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加财政对改善民生的投入是重要的
增加财政对改善民生的投入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金等,建立这样的制度而不是临时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造成目前民生问题的凸显与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制度短缺直接相关。比如,我们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健全、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有的制度覆盖范围很小,主要在城市。随着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他们要面对城市的物价、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高收费,这就使这些弱势群体在客观上对国家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制度有了很高的依赖,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们却不能给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解决民生问题靠发“礼包”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也不足以保证民生核心地位的落实。因此,解决民生问题,迫切的是建立面向民生的制度和法律。
2.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
温家宝总理提出两大改革,即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指出了解决民生问题和让人民幸福快乐的根本途径。要解决好就业、分配、社保这三个直接涉及民生的问题,必须深化改革与加大投入并举。比如,养老保险待遇不平衡问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差别太大。相同资历、相同级别的人,从企业退下来的比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养老金10年前差30%多,现在是一到两倍,激发了许多本不应当产生的社会矛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一步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医疗保险待遇不平衡问题,比如,一些住单间、套间的患者的医药费可以全部报销,而住多人间的倒有不少是自费的。不完善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后可能雪中送炭的事情较少,相当部分却是锦上添花。近年来政府财力大大增加,加大投入有了一定的实力,但改革的任务却并未因财力增长而减轻。特别是涉及社会管理、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打破垄断行业对市场的行政性分割、铲除分配领域中的钱权交易等腐败行为、约束社会保障待遇方面的特权、提高劳动力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等等,都是相当艰巨的任务。不解决好这些改革问题,政府送多少“礼包”也只是扬汤止沸。3.改善民生要从国情出发,逐步进行。
民生是全体人民的民生,但不同群体的民生问题不一样,要更加重视普通民众尤其是占相当大比重的困难群体。这些年我国财富创造的速度很快,但总体来说,还不是在一个非常雄厚的经济基础上来谈民生。与此同时,民生又涉及到非常多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解决民生问题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4.共享改革成果。
共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共享改革发展的精神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共享改革发展的社会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的需要;共享改革发展的政治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需要。现阶段面临的任务是逐步由单向的、低层次的“共享”走向多元、高层次的“共享”。当然,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建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公民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机会均等化机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按贡献共享的机制;社会成员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逐步实现大体均等化原则。把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突破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在公共服务方面实行平均化,而是在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方面有平等的制度,这样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重视和改善民生,就要提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着重点是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为此,改变初次收入分配体制性扭曲,应成为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政府再分配政策对初次分配结果的调节和矫正固然重要,但转型经济中初次分配的起点和过程公平尤为紧 11 迫和重要。离开起点和过程公平,仅仅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结果公平上,不仅难以根本缓解和抑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而且不利于经济发展和效率的提高。
必须用发展机会平等保障收入分配公正,使改革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而不是被权势阶层贪占。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就业机会以及过程的不平等:一是传统城市经济部门之间存在巨大的工资差异;二是农民工与城市职工的工资差异以及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壁垒;三是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失业和半失业人口。据初步估算,一个劳动力在农业部门特别是种植业领域的年劳动时间,是城市经济部门劳动时间的1/5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想使两个领域的劳动力收入实现均等,是绝不可能的。如果真想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收入,根本的办法是增加农业劳动力的有效工作时间,这就要减少农民的数量,让大量农民尽快转移到城市经济部门。由就业状态的差距而产生的公民之间净福利的差距是巨大的。例如,行政垄断行业职工工资福利过高,而一般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工资福利又过低,工资占GDP的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的17%左右跌到了现在的12-13%。这一比例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般为50-60%,在一般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0%左右。
政府的积极措施应是全面提升公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尽可能使所有公民能够首先从劳动市场上获得比较接近的劳动报酬。因此,要深化就业和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目前,基于个人能力和公平竞争导致的效率和收入差距不是社会争议的焦点,真正引起人们不满或加剧社会分配失衡的根源,在于人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不平等以及竞争过程中的不平等。这类不平等主要是体制性因素所导致,它既不反映效率原则,又不受公平原则支配,是分配关系扭曲的重要表现。比如,劳动力流动中的体制性歧视、缺乏有效的劳资协调机制、行政性垄断对分配关系的扭曲等。
5.建立能真正解决民众利益的诉求和表达机制。要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给民众充分表达的权力,尤其要重视弱势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声音。没有一个利益均衡表达机制,民生问题解决不了。民生问题与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能力、机制、博弈等直接相关。公共政策制定的时候,如果弱势群体缺乏正常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受损后又找不到正常的表达形式,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目前民生问题之所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与民意表达不充分有直接的联系。有专家强调,如果一个社会公平正义度比较高,即使这个社会的经济能力有限,社会利益分配得比较合理,那可能老百姓的怨声还不至于很高;如果这个社会不能体现公平正义,社会利益分配又明显不公,即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了,民众的怨声仍然会很高。
6.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
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是关键,政府要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基本职责。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加大反腐败的力度,遏制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的腐败问题。解决腐败问题,关键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审批过多、公共权力滥用、与民争利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反映在解决民生问题。政府行政要为民谋利,排除部门争利,利益集团争利。
7.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多方形成合力。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作用。首先政府要有投入,职能要到位,其次企业要讲社会责任,第三,发挥民众的作用,让有条件创业的普通百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内都能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民生问题不是政府单方面的给予,而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积极参与。政府要为老百姓谋生创造条件和环境。申论范文:十七届三中全会与农村改革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认真审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农业稳,天下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这个《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新阶段作出的新判断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改革是从农村突破的,农村的改革实际上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其对中国整个改革开放发展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探路的作用,农村率先发展市场经济,农村率先发展基层民主,农村率先调整产业结构等等,实际上为我们整个的改革和开放探路;二是这30年来,农产品的供给极大丰富,农民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廉价劳动力,也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所以说农村的发展为我们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战胜各种困难,为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改革开放30年后,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次《决定》作出了一个新的判断,那就是“三个进入”: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在这样的历史判断下,我们如何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如何用创新的思路实现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决定》用非常明确的话概括了今后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那就是要坚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决定》主要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制度建设,第二块是现代农业,第三块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每一块讲的政策都体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的方针和思路。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决定》里的这三句话可以说是这个文件的重要支柱,这三句话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都有,但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用战略任务、基本方向、根本要求给这三件大事定了位,也就是对今后整个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清晰定位。
农民增收困难是现代化进程中头等难题
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农村和30年以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1978年农民一个日工平均8毛钱,一年人均消费粮食199公斤,30年后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城市菜篮子也丰富了。这几年惠农政策力度很大,但是现在遇到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农民增收,主要是缺乏一个有力的支撑。可以说,农民增收困难,是现代化进程中头等的难题。
单就城乡收入差距而言,去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比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要高3.33倍,实际上收入差距可能比这个还要大,那么为什么我们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这么大,而我们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势头遏制不了呢?主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市场经济的各种要素是从农村往城里流,劳动力、农村资金大都被城市吸走了。其次,在公民收入再分配方面,我们虽然加大了力度,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量、增长速度都是最高的,但是我们整个农村的需求太大了,这些资金相对整个农业农村发展来讲,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再次,整个农业农村农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种一斤稻谷就赚五六分钱;农民工的工资还是偏低,最近这四五年平均每年增长7%,比城镇收入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要低;城市发展、工业发展征用了农民的大量土地,但土地补偿价格偏低。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面,我们还要更多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只有这样,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才真正可以得到遏制。
土地制度的改革是重头戏
在《决定》里面,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重头戏,是一个很大的亮点。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讲,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土地经营权的权能,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可以说,30年前的农村改革给农民穿上了一双合脚的鞋,因为那个时候人民公社大集体是不合脚的。如今,党中央提出农村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这是给亿万农民吃了一颗长效定心丸,农民的土地权利是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
关于农民土地流转问题,我是自始至终参加《决定》的起草工作,只要仔细学习1984年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政策的所有文件,我们就会发现,我国没有一条政策和法律是限制农村土地流转的。《决定》明确指出,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这个原则,这是基本的政策导向,不得采取任何形式强迫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我们还提出防止片面追求土地集中,《决定》在这一方面的政策与历来的法律和政策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为了解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我们去年在全国调查了2749个村庄,调查数据令人吃惊,2749个村庄中有23%已经把一部分土地甚至全部土地转包出租给他人耕种,沿海发达地区比例更高,有美国专家看到这个调查数据说,中国农民自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率在发展中国家几乎是最高的。
对现行农村经营制度,有人认为家庭承包经营可以解决温饱但解决不了致富和小康问题,有人主张要大规模集中土地搞集中经营。我觉得这些认识还要进一步讨论和澄清。在中国,目前土地对农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农民与土地就是唇齿相依,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一个生活保障。虽然2亿多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打工了,但是他们有一半左右就业不稳定。如果我们的经济一旦出现波动,农民就会失业,而农村土地被收走了,他们的进退就没有了根基。所以,在我们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有些事情可以探索,但是要说大规模集中土地搞大规模农场,不适合中国国情。我们千万不能一厢情愿,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脱离我们的国情。
中国现实的国情是,有2亿多农户,一家平均大概七八亩地的土地规模,这么小规模怎么和市场经济相衔接,而且农户如何能保护自己的权益呢?
我们强调土地承包关系要长久不变,并不是固化小规模土地经营,《决定》在讲长久不变的同时,又讲了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两个重要转变:第一个转变就是家庭的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手段这个方向转变,家庭经济提高集约化水平;第二个转变是从统的角度来讲,要向发展农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农业经营和服务体系这个方向转变,核心问题就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决定》用了16个字清晰地勾画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方向,就是“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按照这个要求,我们要把这些合作组织发展成引领亿万农民走向国内外市场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为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权力来干涉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决定》明确用了“三个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所以说,今后我们应该更多采取市场经济的办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发育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让它自然流转,不要急于求成。
另外,现在土地征用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矛盾的焦点。我们去年对全国2749个村庄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因为土地问题上访的农民占到65%,其中因为征地造成社会矛盾的上访占到44%。
这次,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征地制度改革制定了非常明确的方向和原则,就是要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的范围,缩小强制性征地的范围,合理补偿农民,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要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
继续加大对“三农”投入和支持力度
十七届三中全会认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实现这“三最”,除了明确目标、制订规划,还需要加大投入。
那么钱从哪里来?第一块是财政的钱,第二块是金融的钱,还包括整个社会的资金。关于增加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决定》用了三个“大幅度”,这是从来没有的。三个“大幅度”指的是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一直到2020年,国家都会严格按照这个要求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和财政结构。
除了财政投入,还要加大金融的支持力度。我们对全国2000多农户进行的一项金融调查发现,真正能够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的农户只占1/3,可以说,目前,农村金融是整个农村改革最薄弱的领域,农民贷款难是农民增收的重大制约因素。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决定》明确讲要综合采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有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和责任。因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量投入是长期性投入,光靠财政是不行的。
《决定》从制度层面入手,不仅着力于健全严格规范的土地管理制度、稳定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还强调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特别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化问题,《决定》也做出了政策导向。
据我们测算,到2020年,农村起码还有1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需要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这是一个巨大的任务。《决定》明确了“三个方面”的政策导向即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考试#大&收集乡创业,特别是讲到要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基本的思路就是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农民工进城就业以后在医疗、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劳动就业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权益,特别要扩大工伤、医疗、养老保险对农民工的覆盖面;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将尽快制定和实施,而且在城市稳定居住和就业的农民工,中小城市要放宽落户条件,要真正让这些农民工变为市民。
可以说,《决定》是一个保护农民权益的文件,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的文件,是一个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文件。我们相信,有党的强农惠农政策,靠亿万农民不懈努力,我们农村的落后面貌一定会改变,我们亿万农民一定会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申论范文:留守儿童问题
第一部分 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这已经给社会带来许多隐患和问题。据统计,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人数由1978年的2827万人上升为2000年的17078万人,而农民向城市转移的数量自改革开放以来累计约在6000多万到1亿之间。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使进城农民工的数量迅速增加,但却尚未能改善的户籍管理制度又使这批人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等同的待遇和福利,于是,留守在农村的这批农民工的子女数量随之激增。继而产生了现在越来越严重的“留守儿童”问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越来越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将对我国以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在我们的西部地区他们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更令人担忧。
家是孩子最开始的港湾,是他们的最早启蒙地,选择隔代教育还是亲子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有考,试大收集整理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祖父母和其他非直系亲属对儿童的照顾远不及 15 亲子间的教育那样有针对性和富情感性。更何况许多儿童连这种照顾都无法享受,从小他们只能寄居在别人家里或者独自生活。也许这对他们的独立能力或多或少是一种锻炼,可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的是,孩子正处于一种转型期,这段时期是直接影响到他将来各个方面的发展的,父母亲良好的教育和对他们人生观上的指引对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不少数的“留守儿童”逐渐变成了“问题儿童”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因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也是大学生需要探讨的重要话题。本着全面掌握永福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的宗旨,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对周边县进行了探讨调研,对永福县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调查。
永福县是桂北地区的一个小县,全县总人口27万,目前已婚外出务工人员达15003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5.6%,其中夫妻双双在外务工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绝大部分农民工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上学,因而形成了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据对全县111所中小学校点的调查,永福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留守儿童”已达4691人,占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7.5%。在校小学“留守儿童”2868人,初中1823人。在一些偏远学校和教学点,“留守儿童”己成为学校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广福乡中心小学现有910名小学生,“留守儿童”就有283名,所占比例达到31.1%。
据调查显示,在永福县“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后,大多一般一年以上回家一次,其中有的家长两年回家一次,个别家长五年以上没有回过家。“留守儿童”主要是通过书信、电话与父母进行联系,但次数很少,一般要一个月左右才联系一次,有的半年以上联系一次,有的甚至一年到头几乎没有联系。联系的内容一般是关于钱物,关于饱暖,谈及学习问题,特别是品德问题的不足20%;在问及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时,80%的孩子表示不希望父母在外务工,渴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调查还得知,“留守儿童”家长及其临时监护人很少主动与学校联系,60%的临时监护人连每年一二次的家长会也不能按时参加,农村学校由于家校距离远,教师登门家访的难度大,对年老的监护人电话家访又很难达预期效果,因此,较一般儿童而言,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打了不小的折扣。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第二部分、留守儿童形成原因分析
1、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仅19亿亩,据测算,在农村现有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仅需1.5亿劳动力,而现实情况是农村人口近8亿,农村劳动力4.98亿,剩余劳动力近3.5亿。“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这就意味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2003年,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已达到1.139亿,比2002年增加了8.8%,即增长了1000万农村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务工农民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根源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随之产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Q吧)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据调查显示,永福县“留守儿童”中,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有984人,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学生有3707人,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有1652人,寄养在亲戚家的学生有509人。
2、从家庭的角度出发,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农业部200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怕影响子女上学”仅占 16 第一、第二选择的6.7%。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
为了更加真实地论述留守儿童现象的现状,下面是笔者在调研过程中遇到的实例。
XXX和XX,一对姐弟俩。11岁和4岁,家在永福县罗锦镇上笑村,和奶奶相依为命,家里只有3个人。父亲外出打工至今未回家,母亲也改嫁了,爷爷也去世了。家里的所有劳动都由他们65岁的奶奶承担。奶奶平时下地干活,丽莎就在家里帮忙做家务,弟弟由于年纪实在太小,所以无法承担家里的农活。由于没有父母陪伴,奶奶平日里也忙于农活,姐弟俩就相互为伴。田里、家里、山里都留有他们嬉笑的身影。但是,据同村的田嫂介绍,他们没有其他玩伴,也没有其它朋友,就是以他们俩为中心的小型社交圈。丽莎十分内向,平时也不说话,弟弟同样只是自己玩自己的,我们在家访的过程中也只是点点头之类的,不愿意说话。更让我们感到不安的是,姐弟俩都严重营养不良,嘴角都溃烂了,头发都蓬烂得不像样子,听说一直都在脱发。很明显,这是缺少维生素的缘故,可对于这样的家庭又怎么样去补充营养药物呢?姐姐的学习成绩刚上学的时候还不错,据一位大嫂说还考过第一名,但是后来就不大好了,问她的时候,她也不好好回答我们的问题,只是从她的眼神里面明显地感受到,她是那么地渴望被关心,渴望被理解。但从她奶奶那得知,家里条件不好,女孩子读到小学四五年级就行了,还是让弟弟多读点,毕竟男孩子读书可能有点用。
应该说,这是一个让人心痛的例子。为什么姐弟俩的命运会如此呢?我们不得而知。然而,要是他们像有父母关心的孩子一样,并且接受良好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不会如此了。特殊的国情,造就了中国农村数以亿记的进城农民工。在为自己拼搏奋斗的同时,他们也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加速了城市与农村的两极分化,城市发展与进步的速度远远是农村依靠几个打工者所无法比及的。“留守儿童”的问题只是中国国情的一个突出表现点而己,多年来的呼吁,可现实的回答只能是等待。可谁又在想象若干年后的今天,二千多万的留守儿童将来又是怎么样的呢?
3、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而城市中那些面向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基本上都是民间兴办的,其教学质量不仅无法和城市学校相比,也无法和农村学校相比。还有今近年来由于父母婚姻问题也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形成。我们在永福了解到75%的孩子之所以在家成为“留守儿童”是因为父母所在地没有合适的学校,到了那里没有得到好的教育。
第三部分、留守儿童广泛存在的问题
1、学习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从辛冲镇的调查情况来看,有91.4%的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委托其他亲戚或熟人监护的仅占8.6%。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从永福的中小学校调查还得知,“留守儿童”家长及其临时监护人很少主动与学校联系,60%的临时监护人连每年一二次的家长会也不能按时参加,农村学校由于家校距离远,教师登门家访的难度大,对年老的监护人电话家访又很难达预期效果,因此,较一般儿童而言,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打了不小的折扣。
2、性格缺陷。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打工地以广东等沿海地区为主,常年在外奔波,从事的多是体力活或小生意,收入微薄,生活艰苦,劳动强度高,空闲时间少,因而回家频度 17 极低,一般一年以上回家一次,其中有的家长两年回家一次,个别家长五年以上没有回过家。“留守儿童”主要是通过书信、电话与父母进考,试大收集整理行联系,但次数很少,一般要一个月左右才联系一次,有的半年以上联系一次,有的甚至一年到头几乎没有联系。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而联系的内容一般是关于钱物,关于饱暖,谈及学习问题,特别是品德问题的不足20%,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够,舍不得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而且随着父母外出时间长短而发生变化,一般显示为时间越长,性格变化越快,且年龄越小,变化越大。
3、缺乏亲情。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研究表明,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时,根据调查和座谈的情况,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调查中,在问及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时,80%的孩子表示不希望父母在外务工,渴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4、心理障碍。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有心事时,留守儿童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是教师,第二为同伴,第三才是监护人。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了畸形心理,进行矫正教育则比其形成过程更艰难。
5、行为偏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向小点的同学索要钱物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对留守孩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6、价值扭曲。打工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部分外出打工者急切致富的心态迅速膨胀,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在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据调查,部分留守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也没读什么书,同样天南地北挣钱,部分学生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在永福县大泉头村与一现就读初三的小男孩的谈话中得知,他的父母都出去广东打工了,自己对学业也可以说放弃了,自己从来没有就想过去上大学,只打 18 算初中毕业后就像自己的爸妈一样去外地打工。
7、生活艰辛。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年纪较大,他们很多人除了要自己做饭洗衣服之外,有时候还得帮助祖父母、外祖父母做些农活;在大泉头村调研时就发现对于那些家里有多个留守子女的,作为老大的哥哥或姐姐就得肩负更重的担子,既要帮忙干农活,又要看护小的,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很小的年纪就过早地承担起成人的责任和义务。这一切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全面成长和发展都是很不利的。如果留守儿童生病了,一般也只会到本村的药店拿点药吃,或者由监护人提供一点土方子,遇到大病,经常就会出现问题,经济条件不允许,不敢去大医院,一拖再拖,病搞得很严重。
8、安全隐患。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报道。
CFP7月18日报道 16岁的年龄,现在正是中考后玩乐的美好时光。但是小兰、小美、小风、小玲这四个16岁的女孩,还有一个18岁的小娟却一起遭遇了人生中最大苦难——被从温州骗到沈阳胁迫卖淫。
2008年7月13日,在小美的大胆逃跑后,沈阳警方一举端掉了一个胁迫未成年人卖淫的团伙。目前,5名少女已经被沈阳警方安置到了沈阳救助站,不久他们将踏上归家之路。对此事情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5名少女都是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警方与沈阳救助站通过本报一起呼吁社会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安置问题,不要让他们再“哭泣”了!
第二篇:改善民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改善民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王文超
2008年01月16日13:34
来源:《求是》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我们体会,改善民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近年来,郑州市全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06年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三年实现翻番;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两年实现翻番。这为改善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003年至2006年,郑州市的财政用于“三农”、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金累计达298.9亿元,年均增长31.6%,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55.78%提高到58.33%。
一是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破解民生根本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每年都把就业再就业作为市委、市政府承诺办的十件实事之首。我们在河南全省率先实行城乡低保制度,在全国率先实行市属国有破产企业、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大病统筹,2007年实现全民医保,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体系被联合国誉为“郑州模式”。
二是增强公共服务能力,解决民生热点问题。在解决困难群众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上,近两年郑州市投资9.5亿元新建了35所中小学,在全省率先全面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率先实行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享受市民同等“一费制”待遇和“两免一补”政策,流动人口中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2007年把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作业本费、更新配备课桌椅列入十件实事之一。在解决看病难问题上,2003年以来,郑州市为打造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卫生体系,财政累计投入22.2亿元。在解决住房难问题上,郑州市坚持推行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制度,同时加快了煤炭企业棚户区、煤矿沉陷区改造步伐。
三是推进生态建设,改善民生环境。郑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已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验收。近几年来,郑州市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003年的6.8平方米提高到2006年的8.7平方米,市民出行500米就有游园、绿地可供休憩游玩。市区空气质量连续4年优良率均在82%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二、把握形势,正视改善民生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民生状况得到切实改善。但是,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也正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这对改善民生带来了不少挑战。
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与当前部分领导干部认识不足存在矛盾。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改善民生问题,但是部分领导干部在财力有限和工作任务多的情况下,对民生问题没有超常规的措施,致使一些民生建设进展不大。有的片面认为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解决困难群体的问题,没有从大多数居民整体利益上去谋划,从全局工作上去着力推进。
改善民生要求公共财政投入规模不断扩大与当前财力不足、各项刚性支出增加存在矛盾。在当前不断加大惠民政策力度的形势下,财力不足和各项刚性支出迅速增加的问题十分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各项改善民生工作的迅速落实。中央财政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资金,由于部门、系统的条条分割,影响了使用效率。
就业不充分、富余劳动力多与结构性劳动力缺乏存在矛盾。我市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能提供的劳动岗位相对不足。劳动力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供不应求,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对进城就业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等十分迫切。
解决民生热点问题的能力与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存在矛盾。我市的教育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再加上一些地方人为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造成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同时,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十分突出,特别是农村医疗资源严重缺乏。在住房方面,普通商品房和低价商品房供不应求,因而在完善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供给制度方面还需要做很大努力。
三、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对待,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和长期性的重要任务来抓,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只有社会物质财富持续增长,才能为改善民生创造条件。一定要紧紧抓住中央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大力优化经济结构,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实施对外开放,促进人民群众收入的普遍增长,让科学发展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就业是改善民生之本。一个岗位不仅意味着一份收入,更意味着生活的改善、家庭的希望。我们要更加重视就业问题,鼓励公民自主择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公民就业,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发就业岗位,实现充分就业和再就业。要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使公民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民生。
实施全面社会保险是改善民生的基本保障。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不断研究制定新的政策,在全社会推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及对弱势群体特殊的救助方式,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构建民生安全网,努力实现社会保险的全覆盖。
加大教育投入、实现均衡教育是改善民生的前提。我们要坚持把实现均衡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前提,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把公共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特别要重点解决好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要重视劳动技能的培训、科技知识的教育,全面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实现就业。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要创新文化艺术形式,多创作有益于身心健康、具有鲜明主旋律的文艺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解决好三大安全问题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证。要着重从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问题入手,在体制、法律、方式上进行改革,完善制度、重在防范、严密管理,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是改善民生的关键。我们要认真研究民生需求,制定相关政策,确定财政预算投入,建立健全机制,落实各项措施,切实抓好改善民生的工作。要调整改进政绩考核体系,把改善民生作为政绩的重要指标,更好地激励广大干部为人民谋利益。
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国运所系。我们要用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努力关注和改善民生,切实把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富有成效,让人民群众在现有的基础上生活得更满意。
(作者: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
第三篇:为何改善民生如此重要
为何改善民生如此重要
苏大小美女 许玲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以人为本理念以及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何为民生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对于民生问题有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2页)“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同上书,第825页)“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同上书,第835页)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由于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太大,所包括的内容过于庞大,所涉及的面过于宽泛,同具体政策层面上的民生问题难以吻合,难以把握,所以,在具体政策和实际生活领域,人们一般不使用广义上的民生概念,而使用狭义的民生概念。
二、当前我国民生五个基本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就是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是说“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解决进城务工子弟上学难等问题,让孩子们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让家长们不再为学费发愁。
“分配是民生之源”,就是说“分配”是人民休养生息的源泉。就是“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扩中、提低、限高”,缩小贫富差距,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社保是民生之依”,就是说“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装进“保险箱”,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
“稳定是民生之盾”,就是说“稳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稳定压倒一切。”“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就是要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排难解纷,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争取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三、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民生问题是一国之根本,官为民所系,民为官之本。国家要长治久安,党要领导人民,那就要关注民生问题。要让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国家之发展、民族之复兴,稳定是基础、是根本,无稳定就无发展,无稳定就无复兴。
第一、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继续推进,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种以社会转型形式出现的空前社会变革,一方面给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鲜明特征,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中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日益增多。例如,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未富先老问题、社会财富分配和社会风险分配的双重压力问题等许多古典现代性问题和当代现代性问题,集中出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不得不同时加以应对;而在发达国家,这两种问题是先后出现的,因而有较为充裕的时间从容处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长期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社会体制和政策不完善、社会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愈益明显。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公共服务体系能力不强,也日益成为我们不能不面对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得更为顺利和健康。
第二、改善民生是解决突出问题的需要。历史经验表明,仅有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总量增加,并不能自然实现社会和谐。一些拉美国家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失去的十年”的教训,佐证了这一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种种不平衡因素、不协调现象。例如,就业压力沉重;城乡、区域、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尤为脆弱;很多地方教育水平不高,医疗卫生体制落后,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依然存在;文化事业发展滞后;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等。如果我们只顾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不仅会加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而且经济发展最终也将难以为继。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把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点,也是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一个强大动力。要真正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就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逐步理顺政府、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正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部署。这是因为,各级政府拥有人民赋予的权力,掌握着大量公共资源,处于经济社会管理者的特殊地位,在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中承担着主要责任。反过来说,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又会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强化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党明确提出,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差距大。必须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社会各种困难群体倾斜,保障这些群众的基本公共需求。这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政府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往往更多地是从行使权力的角度来看待施政问题,存在着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能够强化政府提供服务和履行责任的意识,推动政府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转变,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偏重行政控制向科学化的公共治理转变。
四、如何解决民生问题
本人认为,解决民生问题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就业问题。组织实施国家的相关政策措施。建设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农村劳务输出。开展就业帮扶和就业培训,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
二、社会保障问题。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出台养老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
三、社会救助问题。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做好残疾人、老龄人口工作。
四、教育问题。制定中长期规划。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三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发展职业教育,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督促地方财政增加收入,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全面加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鼓励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
五、医疗保险。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及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水平。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六、文化体育问题。积极发展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繁荣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体育产业。
七、社会管理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坚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健全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八、注意六个角度。利益分配制度、政府职能定位、行政管理体制,违法行为的监管、市场的监管、政府权力的监管,公共责任、宏观调控,技术创新、自主研发能力,法律法规完善、权利义务的界定,思维观念转变、政治法律意识、文化道德素质、社会氛围。
第四篇:领导关于民生改善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指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共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共宗旨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他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以及各项社会事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在加大经济建设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在提升经济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质量的改善;在提高发展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口素质的增强。特别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善民生。
各级党组织要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解决好“树什么样的政绩”问题,要认真“做事”而不是“做秀”,要真正“造福一方”而不是“造势一时”,要了解最基层的百姓最需要什么,最期盼什么,不做图虚名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解决好“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办实实在在的事;解决好“如何考核政绩”的问题,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使勤政为民、政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惩戒。
习近平强调:任务越艰巨,局面越复杂,困难越大,越能锻炼和提高干部。干部干部就是先走一步,越是困难越向前,看一个干部是不是合格,是不是一个好干部,关键是看他能不能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能不能倾听民意、关注民生、沟通民心,坚持到基层和群众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只有为群众谋利益,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关心群众的干部才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好干部。
习近平在充分肯定浙江省近年来为民办实事取得成效的同时指出,为民办实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愿望,维护人民的利益,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办实事,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建立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对浙江省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坚持不懈地为民办实事,及时主动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实事办好。
习近平强调,进一步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就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牢固确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真正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真正把为民办实事的重点放在解决好民生问题上,放在实现社会公平上,放在完善体制机制上,放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不断增强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实效。进一步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丰富为民办实事的内容,特别要抓紧组织实施好在扩大城乡就业、完善社保体系、廉租房建设、农村教育卫生、改善农村用水、下山移民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活生产安全等方面为民办实事项目。进一步畅通为民办实事的民情反映渠道,根据形势和群众需求的变化,科学合理安排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在多领域、宽范围让人民群众共享浙江省改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加强为民办实事的民主决策,使党委、政府确定的为民所办的实事项目更符合群众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为民办实事的舆论氛围,真正使为民办实事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自觉行动。进一步加大为民办实事的投入力度,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公益事业。进一步加强对为民办实事工作的领导,把为民办实事情况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为民办实事的实效性。
第五篇: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重中之重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重中之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这一要求无论是对进一步解决群众关心的生活问题,还是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也同样会为发展增添动力。“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更加突出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不仅是一项重大经济任务,也是重要的政治任务,意义非同寻常。
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明年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涉及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从就业方面讲,尤其要注意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发展,使其更好地吸纳大多数的劳动力。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看,要扩大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强调落实好救助机制。
住房问题是各界关注的一个重点。今年保障性住房开工1000万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以此为起点,明年要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分配、运营、管理工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
此外,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优化;继续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食品、药品、生产安全监管。
还需要强调的是稳定物价,防止反弹,这事关经济大局,更关系群众生活。必须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稳定物价的基础是发展生产、保证供应,尤其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农民工群体备受关注。明年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重视农民工在城镇的工作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逐步解决就业、居住、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就一定能巩固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势头,为人民群众带来新的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