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调研会上的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3 12:4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调研会上的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调研会上的汇报材料》。

第一篇:在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调研会上的汇报材料

在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调研会上的发言材料

拜什艾日克镇距县城18公里,有27个行政村,总人口大约有4万人,人均耕地面积约2.9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大镇。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结合实际,在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

因为我镇人多地少,没有其他资源,农民增收渠道单一,镇村两级财力紧缺,收支矛盾突出。所以,我们只能从发展林果业、扩大畜牧业、做好季节性劳务输出、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发展农家乐旅游等几个方面着手,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在林果业方面,我们通过召开现场交流观摩会、组织培训等形式,全面提高农民干部的种植、管理技术,积极做好对农民的宣传工作,引导农民加大对林果业的投入,提高林果产量,实现农民增收。

二是棉花种植方面,我们主要是积极推广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提高棉花产量。

三是在畜牧业方面,我们突出抓好品种改良和动物病防治工作,通过“以奖代贴”的贴息贷款方式,鼓励发展规模化养殖,因为地少,只能利用林带、边角地等地块种植饲料,解决牲畜饲料难问题,努力实现每家每户都要有畜禽,增加养殖效益。

四是在发业劳务输出方面,我们一方面做好季节性劳务输出,比如在拾棉花用工紧张期间,我们把家里地少,劳动力充足的农民,有组织地在就近村,或本县其他乡镇进行输出。去年收花费达2元多时,这些人不出县城就能挣到钱。另一方面,把年青人通过县职业学校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术,输出到县上的一些用工单位或鼓励自己创业,增加收加。

五是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我们利用距阿克苏近、交通便利的条件,在果园、老大河边搞起农家乐,做一些农家饭,吸引外边人来度假,增加农民收入。

二、在改善民生方面

当前,农牧民群众最关心的是道路、住房、就医、土地平整和灌水等问题。我们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深入动员宣传,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一是在乡村道路建设方面,我镇基础设施较差,许多村组之间还是土路,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主要利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对所有村组道路进行铺沙,能争取项目资金的,积极争取项目进行铺柏油路,改善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但目前不光是拜什艾日克镇,包括全县其他乡镇,乡村道路在全地区都很差,县财政很有困难,建议上级能为我县多增加乡村道路建设项目。

二是新农村建设方面,我们主要围绕富民安居、扶贫开发和“五清五改”工程建设,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加快富民安居房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目前,每户抗震房补助达26000元,大多数农民积极性较高。但我镇贫困户、困难户较多,在当前较高的建材市场下,补助的26000元还不够,我们缺少资金支持,这些低收入家庭确实没办法投入,所以建房有困难。建

议上级部门在进行抗震房补助时,能分最低限额,按照家庭收入标准,适当提高贫困家庭补助标准。

三是在就医方面,我们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工作,努力实现应保就保,提高覆盖面。但农村卫生事业仍然薄弱,新型卫生服务体系虽然已经建成,建设标准和基层卫生队伍的整素质能力还较低。望能进一步加大医疗设施投入力度,加强医疗队伍培训,提高他们业务技能。

四是土地平整和农田灌水方面,因为我们镇盐碱地较多,许多土地高低不平,灌水也存在一定问题。所以,近几年来,我们只能通过国家项目进行平整和防渗渠建设。但这些项目很有限,希望能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强土地平整和防渗渠建设力度。

五是在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主要是巩固教育“两基”成果,加强“双语”教学,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实施防病、改水、改厕和沼气入户等工作。但在落实这些工作中,部分农牧民群众的素质不高,认识还不到位,所以我们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让他们真真看到国家好政策。

六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方面,乡村都没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望上级能结合小城镇建设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完善乡村环保设施。

七是由于历史原因,部分矛盾纠纷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信访问题时有发生。望能严格落实信访“三级终结”制度,加强对无理、闹访的处理力度,保证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篇: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建议

实现2010年农牧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1、构建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努力实现农牧民收入的突破性增长。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巩固提升种植业,强势推进沙产业,开拓非农产业,突出发展劳务经济,大力发展农牧区一、二产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措施,坚定不移地培育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构建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通过完善农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农牧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立和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强化农牧业减灾防灾保障体系,加强农牧区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来加强农牧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通过切实加强以农牧区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建设,改善农牧民民生,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通过继续抓好新农村试点示范,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来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农村建设为农牧民增收创造了新的机遇,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积极增加农牧民政策性收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尽量吸收本地农牧民工,增加农牧民务工收入;进一步推动农村小城镇建设,以农村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转移;积极鼓励农

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二、三产业收入,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同时,加强农牧民外出务工的引导和服务力度。要继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提高农牧民外出务工的人数,保持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总量的较快增长。同时,加强对农牧民工权益的保障,提高就业农牧民工工资待遇。金融部门也要给予资金支持,适度提高小额贷款额度。

3、加强对农资生产资料的价格干预和监管。农资供应部门要加强管理,规范供货渠道,保障供给。同时,要加强价格管理,规范价格行为,遏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要采取行政干预措施,对农资规定最高限价,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规定进销差率和利润率,控制价格过度上涨,保护农牧民利益。物价部门要加强对农资市场价格监测,健全监测网络、完善监测体系,认真开展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专项检查。

4、积极拓宽农牧民就业渠道,引导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向农村倾斜。从提高他们生产性收入方面入手,加强政策、技能、信息服务,为其就业、生产经营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其谋生手段得到增强,从而促进其收入的稳步快速提高。因此,提高农牧民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优化农牧民就业服务,帮助农牧民实现就业增收。加强农牧区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用培养新型的农牧民人才发展农牧区经济。根据全旗农牧区的实际情况,引导资金、科学技术等资源向农牧区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鼓励城乡间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增强农牧区经济的发展活力。

5、加快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做好牲畜品种改良工作。我们要将牲畜品种改良工作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积极筹措资金购进牲畜品种改良设备,通过设备的更新和增加,提高各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普及奶牛冷配,小畜人工授精、加强硬件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培养农牧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措施,使畜牧业结构逐步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努力提高牲畜出栏率。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的规范化管理,并指派专人负责冻精管理工作,保证冻精和各种器材物资的质量。在牧区牛、羊较为集中的地点建立固定和临时配种站点,购买帐篷搭建临时冷配点,实施统一改良,促进农牧业科技服务活动的全面开展。

6、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发展,温室和拱棚兼顾,通过推广优良品种、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强化万亩蔬菜基地无公害生产,推动绿色蔬菜生产,开展有机蔬菜生产示范,拓宽销售市场,扩大生产输送基地。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农民按订单组织生产,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按订单实行保护价收购,促进龙头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落实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政策,确保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龙头企业与基地之间的鲜活农产品流通顺畅。

第三篇:改善民生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文章标题:改善民生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近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善待百姓,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平台,全面落实各项为民举措,使城市建设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要,让城市建设成果最大限度惠及于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情况

(一)强力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廉租房制度:为妥善解决拆迁地段的矛盾和困难,让困难群众有房买、买得起房,保证“居者有其屋”,我局切实加大了经济适用房、解困房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力度,自05年以来,陆续开工建设了阳光小区经济适用房(1.4万平方米)、绿色佳园解困房(2600平方米)、王家塘拆迁安置房、解困房(3.1万平方米)和城堡经济适用房一期(3万平方米),共计7.7万平方米。今年以来,“两房”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开工建设新区农民安置房(10万平方米),王家塘拆迁安置房(近3万平方米)、城堡经济适用房二期(近3.8万平方米)及新区经济适用房小区(规划建设13万平方米,一期工程6万平方米)。同时,为加快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市政府于今年4月15日出台了《兴化市城市社区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试行),为我市下一步推行廉租住房制度提供现实的法律依据。

(二)大力实施后街背巷维修改造工程:根据市委、市政府后街背巷改造部署,自今年三月初以来,我局组织了20家施工队,分四大片区,在城区二十四个社区内全面展开。目前,762条后街背巷已有581条开工改造和维修,已竣工455条,同时清理、整修和新建老住宅楼化粪池122个。为确保后街背巷维修改造取得实效,我局先期开展了对24个社区后街背巷的调查摸底,收集整理了《城区后街背巷基本情况调查表》等相关数据资料,为科学决策和部署我市后街背巷的维修改造提供现实依据。同时,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对后街背巷进行分类改造施工,将762多条后街背巷分成三类地区进行改造,第一类地区为不实施拆迁的地段,这类地区以改造为主,路面改造结合水乡城市特色全部更换水泥地面砖;二类地区为3—5年不拆迁的地段,这类地区总体以维修为主;三类地区为近期拆迁的地段,这类地区暂不实施维修改造,对于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急需维修路面进行简易维修。

(三)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仅06,全市城乡建设事业完成投入47亿元。其中,城市建设完成投入15亿元,小城镇建设完成投入32亿元。路桥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了老城区“九路四桥”、新城区“十路三桥”建设,新增道路里长16公里,新增道路面积26万平方米。市政工程建设,完成了城区20多条道路桥梁维修,安装修复路灯1600余盏,大力推动了“公厕革命”,改造城区公厕110座;配合新区、开发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继续做大了城市供水规模,安装直径100毫米以上主管道9公里,安装用户2638户,实施“一户一表”制改造2100多户;城市管道燃气规模进一步做大,铺设供气管道30公里,新增用户2000户;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厂区土建及部分收集管网已完成。城市旧城改造稳步推进,以英武中路二期拆迁为重点,兼顾王家塘防洪墙地块、北窑厂地块、广电局地块、跃进桥西水利工程处地段、赵海仙洋楼搬迁地块及防洪闸建设地块等6个拆迁项目,全年共计拆迁房屋面积近15万平方米,搬迁1600余户。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新建房地产项目21个,新开工面积45.8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41万平方米。截止2006年底,我市城区规划区面积达6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16.5万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7万人,人均道路面积增至15.98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燃气普及率达99,污水处理率达51.74,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

(四)不断加大环境工程建设力度:去年以来,我局围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大力开展了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完成了春季绿化改造补植,加快实施了道路绿化建设,对人民公园、拱极台公园实现了免费开放,重点突出了秋季绿化,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和立体绿化,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式居住区和单位”的活动,全市新增绿化面积达87.91万平方米。今年,又启动了城市十大园林景点建设,1到4月份,城区新增绿化面积75.94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至6.2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93,绿地率为31.25。

(五)着力构建“12319”服务平台。本着“服务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我局以“12319”城建服务中心为平台,全力推进城市市政管理无缝隙覆盖。“12319”城建服务中心是我局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为解决广大市民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而设立的一个便捷、高效的服务窗口,该热线3月19日已正式开通,热线自开通以来,共受理300多件的来电

、来信、来访,办结率达到9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六)加快实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积极配合主城区、新城区、张阳小区、九顷小区等防洪工程建设,主要承担了昭阳桥北—沧浪河西闸站防洪墙、王家塘防洪墙和五里大桥以北防洪设施等三项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目前,王家塘防洪墙建设基本完成,防洪堤和绿化施工已结束,正在实施后续配套工程。昭阳桥北—沧浪河西闸站防洪墙和五里大桥以北防洪设施老高兴东公路西闸站建设正在抓紧组织施工,确保于汛期前全部竣工。

(七)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去年以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局大力开展了村镇环境整治,实现村容镇貌的根本性好转,尤其是我局挂钩的大垛管阮村环境整治初显成效。一是抓规划。将全市各乡镇的镇村布局规划报市政府批准,目前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正在付诸实施,积极组织年初确定的100个村庄建设规划和40个村庄平面规划,先行编制的21个村庄建设规划即将形成规划方案。二是抓宣传。将全市各乡镇村庄环境整治进展情况及时在我局编印的新农村建设简报上登载,供全市各乡镇互相了解、互相借鉴、互相学习,通过新农村建设简报这个载体,广泛宣传发动,促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者、实施者自我加压,互相赶、学、帮、超,促进村庄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广大农民能自觉地投向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中去,真正成为村庄环境整治的主人。三是抓现场指导。对各乡镇列入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参赛村、重点村,我局坚持到现场指导,与各乡镇、各村的管理者、决策者边跑、边看、边谋划,从房前屋后的乱搭乱建、主干道两侧的违章搭建,到露天粪坑、草堆、垃圾的清理,以及公共绿地、公共厕所的布置,现场拿出指导性建议,供各乡镇、各村参考。

二、几点体会

(一)为民办实事,必须筑牢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在推进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我们建设部门始终坚持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全面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努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一是坚持正确政绩观。在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到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中。健全局中层以上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把为民办实事情况作为对系统内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领导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为民办实事的实效性、长效性。二是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将求真务实,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开展各项一项基本准则和做好各项的根本保证。三是加强思想发动。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为民理念,把更多精力放在关注民生、关爱民生上,把各项更多体现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上。

(二)为民办实事,必须畅通民情反映渠道。落实各项为民举措,首先是要为群众畅通民情民生反映通道。为此,我们积极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活动,经常性深入群众之中,进行零距离接触,认真听取群众和社会各方面意见,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诉求和愿望,尤其是听取为民办实事项目施工现场周围群众的意见,对于群众好的意见,对的意见,我们虚心接受,立即整改;对于部分群众不理解,我们积极做好解释说明,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有力推动了为民办实事项目地落实。同时,为进一步畅通民生通道,我们开通了“12319”服务平台,目前,服务平台作为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连心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我们将从服务平台硬件设施着手,逐步完善软件设施建设,积极放大服务平台为民效应,使“12319”城建服务热线作为一条“民声通道”,真正起到听民情、帮民需、解民忧、暖民心的积极作用。

(三)为民办实事,必须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了“公厕革命”和后街背巷维修改造这两项群众能切身体会到、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深受群众好评,这对我们今后有很好启示作用。我们将把城市建设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把重大项目和实事工程结合起来,把塑造形象与便民利民结合起来,多谋为民之策,多思为民之举,多办为民之事,不断研究新形势,新问题,力求在服务为民的思路上有所创新,在服务为民的机制上有所创新,在服务为民的举措上有所创新,不断拓展为民办事实的领域,将城市建设成果惠及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为民办实事,必须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近年来,为进一步落实为民理念,我们坚持以机关作风建设为抓手,努力塑造便民、高效、务实的部门形象。一是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和系统内各办证服务大厅管理。实行全员挂牌上岗制度,健全来访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投诉查实待岗制等制度。二是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制定了规范机关管理的五项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机关作风“五项禁令”,加大了系统内各项制度执行检查力度。三是积极参加了市纪委组织的行风热线活动。严格兑现各项服务承诺,大力开展群众评议活动,使建设系统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四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一方面,加快我局门户网站建设步伐,通过网站建设向群众公开各项办事程序、办事流程和收费标准。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建设系统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化、公开化和效能化,制定了《兴化市建设局、建工局工程建设管理流程办事指南》、《兴化市建设工程管理内部流程表》和《兴化市建设局建设工程收费汇总表》,近期,我们还将结合市政府全面推进行政权力公开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细化内部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公开透明服务新机制。

(五)为民办实事,必须加大实事项目落实力度。我局一直以来都是为民办事实项目的主要责任部门,去年,我们承担了污水处理厂建设、农村二次改水和“两房”建设等三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的任务落实给了我们建设部门。为此,我们一是狠抓组织建设。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下设四个领导小组,每个小组抽调一名副局长任组长,具体负责后街背巷维修改造任务施工管理、质量监督与矛盾协调,从组织上保证后街背巷维修改造任务的顺利实施。二是狠抓矛盾协调。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有的居民要求增加巷道维修改造任务,有的居民要求清理、疏通、新建化粪池,有的居民要求抬高路基、修理垃圾池等等。这些维修任务都是在年初制定的762条后街背巷维修改造范围之外的,有的维修任务从职能上就不属于我们的管辖范围。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无形中增加了工程实施的难度,给施工进度造成影响。为切实把好事做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我们多次召开工程建设矛盾协调会,汇总矛盾,制定计划,研究对策。三是狠抓工程质量。切实加大检查督查力度,定期检查督查工程质量。在金东门维修改造期间,仿古面包砖的养护期还未到时,施工单位为加快进度想直接铺设,领导小组立即予以制止,并主动代施工单位与面包砖的供应商进行沟通协调,同时聘请质监部门对已铺路段进行质量把关,切实把好事做好,让政府放心,让老百姓称心。四是狠抓序时进度。根据年初既定目标,年底前要将所有需改造的后街背巷全部改造完毕。在市领导多次视察督查后明确指出:部分工程要在今年的汛期前完工,全部工程争取提前到10月底结束。根据这一指示精神,我们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督促施工单位上足人力和机械,进一步加大施工力度,加快施工进度,为确保在10底前完成所有后街背巷维修改造打下扎实的基础。

《改善民生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改善民生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Kyq、来信、来访,办结率达到9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六)加快实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积极配合主城区、新城区、张阳小区、九顷小区等防洪工程建设,主要承担了昭阳桥北—沧浪河西闸站防洪墙、王家塘防洪墙和五里大桥以北防洪设施等三项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目前,王家塘防洪墙建设基本完成,防洪堤和绿化施工已结束,正在实施后续配套工程。昭阳桥北—沧浪河西闸站防洪墙和五里大桥以北防洪设施老高兴东公路西闸站建设正在抓紧组织施工,确保于汛期前全部竣工。

(七)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去年以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局大力开展了村镇环境整治,实现村容镇貌的根本性好转,尤其是我局挂钩的大垛管阮村环境整治初显成效。一是抓规划。将全市各乡镇的镇村布局规划报市政府批准,目前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正在付诸实施,积极组织年初确定的100个村庄建设规划和40个村庄平面规划,先行编制的21个村庄建设规划即将形成规划方案。二是抓宣传。将全市各乡镇村庄环境整治进展情况及时在我局编印的新农村建设简报上登载,供全市各乡镇互相了解、互相借鉴、互相学习,通过新农村建设简报这个载体,广泛宣传发动,促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者、实施者自我加压,互相赶、学、帮、超,促进村庄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广大农民能自觉地投向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中去,真正成为村庄环境整治的主人。三是抓现场指导。对各乡镇列入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参赛村、重点村,我局坚持到现场指导,与各乡镇、各村的管理者、决策者边跑、边看、边谋划,从房前屋后的乱搭乱建、主干道两侧的违章搭建,到露天粪坑、草堆、垃圾的清理,以及公共绿地、公共厕所的布置,现场拿出指导性建议,供各乡镇、各村参考。

二、几点体会

(一)为民办实事,必须筑牢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在推进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我们建设部门始终坚持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全面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努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一是坚持正确政绩观。在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到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中。健全局中层以上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把为民办实事情况作为对系统内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政绩考

第四篇:改善民生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文章标题:改善民生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近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善待百姓,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平台,全面落实各项为民举措,使城市建设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要,让城市建设成果最大限度惠及于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情况

(一)强力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廉租

房制度:为妥善解决拆迁地段的矛盾和困难,让困难群众有房买、买得起房,保证“居者有其屋”,我局切实加大了经济适用房、解困房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力度,自05年以来,陆续开工建设了阳光小区经济适用房(1.4万平方米)、绿色佳园解困房(2600平方米)、王家塘拆迁安置房、解困房(3.1万平方米)和城堡经济适用房一期(3万平方米),共计7.7万平方米。今年以来,“两房”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开工建设新区农民安置房(10万平方米),王家塘拆迁安置房(近3万平方米)、城堡经济适用房二期(近3.8万平方米)及新区经济适用房小区(规划建设13万平方米,一期工程6万平方米)。同时,为加快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市政府于今年4月15日出台了《兴化市城市社区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试行),为我市下一步推行廉租住房制度提供现实的法律依据。

(二)大力实施后街背巷维修改造工程:根据市委、市政府后街背巷改造工作部署,自今年三月初以来,我局组织了20家施工队,分四大片区,在城区二十四个社区内全面展开。目前,762条后街背巷已有581条开工改造和维修,已竣工455条,同时清理、整修和新建老住宅楼化粪池122个。为确保后街背巷维修改造取得实效,我局先期开展了对24个社区后街背巷的调查摸底工作,收集整理了《城区后街背巷基本情况调查表》等相关数据资料,为科学决策和部署我市后街背巷的维修改造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同时,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对后街背巷进行分类改造施工,将762多条后街背巷分成三类地区进行改造,第一类地区为不实施拆迁的地段,这类地区以改造为主,路面改造结合水乡城市特色全部更换水泥地面砖;二类地区为3—5年不拆迁的地段,这类地区总体以维修为主;三类地区为近期拆迁的地段,这类地区暂不实施维修改造,对于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急需维修路面进行简易维修。

(三)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仅06,全市城乡建设事业完成投入47亿元。其中,城市建设完成投入15亿元,小城镇建设完成投入32亿元。路桥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了老城区“九路四桥”、新城区“十路三桥”建设,新增道路里长16公里,新增道路面积26万平方米。市政工程建设,完成了城区20多条道路桥梁维修,安装修复路灯1600余盏,大力推动了“公厕革命”,改造城区公厕110座;配合新区、开发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继续做大了城市供水规模,安装直径100毫米以上主管道9公里,安装用户2638户,实施“一户一表”制改造2100多户;城市管道燃气规模进一步做大,铺设供气管道30公里,新增用户2000户;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厂区土建及部分收集管网已完成。城市旧城改造稳步推进,以英武中路二期拆迁工作为重点,兼顾王家塘防洪墙地块、北窑厂地块、广电局地块、跃进桥西水利工程处地段、赵海仙洋楼搬迁地块及防洪闸建设地块等6个拆迁项目,全年共计拆迁房屋面积近15万平方米,搬迁1600余户。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新建房地产项目21个,新开工面积45.8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41万平方米。截止2006年底,我市城区规划区面积达6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16.5万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7万人,人均道路面积增至15.98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燃气普及率达99,污水处理率达51.74,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

(四)不断加大环境工程建设力度:去年以来,我局围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大力开展了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完成了春季绿化改造补植工作,加快实施了道路绿化建设,对人民公园、拱极台公园实现了免费开放,重点突出了秋季绿化工作,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和立体绿化,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式居住区和单位”的活动,全市新增绿化面积达87.91万平方米。今年,又启动了城市十大园林景点建设,1到4月份,城区新增绿化面积75.94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至6.2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93,绿地率为31.25。

(五)着力构建“12319”服务平台。本着“服务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我局以“12319”城建服务中心为平台,全力推进城市市政管理无缝隙覆盖。“12319”城建服务中心是我局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为解决广大市民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而设立的一个便捷、高效的服务窗口,该热线3月19日已正式开通,热线自开通以来,共受理300多件的来电、来信、来访,办结率达到9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六)加快实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积极配合主城区、新城区、张阳小区、九顷小区等防洪工程建设,主要承担了昭阳桥北—沧浪河西闸站防洪墙、王家塘防洪墙和五里大桥以北防洪设施等三项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目前,王家塘防洪墙建设基本完成,防洪堤和绿化施工已结束,正在实施后续配套工程

。昭阳桥北—沧浪河西闸站防洪墙和五里大桥以北防洪设施老高兴东公路西闸站建设正在抓紧组织施工,确保于汛期前全部竣工。

(七)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去年以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局大力开展了村镇环境整治工作,实现村容镇貌的根本性好转,尤其是我局挂钩的大垛管阮村环境整治初显成效。一是抓规划。将全市各乡镇的镇村布局规划报市政府批准,目前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正在付诸实施,积极组织年初确定的100个村庄建设规划和40个村庄平面规划,先行编制的21个村庄建设规划即将形成规划方案。二是抓宣传。将全市各乡镇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在我局编印的新农村建设简报上登载,供全市各乡镇互相了解、互相借鉴、互相学习,通过新农村建设简报这个载体,广泛宣传发动,促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自我加压,互相赶、学、帮、超,促进村庄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广大农民能自觉地投向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去,真正成为村庄环境整治的主人。三是抓现场指导。对各乡镇列入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参赛村、重点村,我局坚持到现场指导,与各乡镇、各村的管理者、决策者边跑、边看、边谋划,从房前屋后的乱搭乱建、主干道两侧的违章搭建,到露天粪坑、草堆、垃圾的清理,以及公共绿地、公共厕所的布置,现场拿出指导性建议,供各乡镇、各村参考。

二、几点体会

(一)为民办实事,必须筑牢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在推进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我们建设部门始终坚持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全面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努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一是坚持正确政绩观。在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到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中。健全局中层以上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把为民办实事情况作为对系统内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领导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为民办实事的实效性、长效性。二是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将求真务实,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开展各项工作一项基本准则和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三是加强思想发动。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为民理念,把更多精力放在关注民生、关爱民生上,把各项工作更多体现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上。

(二)为民办实事,必须畅通民情反映渠道。落实各项为民举措,首先是要为群众畅通民情民生反映通道。为此,我们积极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活动,经常性深入群众之中,进行零距离接触,认真听取群众和社会各方面意见,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诉求和愿望,尤其是听取为民办实事项目施工现场周围群众的意见,对于群众好的意见,对的意见,我们虚心接受,立即整改;对于部分群众不理解,我们积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有力推动了为民办实事项目地落实。同时,为进一步畅通民生通道,我们开通了“12319”服务平台,目前,服务平台作为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连心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我们将从服务平台硬件设施着手,逐步完善软件设施建设,积极放大服务平台为民效应,使“12319”城建服务热线作为一条“民声通道”,真正起到听民情、帮民需、解民忧、暖民心的积极作用。

(三)为民办实事,必须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了“公厕革命”和后街背巷维修改造这两项群众能切身体会到、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深受群众好评,这对我们今后有很好启示作用。我们将把城市建设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把重大项目和实事工程结合起来,把塑造形象与便民利民结合起来,多谋为民之策,多思为民之举,多办为民之事,不断研究新形势,新问题,力求在服务为民的思路上有所创新,在服务为民的机制上有所创新,在服务为民的举措上有所创新,不断拓展为民办事实的领域,将城市建设成果惠及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为民办实事,必须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近年来,为进一步落实为民理念,我们坚持以机关作风建设为抓手,努力塑造便民、高效、务实的部门形象。一是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和系统内各办证服务大厅管理。实行全员挂牌上岗制度,健全来访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投诉查实待岗制等制度。二是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制定了规范机关管理的五项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机关作风“五项禁令”,加大了系统内各项制度执行检查力度。三是积极参加了市纪委组织的行风热线活动。严格兑现各项服务承诺,大力开展群众评议活动,使建设系统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四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一方面,加快我局门户网站建设步伐,通过网站建设向群众公开各项办事程序、办事流程和收费标准。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建设系统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化、公开化和效能化,制定了《兴化市建设局、建工局工程建设管理流程办事指南》、《兴化市建设工程管理内部流程表》和《兴化市建设局建设工程收费汇总表》,近期,我们还将结合市政府全面推进行政权力公开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细化内部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公开透明服务新机制。

(五)为民办实事,必须加大实事项目落实力度。我局一直以来都是为民办事实项目的主要责任部门,去年,我们承担了污水处理厂建设、农村二次改水和“两房”建设等三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的任务落实给了我们建设部门。为此,我们一是狠抓组织建设。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下设四个领导小组,每个小组抽调一名副局长任组长,具体负责后街背巷维修改造任务施工管理、质量监督与矛盾协调,从组织上保证后街背巷维修改造任务的顺利实施。二是狠抓矛盾协调。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有的居民要求增加巷道维修改造任务,有的居民要求清理、疏通、新建化粪池,有的居民要求抬高路基、修理垃圾池等等。这些维修任务都是在年初制定的762条后街背巷维修改造范围之外的,有的维修任务从职能上就不属于我们的管辖范围。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无形中增加了工程实施的难度,给施工进度造成影响。为切实把好事做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我们多次召开工程建设矛盾协调会,汇总矛盾,制定计划,研究对策。三是狠抓工程质量。切实加大检查督查力度,定期检查督查工程质量。在金东门维修改造期间,仿古面包砖的养护期还未到时,施工单位为加快进度想直接铺设,领导小组立即予以制止,并主动代施工单位与面包砖的供应商进行沟通协调,同时聘请质监部门对已铺路段进行质量把关,切实把好事做好,让政府放心,让老百姓称心。四是狠抓序时进度。根据年初既定目标,年底前要将所有需改造的后街背巷全部改造完毕。在市领导多次视察督查后明确指出:部分工程要在今年的汛期前完工,全部工程争取提前到10月底结束。根据这一指示精神,我们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督促施工单位上足人力和机械,进一步加大施工力度,加快施工进度,为确保在10底前完成所有后街背巷维修改造打下扎实的基础。

《改善民生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改善民生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第五篇:赤城县人民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专题调研汇报

赤城县人民政府

关于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专题调研工作的汇

报 提 纲

(2012年2月2日)

尊敬的王司长,各位领导:

首先,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赤城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将我县近年来民生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落实政策、强化保障、增加投入等多项措施,着力解决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农业农村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县民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1、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五年来,我县城镇新增就业686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98人,培训农民工1.6万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5426人,劳务输出达到6.3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941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2%,全面完成省市目标任务。特别是201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着眼进一步提高县域发展软实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县事业单位公开招录119名二本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聘用30名大专以上高校毕业生驻企业监管员,安置村官115人、新农村工作者33人、大学生村医10人充实到

各乡镇,在有效解决我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同时,县直各部门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利用国债资金390万元,县财政配套446万元,建成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1座,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站4座。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养老保障试点工作,农村参保人数达到15.6万人,参保率达98.9%;企业、机关养老保险人数分别达到9847人和2011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5万人和2.4万人,城镇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300人,失业保险月平均参保人数达9900人,各项工作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不断扩大城乡低保覆盖范围,去年以来,为城乡3.7万困难群众发放低保金4848万元,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建成农村养老“互助幸福院”77所,着力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题。投资1600万元建成雕鹗、东万口、云州三所中心敬老院,五保供养标准达到了集中供养每人2800元/年,分散供养每人1900元/年,实现了五保供养对象“应保必保”和“按标施保”。

3、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完善。不断完善、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在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及其他事业单位全部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同等职务人员基础绩效工资执行相同标准,按月发放;绩效工资由各单位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体现工作、量化实际原则进行发放。同时,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百日行动”,定期邀请职工代表对工资标准、分配形式、补贴办法等内容进行协调讨论,有效提高

了职工代表的业务素质、维权意识和各单位、企业民主管理水平,促进了职工工资的合理增长。

4、教育事业统筹发展。一是教育布局不断优化。五年来,投资9324.66万元,新、扩建县第一小学、田家窑小学、茨营子小学等学校36所,总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投资720万元新建的赤城县第一幼儿园,达到市一流水平。目前,全县拥有正规高中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类中小学校和教学点85处,基本形成了以县城初高中为示范、乡镇学校为骨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为补充的教育服务网络。二是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累计招聘特岗教师373名,专任教师124名,其中,一本以上全日制师范类高校毕业生17名,研究生2名,全县中小学教职工达到2514人。教师结构不断优化,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考升学率稳步提高,2011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54%。不断加强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积极开设动漫设计、农业技术等社会紧缺专业,通过与北京、天津等地区联合办学、对口升学、安排就业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成才和就业提供保障。三是教育政策全面落实。全县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免交全部学杂费和教科书费,不断加大农村贫困学生救助力度,去年以来,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154.8万元,受益学生达1790人;落实中小学蛋奶资金142.1万元,受益学生5966名。大力实施“双安工程”,为每所学校配齐了保安和监控设备,不断加强对校舍危房、校车运营、校园食品安全的改造和管理,营造了安宁有序的校园环境。

5、医药卫生事业扎实推进。总投资7308万元的县医院整体搬迁工程,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投资896万元,先后完成了县妇幼保健院、18所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工程。目前,全县共有县级医疗机构2家,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机构各1家,中心卫生院7家,一般乡镇卫生院11家,村卫生室318个,个体诊所70个,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18所乡镇卫生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严格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12个百分点。诊疗费用平均降低50%左右。继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将234个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县参合农民达到23.3万人,参合率提高到95%。

6、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坚持把推进廉租房建设作为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自2009年起,累计投资6900多万元,落实农村危房改造3852户,实施了444套廉租房建设工程,其中,竣工400套,44套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去年以来,我县抢抓省委、省政府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战略机遇,以引进高端智力人才、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为目标,投资3.76亿元,在县城霞城大道东侧张家窑村北,启动实施了2000套以公共租赁房、人才家园为主体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公租房1800套,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廉租房72套,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20套,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林区棚户区改造项目66套,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基础工程已经完工,项目竣工后,可有效解决部分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当前,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保

障性住房体系已基本建立,198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入住。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突出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把项目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坚持从群众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项目入手,整合资源,高位推进。五年来,共实施各类民生项目89个,总投资98.6亿元,占项目总数的49.7%。特别是,县医院搬迁改造、中央彩票公益金、农村安全饮水、中小学校舍改造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的深入推进,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二是把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作为改善民生的主要推力。狠抓国家、省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惠民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加快民生改善步伐,不断调整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通过增加县财政投入,及时解决近年来由于企业改制造成的下岗职工、临时工等应保未保人员及断保人员的参保续保难题。同时,不断提高低保补助标准,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差标准由252元/月提高到280元,农村低保年补助标准由1300元提高到1500元。三是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严格执行“属地管理”、“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县领导包乡镇、包尾矿库等多项制度,不断健全信访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通过深入开展“森林草原防火攻坚月”、“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天网工程”等专项行动,强化对矿山企业、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森林防火、社会治安等重点领域的安全整治,为人民群众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多方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

民生领域支出列为县财政支出的第一序列,全力打造公共财政,优化支出结构,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确保民生投入与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同步增长。2011年,县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达到5亿多元,其中,教育支出达2.3亿元,占到公共财政支出的17.02%。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达1.4亿元,占到公共财政支出的10.4%。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补助。积极整合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等领域资源,科学包装项目,主动申报,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资金支持。五年来,共争取上级各类民生项目补助资金7亿多元。三是鼓励支持社会投入。创新成立驻京流动党支部,发动赤城籍在外成功人士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目前,已有2000多人先后回乡创业,投资发展现代产业,完善村镇基础设施。总投资1.5亿元的东卯农业循环经济园区项目,为当地创造1000多个就业岗位,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四是引导农民自主投入。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方面的主体作用,支持和引导广大群众出资出劳参与乡村道路、富民产业等民生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

3、完善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注重规划引领。先后编制完成《赤城县城乡总体规划》、《赤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赤城县环京津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规划》,明确了今后民生工作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具体措施,将民生工作与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统筹考虑,保证了民生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二是建立民生工程项目责任制。每年县委、政府都将当年实施的重点民生工作进行责任分解,明确牵头领导、完成目标、负责单位和责任人,向社会公开承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做到了领导到位、机制健全、保障有力。三是完善监管制度。坚持把民生工程建设质量放在首位,实行绩效审计和全程监督制度,落实“业主负责、施工保证、监理控制、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层层落实责任,从源头上保证了民生工程质量。同时,由纪检监察和财政、审计部门对民生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管,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和重复投入等违法违规现象。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1、财政民生支出压力较大。自2006年以来,我县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累计用于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出近20亿元,切实解决了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但由于我县山多地少,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总量小、结构层次低,农业人口众多,仍有16.34万群众尚未脱贫,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省委、省政府环首都扶贫开发示范县,面对保民生、保运转任务和广大群众日益增长和生活文化需求,县财政保障民生支出的压力较大。

2、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累计投资近80亿元,高标准实施了河道治理、道路交通、绿化亮化、新民居建设等一批城建工程,城乡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但由于城

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与城镇居民收入、生活条件仍有较大差距。

3、重大民生项目土地指标短缺。近年来,我县先后启动实施了京北一级路、县一中搬迁、人才家园、白河、汤泉河综合治理等重大民生工程,总投资达72.67亿元。项目的实施,对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健全县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增加就业,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当前国家、省市实行了更为严格的项目申报、审批制度和土地政策,受到土地指标制约,其中部分项目无法启动实施,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京北一级路项目,需用地4500亩;人才家园项目,需用地150亩;白河、汤泉河综合开发项目,需用地800亩等)。

4、教育、卫生服务能力与群众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虽然我县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卫生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但受到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条件制约,教育、卫生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基层卫生机构和中小学校建筑面积不足、房屋短缺、功能不完善、设备陈旧落后,教育和医疗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部分群众仍存在“看病难”、“上学难”问题。

四、下步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1、培强产业,打造民生工作的强力支撑。一是强化现代农业在民生保障中的基础地位。围绕建设环首都农业示范园区,依托样田万亩供京蔬菜基地、东卯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北京二商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生猪养殖两大特色产业,在县城及样田、龙门所、东万口、东卯等乡镇,连片建设蔬菜基

地,设施蔬菜种植面积提高到2.2万亩,发展订单蔬菜3万亩;在雕鹗、大海陀、后城等重点乡镇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新增存栏500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小区10个,全县生猪规模养殖小区达到58个,生猪养殖发展到20万头。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年后农业合作社力争达到15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5%,带动农户3.3万户,户均增收5000元。二是提升生态旅游在民生保障中的带动能力。定位“国内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用于县内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金阁山、护国寺、冰山梁2A级景区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力争“温泉—县城—金阁山—护国寺—冰山梁”旅游线路初具雏形,以“线”带动“面”的上档升级。加快塘子庙温泉度假村建设,抓好总投资31亿元的丹霞山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推进总投资14.1亿元的后城飞行小镇和京北水城旅游度假村项目,围绕重点旅游项目,大力发展农家乐和生态村,让农民从中受益。三是突出新型工业在民生保障中的保障作用。全面推进工业提升计划,实施11个铁矿企业技改扩模项目,铁精粉生产能力达到950万吨;加快矿产资源整合,逐步淘汰10万吨以下矿山、选场,推进规模开发;着力优化工业结构,完成国华大南山、摩天岭三期风电项目,年内全县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4.95万千瓦,启动白草风电和国华长沟门风电项目,打造风电集群,增加就业岗位。同时,强化生态保护,在炮梁、田家窑等重点乡镇,实施矿山、风电生态恢复治理,打造“绿色矿山”,实现生态建设与人民增收双赢。

2、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抓好一批民生实事、好事。一是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18%,推进县第一中学迁址新建工程,在县城新建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加快教育人才引进,提升教育教学软硬件水平。成立校舍安全管理办公室,全面加强对校园安全、校车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深入实施“蛋奶工程”,普惠27所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县医院搬迁改造,建成二级甲等医院;实行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药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吸引优秀医药人才充实到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决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就业渠道,吸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县域经济建设。继续推进医疗、养老、生育、失业保险提标扩面工作,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惠政策,对参合人自筹部分年均补助10元。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城镇低保月保障标准由人均280元提高到320元,月人均补差由180元提高到200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由人均1500元提高到1900元,月人均补差由80元提高到100元。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由人均每年2800元、1900元提高到3200元和2300元。增强住房保障能力,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比例由8%提高到12%,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570套,农村危房改造2000户。

3、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紧紧抓住中央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和省委、省政府打造环首都扶贫开发示范区战

略机遇,将扶贫开发与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紧密结合,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一是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启动实施京北一级路建设项目,打通与京对接便捷通道,实施大海陀、冰山梁、金阁山、后城等旅游道路和与京对接县、乡道路的提升改造工程,构筑便捷交通网络,提升县、乡、村发展活力。同时,围绕解决农村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脏乱差等实际问题,加强水、房、电、气、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力争3年内行政村畅通率达98%。二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利用5年时间,启动实施252个村的扶贫攻坚,确保全部脱贫。2012年,将重点解决乡镇政府所在地、两路(国道112线、省道宝平线)、三河(红河、白河、黑河)沿线及产业基础、村容村貌相对较好,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群众热情高的100个村的脱贫任务,围绕强龙头、建基地、扶到户、促增收的思路,科学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庄布局规划,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规模养殖、林果经济和生态旅游四大产业,逐步形成特色产业村、产业片,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条件和生活水平。三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县城为龙头、建制镇为节点,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城镇扩模增容,完善功能、改善环境、塑造特色,提升集聚人口和产业的能力。实施“幸福乡村”计划,完成后城镇后城村、东卯镇井儿沟村等新民居示范村扩模,建设样田、云州新民居示范村,鼓励山区、矿区农户移民搬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4、强化措施,提高财政资金在民生领域的保障能力。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在民生领域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不断完善税

源管控体系,加强对矿产开发、房地产开发等领域的税源监控,努力打造一批优质财源隆起带和增长点。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压减“三公”经费,把更多资金向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倾斜,2012年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要比2011年增加35%以上。同时,加大向上沟通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的理解支持,对财税返还、税费减免、转移支付等方面予以倾斜照顾,缓解县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监督审计机制,加强对各项民生惠民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追踪问效,坚决遏制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现象,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建议:

一是取消或免除贫困县区在实施交通、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地方配套资金,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并且对贫困县区财政实行“少取多予”政策,加大县级财政在国民经济分配中的比重和转移支付力度,并将资源税、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省市分成部分全部留县,用于加大民生领域投入。

二是加大农田水利、地方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投放和审批力度,帮助农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为提升我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我县谋划了总投资 70.78亿元的生态恢复治理、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县中医院搬迁等多个民生项目,建议国家、省市能对贫困县区的民生项目予以优先安排,并适当增加资金投入。

三是帮助协调北京各大部委加大对我县的帮助和扶持力度,加强与北京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合作,帮助引资金、引项目、引技术、引人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对外交流能力。

四是帮助协调相关部门适当增加贫困县区建设用地指标,对贫困县区与南部发达地区实行有区别的土地政策,降低项目引入门槛,加大土地保障力度,确保项目及时开工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五是帮助协调省相关部门,充分发挥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资平台作用,尽快落实1亿元融资资金,解决我县保障性住房后续建设资金问题。

六是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人才培育政策,建立农村技术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卫生、农业等专业人才的扶持力度,通过提高待遇、解决编制、定向委培等方式把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基层教育、卫生、农业队伍中,提高基层服务水平。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下载在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调研会上的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调研会上的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速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总结

    文章标题:加速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总结根据旗委发(XXX)XX号文件精神,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关于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工作的具体落实办法,......

    农牧业效益稳步提升 农牧民收入显著增加

    农牧业效益稳步提升 农牧民收入显著增加 2009年世界经济经历了跌宕起伏。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实施一系列支......

    关于XX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情况汇报材料

    关于XX村发展特色产业 增加农牧民收入情况汇报材料尊敬各位领导及同仁们: 大家好!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下,农牧民主动适应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使农牧业单一......

    改善民生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精选5篇)

    文章标题:改善民生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近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善待百姓,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平台,全面落实各项为民举措,使城市建设最大限度满足群......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牧业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 - 国家科技部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农牧业经济发展 增加农牧民收入 西藏自治区林周县科学技术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与创新、推广应用是促进我县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作为......

    保障和改善民生调研报告

    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 调研报告 多年来,我乡积极相应上级政府的号召,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经过我们的努力,劳动保障和民政......

    赤城县人民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专题调研汇报白县

    赤城县人民政府 关于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专题调研工作的汇 报 提 纲 (2012年2月2日) 尊敬的王司长,各位领导: 首先,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赤城调研指导民生工作......

    改善民生 人大代表在行动

    党委给力关注改善民生 代表履职重在开展活动 ——城关镇关于人大开展活动工作的汇报 人大工作是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善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是提高人大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