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政策建议
我国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政策建议
2013.12.30
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全球约有8.5万家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拥有大约100万家国外分支机构,其销售额约为20多万亿美元,是2012年全球出口额的2倍多。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目前分别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10和全球出口量的1/3.如果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包、生产许可证发放、合同制造商等活动都考虑在内,那么,跨国公司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就会更高。
一、大型跨国公司自身优势对我国的影响
1、融资能力强
与中小型跨国公司相比,大型跨国公司在融资方面具有渠道多、方式多等独到优势。大型跨国公司既可以使用公司体系内的内部资金,也可以在母国、东道国或第三国的资金市场上融资。大型跨国公司的融资方式有国际银行信贷、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国际贸易融资以及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融资。总之,大型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全球的分支机构和自身良好的信誉,以最佳的方式筹集到最低成本的资金。大型跨国公司强大的融资能力如果应用到其对我国分支机构的投资,则在本地融资有利于调动我国的储蓄,在我国上市有利于我国的投资者直接分享其利益,最重要的还是非本地融资有利于扩大对我国的投资。
2、技术水平先进
一些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大型跨国公司向我国投资的速度明显加快,同时,对我国的技术贡献越来越大,成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重要提供者,主要表现为: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中约占55%,申请的发明专利约占高新技术产业申请专利数的2/3,在高新产品出口额中约占81%,在高新技术产业利润额中约占79%。据统计,多数大型跨国公司提供了其最先进和比较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多数企业提供了填补我国国内空白的技术,使用一般技术的很少。
3、研究开发本土化
与中小型跨国公司不同,大型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具有长期性,而且后备力量雄厚。近年来,他们在我国建立的研发机构增加较快。到2013年底,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至少有1000家,主要集中在信息通讯、生物制药、精细化工和运输设备等先进行业。早期主要以适应型、专用型技术研发为主,最近两年,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机构的档次不断提高,主要表现为:(1)研发机构规模较大,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2)研发的内容从适应型技术发展到基础型和创新型技术。研发机构的增加说明了大型跨国公司高度重视我国市场,真正融入了我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同时,跨国公司把我国全面纳入其全球网络,加快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步伐。
二、我国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必要性
1、融入国际分工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国际分工也发生了变化,已经从产品分工过渡到要素分工,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也处于动态调整之中,根据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全球产业结构开始了新一轮的动态调整。在这种环境下,我国要想加强融入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就必须加大引进大型跨国公司的力度,因为他们具有中小型跨国公司所没有的优势,而且是全球经济活动的主体。我国以融入大型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体系为载体,不仅可以更快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去,而且可以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大型跨国公司进入我国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事实证明,具有长远投资战略的大型跨国公司要么较早进入我国,抢占先机,要么逐渐扩大其在我国的投资和经营规模。大型跨国公司于1993年提出建立投资性公司的要求,并从1994年开始建立了大量的投资性公司。这是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系统化、长期性投资和对其投资企业进行系统性管理的标志。大型跨国公司长远的战略方针和积极的态度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在特殊情况下,与中小型跨国公司相比,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3、特殊社会责任的需要
由于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具有长期性,与中小型跨国公司相比,大型跨国公司具体承担了以下几方面的特殊社会责任:
(1)大型跨国公司致力于技术知识的传播,积极参与东道国的信息、科技和教育基础设施项目,由于大型跨国公司面对全球激烈的竞争,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把各种工序放到最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在此基础上,只有提高各个工序的比较优势,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2)大型跨国公司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管理上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责任,这是因为企业当地化趋势加强,全球竞争加剧,人才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3)大型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经济安全与稳定负有特殊的社会责任,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各个国家、各个企业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当东道国的经济安全与稳定受到威胁时,跨国公司本身的利益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4)大型跨国公司对改善东道国的环境质量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是由于产品的国际环境标准越来越高,世界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4、外资政策的需要
与中小型跨国公司相比,大型跨国公司一般都以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业务、拳头产品先进入我国,然后,其他业务和产品跟进,形成全部或大部分业务进入我国的投资局面。这样的行为方式与我国的引资政策具有一致性:
(l)现有企业向上下游产品和相关产业延伸。大型跨国公司以单个项目进入我国,在我国运行一段时间后,对我国的投资前景看好,就会产生新的投资,企业规模越大,增资的规模就越大。这与我国的引资政策要求扩大引资规模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随着大型跨国公司的不断增加,其在我国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市场潜力巨大,为了获得这一市场,许多企业不得不主动加快产品和技术的更新速度,从而保持和获得竞争优势,这与我国的引资政策要求提高引资质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3)本地采购增加,也与我国的引资政策要求提高国产含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5、综合能力的需要
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利用外资已不仅仅是利用资本本身,更重要的是利用外资所带来的外部和内部效应。与中小型跨国公司相比,大型跨国公司的进人,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的组织形式,还带来了全新的市场经济观念,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大型跨国公司主动或者不自觉的行为,不仅与我国的外资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而且可以加快我国融入国际分工的速度,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三、积极引进大型跨国公司的对策
1、引资方式问题-拓展外商投资渠道,大力引进并购投资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大型跨国公司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需对其企业具有绝对或相对的支配权和控股权,同时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科技、产品生命周期的日益缩短,大型跨国公司更倾向于以并购的方式进行投资。只有紧跟国际潮流,才能达到最大的引资效果,才能把大型跨国公司引到我国来。跨国并购作为国际上通行的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有其自身的优势,跨国并购能使产权多元化,有利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国企改革。进行跨国并购的多是一些有实力的大公司,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大型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以后,就成为外商独资或控股企业了,最终都是外商企业,只是实现形式不同。并购不仅引进了外资,而且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造、重组,对外资达到了双重利用的效果,对我国十分有利。
面对各国对外资的激烈争夺,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借鉴国际并购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加紧完善和制定外商以并购方式投资的可操作性政策和规定,鼓励大型跨国公司通过受让股权、买断资产等不同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
2、引资环境问题-以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为重点
大型跨国公司由于其目标利益具有长远性,因此格外注重东道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和政策的稳定性与透明度等对其长远经营活动影响较大的因素。对东道国的优惠政策他们却缺乏兴趣,因为一般说来优惠政策越多,东道国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越差,越不利于他们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为了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我国应以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为重点,努力为外商投资创造一个更好的投资环境。
(l)完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环境
我国政府应不断完善关于外商投资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环境,如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鼓励外商到西部地区投资,并根据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清理有关利用外资的法律法规,在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清理、修订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保持外商投资法律的相对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为外商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2)维护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我国政府应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坚决制止对外商投资企业乱收费。乱检查等行为,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制度,依法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进一步简化政府审批程序,改善行政环境
我国应该加快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依据合理性、有效性、公开性和责任性等原则,进一步简化外资审批程序,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的审批制度,简化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章程的审批,增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减少随意性,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努力建设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努力为外商创造良好的行政环境。
(4)减少贸易保护,降低与外资有关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入世后,我国的经济活动已经纳入到国际市场中,我国的经济利益将进行重新整合,跨国公司的投资也将面对这种利益的整合而重新定位,加快某些特定产业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步伐,这不仅有利于吸引效率寻找型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减少市场、资源寻找型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提高引资的质量,而且也符合世贸组织减少贸易保护,降低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要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特定行业里(例如汽车行业),由于占主导地位的几乎是外资企业,这样受到保护的是外资企业,并不是我国的内资企业,保护也就发生了错位。在这样的行业里减少保护,对我国来讲具有上述双重意义。
(5)培育我国的要素优势,为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做好准备
培育我国的要素优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劳动力优势,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是技能性劳动力缺乏,符合外商要求的高级技术人员更是紧缺。只有加大科教投资,通过各种形式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才能解决这一问题;二是企业优势,企业优势是建立在劳动力优势基础之上的。我国企业只有符合大型跨国公司的要求以后,才能融入其分工体系,才能吸引更多的与之相关的实施全球战略大型跨国公司的进人,才能形成吸引大型跨国公司进入的聚集效
应。
3、引资领域问题-加大服务业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服务贸易领域在吸引外商投资中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我国应真正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完善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法规,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引进国外服务业的现代化理念和技术手段,改善我国服务业结构,提高我国服务业的水平。随着服务业开放广度和深度的加大,国内法律环境的改善,服务行业、制造行业等各种行业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都将达到一个阶段性高潮。
四、适度控制大型跨国公司的政策
由于大型跨国公司实力雄厚,有可能在我国市场上形成垄断,会对我国的内资企业、现有市场结构、国家经济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国在积极引进大型跨国公司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适度限制。对大型跨国公司适度控制的最好办法是建立和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大型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
虽然大型跨国公司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国内企业也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家用电器等行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其中纺织行业是国内企业的主导产业,使得大型跨国公司只能以新产品、低价格、零利润的方式生存。但是,国内企业总体上处于明显的劣势。所以,要想利用这种方式,就必须培育自己的企业,也就是说,要与国有企业的改革紧紧联系在一起。
2、外来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直接竞争
在一些资金和技术壁垒很高的领域内,国内企业短期内还无法具备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产品领域中至少应引进两家大型跨国公司,使不同大型跨国公司之间形成竞争,由原来的寡头垄断变成竞争垄断,这时大型跨国公司的行为就会大不相同。所以,引入的大型跨国公司要多元化,不仅是同一项目的企业数目不要单一,而且在项目上也要多元化,不能只集中于某个产业,这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利。大型跨国公司的地区来源也要多元化,不要过分集中于某国,这样容易产生对某国的依赖性,加大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3、外来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间接竞争
也就是在我国的大型跨国公司与我国进口产品的竞争。外来大型跨国公司进入我国以后,如果对于其所从事的产业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他们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还采取较高的保护措施,实际上保护的就是这些外来企业,而不是内资企业,也就是保护发生了错位。为了避免保护发生错位,在我国降低关税时,就应该结合外资进入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有计划地实施。大大降低外来大型跨国公司所进入行业的产品、零部件、原材料等各种与其有关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种隐形的竞争能够有效改善外来大型跨国公司的行为方式。
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在一些行业,外来大型跨国公司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其市场份额已
经具有垄断优势。然而,不同的大型跨国公司来自不同的国家,各自有各自独立的利益,在我国市场上主要是竞争关系,而不是合作关系,因此,即使外商整体上占有较高市场份额,也是由多家大型跨国公司分割的,应视为竞争性市场,而不是垄断性市场。我国的市场潜力巨大,只要坚持对外开放和国内改革政策,并加以适当的控制和引导,我国市场被少数大型跨国公司控制的可能性更小。
第二篇:大型跨国公司管理财务模式
大型跨国公司管理财务模式
作为财富强排名第二的全球石化巨头,××年,公司(英国石油)的利润总额为亿美元。公司高效、创新的财务控制和会计制度也广受人称赞。月日,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公司集团副总裁兼财务执行官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了其作为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管理财务的模式。
财
务控制和会计部门()是公司最大的职能部门之一,负责财务控制、对外会计报告、金融风险控制、系统管理和会计等工作,由遍布全球的多名财务专业人员组成。
“因为很多国家在对上市公司的法律规定越来越严格,所以我们的财务运作也要更加符合规则。公司使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和统一的会计科目,使管理信息的汇报工作变得更加标准。标准化减少了财务工作的复杂性,使之保持单线管理,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透明度。”公司集团副总裁兼财务执行官说道。
另外,在保证统一性的前提下又要保证具体业务操作的便捷性,这也是公司坚持的原则。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在集团的会计管理中,某些具体业务,比如日常的交易、收付款、管理应收应付账款之类的业务,不一定必须在它们所发生的国家进行。会计业务在哪个国家进行是对我们最有利的,就可以‘转向’这些国家进行。”
长久以来,公司形成了一种以销售表现为主导的企业管理文化,而在的财务控制和会计部门也形成了以公司业绩表现为主导的财务管理思维。这样,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就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认为“这一点对于大型跨国集团来说非常必要。”
在这种新的思维模式下,职能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前的工作只限会计报表等,集中于内部,现在,还进行对客户信用度进行管理的团外部等工作。
公司的总部在英国,同时也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因此,从会计报表的角度来讲,公司既要符合英国的要求,也要符合美国的要求。同时,公司在全球个国家有下属的公司或是业务上的往来,所以的财务控制和会计等工作,还必须满足这些国家诸多法律的要求。
表示:“从集团层面来讲,我通过公司统一的财务政策和原则的贯彻,来实现对集团下面公司的管理。这样,即使在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公司能够有一个统一的管理的模式,以避免因为公司的‘繁杂’而带来‘误差’。由此,我们始终坚持业绩为本,集团第一,任何下属的公司都必须服从集团的总体利益。”
而做到“集团第一”统一管理并不容易。拿出一本类似手册的书籍,“在历年的组建过程中,公司的上层制定了公司的管理架构。这套管理架构,包括公司治理、最好的专业知识、责权明晰和公司集团利益至上四个部分。我们把它印成了一本书,这是我们平时称作‘绿宝石’的东西。”(“绿宝石”是品牌标志)
“作为这个管理架构的一部分,我们成立一个新的职能部门,就是我之前所谈到的我们成立的这个部门,它的功能与以往的作法是有很大不同的。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这种统一管理所遵循的原则:诚实、透明、实际、高效。
在中国的累计投资已达到亿美元。“我们在中国的业务范围,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还有重庆的一家公司。”介绍说。“在财务控制方面还要保持多样性条件下的‘统一管理’,集团成立了一个管理大学,这是一个虚拟环境的大学。在这个大学里有一个‘财务控制和会计学院’,设置的课程非常多,有些是非常基本的,是一些非常技术性的。新出台的国际会计报告标准,明年就会代替原来的英国的会计报告的标准,通过管理大学‘财务控制和会计学院’,我们的财务人员就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
第三篇: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政策建议
期刊文献
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政策建议
——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概述
简赋 【专题名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专 题 号】F13
【复印期号】2008年01期
【原文出处】《农村经营管理》(京)2007年11期第1~5页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提出了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任务。新理念催生新举措、新变革,党中央自2004年起,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连续四年下发1号文件,采取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举措,制定更直接、更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十六大以来,是“三农”政策体系配套完善的时期,是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也是“三农”领域发生全面而深刻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央的“三农”政策深受农民的拥护和赞扬,“三农”工作年年有新进展、年年有新成效。
一、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进展及特点
农村改革始终以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为主线。十六大以来,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相关改革全面推进。这些改革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转折,带来了体制上的突破、理念上的创新、发展方式上的转变。
(一)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十六大以来,以“减轻、规范、稳定”为目标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逐步深入,2003年在全国全面推开。2004年开始在全国降低农业税税率,并选择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全部免征农业税试点,同时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农村税费改革由此转向逐步降低直至最终取消农业税。2005年28个省(区、市)免征农业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与此同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一大德政。农民发自内心的交口称赞:“几千年的皇粮国税不交了,减负担,加补贴,党的政策暖人心。”
1、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的各种收费,清理整顿各种摊派及达标升级活动,规范农村税费制度,有效遏制了农村“三乱”现象,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始于2000年的正税清费,随之减免农业税,直至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每年可为农民减轻负担1200多亿元。2006年全国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费总额为282.83亿元,农民人均负担30.95元,比2001年减少103.98元,下降77.06%。农民负担明显减轻,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2、农民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加。2004年中央首次对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
地区农民进行良种补贴和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补贴,这三项补贴资金总额为149.5亿元。2006年三项补贴资金达到196.4亿元,比上年增加15.9亿元,同时首次安排125亿元农资综合补贴。农民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加和负担的明显减轻,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增长7.4%。农民增收减负所取得的成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3、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化,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村务公开全面覆盖,基层民主建设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基层干部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多了,催粮催款的少了;遇事与农民商量的多了,强迫命令的少了。同时,农民的法律观念明显增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明显提高。2006年农业部受理农民负担来信来访250件次,比2002年下降了75.2%。
(二)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2005年中央开始部署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各地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
1、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不断扩大。在农村综合改革中,各地把乡镇机构改革作为重点,按照中央5年内不增加编制的规定,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据统计,到2005年底全国有8个省(区、市)在全省(区、市)范围内全面推开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其余省(区、市)中,有12个地(市)和258个县(市)开展了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到今年6月底全国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的乡镇达到14049个,占乡镇总数的40.5%,其中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安徽、河南、浙江、湖北、重庆8个省(区、市)已完成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的阶段性任务。这些省份在探索转变乡镇职能、整合事业站所、精简机构人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有新突破。在农村综合改革中,各地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的力度。目前,全国农村普通中小学达到36万所,实现了在农村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西部地区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除贫困家庭学生课本费和补贴住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2006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共落实改革资金200多亿元,惠及15万所农村中小学校、5200多万名中小学生。2007年这项制度在全国全面实施,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受益,全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预计达到1800多亿元,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二是“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目前,全国各地基本完成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人事管理上收到县的工作,撤销了乡镇教办,教育规划和学校布局调整由县里统一指导,特别是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深入,进一步强化了县级管理职能。三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质量逐步提高。目前,全国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到县的工作,大部分地区将编制核定到学校;教师资格制度执行较好,教师聘任制不断巩固;校长聘任制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在全国范围逐步推开。
3、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平稳推进。在农村综合改革中,各地逐步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到2006年底“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省(区、市)已由上年的13个扩大到28个。二是推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到2006年底“省直管县”改革试点省(区、市)由上年的11个扩大到18个。省级将省财政对县体制补助、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财政结算、专项补助、资金调度等直接核定并监管到县。这些改革,加强了县级财政调控和监管能力,有效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保证了基层运转。同时,有利于防止基层通过乱收费弥补财政不足问题,从源头遏止乡村新债的发生。
(三)农村相关改革逐步展开。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事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管理、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相关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改革开始起步。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民直接受益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乡镇、建制村通公路的比例已分别达到99.8%和94.5%,2007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补助资金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达到38O多亿元,比上年增加100亿元;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60%,农村人畜饮水安全补助资金中央财政预算安排60多亿元,比上年增加5亿元;国家电网供电区域乡、村、户通电率均超过99%,农村电网改造建设资金达到9亿元,比上年增加3亿元。同时,各地结合实际,逐步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引导农民出资出劳,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据统计,2002年全国一事一议筹资额为18.2亿元;2006年一事一议筹资额达到27.7亿元,开展筹资的村达到15.5%。4年间,一事一议筹资额增加了52.2%。一事一议的逐步开展,有力地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和村级集体生产生活公益事业的发展。
2、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扩大。2002年中央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要求。2003年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全国陆续展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从2006年起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了一倍,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补助提高到20元,地方财政提高到20元,参合标准提高到每个农民50元。2007年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截至6月底,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县已达到2429个,占全国总县数的84.87%,参合人口7.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2.83%,累计受益1.67亿人次。
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启动。国家通过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等途径,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2001年到2006年五年间,农村贫困人口从2927万人下降到2148万人,扶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效。200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在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同时,开始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6年底全国有24个省(区、市)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覆盖了1509万人。截至今年6月底农村低保制度已推广到全国31个省份,覆盖2068万人,今年7月1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农村贫困居民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同时,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做好农村低保工作安排了专项补助资金。
4、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稳定和完善。2003年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村土地使用权,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农业部先后颁布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强化土地承包信访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到2006年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亿份,已有24个省(区、市)的168个市(区、县)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工作。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体系逐步形成,有效地化解了土地承包纠纷。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不断健全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大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2006年底全国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总数已达到3878万,其中农民(户)成员3486万,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3.8%;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15.5万个,带动农户9098万户。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千家万户与市场有效对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富有活力。
综合上述情况,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特点有三条:
一是由局部试点扩展为全面改革。取消农业税以前,农村税费改革由正税清费治乱到取消三提五统、由降低农业税税率到取消农业税,这些改革拉开了农村综合改革的序幕。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就必须推进乡镇机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这是涉
及农村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全方位改革。
二是由农村内部改革扩展为城乡一体化改革。取消农业税以前,农村改革多属于农村体制内的改革。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改革就上升到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层面。改革的重点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让公共财政政策的阳光照耀农村;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突破了城乡界限,逐步呈现为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相同步。
三是由浅层次微调扩展为根本性调整。从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农村为城市提供保障,到大抓农民减负增收,实施“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再到“三农”领域改革深化、发展加快,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新阶段,城乡关系、工农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历史性变革。
二、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及主要问题
十六大以来,农村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一)基本经验
1、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实践证明,只有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及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公共品供给、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让农民拥有平等发展机会,平等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逐步消除城乡隔离的体制性障碍,才能促进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必须坚持依靠农民和维护农民的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依靠农民推进改革,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家庭承包制、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都肇始于农民的实践和创造。只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保证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就能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能获得改革的最终成功。
3、必须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动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农村经济结构在更高层次上的调整优化,农业发展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必须在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引导扶持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构造农村新型生产关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4、必须坚持依法开展“三农”工作。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是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农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实践证明,适时将行之有效、能长期发挥作用的政策上升为法律,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领域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必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力量,不断提高农业执法水平。
(二)主要问题
1、农村综合改革任重道远。农村综合改革是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需要解决好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机构精简、富余人员出路等问题;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城乡利益关系,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需要农村干部转变工作方式,处理好与农民群众的关系,善于在发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与农民打交道。这些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需要推进多方面的改革。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待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投入力度需要加大。在农村道路方面,目前全国有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农村公路中沙石路占70%。在农田水利方面,斗渠以下的田间灌排工程配套率低,设施老化,渠系破损、淤塞严重,灌溉技术落后,输水渗漏损失大。从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状况看,对农民直接受益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重较小。投入到农村公路的资金,主要是用于通村道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主要是用于支渠或其他跨村的工程建设。国家用于村内农田水利、道路、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资金仍明显不足。
3、维护农民权益仍需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权益和利益的核心,这方面的问题突出反映在:一方面,一些地方土地承包政策不落实和强行流转农民土地。另一方面,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民承包地被征占用,农民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补偿权、收益权等还很不充分。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随着农村改革深入,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农民体制上负担明显减轻,但一些地方的农民负担仍然较重,部分涉农项目多收乱罚的问题还没得到有效遏制,农村公益性支出靠向农民摊派的机制还没有彻底转变,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仍然存在。
4、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远未完备。目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总体保障水平还不高。参保农民医疗费报销标准相对较低,大部分医疗费用还需农民负担,一些大病重病,农民仍上不起医院,农民看病难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今年刚刚全面铺开,相关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及配套措施还不完备,补助标准低。城市居民享受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伤、生育、失业等劳动保险制度在农村尚未建立。
5、村集体经济发展及债务问题尚未破解。当前,村集体经济发展既受到来自外部的体制和政策的制约,也受到来自内部的产权虚置、发展动力不足的制约,发展缓慢、缺乏后劲。据统计,2006年当年无收益的村占总村数的45.1%;集体经营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村占29.1%;收益在5至10万元的村占6.7%;收益在10万元以上的村占7.3%,一些地方村级新债不断发生,屡禁不止。
三、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改革的政策建议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需要着眼于新高度、立足于新起点,采取新的措施。
(一)突出重点,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应突出两条:一方面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要扎实搞好与农民发展生产密切相关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推动体制改革,构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应着力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以加强农业公共技术服务为目标,强化公益性职能;以精干高效为目标,设置公益性机构;以提高推广效能为目标,理顺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尽快把中央近年来的支农、惠农、强农、护农政策、各项补贴措施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坚持标本兼治,坚持预防与查处相结合,进一步明确农民负担监管工作范围和重点,强化措施,加强法规建设,不断巩固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有效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二)创新机制,不断加大对农村公益建设投入。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和农民收入状况明显低于城市的情况下,财政向“三农”倾斜方针的实施力度应逐步加大,以弥补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对“三农”形成的不平等待遇的缺口。按照强化财政投入与农民投入相结合的思路,建立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制度,加大对村级农田水利、道路和文化、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通过国家投入,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逐步探索建立以政府补助资金为引导、筹补结合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三)采取措施,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第一资源,土地更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一方面,必须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加强土地承包与流转规范管理,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管理;
依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和仲裁,逐步建立健全调解、信访、仲裁、司法等多渠道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长效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法律体系,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和农民权益保护的立法进程。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应实行公平补偿,以土地市场价值作为征地补偿的重要依据,不能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要探索货币补偿、就业安置、社会保险、企业股份等多种补偿安置方式。要缩小征地范围,非公益性建设用地,不应再行使国家征地权力,由征改购,并允许在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前提下进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
(四)完善制度,健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需要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规范财政补助资金的拨付机制,扩大参保农民的覆盖面,逐步提高参保农民医疗费用报销标准,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需要增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简化低保申领程序,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工伤、生育、失业等劳动保险制度,在城市郊区先行开展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扩大范围,逐步建立健全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在内的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五)深化改革,探索农村经济发展多种经营形式。一方面,要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选择合适的市场主体形式,在资产运营中,以市场的理念、市场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管理集体资产,提高运营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发展集体经济。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稳定、完善和创新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多种经营形式,发展一村一品,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六)先易后难,妥善化解乡村债务。按照依靠群众、先易后难、民主公开、规范操作、依法办事的原则,妥善化解乡村债务。一是锁住旧债,防止产生新债。在农村公益事业等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现行干部考核制度。二是依据成因,明确化债责任。按照债务产生的原因、支出项目,该由公共财政负担的由财政解决,该由村级组织负担的村级自身解决。三是分类处理,逐步化解旧债。对于农村公益事业、农业综合开发、兴办企业、金融机构贷款等形成的债务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四是总结经验,稳妥开展试点。开展村级债务管理化解试点工作,加强监测,建立健全村级债务监测和预警机制。^
第四篇: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
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
作 者:蒋和平辛 岭发布时间: 2009-7-7 7:43:08
农业补贴是政府对农业支持与保护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从2002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补贴的政策,为了了解这些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我们到四川、湖南、河南等地调研,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我国实施农业补贴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提出关于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一些政策建议:
1.关于粮食补贴政策
(一)增量粮食补贴资金要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倾斜
实行粮食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提高了种粮农民的收入,稳定了粮食的生产面积、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土地抛荒在一些产粮区仍然存在,而且种粮面积还在逐年下降。因此,增量粮食直接补贴资金应致力于促进细碎农地的整理和中低产粮田改造,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鼓励粮地流转和种粮农民的专业合作,推动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另外,建议新增的补贴资金重点应向粮食主产县和种粮大户倾斜,增加对种粮大户扩大种粮规模的补贴,调动种粮大户的积极性。
(二)适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于支撑和稳定粮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重点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应继续实施。重点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要建立在对粮食供求关系判断十分准确的基础上,并适时动用储备粮调节供求关系,尽量使市场价格能稳定在“最低收购价”之上。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普遍的一个呼声就是希望明年继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使粮食收购价格上涨的幅度不低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幅度,使农民种植的粮食能卖一个好价格,提高他们的收入。根据这几年的情况来看,粮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跟不上农资的上涨速度。因此,建议在CPI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以农民提供的商品粮数量进行直接补贴
我国现行的粮食直补依据是以实际种粮面积进行补贴,这种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国家花了钱,进行了补贴,不一定能多收粮。如果补贴依据改为以农民交售的商品粮多少进行补贴,可以激励种粮农民多产粮。农民卖的粮食越多,得到的补贴就越多,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越高。采用按农民提供的商品粮数量补,在粮食供求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起到激励农民多出售商品粮,促进粮食供求平衡的作用。另外,以农民交售的商品粮总量进行补贴,可以避免一些“弄虚作假”。这些年来,大多数地方相关种粮补贴基本上发给了农民,但也确有极少数地方,对粮食直补,或有所截留,或挪作他用等等。而以农民交售的粮量进行补贴,农民卖多少粮食,国家补多少钱,不存在中间环节可以从中弄虚作假来冒领国家的补贴。还有就是以农民交售的粮量进行补贴,可以使粮食直补资金补贴给那些在真正种粮的农民,而不是那些虽承包了责任田的农民,但实际不种田已外出打工或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一批种粮大户,使他们能有效地利用国家粮食直补资金,使其真正用在粮食生产上面。
另外,我们建议,此种方法应该首先在湖南、河南、黑龙江、吉林等省粮食主产区进行试点,待试点取得较好的效果之后再在全国范围推广。
(四)建立“粮食利率”调控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利率”调控机制,就是通过提高或降低“粮食利率”,调控国家粮食供给,达到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当市场粮价低于均衡价格,粮食供过于求时,通过提高粮食利率,降低储粮成本,吸纳储粮,鼓励国家粮食储备企业增加粮食储备,减少市场粮食流通量,促进粮食价格合理回升;反之,降低“粮食利率”,提高粮食储存成本,督促储备企业向市场抛售粮食,增加市场粮食流通量,保障粮食供求平衡。
(五)对财政困难的县配套资金给予减免,并给予适当工作经费补贴国家和省要加大对粮食直补的投入支持力度,一方面要对财政困难县给予政策倾斜,根据粮食实有面积进行全额补贴,不需要财政困难县配套资金,避免财政困难县因为无钱补贴只好控制补贴面积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要对乡镇、村给予适当的工作经费补贴,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工作责任心。
(六)加强管理,实行资金的封闭运行,确保种粮农民利益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农民补贴资金的实际发放过程中还是存在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以各种借口用补贴资金抵扣农民应缴纳的各种费用,改变补贴资金的使用方向,存折不发放到农户手中而是由乡村干部集体代领。农民补贴资金具有项目多、标准高、规模大、政策性强的特点,工作落实上面临要求高、群众涉及面广、部门多、工作压力大。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加强管理,从多方面协调,确保农民的补贴资金能及时拿到手。因此,要实行资金的封闭运行,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一律由财政国库专户直接拨入委托代发机构,将资金直接打入接受补贴的农户储蓄存折,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安全到达。抓好政策宣传和信息公示,有利于农民了解粮食补贴政策,为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关于生猪补贴政策
其一,准确选择生猪补帖时机,刺激养殖户发展生猪生产
生猪补贴要重点放在生猪市场价格过低,生猪养殖户盈利较少甚至出现亏损时实施,这样可以坚定生猪养殖户信心,帮助生猪养殖户渡过难关,刺激大多数生猪养殖户恢复发展生猪生产。如果在生猪市场价格较高时也对其进行补贴,这时对刺激养殖户发展生猪生产其实效果是不明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其二,调整生猪补贴对象,稳定发展生猪生产
国家扶持生猪产业发展补助政策不应该一刀切,通过调研发现,生猪补贴的普惠政策其实际实行效果不佳,不能从根本上来稳定和促进生猪生产,所以我们建议:第一,增加生猪补贴的生猪生产环节,不仅要对能繁母猪进行补贴,而且要对仔猪进行补贴,因为仔猪也是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重要形式,对稳定和发展生猪生产和满足市场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整合使用国家生猪直补资金,要重点补贴那些原有规模场扩大规模后的增量部分和新建的规模养殖场的补栏部分。
其三,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猪大县奖励的范围
由于仔猪和种猪外调亦是支持各地生猪生产发展的重要形式,对稳定和发展各地生猪生产和满足市场同样和商品猪外调一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建议国家除了对生猪调出大县给予奖励外,还应该对种猪养殖大县、种猪外调大县以及对区域生猪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种猪外调大县给予同样的奖励。其四,调整生猪补贴的方向,刺激生猪生产向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调整现有生猪补贴资金的支持途径,重点加大对规模化、标准化生猪生产的支持力度。集中资金,对规模化猪场标准化圈舍、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生猪规模出栏予以重点补贴,以刺激饲养场(户)生猪生产向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其五,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平台,指导生猪生产有序进行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加强对生猪存栏数、出栏数、种猪数、饲料价格等相关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工作,完善供需监测及预警系统,及时为农户和企业提供科学、前瞻的信息服务。要健全生猪生产及市场信息进企业、进养殖户的服务网络,及时为企业和养殖户提供生猪及饲料产销、市场供求等信息,指导生猪生产有序进行,避免生猪生产的大起大落。
其六,加强行业信息引导,规避市场风险
加强生猪行业信息引导,以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为重点,科学建立生猪行业信息联系点,加强生猪疫情、价格、存出栏情况等行业信息发布和对生猪生产及市场形势的预警预报,充分发挥信息对生猪产销的引导作用,正确引导农户发展养殖业,规避市场风险。
其七,解决相应配套资金,完善生猪补贴工作
由于收集有关生猪生产补贴信息的工作量大,包括生猪补助的申请、核对、复核、审批、上报、验收等等程序,时间又紧,涉及到县里许多职能部门,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完成这项工作,所需经费较多,加大了县财政负担,尤其对于西部地区财政收入不多的县来说,负担这部分费用是很困难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生猪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所以我们建议在国家下拨西部地区生猪补贴资金时,应同时按一定比例下拨这部分配套的生猪补贴工作经费。
3.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1)首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需进一步调整完善
一是扩大单机特别是价值较高的大型机械的补贴额度。我们在河南许昌调研中发现,2006-2007年的购机补贴中,价格在几千元的机具补贴比例基本达到30%,而价格在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以上的机具补贴比例在14%左右。这对于人均纯收入普遍较低的农民来说,购买1台农机补贴后仍然高达几万元或十几万元的大中型农业机械,还只能是望“机”兴叹。建议落实地方补贴资金,允许使用地方资金在30%的补贴限额内,对当地需要重点推广的机械累加补贴。
二是实行燃油补贴。应出台对农机户的燃油补贴政策,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农用燃油价格。
三是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农机户在春耕和夏收前购回机具并发挥作用。四是协调相关金融部门,实施购置大中型农机具信贷政策,并降低或免除贷款利息,甚至可以利用一部分购机补贴资金鼓励贴息贷款。
五是补贴机具不能停留在大田农机具上,应根据农业机构调整情况和高效农业发展形势,调整补贴机具的种类,加大对高效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六是为使补贴资金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在以补贴为主的情况下,适当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大对重点农业机械的推广力度。
2)其次,增加相应工作经费要保证农机管理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的工作经费,让他们全力为农机事业服务。另外,建议在专项资金内设立必要的项目组织、宣传、培训、管理、监督等工作经费,按补贴资金的10%进行核定。在下达购机补贴政策时,逐级按比例适当明确推广工作经费。
第三,要加强补贴机具的后续服务
建议农机生产企业延长农机售后服务期,在产品销售集中的县建立零配件供应点和维修点,或者与农机推广部门联合进行“三包”服务,以解决好购机户维修和购买配件难的问题;重视对农机购买户的技术培训,可与农机培训学校结合起来组织学习先进农机具的操作和维修技术,变被动修理为主动养护。第四,妥善处理政策执行中的矛盾
农机补贴目前仍不能实行普惠制,政策实施区内也不能全部得到满足,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群众不能享受到政策优惠,甚至因政策实施而失去一部分既得利益。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对于补贴机具价格与市场价格不一致的问题,一要督促各农机供应企业切实履行的价格承诺,严格执行补贴目录中销售价为最高限价的规定,价格只能下浮,不能上涨。
4.对其他农业补贴的建议
(一)对农业灌溉水费进行补贴
目前,农业灌溉水是唯一向农民收费的项目。存在以下问题:水费征收难,收取率低,造成灌区供水单位普遍亏损,由于缺乏维修养护基金,许多排灌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农业生产发展受到影响。另外,由于入地“大锅水”,按亩平摊水费的不合理性,加之农民对免除水费政策的期盼,加剧了水费征收
难的矛盾。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应该对农业灌溉水费进行补贴。可以按照种粮面积将水费补贴直接兑现给农民,这样不仅可以保持水管单位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动力,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建议首先在粮食主产区部分省市进行试点,然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
(二)对马铃薯良种进行补贴
2008年是联合国确定的马铃薯年,马铃薯是世界也是我国第四大农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加、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大宗粮食作物种植效益的不断下降以及水资源的短缺和膳食结构的改善,马铃薯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但是由于没有大规模推广脱毒种薯,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较低,单产提高空间很大。据中国农科院的专家介绍,如果采用新品种、新工艺,我国马铃薯的单产水平可以提高一倍以上,并且商品薯品质改善后价格也会有所提高。目前推广脱毒种薯的马铃薯种植示范区亩产量较全国平均亩产提高100%-150%(因生产条件及品种而异)。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能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另外发展马铃薯产业可以部分缓解生物能源原料匮乏问题。我国近年来出台的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良种补贴政策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实际效果,使数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但是马铃薯良种补贴仍是空白。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尽快出台马铃薯良种补贴相关政策,并在中部和西部地区部分马铃薯主产区进行试点。
(三)对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予以补贴
对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抖予以补贴,促进这些产业部门发展的同时降低生态农业的成本。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既是维持农业高产出的手段,也是造成农业自身污染的主要原因。而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又是当代农业增长中难以替代的投入。所以,在维持农业产出增长的同时又要改善环境质量,使用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是可靠的选择。使用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可能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减低农业产业收入能力,如果没有政府对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补贴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换就难以真正实现。
(四)设立农业结构调整补贴,促进多功能农业区的发展
虽然我国经过了多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以粮为纲”的农业结构逐步转变为农、林、牧、渔各业并举的格局,但从农业发展多功能性的需要而言,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所受的资本约束和技术约束依然较大。所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还需要政府财政大力支持。设立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补贴是发达国家促进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因此,增加政府的专项补贴项目已经不仅是深化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多功能性农业的迫切需要。
作者单位: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第五篇: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
摘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文章主要针对建筑节能及促进建筑节能发展的政策建议展开论述。文章首先指出发展建筑节能的若干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在建筑节能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及若干政策建议,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让政府在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发展中扮演应尽角色。
关键词:建筑节能;角色;政策;税收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量急剧增长。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大国,这一点毋庸置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能源消耗过高始终是横亘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之路上的重要问题。我国发展建筑节能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晚,之所以会产生此种情况,主要与我国现代建筑业发展时间较晚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面积也在成倍增长。尤其是21世纪之后,我国的建筑面积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令人乍舌的地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能耗过高问题也日益凸显,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基于此种情况,我国政府也在建筑节能方面制定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取得的效果仍不是非常明显。因此,本文重点对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进行阐述。
一、发展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建筑能耗高、建设规模较大、节能型建筑比例小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典型特点。也正因如此,我国发展建筑节能的潜力也是极为巨大的。目前,建筑节能诚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同样亦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发展建筑节能具有很多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业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历几千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筑业始终不断发展。进入现代社会,由于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尤其是建筑能耗的不断增加,人们普遍将目光集中于建筑节能,希望通过建筑节能的发展促进整个建筑业的发展。在国外,很多国家在建筑节能方面已然得到很好发展,其中尤以德国、日本、美国为甚。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要想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必须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发展建筑节能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
随着工业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大气污染情况也在逐步加剧。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清晰认识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发展工业是错误的做法,在工业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在建筑行业中,很多国家也日益注重建筑节能。而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大力发展建筑节能确实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为洁净、清新。
(三)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行业,发展至今俨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行业。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应始终关注,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不断促进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促进更多开发商不遗余力的参与到建筑节能事业当中。总而言之,建筑节能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政府在建筑节能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及政策建议
(一)政府在建筑节能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
在上述论述中提及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面积也在成倍增长。尤其是21世纪之后,我国的建筑面积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令人乍舌的地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能耗过高问题也日益凸显,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基于此种情况,我国政府也在建筑节能方面制定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取得的效果仍不是非常明显。政府在我国建筑节能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引导者角色。建筑节能究竟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政府需要科学把握。政府对建筑节能发展方向的把握有利于建筑节能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2)支持者角色。建筑节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如若政府在建筑节能发展中无法予以足够支持,那么建筑节能也很难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政策建议
建筑节能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节能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建筑节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那么,在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发展方面政府究竟应制定哪些政策呢?综合已有研究,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应在建筑节能方面制定如下政策:
1.财政补贴方面的建议
建筑能耗高、建设规模较大、节能型建筑比例小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典型特点。也正因如此,我国发展建筑节能的潜力也是极为巨大的。目前,建筑节能诚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同样亦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研究表明,建筑节能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标准的住宅建筑,其成本也不过是每平米增加一百元左右。提高建筑节能标准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开发商的建筑成本,但这种建筑成本的增加也是开发商完全可以接受的。为鼓励开发商积极投入建筑节能事业,政府应鼓励开发商大面积进行建筑节能建设,提高建筑的节能水平。政府可对开发商进行财政补贴,补贴其在建筑节能提升方面所花费的资金。除此之外,对于建筑节能做得较好的开发商,国家也可以在税收方面予以一定减少,鼓励更多开发商积极投入到建筑技能事业中去。
2.政府采购方面的建议
政府采购是促进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这一点在很多相关研究中已然得到充分证明。为促进我国建筑节能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建议在政府采购方面制定一系列有效政策。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政府采购中不断加大对建筑技能产品的认证力度。众所周知,建筑节能产品是指与建筑节能相关的产品。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及国际组织已认证了几千个与建筑节能相关的产品。基于此种情况,我国政府在未来应不断加强对建筑节能产品的认证力度,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也应积极采购建筑节能产品,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产品及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第二,有效推进政府建筑节能采购工作。我国应该在建筑节能采购工作方面制定出详细规章制度,并形成统一标准。在该标准的指引下,引导政府更为科学的采购相关建筑节能产品。在实施之初,可采用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后,再总结经验,对其进一步进行扩宽。
3.税收政策方面的建议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均不约而同以税收为手段促进建筑节能发展。在我国,为促进建筑节能的更好发展,政府可在如下几种税种方面多下功夫:第一,消费税。所谓消费税是政府为更好体现消费政策所制定的一种税种。消费税的设置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效调节不良的消费结构,让消费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已尝试征收能源消费税,希冀能以此调节能源消费结构。我国也同样可以效仿,例如,政府可对石化能源征收消费税,通过该消费税的征收促进建筑厂商及居民将目光更多集中于地热能、太阳能、风能以及其它可再生能源等。第二,城市维护建设税。业内人士均明晰,城市维护建设税为专款专用。该税种的征收主要运用于城市的建设以及维护。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更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能效。不过,在我国目前所实施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主要基于如下三种税种征收:(1)营业税;(2)消费税;(3)增值税。当上述三个税种得以减免时,城市维护建设税也同时需要减免。因此,我国目前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率也相对较低。为更好促进建筑节能发展,我国政府应将城市维护建设税和能源耗费有效结合起来,实施单独征收。这样的做法更利于促进建筑节能发展。第三,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在历史上,我国曾存在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调节税。该税种后被取消。为更好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发展,建议政府将该税种重新恢复,并对其进行重新设计、构建,让其更好适应于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4.技术发展方面的建议
建筑技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依赖于建筑技能技术的发展。为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更好发展,政府在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方面也应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对专注于建筑节能技术创新的企业和公司国家应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政府可组织相关企业到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建筑节能技术,并引导其对相关建筑节能技术积极进行学习和借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新,研发出独属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将其更好的应用于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还应积极鼓励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积极参与节能技术研发,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最好的做法就是引导相关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利用二者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更好促进建筑节能技术发展。
5.公共政策方面的建议
为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国家应积极鼓励居民购买节能建筑、住宅。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局限性,我国很多民众并未真正认识到节能建筑的本质内涵。因此,在购买住宅时,也往往会因为嫌弃节能住宅价格太高而放弃购买。这样的情况存在是不利于节能建筑发展的,是不利于我国未来建筑节能发展的。基于此种情况,国家应通过相关政策的颁布,引导更多媒体积极报道节能建筑,让人们更多认识到节能建筑的好处,从而踊跃购买节能建筑。除此之外,对于购买节能住宅的居民,政府也可予以一定的资金补贴,减轻居民购买节能住宅的负担。相关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定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三、结语
新时期建筑节能政策的价值诉求更加强烈。在未来,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的任务还很艰巨。总而言之,建筑节能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节能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建筑节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在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发展中应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角色,在税收政策、财政补贴及政府采购等方面均应积极构建和完善相关政策,进而通过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不断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作者:李慧 佘军 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劲,孙平.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的演进规律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1(06).[2]邹礅,张永胜.中国与新加坡建筑节能政策比较研究[J].科学之友,2010(05).[3]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政策分析[J].聚氨酯,2009(03).[4]张劲,鲁永奇,杨树凡,王丽娟,唐羽.辽宁省建筑节能政策透析[J].节能与环保,2006(01).[5]宋琳琳.我国建筑节能政策变迁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2015(03).[6]陆媛媛,孟鑫.吉林省建筑节能政策分析与框架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7]宋琳琳.政策网络理论对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的意义[J].铜业工程,2012(01).[8]宋琳琳,孙萍.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网络分析———行动者、网络结构与网络互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9]瞿焱,尚建兵.长三角地区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实证研究[J].经济师,2009(11).[10]宋琳琳.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研究现状与评价[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