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效农业 提供优质服务

时间:2019-05-14 01:4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高效农业 提供优质服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高效农业 提供优质服务》。

第一篇:发展高效农业 提供优质服务

发展高效农业

提供优质服务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居为了积极响应镇党委、镇政府的号召,立足高起点规划,高目标定位,高规格实施,全力打造长三角森林生态旅游第一站,发展现代高效旅游观光设施农业,我居借助于镇党委、镇政府在我居搭建的平台,主要做了这样几点服务,在此,向各位领导、同志们做个回报。

一、搞好土地流转服务。我居农业户 531户,农业人口 1284人,土地总面积3115亩,其中耕地面积2880亩,我们在位于江界河南,富康路两侧共流转土地面积400亩,涉及农户46户,每年每亩土地流转金1000元。针对农民土地流出后,劳动力何去何从,我居一是通过劳务输出,动员一些有能力的劳动力外出打工,经过动员已输出劳动力110人;二是利用我们的区位优势,动员一些劳力到就近企业打工,已输出劳力350人;三是无能力外出或不愿外出打工的我居主动与招引来的老板衍接,按排他们就近打工,这样使土地流出的农民失地不失业,有事做;同时让这些劳力在自家门口就可打工,在眼前就可学到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技术。我们通过算帐对比。如:四组金元存家原有土地面积18.4亩流出,流转金得18400元,加上夫妇外出打工可收入30000元,合计可收入48400元。

二、搞好“三通”服务。在现代农业园区内,共投入资金500万元,一是修建了道路长400米,确保园区内机械作业、农副产品运输车辆、旅游观光游客能进能出,出入方便,畅通无阻;二是修筑沟渠长400米,确保旱能灌,涝能排;三是拉建线路长450米,确保用电需求;四是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周边环境,提升品味,营造绿化带长1000米。

三、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是产前基础设施到位和市场预测服务;二是产中技术上门服务,作为园区在我居,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为招引老板负责,我们将会根据老板需要主动邀请农业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随时上门服务。三是产后销售服务。我们将根据园区行业发展需求,一是利用我居自身农民经纪人,提供信息;二是成立相应的合作社,开办网站,制作网页,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将信息进行筛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给老板,让他们有求必应,确保老板招得来,留得住,让老板在我们这块希望的田野上,大有希望,大有作为。

以上回报,如有不当,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二篇:抓好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

搞好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

——横泾镇土地流转工作的调查

搞好土地流转是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前提和基础。按照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的方针,近期,我们深入到横泾镇土地流转工作较好的镇北村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横泾镇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

横泾镇地处高邮市东北隅,与兴化市接壤,镇政府位于全市“七纵八横”骨干道路网马横线与甘临线交汇处,现辖10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总人口2.41万人,耕地面积2.85万亩,鱼池水面2万亩。2008年,全镇经济总量16亿元,财政总收入5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06元,该镇土地流转工作见事早、规模大,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早在2006年就已开始筹划土地流转工作,2007年初,通过招商引资,将高邮三湖蛋品公司的老板引进横泾良种场,流转土地1388亩,创建了扬州大江鸭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8年,镇党委、政府又以三湖蛋品公司兴办的大江鸭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在镇北村流转土-1-

地1560亩,兴办了“高邮市三庄蔬菜专业合作社”和有机稻米生产基地。目前,横泾镇集鱼鸭混养、有机蔬菜种植、有机稻米生产的3000亩高效规模循环有机农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他们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是:

1、党委政府重视。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工作,首先,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土地流转工作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农保、农技、财政、国土、司法、民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并有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具体负责土地流转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工作。与此同时,有规模土地流转工作任务的村也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形成上下互动领导网络。其次,镇党委政府还专门建立了土地流转的工作班子,抽调镇中层干部和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组成土地流转工作组,工作组成员与村组干部一起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党的土地流转政策,过细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帮助村组干部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2、强化宣传引导。一方面,镇党委、政府分期分批地组织镇村干部,农业龙头企业和重点大户到山东寿光、苏北沛县、邳州等地考察学习,同时还组织村组干部、党员及村民代表到江都的武坚、吴桥等地参观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学习经验。另一方面,镇党委、政府还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利用标语、公告等宣传载体,广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大力营造全镇搞好土地流转、发展规模高效农业的浓热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对土地流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3、签订流转协议。横泾镇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是出租。为切实保护广大土地流转农户的合法权益,镇党委政府还采取了层层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书的办法,确保土地流转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首先,由村民委员会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书,在村民自愿地基础上,由村民委员会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书,协议书从农户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流转费及其流转费兑现时间和方式进行协商确定。其次,由村民委员会与农业开发商签订土地租赁合同书,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农户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书的基础上,再由村民委员会与农业开发商签订土地租赁合同书。

二、横泾镇土地流转的初步成效

一是推进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大面积的土地流转,有力地推进了横泾镇高效规模循环有机农业园区的建设。2007年4月,三湖蛋品公司在该镇镇北村投资兴建的占地1388亩大江鸭业

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鸭年饲养量已达35万只。2008年9月份该公司又在镇北村投资兴建了“高邮市三庄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建成有机蔬菜基地880亩,并新建钢架大棚120座。同时,该镇还借助于历史上有机稻米生产的基础资质平台和技术优势,采用稻鸭共作的模式,又于2008年4月份兴建有机稻米转换机地680亩。

二是促进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自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以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迅猛发展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要求还不相适应,田间沟渠年久失修,农田道路、桥涵、闸站建设不配套,收割机、播种机、插秧机下田操作不便,自高效规模循环有机农业园区落户镇北村以后,除了农业开发商投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外,镇政府也配套投入了300多万元来推进园区道路、桥涵、闸站建设,实现了农田方整化,园区公园化。

三是解决了农民就近打工问题,由于高效规模循环有机农业园区在镇北村落户,目前该村的村民再也不需要象以前那样外出打工了,现在在自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每人每月单打工收入就在1000元以上。

四是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园区有机蔬菜、葡萄等项目规模

种植、有机稻米生产,在全镇起到了试点示范作用,通过园区的引领示范,必将带动镇北村乃至全镇各村村民的试种和学种,再加上三庄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和产品代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必将进一步带动镇北村及全镇农民一起发家致富。

三、关于对进一步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的思考

土地流转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积极稳妥地进行,要进一步做好大规模土地流转工作,根据调研,我们认为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坚持自愿原则。发展规模高效农业必须要大面积的流转土地,而大面积的土地流转涉及千家万户,做几个人的工作容易,做千家万户的工作非常困难。因此,要大规模、大面积地流转土地,必须建立在绝大多数农户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否则,要实现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就是一句空话。

第二,要合理确定租期。土地流转的租期要因项目而定。我们认为,用于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租期一般以三至五年为宜;用于发展设施农业(如蔬菜大棚)一般为五至十年;用于开发性农业(如经济果林等)和建设项目的,一般以十至十五年为好。如果租期过长,不但会影响农户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而且对维护双方的权益都会带有遗留问题。

第三,要合理确定租金。土地流转的租金,应当根据当地农户种粮的年纯收入而定。确定租金一般应不低于或略高于农民种粮的纯收入。同时还要根据国家不断出台的粮食收购指导价格及时对流转土地租金作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双方的权益。

第四,要加强组织领导。首先,要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机构。及时总结交流经验,提供规范的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及时帮助解决土地流转工作中存在的租金、租期和双方权益等问题。其次,要坚持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抓好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横泾镇扶贫开发协会 唐向阳供稿)

第三篇:高效农业及其与发展思路

《高效农业及其发展思路》,《中国农学通报》2010第7期

第一作者简介:王建法,男,1965年出生,农艺师,建湖县建阳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获“江苏省农林系统先进工作者”、“市政府双百工程先进个人”、“全市农业工作先进个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先进个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安徽农学通报》、《上海农业科技》、《大麦与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3篇。

通讯作者:李庆生,江苏扬州人。40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生产、科研、教育、培训、示范、推广工作。1990年获农业部农业科技推广年“先进个人”称号,1992年建湖县委、县政府授予 “十佳科技顾问”称号,1995被盐城市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2006年,通过教授资格评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聘请为无公害农产品论证评审委员会委员。2004、2007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

收稿日期:2009-04-28,修回日期:2009-05-28。

高效农业及其发展思路

王建法1,陈晓东2,吕本国1,张桂萍3,李庆生

2(1江苏建湖建阳镇农业推广中心,江苏建湖 224751;2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盐城生物工程分院,江苏盐城 224051;

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农业局,南京 211100)

摘要:针对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高效农业误区,作者提出: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各种农业实用技术的科学集成,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生产多系列、多品种、高产量的质量安全农产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思路就是要根据农业生态学原理,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以设施和特色农业为辅助,科学发展农村经济。

关键词: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设施农业;特色农业

中图分类号:S11+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2009-09

31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and Its Ideas for Development

Wang Jianfa1, Chen Xiaodong2, Lu benguo1,Zhang Guiping3, Li Qingsheng

2(1Jianyang Agriculatural Service Center in Jianhu County, Jianhu Jiangsu 224751;2 Yancheng Biology Engineering School, Yanchegn

Jiangsu 224051;3Agricultural Bureau of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211100)

Abstract: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is market-oriented one with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all productive factors and sicentific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agriculral technologies, which aims to achieve best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with the help of modern scientific technologies ,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natural and social resourses and hence improve the land output, increase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productivity of labour, and to produce high-yield,high-quality and safe agriculturalproducts of.multi-series,and multi-varieti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Agroecology, the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are to develop the rural economics scientifically aided by facilities farming and local-characterized agriculture, motivated by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based on develop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guided by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markets, and in terms of the local resourses and condition.Key words: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facilities farming, local-characterized agriculture

提高农业效益是关系人类生存的永恒的不断发展的主题,高效农业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相对概念。高效农业是关系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核心问题。不实现高效农业,农民不可能小康,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高效农业”最先出现于政府文件、媒体报道……。在发展高效农业的示范工程

中,绝大多数是设施农业、特色农业……。面对社会现实,为了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进步,作者从农业第一线的生产、经营实际出发,研究什么是高效农业?如何实现高效农业?

1高效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1.1概念

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各种农业实用技术的科学集成,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生产多系列、多品种、高产量的质量安全农产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

1.2效益的内涵

高效农业绝不仅仅是赚钱多、经济效益高的农业。效益的内涵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高效农业是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

经济效益是指人类在取得经济效果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种耗费与成果的对比,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不提高经济效益,就不能扩大再生产,也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经济效果反映投入、产出关系,要求生产同量的有用效果,最大限度地节约劳动耗费;或者用同量的劳动耗费能生产尽可能多的有用效果。对于生产经营者来说,经济效益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所以生产经营者往往能自觉地注意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是指生产或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对社会方面的影响和效果;一般把社会效益集中在于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上,即一切经营活动满足于社会需要的程度越大,其社会效益也越大。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前提。一般情况,没有社会效益就不可能有经济效益。就农业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而言,较多的农产品输出,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安定;不断提高质量、产量,才可以满足人口增长和人类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生产项目的增多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生态效益是人类在经济活动中依据生态平衡规律,对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及环境条件所产生的有益的或有利的结果。生态效益的基础是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目的是使现有环境变得更加有利于农业生物和人类本身的生存和生活。生态效益的目标和根本标志,就是调节和控制经济生态系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地发展。生态效益可以反映在现在,更重要的是它也反映于长远的未来;因而是关系到人类发展的最根本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和前提。

必须运用经济生态理论,分析和处理经济活动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关系;使人类生存环境更加美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不断发展。高效农业与农民切身利益直接相关,高效农业的综合表现就是,单位面积上农产品品种增多、质量更优、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2高效农业的两个误区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第四个问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是谈的提高农业效益问题。而且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七个方面加以阐述。对于目前部分地区推进“三农”工作,发展高效农业的一些做法和实际效果,感到不少人对高效农业的认识有误区。

2.1设施农业与高效农业

设施农业是指在采用各种材料建成的、具有环境因子调控设施的半封闭式空间里进行农业生产的方法。分为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培养两大类。设施农业通过利用先进的农业设施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对生物能的转化率来提高生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是生产条件现代化的表现。设施农业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起到了重要的先导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设施农业的科学运用和科学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益;但是利用不当,则会造成亏损,甚至设施的投资成本也收不回。设施农业不一定高效;设施农业是提高农业效益的一种方法,不能等同于高效农业。

现在,几乎绝大多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高效农业示范区都是设施农业;而且,几乎绝大多数都是由

国家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经费投资建设。且不谈示范区的效益如何,示范推广设施农业的必要性也值得探讨。

部分农业生产项目或生产某个阶段发展设施农业可显著提高效益,但不是任何项目任何阶段都能提高经济效益,没有必要全面推广设施农业;

国家经济力量也不可能支持全国实施设施农业;

广大农村、广大农民至少在目前仍没有经济条件全面实施设施农业;

国家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经费投资建设设施农业,能让少部分农民富裕起来,对广大农民和农村示范意义不大,而且也不公平,更不用说那些没有效益和示范意义的政绩工程;

全面示范推广设施农业条件不成熟,而且没有必要;解决中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决不能靠设施农业;解决绝大多数农民的致富方法,也不能完全靠设施农业。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经费应投向能带动最广大农民致富,全面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项目上。

2.2“一乡一品”与高效农业

特色农业、“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实质是通过产业化使农民经济收入提高的一种形式。“一乡一品”是广大农民在新的形式下组织起来共同富裕的起点,能使农民经济收入显著提高。这只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起步,农民致富的起步。这种形式也受资源和市场因素的制约,有些村通过发展某一产品,实现供、产、销“一体化”,打开了市场,一个村的农民富了;其他村的农民跟着学,后搞的农民就不一定能致富。因此,特色农业、“一乡一品”,从眼前看,也不一定是高效农业,一定不是最高效农业;如果从长远观点看,一定不是高效农业。

特色农业、“一乡一品”,一定要根据“食物链”、“加工链”原理,向前或向后发展其他配套产业;如果不与其他相关副产品生产或相关产业相配套,就会造成部分资源闲置、资源浪费、甚至资源和环境破坏。例如:养牛村的牛粪就污染了环境,成为难题;后来又发展了牛粪培养食用菌,不但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经济效益也翻了一番。

在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示范区中,必须把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作为辅助措施。为了提高示范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采用必要的农业设施,合理生产特色产品,提高资源产出率,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和产量,提高龙头企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高效农业的思路

发展高效农业,就是要根据农业生态学原理,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以设施和特色农业为辅助,科学发展农村经济。

3.1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适宜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条件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前提。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条件都有各地的特点,各种资源的差异,形成各地不同的资源组合。发展高效农业必须从当地资源的实际状况出发,对资源及其开发条件、利用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评价,采取合理的科学措施,使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最适度和最适点,充分、合理、永续利用,避免因利用不当而造成资源衰退和环境破坏。

3.2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

高效农业必须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农产品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卖不出去,就失去了生产的意义,就不可能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业发展的市场定位必须遵循国际化原则。实现高效农业,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确定产业门类、产品种类、产品的数量和产品质量标准,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只有做到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都以市场为导向,在国内、外市场站稳脚跟,才能实现农业高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3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

生态农业是在经济生态学的原理指导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的农业生产,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就是更好地利用土地,科学集成各种农业生产先进技术,提高植物产品产量,提高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的效率。把植物主、副产品及其废弃物尽可能转化为品种更多、质量更好,数量更丰富的人类

能直接利用的质量安全产品。改变对秸杆、树叶、杂草等直接燃烧,为作饲料,植菇,生产动物、微生物产品,最后作肥料还田;通过对生物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大大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求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提高,使自然资源能够长期地、永久地利用。例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基地就可推行种植和养殖结合,诱虫灯诱集害虫控制虫害和喂养动物结合的生产模式。在种植业大田内放养鱼、蟹、鳖、蛙、鸡、鸭等小型动物;以一盏灯诱虫的范围的农田为一个生产单元,中心部位设水产养殖塘或小型养殖场,塘(场)内设诱虫灯;灯光诱虫减轻作物虫害,可以不用或少用农药,减少了种植业成本和用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昆虫诱集到养殖塘(场)内,又成为动物高蛋白饲料,变害为宝,一举两得,提高了效益。在此集成技术下生产的植物、动物系列产品,均可成为名符其实的质量安全农产品。在人均不足0.13 hm2耕地上,生态农业能为广大农村和广大农民开拓致富的新途径。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子孙万代受益;有利于防止环境污染,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保障了人类的健康和发展。

3.4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商品为目的,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的现代农业管理技术。以当地资源条件为基础,建立第一产业系列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为关键,生产和销售生物主、副产品、及其各层次加工产品;按照供产销、种养加、农工贸、经科教一体化的要求,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形成各具特色的“龙型”经济实体,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农业产业化引导农村商品生产,帮助农户进入市场,形成农业内部补偿机制,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农业产业化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高效农业体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建立高效农业体系为核心,延长农业产业链,着重发展养殖、培养和生物产品深加工部门,并延伸到储藏、运销、服务等领域,这样可增加农村就业岗位,促进剩余劳动力向乡、村加工业、城镇服务业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3.5以设施和特色农业为辅助

在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下,在生物生产的某些环节上,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现代化设施,可以达到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或提高生物能转化率的目的,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农业效益。

可以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一乡一品”起步,但决不可停留在一个特色品种上;然后,必需向前或向后延长食物链或加工链,开发系列农产品、食品,充分提高当地资源利用率、生物能利用率、废弃物利用率,走上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

总之,十三亿中国人吃饭和最广大农民致富,只能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高效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大幅度增加资源产出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生产系列质量安全农产品;防止污染、保护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逐步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和产品优质化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以国内、国际市场为导向,实行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辅之“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生产系列更多、品种更多、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符合标准的质量安全植物、动物、微生物产品、食品,创造名、特、优品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高,才是真正的高效农业。

第四篇:海南省发展高效农业的经验和做法

海南省发展高效农业的经验和做法

今年初,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科技农业”、“订单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并重点研究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市场特点和

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着力开拓潜力较大的国内市场。我办经过调研,把海

南发展高效农业的基本经验概述为以下四个方面。

1.以市场为导向,大规模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近几

年来,海南在确保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早”的高效农业,以冬季瓜菜、热带经济作物、热带水果、热带养殖业

等优势产业崛起为标志,农、林、果、牧、渔各业并举的多元化生产结构逐步

取代了粮、胶、蔗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格局。至今年初,已先后评选出32个

海南优质农产品名牌和29个芒果名牌,并大面积推广,有力地促进了瓜菜生

产由单纯的季节优势向季节——品种优势转变。在稳定发展香蕉、菠萝、芒果

等大宗热带水果的基础上,陆续引进推广种植香蜜桃、红毛丹、印度枣、台湾

莲雾、番石榴、火龙果等一批名特优水果,大大提高了海南水果的知名度和市

场竞争力。

2.农业生产经营向基地化、企业化、产业化迈进。全省万亩以上的瓜菜

基地近40个,其中5万亩以上的达15个。这些基地以较高的规模效益辐射

拉动周边地区发展,不断形成新的产业带和经济增长点。最近海南正在实施一

项为期5年,营造百万亩椰林的富民、富岛工程。伴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海

南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建立以各种联合体(公司+农户、集体+农户、农村股份合作)、专业户、庄园主、农场主等新型生产经营关系,农业生产经营逐步走上企业化、产业化道路。

3.以运销加工为中心组织生产,促进市场农业发展。各级政府加强市场

体系建设,积极培育运销龙头企业、运输专业大户和流通协会等中介组织,壮

大运输队伍。目前,全省共有城乡农贸市场500多个,有1000多个运销

组织,4000多辆运输卡车和5000多名专业运销人员,形成了个体户、联合体、公司、企业齐头并进,海陆空多轮驱动,千军万马搞流通的壮观局面

。特别是海南到北京、海南至上海两条“绿色通道”的全面开通,对海南瓜菜

运输起到了积极作用。去年,海南瓜菜、水果等农产品运销全国28个省市区、47个大中城市以及港澳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为全面推进“订单

农业”的实施,海南省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亲自带头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制定产

销指导性计划,加强宏观调控和信息服务。目前,已先后在全国14个大中城

市设立信息点,在全省九大瓜菜集散地和两个港口设立信息站,强化信息服务

功能,加强与岛外省市协作,建立农产品营销网络。

4.以琼台农业合作为标志,农业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十年来,来琼开发

农业的企业达700多家,其中,台商投资海南农业的企业达220家,农业

项目350多个,投资总额1.9亿美元,承租开发土地面积20多万亩,投

资涉及农林牧渔多个领域,出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化生产基地。琼台农业

合作有力地推动了海南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优质

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良种良苗的“龙头”效

应,使农业品种结构不断升级换代。三是示范辐射的“渗透”效应,促进了农

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四是农业技术传播“滚动”效应,提高了农民的科

技素质,在琼台农业合作的辐射和带动下,海南同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日、韩、以色列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日益扩大。

海南发展高效农业的做法给我省许多有益的启示:

1.我省与海南农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海南农业资源极其丰富,开发利

用的潜力巨大,目前海南还有40%的宜农土地没有开发,这正是海南农业发

展的优势所在。考虑到我省人多地稀,人均可耕作面积偏少的具体省情,可适

当将部分农产品基地放在省外。我省可考虑在海南选择一些地区建立农产品生

产基地,开发冬季蔬菜、热带水果等,与我省的农产品市场联合经营,会取得

更好的经济效益。

2.海洋经济对我省和海南来说,都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海南海岸带资源

类型较多,可养殖浅海38万亩,海洋生物上万种,堪称全国之最。我省在海

洋资源开发、海养殖、远洋捕捞、水产品加工和冷冻等方面有和海南优势互补,合作共进的必要性。对此,我省渔业部门可组织企业选择海南沿海市县建立

海淡水养殖基地,大力发展各种优质海淡水产品和珍稀水产品,组织船队开发

西、南、中沙水产资源,积极发展

第五篇:发展一村一品 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发展一村一品 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发展“一村一品”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县围绕做强支柱产业、做大板块经济、做亮镇域特色,着力发展“一村一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县高效农田占比、生猪、蛋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35.9%、52.2%、95.6%。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670元,比上年增加770元,增长13.1%,增幅连续四年超过10%。今年前三季度,农民家庭经营一产现金收入1642元,同比增长6.2%,在家庭经营性收入、全部现金收入中的占比分别达71.9%、20.44%。

一、注重培优育强,实现任其自然到发展优势的转变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海安逐步形成了两大支柱、三大基地、四大板块的农业产业格局,主导产业较为突出。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不少种养基地逐步变成了工厂、社区;同时,新农村建设对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积极应对新情况、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稳定种养总量、优化种养方式,不断把主导产业做成优势产业。

科学规划,实施布局调整。积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切实加快全县农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在促进产业集群、要素集聚、发展集约方面,突破行政区划和城乡界限,依据区位特征、产业特色、人文资源等因素和县域产业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里下河生态农业片区、沿海绿色旅游农业片区、西南特色农业片区“三大农业片区”,科学搭建组织架构,创新运行机制,推进规划、管理、开发和要素配置的“四统一”,促进片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功能完善、错位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蚕桑、禽蛋两大支柱产业根据全县片区产业布局总体规划,将蚕桑生产密集区逐步由县城周边向西南高沙土、西北里下河地区转移,大力实施“万千百”高效规模桑园建设工程,不断发展新的优质高效连片桑园,保证了全县桑园面积相对稳定。家禽养殖结合城镇的扩建、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和204国道改道、江海高速建设拆迁,逐步远离城镇、工业集中区、农民集中居住区,不断推进养殖小区建设,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各镇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分别就镇域特色产业进行了规划,不断把海洋水产、蔬菜、生猪、林果、淡水养殖等镇域产业培优育强。2007年,全县投产桑园15.5万亩,饲养蚕种61.45万张,预计生产蚕茧2.07万吨;家禽年饲养量超过4800万羽,存栏万羽以上规模鸡场达到68家。

多元投入,增强发展动力。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我们以建设农业园区为重点,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实施村干部“双带”工程,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增强发展“一村一品”源动力。2007年以来,成功引进、实施了普泽10万头猪场、康德50万羽鸡场、大棚蘑菇生产、万亩桑园示范方等一批特大项目。今年共实施投入超过500万元的市级农业园区41个,计划投资7.73亿元。农业园区的建设有力推动了“一村一品”的发展,催生了一批一村一品典型。

标准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发展“一村一品”,“品”是核心,品质是生命。针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县积极参与制订和完善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大力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推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我县先后牵头制定了河豚养殖加工、蚕桑生产、鳗鱼养殖等27项省级以上标准(规程)。全县104个基地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40多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水)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各类认证。海安被列为国家级无公害禽蛋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成为江苏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县。

二、注重市场对接,实现初级产品到适销商品的跃升

农业是否高效,要靠市场来检验;农民能否从生产上增收,要靠销售来实现。“一村一品”的发展,必须以产品的顺畅销售为前提,没有市场的认可与接受,产品就成不了商品,更成不了名品。

发展流通组织,提高商品率。千家万户的农民面对着千变万化的市场。为化解小农户面临的大风险,我们着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县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7家,其中,龙头企业28家。今年,1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34.9亿元、出口创汇6417万美元、完成利税1亿元,向农民返利3200万元,支付农民工资4258万元;全县建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13个,带动农户17万多户,辐射生产基地40多万亩,预计全年销售16亿多元。

培育名牌产品,增加知名度。“一村一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品种到品质、品质到品牌的跃升过程。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村一品”的终极目标。我们在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同时不断完善机制、强化激励、优化环境,培育出一批名牌农业产品。全县农业产品中先后培育出中国名牌产品3个、省级名牌产品3个、市级名牌产品17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鑫缘集团是南通市第一个获得中国名牌的企业,以1个驰名商标、3块中国名牌、5类国家免检产品创造了中国茧丝绸行业之最。“绿浪”牌瓜果蔬菜、“秋月”牌五水一高梨被省消费者协会评为重点推荐产品。

开拓各类市场,铸粗销售链。我们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加快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积极发展连锁超市、展销中心等现代营销业务,努力构建农户、基地、市场联结紧密的生产加工流通链条。全县先后兴建了海洋水产、蔬菜、禽蛋、山羊、粮食等18个农产品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积极开展促销活动,走出去、请进来,举办各类展销会、推介会、交易会,搭建平台、衔接产销,使更多的农产品成规模、有组织地进入各大中城市超市。今年全县农产品进超市销售额超过4.9亿元。

三、注重行政推动,实现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的扩张

发展“一村一品”,目的在于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我们不断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努力使村村发动、村村发展,让“亮点”更亮、“光圈”更大。

强化典型带动。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是开展各项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注重培育各类典型,通过查评会、推进会组织镇村干部、种养大户参观学习,让各村都学有榜样,干有标兵。大公镇群益村蚕桑生产基础较好,经过引导,该村在原有2825亩桑园的基础上,实施填平补齐扩桑1200亩,桑园在耕地面积中的占比达75%,今年全村饲养蚕种1.3万张,户均蚕茧收入超万元。南莫镇南莫村2007年通过招商引资开始实施大棚蘑菇生产项目,今年全村新增投入360万元,流转土地120亩,新建蘑菇大棚120个,年内可望实现产值600万元。各类典型为全县发展一村一品增强了信心,拓宽了思路,树立了榜样。

强化农技推广。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发展“一村一品”,我们高度重视农业技术开发、推广。注重加强与农业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研发、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兰波公司与江苏省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长期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建成亚洲最大的现代化条斑紫菜育苗基地,不仅带动了本镇镇域特色、“一村一品”的发展,而且每年为周边县(市)提供3万多亩的种苗;“兰波”牌紫菜顺利通过美国有机食品认证,成功打入欧美、东南亚市场。建立了以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为龙头、镇蚕桑站为主体、村蚕桑技术员为基础、供育组长为骨干、科技示范户为典型的蚕桑生产五级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为发展蚕桑一村一品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强化考核激励。我们把发展“一村一品”列入农业经济考核内容,激励各镇、各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根据县情制订了蚕桑、家禽、生猪、蔬菜、林果等8类专业村发展标准,目前已有47个村入围。李堡镇光明村、老坝港镇川港村、曲塘镇刘圩村等10个村基本达到农业部制订的“一村一品”标准。预计“十一五”期末全县80%的村将建成“一村一品”特色村

下载发展高效农业  提供优质服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高效农业 提供优质服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烈山区高效农业发展情况汇报20120803(5篇)

    烈山区高效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多年来,烈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围绕生猪养殖、设施蔬菜种植、林果经济和农产品深加工等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及产业化建......

    溧阳市高效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溧阳市高效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思考发布时间:2011-7-14信息来源:《常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发展高效农业是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

    重庆农垦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重庆农垦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作为重庆市唯一的大型国有农业集团,重庆市农业投资集团抓住重庆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力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电视讲话

    广大村组干部和农民朋友们: 大家好! 当前正是秋超增收的关键时段,秋季调茬即将开始,也是发展高效农业的黄金季节。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上下、全面发动、全民动员,抢抓有利时机,迅......

    发展高效农业 谱好富民新曲

    共和镇:奏响高效农业主旋律 参绿欲滴的西兰花、圆润油亮的西瓜、鲜红诱人的西红柿…… 走进洪泽县共和镇高效农业基地,到处充溢着瓜果的芳香和收获的喜悦。 “去年以来,我的这......

    甘州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必要性定稿

    甘州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必要性及对策郑辉玲 (甘州区水利工程队734000) 【摘要】根据甘州区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分析了甘州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必要性,提出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

    农业综合开发与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农业综合开发与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返回上页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我国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要把支持和推动我国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努力把农业......

    镇近郊高效农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1

    围绕城郊做文章 流转土地谱新篇 --文峰区宝莲寺镇发展城郊型高效农业经验交流材料 文峰区宝莲寺镇地处市区南部,距市中心约13公里,京港澳高速、安林高速、107国道从镇区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