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环境监管机制深化护农工作经验材料
**省**市位于大洪山余脉与江汉平原的交汇处,是全国闻名的“银杏之乡”,**省重要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全市国土面积1355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占80%,辖387个行政村。今年以来,**市工商局把“红盾护农”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结合工商职能转型新形势,创新护农机制,加大打假力度,不断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农民合法
权益。截至目前,共查处各类农资违法经营案件78起,案值46万余元,执法办案收入27万元,实现了监管职能到位、服务质量优化和工商形象提升的良好效果。
一、优化内外环境,筑牢护农基础
一是学习讨论提能力。面对停征“两费”后,少数干部认识不明、思路不清、方向不准等问题,该局各基层分局(所)围绕“转型后如何抓重点、重点抓”等主题,引导大家根据农村市场特点,确定了以规范农资市场为切入点,推动监管服务转型的思路。在此基础上,针对农资品种多、专业知识强、识假辨假难的问题,建立每周二业务学习制度,采取自行组织辩论、邀请市局专业市场分局人员讲解的办法,学习农资监管知识和违法经营农资案例,帮助大家提高农资市场监管水平。其间,共组织农资监管学习42场次。今年4月,该局烟店分局人员在剖析农资案件中受到启发,一举查处4起未经授权的假冒种子虚假宣传案。
二是广泛宣传优环境。该局各基层分局(所)通过及时汇报、主动请示,积极争取辖区2个乡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3次组织召开工商、农业、质监、公安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明确要求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支持“红盾护农”专项执法行动。上半年,出动流动宣传车238台次,开办农资法规宣传栏67个,印发农资识假辨假宣传单28000份,邀请记者采访14次,在报纸、电视台曝光假劣农资案件6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农资市场监督,营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形成了强大的监管合力。
三是理顺体制强经检。本着“优结构、利监管、提效能”的原则,调整旧有的以巡查(站、组)为主的收费监管体制,重新整合人力资源,在各基层分局(所)建立“一室两队”内设机构,其中,综合室一般1人,每个巡查队2至3人,经检队5至6人,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目标管理,健全巡查队、经济检查队发现、移交、协办案件等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完善以经济检查队为主体,内联综合室和巡查队,上联市局专业市场分局,外联农资商品产地、经销地工商部门联系的联合办案机制。
二、把握重点环节,严格农资监管
一是清主体,严准入。建立巡查队巡查、经检队查处、综合室登记的农资“经济户口”建管模式,夯实农资监管平台。即:巡查队采取进门店、入田头、查台帐、清证照的办法,开展“地毯式”巡查,摸清辖区农资经营主体信息;经检队开展无照经营整治,对28户无照农资经营户依法进行取缔或规范。同时,对24户超范围、挂靠,以及证照不全、前置审批过期失效的农资经营者进行清理。综合室搜集“两队”监管情况,建立健全农资经营台帐240户,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
二是打假劣,密巡查。以农资“经济户口”为载体,以企业年检和个体验照为契机,突出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及零配件等四类重点农资商品,采取市场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依法查处与教育整顿相结合,流向公示与追源溯流的办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产品行为。在农资经营旺季,规定每周巡查不得少于2次,对涉嫌质量不合格的农资商品进行分品种、分批次、不定期抽样送检。同时,对经销假劣农资商品的,既对农资经销商予以处罚,又层层追溯农资生产者的责任。截至目前,共抽检农资商品7大类23种,查办制售假劣农资案件48件。
三是治虚假,护公平。坚持把查处农资虚假宣传案件作为强化农资市场监管的重点,通过实地查、对照看、网上搜、公函询等举措,深挖细查,重点查处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利用标签、说明书对农资产品的质量、成份含量、功效等进行虚假宣传的案件。截至目前,该局共收缴虚假宣传单、宣传手册2000余份,查获7起农资产品虚假宣传案件。其中,成份含量不达标的12起,利用标签、说明书进行虚假宣传的24起。
三、建立长效机制,提升监管效能
一是密织维权网络。依托村级组织和移动公司网点,深入开展12315进农村活动,设立387个农村12315维权站,聘请 389名村主任为义务维权员和农资市场举报“线人”,赋予其小额纠纷调解和案件举报协查的职权。与乡镇政府联合,在3个乡镇举办维权员培训班,培训维权员80余人。同时,强化巡查队员消费保护、指导纠纷调处和收集侵权证据等职责,及时解决农民消费维权纠纷。上半年,通过村组维权员举报,分局成功调解化肥质量案件12起,涉及农田面积227亩,责
令经销商向农民支付赔偿金、免费提供化肥等折合金额7万余元,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2万元。
二是实施分类监管。根据农资市场巡查情况,完善农资经营信用分类分级监管机制,将农资经营户信用分为a(守信)、b(警示)、c(失信)、d(严重失信)四级,分别实施远距离、中距离、近距离和零距离监管。并对a类授予“农资经
营示范店”牌匾,没有举报一般不予检查;对b类发放《预警提示通知书》,督促限期改正轻微违规行为;对c、d两类农资经营者,加大巡查密度和商品抽检频次,并对其违法违规行为从重处罚。上半年,根据信用记录,确定重点监管农资经营户44户,抽检3个批次农资,查获、收缴假劣农资26吨。且辖区a级农资经营户由过去的77户上升到103户,守信率提高了19个百分点。
三是推行双向追责。建立基层分局(所)农资专管员制度,在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两帐两票一卡一书”、种子留样备查、农资质量承诺和农资商品信誉卡等自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农资违法双向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农资违法经营、造成农民损失的行为实行双向追责,即对违法农资经营者进行处罚的同时,对工商网格责任人员巡查频次不够、巡查痕迹未记录、上级部署未落实和投诉举报未及时调处的,一并追究相关责任。今年来,共12名监管不力的基层单位网格人员进行了责任追究。
第二篇:加强监管优化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优化“两个环境”
——在优化发展环境生态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8月3日)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将于下半年召开,做好今年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特别是维护好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月20日,市委书记王晓东同志在全市改善“两个环境”动员大会上明确提出: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环境”的理念,认清形势、自我加压,以决战决胜的态势,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硬的举措,迅速掀起两个环境建设的热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改善发展环境生态环境动员大会精神,我代表县局党组讲几点意见: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努力改善支持发展的思想环境
经济发展得越快,对环境的要求就越高,区域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环境的竞争,发展中的一切问题最终都要拿环境来说话。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都与工商职能高度契合、紧密联系。但是,工商部门由于队伍素质、工作理念、服务机制等多方面原因,还存在着诸如思想僵化、观念落后、不善创新、效率低下、市场监管不到位等一些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既制约了发展,也影响了工商部门的社会形象。对此,我们工商部门全体人员要引起高度重视,牢牢抓住“两个环境”建设中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将服务经济发展和加强市场监管作为第一要务,把优化发展环境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主题上来;把工作重心融入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把工商职能转变到增强服务意识和履职尽责意识,优化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上来,真正在全系统唱响发展的主旋律,形成“人人关心发展环境,共同创造发展环境,悉心维护发展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创新机制,强化扶持,努力改善支持发展的政策环境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是加快发展的最大优势和重要条件。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关于改善两个环境,培育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在服务企业 1
发展、优化投资环境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强化政策扶持。要以放开、放宽、放活为核心,继续抓好零成本注册、低门槛准入等优惠政策的落实,坚持非禁即入、非禁即可,切实做到真放开、多扶持,掀起“群众创实业、企业创大业”的热潮,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二是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坚持提前介入、全程帮办、跟踪服务,积极支持重点项目、特色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要用足用好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型和创新型企业发展,营造更加透明规范高效的外商投资环境,大力促进招商引资。三是强化市场主体信息分析。要定期对市场主体的数量、规模、经济结构、产业分布等进行深入研究和综合分析,进一步完善报告制度,全面反映市场主体发展状况,为我市实现保增长、调结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四是推进实施商标战略。加强商标注册、运用、管理、保护的全程化服务,支持鼓励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旅游业以及文化产业,拓宽商标发展领域,重点培育一批区域性主导产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和旅游服务商标。
三、提高效率,履职尽责,努力改善支持发展的服务环境
要建设一流的发展环境,就必须在服务环境上率先突破。要进一步深化服务举措和服务机制的创新,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实现工作快节奏,办事高效率,服务优质化。一是完善市场准入服务机制。要在全面落实首办责任制、一审一核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上门年检、预约服务、现场办公、跟踪服务等服务模式,把单纯的市场准入服务延伸到更高层面。二是完善信息服务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红盾便民通”系统的应用效能,继续发挥好联合商务网、工商通短信服务平台的作用,免费为企业发布法律法规、政策和产业信息。进一步畅通网上年检和远程名称核准的绿色通道,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企业成本。三是完善融资服务机制。要强化宣传,扩大影响,继续做好动产抵押、股权出质、股权出资、商标权质押等工作,积极搭建起银企合作平台,帮助企业盘活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四是完善企业帮扶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工商企业联络员制度,继续开展“走
千家、访万户、解难题、促发展”帮扶活动,帮助各类市场主体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强化监管,依法行政,努力改善支持发展的市场环境
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的根本出发点是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最终落脚点是为优化发展环境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这也是工商部门着力改善“两个环境”的具体体现,更是改善发展环境的重要方面与核心内容。一是转变监管执法理念,正确处理监管与发展的关系。要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将履行监管职责,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更高层次的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保护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要把政府重视、群众关心、企业关注的问题作为重点,对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切实维护健康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严格依法行政。要深入推行行政指导和行政告诫,引导企业依法经营。严格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抓好案件集体会审、执法行为监督告知、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等制度的落实,营造和谐监管的外部环境。
五、强化监察、严管队伍,努力改善支持发展的政务环境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治理“吃、拿、卡、要”,治理“庸、懒、散”,治理随意执法的“三项治理”。全系统要引起高度重视,严肃纪律、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切实整肃队伍作风,确保不出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为切实转变队伍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树立良好的工商形象,从八月份开始,集中三个月时间,在工商系统开展“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环境大优化”集中整治活动,对政令执行、工作纪律、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一是开展大规模的明查暗访。整治期间,县局将组织经常化、随机性、不间断的明查暗访,增加明查暗访频次,扩大明查暗访范围。对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即时通报、限期整改;对不作为、乱作为、破坏和影响发展环境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二是严肃机关工作纪律。县局党组成员轮流值班,不定期对机关科室的工作纪律、工作作风、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差的当场批评。
三是严厉查处违纪行为。凡被上级明查暗访或媒体曝光的违纪人员,将对相关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同志们,让我们团结一致,以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不断改善发展环境,提升监管水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第三篇:创新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报道
XX镇创新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通讯信息
近日,XX委员会教育发展基金负责人到XX镇高山之尚学校视察并督促高山之尚学校建设,在察看工地时,发现施工场地井然有序,科教楼拨地而起,操场建设如火如荼,处处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视察人员对施工进度和质量非常满意。在听取汇报时,对投入近1000万元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XX镇党委政府创新工作机制,实现了该项目“零阻工,零上访、零投诉”感到非常惊讶,对当地党委政府优化施工环境的做法作了充分肯定。
2011年,XX党委政府确定全年为“项目建设年”。为将各个项目落地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党委政府经过研究决定,确定实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三级联动机制。一是村组负责人与项目联动。在确定项目之初,党委政府对项目进行仔细研究,掌握项目建设的第一手材料,建立全年的项目库,项目库的所有资料都是经村民小组及村委会公示后上报,变过去的由党委政府交项目为现在的村组争项目,发挥村组建项目的积极性。在项目确定后,由村、组负责人与党委政府签订《项目建设优化环境责任状》,将优环阵地前移。二是镇属部门与项目联动。党委政府对镇属各部门实施项目优环考核,所有项目与镇属部门的职能挂钩,项目涉及到各部门的职能,各部门应全力配合,实施项目“首问责任制”。三是党政主要领导与项目联动。在对党政领导的分工中明确了“一名领导一个项目”的工作联系机制,实施项目与人对接,项目中所有的建设环境实行一包到底。到目前为止,通过全镇的共同努力,XX镇所有的在建项目施工秩序良好,无阻工等现象发生。
第四篇: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
局党委关于印发
《开展2018年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
实施方案》的通知
Xxxx县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
现将上报《开展2018年工信局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呈报给你们,请审核。
可否,请批示。
Xxxx
局
2018年4月8日
Xxxx局党委
关于开展机关作风整顿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关于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相关要求,现固扩大2017年县直机关作风整顿工作成果,坚决打好打赢整顿机关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按照县委统一部署, Xxxx党委决定利用一年时间,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方案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和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全国“两会”上指出的“要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为抓手,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作出的作风整顿部署,突出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以苦练内功、增强本领、优化环境、服务发展为重要内容,以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系统延伸为主要方式,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着力解决企业反响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作风问题,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推进机关作风持续好转、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为推动机关发展提供作风保证。
二、整治重点
结合实际,持续整顿“三个坏把式五个坏作风”“六种不良风气”,重点聚焦“四风”新表现,集中解决政治意识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失责失信,弄权勒卡,机构臃肿,文山会海,能力不足,效率低下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粗作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强等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
(一)解决政治意识弱化、敏感性不强问题。重点是:思想麻痹松懈,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组织观念淡薄,不团结,搞各自为战,对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不学习不钻研研;对新形势新情况不掌握,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对重要预警信息不敏感,应急处置不及时、不得当,导致一些工作陷于被动,有的甚至造成负面影响。
(二)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问题。重点是: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改革政策“空转”,不研究解决问题;调研变作秀,项目搞“盆景”;用责任状推卸责任。
(三)解决本领不强、能力不足问题。重点是:满足现状,不求上进,知识透支,政治理论学习次数少,工作中政治立场不够坚定,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对不正之风不敢勇于指正,不敢坚持原则,奉行“好人主义”有不愿得罪人的思想,不够积极主动,满足于完成任务,不出问题创新动力不足。(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粗作为问题。重点是:工作缺乏主动性,干事创业激情不高,懒政怠政,效率不高,不能按时间节点和工作时限,高效高质地完成工作;基层情况不掌握,分管工作不了解,向领导汇报时能蒙就,特别是股室与股室之间沟通不够;调查研究问题不够;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落实党委决策部署工作上不高,工作的主动性需进一步增强。
(五)解决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强问题。重点是:信奉“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从内心上不愿意为企业承担责任,不愿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为企业办理手续时,遇到特殊情况不敢处理,不敢“拍板”,把问题往上交;工作有畏难情绪,工作出现失误,不愿承担,把责任推给别人.三、方法措施
我局机关作风整顿,从2018年3月底开始, 作风整顿工作按三个阶段安排,到年底基本结束。
第一阶段(3月底前):思想发动和制定方案。结合实际和自身特点找准突出问题,明确整顿重点,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4月初-10月底):开展集中攻坚。强化专项整治措施,确定阶段整治目标,一项任务接着一项任务推进,一个难点接着一个难点突破。
第三阶段(11月初-12月底):考评验收。开展作风公开评议,组织企业问卷调查,推动作风整顿取得实效、营商环境加速改善。
四、组织机构 组
长: Xxxx
副局长 副组长: Xxxx
副局长
Xxxx
副主任科员
组
员: Xxxx
党办主任
Xxxx
组织委员
(一)局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研究谋划和组织推动机关千部作风整顿顿工作。各科室要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敢抓敢管、严严抓严管,确保作风整顿取得扎实成效。
(二)加强沟通协调。对上,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与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沟通协调,及时领会上级精神,把握工作重点,调整工作思路,确保整体工作有的放矢;对内,各小组要加强沟通协调,综合协调组要发挥中枢大脑的作用,做好指导督导工作,及时传达县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有关要求和工作进展情况。
(三)营造舆论氛围。要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媒介,多形式宣传形成强大舆论声势。要发挥正反典型作用,既宣传正面典型、树立先进标杆,又曝光反面案例、持续警示告诚,引导全县广大干部树立改进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强烈意识,要加强与上级重要媒体对接,及时反映全县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好做法和新成效,树立工信新形象。
Xxxx
局党委
2018年4月8日
第五篇:团县委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四项机制
团县委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工作机制的四项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团县委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团县委工作实际,制定以下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机制的八项制度。
一、工作报告和调度制度
优化办要积极争取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定期向党委、政府汇报本地区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情况;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的重要事项、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在调研和协调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以便党委、政府领导及时掌握情况,调度、部署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二、部门责任制和联席会议制度
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部门责任制,责任单位的党政一把手为本单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负总责。责任单位要建立健全相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机制,并要确定一名政治强、业务熟、素质高的处级干部为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联席会议的联络员。联络员由省优化办发文明确。联络员应相对固定,遇特殊情况需调整的,要及时将名单报省优化办。联络员应经常与省优化办保持工作联系,传达县委、县政府有关经济发展环境的部署,协助本单位领导班子处理经济发展环境的相关事项,并负责向省优化
办报告相关事项的办理结果。
三、信息季报制度
建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信息季报制度,是为了及时掌握各地、各单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展情况,发现好的典型,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向上级领导和部门报告,同时了解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典型经验、违纪违法事例或案件及其处理结果等信息,应随时上报。
四、测评点制度
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确定部分大型企业、知名企业和有关行政相对人作为同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测评点,及时了解纳税人和其它公民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实地监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相关措施实施的效果,监督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