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项目农业建设的思考[大全]

时间:2019-05-12 19:0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县项目农业建设的思考[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县项目农业建设的思考[大全]》。

第一篇:关于我县项目农业建设的思考[大全]

项目农业是以农业项目为中心,整合农业生产经营的机制、科技、资金、市场和农产品、土地、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联接农业和二、三产业,推进和带动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提升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式。近年来,我县积极加强项目农业建设,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实践表明,项目农业建设在我县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认识项目农业建设的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我县农业经济相对于工业经济来说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科技贡献率不高,生产与市场脱节,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缓慢等。只有加强项目农业建设,促进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才能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

1、项目农业是增加农业投入的优良载体。投入不足是制约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自有资金的积累、政府财政预算支出、金融机构贷款。与其他产业相比较,农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投入数额有限且形式单一。要解决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就要构造多元化投资主体,在全社会范围内,多渠道多形式地吸引资金投向农业。农业项目是农业资金的优良载体。重点发展一批基地型农业项目,吸引外地资本投资外向型农业;从政策、金融扶持等方面,激活民间资本投向农产品深加工和营销流通企业;发挥本地农业产业优势,完善利益分配及风险共担机制,鼓励农民投资规模种养殖项目。“围绕农业做项目,资金跟着项目走”,发挥项目农业的融资功能,对缺少资金的农业是必须且十分有效的。

2、项目农业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动力。首先,项目农业是科技应用型农业,它的发展需要将农业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对自然资源治理改造,综合利用,拓宽农业生产空间,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其次,资本的增值属性要求经营主体采取一切手段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农业投资者必然要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进行深度开发、加工,延长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因此,项目农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和资本的增值属性决定了项目农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需求。

3、项目农业建设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加强项目农业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能够增强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通过产业化经营,让农户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的个体经营的农户与工厂化大生产连接起来,扩大了经营规模和产品批量;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整,能够将农户与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需求;企业统一加工销售,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降低了农民的销售成本;完善购销机制,农业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增强了农业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随着生产基地的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从总体上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及循环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4、项目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根源在于以农民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逐渐与市场脱节,导致初级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附加值低。当前必须加强项目农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农户和市场之间架起桥梁。通过企业加农户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户和变化的市场连接起来,遵循一定期限内需求决定价格的规律,由市场需求引导农户的生产活动,提高农产品的出售价格,同时通过企业的多次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随着农业企业的发展,能够大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5、项目农业建设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农户无法自觉地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导致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失衡。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周期性过剩、地区性趋同及质量水平降低。加强项目农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能够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对接,克服个体农户分散决策的盲目与低效。企业获取利润的投资目的决定了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确立开发项目和原材料收购导向,通过价格等调节手段,及时有效地将市场需求信息传递给农民,促使其自觉调整生产结构,从而有效调整本地区生产布局,使农业生产结构趋于合理。

二、我县加强项目农业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我县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紧紧围绕做强支柱产业、做亮区域特色的思路,把发展项目农业与培育市场主体、构筑发展载体和开展农业招商有机结合,项目农业建设初见成效。

1、突出农业高效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围绕进一步“做强支柱、做大板块、做亮特色”的思路,向农业内部要效益,加快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步伐。目前全县已形成15万亩桑园、10万亩“双低”油菜、45万亩小麦、50万亩水稻、20万亩蔬菜五大种植基地和1.8万吨蚕茧、4800万羽家禽、100万头生猪、80万只山羊、10万亩水产品五大养殖基地。农业园区建设带动了支柱产业发展。全县大力实施省级桑蚕原种繁育基地县蚕种冷库改造、县蚕种催青

中心改造升级等项目,切实增强蚕桑生产综合实力。紫菜养殖、特种水产养殖、蔬菜设施栽培、食用菌生产、畜禽养殖、林牧一体化种植等“一镇一品”不断得到提升。

2、强化市场主体培育,企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围绕壮大支柱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扶持发展有科技创新开发能力和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现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数占全市总数的22%,市级龙头企业5家,预计2006年9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出口创汇7500万美元,完成利税1.2亿元,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上。

3、拓宽投资渠道,农业投入大幅增加。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项目农业建设的“推进器”。围绕产业招商和定向招商,全方位对接上海市场,有重点地对接山东蔬菜、畜禽加工贸易,积极吸纳浙江民资。2006年1-11月份,吸纳县外民资5.1亿元,合同外资7464万美元,到帐外资2704万美元。目前天成饲料和康德生物公司正在筹划建设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小区。鑫缘茧丝绸集团在**镇新丰村建立现代蚕业科技示范园,在全县建成万亩标准化蚕茧生产基地2个,千亩蚕桑生产丰产方30个,在全县新上了25台套国内一流的循环自动烘茧设备,新扩建现代化茧站10座。今年计划新扩和更新桑园1万亩。重点申报一批种养生产基地、产业化经营、综合开发、河道疏浚及农田水利建设、国家土地治理、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大项目和优势项目。

4、完善产品质量体系,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强龙头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大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力度,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全县“营养、安全、无公害”绿色产品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0个、无公害农产品62个、国际食品行业认证有机食品2个、绿色食品49个,30多个农产品进入大中城市超市,被省政府列为首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县。全县农产品加工业产品品牌不断增加,档次不断提高。有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3个,市级名牌产品13个。鑫缘茧丝绸集团是南通市第一个获得国家名牌的企业,“鑫缘”牌白厂丝和真丝绸产品分别荣获国家名牌产品称号,“鑫缘”真丝绸成为中国丝绸行业五大品牌之一。天成公司的“天成饲料”为江苏省著名商标。海波牌紫菜通过美国有机食品协会质量认证,成为我县第一个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

5、创新利益联结形式,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全县围绕完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大力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市场、技术服务带动的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格局,努力协调行业内部经营行为、加强行业内联合与合作、搞好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市场竞争力、维护会员单位合法权益,有力地带动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6个,社(会)员数1万多人,固定资产4.8亿元,经营服务总收入11.3亿元,纯收益1.6亿元,返还社(会)员收益8000多万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32.7万户,比上年增加4万户;辐射生产基地面积154万亩,其中种植基地116万亩,水面面积38万亩。

三、关于我县加强项目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1、开展产业招商。资金是项目农业发展的基础。我县要抓住长三角地区资本转移的机遇,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引导更多的资本流向农业。目前我县农业产业优势主要集中于优质稻米等传统种植业、蔬菜蚕桑栽培、畜禽、水产及海洋特色养殖等方面。要围绕我县产业特色,整合生产要素,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链。重点发展以稻米、小麦为原料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农产品进超市为目标,扶持一批蔬菜包装加工企业;强化畜禽养殖户组织化、标准化程度,引导本地农户投资肉蛋加工企业,力求形成品牌;改良蚕桑品种,提高产量,同时鼓励企业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品种;引进开发海洋产品医药、保健价值的高科技企业,提高海洋特色养殖的科技含量。

2、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项目农业建设的重要部分。没有农业生产基地的规模与质量,就没有产业化经营的规模与质量。按照市场需求,培育主导产业,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生产格局。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加强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优质高产高效桑园示范区、双低油菜生产示范区等基地的建设,增强规模优势,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龙头企业是项目农业的实施主体。龙头企业经营水平的高低,是项目农业发展的关键。因此,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市场适应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发展龙头企业集团,实行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和带动示范作用。要注重提高龙头企业准确把握市场的能力、产品开发能力、为农服务的能力、处理与农民经济利益的能力。

4、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纽带,是项目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根据环境条件、产业性质、龙头企业及农户的特点进行深入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已成为项目农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提倡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返还部分利润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资金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等形式,逐步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要用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和农业对利益分配方式的选择,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规范双方的经营行为,从而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以保护利益主体的正当权益,保证项目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5、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项目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从总体上看,我县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还比较低。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一要切实加强产学研联合。围绕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需求,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二要坚持推行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生产是打造农产品品牌的基础工程。要加快制订现代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积极指导农民推广应用;三要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采用工业技术进步手段推进农产品加工,运用工业营销策略培育农产品品牌。

第二篇: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宽裕型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现就XX年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进一步强化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农业项目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学先进,赶先进,立足南通,进位争先,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特色化、规模化、高效化、外向化和集约化,不断推进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非农化,不断开展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推进粮油稳定发展和蔬菜优质化,XX年全县优质粮食播种面积110万亩,粮食产量50万吨;双低油菜播栽面积10万亩以上,总产2万吨;蔬菜设施栽培面积3.8万亩。推进蚕桑生产标准化和畜禽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全县桑园面积15万亩,蚕茧产量1.8万吨;生猪饲养量110万头,其中三元杂交商品猪占60%以上;家禽饲养量4500万羽,出栏2100万羽,产禽蛋20万吨;山羊饲养量78万只,出栏43万只;水产品养殖面积16.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2万吨。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XX年全县新(扩)建投资额超100万的现代农业园区160个,投资额超2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50个。推进“三资”开发农业,XX年全县吸引“三资”开发农业投资总额5亿元,其中县外民资1亿元,新批注册外资额XX万美元,注册外资到账额500万美元。推进农村剩余劳力转移,XX年全县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万人,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份额达80%以上。推进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建设,XX年全县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3个以上,品牌农产品超市销售额2亿元。推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XX年全县农业增加值增长5%,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6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

三、工作重点

1、充分利用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资源是决定项目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条件,按照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和挖掘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建立和培育十大特色产业,即:优质稻米、弱筋小麦、双低油菜、蚕桑、家禽、家畜、水产、蔬菜、海洋特色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建立优质稻米、弱筋小麦、“双低油菜”三大产业的优质高产示范基地。XX年,全县在河北里下河地区建立20万亩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在河东、河南地区建设20万亩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和10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推广种植弱筋小麦“宁麦9号”、“扬麦13号”;油菜推广“秦油7号”;玉米大力推广种植“苏玉19”;水稻推广抗条纹叶枯病的“扬粳9538”,淘汰抗病性差的“武育粳3号”。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产业配套的发展思路,全力提升蚕桑主导产业。加大桑园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大力组织实施桑园更新改造和填平补齐新扩工程,加快老桑更新步伐,着力消除水旱互包,在河北里下河适度发展新扩成片桑园,稳定桑园面积15万亩。大力推广蚕桑新品种、小蚕饲育自动加温补湿器,小蚕共育率90%以上、方格簇使用率95%以上。实施桑园合理套夹种,提高夹种指数,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大力培育家禽、家畜产业,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稳步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规模蛋鸡养殖场良种普及率达100%,二元母猪存栏提高10%,三元商品瘦肉猪出栏提高8%,食草动物肉鹅、羊子等存栏提高20%以上。同时围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规范畜禽生产环节,强化产品质量监控,扩大市场份额,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畜禽产品占生产总量的70%以上。大力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档次,XX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增加1~1.5万亩,发展设施栽培面积确保3.8万亩,力争4万亩。充分利用河道沟塘,大力培育水产养殖产业,XX年全县河豚养殖450万尾、鳗鱼养殖3000万尾、鲟鱼养殖20万尾、双季虾养殖XX亩以及6万多亩的“四大家鱼”的养殖。大力培育海洋特色产业,开发利用浅海滩涂发展紫菜、贝类养殖,全年海水养殖面积10万亩,其中紫菜养殖2.5万亩,贝类养殖7.5万亩。开发深度加工,着力提高紫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培育绿色生态产业,围绕改善优化投资和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生态林业产业,进一步加强城镇绿化,完善绿色通道,实施镇村绿化示范工程。全县成片造林3000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0万亩,四旁植树50万株。

2、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强化项目农业建设载体

资金是发展项目农业的基础,要抓住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长三角积聚和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猛攻农业招商引资,投资项目农业建设。突出优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鼓励引导投资者增资扩股,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连带扩散效益。一是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围绕产业特色、区域优势,集聚各类资源,整合生产要素,限制休闲观光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其中XX年全县建立各类生产示范区90个,即粮油业建成万亩无公害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万亩无公害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千亩无公害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蚕桑业建成万亩蚕桑标准化示范区2个、千亩丰产桑园示范区5个、百亩优质高产高效桑园示范方50个;畜牧业建成禽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无公害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小区5个、新建标准化万羽鸡场5个,标准化千头猪场5个,标准化百只羊场5个;水产业建成无公害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5个。二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实施品牌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XX年全县要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各1家、县级龙头企业5家,全县年销售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6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5%。严禁发展简易大米加工企业,重点培育四种类型的龙头企业。(1)催生一批劳动密集型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围绕蚕桑、畜禽两大支柱产业,鼓励投资者兴办农产品深度加工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2)培大一批有科技创新开发能力的成长型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和引导中洋集团、家惠油脂公司、康德生物制品公司等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抓好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3)做强一批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骨干型龙头企业。重点做好茧丝绸加工产业链、紫菜加工产业链的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加大对茧丝绸集团、兰波公司等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与农户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建成外向型、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型”龙头企业。(4)配套一批产业发

展服务流通型农业企业。积极引导天成饲料公司、海安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服务型农业企业瞄准市场发展生产,组织销售,加强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关系,全县提升年交易额5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市场2个。同时龙头企业要积极实施生产标准化、产品名牌化、营销外向化战略,扩大农产品出口。XX年全县要新增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5个。积极储备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项目,XX年县级、市级和省、国家级龙头企业要分别有200万元、1000万元和XX万元以上发展项目。

3、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促进农民收入显著增长

致富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坚持就地转移与劳务输出并重,促进就业与鼓励创业并举,提高素质与加强服务并行,大力组织实施剩余劳力转移的“三有”致富工程,即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岗位、收入有增长。XX年,全县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万人,农村劳力非农产业收入比上年增长 4.5%。一是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进一步整合全县职业教育资源,确立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单位,不断强化劳动力素质教育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其由体力劳务型向智能创业型转变。XX年,全县培训农村劳动力1.2万人,力争1.5万人。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展农民就地就业空间。加快小城镇和镇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扶持乡镇企业特别是农村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总结推广农村回乡创业典型,鼓励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形成劳务经济良性循环。三是大力发展出国劳务,促进劳动力县外转移。进一步组织全县建筑行业劳动力的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叫响海安建筑业的劳务品牌。引导农民走出国门,积极向国外输出劳务人员。规范全县对外劳务中介公司的管理,努力维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和对外劳务市场的经营秩序。四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组织协调体系。建立健全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和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制度,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搞好劳动力转移监测,加强劳务市场信息发布,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

4、扶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生产水平,推进产业化,增强农业竞争力和提高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引导合作组织逐步向产前指导、产中服务、产后销售等领域延伸,逐步实现由松散型技术服务为主向紧密型的经济共同体方向发展。鼓励和扶持农村干部、农村经济能人、龙头企业等牵头领办合作组织,鼓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采用“订单收购”、“代购代销”等形式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XX年全县选择5个以上合作组织开展合作机制、运行机制、约束机制、利益机制等的试点,重点抓紧好海安县蔬菜协会、海安县禽蛋协会、海安县里下河大米协会的运作和规范管理,培育成为带动作用大、自律性强、产业链结合紧密、利益机制合理、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

济组织。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推行“公司+农户”模式,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队伍,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不断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XX年全县新增持证农民经纪人1000人以上。扶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配送、超市等现代流通方式,提高农产品营销水平,XX年全县品牌农产品超市销售额达2亿元。

5、强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要求,切实加强水利、农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XX年全县要立足抗灾夺丰收、保平安,重点实施县镇河道的疏浚工程、雅周省级节水示范项目、胡墩河配套工程、串场河配套工程、里下河圩堤加固工程等,完成总土方850万方,完成配套建筑物650座。立足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机综合效率,加快推广水稻插秧机150台、油菜收割机5台、秸杆还田机50台,修建里下河排涝车口30座。立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抢抓国家开发农业政策优惠机遇,积极做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编制、立项申报工作,精心组织在建农业开发项目的实施。XX年全县完成中低产田改造任务2万亩,在项目区改建电灌站10座,新建防渗渠40公里,新筑机耕路40公里,XX年新建小农桥96座。高质量做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第六期项目验收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上级验收。强化滩涂管理,做好海域勘界工作。立足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气象服务,建成高速、稳定、安全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和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立足优化、美化人居发展环境,在全县农村继续深入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为重点的“三清工程”,并取得明显成效。立足建立精干、高效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强化科技兴农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健全植物病虫草综合防治和动物重大疫病防治体系,为全县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安全保证。

四、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全县上下要从实践“xxxx”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继续把强化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县工作的重点,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以项目农业为第一抓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第一要务,广泛宣传,培育典型,强化服务,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新跨越;突出以人为本,

第三篇:农业项目建设合同范本

《合同法》第64条,即“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业建设项目建设合同范本,欢迎阅读。

农业建设项目建设合同范本

建设项目名称:_________

合同编号:_________

委托单位:(甲方)_________

承担单位:(乙方)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起止时间:_________年_________月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经合同双方协商,就“农业技术推广”建设项目签订本合同。

一、立项背景及理由

二、主要内容及主要技术指标

三、建设项目实施地点、进度和规模

四、主要措施

五、经费预算及效益

在建设项目实施期内,甲方向乙方补助建设项目经费 万元,乙方配套 万元。

1.具体经费预算:

2.预计效益分析:

六、参加单位及任务分工

七、其他条款

一、工作职责和协作事项

(一)建设项目主管单位:

(二)建设项目委托单位(甲方)的职责:

1.按时向乙方提供建设项目资金。

2.组织专家对建设项目执行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3.建设项目结束后,应乙方的申请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并作出鉴定;对验收不合格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三)建设项目承担单位(乙方)的职责:

1.按要求负责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制订并认真执行。

2.负责建设项目经费预算,并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建设项目补助经费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投入、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等,不得挪作他用。

3.提供省级农垦主管部门的开户银行、账号等信息。

4.建设项目结束后,向甲方提供建设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总结及验收申请报告。

二、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三、合同正式文本共叁份,甲方持两份,乙方持一份。

四、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建设项目验收结束后失效。

委托单位:(甲方)_________

承担单位:(乙方)_________

第四篇:品牌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品牌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农业品牌建设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已经成为广大农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但是,品牌的形成是由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只有抓住主要因素,把握好发展规律,顺势推进,稳步发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推动品牌农业建设提出若干建议,希望能为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组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一)论证筛选出一批能做强做大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项目农业是物质生产部门,品牌又是附着在产品或服务之上的特殊标记,发展品牌农业首先必须组织专家,论证筛选出一批极具市场前景的农产品生产经营项目,使品牌建设有明确且又可行的目标。继而将这些筛选出的农产品生产经营项目,供不同生产区域的农民选择,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扶持,这是政府和农业部门服务“三农”,确保品牌农业建设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强调的是,项目的选择应该优先考虑生产经营那些仍有相当市场潜力的产品,而不一定要选择经营本地的固有产品,避免一开始就与同行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通过结构调整形成优势特色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区域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是实现品牌化 经营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仍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户具有高度的经营自主权,农产品生产经营项目多种多样,规模零星分散,缺乏应有的生产效率和专业水准。这对于发展品牌农业而言,是无从做起的。因此,各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当地农民进行相应的农业结构调整,以便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并与论证筛选出来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项目发生对接,促进项目的落地与实施。做好这项工作便于水利化、机械化等方面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有利于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品牌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结构调整的另一层内容是对

种养的品种构成进行优化布局。这样可以延长上市时间,满足营养、保健、观赏、休闲等多 种消费需求,有利于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同样对农业品牌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品牌是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 果。通过结构调整固然能形成专业化、区域化生产格局,但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无法形成紧密合作的团队,与发展品牌农业的要求仍然不相适应。考虑到家庭联产承包是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农业生产经营制度,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办法是将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分散的农户变成统一的整体,不仅对于新技术的推广扩散和公共设施、设备的建设与使用起促进作用,而且还能促进标准化技术的推广使用,形成相应的制度约束,确保质量管理技术的实施到位,对产品的质量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打造农业品牌非常有利。

(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相应的加工业对于大多数农产品来说,发展加工业是使之更 好对接市场,并成为品牌产品的必由之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更大好处,还在于能促进充分就业、化解市场风险、增加利润空间、扩大市场份额。这对品牌农业建设主体的崛起并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是非常有利的。如被誉为“海带产业明星村”的福州市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在发展初期曾经出现过产量猛增、产品积压、价格大跌的情形,海带养殖一度陷入困境。随后,村两委适时作出创办海带加工企业的决定,于1995 年成立了集体股份制企业官坞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承担起海带加工任务,化解了卖难问题。从此,官坞村海带产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不难明白,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相应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政府扶优扶强、促进品牌农业发展,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五)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修订出能突现优势特色的产品执行标准品牌农产品必须符合健 康安全消费的要求,且具有整齐一致的外观和稳定均匀的内质。因此,借助标准化技术手段,通过制定实施产品执行标准,对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是培育品牌农产品不能不作出的选择。不过,要是很多生产经营组织都按照同样的标准组织生产,其结果必然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同小异、不分彼此,品牌形象的树立无从做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培育出自己的品牌产品,就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高于国家标准,且能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的产品执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品牌会带来新的财税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又不具备制修订产品执行标准应有的条件,政府应该将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修订产品执行标准,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给予财政扶持,拨出专 款交由农技推广服务组织承担。

(六)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研发服务培育品牌农产品的核心工作就是要极尽所能地把农产 品的特色和优势突显出来。农产品的特色和优势取决于种养品种、种养技术和产地的自然条件。其中产地的自然条件相对稳定不易改变,种养品种既有混杂退化的危险,又有被改良提升的可能,种养技术则是可以不断进行改进的。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打造品牌提供研发服务,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对种养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改良提升,还可以防止品种退化,对种养技术进行及时的更新,为品牌的长效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如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研发项目主动对接连城地瓜干原料薯的品种改良与薯块生产,选育出更加适宜加工的甘薯品种,加工后薯肉呈橘红色,令人赏心悦目,更好地迎合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研制的甘薯栽培技术有利于形成大小

适中的薯块,不仅提高了原料薯的利用率,也使得薯块在加工过程中更能均匀受热,形成更佳的终端产品,促进了品牌的培育和建设。福建省诏安县灰鹅生产项目则是个反面例子,因缺乏研发机构的支持,农民自行将饲养的竹冈鹅品种与来自相邻地区的广东狮头鹅杂交,造成了当地竹冈鹅品种特性的大量消失,以致无法通过国家畜牧品种认定委员会的品种认定,直接影响了诏安灰鹅的市场名气,严重阻碍了品牌的形成。

(七)对现有外观内质差异不大的品牌产品进行必要的整合品牌的生命在于个性化的特色。要是市场上同时出现外观内质并无明显差异的品牌农产品,就很难在消费人群中实现品牌的识别与忠诚,最终的结果是引发恶性竞争,品牌价值都无法实现。目前,福建上市的品牌农产品,尤其是水果、茶叶,出现多、杂、乱的现象,形象趋同情况严重,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进行整合。这种做法还会带来另一个好处,即依法申请注册使用地理标志。这是一种由国家提供的信誉担保,无需成本支出就能达到被消费者认同的品牌效果。

(八)治理与防范并举品牌农产品带来的高利润率、高市场占有率,很容易让不法分子剽窃利 用品牌具有的潜在价值,从中获取丰厚利润。这些人有的对品牌农产品掺杂掺假再转手渔利,有的则是假冒品牌农产品,图个好价钱和好销路。如发生在“中国大黄鱼之乡” 的宁德大黄鱼注水行为,就是属于前者做法; 发生在许多大中城市假冒来自“中国芦柑之乡” 永春芦柑的行为,则是属于后者做法。两者都使各自的品牌经营者深受其害,他们纷纷要求当地政府出来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因此,政府为他们提供这一方面的公共服务是责无旁贷的。首先,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把掺杂掺假者和假冒产品列入黑名单进行曝光,禁止超市、卖场收购被曝光农产品,并拓宽专营专卖渠道,鼓励品牌农产品进入专卖店。其次是向相应的组织授权,由其负责地理标志的申请办理和使用管理等工作,借助防伪技术防止假冒行为发生,这对跨地区流通的农产品是非常有效的。再次是安排行业专家,借助新闻媒体向消费者宣传普及识别掺杂掺假或假冒产品的有关知识,让假冒伪劣产品无处藏身。

第五篇: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威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至关重要。现代农业园区在资源合理配臵和土地适度流转的统筹安排下,能够较好地促进农业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和示范、辐射、推广,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为农村提供了新的增长源。现代农业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能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威宁自治县位于贵州西部,总面积为629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总人口143.7万,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全省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发展滞后的贫困县。面对威宁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的现状,只有走规模化农业产业园区发展之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的最大效益;走规模化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是资源约束突出的威宁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威宁农业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选择。2009年威宁被国务院确定为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县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指示精神,坚持‚四五六七‛工作思路,狠抓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全县经济较快发展。可以说,通过几年的努力,威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威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以草海镇为中心,以双龙乡和小海镇为依托,覆盖草海镇民族村、同心村、卯关村、中海村、郑家营村及双龙乡红光村、小海镇小海村共7个行政5773户、27101人口。规划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5平方公里。1

按照规划,至2017年我县将建成威宁县脱毒马铃薯产业示范园、威宁县雪山精品果园产业示范园和威宁县蔬菜产业示范园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已建成草海泰丰现代农业示范园、乐义百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卯关出口蔬菜农业示范园等农业产业园。

草海泰丰现代农业示范园采用‚科研+公司+园区+农户‛的形式进行运作,带动周边农民种植脱毒马铃薯、特色果蔬、花卉苗木等新品种,推广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发展高效农业、休闲农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人左右,带动农户约2.5万户。

威宁乐义百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采取土地流转和‚公司+园区+市场+农户‛的运作模式,打造乐义百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借助乐义投入蔬菜品牌的影响力,迅速将威宁蔬菜推向国内外市场,提升威宁蔬菜在全国的知名度,促进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卯关出口蔬菜农业示范园按照项目围着产业转、项目围着园区转的原则,整合资金达5000多万元投入园区建设。目前,示范园已开工建设高标准的出口蔬菜示范园区2000亩,同时在园区建设一座日处理600吨的保鲜冷库、50亩的现代化育苗中心,完成核心示范园区水利、道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种植荷兰豆1000多亩。通过示范园区建设,将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外销出口蔬菜种植30000亩,并通过采取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品种、统一供苗、统一供肥、统一供药、订单收购、加大技术培训和示范等措施,充分提高带动区农民的种植水平和收入水平,同时为提高威宁蔬菜出口创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

1、党政高度重视,建设规划先行。为切实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我县专门成立了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园区建设工作;县农牧局等相关部门分别负责园区各项工作。对园区建设土地征用、合同签订、融资等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具体实施。领导小组注重规划先行,找准园区定位,科学规划。一是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园区规划实施都经过

了实地调研,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参与指导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注重规划的严肃性。采取自下而上申报和自上而下审定的办法,提高群众参与度,激发干群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规划程序更加规范,更加严肃。三是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将近期发展目标与长远发展需求相结合,超前规划、科学布局,有计划、分地进行阶段分布规划,确保了园区建设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2、实施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园区必须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现代化经营,高效化运行。威宁现代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园区用工优先考虑流转了土地的农民,让农民得到实惠,有效降低了土地流转的阻力,保障了园区建设顺利进行。

3、整合各类资金,突出建设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需要涉及土地、水利、交通等方方面面,需要大量资金。自园区开始建设以来,县农牧局等单位积极争取各项资金,有效整合农业、水利、交通、发改等部门项目资金,注入到园区建设中,为园区建设提供保障。同时,重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项目就配套到哪里。重点突出特色产业,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确立园区发展的特色产业。重点突出特色优势品牌,坚持以优势特色品牌作支撑,重点围绕特色优势品牌做大规模,做强产业。

4、制定优惠政策、推进招商引资。为加快威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县出台了《威宁县自治县非公有经济发展保护条例》,按照‚项目跟着产业走‛的指导思想,围绕农业各项优势产业,积极开展针对性强的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入驻威宁,参与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我县还出台了《威宁自治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办法》,鼓励外来企业、投资商入驻威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威宁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增强动力。

5、强化保障措施、完善各项机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明确了领导主

管,落实了人员主抓,做到有人员、有机构、有经费、有保障。二是强化科技人才保障。建立了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信息网络建设等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在投入机制上,坚持整合政府项目资金,引进业主、企业资金,发挥农户主体作用,多渠道地增加建设投入,保障园区建设。在激励机制上,将产业园区建设纳入重点工作目标进行考核,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出台了专项奖惩办法,推动了产业园区建设。在利益联接机制上,规范土地流转机制,采取农户将土地转包、租赁、入股等方式,推动土地依法、有序流转。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抢抓中央、省、市各项优惠政策的大好机遇,以农业强县、工业富县作为提升全县经济的主要突破口,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等条件,出台各项亲民惠商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加大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力度。当前,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已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中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了产业升级,形成了规模优势。但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园建设中,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宣传不到位。县委政府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各部门各乡镇认真贯彻执行。由于宣传不到位,一些干部群众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执行不力,有些群众不配合,严重影响了产业园区的建设。

2、园区建设资金不足。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资金筹措困难,开发模式单一,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建立。园区开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上级补助和银行贷款,没有形成市场化的经济发展园区模式,资金投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园区的发展。园区建设周期长、投入大,整合各种农业项目资金用于园区建设的资金也有限,资金缺口较大。由于投入园区建设资金不足,造成供电、供水、道路、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硬件设施不配套等问

题较为突出,直接影响了开发速度。

3、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专业组织服务功能不强。科技人才短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由于投入不足,信息覆盖面不广,信息的收集整理、预测分析及信息的传递还跟不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4、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与现代市场不相适应。园区尚未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机制。产业园区在规划、国土、建设、市政、环卫、绿化、环保等方面的管理权限不够,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优惠政策不完善的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及为项目提供用地的积极性。

5、配套措施不健全,扶持政策不完善。没有完善配套的吸引内外资企业和社会资金入园的政策措施,形不成合力,虽然制订了一些鼓励措施,但扶持力度不大。

四、几点建议

针对威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构建具有威宁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威宁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加大园区建设的宣传力度。宣传要到位,要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和工具,加大威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的宣传,介绍外地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取得的成效;在核心区公路沿线醒目处要树立园区标志牌,明确园区规划范围、建设内容、优惠政策,转变干部群众观念,提高全民参与意识,为园区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要加大财政资金和引导社会多元化资金投入。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重点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要引导和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单位等参与园区建设,引导各类建设主体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3、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引进和培训科技人才。继续加强与农业

科研单位联系与合作,聘请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形成强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撑。同时,要引进科技人才,加大人才培训,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

4、要不断推进产业化经营。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区位优势,注重名、优、特、新产品的开发,从而形成特色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重点引进种子种苗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规模化养殖等龙头企业进入园区。

5、要健全配套措施,不断完善扶持政策。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进入园区。要不断完善扶持政策,要积极谋划招商引资平台,营造一种‘敬商、亲商、富商、安商’的招商环境。

6、要完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整合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金融部门加大对园区内科技和加工型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放宽担保抵押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并给予贷款利率优惠。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出租等形式,集中土地,成片开发。

威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是立足于我县实际情况,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县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威宁现代农业产业的建设发展,对于威宁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相信,随着威宁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对于带动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作出重要贡献!

下载关于我县项目农业建设的思考[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县项目农业建设的思考[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简介

    安丰乡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简介 1、复兴村生态鱼养殖 复兴村生态甲鱼养殖面积达1000亩,主要经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生态标准化养殖,年生产经济效益达600万元。目前该基地......

    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简介

    安丰乡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简介 1、复兴村生态鱼养殖 复兴村生态甲鱼养殖面积达1000亩,主要经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生态标准化养殖,年生产经济效益达600万元。目前该基地......

    大武口区农业项目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大武口区农业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大武口区人民政府 (2005年9月19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大武口区委、区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大武口区农业、林业、水......

    2014年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宽裕型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现就~年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so100一、指导思想以“xxxx”......

    推进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思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当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信息技术目前被广泛用在农业的各个领......

    推进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思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当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信息技术目前被广泛用在农业的各个领......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范文)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张梅 (中共通州市委党校江苏 通州226300) [内容提要]现阶段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唯有如此,才能逐步消除农村与主流社会的差距,才能使农民也能......

    农业建设储备项目可行性报告

    农业建设储备项目可行性报告 编制内容及要求 国家农业建设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应满足下列要求。一、总论 (一)项目提要 项目内容的摘要性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