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失地失海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关于失地/失海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40到60年龄段农民生活压力该如何解决 摘要:我系经过五天时间对翔安区几个村的实际考察,我了解到失地失海对当地农民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后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甚者很悲观。有一些农民在40多岁到60岁之间的生活表示有很大压力,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正是一个家的顶梁柱,一切费用都要由他们支付,包括生活费用,还有自己儿女的学费等等。家里的地(海)已经没有昔日那么丰厚了,收入与以前比相差甚远,加之年龄问题,出去打工当然会遇到一定困难。这样,给这部分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挑战。
关键词:生活压力 如何解决 翔安区农民
正文:
1.总体描述
翔安区是2003年厦门市行政区划调整后新设立的一个区,2003年10月19日正式挂牌,是厦门市最年轻的行政区。翔安地区处于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前沿,位于厦门东部,东北与泉州市交界,西面与同安区接壤,南部隔海与金门岛相望,居厦、漳、泉“金三角”核心地带,是重要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全区有四个镇,一个大嶝街道,一个大帽山农场,目前常住人口约32万人。为了更好地融入省委海西建设发展大局,与“两个先行区”建设相接轨,推进翔安更好更快发展,提出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港口物流基地,海西对台交流交往基地,高技术人才教育基地,高优农业发展基地和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新城的“五大基地,一座新城”的发展目标。
2.总体分析
笔者在翔安区12个村采访的对象中,最小的有18岁,最大的有68岁。文化程度从小学到大学不等。除极少数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征地、征海与否与他们生活没多大影响之外,其余的农民都表示不愿意被征地(海),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第二,收入会大大减少;第三,生活没有保障;第四,个别村的村民利益被侵犯。8月24日笔者走访了三个村庄:西亭村,1洪前村,后村。在三个村庄的调查中发现,村民对待被征地或征海后政府给出的补贴不满意,都感觉太便宜了,一亩地大概是3-4万不等,大部分被征完地后村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相反比以前要差了一点,所以很多的村民都不同意征地(海),征完地(海)后村民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就是生活没有保障,很多40-60岁的村民都在家没有事情做,以前这些人都可以靠种地得到一定的生活收入,每年都有5-6万,现在村民的经济收入比以前少了一倍,村政府也没有有力的措施解决这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大多数村民的工作都是自己找的,工资也是很低,每个月1000元左右。甚至,年龄稍长者没有找到工作。
8月27日,是实践第五天。笔者也访问了三个村子,分别是嶝崎村,北门村还有东埕村。这三个村庄都有一些共同点,全村几乎没有田地,男的一般都出海跑船,一年回来一次,女的在家做点零工,要不就闲着。对于嶝崎村,一进村庄,就会发现他们的房子规划得很整齐,大多都很漂亮。通过与村民的交谈,发现他们贫富差距不大。虽然村民对征地不是很愿意,但确实近几年村庄的总体生活状况进步很大。接下来的两个村庄,可能因为距离很近,所以有很大相似的地方。村民觉得政府的政策复杂,许多村民还是不了解情况,甚至有的村民告诉我们,他们认为即将在周边建造的机场和海峡论坛以及已经建成的农贸交易市场对他们的利益不大,反而更希望在附近能建造一些工厂,这样更能促进他们的就业。因为就业仍然是他们现阶段较大的压力。
笔者走访何厝村时,一个39岁的妇女讲到一个问题,她们家是独生子女家庭并且有独生子女证,这样的家庭有一个特权,就是分土地时多给一个人的地,其他也享有双倍政策,但是当他们的土地被征时,并没有补偿两个人的土地。接着又有一个62岁的老大爷也讲述了同样的问题。在走访西亭村前,听说这里有个“金包银”很出名,很荣幸能来这里走一趟,了解到“金包银”是一个非常好的构想,政府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可为什么到了最后,到了农民那里,就变得不好了呢?一个30岁福师大毕业的研究生讲到,整体设计不是很合理,二楼的住房太大,租金很贵,这样很少有人来租住,另外一点,这个工程是要大家投资,得到的只有股权没有产权,这样很少农民能够接受。目前百分之九十的房子还是空着的。
对策探讨
大多数农民在失地失海后,经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同时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更应该积极生活,挑战自我。比较年轻的可以出去学个技术,现在掌握一门技术就能吃遍天下饭,还有的可以选择去打工,因为他们年轻,应变能力反应能力都很强,许多公司正需要这样的人才。那么,相对于年长的一些老者呢,被征地后,都有养老保障金,还有的可以领取养老保险,加上土地补偿款,应该可以安度晚年了。还有一部分群体似乎对他们有些不公平,40~60岁的人,征地、征海前农民的主要来源靠种植胡萝卜、花生、水稻、紫菜、花蛤等维持生活;失去土地和海后遇到了很大麻烦,家里有在外面打工的还好,收入会减少些,但生活还可以维持。但对于一部分家庭,只依靠种植农林渔牧业为生,简直像身负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还要生存。出去打工?他们年龄相对很大了,公司、工厂很不愿意要,加上身体不允许,打工希望很渺茫。学习一个新技术?年龄这么大了,接受能力当然没有年轻人强,那怎么办?自己创业?很多农民表示没有信心,也没有这个想法。
难道40~60岁农民的压力无法解决吗,答案并非否定,办法总比困难多。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方案的。有一句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鞭策了多少人,鼓舞了多少人,也拯救了多少人。农村城市化毕竟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翔安区需要发展,需要开发,就难免会占用农民的土地,一些农民的利益确实收到了冲击,生活没有昔日那么平和,但却不能因此沉沦下去,抱怨上天对他们的不公。年轻人应该树立信念,积极生活,面对压力从容不迫,以乐观的心态去创造幸福。年长者虽然没有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但他们老当益壮,阅历丰富,比任何人都沉着冷静;中年人没有老年人的福利好,更要有承担儿女的上学费用压力,但要相信自己有资本可以生活得更好,只因为一颗不安分的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但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看法,积极乐观的人把苦难当做一段崎岖的路,走过去便是阳光大道。望着自己的家乡一天比一天美丽,自己的孩子一天比一天长大,难道不是减压的最好手段和解决压力的最大动力吗?天助自助者,只有自己去创造财富的人,老天才会帮助他,而绝不可怜那些埋怨政府土地补偿款太少,没有提供就业机会的人。
总结
五天的社会实践已落下帷幕,我的心却依然行走在翔安的路上,停留在与农民伯伯交谈的过程中。从第一天对前浯村的迷茫,到对何厝村的期望,再到对澳
头村的熟知,一路走来我对翔安区的农民由陌生走向熟悉,由茫然走向感动,他们是那么的热情,那么的纯朴,那么的善良。听农民伯伯讲政府征地开发的故事,听他们反映生活的真实写照,有时情绪平缓,有时情绪激动,有时眼角流出委屈的泪水,有时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一幅幅画面不断地出现在我眼前,一层层波浪不断地冲击我的内心,我能做到的只是和他们聊聊天,倾听他们的忧苦,安慰几句温暖的话。农民的地,农民的海终究被征去了,留下的是农民的伤怀,他们对土地的情怀就像鱼儿对水一样渴望、钟情。愿那些农民擦掉眼角的泪水,逝去心中的不悦,树立信心,乐观向上,重新振作起来,为翔安区的快速发展,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失海失地妇女调研
河西新城建设中失地妇女就业问题思考和对策
南京市建邺区兴隆街道妇联 夏玉玲
2010-06-1
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河西新城的开发和建设,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大批妇女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形成了比较庞大的妇女失业队伍,妇女就业、再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再就业问题,是失地妇女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各级组织和政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居乐业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求。做好失地妇女的就业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应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一、河西新城征地拆迁失地妇女就业现状及其主要原因
河西拆迁、新城建设过程,是妇女失地后一切生活重新调整的过程,也是他们思想观念、生活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由于种种原因,失地妇女的就业问题很难一步到位。2001年的奥体中心建设以及以后的新城区建设,河西大面积征地拆迁,仅兴隆地区5个行政村被征集体土地就近万亩,失地农民达2万多人,其中妇女近5000人。据调查统计,失去土地后,40%的妇女就业和社会保障无着落,60%的妇女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就业难成为失地妇女非常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受到外来务工人员竞岗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京有几百万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以“肯吃苦、低报酬、低待遇、好管理”的优势与当地农民竞争就业岗位。如兴隆地区河北村大小企业共有100多家,吸纳了40岁左右的外来民工近5000多人,而进企业务工的当地农民却只占很小的比例,当地失地妇女则少之又少。二是思想观念转变不及时。不少失地妇女自主性差,依赖性强,竞争意识薄弱,怕风险,缺乏闯劲,习惯于等待政府为他们介绍岗位、安排工作;爱“面子”,怕吃苦,对一些工资、待遇低的工作和脏活累活不愿干;对投资大、有风险的创业工作不敢干。三是文化水平低,大多没有技能特长。在急需解决就业问题的失地妇女中,学历大多集中在高中、职高层面上,初中毕业也占相当比例,而且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无一定的技能、特长,很难在激烈的、有一定要求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和企业由劳动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失地妇女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
二、河西新城征地拆迁失地妇女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
失去土地的农民,由于种种原因,再就业十分困难,而能进入低保的农民仅占总人口的3%。据调查发现,失地农民在搬进楼房后,收入减少了60%以上,日常开支增加20%以上,如遇到重病则致贫致穷,生活拮据。近年来,因失地致贫而上访事件剧增,仅2007年,兴隆街道接待来访困难群众245人,其中妇女147人,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1、就业机会不均等引发的矛盾。农民,特别是妇女,在失去了集就业、养老、最低生活保障为一体的土地后,不能与城里人一样获得就业机会,还要为再就业和改变生活方式而付出大量的成本,使得不少失地妇女产生了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对政府的不信任度和不满意度在增加,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2、因失地致贫而引发的矛盾。在河西新城刚开始开发时期,不少妇女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带头拆迁,但由于当时的补偿标准较低,不少家庭买了房子后就所剩无几,由于缺乏必要的就业竞争能力,失去土地后就失业,生活困难,于是她们认为是政府的拆迁导致了自己的贫困,进而不断上访,要求政府补偿她们,这不仅影响了政府正常的工作,也影响了社会稳定。
3、由于历史及传统观念的影响,造成了男女在就业方面的不平等,使得失地妇女在就业上屡屡遭遇挫折,生活状况大不如前,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失衡,进而迁怒于政府。
4、随着近几年房价的快速增长,政府征地拆迁成本在增加,拆迁政策也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这种征地拆迁不同时段政策的不一致,也导致了部分妇女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影响社会的稳定。
三、对解决河西新城征地拆迁失地妇女就业问题的思考
农民(包括妇女)有秩序地从农村走向城市,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也是加速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农民(包括妇女)离开土地,他们(她们)有理由要求和城里人一样获得工作机会和社会保障来支持未来的生活。
1、充分认识失地妇女就业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妇女科学、合理地离开土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不仅符合政府的愿望,也符合多数妇女的要求。城市化不是造就大批妇女失地失业,而是应更有利于她们富裕;不是扩大社会不公,而是应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失地妇女就业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加强就业指导,让更多的失地妇女和城里人一样,走上就业岗位,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根据失地妇女的需求、承受能力和目前条件,按分类分层保障原则,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要在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尽快把失地妇女的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基本社保项目建立起来,保证失地妇女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劳动权益、劳动安全等方面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待遇,并在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使被征地妇女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并入城乡一体化的轨道。
3、积极支持鼓励被征地妇女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对失地年女创业工作的领导和鼓励,优化政策环境,将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工作与促进失地妇女再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以“充分发挥百所妇女学校的作用,开展千名女能手创业大比武,做好万名女农民素质培训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活动,为广大失地妇女同胞就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4、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失地妇女就业竞争能力。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把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建设、社会团体等有关部门和行业现有的培训基地确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落实培训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被征地妇女的就业竞争能力。
5、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强街道、村劳动保障管理,做好失地妇女转移就业工作。街道的就业服务重在及时、准确地提供岗位供求信息,降低失地妇女就业成本。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多渠道收集企业用工信息,按期举办劳动力就业洽谈会,促使失地妇女有秩序地向二、三产业转移。
四、对解决河西新城征地拆迁失地妇女就业问题的建议
1、加强对失地妇女就业、择业观教育,提高再就业的积级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业、择业观教育内容要贴近实际、逐步深入。要开展理想、信念、观念更新教育,帮助她们认清当前就业现状和形势,帮助她们消除对再就业的恐惧、担忧、消极等不正常心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在就业教育对象上要有分类有突破。在教育方式上,要选择广泛教育、直面教育等多形式的结合。如在实践中开展的“一帮一”结对子、“与创业者座谈”等教育形式,往往能引起失地失地妇女的共鸣,收效较好,受到欢迎。同时,要积极营造关心失地妇女再就业氛围,引导全社会来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部分难就业群体及弱势群体,在短期内难以提高就业能力,难以找到合适工作,就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援助,帮助她们度过暂时的难关。
2、加大对失地妇女技术、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她们就业的稳定性。失地妇女第一次就业,定位较准确的,就业状态相对稳定。通过技术、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新起点的入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就业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业热情。
3、强化就业的信息网络,壮大就业工作者服务队伍。就业信息网络在收集发布用工、培训信息及再就业人员统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建设。就业工作者服务队伍在实施再就业工作中能很好地发挥管理、引导、示范等作用,因此,在实践中,要注意把再就业、创业的典型吸收到服务队伍中来。
4、建立“征用”和“安置”并举机制,尽量缩短就业时间差。从土地被征用至找到工作,这里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如果这个时间差过长就会损害被征失地妇女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要建立市场化的征地安置机制,在安置征地劳动力中确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的三位一体新模式,实现征地和劳动力“安置”的同步进行。主要是通过创办劳动管理中心,进行技能培训和介绍就业服务,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市场化,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吸纳被征失地妇女的良好局面,使她们在土地被征用后,就会有多个就业的选择机会,缩短等待时间。
5、制定政策调控体系,创造被征失地妇女的就业环境。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积极鼓励征地用地企业适当优先安排一定比例的征地失地妇女。对达不到规定比例的,企业应向主管部门缴纳缺额人员的安置补偿金。同时,对被征失地妇女劳动力,要及时发放《就业证》和《再就业优惠证》,让她们尽早进入城市就业市场,与城市再就业青年享受同等待遇。政府部门还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当地企业招收农村劳动力。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切实为她们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缓解失地妇女就业难的问题。
6、大力发展服务业,广辟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增加妇女就业机会。农村城市化为村级服务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农村要及时抓住这一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服务业、兴办市场,创办经济实体,投建商贸大楼、标准厂房、停车场、加油站等,增
加村级集体收入,还可通过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提供生产经营上的专业服务和社区的配套服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三产服务项目。村级服务业的发展既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壮大,也为失地妇女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因此,政府要给予相应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村集体创办三产服务项目。相信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河西新城失地妇女就业问题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第三篇:浅谈农民失地问题的解决办法
浅谈农民失地问题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的这句来自心灵的吟唱,今天读来,多么符合已经和正在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心理。这些农民是在城市与乡村的边缘和夹缝中挣扎着生活的特殊人群。
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现农民失地不失业,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公平地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消除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必须直面的问题。
一、造成农民失地的原因
1、城市化进程造成的农民失地。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加大,进城人员对住房要求的不断增加等,激化着城市空间不断东扩西展南伸北延迅速扩展,为保证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
2、为竞相发展经济导致的政府征地,农民失地。当前如果获取资本,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是各地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为了能吸引外资,许多地方通过压低投资成本来提高投资的收益率,进而吸引外地资本的进入,各地竞相设立开发区,近十几年间规划面积不仅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甚至超过台湾岛和海南省的面积。
二、农民失地后造成的影响
1、失去了稳定的生活来源。一部分农民一直以来都是以种田为主,农民种田收益虽不太高(每亩地收入约450元左右),但这部分收入比较稳定,为农民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如果农民失去了最稳定的经济来源,收入骤减,生活陷于困难,对其生活带来较大冲击。尤其是对那些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冲击更大,他们年龄偏大,没有一技之长,失去土地后成了失地农民中的弱势人群。
2、就业受到外地劳动力和城区下岗工人的冲击。近几年来,外地农民对本地经济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对本地农民劳动力的转移也形成一定的障碍。外地民工普遍年纪较轻,能吃苦,工资要求低,而城区下岗工人有专长,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本地失地农民中年龄偏大的几乎没有竞争力,年纪轻的又因待遇偏低不愿就业。
3、生活成本提高,部分农民不堪重负。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失地后就意味着生活已经城市化了,以往自己种自己吃,而现在生活用品都要到市场去买,从而增加了生活成本,造成他们的生活水平下降。虽然征地后农民得到了一定的赔偿,但土地征用赔偿还不足以解决失地以后的生活来源问题。另外由于大部分农民缺乏创业能力,补偿金只能是可熟的“死钱”,长远生计难保障。
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
要从基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构建补偿、就业、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即: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通过补偿标准,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就业优先”原则,改变传统安置方式,按照“市场引导就业、政府扶持就业、个人自主择业”的思路,加大组织领导、宣传引导和就业服务力度,帮助失地农民实施在就业;以“土地换保障”为原则,以被征地所承载农民安置的实际社会成本为依据,构建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失地农民分享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成果的长效运行机制,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一、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土地的收成时农民最基本可靠的收入来源,是家庭保障最基本的经济基础,也是农民最后的一道生活安全保障,对于失地农民应尽快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1)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机制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种解决贫困问题的补助机制,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安全网,失地农民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他们既不享有土地的保障,也不享有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是国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因此必须重视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建立。尽管现在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现在保障金的面太窄,名额有限,而且,每月30元的标准对真正失去土地的贫困农民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2)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机制
农村目前的养老方式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则,依赖子女供给的养老模式,总是具有一定的风险。农民由于文化素质较低,面临很大的失业风险,这又冲击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农民的养老问题历来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此,建立适合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将对社会稳定、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推行起动积极的作用。
(3)建立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机制
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如前所述,医学技术的进步,通过了医疗服务水平,但在保障和通过居民健康水平的同时,医疗费用大幅攀升,尤其是大病。高额的医疗费用支出,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失地农民而言,显然仍有巨大压力。因此,建立适合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也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一个基本面。
二、鼓励失地农民创业,引导征地补偿款合理利用,制定和完善关于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被征地农民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行就业
(1)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制度,通过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在土地以外的其他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大部分人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新的、适合自身条件的就业岗位。再加上园区企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等非常有限,难以达到失地农民的需求。因此,如何安置失地农民,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一成为当务之急。
(2)要持续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难题,最根本的还在于转变其思想观念,提高其自身素质,增强其劳动技能。因此,政府帮助他们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鼓励其积极参加就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努力通过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就业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尽可能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解决就业问题。培训费用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也可从土地征用款和集体积累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有条件的地方可免费培训。对于积极参加就业培训,获得技能证书、上岗工作者,政府应给予适当的奖励。
(3)搞好就业服务,设立就业服务网点。在村居设立劳动就业服务工作站,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社区内失地劳动力资源管理和就业服务工作,建立劳动力资源培训、就业档案,组织开展培训,提供就业推荐服务等。建立信息流通机制,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及时向广大失地农民发布信息。
经济学院07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学号:070201110127
吴迪
2009-12-16
第四篇: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范文]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 [摘要]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和改造拆迁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我们对关于现行农用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底层被拆迁者的维权模式两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城市拆迁失地农民
城市化是人类从落后走向文明不可抗拒的铁律,在发展过程中也积存下许多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城市建设和改造而产生的房屋拆迁矛盾已成为我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最不稳定因素之一。仔细品味以往有关拆迁研究的文章,学者们普遍持一种“结构”解释的立场,即城市拆迁的利益冲突是由于现有制度、法规或政策不完善导致的。从整体上来看,这类的研究往往政策性较浓,用的是从上而下的角度来看问题。另外一些学者则是从底层社会,被拆迁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被拆迁者的群体特征出发来分析问题,被拆迁者用“民间的智慧”对强势群体所施加的压力给予回应,把被动局面转变成为主动用自己的形式来予以反抗和斗争。在这里,我们对关于现行农用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底层被拆迁者的维权模式两方面相关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现行农用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引发的问题
现行的农用地征用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学者们从土地制度角度进行思考,指出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土地制度所有权主体的错位、土地的归属权不明确、土地使用规则不确定。在这一问题上,马良灿从土地制度分析农民维权运动,国家与农民三个方面对我国学者关于土地征用问题进行了系统考察。特别指出了在众多学者谈论中,忽视了土地征用过程中的“程序”正义原则和土地补偿中的“差别正义”原则[1]。而李世平、江美丽、孙寒冰对失地农民的收入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国农民权利贫困的角度来来探讨征地补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解释农民贫困原因[2]。
同时也有学者对政府征地这一过程进行分析解读,指出了征地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及实质。如周飞舟指出在土地征用和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主要通过财政和金融手段积聚资金,“圈地”只是“圈钱”的手段而已。因此,土地征用和转让成为了地方政府新的谋财之道[3]。
孙剑平把失去土地后的边缘农民根据社会基础不同划分为边缘农民A和边缘农民B,前者即农民身份兼工人或商人或食利者双重特征,被征用土地后所得的津贴补助成为他们更好的利用资源。后者则是农民兼无业游民,土地被征用之后他们依照原来的生活方式,没有计划的花完这笔补偿金之后陷入了绝对贫困。”笔者认为这样化分过于简单,由于不同地域农村的社会流动性和异质性存在差别,对于边缘农民的划分应有更系统的划分方式[4]。
很多学者都在文章中分析地方政府、开发商和被征地者三者间的关系。李怀就是从现行的征地制度的缺陷和征地博弈过程中的地位不平等两方面写博弈过程根源,地方政府身兼博弈规则制定者和利益追求者双重角色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寻租活动[5]。
二、底层被拆迁者的反抗形式和维权模式
关于农民的反抗形式主要是从集体行动角度来研究,也有学者从正式与非正式反抗形式来划分,以此来揭示农民反抗维权的形式,这些研究大部分是采取从下向上的研究视角,立足于农民的立场和角度来进行研究。西方研究社会运动的范式是在有组织的精英场域与无组织的底层场域之间的对立为视角进行研究的,国内学者则是中国当下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情况下分析作为一个理性人并处于弱势群体面对强势采取的积极的反抗形式,解释农民的行动逻辑。
因征地而产生的矛盾是引发农民集体维权行动的主要原因,这种维权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日常反抗”、“依法抗争”和“以法抗争”。美国著名农民研究专家詹姆斯·C·斯科特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一书中所指出的“贫困本身并不是农民反叛的原因,农业商业化和官僚国家的发展所催生的租佃和税收制度,侵犯了农民生存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公正感,迫使农民铤而走险,奋起反抗。”斯科特指出,农民反抗强权的方式不是大规模的叛乱和革命,而更多的是采用一些平淡无奇的日常武器: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诽谤、纵火和暗中破坏等。这种反抗不需要协调,它们利用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正式的网络,通常表现为一种个体的自助形式,它们避免直接地、象征性地与权威对抗[6]。
对此,国内学者罗英豪对此逻辑表示认同,认为反抗压迫、追求社会公正和尽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农民社会反抗逻辑的真谛。在此逻辑下,农民更多的使用具有隐蔽性和伪装性的“日常形式”的“非正式反抗”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这些“日常形式”的“非正式反抗”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农民带来现实利益的同时,也往往容易形成一定的政治风险。这一点对转型期的中国有一定的启示[7]。
周艳的文章具有代表性,把农民利益两种方式手段,即正规的体制内利益表达手段和途径(如上访)和非正规的体制外利益表达手段(如集体对抗)兼顾来描述分析,最后提出要健全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最终达到社会最优状态
[8]。应星以草根行动者为研究对象,认为草根行动者是有着自身独特行动目标和逻辑的行动者,拓展了对“依法抗争”概念的理解,并批判了国内目前流行的农民群体利益表达已进入“以法抗争”新阶段的观点[9]。
失地农民的日常反抗形式和维权方式,身处弱者的位置采用“韧武器”的长期反抗形式。折晓页在文章中解释了被征地农民“交换”的缘起和期内在的意义,在乡村社区的互惠伦理,以及农民的生存的保障道义[摘要]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和改造拆迁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我们对关于现行农用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底层被拆迁者的维权模式两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城市拆迁失地农民
城市化是人类从落后走向文明不可抗拒的铁律,在发展过程中也积存下许多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城市建设和改造而产生的房屋拆迁矛盾已成为我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最不稳定因素之一。仔细品味以往有关拆迁研究的文章,学者们普遍持一种“结构”解释的立场,即城市拆迁的利益冲突是由于现有制度、法规或政策不完善导致的。从整体上来看,这类的研究往往政策性较浓,用的是从上而下的角度来看问题。另外一些学者则是从底层社会,被拆迁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被拆迁者的群体特征出发来分析问题,被拆迁者用“民间的智慧”对强势群体所施加的压力给予回应,把被动局面转变成为主动用自己的形式来予以反抗和斗争。在这里,我们对关于现行农用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底层被拆迁者的维权模式两方面相关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现行农用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引发的问题
现行的农用地征用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学者们从土地制度角度进行思考,指出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土地制度所有权主体的错位、土地的归属权不明确、土地使用规则不确定。在这一问题上,马良灿从土地制度分析农民维权运动,国家与农民三个方面对我国学者关于土地征用问题进行了系统考察。特别指出了在众多学者谈论中,忽视了土地征用过程中的“程序”正义原则和土地补偿中的“差别正义”原则[1]。而李世平、江美丽、孙寒冰对失地农民的收入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国农民权利贫困的角度来来探讨征地补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解释农民贫困原因[2]。
同时也有学者对政府征地这一过程进行分析解读,指出了征地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及实质。如周飞舟指出在土地征用和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主要通过财政和金融手段积聚资金,“圈地”只是“圈钱”的手段而已。因此,土地征用和转让成为了地方政府新的谋财之道[3]。
孙剑平把失去土地后的边缘农民根据社会基础不同划分为边缘农民A和边缘农民B,前者即农民身份兼工人或商人或食利者双重特征,被征用土地后所得的津贴补助成为他们更好的利用资源。后者则是农民兼无业游民,土地被征用之后他们依照原来的生活方式,没有计划的花完这笔补偿金之后陷入了绝对贫困。”笔者认为这样化分过于简单,由于不同地域农村的社会流动性和异质性存在差别,对于边缘农民的划分应有更系统的划分方式[4]。
很多学者都在文章中分析地方政府、开发商和被征地者三者间的关系。李怀就是从现行的征地制度的缺陷和征地博弈过程中的地位不平等两方面写博弈过程根源,地方政府身兼博弈规则制定者和利益追求者双重角色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寻租活动[5]。
二、底层被拆迁者的反抗形式和维权模式
关于农民的反抗形式主要是从集体行动角度来研究,也有学者从正式与非正式反抗形式来划分,以此来揭示农民反抗维权的形式,这些研究大部分是采取从下向上的研究视角,立足于农民的立场和角度来进行研究。西方研究社会运动的范式是在有组织的精英场域与无组织的底层场域之间的对立为视角进行研究的,国内学者则是中国当下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情况下分析作为一个理性人并处于弱势群体面对强势采取的积极的反抗形式,解释农民的行动逻辑。
因征地而产生的矛盾是引发农民集体维权行动的主要原因,这种维权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日常反抗”、“依法抗争”和“以法抗争”。美国著名农民研究专家詹姆斯·C·斯科特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一书中所指出的“贫困本身并不是农民反叛的原因,农业商业化和官僚国家的发展所催生的租佃和税收制度,侵犯了农民生存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公正感,迫使农民铤而走险,奋起反抗。”斯科特指出,农民反抗强权的方式不是大规模的叛乱和革命,而更多的是采用一些平淡无奇的日常武器: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诽谤、纵火和暗中破坏等。这种反抗不需要协调,它们利用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
正式的网络,通常表现为一种个体的自助形式,它们避免直接地、象征性地与权威对抗[6]。
对此,国内学者罗英豪对此逻辑表示认同,认为反抗压迫、追求社会公正和尽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农民社会反抗逻辑的真谛。在此逻辑下,农民更多的使用具有隐蔽性和伪装性的“日常形式”的“非正式反抗”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这些“日常形式”的“非正式反抗”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农民带来现实利益的同时,也往往容易形成一定的政治风险。这一点对转型期的中国有一定的启示[7]。
周艳的文章具有代表性,把农民利益两种方式手段,即正规的体制内利益表达手段和途径(如上访)和非正规的体制外利益表达手段(如集体对抗)兼顾来描述分析,最后提出要健全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最终达到社会最优状态
[8]。应星以草根行动者为研究对象,认为草根行动者是有着自身独特行动目标和逻辑的行动者,拓展了对“依法抗争”概念的理解,并批判了国内目前流行的农民群体利益表达已进入“以法抗争”新阶段的观点[9]。
失地农民的日常反抗形式和维权方式,身处弱者的位置采用“韧武器”的长期反抗形式。折晓页在文章中解释了被征地农民“交换”的缘起和期内在的意义,在乡村社区的互惠伦理,以及农民的生存的保障道义
第五篇:农民失地目录 - 副本
目录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表现.........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失地农民的就业率偏低.............错误!未定义书签。
1、失地农民自身的文化技能、心理等因素的限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2、政策性因素的限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地开发、交易、占用、补偿问题上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错误!未定义书签。
1、制度保障乏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2、缺乏统一规划,“城市病”现象严重......错误!未定义书签。
3、失地农民的法律意识相对缺乏,维权能力受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针对失地农民的相关制度、政策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错误!未定义书签。
1、社会保障不到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2、农民失地后,缺乏有效的培训和就业指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中介机构缺位明显...............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途径...............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与经营性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逐步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推行高效公正的征地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建立科学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