区离退休人员情况登记表》等表格,工作人员挨家逐户登记造册,建成档案台帐,制作光盘输入各社区的微机,为更方便快捷地为社区各类人员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市已建机构的社区均完成了建立劳动保障服务基本台帐的工作,其中有22个社区建立了计算机管理数据库。
2、强化社区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全市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积极开展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推荐培训、技能鉴定、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和劳务派遣等公共就业服务项目。今年上半年,全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共中介成功3965人,职业指导近15000人次,提供政策咨询28400余人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420人,安置再就业949人,为辖区内居民代理劳动保障事务9100余宗。
3、强化社区就业实体和组织职能。创办社区就业实体和社区就业组织,是扩大社区就业容
量,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解决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各社区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社区共创办社区就业实体和就业组织197个,安置就业2553人。
4、强化社区就业扶持和再就业援助职能。我市各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积极协助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待遇手续,受理需办《
再就业优惠证》人员的申报和公示,组织实施了系列的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今年上半年,全市社区共有6918名下岗失业人员得到援助,3856人实现再就业,2700多人在基层劳动保障机构的帮助下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2377人享受了各项有关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5、强化社区社会保险和社会化管理服务职能。建立和完善了各项社会保险关系数据库,掌握离退休人员生存和流动状况,协助为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发放社会保险待遇等服务;办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政策性调整,协助离退休人员家属申领丧葬补助和遗属抚恤金;协助有关部门在离退休人员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截止今年五月底,我市已对19564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了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率达到54.03。同时,为了维护广大下岗职工等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确保社会稳定,社区工作人员走门入户,排查核实,为9.2万名对象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服务。
6、强化社区劳动保障法规政策宣传职能。掌握好、利用好这些法规政策,是执行好、落实好这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法规的关键。我市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采取多种形式,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送到了每个社区居民手中,有力促进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把握“三个特点”,努力开创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虽然我市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市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还存在着整体合力不强、长效机制不全、基础设施滞后、资源整合不够和社会化管理服务程度不高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研究探索新时期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特点,推动我市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迈向新台阶。
1、把握社区服务社会性特点,在机构建设网络化上下功夫。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向社区延伸,职能与社区结合,不仅是劳动保障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社区服务社会化的必然结果。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这一时代趋势,进一步加大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网络化建设力度,为劳动保障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地区经济改革与腾飞夯实基础。我市政府计划在保持原有投入的基础上,在两年内再拿出200万元,用于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
2、把握社区功能多样性特点,在机构管理规范化上下功夫。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职能多,覆盖广。随着形势的发展,其承担的职责将越来越重。要把这些事情都做好,必须有规可导,有章可循。因此,必须在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上做好文章。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研究与探索,完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政策,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健全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规章制度,严格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强化队伍素质培训,推动社区劳动保障事业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3、把握社区事务繁杂性特点,在机构工作手段现代化上下功夫。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工作人员每天不仅接待量大,而且事务繁琐零杂,办快了,办好了是份内事,办慢了、办错了就会引发不良后果。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先进的工作手段,是做好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保证。我市将把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下一步完善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重要内容来抓,利用近两年时间,分两步走,首先在城市社区实现社区劳动保障前台服务计算机化,随后全市普及;其次,到2005年,在全市实现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劳动保障机构计算机网络联通,形成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各负其责,随需联动局面。
《促进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经验汇报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促进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第五篇: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自查报告
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自查报告
膏田乡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认真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为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我乡就业和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9年工作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
1、加强城乡统筹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完善领导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把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继续完善领导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乡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体系,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了乡镇劳动保障平台,使就业服务功能延伸到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建立乡劳动保障所,预计于明年年初落实人员并投入使用。
2、强化就业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
继续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全方面、多渠道地开展培训工作,以促进和扩大就业为目的,努力增强培训的针对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实地考察,就地培训等模式有10 名人员实现了成功创业,带动了30 人就业。通过引导性培训,实现了异地转移就业。
3、强化措施,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内转外输。在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我乡把外出农民返乡创业作为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把返乡创业农民与外商投资同等重视,同等对待,同等服务,为他们创业兴业提供及时、周到、高效的服务,通过内转外输既活跃了当地经济,又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也加快了我乡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2009年全乡输出劳动力4720人,其中就地输出2500人,向外输出2220人。
(二)社会保障工作
1、扎实推进征地农转非工作获成效
为进一步落实政策,完善措施,全面、扎实地推进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我乡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打消失土农民思想障碍和认识顾虑,形成积极参保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监管工作力度,确保基金的使用、运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增加基金的使用、运作透明度,让老百姓放心,并积极做好新老政策的衔接、解释工作,能够解决的尽量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向老百姓解释清楚,进一步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就业培训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保障问题。今年我乡共完成有指标有批文征地农转非人员46人。
2、多措并推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开展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了膏田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任务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二是宣传发动到位。为使我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深入群众,做到家喻户晓,我乡不断加大宣传投入,并利用社区作为首要宣传阵地,设立政策咨询台,印制和发放宣传单、宣传册共3千余份,从而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目前我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入保完成225867元,完成任务的92%。
3、督促有力,创建保障和谐劳务环境。
采取各村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到企业要宣传、督促用人单位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积极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督促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行为,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生产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培训任务与培训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转人员会逐年增多,同时农转人员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偏低,没有一技之长,使得转移就业任务加大。
(三)受金融危机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就业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抓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大量返乡,为了确保返乡农民工情绪的稳定和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膏田乡以鼓励自主创业和就地安置就业为措施,保证了返乡农民工的情绪稳定。一是鼓励创业,通过开展创业培训,鼓励部分有志青年自主创业,并为他们创业大开绿灯,在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二是就地安置,农民工经过培训合格后,可以进入本地的厂矿企业工作。
(二)抓好基础实施建设,吸引农民工就业。中央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以及扩大内需的十大措施等积极的保增长手段,给乡镇提高了机遇。我乡通过积极开展基础实施建设,一方面刺激了外商的投资热情,另一方面也给本地的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就业保障。通过财政的大力投入,我们对境内的矿区公路进行了重点硬化。通过对新农村建设注入大量资金,保证了规划的顺利实施。通过村民自发集资和企业的支持,保证了我乡通组通村公路的建设。
(三)抓好劳务输出,保证剩余劳动力就业。通过加强与市外主要劳务输入地区的联系和衔接,及时掌握主要输入地区的用工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等需求情况,对返乡农民工和农业富余劳动力依据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开展有序的外出务工。培育了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劳务品牌,把膏田劳务经济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四)做好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转移。
大力开展农村有组织劳务输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坚持扩大数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异地输出与就地转移并举,进一步贯彻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抓出实效。同时积极鼓励外出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五)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我们将组织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就业再就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要增强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善于探索适合睢宁实际劳动就业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为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筑辉煌。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