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

时间:2019-05-12 19:4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

第一篇: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

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

就业乃民生之本。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出现企业用工短缺现象。企业招工难与农民工就业难“一体两面”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问题的解决始于对问题的关注,这是好现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农民工工作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明确农民工各方面合法权益的法律细则。二是政策体制有待完善,农民工工作缺乏保障。三是对企业缺乏相关的监管机制,工资拖欠问题严重。四是国家财政投入力度不够,学校技能教育偏少,农民工知识水平偏低。

综合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第一,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完善法律法规是根本。明确农民工的平等就业、劳动保护、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子女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清理和取消限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政策。

第二,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健全法制机制是保障。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使农民工住有所居。健全劳动力输出输入地区协调协作机制,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

第三,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加强监督管理是关键。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依法严格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侵犯农民工权益现象的发生,推进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

第四,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增加财政投入是抓手。各级政府要积极开展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加大技能学校开办规模,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业。企业应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学校应多增设技能教育课程,逐步提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达到鼓励技能人才投资的目的。“人心齐,泰山移。”面对农民工工作问题,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在法律法规上“花心思”,法制机制上“动脑筋”,监督管理上“出重拳”,财政投入上“下功夫”,夯实基础,狠抓落实,突出重点,就定能有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进而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

第二篇:定西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

定西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央、省驻定各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就业,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甘政办发〔2009〕23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做好全市农民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继续深化对农民工工作的认识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把做好农民工工作作为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大事来抓,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管理服务,努力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我市农民工工作仍然面临着用工管理不规范、就业环境亟待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卫生条件较差、安全生产培训不到位、维权服务尚需进一步加强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农民工转移就业面临新的挑战,给农民工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务必充分认识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工作的影响,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形势,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对策措施。要把做好农民工工作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从关注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继续深化对做好农民工工作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的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农民工工作。

二、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内需、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要引导其与农民工开展集体协商,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组织培训等办法,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进一步加强失业调控工作,建立健全失业预警制度和失业动态监测报告制度,敦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防止大规模集中裁员。对确需裁员的,用人单位除按有关规定向当地政府报告外,劳动保障部门要提前介入,全程参与监督,指导用人单位按规定裁员,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及时足额支付经济补偿金。对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的农民工,要按规定及时核发一次性生活补助费并落实其它失业保险待遇。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信息服务,及时收集和发布适合农民工的岗位信息,保障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渠道快捷畅通。认真组织开展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因时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春风行动”等品牌式专项活动的影响,切实为农民工提供免费、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扩大农业产业链的就业容量,引导和支持农民广泛利用各类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集约经营,发展精深加工,在加大生产的深度广度中增加就业。扩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就业容量,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多种形式,组织农民大规模开展兴修水利、整治土地、植树造林、修桥筑路、治理人居环境,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中拓展就业空间,将促进农民工就业与加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农村二三产业就业容量,积极发展家庭工业等多种形式的乡村工业,加快发展类型多样的农村服务业,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在活跃农村经济中创造就业岗位。建立部门间工作协调机制,及时通报和动态掌握在我省境内开工建设的灾后重建、农田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用工状况、务工待遇以及技能水平要求等具体情况,积极协调施工单位,尽可能多地招用因企业关停或减产裁员而失去工作的农民工。

三、努力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认真贯彻落实《定西市城乡劳动力培训规划(2004—2010年)》(定政办发〔2005〕90号)精神,继续推动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由临时短期型向长期稳定型、由农民分散自发为主向有组织输转为主、由促进农民增收向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转变,全面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率、培训率和稳定率。进一步加大组织引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四个调整”。一是实现地域调整。在继续稳定东部沿海地区劳务基地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东稳西进”工作,积极开拓西部地区劳务市场。二是实现产业调整。在继续保持第二产业务工规模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保二增三”(在保持第二产业务工规模的基础上,增加第三产业务工人数)工作,引导农民工向家政、餐饮等第三产业转移。三是实现岗位调整。积极推进“岗位提升”工作,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市场竞争就业的能力。四是实现时间调整。积极开展“反季节务工”工作,引导农民工转变观念,积极获取就业岗位。

按照“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地区间劳务协作,将“走出去”与“请进来”密切结合,搭建劳动力供需对接平台,积极主动与输入地政府和用工企业,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以及工作配合,加强在组织输出、技能培训、维权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拓建劳务基地。充分发挥各级驻外工作机构的职能,广泛搜集用工需求信息,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及时发布。进一步完善运作机制,培育壮大劳务中介组织。建立劳务中介机构登记和信用等级评定制度,鼓励扶持发展一批集技能培训、信息搜集、职业介绍、劳务输出为一体的劳务中介机构,组织引导他们适应经济形势和农民工就业形势的变化,调整工作重心,帮助更多的农民工实现输出就业。大力实施劳务品牌建设工程,组织开展全市劳务品牌评选创建活动,按照统一培训标准、统一鉴定发证、统一品牌标识、统一跟踪管理的要求,在巩固已有品牌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培育已经形成且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优势工种,经过强化特色培训、强化营销宣传,培育和打造一批新的劳务品牌,形成品牌示范效应。

四、积极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

认真贯彻落实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完善以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创业培训为主的回乡创业扶持政策体系,稳定和完善市场准入、企业设立、投融资等方面对回乡创业农民工支持的体系,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机制。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和简化审批手续,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回乡创业“绿色通道”。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向回乡创业农民工开放,适当放宽回乡农民工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领取了《就业失业登记证》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享受与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同等的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服务。加大金融支持,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

业工作的通知》(甘政发〔2008〕56号)规定,对持有劳务工作机构证明的回乡创业带头人,可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5万元。开辟针对各类创业人员的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培训、小额贷款、专家指导、开业办证、创业见习、跟踪指导、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强化农民工回乡创业培训,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培训内容,与小额贷款、企业开业指导、企业发展服务等有机结合,提供技术支持,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落实职业培训、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参加创业培训的回乡创业农民工,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创业培训补贴。

五、集中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

大力实施职业培训计划,对失去工作返回家乡的农民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组织开展相关培训,重点围绕国家支持的铁路、交通、建设、电力、灾区建设等领域以及劳务输出的订单需求,组织相应的培训项目,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对有技术和资金,并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劳动保障部门要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农民工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按规定从就业专项资金和相关专项资金中给予补贴。按照“各级政府决策政出一门、各有关部门对口争取资金、县区一级捆绑使用”的原则,采取统一制定培训规划和管理办法、统一审定培训机构、统一检查验收的办法进行管理,推动县区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项目进行整合。同时,要健全申报、考察、评审、公示等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突出行业特色,择优认定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明显的培训基地。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就业再就业资金的10%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要求,切实落实培训资金,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初次技能鉴定的,及时给予补贴。农业部门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力度,严格按照基地认定、项目管理、资金管理、检查验收“四个办法”和公示、第一堂课、台帐、月报、检查验收“五项制度”的要求,严格网上监管,提高培训质量。不断扩大和提高技工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能力。认真研究适合农民工特点的技能鉴定办法,实行单项技能证书认证,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质量和就业水平。

进一步加强与外省市农民工技能培训合作,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一是加强校校合作。在师资交流与培养方面,由外省市技工学校派出师资到我省技工学校授课,也可帮助我市培养师资力量。在改善教学手段方面,为我市技校学生积极寻求外省市的实训基地,并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课件开发上加强合作。在合作办学方面,采取多种模式联合培养学生,创新招生、培训机制。二是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和引导外省市大型用工企业与我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全面合作,重点是帮助我市技校、职校学生解决实训和就业岗位问题。

六、切实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

要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工在工资支付、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疾病预防、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以加工制造、建筑施工、餐饮服务及其他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建设,切实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坚持清理旧欠和预防新欠并重,加强工资保证金账户管理,强化工资支付监控,确保农民工工资发放。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要妥善处理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按照“快立、快办、快结、办好”的原则,及时妥善处理。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尽可能采取简易程序处理,对小额劳动报酬争议案件实行终局裁决。认真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继续实施农民工工伤保险“平安计划”,着力推进商贸、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农民工

参加工伤保险。认真做好农民工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支付工作。按照“低费率、保大病、保当期、以用人单位缴费为主”的原则,采取先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办法,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同时,研究制定农民工异地就医的医疗费用结算方式,为患大病后自愿回原籍治疗的参保农民工,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费用结算服务。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制定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移与接续办法。继续坚持“两为主”(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原则,努力满足农民工子女就学需求。切实做好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探索建立农民工及其同住家属的健康信息管理措施和办法。建立以输入地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双向考核评估指标和体系,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政策扶持和用工单位负责的原则,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要继续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培训,把农民工安全培训纳入安全生产日常监查,将农民工安全培训与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年审制度结合起来,特别要实行危险岗位和特种作业先培训后上岗、持证上岗的制度。要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安排组织好运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积极做好返乡和回城农民工的交通服务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合法土地承包权益。

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要加强目标责任考核,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各级各部门要自觉适应农民工工作的新形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通力协作。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上下连通、部门配合、地区协作的工作网络。要建立和完善调研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农民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农民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和优秀事迹,引导农民工正确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农民工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摘要(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摘要

◆至2015年,形成相对完善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农民工文化服务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民工文化活动常态化、有特色;广大农民工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常住地政府是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将农民工文化工作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农民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服务对象。

◆继续加大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等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免费开放力度,充分发挥其在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方面的主体骨干作用。

◆城市社区要以常住人口为主要依据,充分考虑辖区内农民工的规模、特点和文化需求,规划建设和优化配置社区文化设施和服务,构建以社区文化设施为依托的农民工文化服务平台。完善社区文化设施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农民工充分利用社区文化设施,保证农民工与社区居民具有同等分享社区文化设施的机会与权利。

◆引导企业将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范畴,提升企业开展农民工文化工作的自觉性。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使农民工有时间、有精力参与文化活动,切实保障农民工的文化参与权。◆大型制造企业、工业园区、工矿区等农民工生产生活密集区参照本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配套建设固定文化设施,建筑工地等农民工临时性聚居区配置临时性文化设施或提供流动服务。用工企业要配备文化管理人员,提高文化设施管理水平,保障文化服务质量,确保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常态化。

◆要特别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塑造以及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引导他们按照现代城市文明要求规范自身行为,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耐挫能力和融入能力。◆各级政府在编制公共文化服务经费预算时,要充分考虑辖区内农民工文化工作需要,切实将农民工文化工作日常经费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统筹考虑。针对农民工的特殊文化需求,建立农民工文化专项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重点保障农民工专项公共文化服务、特定文化产品购买和专门政策引导等方面的支出。

第四篇:农民工工作自查报告

农民工工作自查报告

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今年,我区农民工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xx年年工作要点》,紧紧抓住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就业创业、执法维权、权益保障为重点,积极稳妥地采取有力措施,较好地完成了任务目标,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今年,我们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作的各项制度,按照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各职能部门全力配合,有重点、有计划、有措施、有目标地开展工作。

自8月上旬起,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对全区5个涉农街道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的调查(我区劳动年龄段内的**户籍农村劳动力共有43910人,占全区乡村户籍人口7.3万人的60.2%。其中,本市务工30931人、外出务工429人、自主创业260人),进一步理清了开展工作的基础数据。为扎扎实实给农民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统筹抓好就业创业,探索农民工招用工新机制。

一是结合“春风行动“,做好招聘用工工作。今年,结合年初开展的“春风行动“,我们积极抓好农民工就业,先后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和八卦洲、尧化、迈皋桥等街道举办规格不同的招聘会18场,为农民工发放岗位信息宣传单、各类政策法规宣传资料xx年多份、“春风卡“1000余张,进场招聘企业921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8854个次。二是完善创业政策,做好服务。我们加大对八卦洲农民创业园、**创业一条街、栏江桥创业园、石埠桥新型工业创业园等农民创业基地的建设,对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进行资金和项目扶持,符合条件的,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审核表》,经复核和调查后签署意见。今年,共发放小额创业贷款62笔,总计2395万。三是设立服务窗口,开展援助。我们设立了农民工就业服务窗口,做好求职登记,提供的职业介绍。据统计,今年农民工求职登记3185人,达成就业意向的1584人。同时,以困难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开展多样化援助服务。在金港科创中心开展“服务保障进园区“宣讲活动;以“关爱女农民工健康“为主题,开展送温暖活动,为全区已成立工会组织的物业公司的203名女会员和497名环卫工人赠送女职工**互助保险。

(二)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工就业水平。

一是科学统筹,整合资源。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我们把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纳入到全区劳动力培训之中,科学整合培训资源,形成以区培训中心为龙头、各街道培训机构为主体的培训网络。先后在**、**、**、八卦洲等街道开展育婴师、电焊工、厂内机动车驾驶、花卉园艺师等10余个培训项目,参训人数达2753人。据初步统计,参训的80%以上农民工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稳定就业率达95%以上,人均月薪提高近1000元。二是突出重点,提升层次。着重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短期的基础知识和简单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回乡创业带头人的创业培训,真正地为用人单位培养实用人才,努力提高就业率。另外,针对新建的丁家庄、花岗两大保障房片区,我们及时开设保洁、绿化、保安等技能培训,提高了就业率。三是精心组织,注重实效。除了根据季节定期组织集中培训,我们还充分利用集市宣传、广播宣传、电视宣传、印发资料、发放书籍、现场指导等形式,全方位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同时,注重发挥区职工培训中心平台作用,鼓励农民工积极参加职工周末学校的学习,参与各类技能比武活动。

(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我们主动与驻区企业联系和沟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企业座谈,让参保单位、职工了解养老保险的参保政策,主动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化解矛盾隐患,每年都将组织力量,深入重点街道和建筑工地开展农民工工资发放专项检查;对全区企业,尤其对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采取定期上门登记或电话联系等方式,全面排查,确保按时为农民工缴纳社保。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区接到农民工欠薪投诉多达407起,为有效解决矛盾,我们要求公安、人社与住建部门联合办公,积极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截至11月底,已为3000多位农民工追讨工资3835万元。另外,还主动做好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及时受理**恒基混凝土有限公司、**精研磁性技术(科技)有限公司拖欠职工工资及社保案,确保涉案农民工利益得到维护。为加强职业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招工行为的监督,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我们组织人社、公安、工商等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共检查各类招工单位50余户,纠正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48起,责令退赔劳动者中介服务费、押金或其他费用20余件,共计费用0.56万元。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团、妇联维权服务中心等维权机制的作用,主动为农村留守妇女和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开展维权培训、讲座、广场宣传活动10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

(四)加强公共服务,确保农民工平等享受各类资源。

一是做好上门服务,接纳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我们对全区人口状况、学校招生规模等进行专项调研,合理划分施教区,为农民工子女就学提供帮助;开设“绿色通道“,对农民工子女就学及时登记,最大限度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据统计,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纳农民工随迁子女6189人,其中小学接纳5114人,初中接纳1075人,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随迁子女100%在公办学校就读。同时,为维护广大考生合法升学权益,根据省市招生文件,认真做好农民工子女报名参加市中考、全国高考等工作,全区没有发生一例中考、高考报名受到干涉和阻止的情况。二是拓展服务内涵,确保农民工享受基本医疗和计划生育服务。我们将计生工作融入到“新**人服务中心“。10月25日,联合市计生委、市住建委计生协会在燕子矶新城保障房建设工地开展计生药具发放、健康检查、安全防范等综合服务,深受农民工欢迎。同时,完成马群等六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字化计免门诊和“健康小屋“建设,方便农民工看病就医。今年,开展一类疫苗接种11.7万人次,其中农民工的儿童接种9万人次,接种率均达98%以上。三是落实服务政策,解决农民工城镇落户、住房等问题。我们深入工地,社区,积极宣传相关政策,开设农民工落户绿色窗口,并按照规定,对在本市获得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见义勇为先进“等荣誉称号以及获得其他全国性荣誉称号的外来人员,在宁有合法固定住所,允许其本人、配偶、未成年或未婚子女户口来宁落户,并优先办理。同时,对本区住房困难的农民工留守困难家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他们的实际住房困难。

第五篇:镇江农民工工作

镇 江 市 农 民 工 工 作

第3期

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人社局农民工工作处

2016年9月8日

●关于对丹徒区农民工工作督察情况的通报 ●本工作任务之——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同在蓝天下,相伴共成长

——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工作汇报

关于对丹徒区农民工工作督察情况的通报

根据《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督察的通知》(镇农工办〔2016〕8号)的要求,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部分成员单位联络员成立督察组于8月12日通过听取汇报、走访民工、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丹徒区农民工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察,现就督察情况通报如下。

一、丹徒区农民工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丹徒区积极做好各项农民工工作。一是重点抓好机制体制建设。今年6月,区政府办牵头重新成立了“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农民工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将农民工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基层乡镇单位全年绩效考核与评估内容。二是扎实做好各类基础服务。通过健全的乡镇和街道等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就业和农民工自主创业,共提供就业岗位10116个,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293人;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益,先后为456名农民工追讨工资518万余元;三是积极促进各方社会融合。目前全区共安排接收4210名农民工子女在我区公办学校就学,其中小学3114人,中学1096人;通过放宽购房落户政策和放宽租房落户政策,鼓励进城农民工落户;把全区农民工数据全部录入农民工数据库,集中组织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

二、对丹徒区农民工工作的建议

督察组认为丹徒区建立了全面开展农民工工作的总体思路,具有做好农民工工作的良好基础和工作平台,在局部工作中有突破。

结合农民工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实际,督察组给出三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工作全面开展。树立为农民工服务的宗旨,采取各种方式,协调、引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社会融合、子女教育等各方面工作,全面提升丹徒区农民工工作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大农民工工作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弘扬踏实为农民工服务的良好风气,促进成熟的农民工工作经验交流推广,挖掘、树立和宣传本地农民工工作典型。

三是进一步深入农民工工作的调研。结合本地突出问题,从化解难点,有益于农民工工作长远发展的角度开展调研,提高工作精准度。

(农民工工作处)本工作任务之

——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督促各地依据常住人口规模变化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布局规划,确保城镇学校建设用地和学位供给,保障随迁子女入学需求。(市教育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参与)

(摘自《工作要点》)

同在蓝天下,相伴共成长

——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工作汇报

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地处城郊结合地带,是外来人口集中地区。目前,在校学生1069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女580人,占比54%。为更好地保障外来务工子女享受平等优质教育机会,改善他们的生存发展状况,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全面成长,我校从实际出发,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政策保障,织就保护网

1.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出台《市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接纳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纳入财政保障体系,保证外来务工子女零门槛、零拒绝就近入学。润州区坚持实行“每招收一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局奖励学校1000元”的政策,确保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的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入学,学校根据《润州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额控制和均衡编分班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区中小学新生均衡分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通知精神,确保所有外来务工子女都能享受同城待遇。

2.镇江市率先在全省出台《镇江市中小学学生食堂伙食费管理暂行办法》,润州专门出台了《润州区教育局等十三部门关于成立全区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营养计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通知》,对低保家庭、特困家庭(含外来务工家庭)的学生,实行伙食费减免或补助制度。同时通过镇江市“社会妈妈”活动,“爱心一元捐”活动等,对中小学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补助,学生受益面达90%以上,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因贫失学。

二、落实举措,织就成功网

围绕“绿色教育,成就绿色人生”的办学理念,我校积极开展活动,为外来务工子女营造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生活帮助,助其成人成才。

1.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学校成立了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 德育处、团委、大队部负责具体工作。每学期通过班教小组对外来务工子女的生活、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形成工作方案,对他们从心理、身体、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干预、帮助和指导,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尽快融入集体中去。

2.指导学法,强化辅导

外来务工子女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尤为突出。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子女的英语学业成绩,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校成功申报并获批成为镇江市首批“外来务工子女初中英语教学研究共同体”成员,从学生的学情分析、学法指导、作业辅导上开展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湖北籍学生小王,九年级转入我校时,英语成绩不足40分,究其原因:英语学习兴趣不浓,不愿意背单词,词汇积累太少,且比较情绪化,影响上课心态。石颖老师了解情况后,根据他的特点,重新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调节心态,从单词记忆背诵开始,结合往年的真题,抓考点、热点对其辅导,帮助该生掌握考试答题技巧,并对其预习复习进行及时跟踪。初三中考时,该同学英语考了93分,实属不易。

3.特色活动,常态开展

我校开展了“微心愿”活动,共享一片蓝天,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全方位地关爱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关爱行动寻求了多方帮助,注重活动的延续性、广泛性和实效性。

开展“圆梦微心愿”送温暖活动,根据政府部门的补助政策,为外来务工困难家庭争取生活补助,帮助他们减轻经济负担。如每学期开学初,学校联系市税务局组织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到新华书店挑选新学期需要的辅导用书和学习用品。

开展“关爱流动花朵”主题活动。在元宵节、端午节等重大节日学校专门为这些孩子开设“节日party”,组织他们观看文娱表演,给他们准备美味的餐点、水果和学习用品,让这些孩子结识更多好朋友,感受到魅力大家庭对他们的关爱。开展“包含祝福 书蕴希望”活动,学校给外来务工子女赠送精美的书包、经典的名著。

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织这些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城市的主人;组织“跳蚤市场义卖”等活动,让他们现场把义卖所得钱款赠给了“爱心基金”,再通过“爱心基金”捐助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从中奉献了爱心,收货了归属感。

开展丰富社团活动,关注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展校园艺术节等活动,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互相了解,互相认同,关注个性成长。

三、共享蓝天,织就圆梦网

外来务工子女在政府、学校、老师及社会的帮助下,在我校得到了全面、生动、个性化的发展。本学期,97%(563人)的外来务工子女受到过各级各类表彰。其中,梁朝伟同学被评为润州区“十佳孝行少年”,陈莎莎同学获润州区少儿才艺大赛一等奖,胡奇杰同学荣获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特等奖。本届241名九年级毕业生中,外来务工子女119人,在考入市热点高中的67人中,外来务工子女有33人,达到了本地孩子的平均水平,中考平均分、一次性合格率均达到或接近本地孩子的水平。

外来务工子女是“同一片蓝天下流动的花朵”,他们的成长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我校将继续把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让学生共享一片蓝天,在魅力学校这片热土上,构建“多一点关心,多一点感情”的和谐氛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帮助他们幸福成长。全体师生用行动践行“爱的诺言”,让他们感受阳光普照的温情。

报:江苏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各辖市、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镇江新区组织人事部,各有关单位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本期共印100份

下载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