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浅析

时间:2019-05-12 19:0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浅析》。

第一篇: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浅析

作者:朱英华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9期

摘 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保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条件。我国农业面对诸多问题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常规道路,也不能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只能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国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保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虽然中国仅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让占世界总人口 22 %的人口丰衣足食,被世人誉为“世界经济史上持续发展的一桩奇迹”。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令来,一系列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我国农业走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农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

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册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贫困-资源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 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 he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 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 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 “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吨,预计2000年将达3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努力发展农业灌溉面积。我国灌溉面积49330万公顷,其中旱涝保收面积3400万公顷,大面积的商品粮基地,吨粮田和经济作物高产区都分布在这里。每年实际灌溉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2/5,但提供的粮食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灌溉是确保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条件。从统计资料分析,1990~1994年,5年平均冬旱面积达1330万公顷多,特别是北方冬春连旱,而现有灌排基础施设老化失修,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必须在维修现有灌排设施,提高效益的同时,根据我国水土资源条件,适当增加农田灌溉面积,并发展节水灌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供水要求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水资源紧缺问题日趋严峻。

2.加速中低产田改造。据统计,全国共有易涝耕地约244600万公顷,盐碱地约733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黄河中游和西北内陆河流域,南方地区共有渍害低产田733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滨湖圩区。我国高中低产田之间粮食单产平均每公顷约相差1500kg,如果每公顷增产375kg,全国可增产1.5×1010kg~2×1010kg,如东北地区,对低洼易涝地进行整治,打井种稻,以稻治涝,生产优质大米,产量即可翻番,效益十分显著,因此,结合除涝改碱、治渍,加速中低产田的改造,潜力很大。

3.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大力依靠科技兴农,我国农业生产要具有后继能力,更多地要靠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深度的技术改造,向现代农业迈进,一方面应注意研究和推广适用农业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必须继续发展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化肥化为重点的农业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的落后状态。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缌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2]康晓光.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战略与管理,1998,(3):62~68。

[3]刘葆金等.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问题,1997,(11):26~30。

作者简介:朱英华,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科技开发中心,性别:女,出生年月:1981.11籍贯: 河南柘城,学历:本科,研究方向: 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我国商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我国商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模式选择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模式选择

摘 要 21世纪的我国农业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只有大力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选择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模式选择中国农业可持续的必要性

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归纳起来,主要体现为“三个可持续性”协调发展。一是生产持续性(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即保证农产品稳定供给,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的能力。二是经济持续性(Sustainability of Rural Economy),即不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其生活质量的能力,主要体现于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工业化程度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三是生态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即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开发、保护、改善资源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整个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前提。没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常规式的现代农业就会陷入困境之中。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农业投入水平较低,经营粗放,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发达国家的1/5,人均粮食占有量仅占发达国家的1/3,肉类占1/5,人均农业总产值占1/4。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应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同时兼顾三个持续性的协调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1 可持续发展是国情所需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的道路。一是解决人口增长和消化剩余劳动力的需要。我国目前已有13亿人口,而且总人口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到2030年总人口将达到16亿多,随着人口增长,社会物质消费总量必相应增加,自然资源由于不断地被消耗而相应减少,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现有产业部门所需的劳动力人数,尤其是体力劳动者人数将相应减少,通过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发展多种经营,转变增长方式,最大限度地以人力资本取代自然资本,有利于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确保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解决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的需要。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自然资源短缺,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地资源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人均资源数量仍继续下降,而且资源分布不均,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否则,到2030年达到16亿人口,我国有限自然资源将不堪重负。三是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需要。我国山多地少,山地占国土面积的69%,环境脆弱、频发灾害,也就难于幸免。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生态环境,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还自然的绿色面目,才有出路。

1.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利益

人类居住在同一个地球上,生态环境问题已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利益所在,控制人口,保护资源是人类共同任务。环境污染是危及全球的,加强保护环境和国际合作离不开人类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晚,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协议使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巨大压力,不仅受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在品种、质量、价格的影响,而且由于降低关税配额量增加,逐渐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加重国际竞争和国内“卖难”问题的压力。我国农业要抓住这一时机,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加快经济建设,深化农业和农村的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解决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市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从目前到21世纪中叶,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

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而且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2.1 发展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总的说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靠,对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商品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经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经营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以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通过调整,发挥区域经济优势、资源优势、建立高效农业体系,解决分散经营和大市场的矛盾。在分散经营状态下,农民的生产经营决策,一般都是以去年的行情作依据,这种滞后的市场信息,很难做出正确的市场预测。而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有专业分工而形成专业营销队伍,而且规模化经营,在客观上也更重视市场信息和市场预测,从而降低风险,增加农民收入。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便于农业技术推广,为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消化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实现农村城市化

目前,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为75%,发展中国家为37%,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为30.4%。城市化水平低,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过去依靠农产品数量的增加和价格的提高来增加农民收入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尽管国家按照保护价收购余粮,但农民收入的逐年增幅并不高,纯农户的收入已经趋于平稳。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难的问题,除了对农业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外,必须减少农民数量,使一部分农民转移到城镇,通过务工经商、兴办实业,直接增加收入;同时,按目前农业资源可容就业水平来推算,即使一部分农民转移出去了,农业产量和农村经济收入也基本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仍留在农村的农民就相对增加了收入进而实现其同富裕,进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3 坚持科教兴农战略

20世纪后半叶,农业高新技术发展迅猛,正在形成一场全球性的“新的绿色革命”。为此,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农”战略,并从国情出发,积极推进农业科教事业的大发展,加快农业科技革命,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进入20世纪,在工业革命浪潮冲击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20世纪60年代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也取得显著成效,世界农产品成倍增长,基本养活了全球50多亿人口,这其中,科技贡献率在发达国家达到60%以上,发展中国家在30%左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需求将日益扩大,其中粮食需求,预计2030年将突破6.5~7亿吨,如果要达到95%的自给率,则年总产量的递增率要达到1.5%左右,而提高单产是唯一出路。但另一方面,人均耕地、淡水资源数不可逆转地下降,中国农业面临着土地沙化、环境污染加重,资源环境的压力。因此,中国21世纪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达到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宏大目标,其根本出路是坚持科教兴农战略,走可持续集约农业的道路,这是中国农业的必然选择。

2.4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当前,我国农业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最为紧迫而且影响面大的问题主要为以下七个方面:其一是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其二是农业生态技术落后造成自身污染日益加剧;其三是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正由局部向整体蔓延;其四是土地沙化与沙尘暴呈加剧之势;其五是干旱缺水问题日益突出;其六是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其七是农产品污染问题加重,人身健康安全受到威胁。近年来,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呼声日高。根据《全国环境保护工作(1998~2002)纲要》要求,当前及以后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加强环境宣传和法制工作。完善生态环境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加强环境和生态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抓紧

制定有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二是实施污染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实施污染总量控制,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障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切实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增产不增污”。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把目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最具影响的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作为重点,抓好长江黄河上中游等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退耕还草工程。三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今后30年,我国耕地总量减少的趋势难以扭转。必须继续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的基本方针,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强对耕地资源的管理,把每年减少耕地的规模控制在最小程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

随着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时代的到来,21世纪中国农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选择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具体如下:

3.1 基因农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生物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DNA重组技术、克隆技术、新的尖端生物加工法的应用与发展,给人类带来无限憧憬,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把基因工程技术有选择地加以使用,对特定的基因进行激活或控制,或者用新的方法进行转换,就可以生产出全新的、安全的食品。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农业必然成为我国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3.2 生态农业

我国农业部等七部委在《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报告》中指出:“我国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体系”。它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相互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3 绿色农业

21世纪将是农业持续发展的世纪,绿色消费将是本世纪主要的消费趋势,绿色需求将逐渐成为主要需求。人类需要更多的卫生、营养、无污染的农产品,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及农产品的要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安全性,而且是高品位、高质量、优品种的绿色产品,实现人与环境共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因此,实施绿色农业发展战略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和可行模式。绿色农业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绿色生产,产出绿色食品为特征,且树立全民族绿色意识。面对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高品位、高质量、优品种和无毒无害无污染农产品的需求及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以成为重要贸易壁垒。因此,必须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3.4 “白色农业”

白色农业是利用至今尚未为人类充分利用的地球上三大生物资源之一的微生物资源宝库,应用科技进行开发,创造微生物工业型的新型农业。传统农业以太阳为直接能源,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和作用生产人类食物,动物饲料。而“白色农业”依靠人工能源,不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可常年在工厂进行大规模生产。微生物工业是节省土地型的工厂化生产,一座占地不多的年产10万t的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工厂,相当于13万hm2耕地的大豆蛋白质,或0.2亿hm2草原饲料养牛的动物蛋白,可见,在我国发展“白色农业”大有可为。

3.5 网上农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农业各个方面信息进入电脑网络,气候,土壤,水和物种等环境资源信息,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农产品生产、流通、价格信息、科技、教育、政策、法规等,建立计算机联网成为人类共享资源,越来越多农民已经发现,互联网用途广泛,使用方便,充满乐趣。如河南,山东的农民种植的苹果,花生等农副产品,不但通过网络打开销路,产品还能飘洋过海卖给外国人。信息网络化使农业生产经营突破地域限制而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成为可能。

3.6 优质高效农业

优质高效农业是以经济上有效、技术上先进、环境上可持续的方式,生产优质农产品的一种农业形态。它要求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的优质化;二是农产品及流通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合理化。当今社会,绿色无污染食品已是人们的需求,优质食物,农产品是人们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的饿质量直接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身体素质,并且影响我国粮食的世界贸易和在世界农业中的地位。所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是我国加入WTO后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 胡涛,陈同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 胡皓.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高旺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策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刘辉煌.制度创新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1999(7)王东升,杜砚如,鲍建梅等.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

研究,2005(8)王耀华.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0)

第四篇:大力发展有机肥料业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有机肥料业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7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环境与有机农业高峰论坛”上,业内人士表明,中国宜大力发展有机肥料业,推进中国生态环境建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一些区域因为农药和化肥的过量及不妥运用,使农业变成立体污染较大的范畴,化肥残留致使土壤功能退化,并进入地下水层。据了解,中国每年耗费5600多万吨(养分)的化肥,但化肥当季使用率一向徜徉在30%左右,首要原因是化肥过量施用和不适当的上肥方式所造成的。

“上肥是一把双刃剑,上肥带来的最大优点即是增产,但是带来的最大不良后果即是污染环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赵同科说。

而有机肥作为中国的传统肥料,不只能够处置农业废弃物,改进农业、农村环境,还能够改进土壤、供给植物成长所需求的养分,经过有机肥料的方式充分使用养分资源。

中国植物养分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表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几千年施用有机肥料的传统,正是因为施用了有机肥料,才使得中国农业完成了数千年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技能非常兴旺的今日,施用有机肥料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含义。

据了解,当时中国每年发生的固体有机废弃物约6000万吨(折合养分),其间能够被用于出产有机(类)肥料的废弃物约4000万吨左右(折合养分),而当前只使用35%-45%。

“很多的固体有机废弃物流失在环境中,污染了中国的环境,影响了中国的生态文明建造。若是将这一使用份额提高到80%左右,将节约中国化肥用量1500多万吨(养分),不只会节约用于化肥出产的不行再生资源,更有利于中国生态文明的建造”。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植物养分与肥料学会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其荣说。

白由路也表明,以钾素为例,中国每年有大概7亿吨的作物秸秆,其间富含1800万吨的氧化钾,是中国钾素再使用的重要来历,这有些有机物成长在农田,经过秸秆还田技能,可将其非常简单的返还农田,这样不只能够清洗环境,还能够代替名贵的钾资源。

7月8日,由中国外文局北京周报社、南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秀丽中国生态南阳绿色淅川主题外宣推介暨中国环境与有机农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向国际阐明一个生态中国”、“向国际介绍一个科学发展的中国”。

第五篇: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基优班论文

摘 要

垦区是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 对垦区的生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重点集中于解决重大的稀缺农业资源和重大自然资源难题。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体系。

关键词:农业 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 农产品需求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基优班论文

1.前言

垦区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这样,就要求我们致力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留发展后劲,以促进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不断完善、进步。

总体思路:一是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职工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障国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当前制约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1 当前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从种植业看,由于近几年单纯追求总量增加,简单扩大种植面积, 成片砍伐林地,大量占用草原、湿地,使林木、草原、湿地对环境的调节功能不断降低,气候变化异常,导致种植业生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增大;不科学的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土壤的有机含量不断降低;种植结构不合理,连续多年大面积种植几种作物,耕地不能得到科学休整。

从林业看,由于过度砍伐,林木蓄积大量减少,由于对林业投资极少,护林、养林、造林难以进行;耕地面积不断扩大,防护林建设却停滞不前,即影响了林业生产的持续经营,又对环境产生极大影响。

从牧业看,近几年各农场都在大力发展牧业, 由于受到比较效益的影响, 牧草地被耕地占用而逐年减少, 牧畜生存条件受到威胁。

1.2产业化落后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牵制

以种植业为例, 垦区近十年来粮食年均增长 10%, 国家定购、市场销售、内部消化各占总产的 30%左右。市场销售、流通渠道不畅, 品种、质量均无竞争力。内部消化种子、口粮又占用 40% 以上, 用于转化增值部分仅为总产的 14%。粮食加工能力仅以 3.4% 的速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基优班论文

护资源, 合理使用资源,才能发挥资源为人类服务的功能, 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减少对现有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使用, 保证现有资源的相对稳定。加大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 实现高产稳产;停止砍伐林地, 增加用材林和防护林面积;对非采草地和湿地进行适度开发。

3、对破坏生态平衡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治理,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土壤的科学结构是使其能够达到永续利用、发挥动植物最大利用效益的前提。以土地为依托生存的动植物是可再生资源, 它影响着土地的永续利用。

2.2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有计划的开发农业资源

1、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手段应从管理水平入手。其次, 加快科学技术的转化, 建立科学的农业生产体系, 持续挖掘农业资源潜在能力,保证不破坏资源和生态平衡。再次,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和标准程度, 实现技术设计标准化, 农机具技术状态标准化, 田间作业标准化, 农机管理标准化。

2、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农业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程度, 在保护农业资源的前提下, 就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在目前情况下,首先,要保证现有耕地的数量。其次, 对自然资源应宜耕则耕,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对林业资源应开采与护林、养林相结合,为保持水土,加大植树造林, 避免盲目开采、乱砍乱伐、毁林种地。为保证牧业的快速发展, 实现以牧促农,应确保牧业资源的稳定和提高。水资源是万物的生命,只有保持水资源的清洁, 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3、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单纯追求总量的增长, 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由单一的封闭型内涵生产向开发外延型的产业化经营转变。树立科技观念, 提高科技素质, 走科技兴农的发展道路;总之, 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为要求, 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基优班论文

3.5 坚持秸杆还田,陪肥土壤有机质含量

在经济转轨时期,应充分重视政策的引导功能,高效地利用土地,有效地培肥土壤,防止重用轻养的短期目标和行为。对在使用土地时注意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土地经营者,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激励,这将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良性程度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施用有机肥,能使土壤有机质始终处在动态平衡之中,这对土壤保持其良好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具有良好的培肥作用。因此,广辟有机肥源,实施秸秆还田,既可充分利用有机肥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又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的生态环境。

3.6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仅为30%~40%,与发达国家70%~80%的比例相比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必须进行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积极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的节水技术;同时,搞好试点示范和制定节水灌溉方面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结论

综上所述,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垦区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为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提高农业投入的科技含量,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农业发展走向节约资源、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资源、环境的保护,使资源和环境能永续地支撑农业发展,通过农业的发展促进资源和环境有效保护,使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有机的结合,既避免农业发展以破坏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又避免单纯强调保护而阻碍了开发、利用;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和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产环境,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选择适合垦区农场的现代化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下载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浅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浅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 32学时 2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涉及生态学、植物学、耕作学、遗传学、育种学、气象学、农村区域规划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

    农业可持续发展(精选5篇)

    农业可持续发展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加强法制建设、普及环境教育、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基础......

    浅析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合集)

    浅析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作为新疆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状况如何对新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新疆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我国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我国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初探内容提要:私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的热点之一。论文以著名的民营企业苏宁集团的成功,阐述只要正确运用政策、抓住机遇、科学管......

    CHINAGAP认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希望

    CHINAGAP认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希望 ——广东首家CHINAGAP认证企业落户惠州供港蔬菜注册菜场 按照认监委《关于质检系统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

    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意义

    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意义【摘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我国农业发......

    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5篇模版]

    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1-7-15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王斌 闫予昌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已经严......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的: 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2、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遇到的问题。 3、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