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促进山区产业提升

时间:2019-05-12 21:3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促进山区产业提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促进山区产业提升》。

第一篇: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促进山区产业提升

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促进山区产业提升

文成县十源乡市科技特派员

厉晓腊

一、文成十源乡概况。

文成县十源乡地处文成西北部高山,距县城36公里,平均海拔750米,是浙江省生态乡和温州市级生态乡。全乡总面积32km2(其中耕地面积4370亩,水田2647亩),共8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2010户,总人口8056人,其中外出4500人(约占55.9%),贫困户185户,291人。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994万元,其中农业946万元,占总产值的95.2%,农民纯收入3750元。农业主要除肉兔养殖业和雪梨种植业两大主导产业外,还有高山水稻、高山蔬菜(如茄子、毛豆)等作物和水果。

二、乡政府的工作思路。

全乡的工作思路是按“生态立乡,农业富乡”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实力十源、生态十源、魅力十源、和谐十源”。一直以来,十源乡人民政府领导重视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其中肉兔养殖业和雪梨种植业是两大主导产业。乡领导为宣传和提升两大主导产业做了许多努力,2007年媒体就纷纷报道了一道比较有特色的风景,就是关于“草帽干部”走农家上田头的事迹,领导干部头戴草帽,颈挂毛巾,剪枝的剪枝,施肥的施肥,拍照的拍照,农技干部手把手教果农科学种植,农产品新闻宣传队为早熟雪梨拍片做宣传等,造成很大的反响和推动作用。

十源乡现有雪梨基地4500多亩,约占文成县雪梨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素有“文成雪梨之乡”的美誉,开发“无公害雪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雪梨比较集中的几个村有新富村、利民村、十源村等,种植面积约有3000余亩,品种则以杭青、黄花、新世纪、翠冠82和青香76等为主。十源乡雪梨皮薄肉脆味甜多汁,在酷暑是很受欢迎的水果,近几年产量逐年提高,2006年约1000吨,2007年初步统计达1800多吨。已投资数百万元建有山头坪和斋源等几大基地,重点扶持发展雪梨种植大户150多户,雪梨产值2006年约100万元,2007年据初步统计将达180万元。已申报通过浙江省无公害雪梨基地和浙江省绿色食品认证,但未正式启动生产。

“新西兰”肉兔养殖业则以高新村、十源村等村为主,肉兔年出栏约15000多只,存栏约20000多只,省畜牧局“食草动物示范乡建设项目”和市科技局“无公害肉兔标准化养殖开发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了十源乡的肉兔养殖业的发展和提升。配合文成县科技富民强县肉兔产业的提升与发展有关情况正在调查中,重点针对年出栏数在20只以上的农户进行登记和统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效益问题。十源乡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农户多年的种植实践经验具备了雪梨基本的栽培技术,但由于品牌不响,贮藏期太短,商品感官一般(未套袋管理),一直以来,市场仍主要集中在文成县城的大街散卖销售为主,很少走出县城走进温州和边上县市,价格1-4元/斤不等,优质梨一般稳定在2-4元/斤,品质稍差的低于1元/斤。而且梨采收期比较集中(约半个月),上市货架期相对较短,品质问题、市场销路窄往往造成极大烂果和病果,带来经济损失,极大限制了果农的经济效益和积极性。

2.雪梨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由于劳动力的缺乏和效益的不稳定性,雪梨种植管理比较粗放,一直以来梨园病虫害危害较为严重,也是带来大量烂果和病果,影响雪梨感官与品质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对病虫害进行有效安全的控制是发展优质雪犁并提高雪梨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雪梨病虫害主要有蝽象、吸果夜蛾、梨黑星病、梨锈病(梨赤星病)、叶褐斑病等,主要危害花、幼果、成熟果、枝干及叶等部位。不同的梨抗性也不一样,翠冠该品种尤其易感病。

四、下一步计划。

1、成立效益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农民自发、政府牵头的形式,乡两委决定成立雪梨种植和肉兔养殖两大主导产业专业合作社。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切实扶优扶强农业产业,促使农民通过发展效益农业富起来。

2、筹资建造雪犁交易市场。建造雪犁交易市场有利于雪梨种植户早日告别“马路市场”,有利于克服雪梨的零星散乱经营,有利于全乡雪梨规模扩大和集中管理。

3、推动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建设和推进无公害雪梨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有利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延长贮藏期,有利于提高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利于推动文成县十源乡和文成县的雪梨产业的提升和品牌的壮大。

年10月

第二篇: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电视讲话

广大村组干部和农民朋友们:

大家好!

当前正是秋超增收的关键时段,秋季调茬即将开始,也是发展高效农业的黄金季节。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上下、全面发动、全民动员,抢抓有利时机,迅速采取措施,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热潮。下面,我跟广大村组干部和农民朋友们说四个方面的想法。

一、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有着十分有利的政策环境

中央在取消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加大水稻、良种、农机、农资等“四项补贴”的基础上,去年又设立了扶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去年全县获得中央农业专项补助900多万元,今年又已获得1200多万元。省委、省政府在去年对高效农业补助5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又将补助盘子扩大到7亿元。市委、市政府已经连续三年每年拿出几百万元奖励高效农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去年财政奖励高效农业3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将奖励额度扩大到超千万元,其中对农民自己投入新发展连片50亩以上钢架大棚或日光温室大棚的,在每亩补助2000元的基础上,再补助500元。这些政策措施充分说明各级党委、政府都在心系农民利益,帮助农民增收。广大农民朋友应当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不失时机地加快增收步伐。

二、今年农民增收的严峻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发展高效农业

长期以来,棉花一直是***农民的当家品种、收入的主要渠道。过去***农村在盐阜地区比较富,富就富在长棉花上;正因为棉花收入相对稳定,有了这个传统种植习惯,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快,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在这里我和大家算一笔帐,我县人均耕地约1.8亩,一个三口之家5亩左右的承包地,按常规作物好的年成测算,一年纯收入大概在6000元左右,已经无法负担一个小孩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基本费用。由于宏观经济影响,今年上半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不快,农副产品出口受阻,大麦、油菜、生猪价格分别下跌15%左右;加之,秋熟作物在生长关键期又遭遇低温多雨等灾害性天气,棉花产量至少比往年减收三成以上。因此,今年农民增收的形势相当严峻,必须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的根本出路和重要途径。

三、我县一批发展高效农业的典型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近年来,我县一批头脑活络、致富有方的能人大户,率先成为致富的群体,成为农民增收的榜样。有一批能人通过发展设施栽培实现了增收致富。耦耕镇友爱村在我县发展大棚青椒比较早,目前100多户生产大棚青椒,其中40多户到外地当“大棚师傅”,每户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该镇青椒种植大户郑友东去年被康源示范园以16万元的年薪聘用,今年他放弃高薪在康源示范园承包500多亩、300多个大棚,年可实现收入100多万元。阜余镇健康村施长国到新加坡打工3年挣了20万元,他妻子去年在六份示范园打工学到了技术,今年到示范园建了6个大棚,据测算,年收益在24万元以上。施长国看到自己远涉重洋、背井离乡打工3年,不如在家门口长几个大棚1年的收入,今年5月份专门请人解除了出国劳务合同,与妻子一起建大棚长蔬菜。有一批农户通过发展短平快项目实现增收致富。通洋镇食用菌从文明村起步,目前已有经营户5800户、13000人,每年5-7月份全镇有一半农户门前堆满食用菌菌种,7-9月份平均每天有100多辆载满原料的卡车发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老百姓形象地说:“运出去的是废料、拿回来的是钞票”,目前该镇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在从事食用菌生产,农民纯收入一半以上来自食用菌生产,已辐射到阜余、耦耕、陈洋、四明等周边地区。有一批能人大户通过全民创业实现增收致富。陈洋镇农民戴元军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芦苇、蒲草等天然原料,成立桃园家饰公司,生产加工草编窗帘、墙纸等600多个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市级龙头企业,去年实现销售2500万元,出口创汇180万美元,带动了几百户农户从事柴草编织,人均年收入都超万元。有一批能人大户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实现了增收致富。耦耕镇的丁宝付从2005年开始炕孵肉鸡苗鸡,不仅每年有近400万的收入,还解决当地13名富余劳动力就业;海河镇农民范荣中发展生猪养殖,年出栏生猪超万头,去年实现纯收入近200万元;长荡镇农民孙海洋不断扩大蛋鸡养殖规模,目前存栏蛋鸡3万羽,年收入超过60万元。这些成功的典型,为我们放了很好的样子,我希望广大农民朋友都来学习他们的做法,真正在全县形成“家家忙致富、户户有项目”的喜人局面。

四、狠抓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

发展高效农业,要分别明确县镇村三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各自任务。第一,县镇两级要帮助兴园区、搞配套、做环境。富民强县是我们的总体目标,富民优先则是我们的执政理念。目前***港进港航道整治工程已正式开工,通港一级公路基本建成,新城建设全面启动,特色园区框架拉开,下一步县委、县政府将把支持高效农业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搞得好的镇都是镇党委、政府注重狠抓环境营造。耦耕、通洋等镇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安排几百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效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投入。我们每个镇都要学习他们的做法,努力为发展高效农业示范园搭建良好平台。第二,镇村干部、能人大户带头示范。目前先行一步的示范园区都是从镇村干部、能人大户起步的。阜余镇的一名副镇长、一名人大副主席看到大棚的收益,带头领办了1075亩的园区;该镇六份村去年由耦耕镇的大棚种植户兴建504亩大棚,亩平收入超万元,很多原先在园区打工的农民免费学到了技术,今年有上百户自己建大棚,目前全镇已发展成3个千亩以上示范园,形成总面积5000多亩的规模。现在还没有建成示范园区的镇,都要千方百计招引外地大户、动员本地大户带头示范,广大农民群众有资本的,也可以领办园区,做带头、做示范。近期,县委、县政府将开展“百、千、万”工程,组织百名农技人员下村组,千户代表看大棚,万户农民听讲座,来推动这项工作的广泛开展。第三,农民自身也要探索多种途径实现增收致富。要推进土地流转,广大群众要积极将承包地由镇村统筹协调,实行规模流转,可以自己建大棚,也可以置换到一个园区统一建大棚。要鼓励反租倒包,海通镇在外创业老板崇庆山去年投入2600多万元,兴建1500亩康强农业示范园,发展大棚400个,主要生产花卉和蔬菜,销往上海、广东等大中城市,每亩纯收益分别在3万元和1万元以上;现在崇老板将大棚承包给农户,大棚收益15%由老板所得,85%归农民所有,105户承租户年每亩收入近3万元。耦耕镇规划建设了2000亩的康源高效农业示范园,生产的礼品西瓜每亩纯收益1万元以上,现在以每年1000元的租金将大棚租给农户,连续种植5年大棚归农户所有。我们要学习借鉴耦耕和海通的做法,把土地出租给有实力的老板兴建大棚,再由农户从经营者手中反租倒包,这样既可获得土地租金,又可通过种植收益,获取双重效益。要动员资金实力不足的农民联合起来建大棚,通洋镇25个能人大户领头新建了1200亩日光温室大棚,他们通过联合亲朋好友、周边邻居共同出资,带动了56户想建大棚但资金实力不足的农民一起致富。我们要组织有致富欲望、但无力投入的农户,联合起来,共同投入,按比例分红。

当然,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还有多种途径。比如,当前要积极发展其它短平快的种养植项目,发展各种类型的家庭致富项目,秋播结构调整时大力发展多种模式的粮经套种等等。总之一句话,我们光守住一、二亩农田长粮棉,要致富困难,要小康更难。

季节不等人,机遇更不等人。希望广大镇村干部要迅速行动起来,抓政策宣传,抓示范引领,抓组织发动,推动更多农民投身高效农业、发展高效农业。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要有一种看人家致富、心急;望人家发财心跳的不服输精神,行动起来,积极参与,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勤劳致富奔小康。

第三篇:强化农业信息中心工作提升产业发展

我们**乡是典型的农业强乡,柑桔、蛋鸡二大支柱产业富有特色。全乡柑桔种植面积13700亩,年产量2.5万吨,是“中华名果”象山红的主产地,也是全国名优柑桔示范基地。蛋鸡饲养量达65万羽,年产鲜蛋1万吨,是浙江省蛋鸡饲养规模最为集中的区域。2001年全乡实现农业产值1.7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392元。目前全乡拥有农业龙头企业

20家,其中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并在全县率先成立了象山红柑桔专业合作社和象山金元蛋业合作社等二个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有省林业特色基地1个,省市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2个,绿色农产品2只,全国农博会和市名牌产品1只。

为接轨国内外市场,培育先进的农业文化,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工作,坚持常抓不懈,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使农民增加了收入,也为我乡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后劲。下面我向到会的市、县领导汇报我乡农业信息工作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职责分明

今年3月在县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乡成立了全县第一个乡镇级农业信息中心。具体确定由乡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并抽调了农办各线的主要力量成立了工作班子,配备了专职信息员。乡政府在财政和办公用房比较紧张的条件下,专门划拨专项资金,腾出办公用房,改善信息办公设施,充分保障了乡农业信息中心的高效运作。一年来乡财政用于农业信息的费用已经超过了12万元,充分体现了乡党委、政府对农业信息工作的重视,也为我乡今后农业信息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信用平台,网上交易硕果累累

**农经网、象山农经网开通两年来,其高效、快捷、务实的运作对我乡的农业农村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乡农业信息中心以市农经网和县农经网为主要登陆平台,并把省内外主要农经网站纳入视野。2002年我乡共向市、县两级农经网发送各种农业信息上百条,收集各类有价值信息、资料300余条(篇),既活跃了网上市场,又学习了先进的典型经验。一年来,农业信息中心结合我乡特色,坚持以促进农业“双增”为宗旨,以拓宽农产品销售为中心,通过网上发布柑桔种苗、柑桔产品、鸡蛋产品等供求信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乡通过网上实现柑桔销售865吨,供应柑桔接穗5000公斤、鸡蛋360吨;购进桔苗10万株,客户遍及吉林、江苏、江西、湖北、重庆、浙江等省市,总交易额达到了360万元。此外,我乡通过网上还从外地引进了优良品种8个,网上交易已成为我乡农副产品拓展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对降低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成本,加快促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还有效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同时我乡还从网上获取了有关农民合作社建设、泰国正大集团等先进经验的许多重要信息和资料,给乡村干部了解形势、学习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场所。可以这样说,经常对农经网的点击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我乡农业的开放程度。农户和农业企业购买电脑、痴情农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我乡农业生产专业大户、销售大户及加工企业已拥有电脑52台,占大户和企业总数的45%,接近全乡农民总户数的1%。许多用户不仅设置了自己的电子信箱,而且还积极制作网页,加强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乡农业信息中心、象山金元蛋业合作社、绿源食品有限公司等单位也将于近期内完成网页设计,购置先进的图像扫描设备,登陆农经网。

三、信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我乡农业文化的建设

区域特色农业产业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白热化,居民消费绿色化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并谋求发展,如果没有灵敏的头脑、可靠的信息,其生命力不会久远。为了帮助广大农民能及时获得有效的信息,乡农业信息中心于今年4月正式出版印发《致富》月刊,它的运作理念体现了信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成了我乡传播农业信息、培育农业文化的主要阵地。这也是我乡党委、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举措之一。《致富》月刊由政策要闻、沟通、**农事、交流、视野、九龙江畔六大栏目11个版块组成。全体编辑同志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充分搜集各农业网站,各媒体刊物中的有关信息资料,进行科学的萃取,结合我乡实际把信息、科技传播给农民;把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通过案例分析告诉农民;把最新的政策动态、市场行情传递给农民;把我乡农业、农村的先进典型介绍给农民;把我乡的农业政策和工作计划公开给农民;把农民的疑惑解答给他们。目前,《致富》已经成了我乡农民与政府交流、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致富》已经成为我乡农民的贴心朋友。

总之,农业信息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了我乡干部群众的素质。一年来全乡农业战线的同志通过农经网掌握了大量的农业信息,学习了较多的先进经验,拓展了知识外延,使广大干部的工作责任心进一步增强,技术水平、服务能力逐步提

高,干部与农民互相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也已经形成。我乡在农业信息化工作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将认真落实这次全市农村信息网络工作会议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进一步把我乡农业信息化工作做好,争取2003年农户电脑普及率达到2%,网上农产品交易额突破600万元,使农业信息服务化内容

更加丰富,为我乡实现生态农业、市场农业、文化农业并尽快实现全面小康做出积极的努力。

第四篇:促进湖南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促进湖南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李祺刘凌峰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长沙410125)

摘要:农业是湖南的主产业,建设创新型湖南要求把湖南农业发展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真正维护好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好农

业发展问题,把主产业提升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和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双重要求。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是保障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研究分析了湖南生态农业现状,提出了应从生产方式、基础

设施、政策机制等着手,适应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构筑湖南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文明;现代农业;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

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

方式、消费模式”是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之一[1],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环

境的和谐统一,是在恪守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准则

下对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对马克思

生态文明观念的继承与发展[2]。生态农业的实质是把

生态环境效益列入目标,采用节约资源、构建循环、保护环境等措施,使农业生产步入生态文明的一种实

践方式[3]。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构建生态文明的首要

任务就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文明。

1充分认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1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4]。为此,必

须确立生态文明观。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观,视人

类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只有在农

业生产劳作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才能实现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1.2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是资源消

耗低、生产成本少、环境污染小,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加速对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源

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技术

产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现有耕

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坚持农业

生态文明,正是朝着现代农业的建设目标前进。1.3回归理性,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中国有着光

辉的农业发展史,有着璀璨的农业文明。建设农业生

态文明,是对传统农业文化的“扬弃”。生态农业是近

自然的农业,是人类农业建设回归理性的标志,最大

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人工物品特别是各种有

害物品的使用量,从而有效防止农业发展活动可能

引发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损害问题,是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

1.4实现粮食安全生产,保障生命质量的需要粮

食安全不仅仅是粮食数量安全,而且包括粮食质量

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之上,人们有着更多对清洁、绿

色、健康食品的追求。生态农业文明是实现粮食安全

生产的基本保障,是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需要。

2湖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1依据湖南自然分布特点以及全省布局规划,形

成了鲜明的生态农业区一是以长株潭为核心的都

市生态农业区。主要开展城郊结合的环保、观光休闲

型农业,妥善处理城市垃圾等废弃物,建立节能减排的高效型设施农业。二是环洞庭湖生态农业区。着重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合理利用湖区水资源,实现

粮、油、麻、渔等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三是涟邵中

部丘陵盆地区。利用该区地势平缓、排水良好、光照

充足和交通、城镇、劳动力之便利,大兴油茶、烤烟、猪牛生态养殖,建立了种、养、运一体化流程。四是大

湘西生态农业区。该区山高坡陡,地势落差较大,地

处河流上源,自然环境相对洁净,建立了柑橘、有机

名茶、猕猴桃、百合、鲜食玉米、无公害草食畜禽产品

等名优特色农产品带。五是大湘南生态农业区。这一

区域厂矿业较为发达,目前,主要以提高农业集约化

经营为重点,开展烤烟、黄花菜、临武鸭、东江鱼等品

牌优质农产品种植(养殖),建立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和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5-6]。

2.2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初见成效截至2006年,全省已建成长沙、慈利、南县、浏阳4个国家级生态

农业示范县和桃源、冷水滩、沅江、衡山、邵东、新化6

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建设基

本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建设工程化、工程模式化和生

态效益化,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浏阳市在生态农

业建设评比中被授予“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称号,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221.42元,比全省

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 383.66元[7]。

2.3描绘了全省生态农业的发展蓝图,掀开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崭新一页湖南省制定并颁布了《湖南省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纲要》、《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管

理办法》、《湖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等文件,研究

制定了符合湖南实际的《湖南省生态农业示范县

(村/户)建设标准》。2004年3月,省委、省政府更是

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湖南的构想,把生态环境建设提

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生态湖

南建设的重点之一。截至2005年底,长沙市、怀化市、张家界市、自治州等5个市州,开展了生态市创建工

作;浏阳等54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市、生态示范区建

设工作。创建单位的人口、土地面积和GDP总量分别

占全省总量的40.1%、52.6%和41.6%。

2.4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复合模式研究得到了

相应的发展在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农业专

家研究并探索出了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如丘

岗资源保护性开垦利用技术[5]、秸秆还田技术、农业

面源污染防控等一批实用技术,建立了丘陵区茶园生

态系统优化技术体系和生猪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体

系,构建了适应湖南生态农业区新的发展方向。

虽然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湖南生态农业建设

仍旧突出表现为,农业资源供给不足,农业增长过度

依赖农用化学物品的大量投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态结构脆弱,农业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功能

未能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建设机制不完善、体系不健

全等[8]。

3怎么去构筑湖南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全面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3.1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

和综合利用逐步转向以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为主的有机化、生态化、低投入、低能耗、高效益农业,形

成传统农耕技术、耕作方法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有机

结合的近自然农业生产方式及其技术结构体系,大力

发展以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为特征的生态农业生产

方式。加大对耕地、水、农机设备等农业资源的利用

效率,促进以“投入品减量、废弃物再利用和整体物

质再循环”的循环农业的加速发展[3]。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积极引进农业综合开发、扶

贫、农业现代园区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改善

防洪、防涝、引水、灌溉等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机

械化装备水平,实施旱地改造;采取水土保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5];改变传统种植(养殖)观念,全面推

行各种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引进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推行“生猪—粪便—沼气—有机肥—农作物

农业功能耦合”模式,降低环境污染。

3.3加强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发展以

病虫草害控制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技术,如作物自身

抗性的发掘与利用技术、高效生物农药技术等;加强

水肥调控为主导的创新生态农业技术,如生物有机

肥技术、微生物肥料技术、绿肥技术、作物根际养分

调控技术、控释肥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等;加大工农

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如作物秸秆的综合利

用技术、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工业与城乡

生活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等;以农业

环境污染修复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技术,如化肥和农药的减量化使用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与区域

调控技术、土壤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生态修复技

术、水体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生态修复技术等[9]。

3.4实施农业标准化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湖南农

业地方性标准,进一步完善湖南农业标准体系,全年

制(修)订生产技术规程、检测方法等各类农业标准

规范,加大农业标准的实施与示范推广力度。建立良

田、中低产田改造、抗灾减灾等农业标准体系,开展

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管理、农产品的标准化管理以及农

业标准化的服务体系研究。

3.5建立政策保障与服务机制,促进生态农业健康

发展一是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对

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的林地经济、现代养殖业、特

色种植业、农业产业化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兑现激励

和扶持政策,促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向生态农

业倾斜,促进产业发展和产业向优势产业区域集中;

建立高效率、高效益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二是完善生态农业开发技术与服务体系。针对生态

农业建设基地的区域资源特点以及农村经济水平和

社会发展需求,开发和引进国内外可体现经济高效

性、生态合理性及景观美好性的生态农业新技术[10],加速引导规模化生态农业企业的形成与健康发展,将

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资源开发利用及生

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形成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4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

[2]郭素红.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加快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J].大连干部学刊,2008(6):22-23

[3]周淑景.发挥农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

环境报,2008-07-15(2)

[4]李淑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J].湘

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1):77-79

[5]黄新,肖顺勇.关于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J].湖南

农业科学,2005(1):1-4

[6]梁碧元,杜一新.浅谈粮食安全生产质与量的统一[J].上海

农业科技,2008(1):1-2

[7]谢瑾岚.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EB/OL].(2007-01-28)[2008-09-18].http:///Article_Show.asp ?ArticleID=2463

[8]张振宏.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衡水学院 学报,2007(3):107-109

[9]章家恩.生态农业科技发展的未来方向与政策[J].中国科 技论坛,2008(2):7-8

[10]张伟东,王雪峰.几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及实现途 径[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1):179-181

第五篇:发展高效农业 提供优质服务

发展高效农业

提供优质服务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居为了积极响应镇党委、镇政府的号召,立足高起点规划,高目标定位,高规格实施,全力打造长三角森林生态旅游第一站,发展现代高效旅游观光设施农业,我居借助于镇党委、镇政府在我居搭建的平台,主要做了这样几点服务,在此,向各位领导、同志们做个回报。

一、搞好土地流转服务。我居农业户 531户,农业人口 1284人,土地总面积3115亩,其中耕地面积2880亩,我们在位于江界河南,富康路两侧共流转土地面积400亩,涉及农户46户,每年每亩土地流转金1000元。针对农民土地流出后,劳动力何去何从,我居一是通过劳务输出,动员一些有能力的劳动力外出打工,经过动员已输出劳动力110人;二是利用我们的区位优势,动员一些劳力到就近企业打工,已输出劳力350人;三是无能力外出或不愿外出打工的我居主动与招引来的老板衍接,按排他们就近打工,这样使土地流出的农民失地不失业,有事做;同时让这些劳力在自家门口就可打工,在眼前就可学到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技术。我们通过算帐对比。如:四组金元存家原有土地面积18.4亩流出,流转金得18400元,加上夫妇外出打工可收入30000元,合计可收入48400元。

二、搞好“三通”服务。在现代农业园区内,共投入资金500万元,一是修建了道路长400米,确保园区内机械作业、农副产品运输车辆、旅游观光游客能进能出,出入方便,畅通无阻;二是修筑沟渠长400米,确保旱能灌,涝能排;三是拉建线路长450米,确保用电需求;四是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周边环境,提升品味,营造绿化带长1000米。

三、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是产前基础设施到位和市场预测服务;二是产中技术上门服务,作为园区在我居,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为招引老板负责,我们将会根据老板需要主动邀请农业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随时上门服务。三是产后销售服务。我们将根据园区行业发展需求,一是利用我居自身农民经纪人,提供信息;二是成立相应的合作社,开办网站,制作网页,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将信息进行筛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给老板,让他们有求必应,确保老板招得来,留得住,让老板在我们这块希望的田野上,大有希望,大有作为。

以上回报,如有不当,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下载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促进山区产业提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促进山区产业提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 促进山区特色经济发展

    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 促进山区特色经济发展 十堰市农业局 刘福银 农业行政执法是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规范农业行政执法,是实践“三个代表”......

    促进湖南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和农业生态文明(5篇)

    促进湖南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李祺刘凌峰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长沙410125) 摘要:农业是湖南的主产业,建设创新型湖南要求把湖南农业发展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真......

    促进山区发展如何打好旅游牌?

    促进山区发展如何打好旅游牌?近日,广东最新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振兴粤东西北提升为全省的发展战略,并出台一系列重大扶持政策,通......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山区劳动力转移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促进山区劳动力转移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04日 16:06 来源:《求是》 期号:2006.2 作者:赵斌 十堰市位于鄂西北山区,总人口345万,农业人口290多万,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篇)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精品水果产业调研组 根据黔农科院办发﹝2013﹞27号《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关于开展“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调研的通知》,2013......

    发展弱筋麦产业促进农业增收增效[最终定稿]

    发展弱筋麦产业促进农业增收增效 仪征市弱筋麦协会朴席分会 我镇地处仪征沿江圩区,有1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3.6万多亩,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万多亩,是农业部和省农林厅规划的弱筋小麦......

    农业局: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大全]

    XX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专题汇报材料 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长期以来,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将其与全县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在一......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20120911

    国家发改委副司长夏农发言尊敬的田力普局长,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中国专利信息年会,并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就我国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