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2012年农业工作要点
×××县2012年农业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农业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和国发2号文件精神,围绕“一个目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突出“四个产业”(甘蔗、蔬菜、精品水果和花卉产业),抓好“四项工程”(粮食增产工程、水稻高产创建工程、沼气工程和阳光工程),做好七项工作(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型农民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执法和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力争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上实现新突破,努力推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8万吨以上;蔬菜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早熟蔬菜面积7万亩);甘蔗面积达到5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开展农业科技培训0.5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1500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0万亩;农村沼气池建设500户。
计划实施粮食增产工程15万亩;水稻高产创建工程1万亩;蔬菜扶贫产业化种植0.5万亩;蔬菜标准园建设0.3万亩;早熟马铃薯生产基地0.4万亩;精品水果示范种植0.7万亩(其中火龙果标准园0.1万亩,脐橙种植0.6万亩);在高洛农业科技示范园及周边地区
示范种植香水百合等名贵花卉300亩;做好册亨蔬菜批发市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册亨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等项目通过上级立项实施。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生产。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认真落实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种植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确保计划任务的完成。二要增加种粮的科技含量。以粮食增产工程、水稻高产创建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重点项目为载体,积极组装配套“两杂”良种、育苗移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主要增粮技术,确保全县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三要抓好防灾抗灾工作。我县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粮食生产不稳定性较高,要牢固树立防灾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建立健全灾害预测预警机制,制定防灾抗灾应急方案,减轻灾害程度。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特色农业。根据我县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市场需求以及国家产业政策、财政政策,2012年我县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为甘蔗、蔬菜、精品水果和花卉产业。甘蔗产业上,要通过加强政企合作、加大政策扶持、注重服务指导等措施,理顺政府、糖厂、乡镇、蔗农的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齐抓共管,做大做强蔗糖产业,使其尽快成为我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支柱。2012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5万亩,总产量达25万吨,实现产值1.3亿元,带动蔗农增收0.6亿元。蔬菜产业上,以蔬菜产业化扶贫项目和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为载体,着力在提升“者楼模式”上下功夫,不断扩大种植规模,调整种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向市场要效益,积极向绿色蔬菜的目标迈进,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发展订单农业,2012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实现蔬菜产值2亿元。水果产业上,以精品火龙果标准园建设项目和脐橙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带动全县水果产业的发展。2012年,全县精品水果种植面积达0.7万亩(其中火龙果标准园0.1万亩,脐橙种植0.6万亩)。花卉产业上,以册亨县花蕊花卉绿化有限公司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高洛农业科技示范园及周边地区示范种植香水百合等名贵花卉,带动全县花卉产业的发展。
(三)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水平。要重点扶持和培育1—2个带动力强、辐射力强的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龙头企业,把它作为政府引导的重点、产业形成的切入点和带领农民致富的支撑点来抓。在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项目的申报、审批、融资、建设、经营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加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新建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储存、保鲜、运输等企业。同时,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委托生产、入股分红等合作方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和农民增收作用,延长产业链。
(四)强化科技支撑,打造市场知名品牌。一是以农业产业化扶贫项目和蔬菜、精品水果标准园创建项目为载体,大力引进、开发和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名优农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模式,普及农作物集约化育苗技术,提高优良种苗供应能力;二是按照“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基地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思路,整合、培育和创立一批农产品品牌,争取无公害农产品进入超市,1—2个农产品进入港澳市场。
(五)抓好项目管理,构建项目支撑平台。一是抓住新时期国家对农业产业化支持的契机,发展项目农业、高效农业;二是要着力于土地流转创新模式、在种植结构调整、产品对接市场消费上,合理进行空间布局,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加快基地
建设步伐,突出农业产业在农业农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积极向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申报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促进我县农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六)增加农业投入,建设产业配套设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捆绑部门项目资金,加快发展农业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水利设施建设,在规划区内高标准建设引水、蓄水、浇水等设施,提高基地排灌能力。二是加快基地公路项目规划、立项和建设进度,尽早建成高标准基地公路,确保农产品及时安全向外运输。三是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机耕道建设,推广和应用机械化生产,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生产效益。五是加快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建一个规模1.5万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的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调度楼1200万元,检验检测设备200万元,市场摊点建设100万元,年吞吐货物量20万吨),确保农副产品及时有序销售。
(七)健全合作组织,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提升水平为重点,加大科技、管理、资金等方便的扶持服务力度,进一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规范发展。围绕资源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一批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
(八)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法治农业。加大对《农业法》、《种子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力度,强化农业执法。认真落实春、秋两个重要季节农资打假活动,加强对农资特别是与农民生产密切相关的种子、化肥、农药管理,开展打假护农活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让农民购到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
(九)严格产品检测,推进无公害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全程监控,切实加强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同时加强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监管,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及物理防治技术,大力推行无公害生态农业模式,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重点将优质蔬菜、精品水果等农产品发展成为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
(十)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农民是现代农业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我们应把全面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发展册亨农业的一个核心任务来抓。一要强化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民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切实增强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本领。二要强化新型农民培训。以阳光工程培训、雨露培训为载体,着重加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等方面培训,努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有力地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程。
(十一)突出绩效管理,抓好农业系统自身建设。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通、作风过硬件的农业干部队伍。一是加强机关制度建设。根据我局工作的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提高制度的时效性和执行力。开展绩效考评,完善奖惩激励机制,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促进机关效能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二是进一步完善局工作人员人事管理。对局属人员,实行量化管理,列入绩效考评内容并与职称评聘、晋升、奖励挂钩,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三是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严格项
目建设要求和规程,达到高标准、高质量。同时,及时发现获取项目信息,争取更多更好的农业项目。四是进一步提高农业干部理论和实践能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活动,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农业技术人员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五是认真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社会创新管理、计划生育、信访以及安全生产等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创建和谐型机关。
第二篇:2012年农业工作要点
2012年农业工作要点
2012年农业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方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以农业科技推广为重点,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广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农业转型进程,推进农技推广体制创新,促进农业向园区化、设施化、规模化、板块化、集约化经营集中,着力完善多元化、社会化现代都市农业服务体系,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12年农业工作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达11125元,实现农业增加值35.1亿元,增长4%,引进农业龙头企业2家,蔬菜正规化基地扩面1万亩,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6项,新增农民专业合作10家,创建市、区示范性专业合作社10家,新增农产品质量认证6个,完成农产品质量检测1.85万批次,完善完成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启动“汉味鲜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一体化生产模式和徐古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启动申绿二期、完成天添二期工程。力争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2012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重点建设李集万亩正规 1
化生产基地,邾城万亩蔬菜正规化基地,三店万亩莴苣基地,汉味鲜万亩腌制菜及酱菜加工生产基地,双柳、涨渡湖2万亩企业正规化基地、泛涨渡湖区和旧街等地万亩水生蔬菜基地等正规化基地,力争正规化基地面积发展到12万亩。以玉如意、广地、汉味鲜为主体,兴建1个蔬菜交易配送中心。食用菌重点以徐古为核心,扩大规模,主攻单产,深化加工,实现工厂化、规模化。力争蔬菜常年园种植面积达22.5万亩,优质油菜种植面积达40万亩。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高龙、灵星2个年产值过5亿元和大兴、汉味鲜、升阳等年产值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面打造百亿元农产品加工大区。积极引导4-5个示范性专业合作社跨区域经营,力争辐射带动10万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完善政策性“三农”保障服务体系,扩大“三农”保险险种。着力抓好农业大项目的培育引进,积极扶持高龙、大兴、广地、帝元等龙头企业发展外向型农业,力争全年新增3-4家具有一定规模农业加工企业落户新洲。
三、加快推进“两型农业”建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积极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设一批集成农业实用技术的高产示范片区,着手推广优质粮油免耕、直播、机插、机收等轻简型栽培技术80万亩,推广优质粮油标准化栽培技术25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180万亩,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600口,新增6处大中型畜禽养殖小区沼气治污工程,探索建立家庭
农业循环经济农场10个。
四、着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重点支持和建设14个街镇农产品检测站、18个市场检测室。继续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农业标准化水产水平。推进农业“三品”认证力度,力争“三品”认证数比上年增长30%以上。逐步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农产品包装、标识、标志管理。
五、重点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索推广“管理在区局,服务在基层”的派出制模式,力争建立13个集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于一体综合性农技站,提高基层农技站服务三农的能力。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的农技服务组织,逐步建立公益性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多种所有制服务主体并存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六、广泛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充分发挥临近武汉市科技资源优势,与农业大学,科研院所以及科技教育部门深度合作,积极搭建区域农业科技合作平台。组织科技人员重点在蔬菜种苗、优良品种进行攻关,大力推广高效、健康、生态的种植技术,以及农产品加工及储运、保鲜、包装关键技术,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农村机械化、精准化、信息化技术,节本降耗、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技术成果进行推广转化,着力推广6项重大农业实用技术,力争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广泛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选择部分重点企业(基地、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特色产业村、核心科技示范户,广泛开展农技对接活动,相关科室、全体农业技术工作者都参与,力争将先进实用农业技术送到基地、送到园区、送到田间地头。
七、重点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围绕推进农业强区建设,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对全区各街镇农业服务中心全体人员分期分批组织到省市集中培训一次,造就一批高素质农业推广队伍。组织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造就懂政策、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民企业家队伍。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培训,造就一批懂市场、促流通的农业经营管理队伍。开展农村生产能手培训,造就带领群众大胆创业、发展生产的致富带头人队伍。抓好农民技工培训,为重大农业项目实施造就一批农业技能型队伍。
八、牢固突出农民增产增收重心。积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产业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积极建立人才资源市场和就业培训、岗位开发、劳务输输出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向街镇、乡村延伸,促进农民合理就业。积极引导农民就近就地就业,鼓励农民回乡创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积极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压减低效作物,鼓励农民种植高产、高效、市场前景广阔的作物和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九、积极做好农业防灾减灾避灾。及时掌握气象灾情,科学制定各项有效措施,编制防灾抗灾避灾技术手册,指导农民防灾、减灾、避灾。推进农业商业保险工作,提高农业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加强农业基础实施建设,为农业抗灾夺丰收提供保障。及时落实上级发放的农业抗灾救灾资金和物质,组织农民及时开展生产自救,切实减轻农业灾害损失。
十、切实加强农业部门自身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建立“治庸问责”长效机制,提高办事效能,创建高效服务型机关。进一步激励干部职工学科技、钻业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强化督办检查,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第三篇:2011年农业工作要点
胶农字[2011]1号签发人:逄增琪
2011年农业工作要点
2011年,全市农业工作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要求,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为主线,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继续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全面落实种粮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1继续抓好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实施好小麦、玉米政策性保险试点,提高农业抵抗风险能力。
二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进一步巩固15万亩粮食和15万亩蔬菜示范区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实施15万亩花生和15万亩果茶花卉示范区建设项目,带动全市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引导农民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是大力发展农业园区。立足当地资源,围绕优势产业,突出科技性、效益性、示范带动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农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市农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一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扩大流转规模,加快培育一批以农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二是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协调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指导和帮助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能力和规范化建设水平,培育壮大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带动农户面广、市场竞争力强、运行机制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三是坚持以农产品加工转化和营销流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战略,扶持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辐射作用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能力,完善供应链,延长产业链,加快形成产、供、销相衔接,贸、工、农一体化的产
业化格局。
三、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专业种植大户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切实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
二是结合“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依法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强化农业生产安全保障。
三是继续抓好农业部“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建设项目”的落实,健全以市农产品质检站为骨干、以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加工企业快速检测室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大检测力度,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结合青岛市名优特品牌农产品推介活动,积极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质量认证和管理,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步伐,增加名牌农产品的数量和规模。同时,充分发挥认证效果和品牌效应,努力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逐步实现“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效益农业”的目标。
四、加快推进科技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进一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强农技推广能力建设,提高农技服务水平。继续开展好“科技联户”、“送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等活动,加强对重点乡镇、重点园区和生产基地的指导服务,不断扩大科技推广服务范围,增强农业科技的推广转化能力。积极实施新型农民、绿色证书、农业科技入户和农业实用技术等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进一步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农业良种的更新换代步伐,提高作物良种覆盖率。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建设,提高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控能力。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力争实现全市种植面积全覆盖,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五、严格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解决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保障农民享有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扎实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对涉及农民负担的收费项目进行重点治理,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完善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提高村级民主管理水平。全面落实惠农补贴,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〇一一年一月四日
主题词:农业工作要点
胶州市农业局2011年1月4日
第四篇:2013年农业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今年农业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依托,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业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层次,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我县农业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巩固我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地位。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60万吨的阶段性水平。
2、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在全县22.5万公顷耕地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要达到17万公顷,其中玉米、高梁等高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5万公顷,优质杂粮杂豆面积增加到1万公顷,其它粮食作物面积1万公顷;油料作物面积达到2.5万公顷,其它经济作物面积3万公顷。要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瓜菜和优质杂粮杂豆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把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5万公顷,瓜菜面积增加到1万公顷,其中白根萝卜和辣椒等特色农作物面积要达到5000公顷。
3、搞好棚菜生产。全县蔬菜大棚要达到1万栋、总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以沼气能源为依托的“四位一体”新型蔬菜大棚要发展到XX栋。
4、加大盐碱地的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今年盐碱地开发种稻力争达到1万公顷。力争在西北部的太平川镇、太平川农业园区、北正镇、三团等乡镇种植甜高梁500公顷以上。
5、加大农业生产的物资投入。全年计划投入资金5亿元。其中备耕资金4亿元;计划投入化肥30万标吨,其中底肥20万标吨;投入农家肥760万立方米;投入农作物种子6000吨,其中玉米种子4000吨。
6、抓好订单农业。全年订单农作物面积要达到10万公顷。
7、加强对农民科技培训。通过举办电视讲座、巡回讲课、发放科技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农民开展广泛的科技培训,培训数量要达到15万人(次)。
8、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避免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9、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加大农产品监测力度,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
10、加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高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11,按照省市县的有关要求,继续加大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
12、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继续抓好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工作。
三、主要措施
1、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寻求国家对我县在农业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努力争取增加对我县农业的直接补贴和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把水稻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等落实到位,确保支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地发放到农民手中,从而全面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抓好农业生产的各项工作。一是全力搞好备耕生产。牢固树立抗旱夺丰收思想,动员农民坚持有雨无雨抗旱坐水种。在备耕资金筹措上,要教育农民过紧日子,尽量压缩非生产性开支,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上来,为夺取农业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调优农业种植结构,稳定粮食生产;三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四是继续开展科教兴农活动,提高经济效益;五是继续抓好优质杂粮杂豆、葵花、花生、马铃薯、西瓜、三樱椒、白根萝卜、棚菜等生产基地建设;六是继续抓好订单农业,搞好各项服务,确保订单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3、搞好名牌农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立足本地资源,加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证申报力度,实施名牌产品的开发创新工程。把那些具有本地特色、科技含量高、深受人们欢迎的农产品培育成名牌产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增强他们的创品牌意识,提高他们的生产水平。要增加科技投入,搞好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加大名牌产品的宣传力度。利用报刊、电视、展览会、产品交易会和农业信息网等形式,搞好名牌产品的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始终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化经营的关健环节来抓。对从事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要完善机制,搞好订单,让更多的农户成为这些企业的原料生产者;对一般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要通过信息引导、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等形式,为这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帮扶,推动我县农业的发展。
5、加大实用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一是推广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扩大应用范围。二是推广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病虫危害率控制在5%以下;三是高效种植模式技术。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和综合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基地为重点,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生物防治、生态种养、节肥节水等先进技术,加快技术密集型基地建设。
6、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保证农资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执法的职能作用,净化农资市场,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7、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结合我县的实际,做好长岭县标准粮工程建设项目、长岭县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项目、长岭县沼气建设项目、长岭县马铃薯基地建设项目、长岭县旱作节水项目、长岭县良种繁育项目、长岭县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建设项目等申报工作,力争使项目早日落户长岭。
8、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培训农民是一项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一是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巩固我县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加快基层职业培训网点建设,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培训和转移。二是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把测土配方施肥、综合防治、标准化生产等技术通过送科技下乡、短期脱产学习和电视讲座等形式传授给更多的农民,使他们成为农业新技术推广示范的带动者、科技推广的传播者、发展农村经济的创业者。
9、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力度。进一步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当作一项公益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的工作来抓。要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积极动员和引导企业、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多方参与;要建立完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大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检测力度,逐步建成遍布各镇场、农产品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贸市场的农产品检测点,形成一个上下贯通、左右相连、反应灵敏的检测预警机制;要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抽查与监控,对全县的产业基地、农贸市场、超市、个体经营摊点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抽检,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10、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省里的部署和要求,本着试点先行、探索经验、逐步推开、以点带面的总体思路,重点抓好省级试点村、推进村,带动市、县级试点村、推进村,在巩固原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1、做好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根据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的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开展好配套改革的各项工作。
第五篇:乡镇农业工作要点
乡镇农业工作要点
总体思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夯实农业基础为基本任务,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产业化经营为着力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和“三资”代理服务,加强农业项目开发和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探索为农服务新机制,不断开创农业工作新局面,乡镇农业工作要点。
主要目标:力争粮食总产量达,农产品加工产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油菜、茶叶、蔬菜分别达到1500吨、400吨和9200吨,实现生猪饲养量2.9万头,家禽饲养200万只,水产品总产900吨。
为完成上述目标,2010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围绕实施粮食“双百亿”工程,认真开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
围绕实施粮食“双百亿”工程,优化生产布局和种植结构,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行推广良种运用良法、改造良田,研究良策的综合措施,开展了万亩水稻产业提升行动,过湾、金星等村建立5000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在山区村开展油菜高产示范片,以东方、桥头面条厂等粮食企业为龙头,形成基地,龙头大户联系,提升粮食生产加工能力。
二、压滤机滤布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积极推进特色农业和“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建设好龙河300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完善富奇养殖标准化小区建设,实施茶叶振兴工程,改造0.4万低产茶园,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0亩,扩大“舒茶早”“特香时”等良种繁育和推广,实施渔业跨跃“畜牧致富”工程,扩大肉鸡、生猪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继续加快粮食加工园区,蔬菜园区、茶叶生产加工园区、富奇养殖小区,油茶生产园区等建设,力争上规模、上档次。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品牌
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开展创“五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活动,着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全年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达30亿元,增长21.1%,实现1个省级以一批上规模的市县级龙头企业,积极引导茶叶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有序健康、快速发展,积极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人程度,利用好舒茶小兰花茶叶等农业品牌和东佳牌绿色大米的品牌盗用,组织农产品展示展销宣传推介活动,推进农产品超市工程,不断提高我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工作总结《乡镇农业工作要点》。
四、实施民生工程,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沼气建设
大力开展新型农民阳光工程培训,科技培训,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顺利完成全年400人的培训任务,不断增加农民致富本领,积极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完善沼所网点建设及后期服务工作,全面完成户用沼气100口及龙潭、缸窑两村沼气网点建设,认真开展农业保险,及时查堪现场和保险理赔工作。切实做好水库库区移民工作的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完成落凤岗、缸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工作,努力形成“政府引导,村民-主导,企业参与,部门支持”的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五、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惠农政策,精心组织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良种良法补贴政策,建立农业土地流转交易和纠纷仲栽机构,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有效流转,促进农村土地向大户集中和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全镇2010新发展千亩以上土地流转大户3户,百亩以上大户4户。
六、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及项目申报工作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抓住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农业招商引资渠道,积极做好农业项目规划编制,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努力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七、滤布 强化农业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暨执法年活动,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绿色水稻原料标准化基地创建力度,加大申报无公害农产吕,绿色产品,著名农产品的申报工作,继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料调查和土壤环境监测,积极申报省级生态示范乡镇。
八、完善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在抓好70个生产方式技示范户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推广轻型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行动及桔杆腐熟应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设施农业和高效种养模式等,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口粮田工程农业部分以及整个工程的实施和验收,逐步规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开展目标管理,创新“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利用有线电视网发布病虫情况及农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