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建议

时间:2019-05-12 19:4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建议》。

第一篇: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建议

实现2010年农牧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1、构建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努力实现农牧民收入的突破性增长。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巩固提升种植业,强势推进沙产业,开拓非农产业,突出发展劳务经济,大力发展农牧区一、二产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措施,坚定不移地培育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构建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通过完善农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农牧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立和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强化农牧业减灾防灾保障体系,加强农牧区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来加强农牧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通过切实加强以农牧区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建设,改善农牧民民生,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通过继续抓好新农村试点示范,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来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农村建设为农牧民增收创造了新的机遇,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积极增加农牧民政策性收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尽量吸收本地农牧民工,增加农牧民务工收入;进一步推动农村小城镇建设,以农村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转移;积极鼓励农

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二、三产业收入,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同时,加强农牧民外出务工的引导和服务力度。要继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提高农牧民外出务工的人数,保持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总量的较快增长。同时,加强对农牧民工权益的保障,提高就业农牧民工工资待遇。金融部门也要给予资金支持,适度提高小额贷款额度。

3、加强对农资生产资料的价格干预和监管。农资供应部门要加强管理,规范供货渠道,保障供给。同时,要加强价格管理,规范价格行为,遏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要采取行政干预措施,对农资规定最高限价,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规定进销差率和利润率,控制价格过度上涨,保护农牧民利益。物价部门要加强对农资市场价格监测,健全监测网络、完善监测体系,认真开展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专项检查。

4、积极拓宽农牧民就业渠道,引导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向农村倾斜。从提高他们生产性收入方面入手,加强政策、技能、信息服务,为其就业、生产经营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其谋生手段得到增强,从而促进其收入的稳步快速提高。因此,提高农牧民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优化农牧民就业服务,帮助农牧民实现就业增收。加强农牧区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用培养新型的农牧民人才发展农牧区经济。根据全旗农牧区的实际情况,引导资金、科学技术等资源向农牧区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鼓励城乡间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增强农牧区经济的发展活力。

5、加快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做好牲畜品种改良工作。我们要将牲畜品种改良工作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积极筹措资金购进牲畜品种改良设备,通过设备的更新和增加,提高各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普及奶牛冷配,小畜人工授精、加强硬件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培养农牧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措施,使畜牧业结构逐步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努力提高牲畜出栏率。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的规范化管理,并指派专人负责冻精管理工作,保证冻精和各种器材物资的质量。在牧区牛、羊较为集中的地点建立固定和临时配种站点,购买帐篷搭建临时冷配点,实施统一改良,促进农牧业科技服务活动的全面开展。

6、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发展,温室和拱棚兼顾,通过推广优良品种、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强化万亩蔬菜基地无公害生产,推动绿色蔬菜生产,开展有机蔬菜生产示范,拓宽销售市场,扩大生产输送基地。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农民按订单组织生产,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按订单实行保护价收购,促进龙头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落实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政策,确保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龙头企业与基地之间的鲜活农产品流通顺畅。

第二篇:加速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总结

文章标题:加速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总结

根据旗委发(XXX)XX号文件精神,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关于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工作的具体落实办法,动员社会各界都参与这一工作,献计献策,群力群办,朝着一定的目标,按着一定的步骤、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这一工作抓出成效,落到实处。

一、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

因为目前草原畜牧业是广大牧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根本,全镇上下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发展规模适度、平衡高效的草原畜牧业,是不能轻视和放松的。今年上半年,我镇在“草畜双承包,草场双权一制”的基础上,认真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大力推广草原围栏,划区轮牧和舍饲半舍饲的生产经营方式,支持牧民发展家庭草库伦,以草定畜,增草增畜,不断提高草原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重点抓好白绒山羊的畜种改良工作,用科学的人工改良法,培育“高、大、优”个体,繁育“强、健、壮”群体,提高个体单产,提高群体总产,使羊绒产量上新台阶。认真抓好畜产品的销售工作,镇上通过外地生产企业和市场行情,及时了解畜产品价格行情,帮助牧民及时销售畜产品和卖得较好的价格,及时得到相应的现金收入,防止拖欠和上当受骗。鼓励牧户适时育肥羊只,适时出售,适时获得收入。鼓励种养结合,农牧互补,改变靠天养畜的传统落后畜牧业生产现状,使畜牧业向良性循环转变,进一步加大畜群的疫病防治力度,确保每个畜群的防疫安全。

二、鼓励和帮助牧区闲置劳动力求得新的就业机会

XXX年开工建设的XXX至XXX220KV输变电网架工程,为我镇牧区闲置劳动力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镇上积极出面和有关的承包施工单位联系,为牧民联系活计,寻得岗位,赢得实际收入。先后有50人获得就业机会,鼓励牧民从事运输、商品零售和其它服务业,鼓励牧民走出去,学得到,挣得来,真正在其它行业空间赢得收入。我们和驻镇企业真诚合作,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大力繁荣城镇经济,增强城镇吸纳牧区劳动力就业能力。

三、加快XXX生态农业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今后移民搬迁打好基础

自2002年以来,我镇借助“千村扶贫工程”、“生态移民工程”等项目资金,集中力量进行南深井农业生态园区的开发,几年来先后进行勘察、规划、围栏、打井、整地、培育防风林带等工作,如今已开垦平整耕地600亩,种植了玉米、西瓜、籽瓜等,为后续进行规模种植提供示范和经验。今后如果退牧还草,搬迁转移快速实施。我镇将以南深井为基地,大力转移牧区闲置劳动力,减少牧区人口,放弃纯牧业生产,从事种养结合或纯农业种植,为牧民提供新的生存环境和就业空间。今后的南深井地区,我们拟定要围绕农区畜牧业发展种植业,稳定经济作物生产,扩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牧草,进一步优化粮、经、草三之结构。加强农田水力设施建设,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立效种植业。大力推广优良种植和其它科技农业技术,使农业种植呈现立效、立产、稳产的产业格局,充分利用水土光热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麻黄等特种植业,扩大[范文搜-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请到范文搜网]特色生产规模。

四、结合退牧还草,移民搬迁工程实施,认真做好牧区老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镇对5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摸底,调查和备案建档,按照有关政策向民政、社保障部门进行了申报,要借助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这一契机,把这些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交纳养老保险,按月领取养老金,让他们到城镇安享晚年,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迁得出、稳得住、有饭吃。

五、深化农牧区改革,为农牧民增收提供保障

继续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在农牧区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多产、少取、放活”的原则,深化农牧区改革,进一步巩固农牧区改革成果,把减轻农牧民负担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适当向嘎查加强转移,保证嘎查正常运转,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化制度,使农牧民也能享受老有所养、老有所活。

当前,全镇上下正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把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牧民收入当做全镇中心工作抓紧抓好,我们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一定会在这一工作上做出成绩,赢得民心、取得胜利。

《加速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总结》来源于范文搜网,欢迎阅读加速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总结。

第三篇:农牧业效益稳步提升 农牧民收入显著增加

农牧业效益稳步提升 农牧民收入显著增加

2009年世界经济经历了跌宕起伏。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实施一系列支农、惠农和强农政策,以“三年大变样”为契机,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统筹城乡发展,积极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化解各种困难,农牧业和农村经济整体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态势,农牧民收入继续显著增长。

一、2009年农村经济运行特点

2009年全市农村牧区经济总体稳定增长,农牧业效益显著提升。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102.13亿元,比上年增长5.1%;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0.61亿元,增长5.2%(按可比价计算);农牧业产业化增加值达52.78 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7800元,达到7803元,增长10.6%,增速居全区12盟市第3名,与上年位次持平。

(一)农产品产量呈现“一增四减”

2009年我市种植结构呈现了“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继续增长、油料、蔬菜、甜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下降”的特点。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50.42万亩,比上年增长4.2%;亩产389.5公斤,与上年相比微降;总产136.51万吨,增长4.1%。油料播种面积43.77.万亩,下降15.4%;亩产156.7公斤,下降1.6%;总产6.86万吨,下降11.0%。蔬菜播种面积达7.55万亩,下降5.7%;总产量达19.03万吨,下降3.5%;甜菜播种面积3.18万亩,下降3.5%;亩产2664.9公斤,增长1.7%;总产8.49万吨,下降3.8%。

(二)畜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2009年我市羊和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奶业平稳增长,禽蛋供给充足。全市肉、蛋、奶类产量分别达13.95万吨、6600吨和32.13万吨,分别增长0.4%、12.8%和1.4%。羊存栏742.0万只,下降2.8%,生猪存栏42.1万口,增长1.7%,羊肉产量7.29万吨,增长7.5%,猪肉产量4.95万吨,增长1.1%。

(三)园林水果产量下降,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2009年全市园林水果产量达8311吨,比上年下降2.8%,其中,苹果产量达5009吨,下降2.9%。果园面积达4395公顷,下降1.8%,其中,苹果园面积达2806公顷,增长1.7%。2009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8950吨,增长7.6%。

(四)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近几年,我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较快。2009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增加值52.78亿元,比上年增长3.5%,产业化规模明显扩大,产业经营水平显著提升。如鄂尔多斯市金丰谷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大力生牛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威远生化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投资上千万、产值上亿元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快速发展,带动了全市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快速提高,使我市农牧业产业化的规模和效益都实现了成倍的增长,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市场流通为依托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五)农牧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我市农村牧区经济结构和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农牧业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大农业内部,由种植业一统天下调整到农林牧渔业并举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在种植业内部,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如小麦优种覆盖率达100%,玉米优种覆盖率达100%,马铃薯优种覆盖率达100%。2009年全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业占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4.85:5.23:47.08:0.77:2.07,和2008年的44.83:5.13:47.22:0.76:2.06相比,农业上升了0.02个百分点,牧业下降了0.14个百分点,呈现出农业牧业二元主体型的明显特征。

(六)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

2009年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7800元,达到7803元,比上年增长10.6%。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的支撑,二是工资性收入较快恢复性增长的强力拉动。

1、工资性收入成为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一大亮点。2009年我市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3026元,比上年增长16.0 %,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最大,为农牧民收入的较快增长构成了强力支撑。

2、我市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三产业增速最大。2009年,在我市农牧民家庭经营中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3493元,比上年增长4.6 %,其中:农业纯收入人均1755元,增长4.8 %;牧业纯收入人均1633元,增长4.4 %,第二产业纯收入人均111 元,增长4.4 %;第三产业纯收入人均408 元,增长17.0 %,增速为农民家庭经营各业中最快。

随着我市农牧民从业类型的多元化,农牧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收入结构也出现了新的特点。2009年我市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38.78 %,比上年增加了1.78个百分点;农牧民从家庭经营第一产业得到的收入所占比重44.8 %,下降了2.6个百分点。

二、因素剖析

2009年我市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能保持平稳增长,主要有下面两大方面因素:

(一)有利因素:

1、政策方面:市委、市政府十分关注三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如对种粮农户进行直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落实农资综合补贴、提高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等,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生产的积极性,使粮食生产保持了多年来连续增长。

2、农牧业投入增加,生产科技含量增加:随着科技发展,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逐年增加,优良品种越来越得到农牧民朋友的认可与接纳,有效成份含量高的复合肥在农牧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农牧业投入增加,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增强。

(二)不利因素:

1、从大环境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农牧民进城务工的难度增加。当前农民工待遇仍然偏低,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而我市农牧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重较大,对工资性收入的依赖度较大,因此,近期我市单靠农牧民外出打工来实现农牧民收入大幅增长的潜力有限。

2、农牧业生产条件薄弱:农牧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受气候影响较大。2009年春季低温、伏旱、病虫害等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农牧业比较效益低,当前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村牧区基础设施落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农村牧区信息服务体系严重短缺等仍是影响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问题,导致我市当前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后劲仍显不足。

3、部分农副产品价格仍较低:部分农畜产品价格较低,生产利润下降影响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由于猪肉价格较低,使得养殖户处于微利经营阶段。

三、预测与建议

从国际大环境看,金融危机的影响在逐步减弱,2010年将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全球经济将得到复苏发展。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政策,把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小,预期经济发展趋势将好于2009年,农牧业经济发展也将从中受益。预计2010年我市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及外来不可抗拒不利因素影响,农牧业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随着基数的不断增大,增长的难度也逐渐加大。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牧民生产积极性。政策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牧区配置,加大对农牧业农村牧区的投入力度,完善农牧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提高农村牧区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大力开拓农村牧区市场。

(二)提高现代农牧业装备水平,促进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要稳定发展粮食大宗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园艺作物生产设施化、畜禽养殖规模化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着力提高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要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工业带动,大力发展牛奶、肉类、粮油、蔬菜、果品等加工业,逐步培育和发展一批立得住的产业、舞得起的龙头、叫得响的品牌。积极发展农牧业农村牧区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牧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着力培养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区,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和专业示范村镇建设。

(四)确保畜牧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由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的转化。要重视并千方百计扭转畜牧业生产下滑的苗头,政府要加大畜牧业生产投入,切实落实好羊、生猪、奶牛的扶持和补贴,支持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切实转变养殖方式,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示范建设,发展适度规模化养殖;加大畜禽良种推广力度,提高畜禽良种的覆盖率和良种化水平;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畜禽健康水平;加强市场调控,规范市场流通,维护和提高农牧户养殖效益,实现由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的转化。

(五)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牧民收入较快增长。解决好新时期的“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明确城乡统筹的思路,把“城”、“乡”两个问题一起解决,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牧区的带动作用和农村牧区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以城乡一体化的思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牧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拓宽农牧民增收途径,促进农牧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

第四篇:关于XX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情况汇报材料

关于XX村发展特色产业

增加农牧民收入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各位领导及同仁们:

大家好!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下,农牧民主动适应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使农牧业单一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分散型向集约型、产品型向商品型转变,加之农牧业技术成果的普遍应用,使XX村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质量高,颇有名气的优质畜牧业产品。借此机会,XX村的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向各位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琼加公路沿线,离县城7公里左右,平均海拔3920米,全村委会现有三个村民小组,共有191户,总人口760人,全村总耕地面积1380亩,主要种植冬小麦、青稞、油菜和土豆等作物,草场面积5800亩,2011年末牲畜存栏数1690头(只、匹),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牧业和劳务输出。

二、特色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农业科技在种植业的运用效果逐渐体现,种植业连年相对丰收,粮食的产量逐年增加,这首先发展特色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是越竞争化的,立足实际,面向市场,发展特色产业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命脉也是稳步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渠道。

自2009年XX村建立起养殖绵羊村集体经济第一个点以来,XX村始终坚持“预测市场、发挥优势、打响品牌”的发展思路,当年以试点行的从外地购买17只绵羊,三年内在各方机构的大力帮助和自身努力下,现已发展成年存栏数118只绵羊的村集体经济规模,2011年出栏数达到70余只,平均500—600元/只,当年直接给村集体经济带来3.6万余元收入,而且现已形成了年年逐增出栏趋势,有望下年出栏数增长10%。据统计,2011年农牧特色产业直接给人均现金收入增加450元,占全年人均纯收入的11.5%。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对于进一步改善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维护社会局势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特色农牧业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第一,思想观念落后,不适应特色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作为特色经济主体的农牧民一部分人商品意识与市场意识淡薄,小农经济思想严重,小富即安,在市场经济下生产农畜产品不是积极主动的寻找市场,而是坐等上门收购,市场观念淡薄,思想仍禁锢在,把握不住市场运行规律,这是最大的制约因素。第二,经济实力弱。地方财政很难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农牧业特色经济建设,而农村集体、农牧民经济实力又非常薄弱,大部分农牧民刚解决温饱问题。这些不利因素对我村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带来了阻滞作用。

第三,主导产业少,根系不壮。从全村情况看,能支撑和代

表全村经济状况和面貌,且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很少。尤其是新建的养殖基地由于规模小、起点低、设点分散、简单趋同,未能真正成为特色经济的主导产业。

四、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构想

(一)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

紧紧抓住中央对西藏的各项优惠政策,面向市场需求,发挥特色农牧业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以特色农牧业产业为依托,以特色农牧业产品为核心,提高生产经营者的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特色农牧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经济持续增长,主要把握好几个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需求导向是特色农牧业发展的方针。特色农牧业的基本定位,应以产品为服务的市场前景为基准,进行市场容量、消费人群的预测及市场定位、市场设计等。

2、坚持资源依托原则。发展特色农牧业须立足于开放条件下的资源优势,为此要全方位地审视区域资源优势,资源的开发应坚持适时适度的原则。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坚持科技支撑原则。发展特色农牧业须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农畜产品的科技含量。

5、坚持动态优化原则。特色经济没有一成不变的优势和劣势,特色农牧业应在发展中对其“特色”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

(二)强基惠民工作队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1、工作队已成立绵羊短期育肥合作社,并制定了有关章程。开展强基惠民活动为契机,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群众代表经过多次协商,多方考虑,本着搞好外部“输血”与自身“造血”的关系和转变“等、靠、要”陈旧思想为动机,申请建立了XX村绵羊短期育肥合作社,同时选配合作社的相关管理人员,并成立了专门的协会办公室。计划在12月份开展一次“卖羊买羊”的实际操作来理清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2、开荒整地、扩大草场面积、为特色养殖业的发展保证物质基础。工作队通过协调我县有关单位,多方筹集资金,重点抓住开荒种草整地的工程,大面积播种优质饲草,保障特色养殖业的物质基础,4月份,工作队共筹集5万余元资金,首先考虑水资源足,灌水方便等优势、近186亩荒地进行整治、加土(2200立方米)、追肥(210立方米)、种植(苜蓿草、青丝玉米、豌豆)等工作,为本村特色养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工作队下一步工作计划

1、争取项目资金,扩大特色养殖规模。目前拟定为工作队的10万元为民办事资金利用在本村集体特色经济(绵羊短期育肥)项目上,因地制宜的从本村老百姓中购买300只绵羊,每只绵羊购价格统一定为300元。一是本村绵羊从五年前已经实行绵

羊品种改良政策,目前改良已经覆盖全村,绵羊质量相对较高;二是避免水土不服导致成群死亡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三是省下引进过程中的运费等不少的开支从而减少总体成本;四是从外地引进市场价600元/只,相比之下大大减少绵羊单位成本。

2、进一步改良绵羊品种、打造优品绵羊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村计划在从林周县引进优质种羊,进一步改善绵羊质量。首先从品种上下功夫,才能在市场角逐中赢得主动,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农牧民收入,促进本村经济繁荣。其次建立科学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提高科技水平等措施,保证品牌优势。此外,要加强广告宣传,塑造产品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3、进一步加大落实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拓宽支农、惠农领域,切实为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提供保障。应重点抓好粮食直补、农作物良种繁育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畜禽良种补贴、农牧民技能培训补贴和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经营补贴等政策的落实。

第五篇: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牧业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 - 国家科技部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农牧业经济发展

增加农牧民收入

西藏自治区林周县科学技术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与创新、推广应用是促进我县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作为拉萨市最大的半农半牧县在区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下,牦牛本品种选育、绵羊改良与半细毛羊育种、种草养畜家庭示范牧场建设、人工种草、天然草场围栏、太阳能光电照明等科技培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应用。应用科技提高了生产力、增加了农牧民收入。现将我县畜牧业科技应用、推广的主要成果分述如下:

一、牦牛本品种选育课题成果

牦牛本品种选育场自85年组建到2003年在区、市科技等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一是选育场自身得到了壮大,到2003年两个选育场有存栏选育牦牛核心群680头,种牛推广数量由91年年均30头,增加到2003年的62头;二是选育服务面得到的快速扩张,到2003年选育场已向包括本县在内的拉萨市及其它地区推广选育种公牛912头,选育面达到全区4个地(市),据测定:选育牦牛0、6龄月犊牛平均体重达到76kg,比当地犊牛增重46.5kg,增重率达到61.08%,3岁牛平均体重达到185.5kg,比当地同龄牛增重71kg,增重率达到62.03%,6岁选育牦牛平均体重达到282kg,比当地同龄牛增加体重132kg,增重率达到85.7%,8岁选育牦牛平均增重和净肉率分别比当地同龄牛增长50.87%和51.43%,达到344kg和159kg。从产奶性能分析选育效果也十分明显:据7、8、9、10四个月的测定,选育后的全奶牛平均每头产奶量为205kg,比当地牦牛增加产奶量52.5kg;三是牦牛选育工作已初步发展成为场(站)带农户、基地联农户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选育格局。2003年末统计,全县选育牦牛达到3.8万头,占牦牛存栏总数的46%。据本场实际测定:成年选育牦牛平均活重达到344kg,比当地成年牦牛增加活重116kg,增生率达到50.88%,选育效 果比较理想。以912头种公牛推广数计算,全区累计达到选育后代数18万头,头均增加收入497.7元,累计增收总量达到8959万元。

二、绵羊改良与半细毛羊育种

西藏绵羊改良早于1960年在原澎波农场开展。改良羊除体重外,其它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育种指标:成年公羊体重42.41-45.5公斤,剪毛量3.19-3.75公斤,羊毛长度10.16-10.75厘米;成年母羊体重28.65-28.5公斤,剪毛量2.45-2.89公斤,羊毛长度9.37-10.00厘米,细度56-58支,占60.21%,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为了证实改良的效果,我们与改良澎波当地藏羊作了比较。据1977年11月西藏军区生建师澎波农场(当时农场属生建师)资料记载,1961年当地藏羊生产性能:成年公羊体重19.53公斤,母羊15.8公斤,产毛量公羊0.76公斤,母羊0.6公斤,毛长7-8厘米,均为异质毛花杂羊占98.3%,全白仅占1.7%。据2003年末统计,全县半细毛羊和改良羊南部地区存栏总数达到6.17万只,占南部绵羊存栏总数的99%,其中横交羊达到3万只,占改良羊总存栏的48.6%。

自1988年以来,我县向拉萨市、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区先后提供种羊1828只。以平均数计算,累计年均向社会提供优良种羊98只,以每只种羊平均受配60只母羊,以受胎率90%计算,年均每只种公羊可生产54只改良羊,年推广的羔羊成活率80%,年均可生产4234只改良羊。每只种羊使用年限平均以5年计算,累计获得改良羊18.96万只,以每只羊增收60元计算,累计增收1776.8万元,即推动了全区绵改步伐,同时为兄弟地区脱贫致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种草养畜家庭示范牧场建设

种草养畜家庭示范牧场建设是我县在全区首次接受的农业部拨贷款项目。项目自1988年开始到2003年十年来的滚动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项目区群众的脱贫致富,为全区的扶贫开发提供了典范。

1998年至2003年全县发展种草养畜家庭牧场1215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865.16元,其中现金收入达到1498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700.16元,家庭示范牧场户总收入中来自牧业的收入达到62%,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40个百分点,人工种草面积发展到7950亩,户均15亩。

示范牧场建设成功,对旧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学科学、用科学在示范户中形成群众自觉的行为,商品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得到前所未有的 提高,特别是在发展农区畜牧业等方面的作用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普遍欢迎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肯定,并在全区开始推广。

四、建立人工种草与草籽基地,提高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养殖业在结构调整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特别是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层次来看,养殖业将在调整农业结构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因此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建立草籽基地,不仅为养殖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而且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内容。今年我县在上级农牧与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2—2004年建设完成了人工种草18000亩,其中人工草籽基地3641亩。并在实践中筛选了适宜我区种植的几种牧草品种及相应的栽培技术经验。为今后我县畜牧业从靠天养畜人工养畜,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五、天然草场的封育为北部贫困牧民脱贫打开了通道

北部地区是我县海拔最高的以牧为主的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受交通、资金、信息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多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况,综合经济指标及群众的收入水平均排在全县末位。为此,于1995年被自治区定为区定贫困地区之一,94年末统计调查显示:贫困户、贫困人口分别占当年该地区总户数和总人口的74.5%和73.3%,达到1561户,9689人。我县根据北部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对造成贫困的原因做了全面、系统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畜牧业是北部地区现在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经济基础和优势产业,造成北部地区畜牧业经济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是适宜做冬春放牧的冷季草场严重不足;畜牧业以雪灾为主的灾害频繁,缺乏如围栏草场等必要的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据统计项目建设前,一般年景,成畜死亡率为7%,幼畜成活率仅在79%,灾害年份成畜死亡率高达20%左右,幼畜成活可降至60%以下,由于总增少,甚至出现负总增,致使衡量畜牧业效益好坏的主要指标——出栏率多年徘徊在12—16%以内。结果造成一方面畜群不断老化,饲养成本逐年增大,畜产品产量逐年减少;一方面使大批老弱畜进入越冬度春期,从而增加了冬春牲畜的大批死亡与畜群群体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减弱,这样一场灾害可带来一批贫困户,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造成一边脱贫一边返贫,因此,我县本着治本为主,造血为主的原则,紧紧抓住改善牧业基础条件这个中心,加大了对天然草场的封育力度。自1996年开始到2001年新建了围栏草场20.5万亩,从根本上解决了冬春防抗灾草场和接羔育幼草场,确保了生产的稳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通过项目建设:一是每亩增加鲜草168.35kg,年均增加鲜草3468万kg,相当于解决32111个羊单位全年的饲养供给;每只羊200元计算,年新增收入642.22万元,以项目区总人口计算年人均可增加收入462.9元;二是使围栏草场内的植被得到了快速恢复,牧草盖度增加,宜于割草的面积逐年增加,到2001年割草草场面积达到16573亩,亩均年产鲜草约1200kg,有利于提高了防灾、抗灾与减灾能力。2、95年项目区成畜死亡率为7%,项目建成后,2002年成畜死亡率为1.5%,死亡率下降了5.5%。

3、幼畜成活情况:在项目前的95年项目区幼畜成活率为83.3%,项目建成后的2002年幼畜成活率为92%,分别比项目建设前幼畜成活率提高8.7%。

4、牲畜出栏对比:95年出栏率为16.7%,2002年出栏率为28.6%,出栏率比95年增加11.9%。

5、肉类产量比较:95年肉类总产120.25万kg,2002年肉类产量达到219.6万kg,总产增加99.35万kg,比项目前增长0.8倍。

6、奶类产量比较:95年奶类总产85.87万kg,2002年奶类产量达124.91万kg,奶类产量比95年增长39.04万kg,比项目前增长0.46倍。

7、毛类产量比较:95年产量21021kg,2002年达到44484kg,比95年增加23463kg,比项目前增长1.1倍。

8、皮张产量:95年皮产量10054张,2002年为33000张,比95年增加22946张,比项目前增长2.28倍。

9、人均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1995年北部人均纯收入为708.9元,到项目建成后的200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42.94元,比95年人均增加收入1134.04元,增加1.5倍。项目已进入健康运行的轨道,围栏草场已发挥了明显的效益,使林周北部地区的广大牧民生活条件在科学规划下,摆脱了贫困并迈入迅速发展阶段。

六、太阳能光电照明、照亮千家万户

由于长期以来受交通、资金、信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县北部地区是:交通不便、能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牧民居住分散、投资效益相对不明显,为了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2000年实施了太阳能光电照明项目,截止2003年建设完成全县8个乡镇46个自然村(两个完校)600户,总计人数3525人的任务。不仅具体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一是解决了北部地区群众长期依靠煤油灯来解决生活照明的问题;二是防治因长期燃烧煤 油灯致使患各种眼科、肺等疾病。同时,对小孩课外复习,延长劳动时间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实施项目的每户每年节省的煤油费730元加上延长劳动时间所得收入673元,合计1403元。600户直接经济效益达84.18万元。

七、搞好科技培训,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素质的高低,对人们利用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社会生产力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2000年,根据国家财政部、农业部、团中央等三部委及区、市科技部门有关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要求,我县被列为全区首期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试点县。在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把培训工作作为我县农牧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措施之一,认真做好学员选拔工作和教材、教学安排、合理设计教学课题。课程内容包括:

1、作物栽培技术;

2、植物保护;

3、蔬菜种植;

4、农机具的维修;

5、太阳能使用与维修知识;

6、家畜改良与选育技术;

7、种草养畜牧业家庭示范牧场技术推广;

8、秸秆微贮技术;

9、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经营理念;

10、家畜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

11、经济林以及生态林育苗技术的课程。在不耽误农民劳动时间的同时安排教学时间,集中培训15天、实习15天、自学15天,达到了上级部门有关要求。总之,2000年至2003年我县共培训学员7123人,不仅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提升了青年农民的科技素质。

八、主要经验

1、场站加基地,基地连农牧户是科技推广、应用取得成果的关键。我县畜牧业科技推广应用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之所以取得较为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关键是我县始终把场站加基地,基地连农牧户的发展模式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服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紧紧抓住县科技局这个服务龙头,以县牦牛选育场、绵羊半细毛羊育种基地作为服务依托,把千家万户作为服务基点,把科技服务和推广作为“轴心”贯穿于科技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并从“龙头”到基地至农牧户之间建立配套的目标责任书等行之有效的岗位约束机制,以机制的创新来推动科技推广,千方百计的让群众获得实在的成果。

2、加强服务,帮助项目户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是科技推广应用得以实施的前提。我县科技推广,特别是畜牧业科技推广取得较好成效的一条根本的经验是我县把科技推广作为科技工作者肩负的光荣职责,切实改变服务方式把科技推广 项目任务、工作目标落实到人头,以科技承包的方式明确科技人员的责、权、利,并把科技人员作为科技扶贫的“小龙头”,协调资金物资等扶贫资料的及时到位,帮助项目户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传授科学养畜技术、检查、督促项目建设数质和生产计划执行状况,县科技局根据承包合同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验收(验收包括资料及项目规定的事物数质),以验收结果兑现奖罚,作到人员到位,任务目标到位,组织验收到位和奖罚到位,以“四到位”来调动项目户生产积极性。

3、领导带头,真抓实干,让群众受益是确保科技推广、应用工作落到实处的决定因素。县委到县府始终把科技推广应用工作列入县委、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领导精力、组织落实、队伍力量到工作条件等方面进行高度倾斜,并在全县范围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部门领导具体抓的良好工作氛围,由于上下协调,措施得力,办法得体,确保了科技推广落到实处,使群众尝到了甜头,真正调动起了广大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实际行动使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同时对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充满了信心和决心。因此,通过几年来科学技术的推广,我们得出了结论或一条基本经验是:我们办任何事应该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让群众分享到科技成果的实惠。

下载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牧民收入来源分析材料

    柯坪镇喀拉库提村农牧民收入来源 分 析 材 料 基本情况 喀拉库提村共有x个村民小组,总户数xxx户,xxxx人(实际农民人口xxxx人)。享受低保人员xxx人(城市低保xxx人,农村低保xxx人),贫......

    在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调研会上的汇报材料

    在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调研会上的发言材料拜什艾日克镇距县城18公里,有27个行政村,总人口大约有4万人,人均耕地面积约2.9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大镇。近年来,在县委、政......

    关于增加群众收入的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四次和区委五届三次、四次全会的各项部署,高标准做好经济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主要......

    关于增加群众收入的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四次和区委五届三次、四次全会的各项部署,高标准做好经济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主要......

    关于增加群众收入的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四次和区委五届三次、四次全会的各项部署,高标准做好经济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主要......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建议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建议 十七大以来,随着国家的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和落实,广大农村的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多数农民经济生活已提前进入小康水平。然而,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地区......

    增加贫困人口财产性收入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

    增加贫困人口财产性收入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一、农民财产性收入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财产性收入比重过低。虽然近年全区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速较快,但比重还非常低。农村居......

    关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研究报告

    关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研究报告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难点。村级集体经济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村基层组织运转的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