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建议
中国产业信息网-免费调查分析报告
2012年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建议
内容提示: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建议:
(一)统筹规划指导,整体设计布局。
(二)政策补贴扶持,产业规范引导。
(三)加快体系建设,增强链条管理。
(四)培育产业主体,提高组织化。
(五)依靠科技促进产学研结合。
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以生产地的农产品集贸市场、城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大型农产品骨干批发市场、城市居民区农贸市场与超级市场,连锁超市以及社区服务便利店等为网络的遍布城乡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产品流通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我国农产品流通仍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流通效率低,流通成本高企等问题,解决我国当前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促进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不能单靠简单的流通渠道压缩,而要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进行统筹规划、整体设计、政策扶持、产业引导、流通体系建设、产业链条管理、产业主体培育、市场交易方式创新,才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破茧之路。中国产业信息网分析:
(一)统筹规划指导,整体设计布局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建立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总体指导思想。
在市场经济规律下,以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农产品资源科学合理配置为目标,提高农产品流通产业化经营水平。
在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大市场背景下,实现我国农产品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形成我国农产品产、供、销的科学机制与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和提高农产品流通社会化服务水平。
农产品流通体系设计,必须充分满足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诉求的平等实现,努力创造平等的贸易机会,维护农产品的卖权,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生产,进而达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建立科学的农产品生产、供应与定价体系,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供给安全保障与农产品自主定价权。
(二)政策补贴扶持,产业规范引导
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与产业引导的力度,推动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首先,要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的财政投入,提高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在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中的比重,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农产品流通产业资金在国家信贷资金总量中的比重。
其次,要加大对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税收减免力度,如以服务为目的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予以税费免除,以盈利为目的的农产品流通企业享受低税率等优惠的税收政策。
再次,要支持农产品流通方面各类相关标准的组织编制工作,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各项法律法规,实现对农产品流通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培育贸工农、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和中介组织。
最后,要主导设立农产品流通投资基金,用于支持类似于“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程”等具有公益性的农产品流通项目,引导社会投资流向农产品流通产业。
中国产业信息网-免费调查分析报告
(三)加快体系建设,增强链条管理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标准化建设。
一要制定农产品生产标准,配套相应的质量检测、认证与监督措施,保证地头收购时农产品附带有完全的生产质量信息。二要制定不同农产品分级分类标准,在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农产品外观等物理特征进行分级分类,确保物流伊始能够根据细分市场制定分级配送计划,降低无效物流发生的几率。三要制定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储运标准,在包装、标签、温控等方面实现物流全过程的无缝对接,减少农产品运输耗损。
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拓展流通产业增值空间。加强、培育具有较高组织化程度的农民生产者、中间商或供应商、零售终端,有针对性地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经济组织、中间商和连锁超市组建供应链,通过经验积累、典型示范、应用推广实现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培育。
(四)培育产业主体,提高组织化
当前,我国农产品从产地与销地批发市场到零售终端的物流链上承载着80%的农副产品物流量,链条的核心是批发市场,并连接农产品经纪人、物流企业、仓储企业及零售终端。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我国现有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进一步规范批发市场准入,鼓励、支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产品物流链的快速反应能力,缩短信息流的传输时间,减少物流损耗,提高物流效率。另一方面,要增强批发市场的附属配套设施及功能,提高批发市场的仓储配送能力,在仓库占地及建设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引导资本以批发市场为依托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规模大、辐射广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
此外,要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中的经销商实现公司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鼓励流通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扶持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和其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竞争力。
(五)依靠科技促进产学研结合依靠现代信息与物流科技技术,进一步打造和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建立多层次、多区域、不同规模的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信息平台。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终端的物流管理水平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终端消费的高效流通,让市民得实惠,农民得效益。
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力度,加快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应急供应保障、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追溯等关键技术、设备的研发创新,并在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企业进行集成示范应用与推广。加强农产品流通科技的国际交流合作,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的具有强大科技支撑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第二篇:农产品流通发展报告
农产品流通调查报告
一 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目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农产品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越发突出,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入流通领域。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价值,发展农产品物流业,成为除了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
在中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意识影响广泛,而对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和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作用认识不足,更没有形成农产品物流完整的体系框架。农产品物流已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对农产品物流的理论探讨严重匮乏。本文在界定农产品物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农产品物流的意义,针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对策。本报告结合全国农产品流通发展形势从黄岛区农产品流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主要农产品及流通现状、农产品流通发展现状及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和今后流通发展对策及建议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概括。
二、农产品市场现状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现状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种植面积大,当季和反季节农产品品种丰富,价值13亿多消费人口和出口贸易等需求,迫使我国农产品流通和物流要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所以农产品在流通方面就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全国性农产品物流模式,这种模式的大物流支持了农产品的大流通、大消费,进而促进了农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大生产。不同的农产品的全国性物流已成为我国鲜活农产品商品化的原动力。
2、区域性农产品物流模式,这是相对于全国性物流模式而言的,是建立在区域型流通模式发展需求之上的。其主要特点是(1)品种多,二数量相对较少,即一车装多品的概率较多;(2)多有产地市场向区域型中转市场集中,然后再向区域型消费市场配送;(3)除本区域农产品物流外,也有一部分来自于跨区域市场的农产品,通过区域型中转市场,再实现区域内物流或配送;(4)受运输距离、区域间农产品流通竞争、物流服务半径的商业竞争环境及农产品流通成本等条件制约。
3、中转型农产品物流模式,可在中转农产品批发市场对需要重新包装、整理、加工、集货的农产品进行相应的流通流通加工。目前我国最大的中转型农产品物流市场是山东寿光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这类市场物流的主要特点是将运达的单品种整车产品进行交易后,再根据不同方面的需求卸货、选别、充货、整理、包装后,重新装车,形成少批量、多品种的中转型运输配送,其所用工具以大型货车为主。
(二)黄岛区农产品流通现状 配送情况
青岛和田食品有限公司黄岛冷库2007年4月建成,位于青岛港前湾港(国际航班主码头)5公里,距火车站7公里,公路连接青岛胶州湾高速、同三高速、滨海大道、204国道等主要交通干道,为广大客户节省了大量的陆路运输费用。冷库容积1万吨,加工车间按照2006年欧盟水产品加工要求标准设计、建造标准,加工车间面积1800平方米,厂区面积16426平方米。交通便利、物流畅通、非常适合冷冻水产品,肉食品以及蔬菜的加工和储存、物流,更为进料加工及出口企业节省相当可观的运输费用。冷库的建立有力的促进了黄岛区农产品批发销售的发展。
2、产品批发市场
我区批发市场主要有两个:扒山集市场、辛安集市场。两个市场地理位置处于人员密集区域,交通便利,农产品的年交易量占整个黄岛区总交易量的50%。
三 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物流量大面广,其自然分布的区域性与消费需求的全国性以及国际形势是现阶段农产品物流的一个重要前提,当前,我国农产品的物流发展总体呈现以下几个问题,它们也是黄岛区所亟需解决的困境。技术落后
农产品物流组织有多种形式,共同组织着我国大规模的农产品物流,但农产品物流技术明显落后。
交通与通讯基础设施方面。
农村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导致农产品在途时间长,运输损耗大,鲜活度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信息网络设施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大。3 农产品生产物流方面。
除少量企业化生产物流量较大外,大多由个体农户生产或从事,每户承包土地不多,耕种或养殖物流量小。
农业供应物流和农产品销售物流的主体方面。
主体繁多,包括供销系统、粮食系统、农业系统农产品市场及其它农业物流主体,市场秩序较乱,整体上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市场主体的培育状况不容乐观。5 农产品运输、仓储及装卸方面。
运输设备和技术滞后,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特种仓库比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库等严重短缺,农民散藏、混藏甚至露天堆放的现象相当突出。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叉车、托盘、货梯、升降平台、巷道堆垛起重机等装卸设备数量极其有限。6.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
物流资源丰富,但农产品物流相关的部门行业条块分割严重,致使资源难以整合,其结果是农产品物流企业数量供过于求,但服务质量又满足不了市场需要。7 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和布局方面。农产品市场培育滞后,远不能适应当今供求质量提高的新阶段需要。具体说来,结构不合理,城乡农贸市场多,无效物流比例惊人,给城镇的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和市容管理造成了巨大压力;批发市场不足,生鲜连锁经营超市太少;缺乏综合服务功能,拥有储藏、加工和信息开发利用能力的市场为数不多,交易方式落后,网上成交、电子结算卡的运用仍处于试用阶段;农产品市场的规划和布局存在着不尊重商品流通客观规律的现象,市场应有的功能难以释放。8 农产品物流需求市场方面。
农产品物流市场潜力巨大,但专业化物流服务理念滞后,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表示怀疑,担心产品安全,自营物流比例过高,物流非合理化状况突出,物流发展面临市场需求约束。9 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产品质量低、加工及保鲜技术落后、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和缺乏品质检验手段及食品安全保证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10 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危机管理意识薄弱。
对“禽流感”型的公共卫生事件给农产品物流造成的影响和由此引致的“物流中止”或“逆向物流”认识不够,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
四 改善农产品物流的建议分析 1 针对全国农产品问题的对策
(1)提高农民素质,增强现代物流意识。
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提高农民素质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应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切实转变单一运输经营的观念,彻底转变“小而全,大而全”和自货自运的经营模式。运用系统优化原理、最小总成本方法、供应链管理等物流方法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2)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
农产品物流业是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的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和便利与否,因而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发展物流业的基本要求。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要做好这方面工作,须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以及产地、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3)打造现代农产品SCM模式。
农产品供应链包括从育苗到大田管理、农畜产品加工、保鲜直至流通、市场销售、废弃物回收等所有流程,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和标准化等因素影响着农产品供应链的始终。“市场信息指导+种业公司+农业科技推广+农资连锁经营+整合型生产物流机制+食品安全认证与标准化”模式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该环节一般可分为产前物流、产中物流和产后收获物流三个阶段。“信息指导+种业公司+农业科技推广+农资连锁经营”是打造农产品供应链的前提,应鼓励农民成立生产协作小组,尝试实施整合型生产物流机制,将区域内的农作物耕作、田间管理及农产品的收获、加工、存储等作业形成的物流统筹由共同机制运作,引入HACCP和ISO14000系列标准等认证,确保食品安全,着力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链。
(4)政府应为改善农产品物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府在促进农产品流通过程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发挥积极作用,明确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并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同时,在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障,推进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的进程,健全行业法规,加大管理力度,保持适度竞争,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5)协助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各种形式物流组织实体。
物流企业和组织是发展农产品物流业的关键环节,应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办法,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尽快培育一批农产品物流组织。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内部各环节的整合优化,积极引进和借鉴发达地区和国外物流企业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充分利用运输、商业企业在市场信息、销售网络和运销经营等方面的特长和优势,组建自营物流企业。这也能充分实现农业产业化一体化的经营战略,使各产业链结合的更加紧密。同时,扶持农村营销大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支持、鼓励农民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和自办购销组织,推进供销社改革,发挥其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鼓励各组织之间的联合,运用管理和信息技术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兴办第三方物流,使其更加有效的服务于农业的生产。(6)不断提高农产品物流技术。
整个物流链条上,技术的创新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因此,要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在生产上要大力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把标准化贯穿于产前的种子、种苗、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的选用,产中的栽培、饲养等技术规程,到产后的加工、包装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为农业产出、产后各个环节的进行做好准备。还可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稀产品,加强品牌推广和扩展,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认知度,形成一批农产品的强势品牌,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畅通。二是要提高加工、包装技术。包装除具有保护功能和促销功能外,还是连接农产品市场利润和物流成本的结合点。因此,要在农产品的精加工和包装上狠下功夫,积极采用新型的保鲜技术,延长农产品的储藏时间,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三是要积极运用现代营销手段。要在抓好传统销售方式革新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应用现代销售手段。鼓励龙头企业或销售公司在大中城市特别是在沿海沿边口岸设立流通加工和销售网点、对外窗口,发展代理商,建立直销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配送等形式。积极运用拍卖、代理等现代交易方式。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化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购买、消费方式也会发生巨大变化,网上购买的比例会逐步增加,要适应信息化、网络化趋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网上交易。(7)加快对农产品物流专业人员培训。
物流教育体系应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为物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员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只有理论和实践真正得到良好的结合,物流业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高水平的物流教育培训体系,才能保证物流业专业人才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一些物流专业应根据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加快对农产品物流专业人员培训,建立农产品物流教育培训中心。
(8)积极开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业。
目前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展状况,由于本身实力较弱、市场占有率较低、筹集资金能力差,组建自营物流组织,难免会回到“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组织形式,不仅巨额固定资产投入吃不消,即使设施完备,也会因农产品季节性生产造成在产品销售淡季大量设备闲置。再加上农产品自身特殊性决定的无论其在加工业、仓储业还是运输业都有着不同于工业产品的较高要求。而且,如果企业内部信息网络不完善或者管理能力不高,还会出现部门间难协调,不利于整个企业共同利益的获得,因而应鼓励农业加工企业、仓储业和运输公司等不同的独立组织进行联合,发展第三方物流,使得在农产品仓储业、加工业、运输公司、配送中心以及零售商等各部门之间,形成表面上是各个独立的组织实体,而实际上却是由他们联合而成的一个以信息技术作为他们的桥梁和纽带的虚拟大组织。在这个大组织中,各个成员都能够得到管理和信息的共享。由于不同合作伙伴的合作目标是降低物流有关的成本并提高整个运营系统的效率,各成员之间可以集中精力开发其专门领域的潜力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又通过合作来降低整体的成本。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且可以达到各相关部门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解决了一直困扰着农业发展的农业资金长期短缺的问题。
(9)注重农产品的加工开发。
农业最大利润领域是加工开发环节。在此应特别注意的是农产品的开发加工要多样化:一是从空间上看除了常见的品种外,多发展“名特稀”产品;二是从时间上看,多发展反季节农产品;三是对同种产品开发出多用途,以适应不同的消费需要;四是对同种产品分成不同的等级以适应不同的消费档次;五是要实现农产品的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形成梯次开发。如小麦的一次加工成粉,二次加工成食品,相应下角料成饲料等,从而达到农产品的增值。(10)推进农产品流通国际化。
随着中国加入,国内市场将受到国际物流集团的分割和冲击。由于国内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较弱,应利用世贸组织协议,积极促进一些有条件的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外贸企业密切协作,借助于外资从事现代物流配送,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两大市场”,进一步延伸物流链,增强核心能力,从而尽快推进农产品流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对黄岛区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建议
(1)推动全区内流通体系建设,健全区域内农产品市场体系。一方面支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等扶持政策,发展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农产品流通新途径,缩小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发展从农田到餐桌的鲜活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民收入。
(2)规整农产品流通环节。首先,建立平价超市和商店,减少中间流通费用,让农民直接进入超市,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的试点;其次,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在逐步规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农产品行业在本区基本处于微利状态。由于农产品具有易腐烂性、价值易逝性等特点,过多的流通环节,将造成农产品损耗过高;最后,出台专门政策,依托开发区的有力态势,促进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
(3)价钱对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和使用监管,建立可追溯系统。黄岛区的绝大多数农产品都是散装上市,既无包装,也无标识,更没有商标,消费者无法辨认市场销售产品质量好坏,而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很难追究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所以建立可追溯系统,配备电子交易卡十分必要,这样可以跟踪产品从哪里来,批发到哪里去了,将品种、价格等信息存入档案,如果农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4)提高消费者质量意识,将理性消费和合理维权转移给政府,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
五 报告总结
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正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需要不断的经过调研发现问题,进而解决并不断进行改善。而作为开发区的黄岛,正处于变革的风口浪尖,所以更要做好农产品流通体系改革完善的工作,改变农产品流通发展落后的面貌。
第三篇: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摘要:在分析当前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农业部修订实施的2008-2015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总体规划和16个优势农产品分品种具体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期早日构建起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我国优势农产品快速、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优势农产品;制约因素;发展目标;对策建议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做大做强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对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支撑国民经济平衡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作者针对当前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制约因素
1.1设施薄弱,优势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水缺,人增地减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数是20世纪60、70年代完成的,多年超负载运转,损毁严重,减灾抗灾能力较差。目前主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配套率不足70%,中低产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以上。虽然国家对农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投资比重和总量仍然比较低,还没有形成良性的稳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
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比较低,畜禽圈舍建设落后,重大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粪便与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农产品交易、仓贮、物流等方面基础设施滞后,阻碍着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
尽管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但大豆、食用植物油、棉花等农产品产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2000-2007年,我国国内大豆产量由1 530万t下降到1 273万t,大豆进口量由1 042万t上升到3 082万t,年均增长16.7%,大豆进口依存度由48.1%提高到78.7%。2007年我国直接进口食用植物油823.6万t,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低于国际安全警界线。
2008年直接进口食用植物油816万t,进口大豆3744万t、油菜籽130万t,2009年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在1 300万t左右。棉花消费需求受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带动,国内产需缺口不断扩大。2002年我国棉花进口量18万t,2006年快速上升到364万t。2007-2008年棉花进口量分别为246万t和211万t。硬质面包小麦、软质饼干小麦等仍需大量进口。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双增长,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连续9年增长,但进口增幅远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已成常态[1]。
1.2科技含量低,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待提高
新中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农业科技贡献率由“一五”时期的19.9%提高到“十五”末的48%,2009年增至51%,但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也远远落后于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科技投入比例偏低,总量偏小。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不高,运行体制有待完善,科研、教育、推广衔接有待进一步改善。地区之间农业科技事业发展不均衡,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实用技术成果转化率较高,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较低。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任务繁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
长期以来我国注重农产品数量增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不够。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
品使用数量急剧增长,化肥、农药、兽药的残留和激素、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消毒剂的毒害作用越来越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食用品质和质量安全。受工业“三废”的影响,部分农产品产地环境遭受水、土、气等方面侵袭和污染,造成有害成分超标,对食品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近年来出现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瘦肉精**等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敲响了警钟。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监管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重大转变,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面监控,确保食用安全的重任[3]。
1.3组织化程度低,优势农产品产加销有待改善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扭转了我国农产品长期紧缺的局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仅仅用于自己消费,更主要用于市场交换,尤其加入WTO以来,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仅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而且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国千家万户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生产,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社会分工不明确,难以实现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目前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入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比例分别是35%和13%,处于较低水平。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的能力比较脆弱。近年来,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势头良好,但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亟待科学引导和大力扶持。
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多年来仍然以原料或者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相对落后,产业链较短,优势农产品产后转化增值优势发挥不充分。受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脱节的影响,我国食品出口贸易在占有相对优势的同时,国际竞争力已呈现减弱势头[4]。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薄弱,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贮存、消费等环节损耗比例偏高,优势农产品的市场均衡供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发展目标
2008年8月,农业部修订实施《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在原来规划的基础上,将牛羊肉拆分为牛肉和羊肉2个优势农产品,增添了马铃薯和天然橡胶2个优势农产品,并在全国调整划定了16个优势农产品的58个优势区域。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4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16个优势区域,强调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豆和油菜2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7个优势区域,从国内食用植物油供给不足的实际出发,强调提高自给率;棉花、甘蔗和天然橡胶3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9个优势区域,强调提高国内供给能力,突出保障产业安全;苹果、柑橘和出口水产品3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10个优势区域,强调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继续扩大出口;肉牛、肉羊、奶牛和生猪4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16个优势区域,强调转变养殖方式,保障基本供给。针对部分优势农产品的优势区域在空间上出现重叠现象,提出了复合产业带的概念,并指明了各类复合产业带的发展方向。
2009年2月,农业部编制完成并发布规划期为2008-2015年的16个优势农产品分品种的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全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总体规划到分品种规划体系基本形成。通过区域布局的优化,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在区域农业功能、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农业体系构建等5个方面得到强化,提高优势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优势区域对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能力。到2015年,形成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生产重点县(市、区、旗、团、场),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的现化农业产业示范区。
3对策建议
3.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出能力
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确保全国耕地1.2亿hm2和基本农田1.04亿hm2的红线不得突破。建立有效的土地培肥激励机制,不断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抓住国家财力增长和扩大内需的机遇,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强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农田水利和农村交通设施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增加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加快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推进动植物育种、农业机械化、农田节水、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农产品加工贮藏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一些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初步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解决农业生产缺水问题。搞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大植物保护、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渔政渔港等建设力度。加快中小型农田水利、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通过多种途径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业、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现代畜牧水产业,发展壮大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加大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启动实施粮食战略工程,积极开展优势区域的粮食核心区和后备区建设,全面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养殖业为重点,推进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农村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打造一批优势农产品的名牌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出口基地。加速先进适用农机具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优化装备结构,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分工合理、产业体系完备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
3.2加快科技创新与进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继续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开展动植物遗传育种、栽培和养殖、病虫害防治、营养、产后处理与加工、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研究,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特色二三产业、农民创业和农村带头人为重点,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发展道路,力争到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前列,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5]。
围绕种养业良种、投入品安全使用、生产操作规范、农兽药残留限量、产地环境保护、产品等级规格、包装贮运等为重点,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积极发展名牌产品,提高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优势产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对危险性疫病的防范和控制能力。率先在优势产区建成符合国际惯例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种植业非疫病生产区,推动我国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工作,建立从田间到市场全过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
3.3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产加销对接
充分发挥产业协会在分析产业发展动态、开展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交流行业信息、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维护生产者和相关企业利益方面作用,推动我国优势农产品生产、加
工、贸易、消费等环节的协调发展。培育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通过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分享到更多的产业化经营成果。鼓励、引导和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扶持发展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互助服务和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倡导以社会化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市场服务。
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优势区域种养业与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效对接,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进程。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优势产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加强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促进优势农产品的转化增值。鼓励农民创办运销组织,发展农业经纪人队伍,扶持农产品营销龙头企业发展。
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开展农产品产品拍卖、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和订单农业、网上销售、直销配送等新型营销模式。鼓励各类优势农产品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展示,逐步形成培育品牌与品牌促进的良性循环。建设功能齐全、反映敏捷的优势农产品信息网络系统,协调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和进出口贸易,立足国内实现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利用国际贸易调剂余缺。
3.4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促进产品产业升级
继续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增加农民的收益。逐步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全面落实国家对粮食、油料、肉类、奶类等农产品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优势农产品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巩固、完善和强化水稻、生猪等现有农产品补贴政策。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补贴品种和补贴标准,制定补贴办法。各级政府切实增加农业投资比例和总量,加大对优质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民收入性补贴政策,加大技术应用性补贴和生产性补贴力度。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加强农业支持保护,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和国家临时收贮政策,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保护生产者正当权益。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做好农业贸易谈判和涉农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工作,确保国家农业产业安全。
:
第四篇:流通产业发展的环境
流通产业发展的环境、问题与创新机制
内容摘要:新的发展理念使我国流通产业得到了普遍发展,交易规模和数量不断激增,流通产业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完善,培育了新型的流通产业业态,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日益显现。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流通产业发展理论仍有待于不断深化,产业集中度、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成为制约流通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论述了发展流通产业的必要性,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发展理论创新、运营机制创新的策略,旨在为流通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流通产业,流通方式,流通费用
引言
新的发展理念使我国流通产业得到了普遍发展,交易规模和数量不断激增,流通产业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完善,培育了新型的流通产业业态,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日益显现。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流通产业发展理论仍有待于不断深化,产业集中度、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成为制约流通产业发展的瓶颈。流通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流通业的健康发展与否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对流通产业的大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流通业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流通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机制。
发展流通产业的大环境
流通产业是指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服务经过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流通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的流通过程。狭义的流通产业是指批发、零售、餐饮和物流等四个产业,广义的流通产业则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所伴随的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转过程。在我国,流通产业已经涵盖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电子商务业,以及特许经营等生活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性、支柱性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1.6%,拉动GDP增长达4.5个百分点。流通业不仅促进了不同区域和行业物质流、资金流的加速流转,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还在吸纳大量就业人口、促进社会安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流通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4万亿元、餐饮业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吸纳就业人口13000万人。可见,流通企业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消费流的协调与统一,是一个重要的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提高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更加科学化、组织严密的流通产业业态;完善流通产业发展环境和政策体系,形成规范、安全、健康的消费市场。流通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流通产业体系不健全
我国流通产业分布不合理,出现城市和农村分割断裂、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不发达地区分割断裂的现象。流通网点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流通网点分布少,产业发展缓慢。城市流通产业比较发达,产业门类也比较多样化;农村、流通产业不发达,产业流通业仅限制在农贸产品、基本生活用品领域。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优化全国流通网络布局,建设完整的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是当前流通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另外,我国流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企业管理混乱的现象。企业扩大规模的方式主要是单体扩张,但是在发展规模受限的情况下也造成产业集中度低,企业间没有形成紧密的关系和产业链条,仅仅是以简单的供求关系来维系。这种松散的关系极不稳定,容易导致行业、区域、企业之间相互分割和封锁,影响流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流通手段和方式落后
在现代流通产业发展过程中,基本沿袭了传统的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方式,经济投入严重
不足,流通渠道狭窄,流通手段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流通产业发展的障碍。例如,2009年我国在流通产业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改善方面的投入仅占全部投入总资产的0.3%,这和美国在流通领域的投入10%以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广大农村还有很多地方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交通运输、物流配送等保障措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些问题亟待解决。虽然全国部分大城市已经具备了潜在的电子商务市场环境,但是流通方式也仅停留在网上下订单、用户购买支付、物流配送这一过程,这与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相距甚远。
(三)流通产品储备和预警机制不健全
目前,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流通产品生产能力与以往有了很大提高,物流运送方式有所增强,商品流通速度加快,这也对传统的大生产、大仓库物质储备概念产生了影响。很多流通产业生产方式实行按需定制生产,这种产销一体的生产方式避免了产品过度生产造成囤积浪费的现象,也加速了资金的周转和使用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流通产业商品储备制度不健全,缺少对市场运行的分析和预警机制,迅速集散应急商品的能力不强,紧急时刻影响市场供应。
(四)流通企业质量和责任意识不强
很多流通企业缺乏科学发展规划,没有适时的引入国外的、先进企业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停留在家族企业和小作坊式的生产阶段,企业的流程和质量追溯体系不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加强商品流通企业准入制度和质量监管,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建设安全诚信消费体系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流通产业的创新机制
在当前经济增长面临转型,宏观经济寻求深层次发展的背景下,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流通产业要进行流通产业理论创新、运营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流通产业理论创新
加快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更新流通产业发展理念,是解决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我国必须突破计划经济时代以管制为主要分配形式的流通体制,建立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开放的产业流通体制。必须突破传统观念中“重视生产、轻视流通”的错误认识,发挥商品交换和流通在社会大生产中的作用。建立市场经济交换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框架体系,丰富商品流通产业形态。支持有实力的流通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同时还要鼓励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多发展中间代理商来拓展盈利空间。代理商要在产品流通的多个环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拓展盈利空间,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价格积压方面。要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和市场准则,研究流通产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创新流通产业发展方式。
目前,流通领域的竞争已经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加强流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多层次、多规格、复合型的人才队伍意义重大,例如电子商务人才、营销管理人才、物流专业人才、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人才,以此来提高流通企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促进流通产业的专业化发展。
(二)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要优化和调整流通企业产业结构,在流通产业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空间网络结构、规模结构、市场结构、业态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挖掘流通市场潜力,创新多种经营方式,如批发交易、零售交易、现金交易、信用交易、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经销、代销、租赁、拍卖、单店、连锁等形式。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发挥中心城市及其城市交通枢纽、生产基地和大型商品集散地的带动作用,构建全国统一的流通市场。特别是在农村积极培育商业流通网点,拓展农村专业物流配送机构,建立一条农产品进入城市和城市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渠道和对接机制。还要建立循环消费理念,加强对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商品的流通准入管理,建立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酒类、中药材、农资等商品流通
追溯体系和商业检测制度,形成覆盖准入、监管、退出的全程管理机制。力争为广大群众提供节能环保的工业产品和安全绿色的生活产品,使广大群众能够安全消费、放心消费。
(三)提高流通产业信息化水平
加快流通领域技术创新,大力推广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普及和深化电子商务应用,完善认证、支付等交易支撑体系,提高商品仓储、采购、运输、订单的一体化运行。发挥资源整合作用,推进流通产业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完善信用信息采集、利用、查询、披露等制度,推动行业管理部门、执法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征信机构、金融监管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共享,促进流通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培育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培育大型商业流通企业,加强流通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进行企业品牌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最终增强流通企业竞争力。2009年国美电器、百联集团、苏宁电器、大商集团入围全球零售250强,这些大型流通企业的发展途径就是通过资源整合,形成行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必须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吸纳科学技术的能力,积极推动流通市场创新。
(五)完善流通企业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
很多流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缴纳很多费用,这些费用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很大,这严重制约了流通企业的发展,国家应该对特定的流通企业积极推进税收改革,给予必要的税收支持。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或者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建立和完善促进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的税收政策,促进流通企业向生活化、生态化、品质化方向转变。目前,我国正处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现有的法律法规远远不能满足流通产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完善流通企业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完善流通企业的行业标准,创造全面、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是促进流通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六)健全监测和信用评价体系建设
商业流通产业是一种开放型、交换型的产业,在各个区域、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之间流动的不仅是物质和资金,信息和技术的流动也是商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相关部门有必要针对零售生活用品、电子商务、基本居民服务、重点生产资料等领域建立在线数据应用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科学规范的流通数据调查统计分析和信息共享机制,还应扩大城乡市场监测体系覆盖面,优化样本企业结构,推进信息采集智能化发展,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及时,从而提高流通行业发展
宏观调控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同时,还应该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建立流通企业管理信用评价体系,帮助流通企业规范管理、快速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流通业已经升级为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我国应加强流通产业发展理论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调整和优化流通结构,拓展流通企业的流通渠道,加强流通领域基础平台建设,缩减流通领域交易成本和费用,完善流通领域的政策和法规,创造安定和谐、竞争有序的开放环境,形成流通发展与消费增长的良性机制。
作者简介:
李大颖(1982.10-),女,河北人,汉族,北京城市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
范文晶(1977.1-),女,汉族,北京城市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学历。
Reference.Zhang Yahong.Internal circulation enterprises existing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J].Chinese foreign, 2012(11)horse Huanyu.Foreign enterprises in circulation affects our country speeding expanding
[J].commercial age, 2012(25)Han Zhicheng insisted Scientific nmfgj.com/88yulechengOutlook on Development foster Competitiveness--tobaccocirculation enterprises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oad [A].China Tobacco Society Symposium 2006 [C], 2007yuan.At present our country enterprise property rights circulation problems and solving theway [A].“Ginza Cup” essay and “modern property rights system reform” seminar set
[C], 2004
第五篇:我国农产品流通形式的发展现状与完善思路
我国农产品流通形式的发展现状与完善思路
一、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农产品流通形式的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农业发展新阶段,其核心是运用科学技术加快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步伐,实现集约化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以科学技术为强大支柱,以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手段、现代经营理念为支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集产供销、贸工农于一体的多部门协调、各环节相衔接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一体化、多功能的农业产业体系。
在这个产业体系中,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流通方式势在必行。这是因为,随着我国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与流通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个体农户家庭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单元难以独立承担起日益扩大的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任务;二是传统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和服务组织不能适应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和开放的需要,流通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三是产销一体化组织利益协调机制不完善,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进而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难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因此,加快农产品流通形式的创新势在必行。而加快农产品流通形式的创新,就是要实现农业合作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产销一体化组织等流通组织的规模经营、机制转换和结构优化,引进现代流通方式和交易手段,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二、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主要流通形式
(一)以农村经纪人和运销队伍为主体的经纪、贩运型流通形式。
其特点是农民自己闯市场,找销路、搞运销,具有积极性、自主性、灵活性的特征。例如,山东苍山县有十几万人长年在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从事蔬菜运销经营,苍山县蔬菜在上海的销量就占到上海蔬菜销售总量较大的比重,带动了全县100万亩、70亿公斤蔬菜的产销。陕西省宜君县有农民经纪人300多人,他们把本地的农产品销往外地,并将外地的市场信息、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带回宜君县。该县70%以上的农副产品都是通过经纪人推销出去,并及时把全国各地的经济和科技信息反馈回来,使广大农民有了致富之道。
(二)以龙头企业为组织形式的加工贸易型流通形式。
其特点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载体,企业与农户间建立紧密的产销关系,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例如,延安果业集团公司在洛川十个乡镇33个村组建立绿色果品出口基地1万亩,与1000多户果农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并与基地果农签订收购协议,按照协议为基地果农户提供物资服务,技术服务,收购基地农户苹果进行加工,从而使当地苹果产业逐步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
(三)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的市场带动型流通形式。
其特点,是通过培育批发交易市场,形成产品集散、信息发布、价格形成中心,促进农产品储存、加工、交易、集散、物流配送等功能的实现,以大市场带动大流通。例如,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辐射全国
200多个城市,形成了大流通格局。深圳农产品公司下属的福田和布吉批发市场也成为南中国最有影响的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并辐射港澳地区。
到“十五”期末,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大体稳定在4300家左右,市场年成交额不断提高,2005年达到3600亿元。
(四)以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的合作型流通。
其特点是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将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架起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例如,山东莒南县文疃镇供销社牵头,与500多户桃农组成了果业合作社,发展优质桃、优质苹果。合作社又与现代连锁超市对接,将几十万斤鲜桃打入多个城市的超级市场。
(五)以连锁超市为龙头的生产基地及联合采购型流通形式。
其特点是连锁超市通过建立农产品收购基地的方法,直接从农产品产地收购农产品。即连锁超市公司建立一些样板基地示范,带动农民按照超市销售农产品的标准(包括种子、肥料、农药、种植方法等)来组织生产和收购;也通过农村经纪人向农民收购。这种利用连锁超市等现代流通企业规模化的网络和销售,直接组织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也是促进“订单农业”的一种有效方式。
连锁超市等现代流通企业还与农产品批发市场结合,将批发市场转化为连锁超市的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既节省了物流配送的投资成本,也加快了鲜活农产品周转速度,降低损耗,提高流通效率和收益。通过这种结合,使连锁超市以规模化的销售网络,起到农产品市场流通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以上多样性的农产品流通形式适应了现阶段农产品流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出来的,又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形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产品流通仍将是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各种形势间也会出现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趋势,但不会有一种形式完全取代其它形式而独自承担起农产品流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任务。
三、农产品流通形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
必须看到,目前,各种流通形式都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是形式本身发育和发展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问题。
(一)经纪、贩运型流通形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是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运销业户经营分散,流通和交易成本较高,市场的不确定性较大。一些农民运销组织良莠不齐,导致市场信誉度不高。
对这类流通形式要继续鼓励其发展,重点是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其形成专业化的协会或相对集中的合作组织,建立管理制度。特别是发挥一些农村“能人”的作用,成为这类组织形式的“带头人”。
农村流通经纪人是带有中国特色的组织。他们帮助农民把产品卖出去,解除了一些农民销售难的的问题。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经纪人已达38万余户,经纪业务量达1707亿元左右。要积极引导农村经纪人加入经纪人协会,建立联系农村经纪人制度、农村经纪人培训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培训,使农村经纪人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二)加工贸易型流通形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类流通形式主要是如何解决好公司与农户双方契约约束的脆弱性问题,使双方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包括契约的执行性较差、公司对农户管理与协调上的困难,信息单向流通、分配机制风险和利润不对称、缺少约束机制等问题。
完善的方法是,一方面,进行组织形式上的创新。例如山东烟台地区探索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与“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投资,农户投工,基地管理,划片承包。这种组织形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双方契约约束脆弱性和管理上的困难等问题,使公司与农户的联合更趋紧密,既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知识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技术,也便于实行规范生产,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公司与农户利益双赢的目的。
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关规则来明确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权利和义务。当然,强化将合同的法律效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流通形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档次较低,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储存、加工能力弱,市场功能不健全,信息化手段不完善,辐射作用和对农业的带动、引领作用不强。多数市场是以场地、设施出租为主的物业式经营,组织形式不完善,在市场管理上多数存在以收费代管理的现象,也缺乏与现代流通方式的对接。
完善的方式是要重点扶持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区域性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使之成为价格形成、信息传递、产品集散和综合服务的中心。一是加强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信息系统、质量检测系统、电子结算系统以及加工储藏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市场服务功能。二是加快市场改制步伐,形成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的公司经营主体。三是向上下游两头延伸,建立基地及与终端流通组织对接,引导农产品生产的产业化。
(四)专业合作组织型流通形式的主要问题。
主要是专业合作组织覆盖面小,有些组织有名无实,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由于处在发展初期,资本、技术、人才缺乏,导致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农户要求。同时,法律地位的问题也是一个困扰。
促进这类流通形式的发展,一是要培育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引导农民自办合作组织;鼓励引导乡镇事业站领办专业合作组织;发挥供销社网络组织优势,领办、创办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组织。三是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从2007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它赋予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地位,填补了我国市场主体法律的一项空白。四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注册、财政支农资金、税收、信贷融资等方面支持。同时,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搞好对专业合作组织培训。
(五)以连锁超市为龙头的基地及采购型流通形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是超市集团公司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的问题,积极开拓市场,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另外主要是一些政策条件的问题。例如,农产品主产区流通设施的使用问题;连锁流通企业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产品的“收购发票”在全国各地一致性的“可抵扣性”问题。连锁企业与基地之间的合作关系等问题。
因此,既要引导连锁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也要完善其发展的外部环境,为其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四、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优化农产品流通环境
除了完善农产品流通形式之外,加强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支持和强化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也至关重要。
一是完善信息服务。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和信息网络,建立完善农产品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发布制度,形成权威性的信息发布渠道。
二是加大政策流通和市场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开通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制定农产品市场管理办法,将农产品市场纳入规范化管理。
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分级分类包装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产品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制度。要逐步建立市场主体资格认证制度,完善市场准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