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农业行政管理,构建和谐农资市场
加强农业行政管理,构建和谐农资市场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的目的归结到人的生活本身,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纵观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由于制度规则还不够健全,不同群体的得失分配不够均匀。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并呈拉大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建设的进程。依法维护农民的权益,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同时也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点。
一、提高对农业生产资料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
种子、农药、肥料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科技兴农的载体,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安全,是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种子法》和《农药管理条例》的实施,市场的全面开放,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给农资市场的管理和执法加大了难度。
一是分支机构和委托代销网点迅速增加。就我区来讲,在市场放开前,全区只有30多个经销点销售种子、农药,市场放开后,全区网点猛增到100多家,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50多家。在跟踪服务和管理上都很难到位。
二是品种多、杂、乱。近年来,就种子而言:国审、川审品种不下100个,但有突破性的主导品种不多;一些新品种未审先推已成为种子纠纷的突出问题。
三是违法经营十分普遍。有未取得合法许可证生产、经营的,有经营 -1-
未经审定品种、超范围经营和未经同意引进外省审定品种的;有包装标签标注不真实的,夸大品种特征特性的;有生产、经营档案不健全,难以追踪农资产品的来源和去向的。
四是制假、售假时有发生。有伪造包装的;有用此品种冒充彼品种的;有用不合格种子冒充合格种子的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种子产业化进程。
二、以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种子市场秩序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在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这一目标又被具体化为“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只有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发展;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国家农业行政执法机关,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结合本职工作实际,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发展大局,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有力的保障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增强执法能力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科学指南。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种子、农药和肥料的管理工作时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现代管理理念去指导工作实践。正确履行管理职能,增强查处违
法行为、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来构建“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凸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为我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发展环境。(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种子、农药、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管理工作则是实现质量效益型农业的前提和保证。面对这些问题与现状,怎样才能管理好农资市场,这就要求我们农业行政管理人员在认真学习、全面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全面掌握各类农资产品知识,懂得这些品种、种类的特征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
二是要学习市场经济。做好农业行政管理工作关键一条是管理好农资市场,如果农业行政管理人员不懂市场,那是管不好农资市场的,只有懂得和掌握市场的变化规律,才能抓住市场的脉搏,运用市场规律科学地采取有关宏观调控手段管理好种子市场。
三是深入农业生产实际调查研究。时刻掌握社会对农业生产资料的希望和要求,农业行政管理和执法人员绝不能一年到头关在办公室里做工作,要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多做调查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工作不脱离农业生产实际,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及广大用农户的要求。
四是由于近年来,作物病害与适应性问题产生的种子纠纷比较普遍。作为农业行政管理和执法人员,我们一定要掌握好这些纠纷的新特征,懂得各类纠纷的产生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在纠纷发生后坚持公正的原则,科学地进行处理。
总的来讲,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管理者、经营者及使用者之间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农资管理工作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形势。为切实搞好农资市场的管理工作,作为农业管理和执法人员一定要加强学习与探索,不断提高自我,以适应当前农业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的需要。
(三)、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构建和谐农资市场
和谐社会,就是法制健全、管理有秩、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和谐农资市场是坚持公正原则的市场,所以,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把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
一是抓品种源头,要求种子生产单位不生产未审定的品种,种子经营者不得经营未审定的品种,教育农民不购买未审定品种和越区品种;
二是在经营季节来到之前,提前向农资企业进行事先告知,防止未审、越区、假冒、伪劣等进入市场;
三是对曾经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进行戒免谈话,规范其经营行为;
四是在经营季节,对农资市场和经营户进行不定期的严格检查和抽检,采取重点监察、明察暗访、反复抽查、严格查处等措施,有效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就是把发展的目的归结到人的生活本身,从人们的“美好生活”的高度来审视发展;确认发展从属于、服务于人们的美好生活;目前,由于各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纷纷加大新品种的开发力度,农民可选择的品种越来越多。面对生长特性和表现及其复杂而又繁多的种子,缺乏农业科技文化知识的农民对层出不穷的新品种,把握不准、购种时感到茫然,很容易受到一些唯利是图的种子经营者的虚假宣传,甚至上当受骗。因此,将国家和省新审定的品种放在一起展示,通过田间活体,直观形象地展示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让农民随时、直观地接触到新品种,做到心中有数,正确选购品种。
(五)、增强服务意识,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发展是第一要务,服务是永恒主题。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服务意识,加大服务力度,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立足种子管理的工作实际、调整思路,真正服从和服务于稳定和发展这个主题。
一是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和惩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种子市场秩序;
二是建立起回访制度,主动自觉地为发展服务,组织技术人员利用各种途径对农户进行走访,向农民提供田间技术指导,传递病虫防治、减灾避灾信息,传递新品种信息,与农户多沟通,了解农民的心声和需求,帮助农民分忧解难,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农业行政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农业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全面落实执法为民的各项要求,通过公正高效的行政手段,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推动农业行政执法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依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农业行政管理
农业行政管理
你认为提高我国农业行政管理的效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我认为提高我国农业行政管理的效率应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农业行政管理效能提升,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是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是建设服务型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实现农业行政管理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强力推进效能提升,促进了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
第一、抓思想,强意识。行政效能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全体干部职工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为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健康安全服务是质监部门的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全局开展了党的宗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强化了执政为民意识;开展了争创五型机关(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节约型、廉洁型),争当五好干部(学习好、思想好、工作好、纪律好、作风好)为主要内容的双争活动,着力使系统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有较大幅度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工作效能明显提升,从而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自学性和主动性。第二、抓领导,树旗帜。行政效能提升的成败,关键在于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当标杆、作表率,真正发挥旗帜作用、带头作用。阳谷县质监局实行了工作日志制度,要求每个领导干部要把每天所做的工作和已经布置的工作写在工作日志上,定期与目标对照检查。督促每个领导干部想工作、做工作、抓工作。对县委、县政府和省局下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量化、细化、具体化。为保证各分管领导把主要精力用在抓工作落实上,县局党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口汇报。各分管领导按照自己的责任分工,定期召集有关科室商讨工作,带领有关科室进行调查研究,查看工作进程,督导任务完成。由于形成了“领导干给大家看,领导带领大家干”的工作氛围,各项工作效能明显提升。
第三、抓机关,推基层。行政效能建设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机关,必须抓住基层这个重点,解开机关这个难点,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基层的效能提升。阳谷县质量技监局成立效能办,着力对市局及县委、县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开展效能监察。每个责任科室对每项工作都能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每月月末书面向效能办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效能办对各科室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查。根据督查情况,县局定期召开讲评会,对科室工作进行讲评。效能办定期征求基层对县局科室的意见,对工作先进科室进行表扬,对落后的科室提出批评。在抓好县局机关各科室的基础上,科室也加大了对基层的管理力度,对基层每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推动了基层工作的开展,真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第四、抓典型,带一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阳谷县质量技监局采用典型引路的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能。所谓典型引路,就是在重点工作完成好的单位召开现场会,总结其经验,在全县系统进行推广,由此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通过现场会的召开,各单位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推动了工作全面、有效地开展。
第五、抓制度,促落实。人叫人动人不动,制度调动积极性。阳谷县质量技监局围绕效能提升,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政务公开、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五项制度,通过定期汇报、通报、模拟考核、定期讲评、暗访等多种措施,让这一系列的制度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而是真正地落到实处。各项制度已真正成为了全体人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制度建设有效地保证了效能提升。
第三篇:泰安市农资市场情况
泰安市农资市场情况
当前,春耕生产已经展开,但干旱缺水将使得今年的抗旱保春耕的任务异常艰巨。
一、目前我国即是农业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化肥产能严重过剩,化肥生产企业开工率不足,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化肥除钾肥以外其它所有化肥均需出口来调节国内产能,减轻国内市场的压力。所以2012年春季主要化肥品种供需平衡有余,而且化肥的替代性强,不会出现春季用肥的短缺。
泰安市也同全国一样,化肥产能自用有余,是一个化肥调出市,但化肥品种不平衡,泰安市只有尿素产能大,在100万吨以上,大部分产量需要外调。泰安市复合肥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企业生产规模不大,品牌不强,中高端特别是高端品牌需要从外调入。二铵,泰安市基本需要从外部调入,从近几年的市场供应看,二铵能通过购进满足泰安市春季用肥,而且化肥是同质性较强的商品,相互替代性强。钾肥主要是化肥工业原料,直接做肥料,施用量不大。
从品种结构上,泰安市的农资市场基本情况是:氮肥保障有余,二铵依靠外部调入,复合肥主要高端品牌需要调入,中低端品牌内外互有调配,钾肥完全依赖调入,至于各种专用肥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市场自动调配。泰安市全年用肥量,按全国平均施肥量在30万吨(实物量)左右(高含量化肥)。考虑泰安市种植水平和复种指数比较高,实际应在50万吨左右,春季用肥约占全年的40%左右。
价格:由于原材料、电、人工费用的上涨,化肥的成本下降空间有限,所以今春各类化肥价格在高位持稳,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目前
泰安市尿素价格2150-2200元/吨,同期1980-2000元/吨,磷酸二铵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复合肥比去年同期提高150元/吨以上。
二、2012年泰安市今春农资需求较去年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是农民买肥的习惯显著改变,基本不再提前备肥,从而导致销售季节严重推迟。企业的储备期增长,出货的市场风险加大。二是价格高对需求抑制明显。三是复合肥替代作用明显。今年春节早,春季气温低,施肥时间较往年拖后,土豆等早施肥品种受去年价格下跌影响,种植积极性下降,种植面积减少。施肥的品质选择中低价格化肥居多,亩施肥量减少。去年棉花种植户受到籽棉收购价低迷的影响,大幅减少种植面积。施肥方法较大改变,减少或不施底肥,采取5月下旬一次性施肥,保守低投入的方法。新泰、宁阳及其他少部分山区的花生种植户因花生的价格看好,种植积极性较高,化肥投入也较多。总体看由于2011年各类农产品的价格不理想,投入产出比效益下降,人工费高,外出务工收益高,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期望值下降,从而导致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减少,使农资商品需求下降。
三、当前农资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的施肥习惯,重氮轻磷,不重钾。目前我国农业普遍存在施肥过度,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但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千克/公顷,是安全上限的1.9倍。化肥利用率仅为40%左右,仅为发达国家的60%左右,特别是氮肥的施用量过大,造成水土环境污染。磷肥与氮肥的施用比例不协调造成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特别是钾肥的施用更不重视。由于钾肥价格高,农民施钾肥少,造成氮磷钾使用比例失调,达不到应有的施肥效果。农民用肥图省事,植物本应根
据不同的生长期分期进行施肥,达到最好的效果,获得最好的收益,但现在农民尽可能的一次性施肥,肥效不能充分利用。
2、生产存在的问题。目前尿素的透明度比较高,不易造假。价格透明,经销商没有获利的空间。二铵也比较稳定。最乱的是复合肥,假冒伪劣化肥集中在各类复合肥,偷含量是造假的普遍现象。由于各种原料成本不同,生产厂就在含量配比上玩游戏,提高成本低的原料含量,减少原料成本高的含量。
3、各种新型肥料混乱。由于化肥市场竞争激烈,各生产企业纷纷推出各种新型化肥,有些有一定的科技水平,但更多的是抄概念,没有科技依据。目前新型化肥又没有国家标准,所以新型化肥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
4、市场监管。市场缺乏有效监管。不执法与乱执法同时存在,打大不打小,打真不打假,是老问题,无证经营问题依然存在。
以上问题的存在给泰安市的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首先造成投入产出效益的下降,其次过度施肥造成水土和环境污染。第三造成市场秩序混乱给农民购买优质化肥造成一定难度。
第四篇:农资市场综治工作方案
农资市场综治工作方案范文
建立责任制,此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从 年 月 日开始至 年 月底结束。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履行职责,制订行动方案,明确责任人,并具体组织实施。
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为认真贯彻党的 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市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郑政办明电〔 〕55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我区农资市场秩序整顿和规范力度,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明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6部委《关于印发 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坚持“全区统一领导、镇办属地管理、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工作格局和“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原则。以加强源头治理、市场整顿和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集中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以落实责任制、加大宣传和曝光力度、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和强化服务指导为手段,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促进农资打假与监管工作经常化、规范化,使农资市场秩序得到净化和规范,努力实现“十一五”期间农资市场整治和监管工作的良好开局。
二、工作目标
力争使区域性、集中性制售假劣农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通过上下共同努力。放心农资覆盖率显著提高,农资市场准入机制不时完善,农资质量监控体系逐步健全,农资监管信息体系和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质量平安意识和农民群众维权能力进一步增强,农资市场监管执法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专项整治重点及整治措施
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季节、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的整治。
(一)强化农资市场综合监管
并建立档案记录。重点检查群众多次投诉的企业和批发大户等各种农资挂靠、承包、代理、分销单位或个人。对已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但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已不具备资质的或存在违法行为和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的要依法注销或撤销许可;对证照不全的单位、个人和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摊点,1.加强市场主体清查。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整顿办)负责组织各镇办、各有关单位依法对各类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予以坚决取缔。
加大对农资批发市场的检查力度,2.突出重点产品整治。以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结合重点农时季节开展拉网式检查,着重查处无证生产经营,超范围经营,生产、销售未经登记、审定、批准使用的农资产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及伪造、涂改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地址、有效期、有关质量标识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假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
春耕和秋播前集中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整治,1种子监管重点:以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种子为重点。突出种子市场质量抽查,严格品种审定,重点清理种子市场品种多、乱、杂的现象,严厉打击假劣种子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加强市场质量监督抽查。继续开展禁用限用农药专项整治,2农药监管重点:以杀虫剂、杀菌剂和种子包衣剂为重点。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农药使用行为的检查力度,整顿非法经营和使用高毒剧毒农药行为。
春秋两季集中开展肥料市场专项整治。广泛开展肥料质量抽查,3肥料监管重点:以复混肥料、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及叶面肥料为重点。加强对肥料产品的登记证、包装、标识、宣传内容检查。同时,强化对配方肥生产企业的监管,推进配方肥质量追溯管理制度的建立,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料。
区农经委、质监局、工商分局要统一组织对重点地区的种子、农药、肥料进行质量监督抽检,3.加强农资质量抽检。重点农时季节。依法公布抽检结果,查处违法行为。要逐步建立健全农资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的质量监测制度和执法抽查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农资质量抽检计划,实行定期定点例行监测和动态监测相结合,将群众反映较多、问题突出的区域、市场、产品和企业纳入重点监测计划内。要加强农资市场调查,解和掌握各地农资产品的市场分布、质量优劣、价格动摇、销售动态和服务状况,及时预警,防止不合格农资流入农业生产领域,确保农业生产平安。
加大对媒体农资产品广告内容监审力度。对违规发布虚假农资广告的各种媒体,4.加大农资产品广告监管力度。区工商分局要结合农业生产四大季节时段。区工商分局要责令立即停止发布;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要依法吊销广告经营资格,并移交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纪处置。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部门依法查处。
5.加强农资价格监管
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健全农资价格信息监测体系,开展农资价格集中整治。随时掌握农资价格变化情况,坚持农资市场价格总体平稳。
(二)狠抓案件查处
加大农资案件查处力度。对市场检查、投诉举报、媒体披露等各种途径发现的问题,区整顿办和相关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六不放过”原则。要严肃查处;对已立案查处的案件要争取早日结案;对已受处理的违规单位或个人要开展“回头看”坚决禁止应移交司法机关而只进行行政处罚的现象;对近年来举报反映的假劣农资案件线索、信访资料进行认真梳理,确定一批重点案件,组织力量集中查处,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并加大典型案例的曝光与宣传。要在日常监管和市场抽查的基础上,建立违规企业和不合格产品档案,实行分类监管。要在重要季节集中曝光一批重大假劣农资案件,以达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三)建立农资监管长效机制
区整顿办、农经委、工商分局、质监局、物价局等部门要公布举报电话,专项整治行动中。疏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和完善农资市场准入及农资质量的长效监管机制,并使其正常运行。
(四)强化宣传
普及科技知识,各镇办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条幅、板报、宣传车、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授农资产品识别辨假常识,提高农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四、具体要求
各负其责,区整顿办、农经委、工商分局、质监局、物价局、公安分局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通力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使农资市场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组织督查活动,区整顿办:牵头协调组织这次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负责制定整治方案。定期向市整顿办上报情况。
并建立档案记录。加大对农资批发市场、乡、村农资集散地检查力度,区农经委:负责对各类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结合重点农时季节开展拉网式检查,着重查处无证生产经营、超范围经营,生产、销售未经登记、审定、批准使用的农资产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及涂改、伪造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地址、有效期、有关质量标识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取缔无照经营;负责对流通领域农资产品质量监测;加大对农资违规经营者的查处力度。区工商分局:负责对农资生产、经营者的资格审查、证照颁发。
依法发布检测结果,区质监局:负责对全区农资生产环节质量监测和定期抽检。严格农资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审查、颁证及质量监管工作,依法取缔无证生产,严厉打击生产假冒伪劣农资行为。
加大价格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区物价局:负责抓好全区农资市场价格监管。保证全区农资市场价格平稳。
积极配合行政执法部门查处重大违规案件。区公安分局:负责及时受理查处农资案件。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五篇: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办法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45号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以下简称农资)市场管理,规范农资市场经营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特别是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粮食生产,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根据《产品质量法》、《种子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农资经营者和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资,是指种子、农药、肥料、农业机械及零配件、农用薄膜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农业投入品。
本办法所称农资经营者,是指从事农资经营的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法监督检查辖区内农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二)依法监督检查辖区内农资的质量,对不合格的农资进行查处;
(三)依法受理并处理辖区内农资消费者的申诉和举报;
(四)依法履行其他农资市场监督管理职责。
第五条 农资经营者和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设立农资经营者和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须
经批准的,或者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应当在申请登记前,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在登记注册时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第六条 申请从事化肥经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直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企业从事化肥连锁经营的,可以持企业总部的连锁经营相关文件和登记材料,直接到门店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申请从事化肥经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当有相应的住所、经营场所;企业注册资本(金)、个体工商户的资金数额不得少于3万元人民币。申请在省域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化肥经营的企业,企业总部的注册资本(金)不得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申请跨省域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化肥经营的企业,企业总部的注册资本(金)不得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
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或者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的书面委托为其代销种子的,或者种子经营者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的有效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可以直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
第七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其成员销售农资的,可以不办理营业执照。
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的,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可以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第八条 农资经营者应当依法从事经营活动,并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不得从事下列经营活动:
(一)依法应当取得营业执照而未取得营业执照或者超出核准的经营范围和期限从事农资经营活动的;
(二)经营国家明令禁止、过期、失效、变质以及其他不合格农资的;
(三)经营标签标识标注内容不符合国家标准,伪造、涂改国家标准规定的标签标识标注内容,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假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
潢或者使用与之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农资的;
(四)利用广告、说明书、标签或者包装标识等形式对农资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适用范围、有效期限和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九条 农资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农资的产品质量负责,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承担以下责任和义务:
(一)农资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在进货时应当查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并按照同种农资进货批次向供货商索要具备法定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原件或者由供货商签字、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以及产品销售发票或者其他销售凭证等相关票证;
(二)农资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台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从事批发业务的,应当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批发的产品品种、规格、数量、流向等内容。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三)农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凭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修理、更换、退货等三包责任和赔偿损失等农资的产品质量责任;
(四)农资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农资存在严重缺陷,可能对农业生产、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该农资,通知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追回不合格的农资。已经使用的,要明确告知消费者真实情况和应当采取的补救措施;
(五)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条 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并落实农资的产
品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承担以下责任和义务:
(一)审查入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对无证无照的,不得允许其在市场内经营;
(二)明确告知入场经营者对农资的质量管理责任,以书面形式约定入场经营者建立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质量承诺、不合格产品下架、退市制度,对种子经营者还应当要求其建立种子经营档案;
(三)建立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处理消费纠纷;
(四)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发现经营者有本办法第八条所禁止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报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下列制度,对农资市场实施监督管理:
(一)实行农资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制度;
(二)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农资市场巡查制度;
(三)实行农资市场监管预警制度,根据市场巡查、消费者申诉、举报和查处违法行为记录等情况,向社会公布农资市场监管动态信息,及时发布消费警示;
(四)建立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及时受理和处理农资消费者咨询、申诉和举报。
第十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农资市场,依据《行政处罚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责令停止相关活动;
(二)向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三)进入农资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四)查阅、复制、查封、扣押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等资料;
(五)查封、扣押有证据表明危害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或者有其他严
重质量问题的农资,以及直接用于销售该农资的原材料、包装物、工具;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农资市场监管工作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损害农资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农资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