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放大特色优势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发表文章)

时间:2019-05-12 19:0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育放大特色优势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发表文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育放大特色优势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发表文章)》。

第一篇:培育放大特色优势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发表文章)

培育放大特色优势加快发展高效农业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三品三创”工程,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推进高效外向农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200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18.5亿元,增长6.9%;农民人均纯收入5650元,增长9.1%;农业利用“三资”3.64亿元;新增扬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总数达13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实现销售收入17.7亿元、利税998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7.1%、16.1%。

“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以建设两个产业带为重点,加快花木和蔬菜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提高种植业在一产收入中的比重,拓展农民收入在一产中的发展空间。2006年总体目标是:实现农业增加值19.5亿元,增长7%;农民人均增收600元,增长10.6%;提升花木产业、蔬菜产业2个产业带,重点建设5个特色农业园区;农业利用“三资”4亿元。围绕上述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农业产业特色。坚持发挥比较优势,资源优化配置,规模集约发展,放大农业五大特色,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打造一批特色镇、专业村,着

1力形成四大产业带。花木生产上是提升质态,做强品牌,着力建设以丁伙、仙女、大桥三镇为重点,邵伯、丁沟、宜陵等镇为支撑的20万亩花木产业带。今年新扩花木面积2万亩,总面积达12万亩。蔬菜生产上是扩大总量,形成规模,重点构建以小纪镇万亩蔬菜种植为基础,武坚镇、小纪镇、宜陵镇千亩设施栽培为龙头的20万亩蔬菜产业带。今年新扩蔬菜面积3万亩,总面积达15万亩。林业生产上是巩固成果,增大体量,形成以沿江高等级公路、安大公路、野田河南接工程等沿路、沿河绿化产业带。今年新扩造林面积3万亩,总面积达14.6万亩。渔业生产上是放大优势,优化品种,重点发展沿江、里下河两大水产养殖区,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

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园区建设,着力发展科技示范园、观光休闲园、生态旅游园等一批特色主题园区,加快提升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渌洋湖生态农业示范园、丁伙花木特色品种示范园等5个特色农业园区层次水平,力争新申报国家或省级农业园区1个、扬州市级农业园区2个。采取规划引导、要素倾斜、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资产重组、裂变扩张、做大做强,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加工型、市场型、科技型专业农业龙头企业,放手发展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购销企业,全年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0家,其中新发展扬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2家。依托花木、蔬菜、特水等特色主导产业,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新发展农民经纪人1500人,切实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三、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外向农业。充分认识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对解决农业投入不足、集聚优化生产要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举办中国江都第四届花卉节为契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域优势,把农业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等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通过直接招商、专业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以及与二、三产业招商相结合等多层次的招商活动,大力引进外商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进入精深加工业、现代流通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实现外资、民资、国资“三资”联动,不断推进高效外向农业发展,全年力争农业利用“三资”4亿元。同时,着力开发和培育一批具有江都特色和优势的出口农产品,加强出口农产品的基地化、标准化生产,鼓励企业主动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和洽谈会,积极促销,扩大出口,力争农产品出口额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四、强化质量安全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继续实施“三品三创”工程,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提升农产品品质。以建设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示范县(市)”为契机,强化质量标准意识,积极制订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采取国家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出口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争创农产品品牌。围绕花卉、特水、蔬菜、经济杂粮等特色产业和黄花菜等特色产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品牌申报创建力度。同时在品牌开发上延长产业链,努力向产前、产后延伸,形成产销利一体化,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今年力争新增“三品”总数20个以上。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协作,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项目和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的引进和应用,不断发挥科技对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支撑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引进科技人才,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带动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全年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60个、新技术20项。

作者:袁中飞江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联系人:吴卫平电话:6932383

第二篇:放大优势高效落实彰显特色加快发展

放大优势高效落实彰显特色加快发展

“站在全县发展的新高度,作为乡镇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盘点好自身优势,利用好各种优质资源,充分结合实际,放大优势,创造优势,走特色经营的路子,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近日,尚堂镇党委书记杨文海就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九次全委会精神接受记者专访。

杨文海说,尚堂镇作为全县人口、面积第一大镇,全县唯一省级中心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镇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发展优势和特色日益明显和突出,逐步打造出“工业重镇、商贸强镇、中心城镇、农业大镇、和谐名镇”的“响亮名片”。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发扬“实干、拼搏、创新”的尚堂精神,放大优势高效落实,彰显特色加快发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以项目推进扩张经济总量;二是巩固钢铁生产、扒鸡美食、塑料加工三大产业主导地位,以产业提升调优经济质态;三是提升双河工业园档次,围绕德滨高速出口设立物流园区和高新区,以载体建设聚集优质资源;四是加快高效种植、生态养殖基地建设,以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富民增收。

就当前工作,杨文海表示将按照县委新的工作标准、工作理念、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坚定信心和决心,做好第四季度各项工作,冲刺全年任务目标,为2011年奠定良好基础。特别就合村建区工作,他表示将按照“快速推进、拆建同步、确保质量”的原则,加快尚德社区等4个已动工并建点推进,搞好北王村“挂钩置换整村拆建”和李家店村“原村原址整村拆建”两个试点,抓住入冬前的有限时间进行攻坚,全力以赴推进这项工作。

第三篇:立足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立足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杨 一 中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辰溪作为一个山区农业县,要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立足县域比较优势,走特色兴农之路,不断打造和强化特色农业,以此来带动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

我县共有山地面积251.5万亩,耕地面积32.7万亩,水域和其它面积14.3万亩,不仅是省、市重要粮食产区,还是全省100万亩用材林基地县及20万亩油茶丰产林示范基地县之一,现有林木总蓄积量278万立方米,油茶面积26万亩,柑桔、蔬菜、粮食、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年产量分别达7.2万吨、12万吨、19万吨和35万头,加快农业发展的资源优势较为明显。过来,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建成了大棚蔬菜、网箱养鱼、中药材种植等一批具有一定辐射性和带动性的农业基地,涌现出了汉清生物、沅江米业、江南木材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客观来讲,辰溪农业仍属于初级、粗放、低效的农业,布局大而散,生产小而全,竞争能力弱的问题较为突出。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特色不够,规模不大,品牌较少,效益不高。辰溪农业要实现持续、跨越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特色立县的发展观,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十二五”期间,全县上下要按照“特色+规模+档次”的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我县资源优势、生产习惯和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群众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培育和壮大特色主导产

业,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初具规模的主导产业群和优势产业带,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具体来讲,重点要做好稳粮、增油、扩菜、优果、壮药、重养“六篇文章”,发展壮大六大特色产业。“稳粮”,即以优质稻为重点,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认真落实上级惠农政策,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使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2万吨以上,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增油”,即以油茶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油料生产步伐,通过政策倾斜扶持、示范引路,着力增加油茶和油菜种植面积,到2015年,使全县丰产油茶林面积达到30万亩,油菜播种面积提高到23万亩。“扩菜”,即进一步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到2015年,使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12万亩,年产值突破3亿元。“优果”,即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大力发展高山葡萄、苹果桃、黄桃等名优水果,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到2015年,使全县优质水果种植面积发展到9万亩。“壮药”,即以金银花、博落回为重点,进一步发展壮大中药材种植业,到2015年,使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博落回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重养”,即在狠抓种殖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养殖业发展,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肉牛、山羊、商品猪和网箱养鱼等,拓宽增收渠道。在加快六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各乡村要以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为重点,统筹发展烟叶、葛根等各具特色的地方主导产业,扩大种植规模,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

二、引导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发展的导向产业,是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过来,我县农业之所以弱质低效,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目前全县农产品加

工转化率还不到21%,比全省的32%低11个百分点,比全国的48%低27个百分点,特别是大宗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更低,且大多是初级加工。加快辰溪农业发展步伐,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必须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机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立足现有资源和加工企业,围绕大宗农产品深加工、主导产品精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三大重点,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努力把辰溪建成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一要切实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建好规范化、规模化农产品基地,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前提。要紧紧围绕全县六大主导产业发展的思路,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龙头企业加工需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以龙头企业为支撑,通过推行大户带动和能人示范,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引导农户逐步实现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发展到集中连片经营,努力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做到在发挥优势中扩大规模,在扩大规模中壮大特色产业。力争到2015年,全县建成10万亩优质超级稻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油茶生产基地、5万亩优质柑桔生产基地、10万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10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5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二要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农户,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是抓好“三个一批”:扶持壮大一批。要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积极扶持汉清生物、沅江米业、江南木材、爱民生态养殖等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努力做大做强。特别是对汉清生

物公司,要将其作为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将其打造成为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新技术企业,尽快形成年产值10亿元的生产规模。引进新上一批。建立健全农业特色产业招商项目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吸引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我县特色农业发展,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尤其是对于葛根淀粉、油茶和金银花深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全力做好跟踪服务工作,确保尽快落户我县或建成投产。技改扩建一批。积极鼓励现有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改力度,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引导企业广泛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动其向“专、精、特、新”方向转变,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工艺流程,实现产业升级。到2015年,使全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20家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三要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打造精品名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品牌宣传和创建力度,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促使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培育和发展名、优、特、新产品,积极争取获批一批国家和省、市名牌产品、著名商标,促进品牌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到2015年,全县争取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三品”认证18个以上,建成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扩大基地规模12万亩以上。

三、强化扶持措施,创优发展环境

当前,我县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期。全县上下务必要围绕特色兴农,多措并举,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打牢基础。

第一,要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县乡两级要把发展特色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在涉农项目和资金的使用安排上,集中向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倾斜。县财政要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投入,整合支农资金使用的同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扶持规范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特色农业贷款贴息,支持特色农业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种苗培育,并根据财力状况,做到财政投入逐年有所增加。此外,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农业产业项目的贷款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县外资本,投资开发特色农业,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和保障机制。对社会资本投资开发特色农业的重大项目,要给予优先立项,扶持建设。

第二,要加强政策引导。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重点是深化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步伐,通过政府推动、政策引导、规范操作,激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推进土地向特色规模基地和专业大户集中,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和规模经营提供合法用地保障。同时,继续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和完善各项配套改革,切实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二是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尽快研究出台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规模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及农村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和流通大户等,在信贷、证照办理、项目审批和土地报批、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

倾斜支持,支持其做大做强,为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健全农业服务体系。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紧扣主导产业,积极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并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增强中介服务力量,促进农产品销售;要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和资金,采取多种形式,借助多种渠道,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学历教育和就业培训教育,特别是技能培训,让农民群众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增收致富能力;要加强农村综合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种养、动植物保护、疫病防治、森林防火、防洪保安、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增强预警预测能力;要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服务,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帮助农户和企业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第三,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前提。要积极抢抓国家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及我县列入“全国小农水建设重点县”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支持,切实加快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夯实特色农业发展基础。重点是加大农村机耕道、农田水利、人饮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抓好农田基础设施、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同时,认真组织实施一批病险水库、骨干山塘除险加固、灌区配套、中小流域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四篇:15(突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

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解读之十五突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定位我省农业发展战略为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为此,全面深刻地分析掌握我省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优势、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充分利用好这方面的支持政策,找准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的切入点,对于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都至关重要。

我省地域广阔、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发展特色农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目前,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现代制种、啤酒大麦、酿酒葡萄、蔬菜等已成为我省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2700多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面对这样的有利条件,突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已成为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一是特色优势农业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河西地区已初步建成特色农产品综合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粮、棉、酒、瓜果、蔬菜、制种等六大主导产业;中部地区已初步建成了沿黄河谷川道区的蔬菜基地和马铃薯、百合、中药材、肉用羊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淀粉、蔬菜、百合、肉类、中药材

等五大主导产业;陇东地区已初步建成了苹果、杏、烟叶、肉牛、油料等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果、菜、烟、肉等四大主导产业。陇南地区已初步建成了以干鲜果品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干果、食用菌、中药材等三大主导产业。甘南、临夏地区的草食畜产品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基本形成了以牛羊肉、皮毛、乳品为主的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

二是特色优势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我省马铃薯、中药材、草产业、现代制种、啤酒大麦等产业发展居全国第一,杂交玉米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53%,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我省落户。甘啤3号等甘啤系列大麦已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种。当归、党参、红芪、大黄等四大名贵药材主要销往台湾、香港、东南亚地区,部分远销欧美市场。脱水蔬菜、番茄酱、果酒果汁、优质小杂粮、油橄榄、食用菌、食用百合、球根花卉等地方性特色产品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部分产品已走向国际市场。

三是特色优势农业经营组织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300多个,其中龙头企业1700多个,国家和省重点龙头企业210多个。龙头企业带动型是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形式,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对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省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也存在以下薄弱环节:一是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属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产品档次低,竞争实力较弱,影响着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和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我省农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满足加工业的需求。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初加工多、精加工少,加工转化和增值率较低,有重要影响的名、特、优产品很少。农业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尚不健全,标准化技术咨询服务、基地生产环境和绿色产品认证发展滞后,农业标准化建设还不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的要求。三是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农村各类中介组织还处于发展初期,大多没有产权关系,合作组织法人地位不明确,运行机制不规范,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体上看,我省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基础很好、潜力很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以下七项工作:一要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建设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区,力争马铃薯播种面积保持在1000万亩以上,加快马铃薯产业由量的扩张向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转变、由外销为主向外销和加工并重进而以加工为主转变,由销售商品薯向销售良种转变,由均衡发展淀粉加工企业向扶优扶强、强强联合和品牌经营转变。建

立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基地,力争脱毒种薯应用率达到50%,力求在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市场建设、鲜薯销售、品牌打造、马铃薯保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扶持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和贮藏库建设,将马铃薯种植纳入政策性保险补贴范围。二要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支持培育牛羊产业大县,提高畜牧业增加值,重点支持养殖小区、良种繁育体系、市场体系和检测体系、产业大县建设。参照能繁母猪的补贴政策,将能繁母牛、母羊纳入补贴范围。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牛、羊、猪、鸡等优势畜禽区(带)。加快草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草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发展草产业,形成草畜生产加工基地。到2012年草食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进一步发挥畜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支柱作用。三要加快杂交玉米等农作物制种基地建设。加强以河西杂交玉米制种为主,瓜菜、马铃薯、花卉、啤酒大麦、啤酒花和葡萄制种为辅的国家制种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生产专业化、加工现代化、包装标准化、经营集团化、育繁推一体化和管理法制化步伐,全面提升育种创新能力、良种供应保障能力和种子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实现由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的转变。四要加快地方特色产品的发展。立足当地自然优势、资源优势和生产基础,大力发展中药材、藏药、酿酒原料、林果、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以兰州、榆中、皋兰、红古为主,带动定西、白银、天水、平凉等市县的高原夏菜基地。大力发展油橄榄、核桃、花椒、食用百

合、苦水玫瑰、黑木耳、黄花菜、油葵、鲑鳟鱼等一大批地方特色优势产品,打造名优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五要积极发展沙产业。加快建设以日光温室和地膜覆盖为重点的保护地栽培示范基地、草畜产品高效转化的种养加基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经济林培育基地,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形成一批沙产业加工名优品牌和加工型龙头企业,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产业经营格局。六要加快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在全省择优培育扶持500个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到2012年,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个,5亿元以上的1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力争近期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农业企业达到50家以上,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到55%以上,二次加工转化率达到40%以上。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农场,主要是培育5个在西部有显著优势、在全国有相当影响的名牌产品,培育10个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立21个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园区)。七要加快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按照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在张掖、武威以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为重点,实行“草-牧-沼”农业循环经济链条和“粮-菜-瓜果-牧-沼”的荒漠化绿洲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在定西以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为重点,发展“退耕-林果-畜牧-沼气-梯田-水窖”一体化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第五篇:突出特色加快结构调整构筑农业发展新优势

吴家店镇扭住“五点” 寻求农业“五项”突破

近年来,吴家店镇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优势,全力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初步呈现出“产业支撑、龙头带动、基地辐射、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生产布局。

找准切入点,在科学规划上求突破。吴家店镇从发展优势农业出发,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确定了“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社员”的发展路子,基本形成了北有3000亩蔬菜基地、南有万亩优质茶园、中部发展2万多亩优质粳稻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总体布局更趋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更趋合理。

抓住关键点,在规模经营上求突破。一是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经济组织发展特色产业,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到目前为止,全镇有天山茶叶有限公司、出山店生态茶果庄园等6家龙头企业年产值均在2000万元以上。二是建好特色基地,把具有特色产业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作为集约化经营的基地和经济舞台来建设,鼓励农民、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和外资在示范区内从事农业开发性生产,使基地成为人才、科技、资金的集散地和先进生产力的试验示范区。

抢占制高点,在科技创新上求突破。一是加强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与交流。目前,全镇已有12家农业企业与

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农科携手合作项目28项,大大提高了吴家店镇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大对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力度。如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引进台湾玉莲藕、晚秋黄梨等优质新品种试种成功,亩产效益提高近1倍。

把握活力点,在激活机制上求突破。一是激活农村组织领导机制。实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与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挂点联系制度,建立以村支书为主要责任人、镇领导重点指导、镇直单位做后盾、驻村工作组全力协助、科技特派员驻村科技扶持“五位一体”的基层工作群体。二是激活农村经营机制。通过进一步落实土地、茶果园、山林承包经营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林农垦山护林的积极性。三是创新政策服务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扶持茶产业、特种水产养殖业等特色产业的优惠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实行“小政府”“大服务”,及时帮助群众协调解决问题,为特色产业的规模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扭住根本点,在利益保障上求突破。积极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基地这个“戏台”,农民与龙头企业、合作社之间建立起利益协作关系,并用经济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降低了农民的生产风险。

吴家店镇黄家锋

2011.7.8

下载培育放大特色优势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发表文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育放大特色优势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发表文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重庆农垦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重庆农垦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作为重庆市唯一的大型国有农业集团,重庆市农业投资集团抓住重庆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力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农村旅游经济 ——关于城关镇西河村发展的调研报告 刘红星 城关镇西河村位于县城西边沟底,距离县城仅1.5公里,过去因交通不便,地理环境不好,农村经济发展困难。......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营造农业发展新优势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营造农业发展新优势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 近年来,栖霞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营造农业发展新优势范文合集

    近年来,栖霞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来抓,大力发展“农”字号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蓬勃发展,有效......

    培育龙头企业 发展特色农业 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育龙头企业 发展特色农业 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记发展中的汉州金地精粉有限责任公司 汉州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113年1月,系前车县人民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和qq岷县金......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品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品一要加快提升传统农业。大力开展水稻,玉米,小麦等高产创建活动,不断调优品质品种结构,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引导农村土地加快流转,推进土地向大户集中,提高......

    4.1.1-8专业优势或特色培育情况

    4.1.1-8专业优势或特色培育情况 1)“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根据地方经济特色,坚持新乡学院“立足新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