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_现状_问题与政策建议

时间:2019-05-14 01:3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_现状_问题与政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_现状_问题与政策建议》。

第一篇: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_现状_问题与政策建议

探讨与争鸣

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农村市场是我国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搞活农

村流通,繁荣农村市场,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

村消费,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程国强 通业态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一是农产品交易由过 去的传统集市贸易扩展到专业批发、“订单”购销、拍2007 年第 10 期

一、我国农村市场流通现状

经过近30 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农村基本

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正在从自然经济向现代经济过渡,市场机制逐

步成为农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形成多层次、多

类型、多渠道、多主体的农村流通体系新格局,农村

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第一,农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结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村市场消

费水平不断提高。2005 年我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

品 零 售 总 额 达 到 2.2 万 亿 元,比 改 革 开 放 初 期 的1978 年增长 21 倍,比 “九 五 ”末 的 2000 年 增 长 1.5

倍(接近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8 倍的水平)。农村市场的扩大,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今后扩大内需、促进新一轮

经济增长最具潜力的市场。

第二,交易方式和流通业态逐步提升。目前我国

农村既有传统的集贸市场,也有各种综合市场、专业

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 ; 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

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小型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

卖和期货交易等现代方式,农产品综合市场、专业市

场、电子商务等发展迅速。如到 2005 年底,我国有亿 元以上的农产品综合市场 539 个,成交额 2412 亿 元,比 2000 年增长 6.1%。二是农资连锁配送发展势 头较好,分销、直销、超市、总代理、总经销等多种经 营模式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开展农资连锁经营的企 业近千家,连锁门店 3 万多个,为农民创造了方便、安全和实惠的农资购买环境。三是农村日用消费品

流通以小百货、食杂店、夫妻店等传统方式为主,连 锁经营、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开始走向农村市

场。商务部 2005 年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逐 步以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经营方式改造农村“夫妻

店”、“代销店”,建设标准化“农家店”。2006 年全国有 2287 个企业在 1817 个县进行试点,全国累计建设农 家店 16 万个,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约 117 亿元,吸 纳富余劳动力 65 万人,扩大农村消费近600 亿元,使 1.4 亿农民受益。供销合作社系统运用现代流通方 式改造农村传统经营网络,自建、合建连锁、配送网 点近10 万个,50%的消费品零售已纳入连锁经营和 配送体系。

第三,农村市场主体呈多元化格局。农民经纪

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和农村流通合作组织,是目前农 产品流通的核心主体。据统计,目前我国从事农产品 购销经营活动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超过 2 万多

个,从事农产品流通、科技、信息等服务活动的农村 经纪人达 600 万个。农资经营已形成由供销社农资 公司、农资生产企业、农业“三站”、个体工商户等多

— 7 —

探讨与争鸣

种市场主体、多种流通渠道共同参与的格局。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滞后。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超

市销售比例在 70%以上,其中美国、德国达到 95%,二、当前我国农村市场流通存在的突出问题

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农村流通体系不健全,流通方式落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基础薄弱,在根本 上不适应扩大农村消费、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第一,城乡市场规模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1978 年我国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505 亿元,占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的 32.4%,而县及县以下为 1053 亿元,占 77.6%,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随着我 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市场规模迅速扩展。到 1995 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首次超过县及县以下,城 乡市场规模相差 1.2 倍。到 2005 年,城乡市场规模差 距扩大到 2 倍。占全国 2/3 的农村人口,社会消费品 零售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 1/3。从长期趋 势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乡市场规 模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农村市场规模过小、农村消 费不足,将越来越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可持续增长 的深层次矛盾和根本性问题。

第二,农村市场流通的地区差距逐步拉大。总体 而言,我国市场流通体系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差距逐步拉大。一方面,表现为农村市场流通东大西 小、东强西弱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和交易方式

在东部地区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比较缓慢 ; 中、西 部地区的农村流通体系发展程度明显低于东部地

区。如 2005 年,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市场成交额,东 部地区占全国的 78.9%,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只占 12.4%和 8.7%。另一方面,大中城市等农产品集中消 费地区,批发市场设施条件较好,农产品配送、零售 网络比较健全 ; 而农产品产地市场基础设施条件、经 济效益比较差,特别是中部粮棉油、蔬果主产区以及 西部特色农业地区的产地批发市场,交通、通讯和市 场交易条件差,发展明显滞后。

第三,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仍然较为落后。一是 传统流通方式居于主导地位,现代流通业态和经营 方式发展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市场实行连锁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 10%,夫妻店、食 杂店仍然是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农村

第二篇:市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为在流通领域贯彻党在农村的“三农”政策,扩大农村内需,方便农牧民消费和农产品销售,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我们深入到扎鲁特旗、开鲁县、科尔沁区,就**市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下面就**市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提出报告如下:

一、**市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市目前有8个旗县市区和**经济开发区,2005年总人口310.92万,其中农牧民223.9万,乡镇苏木165个,嘎查村2757个,农产品批发市场8个,农贸市场17个,集贸市场105个。200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889元,比2001年的2067元增加了822元。自1999年哲里木盟撤盟设立地级**市以来,随着“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牧民收入的逐年增加,**市农村流通体系市场建设逐步完善,农村牧区流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农牧民的消费环境和观念有了很大改善,过去农牧民“买难、卖难”的问题,随着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已得到基本解决。[找文章到大☆秘☆书☆网-/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扩大了农村的消费和需求。农村商业新型业态发展较快,小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在我市乡镇地域内较为普及,每一个乡镇、苏木、村、嘎查都建起了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商店、售货点,其中多数以私营为主,经营业态多种多样,非紧密型的农牧区流通网络基本形成。农牧民的日用品基本上从本村都可以买到,农资产品在乡镇政府所在地也可以买到。

(二)农牧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经过农村消费结构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的日常消费过去主要集中在吃、用两大方面,随着农村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心理的成熟和消费需求层次的提高,农牧民消费也从过去的吃喝穿戴的满足,转变到对扩大再生产和教育、文化的需求,用于改善居住条件、购置家具设备和文化教育卫生方面的消费都有所增加,从过去的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到现在的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品位提升。(三)农牧区流通市场的不断发展。农牧民生产的农畜产品可以便捷地通过各种交易形式出售,如主产地的各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流通经济人的订单农业、合同收购,以及农牧民通过集贸市场自己交易、小商贩上门收购等多种形式都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卖难的问题。**市农牧区现有的流通市场形成主要方式,一是自发形成的集贸市场,它是由农牧民自发组织、以乡镇、苏木为集中地,例如开鲁麦新镇的农贸市场,库伦扣河子集贸市场等,都是以镇政府所在地为集中地,辐射周围。据不完全统计农牧区集贸市场达到 105 个,基本覆盖了各个乡镇、苏木。二是地方政府有意培养的有特色的农畜产品市场,如科尔沁区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市场,开鲁的蔬菜批发市场,经过当地政府和商务部门的培育和扩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显著。目前**市农牧区集贸市场有以下特点,一是交易方式多种多样,有批发,有零售,有易货等,在支付方式上也基本上以对手交易为主,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二是交易时间以定期为主,农牧民自发性的集贸市场交易日期是定期的,即固定在单双号开市,或每隔3天、5天进行交易。三是交易量季节性强,瓜果、蔬菜的大批量交易集中在夏季,牛、羊等牲畜交易集中在秋季(其中育肥牛常年交易),交易集中期的交易量占市场全年交易量的70%以上。过去农牧民买难、卖难的问题,随着农村流通领域消费网点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得到了初步解决。(四)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形成合力。随着中央连续就农村问题发出“中央一号”文件 ,“三农”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我市把解决“三农 ”、“三 牧”问题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如:开鲁县委政府提出了工业富县、商贸活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市商务局、发改委、财政局、农牧业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供销社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有关部门印发的《关子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政策法规。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近年来,**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知名品牌不断涌现,各乡镇、旗县立足本地优势,把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抓,通过扶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达到扶持一个企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科尔沁牛业公司、蒙牛乳业公司的发展带动了育肥牛业和奶牛业的发展,金锣集团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带动了养猪业的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效解决了大宗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三是发挥具有资源优势的农畜产品市场的带动作用。我市围绕优势农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产地批发市场,发挥市场信息相对灵敏的优势,把市场信息、适用技术、管理经验等及时传递给农牧民,组织开展农畜产品购销,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例如开鲁县红干椒市场,就是依托当地优势农业红干椒的种植优势,针对农户缺乏市场信息,资金、技术、销售渠道受到多方限制的现实,建立起以开鲁道德红干椒市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年吞吐量达到近1亿公斤的红干椒交易市场,由此带动了**、赤峰和辽宁、吉林等周边地区的红干椒到开鲁县交易,提高了其知名度,推动了开鲁县红干椒产业化经营和区域特色经济的长足发展。四是积极引导农村流通经纪人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协会的发展。农村经纪人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随着结构调整的深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迅速兴起,方兴未艾,它适应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需求,利用经纪人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信息灵通、服务优良,信誉好等优势,在生产厂商和农村之间筑起沟通的桥梁,我们把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

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整合生产、流通、服务等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引导、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农牧民经济人8000多人,主要经营瓜果、蔬菜、杂粮、药材、牲畜、皮毛、水产品、农机配件、农资产品等,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各行业。多年来,农民由于信息闭塞,对于市场的需求不太了解,农产品产量高,收益反而小的现象时常发生,农村流通经纪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被动局面。一是经纪人可以及时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二是农产品订单,合同销售,解决了销路问题。三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农民减少了运费开支,降低了生产成本,确保农民增收。在农村市场流通中,经纪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买难、卖难和农民增收滞缓问题。如开鲁县的农民红干椒协会、蔬菜协会和科左中旗的葵花仁协会等在连接产销、活化流通、推进农村产业化和促进农牧民增收方面都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市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农牧区流通网络虽然已初步形成,但与经济和市场发展,农牧民需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

1、农村流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流通领域是我国率先改革开放的领域,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商业网点的改造升级已经跟上了现代流通业的发展需求,甚至存在投资过剩的问题。但是农村市场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几乎没有基础设施的投入。原因在于: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家对农村流通领域停止了投入;二是投资者追求高回报,对投资农村市场没兴趣。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村流通市场的环境改善缓慢、交易手段落后、信息不灵,影响了农村流通网络的深入发展。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农畜产品不能调节季节性销售,加上加工能力不足,影响了产业化的形成和农畜产品的升值,农牧民增收缓慢。如开鲁县红干椒交易市场,由于缺少财政投入和支持,社会资本由于投资汇报率低也不敢进行大规模投资,至使市场的软硬件建设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缺少支持农牧区流通网络发展的融资渠道。据我们的调查,在农牧区市场的发展中,都存在着资金的困扰。主要原因:一是原有的商业银行网络在收缩,现在工商、建设、中国银行在农村没有网点,农业银行也逐步从农村收缩撤出;是信用社布点少,资金不足,放贷办理时间长,不能适应农村流通业的发展需求。由于资金市场的缺位,民间的“钱庄”黑市盛行,大部分流通经纪人在急需资金时不得不借“高利贷”,抬款以应急用。借“高利贷”的流通经纪人又压低收购价,打压农民利益,以保证他们自身的利润空间,这也是造成农牧民增产不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农牧区流通经纪人和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对资金问题反映最强烈,也是制约他们发展的首要问题。

3、农牧区流通经纪人、经济合作组织还有待加强引导和规范。当前农牧民流通经纪人队伍和各种经济合作组织虽然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市场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一是政府信息引导不够,农畜产品资源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部分农畜产品仍不能顺畅卖掉,形成积压和价格损失;二是部分偏远地区的农畜产品习惯于经纪人上门收购,由于经纪人不足或经纪人资金不足,使农畜产品错过最佳销货期,加上农畜产品不好储存,造成了损失;三是流通经纪人、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由于目前经纪人大都是各自经营,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也很小,尚不能承担农畜产品市场与大企业的链接作用,应对市场变化的抗风险能力差,对市场发展壮大的推动不足。四是部分经纪人和经济合作组织不能够守法经营,还不同存在着向农村倾销过期食品、劣质价高商品等坑农害农行为。

4、农产品批发、零售集贸市场软硬件档次低、管理水平差。**市农产品批发、零售集贸市场大部分起点低,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也大部分停留在卖摊位、出租摊位和收费的水平上,市场的建设和管理还基本处于自发的阶段上。如:**市白音太来果菜批发市场,占地8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达1.8亿元,辐射**、赤峰、兴安盟等广大地区。但由于软硬件环境层次低,特别是管理水平差,已经严重制约了市场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

三、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必须站在“执政为民,加快发展”的高度,以为“三农”服务的视角,采取综合配套的政策措施,才能够达到促进农牧民增收,扩大农村内需,提高农牧民消费的目标。

(一)、健全农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畅通销售渠道,使农产品能够卖的出、卖的好,促进农牧民增收。要抓住国家对农产品市场实施促进市场上规模、促进市场上档次的机遇,大力发展有资源特色的农畜产品交易市场。促进现有农畜产品交易市场提高质量和水平,提升农畜产品市场档次,扩大交易量,促进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打造品牌农畜产品市场。发展有资源特色的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其宗旨就是以资源为依托,以特色创品牌,提高知名度,扩大辐射力,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即一个市场带动一片农牧区经济发展,脱贫致富。**市有资源特色的农畜产品交易市场,都是依托当地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其生产条件较好,产品质量较优,产量大,生产地域相对集中,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经重点培育,能进一步提高市场知名度和辐射力,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特色农畜产品交易市场主要有:

1、瓜果蔬菜交易市场:如:白音太来果蔬批发市场;开鲁蔬菜批发市场;开鲁道德红干椒批发市场。

2、粮食交易市场:如:**玉米批发市场,科尔沁区大林粮油批发市场。

3、牲畜交易市场:如: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舍伯吐牲畜交易市场。

4、其他各类综合农贸市场:如:三角公园农贸市场,金通农贸市场等。针对我市农产品批发、零售集贸市场软硬件档次低、管理水平差的实际,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是促进现有农畜产品市场上档次,上规模,提高质量和管理水平上。首先要加强大型重点市场建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力,对农牧业经济有拉动力的大型现代化的农畜产品市场。其次,要加强农畜产品市场的服务管理,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把好市场准入关,提升市场档次;最后,要鼓励农畜产品市场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实施原

产地名牌战略,大力培育具有市场前景的名牌农畜产品,提高农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加大附加值,提高科技含量和规模效应,增强农畜产品的竞争力。(二)、创建农村现代消费网络,促进工业品下乡,构筑便民消费平台。要抓住商务部在全国农村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战略机遇,用3—5年的时间,对现有农村商业资源进行整合,逐步形成以大型商场、超市、物流企业为龙头,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为纽带,镇村两级农家店为基本单位的新型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首先要选择信誉好,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村百货店,采取鼓励措施,对其改造扩建,使其成为符合连锁要求的农家店。其次,对信誉好,实力强的大型商场、超市、物流企业,实施政策引导,鼓励其开拓农村市场,与农家店加盟,采用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的方式,创新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的新网络、新模式。三是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鼓励多条经营渠道、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活跃农村市场,积极培育和发展不同形式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发展小型超市、仓储式商店、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提高农产品、食品安全性和流通效率,形成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

(三)、改革和完善农村信贷体制,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加快,由于农村、农业、农民大都处于弱势的产业和地域,各大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牧区撤出,农村经济发展遇到了融资难的新挑战。因此,必须要以改革的思维建立完善农村信贷体系,为活跃农村经济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一是要改革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政策。现行的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政策是粮食市场封闭不放开的条件下的政策安排,随着粮食市场的放开和市场化,其信贷政策也要做相应的改革调整。变现在的只向国有粮食企业贷款为同时向国有粮食企业、民营粮食企业、农村经纪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贷款。二是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壮大经济实力,转换运行机制,通过改革使之成为方便农牧民贷款的功能健全,网络完善的农村现代金融机构。三是优化农村融资环境,打击地下钱庄和抬款等高利贷行为,保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

(四)、积极发展农牧区流通经纪人队伍和各种经济合作组织。要采取政策措施对经纪人队伍和各种经济合作组织予以支持和引导:一是要享受过去国有粮食企业享受的信贷政策,给他们创造公平的信贷环境;二是对从事为农牧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一些领域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优惠,特别是在发展初期和起步阶段,让他们像农牧民免除农业税一样实实在在的得利,使他们在3-5年时间里有一个快速的发展。三是引导经纪人和各种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自己组织内部的收购储备金,吸收组织内的个人股。收购储备金主要用于农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节余缺。四是对在活跃农村市场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经纪人和经济合作组织给予资金政策等支持,对少数不讲信誉、坑农害农的不法经纪人和经济合作组织予以取缔和打击。

第三篇:农村社区卫生组织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近年来,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的投入在加大,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补贴在增加。这些举措充分说明中国领导人已经把农民的健康和医疗问题放在了一个十分显著的位置上,是“执政为民”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为从源头上打破“小病不治拖成大病,治大病又需要消耗更多资源” 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为了积极应对传染病控制和慢性病增加的双重挑战,有效解决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问题,我们建议政府把下一阶段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转到加强农村社区卫生组织体系建设上来。

对现状的分析

目前农村卫生的发展难题,是在有限资源紧约束的条件下,如何对高端(住院医疗)与低端(基本卫生服务)兼顾发展还是优先发展做出抉择,这个抉择因价值观、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不同而众口不一。我们发现,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主因,不仅仅由于投入不足,“重治轻防”、“重住院治疗轻基础医疗”,还有卫生服务体系的机制和体制障碍,也导致了覆盖低、服务差、收费高、受益少,和负面因素的控制难度加大。

目前的突出问题,一是新型合作医疗对农村卫生发展的推动方向过于单一,以大病为主,只给大病患者以补贴,致使政府补偿大部分流向地段和地段以上医院,基层卫生更加边缘化了。医院的补偿人次占总人次的 48.3%,补偿金额占到总额的 71.83%。而在不同级别的医院,医疗费用相差很大。例如云南大理,阑尾切除术的总费用乡卫生院 996 元,市医院 2365 元,市乡倍差 2.4 倍;孕妇正常生产总费用乡医院 339 元,地段医院 668元,市医院 1531元,市地段倍差 2.3倍,市乡倍差 4.5 倍。二是政府补贴农民的资金有相当部分被乡镇和地段级卫生机构以牟利手段吞掉。据北京大学医学部 2005年对河北等地的调查,农民从新型合作医疗中得到的报销额仅占大病花费的8%。三是没能找到推动农民直接参与监管的方式,致使新型合作医疗运作几年,仍旧只有政府的积极性,制度的管理成本过高。政府的管理成本尽管按规定在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补贴之外另出,不过据中部和西部 6地段调查,低的地段份人均 2.37元,高的地段份甚至达到人均 4.83 元这些问题启示我们:第一,农村卫生难题很多,错综复杂,政策决策的优先安排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二,体制转轨时期的农村卫生发展必须同时配套改革,尤其是卫生机构改革和政府治理改革;第三,农村卫生发展与改革只是农村问题的一个子系统,而把它放置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这个历史任务当中,就成为政府与农民联手投入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机会。农村社区卫生组织体系建设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政策建议

一、把下一阶段农村卫生工作重点转到加强农村社区卫生组织体系建设上来。

所谓“社区卫生服务”就是针对一个社区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所提供的一揽子基本预防保健与医疗服务。如果我们把卫生服务的整个过程比作一条连续不断的河流,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是做“上游”的无病早防(控制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以及有病早治(防止小病拖成大病)的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的成本低,效果好。预防胜于治疗是传统的智慧。加强农村社区卫生组织体系建设不仅对于建立真正有效的公共卫生体系具有打基础的作用,也是及时预防和控制常发、多发和慢性病(治疗成本高)的有力措施。卫生部两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从 1993 年的 87%下降到 2003 年的 56%,这与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的网底破裂有关。与此同时,农村前两位的慢性病(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在10年间增加了近两倍(从1993年的1.6%和2% 分别上升到2003年的 3.1%和 2.5%)。由于许多慢性病都与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方式有关,通过加强卫生宣教(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而仅仅通过“保大病”的“新型合作医疗”难以解决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重要的“便民工程”和“惠民工程”,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发现:61%的农村病人是在村一级医疗机构就医,而 2003年全国农村尚有 23%的行政村没有村卫生室。有村卫生室的地方,绝大多数村医成了靠卖药维持生计的个体医生,包括预防保健在内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卫生服务并没能开展起来。即使是建立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地区,虽然一部分患“大病”的群众得到一定的费用补偿,绝大多数群众就近就医的环境也没有得到改善,边远山区缺医少药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针对这个问题,个别地方政府和农民组织例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政府和陕西省洛川地段“旧地段镇农民医疗合作社”从实际出发,大力抓了“重点村卫生室”或统领周边几个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深受群众欢迎。

二、引导建立农民健康合作组织,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和机制创新。

与城市改制不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属于体制和制度创新,其关键是解决推动体制、制度创新的动力、能力和压力机制的问题。陕西洛川地段旧地段镇以组织农民医疗合作社为突破口进行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旧地段镇农民医疗合作社(镇农医合)于 2004 年 月建立,全镇农民成为社员,各村选农医合代表,形成村代表到镇代表会的代议制的农民自治组织。镇农医合通过集体筹款、集体签约、集体购买、集体监督的方式,要求乡镇卫生院向下布点建立卫生站,提供规定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推动需方(镇农医合)对供方(镇卫生院)既补偿又制衡,在互动中走向动态平衡。农医合镇(小)统筹试图与当地新型合作医疗的地段(大)统筹相配合,探索一个大小统筹结合、地段乡卫生服务结合的农村卫生服务新模式。试点的效果是:

1、以集体筹资买社区服务的方式补偿卫生人员的服务成本,规定药价降低到进价的 7%以下,且收支两条线,服务人员的收入一律工资化,与卖药牟利彻底脱钩,解决了动力机制的问题。

2、农医合与镇卫生院签署规定明确的社区卫生服务协议(统一进药、统一定价、免费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档案、慢病追踪、康复随访、健康教育、24小时值班等 7 项社区卫生服务),且各村农医合代表(34人),每月以信息传递卡和服务反馈卡对农户进行满意度调查,形成切实可行的监督制度,建立了一支活跃在农村基层的农民卫生监督员队伍,解决了压力机制的问题。

3、以成本效益为原则、筹集社会资金模拟政府为社区卫生组织体系进行规划、融资、排产、监督,试图探索能力(硬件、软件)机制建设的路径。

实践经验证明:第一,以农医合组织启动社区卫生服务小统筹的方式能够得到大多数农民的真心拥护。课题组对试点镇和对照组(非试点镇)的抽样调查表明,试点镇对各项服务的满意度参差,但都比对照组高。对药费合理、看病方便、慢病服务、预防服务、急诊及上门服务的农民满意度,试点镇与对照组的数据分别是 74.8%(36.9%)、74.2%(59.4%)、43.9%(34.6%)、54.5%(42.4%)、60%(35.3%),而当试点镇的农民被问及对社区医疗服务站是否感到物有所值时,回答很值得和还算值的占到 84.6%,是各类医疗服务机构中评价最高的。

还有,试点镇的 89%,对照镇的 82.8%的农民都赞成成立农民医疗合作社,由农民代表直接反映对卫生服务的意见,试点镇的86.1%,对照镇的67.2%的农民还赞同以民选和公开竞争的方式选农民代表。第二,只要精心规划、认真施行,特别是在借助农村尚存的社区信任关系基础上形成农民合作组织对社区卫生机构既补偿又制衡的机制,完全可能控制社区卫生组织体系的建设成本,获得较高的成本效益。试点经验证明,农村社区卫生组织体系的硬件建设并不是一个“无底洞”。

首先,一次性硬件投入的水平可以承受。当地依服务半径 1.5 公里,服务 1000-3000 人的布局原则,旧地段镇卫生院建立了覆盖全乡 13665 人的 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首次投资仅 1.32 万元,平均每站 2200元,每个农民不足 1 元。经过两年运转,又添置设施 1.1 万元,完全可以支撑服务站的基本运转。其次,社区卫生服务的日常运转经费也是可以接受的。旧地段镇6个社区服务站共有13名卫生人员,第一年全年支出工资81294元,月均工资521 元,运行费加管理费用 21650元,总额为 102944 元,分到每个农民的费用只有 7.53 元。

三、以乡镇卫生院机构改革为中心进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改革

近年来对乡镇卫生院建设的社会认识统一到非但不能取消还必须强化上,方向是正确的。自去年以来中央政府投资支持乡镇卫生院房屋和设备改造也是对的。只是,发展政策若得不到改革政策的配套支持,不解决乡镇卫生院的补偿机制、监管机制和管理体制的问题,仍旧各行其是下去,一些地区乡镇卫生院以国家投资为经营本钱,不搞社区卫生服务只热衷于赚钱养人,甚至自行提价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将难以避免。农村卫生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稳定、有限竞争的半市场的公共服务环境,而要达到这一宏观目标,微观机制的配套改革,尤其是形成乡镇卫生院公办民营的托管与农民监管相结合的运营机制是问题的核心。以往改革的缺陷集中于一点,是没能将外部环境的改善与内部机制的改革同步。尤其是内部改革难度过大(在人事问题和基本药品定价问题上最突出),缺乏来自外部对机构改革的必要政策支持和政策保护。

具体建议本着动力、能力、压力机制“三力建设”一起抓,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原则,我们对于如何加强农村社区卫生组织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初步建议:

(一)以改革的精神规划农村社区卫生组织体系,重建农村卫生服务三级网的网底。

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是农村卫生公共设施的网底工程,要以覆盖农村全部人口为目标,而不应择优投入几个“重点村卫生室”以示政绩。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乡镇卫生院的下属机构,网底的硬件建设投入要结合乡镇卫生院的配套改革通盘规划。要以乡镇卫生院机构改革、体制改革基本到位作为政府投入的前提,凡是达不到标准的可暂缓投入。投入资金可来自中央政府拨专款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凡投入硬件的卫生院和下属的社区服务站,均须进行外界评估。要特别说明的是,三级网的网底原为村卫生室。但据实地考察,村卫生室大都名存实亡,原有的村医或成行医个体户或将卖药视为家庭副业经营。国家投入到村卫生室的资金演变为对个体农民的馈赠(其中不少是村干或者其亲戚),大都使得富户更富,未能产生所期望的公共效益。国家真正需要的是以成本效益为原则,逐个筛选,将合格且又愿意入网的村医和家庭户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网络建设的资源,一旦入网,就要依照统一规范进行公共管理。

(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运营经费来源,整合农村卫生发展政策。

根据试点经验,人均 10-15 元左右基本上可以保证一个 1.3 万人口乡镇的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年运行经费需要。这笔钱既可考虑从中央和地方新增加的“新型合作医疗”的投入资金中出,又可考虑从农民投保新型合作医疗个人账户的资金中出,还可以考虑配比法。即无论大病小病,住院保障还是社区服务,都采取农民和政府按一定比例合作出资的方式,不过,不再保留个人账户(目前农民存在个人账户的钱大都成为死钱,主要起心理安慰作用,不能投入运转)。如农民目前每人每年为新型合作医疗出资15 元,政府补贴 30 元。可以将 45元中的 15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30 元用于大病和住院保险。由此,以大病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就可以自然地扩展为包含社区卫生服务在内的系统整合的农村卫生发展政策。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三)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目标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培育补偿与制衡并举的机制。

乡镇卫生院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自身赢利,而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在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的网底建设规划后,以中央政府为首的各级政府负责进行软硬件的能力投资,社区政府(地段、镇)负责支持农民组织进行监督,乡镇卫生院负责内部改革。在宏观环境得到改善的条件下,乡镇卫生院完全可以根据发展的需要调配人力。在职人员凡不服从分配下基层者一概以自动下岗论处;同时可不拘一格地招聘合格的社区卫生人员,实行社区服务站竞聘上岗制。上岗者一律采取基本工资加奖金(根据工作表现)的政策,新旧人员使用、培养一律,社会保障制度也要逐步走向一律。在补偿制度落实的同时加强制度制衡: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免费或收取材料费,基本药品的销售实行低差价或零差价。

(四)制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规范,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政府应当组织力量(包括专家和有丰富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经验的乡村医生)研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制订不同级别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上岗资格以及考核标准,编写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培训教材,支持与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五)培育农民健康合作组织。

以社会组织登记政策和政府发动各类基金会给予大力支持的方式,在有条件的地方,培育和推进农民医疗合作社或健康合作社,以探索有组织的农民群众参与卫生监督的制度化或者半制度化模式。

(六)支持综合性试点。

以上各条均可先试点,后推广。建议中央政府责成有关机构牵头,允许和鼓励相关研究机构与试点地段挂钩,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改革与新型合作医疗相互配套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改革试点,给予这类试点一定的政策空间。

第四篇: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国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信息化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不少的发展瓶颈和矛盾。农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农业信息化调研课题组调查发现农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部门多头并进,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农村通信服务的成本高、收益差;农业信息技术成果实际应用不广泛;部分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组织运行不佳;农业信息共享、发布机制不健全,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有待改善。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瓶颈和矛盾: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决定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农业信息化的管理体系有待理顺;试点政策短期性与农业信息化建设长期性的矛盾;农业信息需求与供给对接困难,难以进入良性循环。总体来说,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呈现出来的特征是“硬件”(信息基础建设、服务体系架构)已经得到改善,但是“软件”(农业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亟待取得突破。考虑到我国现阶段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巩固,小规模的家庭生产将长期存在,因此,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基于农户的信息服务仍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农户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从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417份农户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样本农户信息终端拥有情况已得到明显改善,但信息来源仍然较为封闭,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体系介入农业生产经营的作用并不明显。在需求方面,样本农户的信息需求多为与生产、销售相关的信息,不同地域样本农户的信息及服务需求有一定差异。在消费方面,农户有一定的信息支付意愿,但支付能力和承受风险能力均有限。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在农户禀赋方面,户主的年龄、学历、经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会影响农户的信息支付意愿。同时,风险偏好、信息缺失、示范效应、有用性认知、信息渠道也是影响农户信息支付意愿的因素。

农户采纳信息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信息(技术)的有用性、易用性认知会影响其获取信息的态度,进而影响其获取信息的行为,并影响其实际应用结果。因此,农业信息服务的关键是要向农户提供有用性高、易用性好的信息。基层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研究 从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站问卷调查结果看,样本信息服务站硬件设施、工作人员配备良好,但运行效果一般;在业务方面,样本信息服务站大多仅从事信息服务相关业务,由于自身“造血”功能缺失,资金不足成为样本服务站的核心困难,导致服务站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在信息中介服务方面,呈现有效信息需求和有效信息供给同时不足。

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建议

应遵循因时而异、因地制宜、长期推动、低成本、注重实效等原则,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具体的举措包括:

做好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有效解决各自为战、叠床架屋的局面,需要从中央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部署。首先是理顺管理体制,成立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农业信息化建设各阶段的主管机构。通过强势的领导体系,打破部门界限,摒除部门利益,形成联动工作机制,制定日常工作制度,保证建设经费、信息资源、人员的整合和共享。其次是要制定好农业信息化宏观发展规划,科学地界定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边界,确定农业信息化各发展阶段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方案。同时,顶层设计还应解决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明确各自分工。

探索供给机制,完善财政支持体系 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推动,为改变这种局面,有必要通过安排不同物品的供给制度,引导建立多元化供给机制。在财政支持方面,可以通过中央和地方的专项建设资金支持以及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价格监管等手段的运用,逐步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及第三部门共同支撑的机制。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水平差异,需要创新财政支持体系,在不同的地区尝试运用不同的手段,避免“一刀切”的扶持政策。

整合各方资源,打造知名信息平台 网络时代具有“眼球效应”和“赢家通吃”的特征,多方、各级分别建立平台只会导致资源分散,不利于服务质量提升,而少量的信息平台反而有利于发挥“眼球效应”,降低用户搜寻成本。建设农业公共信息平台不在多,贵在精,应通过合理机制将各部门有限的财力有效整合,合力办大事。同时,应大力向用户宣传信息平台,以形成集聚效应。

分析用户需求,加快农业信息开发 解决农业信息的交流和知识共享问题不能寄望于政府单方面的“给”,而应靠农民的“拉”,把农民的需求视为农业信息化的“第一公里”,从农业信息资源中开发出对农民有用、易用的信息产品,处理好信息(服务)“接地气”的问题,才能有效解决这一困境。由政府直接开发并供给满足农户需求的信息的效率并不一定是最优的,实践中,可以尝试其他的供给机制,如引入第三方进行“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等方式,扶持农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导入社会服务,搞活信息服务体系 为促进农村信息服务站的可持续经营,一方面可与电信等部门合作,共建信息服务窗口,同时有步骤地引导信息服务站自主开展一些经营性业务;另一方面,为保障信息服务站的公共服务功能,政府可以对服务站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补贴,并辅以一些社会管理职能,用活服务站,提高农民拜访服务站的积极性。

扶持关键技术,强化成果推广应用 为有效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应当引导和鼓励国内相关机构积极研发和推广适应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应用系统和各类信息产品,扶持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关键技术的开发。一方面面向

特定用户,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示范及应用,通过制度安排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另一方面也要面向普通农户,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注重农业信息资源的知识化沉淀,提升信息的价值,并强化查询智能化设计,改善信息平台的易用性,为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有效信息。

作者单位:农业部信息中心 刘涵

(来源:农民日报)

http:///2006nwkx/html/201212/%7BC69ADD03-9BD5-4F13-9116-0194426E45E7%7D.shtml

第五篇: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问题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56年,至今已有50 a的历史,特别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迅速增加,类型逐渐丰富。与此同时,我国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先后颁布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发布实施了《中国生物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纲要(1996年—2010年)》,组织编制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同时,国家先后批准加入了包括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华盛顿公约)、《关于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拉姆萨公约)在内的20项以上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和条约,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生效和实施,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资源和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加剧,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自然保护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

1、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1.1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

今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数量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根据国家环保局2010年环境年报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个,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23个,并有26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自然保护网”,30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虽然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不管是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面积上,都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用人均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计算,水平是很低的。所以,在保护区的建设上面,仍然要继续努力。

1.2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

虽然我国早期的自然保护区大多是以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为主。但是近年来,发展了一批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地质地貌等类型的保护区,让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45%的天然湿地,8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特别是65%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野外种群,都依靠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并且目前我国自然环境最纯净、自然遗产最珍贵、自然景观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重要的区域,都存在于自然保护区中,保护区类型完善。

1.3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遍于全国

我国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按其保护价值和重要程度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地方级又分为省(市、自治区)级、地(市)级和县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需要国务院批准,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目前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程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有些省份保护区数已超过50个,如海南,云南,广西等省(区):在面积上,好几个省份的都超过了1万平方公里,如广西、云南、新疆等省(区),其中新疆自治区的保护区面积更是超过了10万平方公里。现在无论是在沿海和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植被区域,还是在高原、荒漠和草原区域都建立起了若干自然保护区。全国自然保护区网已初步形成。

2、存在的问题

2.1行政立法不完善

虽然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立法为自然保护区的依法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自然保护区基础薄弱、经费不足、体制不顺等原因,使得自然保护区在发展过程中其立法与现实发展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如1994年10月9日颁布,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等活动”,也就是说在自然保护区内凡涉及到采伐树木的建设项目,如开路、架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无法开展,从而制约了自然保护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2.2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

《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较为普遍的管理体制是业务由省(区)级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行政由市级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实行业务与行政分离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存在着职责不清、权利不明的弊病。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自然保护区划定后,担子几乎全落到了地方政府头上。

2.3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2.3.1基本建设投资

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四条“⋯⋯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二十三条“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国家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规定了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计划与经费问题,但是没有明确由哪一级政府解决。2.3.2事业管理经费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建设投资,一般是通过分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经省和国家批准后拨款并实施。而维持自然保护区正常运转的管理费用,如工资和福利待遇、设备和基础设施的维护与运转、差旅、交流、宣传等各种经费支出,则主要靠地方政府投入,其结果往往是朝不保夕,捉襟见肘。

2.4自身管理体系不健全

2.4.1 管理干部调动频繁现行的行政管理体系

都有“届满选举”,自然保护区主要领导按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都随“届满选举”而换岗,使得保护区业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得不到有力保证,很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2.4.2松散型的管理体系

多数自然保护区无计划,年终无总结,就连财务报表也是套用国有林场的,上级对下级无指令,下级对上级也不用汇报,干好干差一个样,全凭良心干活。保护区各自为政,相互之间互不了解,更不用谈取长补短。这种“松散型”的管理很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质量升级。

2.5业务素质普遍偏低

由于自然保护区经济来源不稳、地域偏僻、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地位不高,从事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面临的工作难度大而缺乏信心,科技人员因科研经费紧缺而无法开展工作,基层工作人员因工作条件差、待遇低而缺乏工作积极性。有能力的人大多设法离开保护区,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管护手段和基础设施普遍薄弱。据报道,44.2%的保护区无专门的管理机构,34.6%的保护区无专门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中科技人员仅占22.3%,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普遍较低。这种状况使得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滞后。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1.我国生物多样性损失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

[4]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分析 2.1 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2.2 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2.2.1 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草原的退化。

2.2.2 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

[5]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2.2.3 环境污染 2.2.3.1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2.2.3.2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

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2.2.3.3 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2.4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 ~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2.3 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

四.面对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的实施对策

1.保护对策

1.1 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

1.2 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 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 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1.3 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1.4 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2.管理对策

2.1完善法律条款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直接目标是把对人类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资源完整地保护起来,避免人类的直接利用,这就限制了人类的一些眼前利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时期,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与现实冲突非常明显,特别是在社区的经济发展需要与严格的法律保护之间,如《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等活动”,严重制约了社区的经济发展,是否可以在实验区,乃至缓冲区内的人工林经营方面适当放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三条“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的投入问题,但没有明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哪一级政府安排。2.2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应明确规定增加对保护区方面的投资,特别是增加在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人员工资、运行费用、科研等方面的投资,并确保保护区有足够的财力按照现行土地和移民安置法规的要求落实对受影响社区居民的补偿。《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四条、第二十三条规定了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计划与经费问题,但是没有明确由哪一级政府解决。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分级管理体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经费由中央财政支付,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经费由相应的地方财政支付。现在,保护区虽然可以获得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但是来自国家、地方政府的资金非常有限,不可能满足保护区对经费的各种需要。因此需要考虑多种手段偿付保护区内的环境服务。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用水权交易、碳交易来增加保护区的财政资源。私有企业对中国的保护事业所做的贡献虽然逐步上升,但是仍然有限。另外,国家应制定野生动物致人伤亡及毁坏农作物和其他设施的补偿政策,并明确补偿资金的来源,以使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因野生动物而受到损害的群众得到相应的补偿。2.3严格执行规划

《总体规划》是每个自然保护区落实有关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的具体方案。方案的制定必须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并且要结合保护区和社区的实际。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方针,根据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理论与原则,必须合理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3个功能区,把保护、科研、监测、教育和旅游等结合起来,统一规划与布局,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旅游与教育、保护区与社区发展等关系,致力于保护区和社区经济的同步发展。国家及相应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要对保护区的总体规划进行认真审核,并严格监督执行。总体规划是自然保护区始建初期的基本建设方案,属于近、中期建设规划,从保护区的建设目标和发展的角度考虑,保护区应该经过多方面论证,制订出体现自身特点的、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使保护区的事业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

2.4提高整体素质

自然保护区多数是由过去的国有林场转变而来,管理和业务素质普遍较低,自然保护区的工作除管理之外,以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业务工作为主,这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如何提高保护区职工的整体素质,是自然保护区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应使保护区的所有职工都接受在职培训,使他们获得有效完成任务以及取得事业上的进步所必需的能力。二是鼓励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使不同的保护区之间可以交流学习,同时鼓励科研等项目的相互合作。三是建立竞争机制,使工作出色的职工得到奖励,使有能力的职工得到晋升。

2.5发展社区经济

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与社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孪生兄弟”,保护区只有根据社区居民生存发展的需要,通过促进和参与利益共享,发展自然保护区产业,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只要社区的经济发展了,居民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降低了,自然保护区也就达到了保护自然的目的,同时也缓和了社区矛盾,使周边群众和社区从自然保护区的潜在破坏者变成共同管理者,把孤立的生态系统变成了开放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从而达到长期有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需要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制定特殊政策,予以大力扶持,为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提倡保护环境时应避免绝对化,可在不破坏资源的情况下合理有效地利用,做到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兼顾。

下载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_现状_问题与政策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_现状_问题与政策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范文模版]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李志萌 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伴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由国家统购统销的流通体系经过市场化改革逐步演变形成的。目前,在农业发展由......

    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现状与发展前景(推荐)

    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现状与发展前景 字体大小:大小 sdyght发表于 10-03-26 15:17阅读(362)评论(0)分类:中国政府对农村沼气建设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

    廊坊市限额以上流通企业经营现状、问题及建议

    廊坊市限额以上流通企业经营现状、问题及建议 ——金融危机对流通企业影响情况问卷调查报告为深入了解廊坊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以及在保经济当......

    我国的国内贸易促进政策与现状问题

    我国的国内贸易促进政策与现状问题2006-7-25 16:52 研究院商务信息部·沈丹阳 张育林一、国内贸易促进政策现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政府对国内贸易的经营管理逐步放开,目前......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

    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中国现正处于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市场基础,及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不同。 就美国而言,美......

    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现状与问题

    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以南京市高淳县图书馆为例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特别是在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

    我国企业征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从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经验来看,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都是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的。企业征信业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已经有170余年的历史,形成了......

    我国企业征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从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经验来看,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都是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的。企业征信业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已经有170余年的历史,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