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政策建议

时间:2019-05-12 19:2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政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政策建议》。

第一篇: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政策建议

期刊文献

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政策建议

——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概述

简赋 【专题名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专 题 号】F13

【复印期号】2008年01期

【原文出处】《农村经营管理》(京)2007年11期第1~5页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提出了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任务。新理念催生新举措、新变革,党中央自2004年起,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连续四年下发1号文件,采取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举措,制定更直接、更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十六大以来,是“三农”政策体系配套完善的时期,是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也是“三农”领域发生全面而深刻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央的“三农”政策深受农民的拥护和赞扬,“三农”工作年年有新进展、年年有新成效。

一、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进展及特点

农村改革始终以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为主线。十六大以来,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相关改革全面推进。这些改革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转折,带来了体制上的突破、理念上的创新、发展方式上的转变。

(一)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十六大以来,以“减轻、规范、稳定”为目标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逐步深入,2003年在全国全面推开。2004年开始在全国降低农业税税率,并选择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全部免征农业税试点,同时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农村税费改革由此转向逐步降低直至最终取消农业税。2005年28个省(区、市)免征农业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与此同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一大德政。农民发自内心的交口称赞:“几千年的皇粮国税不交了,减负担,加补贴,党的政策暖人心。”

1、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的各种收费,清理整顿各种摊派及达标升级活动,规范农村税费制度,有效遏制了农村“三乱”现象,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始于2000年的正税清费,随之减免农业税,直至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每年可为农民减轻负担1200多亿元。2006年全国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费总额为282.83亿元,农民人均负担30.95元,比2001年减少103.98元,下降77.06%。农民负担明显减轻,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2、农民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加。2004年中央首次对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

地区农民进行良种补贴和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补贴,这三项补贴资金总额为149.5亿元。2006年三项补贴资金达到196.4亿元,比上年增加15.9亿元,同时首次安排125亿元农资综合补贴。农民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加和负担的明显减轻,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增长7.4%。农民增收减负所取得的成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3、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化,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村务公开全面覆盖,基层民主建设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基层干部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多了,催粮催款的少了;遇事与农民商量的多了,强迫命令的少了。同时,农民的法律观念明显增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明显提高。2006年农业部受理农民负担来信来访250件次,比2002年下降了75.2%。

(二)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2005年中央开始部署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各地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

1、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不断扩大。在农村综合改革中,各地把乡镇机构改革作为重点,按照中央5年内不增加编制的规定,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据统计,到2005年底全国有8个省(区、市)在全省(区、市)范围内全面推开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其余省(区、市)中,有12个地(市)和258个县(市)开展了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到今年6月底全国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的乡镇达到14049个,占乡镇总数的40.5%,其中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安徽、河南、浙江、湖北、重庆8个省(区、市)已完成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的阶段性任务。这些省份在探索转变乡镇职能、整合事业站所、精简机构人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有新突破。在农村综合改革中,各地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的力度。目前,全国农村普通中小学达到36万所,实现了在农村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西部地区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除贫困家庭学生课本费和补贴住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2006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共落实改革资金200多亿元,惠及15万所农村中小学校、5200多万名中小学生。2007年这项制度在全国全面实施,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受益,全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预计达到1800多亿元,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二是“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目前,全国各地基本完成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人事管理上收到县的工作,撤销了乡镇教办,教育规划和学校布局调整由县里统一指导,特别是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深入,进一步强化了县级管理职能。三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质量逐步提高。目前,全国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到县的工作,大部分地区将编制核定到学校;教师资格制度执行较好,教师聘任制不断巩固;校长聘任制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在全国范围逐步推开。

3、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平稳推进。在农村综合改革中,各地逐步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到2006年底“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省(区、市)已由上年的13个扩大到28个。二是推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到2006年底“省直管县”改革试点省(区、市)由上年的11个扩大到18个。省级将省财政对县体制补助、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财政结算、专项补助、资金调度等直接核定并监管到县。这些改革,加强了县级财政调控和监管能力,有效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保证了基层运转。同时,有利于防止基层通过乱收费弥补财政不足问题,从源头遏止乡村新债的发生。

(三)农村相关改革逐步展开。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事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管理、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相关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改革开始起步。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民直接受益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乡镇、建制村通公路的比例已分别达到99.8%和94.5%,2007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补助资金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达到38O多亿元,比上年增加100亿元;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60%,农村人畜饮水安全补助资金中央财政预算安排60多亿元,比上年增加5亿元;国家电网供电区域乡、村、户通电率均超过99%,农村电网改造建设资金达到9亿元,比上年增加3亿元。同时,各地结合实际,逐步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引导农民出资出劳,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据统计,2002年全国一事一议筹资额为18.2亿元;2006年一事一议筹资额达到27.7亿元,开展筹资的村达到15.5%。4年间,一事一议筹资额增加了52.2%。一事一议的逐步开展,有力地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和村级集体生产生活公益事业的发展。

2、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扩大。2002年中央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要求。2003年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全国陆续展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从2006年起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了一倍,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补助提高到20元,地方财政提高到20元,参合标准提高到每个农民50元。2007年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截至6月底,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县已达到2429个,占全国总县数的84.87%,参合人口7.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2.83%,累计受益1.67亿人次。

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启动。国家通过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等途径,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2001年到2006年五年间,农村贫困人口从2927万人下降到2148万人,扶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效。200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在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同时,开始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6年底全国有24个省(区、市)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覆盖了1509万人。截至今年6月底农村低保制度已推广到全国31个省份,覆盖2068万人,今年7月1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农村贫困居民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同时,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做好农村低保工作安排了专项补助资金。

4、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稳定和完善。2003年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村土地使用权,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农业部先后颁布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强化土地承包信访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到2006年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亿份,已有24个省(区、市)的168个市(区、县)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工作。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体系逐步形成,有效地化解了土地承包纠纷。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不断健全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大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2006年底全国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总数已达到3878万,其中农民(户)成员3486万,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3.8%;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15.5万个,带动农户9098万户。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千家万户与市场有效对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富有活力。

综合上述情况,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特点有三条:

一是由局部试点扩展为全面改革。取消农业税以前,农村税费改革由正税清费治乱到取消三提五统、由降低农业税税率到取消农业税,这些改革拉开了农村综合改革的序幕。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就必须推进乡镇机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这是涉

及农村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全方位改革。

二是由农村内部改革扩展为城乡一体化改革。取消农业税以前,农村改革多属于农村体制内的改革。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改革就上升到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层面。改革的重点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让公共财政政策的阳光照耀农村;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突破了城乡界限,逐步呈现为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相同步。

三是由浅层次微调扩展为根本性调整。从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农村为城市提供保障,到大抓农民减负增收,实施“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再到“三农”领域改革深化、发展加快,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新阶段,城乡关系、工农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历史性变革。

二、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及主要问题

十六大以来,农村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一)基本经验

1、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实践证明,只有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及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公共品供给、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让农民拥有平等发展机会,平等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逐步消除城乡隔离的体制性障碍,才能促进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必须坚持依靠农民和维护农民的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依靠农民推进改革,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家庭承包制、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都肇始于农民的实践和创造。只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保证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就能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能获得改革的最终成功。

3、必须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动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农村经济结构在更高层次上的调整优化,农业发展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必须在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引导扶持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构造农村新型生产关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4、必须坚持依法开展“三农”工作。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是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农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实践证明,适时将行之有效、能长期发挥作用的政策上升为法律,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领域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必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力量,不断提高农业执法水平。

(二)主要问题

1、农村综合改革任重道远。农村综合改革是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需要解决好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机构精简、富余人员出路等问题;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城乡利益关系,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需要农村干部转变工作方式,处理好与农民群众的关系,善于在发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与农民打交道。这些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需要推进多方面的改革。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待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投入力度需要加大。在农村道路方面,目前全国有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农村公路中沙石路占70%。在农田水利方面,斗渠以下的田间灌排工程配套率低,设施老化,渠系破损、淤塞严重,灌溉技术落后,输水渗漏损失大。从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状况看,对农民直接受益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重较小。投入到农村公路的资金,主要是用于通村道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主要是用于支渠或其他跨村的工程建设。国家用于村内农田水利、道路、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资金仍明显不足。

3、维护农民权益仍需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权益和利益的核心,这方面的问题突出反映在:一方面,一些地方土地承包政策不落实和强行流转农民土地。另一方面,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民承包地被征占用,农民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补偿权、收益权等还很不充分。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随着农村改革深入,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农民体制上负担明显减轻,但一些地方的农民负担仍然较重,部分涉农项目多收乱罚的问题还没得到有效遏制,农村公益性支出靠向农民摊派的机制还没有彻底转变,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仍然存在。

4、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远未完备。目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总体保障水平还不高。参保农民医疗费报销标准相对较低,大部分医疗费用还需农民负担,一些大病重病,农民仍上不起医院,农民看病难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今年刚刚全面铺开,相关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及配套措施还不完备,补助标准低。城市居民享受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伤、生育、失业等劳动保险制度在农村尚未建立。

5、村集体经济发展及债务问题尚未破解。当前,村集体经济发展既受到来自外部的体制和政策的制约,也受到来自内部的产权虚置、发展动力不足的制约,发展缓慢、缺乏后劲。据统计,2006年当年无收益的村占总村数的45.1%;集体经营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村占29.1%;收益在5至10万元的村占6.7%;收益在10万元以上的村占7.3%,一些地方村级新债不断发生,屡禁不止。

三、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改革的政策建议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需要着眼于新高度、立足于新起点,采取新的措施。

(一)突出重点,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应突出两条:一方面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要扎实搞好与农民发展生产密切相关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推动体制改革,构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应着力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以加强农业公共技术服务为目标,强化公益性职能;以精干高效为目标,设置公益性机构;以提高推广效能为目标,理顺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尽快把中央近年来的支农、惠农、强农、护农政策、各项补贴措施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坚持标本兼治,坚持预防与查处相结合,进一步明确农民负担监管工作范围和重点,强化措施,加强法规建设,不断巩固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有效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二)创新机制,不断加大对农村公益建设投入。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和农民收入状况明显低于城市的情况下,财政向“三农”倾斜方针的实施力度应逐步加大,以弥补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对“三农”形成的不平等待遇的缺口。按照强化财政投入与农民投入相结合的思路,建立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制度,加大对村级农田水利、道路和文化、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通过国家投入,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逐步探索建立以政府补助资金为引导、筹补结合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三)采取措施,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第一资源,土地更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一方面,必须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加强土地承包与流转规范管理,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管理;

依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和仲裁,逐步建立健全调解、信访、仲裁、司法等多渠道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长效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法律体系,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和农民权益保护的立法进程。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应实行公平补偿,以土地市场价值作为征地补偿的重要依据,不能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要探索货币补偿、就业安置、社会保险、企业股份等多种补偿安置方式。要缩小征地范围,非公益性建设用地,不应再行使国家征地权力,由征改购,并允许在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前提下进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

(四)完善制度,健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需要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规范财政补助资金的拨付机制,扩大参保农民的覆盖面,逐步提高参保农民医疗费用报销标准,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需要增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简化低保申领程序,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工伤、生育、失业等劳动保险制度,在城市郊区先行开展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扩大范围,逐步建立健全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在内的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五)深化改革,探索农村经济发展多种经营形式。一方面,要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选择合适的市场主体形式,在资产运营中,以市场的理念、市场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管理集体资产,提高运营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发展集体经济。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稳定、完善和创新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多种经营形式,发展一村一品,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六)先易后难,妥善化解乡村债务。按照依靠群众、先易后难、民主公开、规范操作、依法办事的原则,妥善化解乡村债务。一是锁住旧债,防止产生新债。在农村公益事业等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现行干部考核制度。二是依据成因,明确化债责任。按照债务产生的原因、支出项目,该由公共财政负担的由财政解决,该由村级组织负担的村级自身解决。三是分类处理,逐步化解旧债。对于农村公益事业、农业综合开发、兴办企业、金融机构贷款等形成的债务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四是总结经验,稳妥开展试点。开展村级债务管理化解试点工作,加强监测,建立健全村级债务监测和预警机制。^

第二篇:我国的农村改革

我国的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我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历了改革开放这30年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农村改革使我国的广大农村经历了从凋敝村落到整洁村容的巨变,我国的农民挣脱了改革开放前温饱挣扎的贫困线,走向了今天幸福的小康生活,为农村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严重地束缚和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这一系列的制度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集中爆发在我国的农村,集中体现在农业问题上,就如人民公社时期的“大锅饭”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解放发展生产力,农村改革的序幕就此拉开了。

我国的农村改革经历了30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央农业政策的放宽,地方试点与全面推行的不断政策的试行都推动着我国农村的进一步改革。农村改革包括多方面的措施,其中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极大地调动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发展了生产力,为我国农村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改革前我国农业经济所实行的经营管理体制是过分集中的行政计划体制,但是它背离了合作经济的性质和农业的特点,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管理高度集中,农民没有自主权,使经济体制缺乏一定的生机与活力,这些都严重压抑了农民的积极性,“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这句民间谚语形象地描述了这种体制的弊端,它影响了合作经济优越性的发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致使很大一部分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生活非常困难。

为了解决这种困境,农民自发地进行着尝试寻求改变现状的途径,在60年代初,一些地区的农民曾自发地尝试过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但很快被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给打压下去了。直到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的18位农民签下了“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率先搞起了“大包干”责任制,于当年,小岗村的粮食赢得了大丰收。在1980年,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赢得了邓小平的肯定,并且1982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中国政府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改变了人民公社时期吃“大锅饭”的现象,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并得到了农民的衷心拥护,使广大农村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从而使我国的广大农村面貌为之一新。可以说,它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充分显示了巨大的威力!总的说来,农村改革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对农村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这种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并为整个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三篇:关于深化农村改革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深化农村改革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宋洪远 赵长保 张海阳

农村改革3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做了初步的回顾和总结,对今后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提出了初步的看法和建议。

一、农村改革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一)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

发端于1978年的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光辉历程。1978-1984年,农村改革首先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入手,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初步形成和基本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农村改革取得突破。1985-1991年,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以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实行村民自治等为重点,农村改革全面推进。1992-2001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推进乡镇企业体制创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2002年以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全面改革农村税费制度、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农业补贴制度、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进入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

(二)农村改革的重要进展

中国的农村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确立了农户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初步形成;二是废除了统购统销制度,发育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三是破除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四是终结了农业封闭半封闭状态,农业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五是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逐步推行;六是实行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初步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三)农村改革的主要成效

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化。一是农业生产持续增长,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创造了用世界9%左右耕地养活世界20%人口的奇迹。二是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优质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格局初步形成,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村就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镇发展,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三是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贫困人口迅速减少,农村已进入由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阶段。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五是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农村改革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而且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1.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统筹推进城乡改革。20世纪70年代末期首先启动农村改革,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改革开始向农业和农村外部扩展。实践证明,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城市,又以城市的改革和发展支持农村,使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互相配合、协调推进。这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宝贵经验。

2.着眼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和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切实推进农村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废除人民公社体制,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强了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和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农村改革的30年,是我国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的阶段,也是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实践证明,这是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3.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由个别地区的率先探索到全国逐步推开,由生产领域逐步扩展到流通领域,由农业逐步扩展到非农产业,由经济领域逐步扩展到其他各个领域。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改革,既保持了改革举措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又不失时机地使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保持了农村社会的稳定。这是农村改革的成功之路。

4.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积极推进农村改革。改革以来,农村出现的家庭承包经营、乡镇企业、村民自治等一系列新事物,都是农民群众在改革中的发明和创造。党和政府坚持群众路线,尊重农民的意愿,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积极探索和大胆试验,及时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实践证明,依靠农民群众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把农村改革不断引向深入。这是推进农村改革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5.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禁锢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开启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农村改革的每一个重大进展,都是冲破僵化体制和陈旧观念束缚的结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才能把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不断引向深入。这是保证农村改革不断推向前进的思想基础。

二、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

(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中央明确提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做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既对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调整传统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和谐进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着力消除体制和机制障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二)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在经济建设上,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政府的支持保护作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在政治建设上,完善体制、政策和法规,依法保障农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进一步明确农民家庭财产的法律地位,依法保障农民的经济权益。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在社会建设上,以农村为重点改善民生,完善农民平等就业的体制和农民公平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保证农民享有义务教育、基本社会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在城乡统筹上,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促进城乡市场开放统一、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深化农村改革的基本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通过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调整农村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农村上层建筑;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调整工农和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具体来说,深化农村改革应着眼于以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探索统一经营有效实现形式为重点,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以完善农产品市场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为重点,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以健全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改革农业投资管理制度为重点,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为重点,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三、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

(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1.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一是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研究实施土地永包制的可能性,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使农民充分享有各种土地承包权益;二是修改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赋予农民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三是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探索建立土地流转补贴制度,引导农业集约化经营;四是创新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探索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有效形式,通过土地经营权长年转让、季节性转让、大户经营、企业化经营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2.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坚持流转以不改变农地用途为前提,严格控制农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也不能以农地资源的流失为代价;二是明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有条件,要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潜力等方面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农业经营方式;三是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是否流转以及如何流转必须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由农民自主选择;四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要立足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发展水平,选择规模经营的途径、步骤和方法;五是坚持土地流转要以尊重和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为核心,土地流转不能损害农民的土地经营收益,更不能损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

(二)探索统一经营有效实现形式

1.发育多元化农业经营组织。扶持和规范实践中出现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农村综合服务组织等多种组织形式,使组织起来的农民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2.建立农民与各类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总结各地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探索通过政策扶持、舆论监督等措施,建立社区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商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解决好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

3.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把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突出重点,鼓励支持,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

四、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一)完善农产品市场制度

1.培育农产品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流通领域的农民专业合作,大力培育代理商、中间批发商组织,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采取股份制形式,培育、建立一批大型农产品营销企业集团。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对从事农产品交易的运销商、代理商、中间批发商、零售商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建立客户管理制度和客户资料档案。

2.优化农产品市场结构。在规范农产品初级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在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发展设施配套的专业性产地批发市场;积极推进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和农产品连锁经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着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适时开发期货新品种,完善交易手段和交易机制,发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锁定价格风险的重要作用。

3.完善农产品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抓紧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法》,明确市场建设主体、交易主体、管理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市场管理行为和市场交易行为。制定农产品分级分类标准,推行农产品包装标识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和责任追溯制度。

4.加强农产品市场管理。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普遍推行电子统一结算制度,整顿和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改善农产品市场交易条件,强化配套服务功能。改革国家对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分割管理的体制,适当归并分散在各部门的市场监管职能,提高市场监管的效率和水平。

5.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对粮食、棉花和食糖等重要农产品的国家储备制度,进一步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储备责任,完善政府与收储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问责制度,通过及时有效的吞吐调节,引导企业建立商业性储备,稳定国内农产品市场供应。二是建立灵活的农产品进出口调节机制,严格调控农产品进口,鼓励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充分利用国际农产品资源和国际市场来调节国内市场供求关系。三是完善市场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强化科学分析,健全发布制度,拓宽发布渠道,完善服务网络,逐步形成数据可靠、分析准确、发布权威的农业信息体系,有效地引导农产品产销活动。

(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

1.加快推进正规金融机构改革。一是抓紧实施中国农业银行整体股份制改革,通过国家扶持、自身重组,将其改造为按市场规则运作的商业银行,不再承担政策性业务。农业银行要着力提高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地方骨干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农户、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及民间金融组织等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二是强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完善财政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持续投入与补偿机制,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除继续履行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职能、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外,要在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支持作用。三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鼓励信用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特别是在提高对农户的贷款覆盖面、满足农民资金需求方面要有实质性进展。

2.积极培育民间信贷组织。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对“只贷不存”的小额信贷组织,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管制;对已经进入市场的小额信贷组织,帮助督促其建立可持续的资金补充机制。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范围。允许和引导农民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融资行为。

3.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抵押方式。在继续鼓励农户自愿互助担保的同时,建立专门的担保基金,催生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从事农业担保服务;鼓励引导商业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农户信用记录;发展农户联户担保,降低信用风险。金融机构也要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建立和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信贷经营机制,降低农村信贷门槛。

4.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从特定品种入手,积极探索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办法和模式。加大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通过保费补贴等手段,扩大投保范围。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进入农村保险市场,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商业保险。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积极发展农业再保险,通过财政补贴或委托代理方式,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为农业原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

五、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一)健全财政支农投入机制

1.抓紧制定《农业投入法》、《农业信贷法》等重要法律法规,使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法制化。

2.坚持国家财政支出增量向农业倾斜,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比重,特别是要进一步细化财政支农项目,明确界定财政支农投入范围。

3.调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大幅度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二)改革农业投资管理制度

1.健全监督法律体系。抓紧修订和尽快出台《财政法》、《预算法》、《财政监督法》、《农业投资法》等有关农业财政投资监督的法律法规,对财政投资的监督机构、职责和监督程序,被监督机构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农业财政投资监督法规的处罚办法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

2.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健全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监督职能,加强对农业投资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合理性和预算审批程序合法性的监督检查。强化审计部门的事后监督职能,依法对农业资金投放和使用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探索引入非政策执行方和被监督方的行政部门,相对独立地参与监督。由依法享有一定权利的公民、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等,对农业财政投资从审批立项、投入运作直至最终效益评估进行监督。

3.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农业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充实、发展和完善监管内容。协调好各支农政策执行部门的关系,使其切实加强自我监督。利用农业部门的专业技术和行业管理的优势,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监督工作。加强农业投资政策法规宣传,增强民众参与监督的主观能动性。

(三)强化农业补贴措施

1.加大补贴资金投入。落实现有法律法规对农业补贴的有关规定,建立补贴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

2.增加补贴品种。在稳定现有生产性补贴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对农作物、畜禽、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品种的生产补贴,适当增加补贴项目。

3.提高补贴标准。考虑到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因素,针对补贴标准偏低、各地差异较大的问题,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4.扩大补贴范围。将良种补贴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全部主产区和农业大县。

5.完善补贴措施。减少直补资金发放的中间环节,简化补贴资金发放手续,降低补贴资金发放成本,实现补贴政策公开、公平、透明。

(四)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

1.扩大实施品种和区域范围。将实施的品种扩展到玉米、大豆、棉花、油料等重要农产品,并将实施的区域覆盖到这些产品的主产区。

2.完善最低收购价定价机制。在补偿物化成本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将最低收购价的制定发布制度化,充分发挥价格的引导作用。

3.探索实行粮食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将价格支持政策与收入补贴政策相结合,探索实施主要粮食品种的目标价格补贴。

4.探索建立其他农产品价格支持措施。采取托市收购等与保护生产能力相结合的措施,缓解市场波动对农业生产的冲击。

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一)建立农村公共财政制度

1.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按照受益原则划清各级财政投入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职责和范围。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由中央财政提供;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由相应层级的地方财政提供;多个地方同时受益的,由上级财政提供或各个地方共同分担。在目前县乡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乡村道路建设、有线电视网络等方面公共产品的提供,通过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来解决。

2.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乡财乡用县监管”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积极推进“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3.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调整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分配关系,健全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完善转移支付方式。

4.加强乡镇财政监督管理。在明确乡镇政府承担职责的基础上,合理增加对乡镇政府的转移支付,严格控制乡镇政府机构编制和经费总额。加强对乡镇财政和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防止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名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切实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5.积极化解乡村债务。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乡村债务化解的长效机制,避免新的乡村债务发生。当前尤其要做好少部分农民的农业税费尾欠问题的处置工作,应当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解决办法。

(二)转变乡镇政府机构职能

1.按照权力、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划分县市与乡镇之间的财权、事权、人权、物权,理清乡镇政府与其上下各级机构的关系。对于行政执法等不必由乡镇政府履行的职能或乡镇政府无法履行的职能,要坚决上收或精简;对必须由乡镇政府履行的职能,要充分给予人员和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对于县级政府必须在乡镇单独设立的站所等派出机构,要明确权属和管理主体。

2.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乡镇机构职能。进一步完善乡镇机构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解决机构职责交叉的问题,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3.在乡镇机构职能转变过程中,一是要建立与新的政府职能相适应的新的干部考核机制,避免因体制和机制转换而出现基层干部行为失范;二是要同步推进政府职能与基层干部工作方式的转变,避免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履行新的职能。

(三)完善社区村民自治制度

1.进一步理顺乡村关系。依法明确乡镇政府“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内涵和外延,规范乡镇机构介入村级事务的领域、方式和程度。在村民委员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以及乡镇政府不作为时,明确寻求行政和法律救助的办法和渠道。

2.进一步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在村级组织结构中,明确村级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在村民自治工作中,村党支部在加强监督的同时,支持和保障村民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建立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协作制度,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共同决策。

3.处理好自治组织与村民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提高村民委员会权力取得的合法性和决策的公信力。进一步完善村民议事制度,积极推行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进一步完善对村民委员会的监督制约机制,健全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民主理财和村民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对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发包承包、土地征用款和公益工程的招标等方面的监督。

(四)发育动员民间组织资源

在规范民间组织运行的基础上,探索民间组织参与、监督村级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有效途径。一是积极引入社区外部组织资源,以弥补社区自身能力的不足,引入新的管理服务理念,提高村级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二是动员公益性的NGO组织、志愿者组织等各类服务“三农”的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发挥他们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

七、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重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2.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机制。坚持把国家支持和农民投工投劳相结合,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以明晰产权为核心,鼓励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多种形式,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小型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二)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

1.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就业和生活环境。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进一步消除不合理的体制和制度障碍,在劳动关系、工资支付、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方面,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加快新型农民培养,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积极探索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2.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对转移就业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三)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1.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比重,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经费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

2.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结合农村义务教育生源变化情况,调整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开展学校周边综合治理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师生健康和安全。

3.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加强中西部农村和边疆地区骨干教师远程培训,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健全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和定期交流制度,鼓励和组织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

(四)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1.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财政投入力度,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建设中的支出责任,增加县以上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预算支出。

2.加强村级卫生机构建设。重点加强乡村医生的技术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的技术水平,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能给予足额的财政补助。

3.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防治力度。优先在农村落实扩大免费预防接种范围的政策。强化乡镇卫生院在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康复治疗等基本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职责和能力。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开展城市医师支援农村活动,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

4.加强农村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规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行为。

(五)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健全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

2.积极探索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各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试行低水平、广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3.加快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对完全失地的农民,应鼓励加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4.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按照“应保尽保”原则,将五保户全部纳入农村基本养老保障体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保障五保供养对象权益。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扶贫标准,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5.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避免各地制度设计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保障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6.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对于经济较发达、集体经济组织状况好的地区,可以采用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分担的方式筹集资金;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各级财政应当以转移支付的方式或以奖代补方式,增加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

(六)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服务

1.加强村庄整治和环境保护。完善有利于村庄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继续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2.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服务。完善扶持农村公共交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和线路公交化改造,改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推动城乡客运协调发展。

3.搞好农村信息化服务。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4.合理部署警务和消防站点,加强农村警务和消防工作,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七)健全农村应急管理机制

1.抓紧编制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对灾害发生时的人员调度、物资供应、后勤保障、避护设施建设、群众生活安置,以及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工作运行机制早做谋划,并要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2.加强部门及预案之间的协调。已经制订修订的各部门应急预案之间、各专项预案之间、部门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之间要相互协调,特别是要加强主管部门与配合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衔接。

3.加强危机教育,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普及各种突发情况下的自救、救护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健全法律法规,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规范惩处失当行为。

第四篇: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国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信息化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不少的发展瓶颈和矛盾。农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农业信息化调研课题组调查发现农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部门多头并进,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农村通信服务的成本高、收益差;农业信息技术成果实际应用不广泛;部分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组织运行不佳;农业信息共享、发布机制不健全,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有待改善。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瓶颈和矛盾: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决定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农业信息化的管理体系有待理顺;试点政策短期性与农业信息化建设长期性的矛盾;农业信息需求与供给对接困难,难以进入良性循环。总体来说,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呈现出来的特征是“硬件”(信息基础建设、服务体系架构)已经得到改善,但是“软件”(农业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亟待取得突破。考虑到我国现阶段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巩固,小规模的家庭生产将长期存在,因此,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基于农户的信息服务仍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农户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从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417份农户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样本农户信息终端拥有情况已得到明显改善,但信息来源仍然较为封闭,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体系介入农业生产经营的作用并不明显。在需求方面,样本农户的信息需求多为与生产、销售相关的信息,不同地域样本农户的信息及服务需求有一定差异。在消费方面,农户有一定的信息支付意愿,但支付能力和承受风险能力均有限。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在农户禀赋方面,户主的年龄、学历、经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会影响农户的信息支付意愿。同时,风险偏好、信息缺失、示范效应、有用性认知、信息渠道也是影响农户信息支付意愿的因素。

农户采纳信息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信息(技术)的有用性、易用性认知会影响其获取信息的态度,进而影响其获取信息的行为,并影响其实际应用结果。因此,农业信息服务的关键是要向农户提供有用性高、易用性好的信息。基层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研究 从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站问卷调查结果看,样本信息服务站硬件设施、工作人员配备良好,但运行效果一般;在业务方面,样本信息服务站大多仅从事信息服务相关业务,由于自身“造血”功能缺失,资金不足成为样本服务站的核心困难,导致服务站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在信息中介服务方面,呈现有效信息需求和有效信息供给同时不足。

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建议

应遵循因时而异、因地制宜、长期推动、低成本、注重实效等原则,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具体的举措包括:

做好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有效解决各自为战、叠床架屋的局面,需要从中央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部署。首先是理顺管理体制,成立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农业信息化建设各阶段的主管机构。通过强势的领导体系,打破部门界限,摒除部门利益,形成联动工作机制,制定日常工作制度,保证建设经费、信息资源、人员的整合和共享。其次是要制定好农业信息化宏观发展规划,科学地界定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边界,确定农业信息化各发展阶段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方案。同时,顶层设计还应解决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明确各自分工。

探索供给机制,完善财政支持体系 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推动,为改变这种局面,有必要通过安排不同物品的供给制度,引导建立多元化供给机制。在财政支持方面,可以通过中央和地方的专项建设资金支持以及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价格监管等手段的运用,逐步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及第三部门共同支撑的机制。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水平差异,需要创新财政支持体系,在不同的地区尝试运用不同的手段,避免“一刀切”的扶持政策。

整合各方资源,打造知名信息平台 网络时代具有“眼球效应”和“赢家通吃”的特征,多方、各级分别建立平台只会导致资源分散,不利于服务质量提升,而少量的信息平台反而有利于发挥“眼球效应”,降低用户搜寻成本。建设农业公共信息平台不在多,贵在精,应通过合理机制将各部门有限的财力有效整合,合力办大事。同时,应大力向用户宣传信息平台,以形成集聚效应。

分析用户需求,加快农业信息开发 解决农业信息的交流和知识共享问题不能寄望于政府单方面的“给”,而应靠农民的“拉”,把农民的需求视为农业信息化的“第一公里”,从农业信息资源中开发出对农民有用、易用的信息产品,处理好信息(服务)“接地气”的问题,才能有效解决这一困境。由政府直接开发并供给满足农户需求的信息的效率并不一定是最优的,实践中,可以尝试其他的供给机制,如引入第三方进行“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等方式,扶持农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导入社会服务,搞活信息服务体系 为促进农村信息服务站的可持续经营,一方面可与电信等部门合作,共建信息服务窗口,同时有步骤地引导信息服务站自主开展一些经营性业务;另一方面,为保障信息服务站的公共服务功能,政府可以对服务站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补贴,并辅以一些社会管理职能,用活服务站,提高农民拜访服务站的积极性。

扶持关键技术,强化成果推广应用 为有效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应当引导和鼓励国内相关机构积极研发和推广适应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应用系统和各类信息产品,扶持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关键技术的开发。一方面面向

特定用户,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示范及应用,通过制度安排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另一方面也要面向普通农户,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注重农业信息资源的知识化沉淀,提升信息的价值,并强化查询智能化设计,改善信息平台的易用性,为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有效信息。

作者单位:农业部信息中心 刘涵

(来源:农民日报)

http:///2006nwkx/html/201212/%7BC69ADD03-9BD5-4F13-9116-0194426E45E7%7D.shtml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与农村改革

党与农村改革

党的性质、宗旨、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决定我们党必须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产生剥削的根源,解放全人类,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改革原因:第一,这是由农业的特性决定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国民经济逐渐形成了各种产业,但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农业生产提供的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农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产品是社会其他生产部门存在和扩大的重要基础。农业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第二,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社会发展到今天,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依然占多数,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也还会有好几亿劳动力从事农业、好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仍然是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

第三,这是由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决定的。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认为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二0二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二00八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

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遵循以下重大原则。

——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方针,加大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全面稳定发展,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控和引导,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调整不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党管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保持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形成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强大合力。

改革内容

一、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3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4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各类金融机构都要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加强监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注:可以补充专题:农村金融)

5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6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

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5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6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7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三、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2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3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6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7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8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1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3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4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5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改革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

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实践充分证明,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名言

1、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早是1978年9月20日,邓小平在天津视察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三个月后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再次提出了“先富”的思想,当时的提法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部分人”,包括“企业、地区、社员”。会后,邓小平关于“先富”的标准说法被表述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2、摸着石头过河:1980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讲话称:“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对陈云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说”完全赞同。邓小平说提出的“要坚决地试,大胆地闯”、“杀出一条血路来”,都体现了这种思想。:改革不是探险也不是蹦极,站在岸上不知水深水浅不知自己水性咋样就眼睛一闭纵身大海的做法不是改革是玩命。改革应该是理性加激情、稳健加进取

3、与国际接轨:改革三十年,“接轨说”始终流行不衰。举凡制度、典章、服饰、生活习惯,无不以此为标杆。抬眼望去,铺往现代化的一条条却是轨道或宽或窄、高低不平,甚而方向相反。可见与谁接轨、如何接轨,大有文章可作。在某些人看来,接轨无非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有接轨接到第三世界的,有该接轨不接轨、不必接轨乱接轨的,更有油价这东西——国际价格上涨喊接轨,下跌时竟不接轨了。感觉不爽?还有一句话相送:国情不同。

和谐改革

坚持以和谐理念指导改革实践。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一个和谐社会是以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为基础的。所谓和谐,安顺谓和,协调为谐。就一个部门和单位,具体到我们集团来讲,就是集团内部包括以人为本的各种资源能够兼容共生、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衡,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比较匀称、均衡和稳定,以及每个人的行为被限定在合理的规范范围之内,符合集团和全体员工的整体利益。和谐是多层面的,人与人的和谐又是第一要素和最基本的。

和谐理念就是平衡理念、辩证理念、中和理念。改革的整体方案以及每一项政策、规定和细则,切异偏急和极端,注意把握好量和度,注意把握好时机,注意把握好主客观环境条件,注意把握好运作的方式方法,注意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一句话,注意把握好契合点。寻找契合点,就是要在不同点中找共同点,在各种矛盾中找共性的一面,这样来化解矛盾以存小异求大同、求平衡、求和谐。

把和谐理念融入到人事制度各项改革的全过程,可以从多方面寻求和谐改革的平衡点。如:处理好积极求稳妥和以“稳妥”求稳妥的关系;处理好加大改革力度与提高干部职工心理接受程度的关系;处理好加大党管干部力度与扩大群众参与程度的关系;处理好改革的基本取向和与时俱进、创新形式的关系。和谐改革带来积极效应

坚持用和谐理念指导改革,促进改革既有力度又较平稳地实施到位,打破了原有传统机制下的种种失衡,在新的人事管理机制下实现了新的平衡,从而促进了集团各方面资源运行在新机制下实现了新的和谐。

下载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政策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政策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

    第五章 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 第一节婚姻家庭关系的法规与政策 一、关于结婚的法律规定 (一)结婚条件的规定: 1、结婚的必备条件: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男22......

    形势与政策:关于我国周边形势

    关于我国周边形势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漫长的海岸线,使得我国与多国隔海相望,两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使得我国与多国相接壤,中国处于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在新......

    我国周边形势与政策[范文模版]

    我国周边形势与政策 摘要:周边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安全利益,事关国家和平发展和战略机遇期的实现。而我国的国际战略环境,除了大国的关系因素之外,周边形势及相关国家的战......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率比较低 据统计,2011年全部城镇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已经占到35.1%,而新增城镇就业人员中,农民工高达65.4%。但是农民工基本......

    我国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政策建议

    我国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政策建议2013.12.30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全球约有8.5万家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拥有大约100万家国......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范文模版]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1-10-19 11:46:00 ] 作者:王友转 编辑:studa110711 摘要: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能源、环境......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国经济运行处在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短周期弱回升的交织阶段,结构性矛盾突出,运行风险上行。 预计GDP增长7.5%,CPI增长2.5%。 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

    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

    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 作 者:蒋和平辛 岭发布时间: 2009-7-7 7:43:08 农业补贴是政府对农业支持与保护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