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时间:2019-05-13 10:5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第一篇: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建立均衡、协调的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农业

(新疆师范大学化学院工学院环境科学11-5班庞冬20111702141003)摘要:

由于当前新疆处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建立均衡、协调的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农业对新疆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本文对新疆在建立均衡、协调的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农业的优劣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根据国内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对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出了可行性建议。最后,建立了一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对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性做出系统、客观的评价。

关键字:

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引言:

建立均衡、协调的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农业,是指从新疆实际出发,在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在注重农业经济效益增长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效益的发挥,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发展新疆现代农业。近年来,在新疆农业的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当前新疆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也是进一步加快新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新疆要发展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农业,必须坚持走均衡、协调的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农业的道路。

1.建立均衡、协调的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1.1建立均衡、协调的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破坏日益严重,绿洲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日益下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如果,从均衡、协调的角度出发,建立复合新疆农业生产的绿洲生态—经济型农业,将有利于从新疆经济发展全局出发,解决新疆农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改变目前我区农业生产中所忽视生态建设的现状。既符合新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又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它将传统农业生产技

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在遵循农业生态系统内在自然规律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克服环境制约,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及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对提高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新疆建立均衡、协调的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农业的必要性。

新疆是中国典型的干旱区,在干旱的生态环境下,人们进行繁衍生息与经济活动的绿洲载体是有限的。新疆绿洲面积为16.44xl04km2,干早区占绿洲总面积的72%,占新疆国土面积的8.6%。已开辟的人工绿洲7.07x104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75%[1]。因此新疆的绿洲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然而,建国后,由于历史政治原因,人口增长压力,科技落后的制约、政策性因素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的影响新疆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粗放利用资源阶段(建国 20 世纪 50 年代末)2.掠夺利用资源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70 年代末)3.剥夺利用资源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初至 90 年代)[2]。使本来就比较脆弱的西部生态环境雪上加霜,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新疆农业发展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沙化面积扩大、水土资源利用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能源消耗过量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转变新疆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均衡、协调的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农业已势在必行。

2.新疆建立均衡、协调的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农业的优劣势分析。

2.1新疆建立均衡、协调的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型农业的优势。

新疆发展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型农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及生态优势。水资源极其丰富:全区有大小河流 570 多条,地表年径流 884 亿 m3,地下水可采量252亿 m3,冰川储量为全国冰川储量的 50%,水资源极其丰富[3]。土地资源增地潜力巨大,全区农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1/10 以上,还有大量的可利用草场和可垦荒地,耕地后备资源 0.15 亿 hm2,增地潜力非常巨大。近年来,自治区重点抓好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加大了良种良法以及一批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强了对农民的农业科技培训力度,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得到显著提高[4]。显然,新疆已经具备了依托大基地、实现大发展、形成大产业的条件。新疆是我国通向中西亚的重要陆路通道,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

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等 8 个国家接壤,是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具有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突出优势。中央近年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为新疆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政策必将对新疆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实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战略影响。

2.2 新疆建立均衡、协调的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型农业的劣势

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原因,与发达省区相比,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相对滞后,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农业发展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新疆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环境,是中国多种自然灾害群生的典型地区,沙尘、大风、干旱、洪水、雪灾、寒流、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给我区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制约了新疆生态型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5]。水是农业的命脉,新疆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很大比例,耕地面积增加导致农业用水的需求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对于干旱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非常不利。新疆施用化肥量呈递增趋势,化肥施用量增加虽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有机肥施用不足、养地作物规模小,农业用地的土壤质量较以前明显下降。农药的施用不当,不但造成农产品污染,而且使害虫的抗药性逐步提高。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我区农业节水、增产增效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又引起残留在土壤中的废旧地膜污染日趋严重,致使土壤生产能力下降,对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土地盐碱化、荒漠化、沙漠化趋势加剧。面绿洲农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生态挑战。以上因素都制约了新疆的生态—经济复合型农业的均衡、协调的发展。

3.如何在新疆发展均衡、协调的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农业

3.1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及对新疆的启示

目前,各国都非常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问题也将得到持续的重视和推进, 其终极目标是建立和谐、绿色和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作法:(1)政府立法与民间团体共同推动。(2)建立推动环保农业的市场机制[6]。(3)以科技开发为突破, 追求产业创新。(4)以 “可持续”为本, 注重发展 “绿色农业”。(5)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6)多种渠道的资金支持。根据国外经验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具有新疆特色,符合新疆区情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具体做法为:(1)建立政府和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的支持

体系。(2)坚持科技创新, 提高资源利用率。(3)改善农业产业结构, 拓展收益渠道。(4)重视环境保护,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5)加强立法, 通过法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3.2我国的三种生态农业模式对新疆农业生产模式的启发。

我国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已建立了县、乡、村等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农业体系。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食物链型、时空结构型和系统调节控制型3种类型[7]。但发展生态农业要根据当地环境、资源、科技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因此,新疆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当地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的三个基本目标:(1)粮食持续增产安全目标。(2)农村综合发展消除贫困目标。(3)资源和环境良性循环目标

[8]。3.3对新疆发展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农业的建议

发展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农业要综合考虑新疆地区的整体因素,解决好各方面的突出问题,才能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以下几点:(1)科学制定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以发展节水农业为中心开展绿洲生态农业建设(3)加强生态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生态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4)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中生态因素的比重;

(5)完善生态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6)减少生产经营中的短期行为[10]。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出发的可行性建议。[9]

4.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4.1采用区域经济分析中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

首先对各子系统内的指标做主成分分析,确定主成分权重,并根据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模型FiWiYiji1,2,,n;j1,2,,p[8],计算各子系统的系

统得分;然后对三个子系统在做主成分分析,确定主成分权重,并根据上述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可持续发展总指数。

4.2计算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度。

[8]协调度A=1-S/Y(Y为某一样本的各子系统 得分的平均值,S为其标准差),A

越大,泽各子系统之间配合的越好,反之则各子系统缺乏协调性。

5.结论

新疆绿洲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特性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和渗透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效地减少农业资源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均衡、协调的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农业是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 张军民,新疆绿洲的生态环境特点及区域开发规律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报,2004,14

(1):1-4

[2]宋彤,新疆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研究,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8-21

[3]陈 宏,建国以来新疆农业发展与生态问题[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1999,8(3):8-19

[4]甘昶春等,生态型现代农业是新疆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4(1):401-405

[5] 杨德刚,烟 彬,吕晓云.新疆生态农业发展的原则与对策[J].干旱区地理,2000,23

(2):159-164

[6] 王海英, 董锁成, 国外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政策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12(4): 15-18

[7]黄进勇,生态农业及其模式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376-379

[8]张丽,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新疆社会科学,2006,6(1):30-35

[9]红金,新疆发展绿洲生态农业的对策与建议,农业与技术,2006,26(6):10-11

[10]苏树军,新疆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2,4(1):26-

31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建立均衡、协调的绿洲生态——经济复合型现代农业

学校:新疆师范大学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环境科学11-5

学号:20111702141003

姓名:庞冬

日期:2013年12月21日

第二篇:浅析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

浅析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作为新疆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状况如何对新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新疆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但就现实情况看,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和矛盾。

一、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人口快速增长给农业可用资源带来沉重压力

新疆沙漠、戈壁、荒漠面积占到60%以上,可供各族人民繁衍生息的绿洲经济区仅为7×10HM,分布在两大盆地边缘。95%的人口集聚在占总面积4%的绿洲上,由于生产力水平和水资源的限制,新疆耕地面积自1960年以来始终在310万公顷左右,历年不断垦殖只是抵消非农占用耕地,没有明显的增加。随着人口递增,人均基本农业生产资源量持续下降。全区人均耕地占有量由60年代的0.4 公顷,减少到目前的0.18公顷,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另外,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很低,也是制约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农业上过量地施用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化学物质造成的污染。二是来自农业外部。由于城市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牧区蔓延,各工厂矿山和乡镇企业的“三废”排放量也大幅度增加,使生态环境由点污染向面污染转变。农业环境污染一时还难以有效地治理,将增大对生态环境容量的压力,严重地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引起沙漠化和地力衰退,直接影响着农畜产品的产量增加和质量提高。

(三)农业生产资源的破坏日益加剧

新疆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本来就极其脆弱,加之长期以来人为地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超载过牧等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全区农业生产资源的严重破坏。一是沙漠化趋势加快;二是森林植被锐减;三是草场退化严重;四是水资源时空配置差,而人类利用中的不合理不协调更加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作为新疆绿洲生命之源的水资源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水资源从总量上看是丰富的,但水资源的分布不平衡,严重制约着新疆土地资源的利用。其二,目前全疆地表水引进程度并不低,但由于灌溉工程不配套,防渗条件差,平均渠道利用系数大多为0.35~0.45,亩均毛灌定额比作物生育期实际需水量约高2倍,水资源损失浪费十分严重。其三,流域内水的利用不公平。由于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上游过量引水必然造成下游绿洲萎缩、河流缩短、河谷林衰败、湖泊干涸、绿洲周围土地沙漠化。

(四)农村产业结构单一,非农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主要表现在:

1、种植业比重偏大。

2、畜牧业产值比例太低,也与新疆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称。

3、林业产值所占比重过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未能彻底改变。

4、非农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二、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一)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国策,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资源的消耗加快,人类对资源环境的破坏行为增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所以,新疆需要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多胎生育,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教

兴农的战略方针,把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工作尽快转移到以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必须走综合治理的路子,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第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牧区环境保护执法监督机制,强化环保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把农牧区环境保护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第二,有效控制城市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要加强资源与环境的动态监测与管理,坚决控制新的污染源,实行新上工业项目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老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限期治理,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遏制环境污染由城市向农牧区扩散的势头。第三,搞好水源、森林、草场等保护,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加强农用地膜使用和回收管理工作,减少“白色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组能力。

(三)保护农业资源,节约利用资源

新疆资源环境脆弱,一经破坏难以恢复,所以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资源环境的保护并重,才能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确保农业生产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是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新疆农业发展要以维护生态系统持续生产力和功能为基础,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互协调,彻底改变过去对耕地“重用轻养”、“超载过牧”等错误做法和短期行为,要采用人工措施促进耕地、草场、林地等可更新资源的再生产,维护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并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利持续利用。

(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速优势产业的形成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必然途径。一是要调整种植业结构和生产布局,改变单一粮食生产为主的格局,因地制宜扩大棉花、甜菜、油料等农作物面积,使全区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向较为合理的方向发展。二是通过调整大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改变畜牧业“短腿”状况,使新疆畜牧业真正成为新疆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三是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贸工农、技贸农一体化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循环,协调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基础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服务为手段,通过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使多元经济利益主体结成共同体,较好地解决了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及资源的合理配置、农业专业化分工、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产的计划性和有序性、农户的市场风险抗避能力和预测能力以及竞争能力的提高和市场交易成本降低等问题,使农业生产经营者也有条件分享工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农业产业化能较好地平衡农工商的利益关系,防止农业生产要素超速超量流失,能较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不会使农业过早衰竭,有利于推动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

(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新疆农业生产受自然影响较大,与其它行业相比,其稳定性较差。因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保护。在积极争取国家投入的前提下,要加大农业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范围,建立国家、信贷、集体、农民投入为基础,及横向吸收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全方位重视、多元化主体、多渠道来源的农业投资新格局,为改善落后的生产条件,增添发展后劲提供资金保障。

三、农业发展的部分对策与建议

(一)稳定绿洲规模和耕地面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中低产田改造

新疆因自然条件的原因,干旱与土壤次生盐碱化成为中低产田的主要障碍因素,同时林业及生态用水得不到保障,土地沙漠化威胁干旱区绿洲的稳定。另一方面,新疆区棉花存在供过于求的问题,所以应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改造中低产田,切实提高现有耕地资源的质量,改善农田内外生态环境,确保新疆农业的持续发展。

(二)强化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强化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是新疆在经济水平和劳动力素质水平都较低状况下的有效措施。应把新疆建立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通过应用农业“六大精准技术”和“十大主体技术”技术的配套组装和大范围推广,提高区域农业综合水平,将新疆建设成为全国高效农业的典型样板。

(三)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坚持高起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新疆远离国内外市场,运输成本高的缺点不可克服,大大消弱了新疆农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就地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降低运输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的比重,是新疆农副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环节。龙头企业的培育,要面向市场,坚持高起点,采用新技术,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品牌意识,抵御市场风险。

重点扶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争取中央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省级政府出台配套政策,加快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以此带动新疆畜牧业的发展,改变新疆畜牧业发展长期滞后的局面,促进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台优惠政策,牵线搭桥,通过组建棉纺工业大集团企业,促进东西部棉纺工业的联合、引进外资、发展合资企业等,使新疆成为集团企业棉花初加工生产基地、部分精加工产品的专业生产基地。

(四)实施名牌战略

新疆农业的发展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进行,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市场,实施特色名牌战略。

1、各级政府应积极建立商务网站,发布市场信息,介绍当地产品情况,实现网上贸易,极大地减少交易成本,消弱空间距离对新疆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的制约。

2、各级政府转变职能,树立服务意识,有计划、分步骤地选择重点产品,利用各种媒体发动宣传攻势,提高、扩大本地品质优良的农副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知名度,形成新疆名牌产品。

第三篇:我国商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我国商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型与途径

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型与途径 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前途和未来,新疆地理位置及气侯条件决定了新疆地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盲目追求经济目标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该文分析指出新疆农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领先大开发与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思维方式,改进发展思路,挖掘资源潜能,增强发展能力,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与机制。通过科技先导,充分发挥区域综合优势,从根本上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新疆;途径

前言:

在现代化进程中 ,随着经济发展 ,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可持续发展作为谋求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持续协调问题的唯一途径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1]。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由于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之间的协调 ,较好地实现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结合 ,近年来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力关注。不仅发展中国家 ,即使发达的石油农业国家 ,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理解也不断加深。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2]。

新疆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区,属荒漠绿洲,一方面水资源不足,一方面农业灌溉的水资源利用率仅为50%。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干旱,自然条件独特,高山与盆地相间的地貌特点对干旱区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弃耕地面积达33.4万平方公里,潜在弃耕地面积达40万~50万平方公里。有关专家统计分析,人类自己造成的作用率为85%以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改善灌溉条件的途径中不尊重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没有把整个农业看成一盘棋,各自为阵、急功近利。近年来,新疆各种灾害频繁、危害日益严重[3]。2009年,塔里木河、叶尔羌河和提仔那甫河流域出现严重缺水,导致部分农业大户绝收或放弃种地。同时,由于在病虫害防治中过多使用化肥农药等,而忽视了农防和生防,农田病虫害频发,毒害了野生动物和土壤微生物,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支撑生物多样性的能力。生态系统是复杂的系统,需要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为支撑。但目前农业生态理论研究滞后,系统研究更少。因此,新疆农业生产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更是提高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新疆农业的发展现状

1.1农业生产资源的破坏日益加剧

新疆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本来就极其脆弱,加之长期以来人为地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超载过牧等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全区农业生产资源的严重破坏

[4]。主要表现为:

1、沙漠化趋势加快。目前新疆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99.5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2%,其中沙丘地43.04万平方公里,戈壁占32.64万平方公里。据资料,近40多年来,全疆沙漠化土地面积扩大了5万多平方公里,87个县(市)中已有53个直接受到沙漠化的影响和威胁。

2、森林植被锐减。新疆是我国森林面积最少的省区之一,森林覆盖率为1.68%,仅相当于全国森林覆盖率的1/8。天然林中平原荒漠林所占比例最高,然而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和破坏,使分布在北疆准噶尔盆地的荒漠灌木林和分布在塔里木地区的胡杨林,到80年代末的30多年中分别减少了68%和84%。全区平原荒漠林与河谷次生林减少了23%,森林的锐减,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异常,许多珍稀动物面临灭绝。

3、草场退化严重。目前,全疆草场严重退化面积达1.3亿多亩,近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20%,草场鼠害、虫害面积从1982年的1.31亿亩发展到近年的2亿多亩。90年代同50年

代相比,新疆天然草场鲜草量减少了40%,草原生产力普遍下降30%~70%。

4、水资源时空配置差,而人类利用中的不合理不协调更加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新疆绿洲生命之源的水资源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水资源从总量上看是丰富的,但水资源的分布不平衡,严重制约着新疆土地资源的利用。其二,目前全疆地表水引用已超过480×108m3,引进程度并不低,但由于灌溉工程不配套,防渗条件差,平均渠道利用系数大多为0.35~0.45,亩均毛灌定额800~900立方米(不少地区高达1000~2000立方米/亩),比作物生育期实际需水量约高2倍,水资源损失浪费十分严重。其三,流域内水的利用不公平。由于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上游过量引水必然造成下游绿洲萎缩、河流缩短、河谷林衰败、湖泊干涸、绿洲周围土地沙漠化[5]。

1.2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农业上过量地施用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化学物质造成的污染。目前我国化肥施用量跃居世界第一位,1997年新疆每亩耕地平均用量达39.7公斤。但由于化肥不合理使用,化肥有效利用率极低,只有25%~35%被作物吸收,大量残渣存留在土壤中,致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酸化现象日趋严重,造成地力衰退。“八五”期间新疆每公顷耕地平均用药量2公斤左右,近年来施用量逐年增多,特别是牧区灭蝗,使很多农畜产品中农药含量严重超标。由于地膜已由瓜果、蔬菜向粮食作物扩展,故地膜的使用量逐年上升,1997年地膜覆盖面积达37.7%,但地膜回收量却寥寥无几,使大量碎膜残留在土壤中,因难以分解导致土壤通气透水性降低,甚至使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二是来自农业外部。由于城市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牧区蔓延,各工厂矿山和乡镇企业的“三废”排放量也大幅度增加,使生态环境由点污染向面污染转变。大量的“三废”一时还难以有效地治理,将增大对生态环境容量的压力,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致使许多重污染工业区周围的农田和草场因工业“三废”污染而失去了农用价值,许多矿区也因不合理的开采而引起沙漠化和地力衰退,直接影响着农畜产品的产量增加和质量提高。

1.3 人口快速增长给耕地、环境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

新疆素以“地广人稀”著称,“地大物博”也曾是新疆人的自豪和骄傲之所在,然而,在这片164×104hm2的广袤土地上,沙漠、戈壁、荒漠的面积占到60%以上,可供各族人民繁衍生息的绿洲经济区仅为7×104hm2,分布在两大盆地边缘。95 %的人口集聚在占总面积4%的绿洲上,按绿洲面积计算的绿洲人口密度约为277人/平方公里,是按全区土地总面积计算的人口平均密度的26倍,比全国人口平均密度13人高出264人,其中部分城市,如:喀什市、石河子市、乌鲁木齐市等绿洲人口密度高达千人以上。由于生产力水平和水资源的限制,新疆耕地面积自1960年以来始终在310万公顷左右,虽经历年不断垦殖,也只抵消非农占用耕地之所失,没有明显的增加。随着人口递增,人均基本农业生产资源量持续下降。全区人均耕地占有量由60年代的0.4 公顷,减少到目前的0.18公顷,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一些人口密集的绿洲,如吐鲁番、和田地区人均耕地分别由1960年的0.26公顷、0.28公顷下降到0.09公顷、0.14公顷。

另外,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很低,也是制约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全疆12岁以上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为15.5%,6岁以上人口初中、小学人数占80.4%,高中、中专人数占14.6%,大专以上仅占2.6%,这种文化构成将严重影响先进技术、先进知识的传播和接受。

1.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脆弱,缺乏后劲

据统计,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在新疆基本建设总投资中的比例,以1978年为最高,达15.58%,1994年下降到2.3%;又如新疆财政支出构成中,1981、1982年农业比重分别为23.65%、17.68%,而1995年和1996年为8.8%和8.4%。农牧民个人由于收入水平不高,再加上农牧业比较效益低而缺乏投入的积极性,将农业生产要素逐步向高效益的非农产业转

移。由于农业投资减少,造成农田水利等设施老化失修,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干旱与洪水交叉、交替出现成为影响新疆农业生产的心腹之患[5]。构建生态农业的实践模式

2.1治理开发型

这是一种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利用“ 四荒 ” 改造 ,实行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相结合 ,达到全面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代表类型:新疆沙漠绿洲生态农业 ,青海省民和县生态农业建设 ,江苏省海安县生态农业建设等[6]。

2.2 示范引导型

这是一种通过建立农业生态示范园(场)区 ,吸收传统农业精华 ,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以多种技术类型装备农业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合理组织生产的农业生态系统。

代表类型:新疆“ 红色生态农场 ” 模式、城郊型生态农业模式、旅游观光型生态农业模式等[6]。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片面注重经济效益 ,忽视环境效益 ,因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为此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未来农业发展的道路。各种替代农业生产方式,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农业等相继提出[6]。

“生态农业”一词最初是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1年提出的,1981年英国农学家M.K.Worthingt on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系统[3]”。此后美国又提出持续农业的概念。1991年联合国粮食组织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上通过了“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宣言提出“持续农业发展”(SARD)的新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 ”大会以后,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在不同的水平和层次上进行研究与实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7]。

我国农业的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我国传统的有机农业中就孕育着生态农业的雏形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就是生态农业的实践[4]。中国的生态农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8]。

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从目前情况看,新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少数地区矛盾尖锐,已经严重影响着新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走综合治理的路子,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第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牧区环境保护执法监督机制,强化环保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把农牧区环境保护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第二,有效控制城市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要加强资源与环境的动态监测与管理,坚决控制新的污染源,实行新上工业项目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老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限期治理和关闭那些工艺落后、管理不善、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而有效地遏制环境污染由城市向农牧区扩散的势头。第三,搞好水源、森林、草场等保护,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加强农用地膜使用和回收管理工作,减少“白色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组能力[9]。

综上所述,建设生态农业对于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统筹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钟甫宁.农业政策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2] 黄志斌,吴椒军,张本照.当代产业的知识化与生态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0.[3] 汪卫民.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和实践[J].生态经济,1998(6):5.[4] 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5] 阿德力汗.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初探.新疆农业, 2007.[6] 陈贤银,胡家英,韩正清.论可持续农业的制度障碍和创新路径[J].生态经济,2005(5):9559.[8] 万伦来,黄志斌.绿色技术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生态经

济,2004(6):25-27

[9]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第五篇:浅论新疆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甘肃农业 2007 年第 1 期(总 246 期)

摘 要: 通过对新疆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和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从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保护、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推广先进灌溉技术与生物技术、因地制宜开发水资源方面提出了实现新疆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水资源利用程度及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也直接影响着大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年降水量约400mm,而蒸发量达 3000mm,干旱少雨,每年 6 月~7 月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根据国家遥感普查统计,新疆水土流失面积达 103 万㎞

2,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 28.1%。同时,新疆地表水资源量 794 亿 m3,由于地表水时空分布不均,春季河流径流占全年 10%~20%,夏季占年径流的 55%至 70%,所有地表水灌区都存在着春旱缺水问题。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 352 亿 m3,实际可开采量 152 亿 m3,现已开采 94 亿 m3。而且随着区内经济发展,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量加大,以及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水污染和水质恶化现象日趋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一、新疆水资源形成及分布的特点

㈠大气降水是新疆水资源形成的总来源 新疆地形封闭,外部河流入量少,大气降水是水资源形成的总来源,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是大气降水的转化。新疆年降水总量 2429 亿 t,每年由降水形成的水资源总量为 878 亿 m3,其中 793 亿 m3为地表水资源,85 亿 m3为独立的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如果加上由国外流入的水量 91 亿 m3,则新疆的地表水总径流量为 884m3。地表水资源的组成为:冰川融雪补给占22.5%,山地下水转化占 34.4%,山区降水直接补给占43.1%。新疆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252 亿 m3/ a[1]。

㈡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衡首先,新疆降水时空分布很不均衡。新疆各地降水从时间分布看,主要集中于春夏两季 4月~9 月份,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 4 月~9 月的降水占年总降水量的 75﹪~90%,盆地南部地区占 80﹪~90%,阿尔泰地区占50﹪~55%,伊犁地区占 55﹪~60%。阿勒泰和伊犁地区 10月~3 月降水比重较大,且以降雪为主,阿勒泰地区降雪占年降水量的 30%以上,伊犁地区约占 20%,积雪对地面具有保温保墒作用,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从空间分布看,降水主要集中于山区,平原区很少。新疆年降水总量为 2429 亿 m3,山区降水占84.3%,平原区占 15.7%。新疆降水总的分布情况是北疆多于南疆,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原。其次,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衡,从时间分布看,大部分水量集中于夏季,6 月~9 月水量占年径流量的 70﹪~80%。

这使作物生长期供水较充分,但由于春季径流量少,约占年径流量的 17%,影响作物早期需水供应,造成春旱减产明显。从水资源分布看,南疆约占 /2 3,北疆约占 /1 3,但从单位面积所拥有的水量或者用平均年径流量来比较,则北疆比南疆大 1 倍。从河流发源地的分布看,北疆有大小河流 337 条,东疆 89 条,南疆 144 条。所以新疆河流分布特点是:北部多于南部,西北部多于东南部。若以策勒-焉耆-奇台划一线,分新疆为西北和东南面积大致相等的两半,则西北部占全疆产水量的 93%,为 737 亿 m3,而东南部仅占 7%,为 56

亿 m3。这造成一些地区水多地少(,如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伊犁河流域),而有相当部分地区则水少地多,水土平衡矛盾较为突出,对充分发挥水土资源潜力是不利因素,需修建跨区调水工程才能发挥其潜力。

㈢地下水从属于地表水, 二者相互转化, 具有多次重复利用的可能性 总的来讲,新疆地下水不是独立的水资源,它是从属于地表水的。新疆独立的地下水资源量不大,只有 85 亿 m3,绝大多数地下水是地表水的入渗,并转化为地表水补给河流。除此之外,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均具有稳定性,这对灌溉农业十分有利。

二、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浪费严重, 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科学管理 由于缺少全面的整体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不充分,同时存在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现象,综合效益差。在一些用水集中的城市和工业密集区以及农业用水高峰,由于缺少水资源统一管理,各自为政,用水无计划,无定额,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新疆农业作为用水大户浪费严重,由于灌溉技术落后,部分灌区采用大水灌溉,致使地下水位上升形成渍水,加剧了土壤盐碱化。

㈡水质污染加重新疆河流、湖泊自净能力差,在人类活动区易受污染。一般而言,山口以上河流水质良好;河流进入农区后,农药、化肥残留物、城市垃圾、厂矿废水、废渣等使河流水质受到污染。据估算,新疆每年大约有 46 亿 m3农田排水。这些高浓度盐碱水本不应排入下游河道或蓄水体造成灌区盐分的恶化转移。但由于重灌轻排,或排水工程投资高、管理难等原因,地区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农业生产。因此,可以说农业对水资源的污染是环境劣变的敏感因素。另外,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 三废”排放量增加造成了水污染,如乌鲁木齐每天有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近郊河流, 使该地区浅层水体大部分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加剧了城市用水困难。主要污染行业有石化、冶金、电力、造纸、机械、纺织等,这些行业废水排放量约占 53%,严重污染了水资源。㈢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新疆山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40%,森林和草地被破坏,加剧了山地侵蚀,大量泥沙下泄带来水库被淤、库容减少、调洪能力降低,洪患日趋严重。近四十年来,新疆各地共发生大小洪灾 166 次之多,冲蚀草场耕地约 450 万 hm2,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水土流失更加恶化了新疆的生态环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造成大面积的干旱,导致生态脆弱,沙害严重。干

旱的气候,疏松的土壤表层与强大的风力相结合,形成了严重的风沙危害;灌溉农业形成的绿洲区面积 2.9 万 m2,仅占流域面积的 2.8%,盆地内沙漠面积达 36 万 m2,沙漠每年向南移动 10m~30m,和田地区被流沙吞没的农田达 2 万 m2,沙化形势严峻。㈣现有水利工程维护及配套差, 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新疆地区有不少水利工程修建于 20 世纪 70 年代或更早,设计标准低,配套不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往往仅考虑单一目标,综合利用率差,致使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许多大型灌区缺乏调蓄引控能力,工程设施老化,农田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全疆水库总库容 58 亿 m3,已淤积 11 亿 m3。全疆农用机井 3 万多眼,完成配套的只有 2.5 万眼,一大批劣质井需要更新。由于水利工程不配套,管理措施不力,长期未能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水资源利用效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都低。水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也给新疆农业带来了不小的问题。从新疆各地州产水模数来看:最多是伊犁地区;最少是哈密地区。巴音格楞蒙古自治州与和田两地州水资源总量虽分别列全疆第二、四位,但因行政区广大,其产水模数均较小,分别为

2.334 万 m3/km2、3.699万m3/km2,这两个地州因水资源不足而引起的生态境问题较突出。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和哈密是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从经济发展的长远观点来看,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需考虑跨流域调水。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坚持可持续发展

㈠ 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 一是以河系划分,实行按流域统一管理的体制;二是按流域统一管理与区域分级管理相结合,对水资源统一管理;三是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应体现在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取水许可、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在分级和分部门开发利用时,必须注重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㈡加强水资源保护治水要治本,要有明确的方向。应加强从上到下水环境的意识,把治水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制订治水计划和远景目标。加强水文水质及污染源调查监测工作,根据该区的特点,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要,除调整和完善现有水文水质监测站外,还应展开各种水文水质及污染源综合调查工作,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调查,密切监视一些市(县)水环境及污染源变化情况,全面掌握该区河流水质状况和排污情况,为提出主要污染物总体控制目标,有步骤地削减污染物入河排污量和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奠定基础。

㈢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对涵养水源、降低土壤中的盐分、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新疆现有植树造林 166.7 万 hm2,其在境内流水系中可降低由流水带来的盐分。据《 新疆土地资源》一书介绍:林木可净化空气,每公顷林木可吸收灰尘 3.6 万 kg, 吸收 CO21000kg、SO2720kg,放出氧气 730kg 事实证明,林木具有抑制酸雨和温室效应的功能[3]。总之,生物系统可以给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所以要倡导人人种树,年年造林,利用生物系统工程改善环境条件、保护水源,提高水环境质量。

㈣ 推广应用先进灌溉技术和生物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灌溉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滴灌、喷灌、低压管道输水、覆膜灌溉等灌溉技术具有显著的节水功效。改大水灌溉为水畦灌和沟灌可节水 20%~50%,喷灌可节水 50%~64%,滴灌可节水 34%~74%。此外,应推广运用先进生物技术,培育耐干旱、盐碱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及野生植被,以便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应实施灌区实施水利枢纽节水改造工程,加强渠系防渗工程建设,提高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加大灌区改造工程的力度,实施水利枢纽节水改造工程;加强排水工程的建设,降低灌区地下水位,控制土壤盐渍化的发展,逐步减少盐渍化面积。㈤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因地制宜 由于新疆地表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北疆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程度低,应以地表水开发利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天山北坡经济带、吐-哈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应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建立节水型农业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机制;南疆重点是合理调整灌区灌溉系统,加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实行渠灌、井灌相结合,防止土壤盐渍化,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另外,针对流域内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工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保证下游有充足用水的基础上,应该制定出在一定时期内各个不同地区适用的用水、取水量定额,经过论证之后使之法规、条例化,以此来约定各地区水资源开发的力度和水平,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全流域内水资源开发的无序化和严重浪费,缓解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紧张趋势。

参考文献

[1] 新疆水土资源开发研究编写组.新疆水土资源开发研究.乌鲁木齐: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1991.[2] 冯国华, 尤平达, 刘涛.新疆年降水量多年变化分析.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4, ⑵.[3] 张捷斌.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干旱区地理,2001, ⑶.

下载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方向

    目前,江苏省农村信用社已经组建银行类机构25家,占全省合作金融机构数的35%。挂牌开业的农村合作银行有16家,其中苏中6家、苏北10家,另有8家联社在组织筹建过程中,组建银行是全省......

    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基优班论文 摘 要 垦区是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 对垦区的生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农业可持......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 32学时 2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涉及生态学、植物学、耕作学、遗传学、育种学、气象学、农村区域规划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

    农业可持续发展(精选5篇)

    农业可持续发展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加强法制建设、普及环境教育、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基础......

    2013新疆农业时事

    1、10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三届特色农博会)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举办。以“特色、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 2、10月12日,以“绿色......

    新疆农业保险

    新疆农业保险 第4期(总第67期) 中国保监会新疆监管局编 2011年3月30日 2011年新疆农业保险监管工作要点 3月28日,新疆保监局组织召开农业保险监管座谈会,向经办公司通报了2010年......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的: 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2、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遇到的问题。 3、了解......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2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 题目: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系别:化学与生物农学系班级:姓名:何大智学号:教师:付老师考查论文 2010农本班201004064052完成时间: 2010.12.21生态农业与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