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松江新浜镇现代生态农业
松江新浜镇现代生态农业
一、新浜镇的社会经济及农业资源状况
1.地理位置
新浜镇位于松江西南端,东与泖港镇和上海市松江现代农业园区五厍示范区相连、南与金山区、西与青浦区接壤、北与石湖荡镇交界。距上海市中心城区60公里,交通便捷。沪杭高速公路(A8)新浜出入口设在镇区东侧,西侧机场高速(A15)朱枫公路出入口距新浜2.5公里,叶新公路横贯全镇东西,东连同三国道、嘉金高速,西连浙江、江苏,是上海联接长三角的西南门户。
社会经济概况:全镇区域面积44.74平方公里,辖区内11个村、1个居委会。2008年实现增加值159183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1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8046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4227万元,分别占全镇增加值的4.3%、55.3%和40.4%,人均GDP58334元
2.地位
新浜镇是上海市九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镇之一,同时也是上海市“三农”工作综合试点区和上海松江现代农业园区重点建设单位之一。
3.农业资源概况
全镇现有农地面积39904亩,其中耕地面积34954亩(其中粮田26298亩、菜地3050亩、花卉549亩、瓜果483亩、苗木4574亩)、林地面积1785亩、淡水养殖面积3165亩。人均占有农地面积2.1亩。境内地域平坦开阔,土地连片,极利于农业现代建设和发展集约化经营。
新浜镇地处黄浦江上游,属于上海市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长期以来受水源保护条例严格控制,农业环境洁净。据上海市农业环保实验室测定评价,全镇灌溉用水、大气质量达到一级。全镇57%土壤为一级、43%的土壤属二级。新浜农业综合环境质量评价为一级,符合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或原料)
产地环境标准(DB31/T252-2000)和国家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1-2000)。新浜镇优良的农业环境,为今后实施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开发奠定了基础。
4.区域功能定位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对我镇农业发展进行了定位。上海市将新浜列入上海市黄浦江上游农区和黄浦江上游蔬菜区,重点发展粮食、油料、绿肥和蔬菜生产。松江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新浜等浦南3镇列为浦南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该区域资源丰富,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是全区重点建设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优质高产水稻、绿色(有机)蔬菜、瓜果、花卉等高效园艺产品,积极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保护好黄浦江上游汇集水源。
二、新浜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至2008年,全镇已建成设施粮田24165亩、设施菜田2050亩,分别占全镇耕地面积的69.1%和5.9%。较大程度改善了我镇低洼地多、低产地多的面貌,有力推进了粮食和蔬菜生产发展。据四个村的典型调查统计设施粮田比一般粮食常年单产相差11.3%。设施粮田、设施菜地建设改变了田间排灌系统,有利于发展粮食、蔬菜生产,为今后大面积进一步提高粮食、蔬菜产量和质量夯实了基础。
2.粮—猪种养结合模式试点效果显现
新浜镇在稳妥的推进家庭农场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并依据上海市“三农”工作综合试点的总体要求,率先在南杨村、鲁星村进行了粮—猪种养结合模式试点工作,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即发挥了公司在资金、技术、市场营销方面的优势,又体现了家庭农场粮食生产农忙和农闲互
补的有效经营模式,同时,有效地推进了有机肥的利用率,有效地实现了养猪零污染排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果明显
近三年来,我镇在抓好粮食生产同时加大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重点扩大蔬菜等高效园艺作物种植面积。2008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6623亿元,其中种植业为0.6366亿元、畜牧业为0.6069亿元、林业为0.1119亿元、水产为0.2569亿元,农业服务业为500万元。2008年种植业亩产值达到2456元,比《十五》期末的亩产值1805元、增加651元,增长36%,年均增幅12%。2008年全镇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比《十五》期末的6350元增长33.9%,年均增幅达到11.3%,初步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总体布局
1、农业生产面积
松江区确定我镇到2020年保持基本农田面积为40907亩。按照基本农田面积和最低农业生产保有量以及现有农地资源,本次规划农地总面积约为40000亩,其中规划耕地面积为35000亩,林地面积为2500亩,水产面积为2500亩。耕地面积中安排粮食面积26000亩,常年蔬菜面积3500亩,花卉面积1000亩,瓜果面积1000亩,苗木面积3500亩。
2、农业总体布局
全镇将建设“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区、五个农业生产基地、一个农业经济技术开发园和一条农业生态旅游环线”,简称“1511”计划。
(一)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区
在香塘江以北、沪杭铁路以西、大蒸塘以南、林杨公路以东、叶新公路、南弯港及A15高速两侧约10000亩区域内建设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区,研究示范粮食优质栽培、特色蔬菜、花卉、水果生产观光、猪、禽、水产生态养殖以及农业秸杆还田、农业残次品等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技术,建设成为上海市生态农业先行示范区。
(二)五个农业生产基地
1.高产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在确保26000亩粮食生产面积稳定的基础上,在镇区的南部(香塘-赵王-陈堵-林建)规划建设1个万亩和许家草、文华两个1000亩高产优质水稻生产示范基地,为新浜 “禾露”牌优质大米提供原料。基地将实施公司联合粮食家庭农场,实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将实施“六个统一”,即统一茬口布局、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机耕机插、统一排灌、统一植保和栽培技术。
2.绿色园艺生产基地:建设许家草—南杨—黄家埭、文华—香塘—胡家埭、赵王—林建—陈堵三个包括蔬菜、花卉、水果在内的生产基地,总面积6000亩,其中保护地设施2000亩,露地设施4000亩。基地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认证步伐,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3.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在镇区北部的黄家埭、鲁星二个村建设标准化水产养殖场,面积为1000亩。以养殖南美白对虾、长江鮰鱼等经济效益较高的水产品为主,同时积极拓展垂钓、休闲功能,带动全镇另外1500亩水产生产。
4.生态畜禽养殖基地:采取“公司+农户”模式,推广猪——粮、鸡——粮相连接的生态种养模式,建设10个标准化家庭养猪场,生猪年出栏量12000头;建设10户家庭养鸡场,年上市10万羽,并建成一个采用微生物垫料的大型生态养猪场,年出栏生猪10000头。生态畜禽养殖基地的建设。
5.水生植物生产基地:在香塘、南杨、陈堵三个村建设2000亩左右,以种植睡莲、荷花等水生花卉以及慈菇、莲藕等水生蔬菜为主,集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体的水生观赏作物基地。水生花卉生产基地将通过设施建设塑造形象作为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三)一个农业经济技术开发园
规划区域面积200亩,可利用原有农副业生产配套用房进行整体规划改造建设标准厂房,成为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园林器具、园艺资材生产、加工及营销园区。
(四)一条农业生态旅游环线
新浜属于上海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长期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水源保护条例,使全镇保持着“土净、水净、气净”的原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建设力度加大,在公路两侧相继建设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拟将这些镶嵌分布在沿路的基地进一步完善功能和形象,成为旅游景点并串连成线,形成一条农业生态旅游环线。
此外,新浜镇新规划的景点大体是:沪杭高速公路新浜出口——胡曹路(雪浪湖森林休闲园)----香长路(全禾鑫农庄、花镜园艺、大方庵)---许三路沿线(瓜果基地、许家草农家乐、田野亲耕体验园、清荷园、田园会所)——中南路(垂钓中心、品尝名特优水产)——叶新公路(美式家居城、东方狐狸城购物中心、隆庆寺民俗风情园),整条线路目前已初具“以林以水为景、以花以果为乐”服务城市农业旅游形象,待进一步建设完善配套后,将成为广大市民假期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休闲憩息购物为一体的场所,与松江社会主义新农村交相辉映、增色添彩。
四、新浜镇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上海的每一寸土地都很宝贵,即使在郊区农村,土地也很宝贵。在上海郊区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二篇:浅谈现代生态农业
远景设计研究院
浅谈现代生态农业
现代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复合体系。它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保持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土壤肥力,持续协调的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保护的农业自然资源,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之目的,逐步建立起一个采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和现代管理的农业综合体系。现代生态农业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构成;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靠科技,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切实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概念,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标准,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生态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的弊端,并发挥其优越性。21世纪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现代生态农业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八个方面
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三是以科技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四是注重保护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五是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普及科技成果应用;六是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八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有机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一、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一)探索阶段
生态农业最初只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的需求而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这些生产者组合成社团组织或协会。英国是最早进行有机农业试验和生产的国家之一。
(二)关注阶段
远景设计研究院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由污染导致的环境恶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美、欧、日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污染已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这些国家感到有必要共同行动,加强环境保护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生活质量和经济健康发展,从而掀起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的各种替代农业思潮。法国、德国、荷兰等西欧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展了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英国在1975年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使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发展。日本生态农业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重点是减少农田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提高农产品品质安全。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玛雅(Maya)农场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典型,1980年,在玛雅农场召开了国际会议,与会者对该生态农场给予高度评价。生态农业的发展在这时期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认为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阶段
90年代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如奥地利于1995年即实施了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特别项目,国家提供专门资金鼓励和帮助农场主向有机农业转变。法国也于1997年制定并实施了“有机农业发展中期计划”。日本农林水产省已推出“环保型农业” 发展计划,2000年4月份推出了有机农业标准,于2001年4月正式执行。发展中国家也已开始绿色食品生产的研究和探索。一些国家为了加速发展生态农业,对进行生态农业系统转换的农场主提供资金资助。美国一些州政府就是这样做的:依阿华州规定,只有生态农场才有资格获得“环境质量激励项目”;明尼苏达州规定,有机农场用于资格认定的费用,州政府可补助2/3。这一时期,全球生态农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单
一、分散、自发的民间活动转向政府自觉倡导的全球性生产运动。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的政策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
二、生态农业的特点
(一)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
(二)多样式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
(三)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
远景设计研究院
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
(四)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
现代生态农业是运用农业生态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精华结合起来而建立的一个采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和现代管理的农业综合体系。它以生态理论为基础,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追求农业与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平衡,以求达到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的最终目标。
第三篇:新浜小学党支部换届工作报告
发挥支部带动作用 推动工作科学发展
松江区新浜小学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报告(讨论稿)
根据镇党委的部署,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浜小学党支部新一届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现在,我代表学校党支部就上一届支部委员会的工作,向全体党员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一、三年来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本届支部委员会自2009年4月成立以来,在新浜镇党委和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监督保证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学校科学和谐发展,取得较为显著的工作成效,2011年学校党支部被评为新浜镇2008~2011先进基层党组织,在2009--2010文明单位创建中成功创建“松江区文明单位”。在07、08、10的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10年、2011年区学生暑期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11月被评为全国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成功通过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复评、连续三届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还是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民族精神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无烟学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2008、2009区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一)注重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师生道德修养
始终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重要任务,能自觉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积极参加局、镇党委组织的各类会议及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
1、中心组学习。建立完善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学校领导做到率先垂范,带头学习,为全校师生起了表率作用。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关精神作为提高班子人员的思想水平和加强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组织中心组成员认真学习全国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通过抓学习、抓认识、抓制度,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2、加强教职工学习。校党支部带领全校教职工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制定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坚持分散和集中相结合、自学与辅导相结合、书本与考察实践相结合,学习内容有计划、有安排、有重点,与学校日常工作、教育教学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力求多样化,追求有效性。
3、加强学生教育。我们始终本着“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的育人思想,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行为规范教育放在首位,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前途理想、公德意识、文明观念等方面的教育。抓好每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活动;行为规范大比拼系列教育活动;温馨教室创建活动;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生态道德教育系列活动;读书节活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玉树抗震救灾教育活动、警民共建,校园安全专题讲座;举办植树节“五个一”活动、“儿童节”快乐游艺
活动、“教师节”尊师、爱师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两纲教育精神。
(二)加强队伍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保证
1、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难点、热点作为支部工作的重点,主动为学校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当参谋,为学校排忧解难。2009年9月起,根据区委和镇党委的统一部署,我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加了新浜镇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活动中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代中央领导人有关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在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全体党员都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通过“学实”活动,全体党员的宗旨意识、工作热情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2010年7月起认真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党支部围绕“服务群众,勇当先锋”主题,重点开展了“党员亮点展示”活动。广大党员立足岗位,积极参加公开课上课、案例反思撰写、教育科学研究、基本功展示、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等,涌现了一批优秀党员,支部也被评为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1年是我党建党90周年的大喜日子,学校支部认真组织党员、教职工、学生参加了区、镇、校举办的各类庆祝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广大党员进一步了解了党的历史,激发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自觉性。
三年来,一批优秀青年积极向党靠拢,共有4位老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被确定为发展对象1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2人。
2、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干部要“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精,管理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要求,特别是在工作上要做到:工作作风踏实、细致;对待群众真诚、友善。同时进一步健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民主评议、定期考核的管理监督机制。每年年终召开教职工大会,组织干部向教职工述职并接受教职工的民主测评。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和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交换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拒腐防腐的能力。
3、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学校党政将抓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校党支部十分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每学年都要请来专家对教师们进行师德培训讲座,并且充分挖掘、总结、弘扬本校师德高尚教师的事迹,努力营造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育人环境。在这基础上,借助区“名师指导团”的带教,积极推进本校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通过自主学习、学历进修、业务培训、教研活动、传帮带、教育教学比赛、教育教学研究等途径,深化校本教科研,逐步建立一支学科齐全、专业结构合理、教学方法较好的专业教师队伍。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
1、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以制度建设为依托的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模式与管理模式的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全面贯彻校长负责制,完善重大事项议事决策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实行民主决策。近年来,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又分别制订和完善了《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学校的管理制度更完善,更能体现人文关怀。
2、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也是党支部工作的中心。三年来,党支部始终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深化课堂改革,加大科研力度,狠抓了教学常规管理、校本教研、信息技术教育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区立项课题实施力度,推动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
3、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改进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创造最优
良的发展环境,谋求最大的利益,是学校党支部的重要工作目标。几年来,经过不间断的努力,多媒体设施已覆盖所有教室,教师办公桌椅更换一新,学生课桌椅按照学生身高科学配备,添置了电子大屏幕等,使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切实为师生发展创造了最优越的办学条件。
(四)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加强作风建设
1、深入开展行风建设。严格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规范收费管理,杜绝乱收费现象;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杜绝有偿家教等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教师牢固树立依法执教、规范办学的思想,切实树立教师队伍和学校的良好形象。组织开展了行风评议、师德师风评议等活动,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和师德师风的监督,保证了学校的优良教风和校风。
2、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认真组织学习上级关于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相关文件精神,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二是严格执行请示上报制度、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规范领导班子行为的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校,规范办学;三是认真组织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活动,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坚持领导班子民主测评制度,定期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民主评议,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五)注重文明辐射,开展共建共享
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所有党员到所在居住社区报到,支持参与社区的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暑假期间组织部分党员和教师下村居,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暑假活动;每年组织师生参与“送温暖,献爱心”等公益活动。2011年组建合唱队代表镇参加区合唱比赛,获得较好成绩。另外还积极参加镇委托的各种单项比赛,均获得比较优异的成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我支部三年来的工作,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局、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部全体党员共同努力,以及全校师生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支部工作的差距,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在党建工作的开展上存在着一定的保守思想,有时局限在上级党组织要求开展的活动上,在渗透新理念、启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上做得还不够。
二是作风建设的深入性还待加强。从更高的标准要求来看,作风建设的深入性还待加强,如深入课堂听课还做得不够;对各党小组的建设还缺乏深入细致地指导,联系还不紧密;与党员的个别谈话和交流还不多等等。
三、今后的奋斗目标
1、狠抓党支部组织建设。在加强和完善学校支部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支部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发挥好学校支部和全体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培养党员和全体教师率先垂范、勤奋敬业、爱岗奉献的精神,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2、严格队伍建设。从抓学习、促思想观念转变入手,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能力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抓好普通教职工的教育和管理,通过师德建设增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以党员干部为排头兵,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致力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政治先进,教学业务精良,团结奋进、爱岗敬业的教职工队伍。
3、继续抓好创先争优活动和文明创建。2011年我们再次明确了创建“松江区文明单位”的目标,我们要在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以“文明组室”的创
建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文明创建的质量。
同志们,三年来,在教育局党委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支部带领广大教职工,携手并进、同心同德、务本求实、开拓创新,推动了学校的稳步发展。今后,让我们在即将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党支部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精诚团结,勤奋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进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新浜小学党支部 2012年4月30日
第四篇:现代生态农业的内容简介1
生态规划与建设的课程内容简介
生态农业规划是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工模拟本地区的顶极生态系统,选择多种在生态上和经济上都有优势的生物,采用一套套生态农艺流程,按食物链关系和其他生态关系将这些物种的裁培、饲养和养殖组成一条条生产线,并将这些生产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多层次地配置到农业生态系统中去的过程。生态农业规划与建设主要介绍现代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并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两个方面分析、论证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植物生产有关领域的生态模式和生态技术;动物转化方面有关领域的生态模式和生态技术;微生物、蚯蚓和其他措施在处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方面的作用和相关技术;健康、安全食品的监测和生产技术体系。
第五篇:现代循环性生态农业种养基地
现代循环性生态农业种养基地
第一章 总论 一 项目基本概况
(一)、项目名称:现代循环性生态农业种养基地(二)、项目建设地点:XX市XX县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5万亩高产魔芋;10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20万吨年产量饲料厂;15万吨年产量生物肥料及液体肥厂;装机容量5000千w沼气发电厂。
(四)、项目总投资:初概算为3.5亿元人民币。其中:种植部分投资0.5亿元;养殖项目投资1亿元;工厂生产投资1.5亿元;沼气发电投资5000万元。
(五)、项目建设年限:本项目分两期建设五年完成。(六)、项目建设背景
l、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需要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通过对粮食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条,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由于畜牧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农民增收压力不断增大、农村就业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发展畜牧业始终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的重点。未来一段时期,畜牧业在建设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将成为小康户和新农村的摇篮,这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2、城乡经济高速增长、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需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国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同时,我国人均动物性蛋白摄入量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村居民畜产品消费量更是远远低于城市居民。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消费量逐渐增加,特别是占人口60%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畜产品消费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城市居民也将进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阶段,对优质、卫生、方便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畜产品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加对畜牧业产生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这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良好机遇。
3、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显突出,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把传统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后,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更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今后农村工作的重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提出本项目的建设。
二、项目的规划:
本项目的设计规划是:以种带养,以养护种,以养发电,以养保厂,以厂育养,养再育林的现代循环性生态农业工程。具体规划设计如下所示:
1、首先是种:本项目规划种植5万亩的魔芋。根据当前本地成功种植的亩产量计算,每亩4000斤,合计年产魔芋10万吨,深加工后的芋渣约有50000吨可供养猪饲料。种植的魔芋有芋藤每亩约500斤共2.5万吨,是最好的有机饲料.再补充玉米和豆粕,一个20万吨有机饲料厂的原料就充足了。
2、有了年产20万吨的有机饲料厂,可建养殖年出栏肉猪10万头的养猪场。实行新科学标准化的养殖技术,不喂食任何推长剂,实现真正的农家猪全部出口美国。
3、有了10万头的养猪场每天的排泄物便可建造一座储气2万立方的沼气发电厂,可装机容量5000KW的发电机组,每天发电量够2个工厂使用。4、10万头猪每天的大量粪便经生产沼气后,废渣作为生产有机肥原料,经科学技术制作后成最佳的生物有机肥,废液体生产叶面肥料。所以建设肥料厂变废为宝。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一、建设的必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顺利,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也加快。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就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 滞后。所以农业的发展状况好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基础地位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滞后,农业科学技术化较低,立体化循环经济没有体现,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有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立体式种养经济,这不仅可以减少农业成本的投入,而且可改良土壤的现状,并直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很有必要。
二、建设条件:
1、地理条件
XX县属山地丘陵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四周青峰环绕,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年平均气温17.9℃,年平均降雨量1538.4毫米,水资源极为丰富,水质好。主要河流怒江,由南向北贯穿全县,全长144公里。全县有大小河流47条,县城自来水公司日供水能力2万吨,供用水有保障。能在XX县建设以上立体化种养项目,形成集种猪繁殖、幼猪饲养、自制饲料供给、粪便沼气利用、粪渣种植农业,成为大型循环性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循环链条,也为改善农村环境污染做出示范榜样。
2、生产条件:
土地:项目建设用地共700亩,其中养殖基地600亩(可租用 农用地使用20年),五个厂共用地100亩(工业建设用地经招拍挂获得)。
②资金:项目总体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由项目实施单位:XX县兴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筹集解决。
④生产技术:请贵州农科所和林科院协作完成,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种植方案(一)、高产魔芋种植
以公司十合作社十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
1.由公司在全县范围内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社,每乡(镇)设一个由各乡(镇)选派人员担任管理,合作社直接与农户对接,公司与合作社对接。
2.公司负责全部收购魔芋产品和魔芋藤,价格按当时当地市场价收购。
二、养殖方案
1.由公司建好猪舍等一系列设施设备后,选择100户有能力养猪且有经验的农户作为专业户,分5个猪场养殖,每个猪场养殖1000头父母代猪进行自繁自养,达产后每个猪场年出栏商品绪约21000头,合计年出栏商品猪约105000头。
2.由公司垫支养猪成本给专业户养殖,并技术指导喂养,直至当批生猪全部出拦后,养殖户在10天内凭相关票据到公司财务 部结算。
3.专业户在与公司签订养殖协议前,需经公司技术培训7天,在培训合格后才能正签养殖协议。
4.专业户在签订养殖协后,需交纳合同履约金,金额按500头猪苗市场价交纳,在退出养殖时无损坏猪场设备时返还。
5.专业户凭技术部门每天的喂养要求清单到物资部门领取词料和药物,然后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喂养。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选择的种植,养殖产品属我国居民日常生活品,市场需求旺盛。由于我国居民的膳食习惯,猪肉在我国的消费量特别大,目前我国猪肉市场价格不稳定,导致养猪户存栏数的变化,这是由于没有规模化养猪场的保障而造成的因素。随着国家对生猪养殖政策的落实,生猪生产会逐步走向稳定,其市场风险会越来越小。
农业种植和林业项目的发展,始终是我国主导行业,国家在近年来连续出台了相关的支农扶林政策,特别是20 l 2年中央1号文件,重点提出对农林项目的大力支持,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加大力度对农林牧畜业,农产品加工业,物流冷链等的重点扶持。我公司也想在种养项目中发挥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作用,把以上项目做好,为农村经济发展当好向导。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环保,健康美味的食品已是人们的追求,市场上呈现有机食品供不应求的局面;人们对 绿色有机的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消费群体越来越大,需求空间日益扩大,但有机生态种养还属起步阶段,必须加快步伐才能满足入们的需求。
所以,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立体种养型、环保节能型的农林畜牧项目,对农村可持续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推进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有力的作用,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也符合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的要求。
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准予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