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文献综述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消费市场蕴藏了巨大潜力,农村消费信贷在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已刻不容缓。
一、我国农村消费信贷的现状
(一)消费信贷的含义及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意义
消费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及基本动力,消费信贷的产正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必然产物 ,是社会生产发展和人们消费结构变化的客 观要求。、所谓消费信贷是指金融机构为购买消费品的客户提供的一种信贷业务。它以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力为放款基础,旨在通过信贷方式预支远期消费能力,来刺激或满足个人即期消费需求。其中农村消费信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拓展我国农村消费信贷不仅具有广阔的前景,而且更有其重大的经济及政治意义。我国正处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历史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居民消费信贷已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因此拓展我国农村消费信贷是转换增长模式及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和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
(二)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 ,国家对破解“ 三农 ” 难题进 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随着对农民税收 负担的减免及各方面扶持政策的逐步 落实 ,农民的收入较以前有所增加。农 民为提高生活水平,在建房、置车、购买 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教育等方面的 消费投入也在增加。可是无论在收入 还是消费上的增长速度都远远慢于同 期城镇的增长。伴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农民对 消费信贷的需求也开始出现并呈逐渐 增多的趋势。一些金融机构包括农村 信用社顺应这一趋势 ,围绕国家开拓农 村消费市场的政策导向 ,积极地开展了 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有益探索 ,取得了 一些进展 , 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但是 , 从总体上看 ,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还处 于起
步阶段 , 不论是重视程度 , 还是信 贷产品的创新、信贷服务的适应性等都 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适应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急迫需要 ,也不能 有效挖掘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巨大潜 力 ,以至于被人们认为应该具有广阔发 展空间的农村信贷市场却发展缓慢 ,严 重滞后。金融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的作用在农村 ,以及农村信 贷市场上却体现得极不充分
二、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分析
学者胡志诚(2011年第十二期)认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环境不足是影响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之一。调查显示,80%的银行机构反应农村消费信贷风险控制较难,农村消费体系建设进展缓慢,导致农户资信评估困难,银行机构信贷发展和管理成本加大,影响了消费信贷业务的拓展。
张俊、曾凯(2011年第四期)认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影响从村消费信贷需求的因素之一。在消费潜力巨大的农村地区,由于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致使有家电消费意愿并具备消费能力的消费者不愿消费,其潜在的消费需求难以变为现实的消费需求。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完善,你那个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更是缺乏,所以农民不得不减少即期消费支出。
作者贺永玲(2009年8月)指出农民相对更为保守的生产生活观念和消费习惯束缚了消费信贷的发展。一是中国长期以来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在农村表现的尤为强烈,对“借钱消费”行为还难以完全接受。二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风险预期增加,抑制了农民扩大生产的行为,仅满足于传统的田间耕作。三是当前诸如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大多不涵盖农村居民,生病、养老、丧失劳动力后的生活费等需农民自行储备,使农民保守的消费观念更加难以改变。四是大多数农村居民在习惯上更注重考虑子女的未来生活,满足于“隔代消费”。这些因素的存在总体上限制了对农村消费信贷的需求水平。
作者李辉(2006年)在其文章中指出,农民收入水平低,承贷能力差是直接影响消费信贷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直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突出问题。尽管国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增收措施,单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据调查显示,我过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这种收入水平,客观上决定了农民应付日常消费尚可,若用于还本付息的消费贷款,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二、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发展提出的若干建议
作者唐健(2010年12月)认为大力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特色的信贷产品和服务。一是创新业务品种。金融机构要价款农村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和风险控制能力以内开发多样性、系列性金融产品,适合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要结合农户的实际需要,适时推出灵活便利,易于被农村消费者接受的消费贷款种类。二是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要由单一的贷款支持向综合性的金融服务转变,积极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提供银行卡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覆盖面
学者周文魁(2010年第四期)认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对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有积极的作用。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拓宽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服务手段,提高人员素质,规范内部管理,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推广票据业务,畅通结算渠道,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减轻农民利息负担。金融机构应转变重批发轻零售的传统思想,树立以公司业务和个人业务并重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新理念,重视研究和开发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简化贷款手续,改进服务水平,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开发出适用于农村的消费信贷产品。
作者李香稳(2010年6月)提出深入开展农村消费信贷政策宣传。以农村金融机构为重点,形成对消费信贷的正确认识。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重点仍然囿于传统的生产性项目,在消费信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方面自身还存在着很大的制约和不足。必须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对消费信贷的认识,建立开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经营理念和业务机制。引导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内部的工作人员系统学习消费信贷的相关知识和操作经验,提高业务人员的认识水平和操作能力。督促各金融机构尽快设立经营消费信贷的专门业务机构。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特点,制定专门的营销策略和服务内容、消费客户群体等,尽快地使农村消费信贷业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要加强针对农户的消费和信贷知识宣传。积极引导农民更新消费观念,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舆论宣传媒介,引导农民合理消费,在摈弃铺张浪费等陋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健康积极的现代消费观念。
作者刘宝珍(2009年)认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是应对我国农村消费发展的对策。近年来,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已经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了全免费,农村“低保”和养老政策也在逐步推广。但是,“广覆盖,低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没有让农民彻底从“看病贵、上学难、存钱养老”的顾虑中解脱出来。只有建立起覆盖整个社会的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农民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才能给农村消费信贷“松绑”,让农民更敢消费。同时,政府应进一步简历相关法律制度,制定有关消费信贷方面的法律和监督机制,使个人信用报告、法律责任、催收贷款、提前还贷等问题有法可依,依法维护农民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为消费信贷进入良性循环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参 考 文 献
【1】《当前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高亮,2007年11月(10)
【2】《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几点思考》,田良玉,2006年2月,(41-42)
【3】《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的愿意及对策》,张晓萍,2011年9月第1期,(98-99)
【4】《农村消费信贷发展调查分析》,娄耀萍;梁爱香,2009年6月(74-76)
【5】《拓展农村消费信贷问题探究》,李稳香,2010年6月,(42-43)
【6】《关于拓展我国农村消费信贷的思考》,徐充;张志元,2009年第九期,(37-43)
【7】《论我国消费领域拓展方向》,于海山,2004年2月(66-68)
【8】《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张俊;曾凯,2010年(4)
【9】《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状况及调查研究》,倪晓倩,2009年8月
【10】《优化消费支出结构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杨婧;周发明,2009年4月
【11】《农村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胡志诚;唐健,2010年第12期
【12】现阶段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缺陷【N】.中国经济时报,刘化,2004年5月
【13】《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的金融支撑研究》,隆宗佐,2007年4月
【14】《改善农户小额信贷的思考》,周淑玲,2006年2月(45-73)
【15】《农村社会保障从法律角度的思考和完善》,饶常林,2007年1月
第二篇:试析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
内容摘要: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潜在的汽车消费欲望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的可能性。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本文着重探讨了制约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汽车消费信贷 个人信用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但贷款购车占新车销售总额的比例尚不足20%,我国个人消费性汽车信贷余额从2002年的2000亿元降到2005年的1600亿元,汽车信贷市场出现了逐渐萎缩的迹象,本文就制约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做出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制约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
社会个人联合征信体系不健全。汽车信贷市场的良好运转与发达的个人信用体系密切相关。我国目前虽然建立了全国统一联网的个人征信体系,但存在着覆盖面过小、涉及金额过少、项目不完善等问题,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条件下出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效应成为制约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扩大规模的最重要原因。
缺乏适宜的汽车消费信贷模式。目前国内汽车消费信贷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模式,即银行直接面对用户开展汽车贷款业务;另一种模式是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主体的模式,即由汽车金融公司直接面对用户,能够提供比银行更专业的汽车金融服务。这两种汽车消费信贷模式在目前政策约束下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促进汽车信贷规模迅速扩大。
缺乏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目前,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在我国具有明显的行业垄断性质,几大商业银行处于垄断地位,而又自成体系,由于政策性的原因汽车金融公司还未形成规模,致使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不能有效展开,尚未开放的市场体系严重阻碍着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汽车消费信贷担保制度不够完善。目前汽车消费贷款担保方式包括:房产物业抵押、有价证券质押和第三方担保三种。但目前房产抵押需由房屋管理部门进行评估、抵押登记,汽车抵押需到车管所登记,手续繁杂;依据《担保法》,学校和机关不能做担保,有能力提供担保的企业大多不愿意提供担保,私人企业原则上不能做担保,而致使贷款人无法按要求申请银行贷款。
购车环境与消费环境不配套。除去国家规定的税费之外,各级政府和部门在利益驱动下争相对汽车消费收费。据调查,在国家统一规定的车辆购置费之外,有23个省级政府在购车落户环节外又加收了各种不同名目的收费,平均收费相当于车价的8.6%,同时在许多城市,由于停车场地少、停车费用高、汽车服务业不发达等原因,常常出现私人汽车不如出租车方便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健全社会个人联合征信体系
应尽快扩大我国个人征信系统的涵盖面,建议由央行牵头,各级政府部门协助,组建社会认可的个人信用调查、评估事务所,把分散在各金融机构、税收、交管、劳动就业等部门的个人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形成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库,合理评价借款人履行金融义务的能力,有效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个人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个人信用风险管理。
(二)构建“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的消费信贷模式
“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的消费信贷模式是指汽车金融公司在台前、银行在幕后的合作格局,这种模式既可整合资源,又可相互促进,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消费者、经销商和汽车厂商之间多方共赢的局面,同时减少对金融机构的政策约束,建立开放的市场体系,推进整个汽车信贷市场的发展。
(三)完善汽车消费信贷中的担保与风险机制
大力推行法人担保和车辆抵押的担保方式。对资信较好的客户,实行第三方保证人担保,尤其应大力推行法人担保,因其具有可靠性强、风险小、方便快捷的特点,而对信誉一般的客户可继续实行保证保险方式;车辆抵押方式的关键是建立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作保障;另外汽车信贷机构还可以通过二手车市场、租赁等业务处理违约车辆,以减少其经营风险。
(四)完善配套的法律规范和社会消费环境
现有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及《 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搭建了一定的法律规范框架,但还应逐步完善和制定《担保法》、《经济合同法》、《抵押登记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法》、《个人信用征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框架内,约束政府的不规范行为,为消费者建立一个良好的购车消费环境,推动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
1.张先锋,单培,尹红.中日汽车金融服务业比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12)李静.对困境中的我国“车贷险”业务的现实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5(9)
第三篇: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摘要:在分析当前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农业部修订实施的2008-2015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总体规划和16个优势农产品分品种具体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期早日构建起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我国优势农产品快速、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优势农产品;制约因素;发展目标;对策建议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做大做强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对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支撑国民经济平衡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作者针对当前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制约因素
1.1设施薄弱,优势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水缺,人增地减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数是20世纪60、70年代完成的,多年超负载运转,损毁严重,减灾抗灾能力较差。目前主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配套率不足70%,中低产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以上。虽然国家对农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投资比重和总量仍然比较低,还没有形成良性的稳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
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比较低,畜禽圈舍建设落后,重大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粪便与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农产品交易、仓贮、物流等方面基础设施滞后,阻碍着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
尽管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但大豆、食用植物油、棉花等农产品产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2000-2007年,我国国内大豆产量由1 530万t下降到1 273万t,大豆进口量由1 042万t上升到3 082万t,年均增长16.7%,大豆进口依存度由48.1%提高到78.7%。2007年我国直接进口食用植物油823.6万t,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低于国际安全警界线。
2008年直接进口食用植物油816万t,进口大豆3744万t、油菜籽130万t,2009年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在1 300万t左右。棉花消费需求受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带动,国内产需缺口不断扩大。2002年我国棉花进口量18万t,2006年快速上升到364万t。2007-2008年棉花进口量分别为246万t和211万t。硬质面包小麦、软质饼干小麦等仍需大量进口。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双增长,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连续9年增长,但进口增幅远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已成常态[1]。
1.2科技含量低,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待提高
新中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农业科技贡献率由“一五”时期的19.9%提高到“十五”末的48%,2009年增至51%,但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也远远落后于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科技投入比例偏低,总量偏小。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不高,运行体制有待完善,科研、教育、推广衔接有待进一步改善。地区之间农业科技事业发展不均衡,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实用技术成果转化率较高,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较低。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任务繁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
长期以来我国注重农产品数量增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不够。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
品使用数量急剧增长,化肥、农药、兽药的残留和激素、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消毒剂的毒害作用越来越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食用品质和质量安全。受工业“三废”的影响,部分农产品产地环境遭受水、土、气等方面侵袭和污染,造成有害成分超标,对食品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近年来出现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瘦肉精**等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敲响了警钟。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监管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重大转变,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面监控,确保食用安全的重任[3]。
1.3组织化程度低,优势农产品产加销有待改善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扭转了我国农产品长期紧缺的局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仅仅用于自己消费,更主要用于市场交换,尤其加入WTO以来,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仅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而且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国千家万户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生产,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社会分工不明确,难以实现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目前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入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比例分别是35%和13%,处于较低水平。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的能力比较脆弱。近年来,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势头良好,但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亟待科学引导和大力扶持。
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多年来仍然以原料或者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相对落后,产业链较短,优势农产品产后转化增值优势发挥不充分。受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脱节的影响,我国食品出口贸易在占有相对优势的同时,国际竞争力已呈现减弱势头[4]。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薄弱,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贮存、消费等环节损耗比例偏高,优势农产品的市场均衡供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发展目标
2008年8月,农业部修订实施《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在原来规划的基础上,将牛羊肉拆分为牛肉和羊肉2个优势农产品,增添了马铃薯和天然橡胶2个优势农产品,并在全国调整划定了16个优势农产品的58个优势区域。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4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16个优势区域,强调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豆和油菜2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7个优势区域,从国内食用植物油供给不足的实际出发,强调提高自给率;棉花、甘蔗和天然橡胶3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9个优势区域,强调提高国内供给能力,突出保障产业安全;苹果、柑橘和出口水产品3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10个优势区域,强调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继续扩大出口;肉牛、肉羊、奶牛和生猪4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16个优势区域,强调转变养殖方式,保障基本供给。针对部分优势农产品的优势区域在空间上出现重叠现象,提出了复合产业带的概念,并指明了各类复合产业带的发展方向。
2009年2月,农业部编制完成并发布规划期为2008-2015年的16个优势农产品分品种的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全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总体规划到分品种规划体系基本形成。通过区域布局的优化,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在区域农业功能、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农业体系构建等5个方面得到强化,提高优势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优势区域对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能力。到2015年,形成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生产重点县(市、区、旗、团、场),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的现化农业产业示范区。
3对策建议
3.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出能力
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确保全国耕地1.2亿hm2和基本农田1.04亿hm2的红线不得突破。建立有效的土地培肥激励机制,不断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抓住国家财力增长和扩大内需的机遇,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强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农田水利和农村交通设施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增加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加快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推进动植物育种、农业机械化、农田节水、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农产品加工贮藏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一些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初步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解决农业生产缺水问题。搞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大植物保护、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渔政渔港等建设力度。加快中小型农田水利、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通过多种途径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业、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现代畜牧水产业,发展壮大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加大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启动实施粮食战略工程,积极开展优势区域的粮食核心区和后备区建设,全面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养殖业为重点,推进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农村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打造一批优势农产品的名牌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出口基地。加速先进适用农机具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优化装备结构,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分工合理、产业体系完备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
3.2加快科技创新与进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继续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开展动植物遗传育种、栽培和养殖、病虫害防治、营养、产后处理与加工、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研究,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特色二三产业、农民创业和农村带头人为重点,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发展道路,力争到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前列,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5]。
围绕种养业良种、投入品安全使用、生产操作规范、农兽药残留限量、产地环境保护、产品等级规格、包装贮运等为重点,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积极发展名牌产品,提高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优势产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对危险性疫病的防范和控制能力。率先在优势产区建成符合国际惯例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种植业非疫病生产区,推动我国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工作,建立从田间到市场全过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
3.3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产加销对接
充分发挥产业协会在分析产业发展动态、开展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交流行业信息、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维护生产者和相关企业利益方面作用,推动我国优势农产品生产、加
工、贸易、消费等环节的协调发展。培育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通过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分享到更多的产业化经营成果。鼓励、引导和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扶持发展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互助服务和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倡导以社会化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市场服务。
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优势区域种养业与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效对接,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进程。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优势产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加强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促进优势农产品的转化增值。鼓励农民创办运销组织,发展农业经纪人队伍,扶持农产品营销龙头企业发展。
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开展农产品产品拍卖、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和订单农业、网上销售、直销配送等新型营销模式。鼓励各类优势农产品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展示,逐步形成培育品牌与品牌促进的良性循环。建设功能齐全、反映敏捷的优势农产品信息网络系统,协调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和进出口贸易,立足国内实现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利用国际贸易调剂余缺。
3.4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促进产品产业升级
继续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增加农民的收益。逐步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全面落实国家对粮食、油料、肉类、奶类等农产品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优势农产品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巩固、完善和强化水稻、生猪等现有农产品补贴政策。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补贴品种和补贴标准,制定补贴办法。各级政府切实增加农业投资比例和总量,加大对优质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民收入性补贴政策,加大技术应用性补贴和生产性补贴力度。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加强农业支持保护,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和国家临时收贮政策,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保护生产者正当权益。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做好农业贸易谈判和涉农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工作,确保国家农业产业安全。
:
第四篇:浅谈制约农村篮球运动发展因素.
浅谈制约农村篮球运动发展因素 宿松县隘口初级中学吴纪安
谈起篮球运动,人们就会想到国内的CBA甲级联赛,更不能不想到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NBA职业联赛,那如影随形般运球技术、雷霆万钧的扣篮、行云流水的进攻……让所有喜爱篮球运动的球迷过足了球瘾,大饱了眼福。其实,从中国的篮球联赛甲A、甲B来看,篮球不是属于农村的一项运动,而是城市的“专利”。一个地区篮球运动的发展是和该地区工业化、商业化发展程度成正比的,农村从人口居住环境、聚居方式等与城市有很多不同之处,农村没有林立的高楼、发达的交通、繁华的商业、通畅的信息和高度发达的传媒,而上述一切又是现代篮球生根、开花、结果的沃土。与城市相比,现代篮球运动在农村的发展缺少了以下多个特有的条件。
第一,不具备必须的场地设施。
要开展篮球运动就必须多多少少地建一些体育场馆,这样才能吸引一些打球的人,打球的人多了,运动自然就开展了。但是,就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乡镇也不具备真正符合标准的篮球场,多数的农村中小学几乎连一边像样的操场也没有,有的学校所谓的篮球场其实就是一块平地、几根粗糙立柱外加两块破烂不堪的木板,再加上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圈圈。就是这样的球场也常常是农忙时的晒谷场和农闲时的放牛场。有的学校十多个班级近千名学生,六、七十个学生一个班,教、寝室的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哪里还有心思去建什么篮球场?况且中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寸土寸金,一
些人口稠密的地区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到0.1亩,而建一个篮球场至少得耗去0.6-0.7亩农田,在此种情况下想要多建些球场,确实存在很大困难。
第二,不具备深厚的商业氛围。
体育是一项产业。篮球也不例外。现代篮球运动总是与商业、经济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篮球运动之所以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是,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商业头脑灵敏的商家、企业正是看上这一点,出钱、出物资助篮球事业,以篮球的兴旺带
动企业的发展,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应具有诸多前提条件,例如交通便利,人们有足够的消费承受能力,愿意为篮球付出,心系篮球等。商家、企业才能借篮球活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上述的种种条件,又正是农村比城市多出的劣势,即使把看球赛真当作一种大众消费方式的话,在农村就显得有些超前,在农村,人们根本没有此种需要,就是有也是极少数;假若真有一天,在农村举办一次较高水平的篮球赛,场面也一定很冷清。我想,就是免费让商家摆上几块广告牌作装饰,商家也懒于参与。
第三,不具备发达的通讯传媒。
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兴旺,我想与媒体的参与分不开的。球迷要知道赛程安排、比赛的结果,要争长论短,要了解“内幕”趣闻,这些都给媒体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在休赛或比赛的季节里,一些球星能在各地的报刊、电视上叔叔亮相,有些媒体乐此不疲地提供版面或时段,这样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篮球信息买卖市场。而我国多数农村通讯传媒发展速度比城市慢了许多,一些报刊在投递的时间和速度方
面与城市相比就成了“卯吃寅粮”了,想当年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在京、沪两地播出,引发了当地各中小学生篮球“热”,而时隔多年的农村学生对《灌篮高手》仍是一问三不知。
第四,缺少闲余时间和锻炼意识。
农村的村民居住、生活方式与城里有些不同。村民是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大多以血缘关系聚在一起,他们有共同的生活空间,也有共同的话语空间,农忙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余时间也是走家串户、探亲访友、谈谈天、唠唠嗑、打打牌,一部分人认为打球不如打牌“爽”,觉得打篮球进行体育锻炼与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更有甚者对自己的子女打篮球参加体育锻炼都反对,认为是既劳身又伤财,是不务正业的表现。还有一些部门分管的领导,通常是“很忙”没有时间过问农村乡镇或学校的篮球活动开展情况,就是有时间也是当一下“钟点工”、“临时工”,而且一些农村学校的负责人也这么认为,学生是来学校学习文化知识的,篮球打得好有什么用?中考、高考又不能加分。少数学校为对付中考、高考,毕业班的体育课都让别的学科占用了。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干脆准备了两份课程表。
第五,缺少资金的投入和扶持。
篮球运动是产业是经济,但是一种大众消费,由于多方面原因,国家对农村篮球运动的发展投入很少,一些县乡虽然每年以这样“杯”那样“杯”组织几次比赛,但参赛的球队也不多,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观众自然很少。多数县市对农村的篮球活动投入几乎为零,而组织一次真正的县级或市级农民篮球赛或者是学生篮球赛更是“千年等一
回”,致使一些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也是名存实亡。难怪中国篮球协会当初开展跨世纪的“小篮板工作”也只面向一些大中城市,而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则成了被篮球遗忘的角落。
综上所述,要解决制约农村篮球运动发展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增加对农村体育设施投入,让村民在闲余时间有一定运动场所。其次,大力扶持农村的乡镇企业,使其逐步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并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企业,以此增加地方财政的税收,借篮球活动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的必要。第三,是加大对农村的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让农民获得更快的致富信息,从比较繁重琐碎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闲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参与篮球活动。第四,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更新学校领导人的办学理念,彻底转变办学观念,真正懂得一个学校如果缺乏体育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让占总人口80%以上有着近10亿的中国农民逐步觉得篮球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自学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为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五篇:我国农村消费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摘要:消费规模偏小、消费层次偏低、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是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的基本特征。要实现农村消费的有效开拓,要做到以下几点: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以奠定农民消费的坚实基础;拓展流通体系,并拓宽投资渠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财政与金融手段有效配合,以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关键词:农村消费;制约因素;对策;消费环境
一、引言
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从供给约束转化为需求约束,消费对经济拉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而持久的原动力。扩大农民消费不仅可以有效化解和消除当前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是当前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
尽管农村居民消费状况不断好转,但与国外及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存在总体消费水平提升缓慢、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消费结构不平衡和边际消费倾向趋于下降等问题。农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始终保持在9%以下的较低水平,远低于全部居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30%左右)。从支出结构看,食品、衣着、居住等基本生活型消费支出占比高,三者合计占60%以上;而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较高层次的享受型消费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积极探寻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规律,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
1.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与工业及其他的产业相比,其劳动力生产率低,因而农产品的附加值较其他产业而言是极其小,同时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民在很大的层度上是靠天吃饭,自然环境好的情况下能有很好的收成,否则,则可能会颗粒无收。因此,农民的收入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这使得农民基本上形成了存储消费能力的习惯,这极大的制约了农民的消费意愿。
2.农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种植都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这就显露出极大的结构性矛盾:首先,农产品中一般性产品多而经济型作物偏少;其次,农产品大多数都直接出售,而未经过加工或深加工,这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农民的收入少;同时,农产品的生产由于没有经过合理的规划,很容易就形成了扎堆种植,这样的现象在各个地方都很常见,常常是一种农产品前一年的价格可观的话,则在下一年就会有大量的农户选择此种作物,而遭受到由于供大于而带来的农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消费环境差
1.基础设施落后。近几年来,扩大内需的重点主要是在扩大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这使得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资金增加很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在一定曾度上得到了改善,近年来村村通公路的政策为农村道路的畅通提供了政策保证,但对农村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来说,资金的投入量还远远满足不了建设的发展需要,甚至还有许多农村地区的供水、供电问题根本还没提到日程上来,这相应的抑制了家电的消费需求。
2.市场环境差。农村商业网点少,并且规模小,品种少,这使得农民可选择的商品不多,极大的打消了农民的购买欲望。同时农村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而农民又都得不到很好的信息来指导自身的消费,这也就严重的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
(三)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落后
农村居民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崇尚节俭,提倡“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饿强调储蓄,并且这样的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这一方面也是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因而农民需要不今天的钱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样的消费观念,极大的阻碍了农村居民的当前消费。
(四)政府支农惠农力度不够
2009年,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扩大了良种补贴范围和品种,并且继续实施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渔业柴油补贴,中央财政四补贴规模为1230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9.4%。但政府对农村的投入没有达到农村的需求水平,使农村中公共品供给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现今,除了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外,大多数农村仍然没有享受到完善公共服务。政府政策在确定了以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方略之后,各项惠农工程得以逐渐制定并实施,并有了多项免税、粮食补贴政策,但是这样的补贴规模并不能真正的改善农民的消费状况,并没有实际的转化为消费力,因而政府政策应该在深度和宽度上加大投入力度,使得各项政策能够切实的服务于民。
三、开拓农村消费的对策探讨
(一)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奠定农民消费的坚实基础
1、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的观念创新、结构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走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投资、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企业化管理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让农业成为能使农民持续致富的现代产业。
2、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县域经济为平台,鼓励农民创业就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中心村集聚,提升特色块状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致富机会。
3、重视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适应农民分工、分业、分化加速的新形势,积极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创业就业能力,实现农民的全而发展。使转移就业的农民成为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安居乐业的市民,使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
(二)拓展流通体系,拓宽投资渠道
1、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流通领域。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系统、仓储和运输等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卫生的全国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积极发展以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提高农产品冷藏保鲜能力与市场供应能力。扶持化肥集中产区和粮食主产区建设农业生产资料仓储、码头与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信息与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性农业生产资料物流配送中心,构建支撑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的配送、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平台。
2、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品牌农产品。积极引导、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合作关系,建立农产品“从农田到城市”的直达快速通道,降低物流运输费用,促进鲜活农产品跨地区流通,形成畅通、便捷、低成本的城乡农产品物流网络。建立健全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资流通体系,提高大型连锁化农资流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依法进入农业生产资料流通。
3、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通过实施财税、信贷、保险等政策,鼓励商贸、邮政、医药等企业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鼓励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供销合作社要加快组织创新和经营创
新,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发展联合与合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邮政系统要发挥邮递物流网络的优势,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国有粮食企业要加快改革步伐,发挥衔接产销、稳定市场的作用。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是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对恶化的农村消费环境,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目前要优化财政支出,将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支出重点放在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一是以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建设投入、继续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搞好大型灌溉区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和配套工程。二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能力。由过去追求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为主向积极调整和优化结构转移,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重视大型优质粮食基地的建设。三是增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
参考文献:
1、胡若痴.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消费的情况、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消费经济,2010(1).2、仇大勇.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激活措施[J].探索,2010(1).3、周华庭.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2).4、关风利,关利平,周传鹏.城乡统筹就业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投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10(1).5、许红莲.论营造我国农村和谐消费环境[J].消费经济,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