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方向(模版)

时间:2019-05-12 19:2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方向(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方向(模版)》。

第一篇: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方向(模版)

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方向

摘要:总结30年中国农村改革成果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精神,提出中国农村改革发展五大取向。

三十年时光荏苒,三十载气象万千。

三十年风霜雪雨,三十载阔步向前。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从农村税费改革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乡镇企业的兴起到农业现代化步伐大大加快,中国的农业经济已经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9亿中国农民的定心丸,是中国广大农村改革发展的引路标,准确地把握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实践走向: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向——市场化

中国农村通过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及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等冲破计划经济藩篱,走出了一条市场化改革之路。

1978年,从安徽小岗村发起“大包干”开始,确立了“包产到户”家庭经营形式,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行后,形成了自主经营的农户,变以往单一的生产模式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决定》在肯定这一点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发展方向:“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此外,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集体林地经营权承包给农民,承包期为70年;农村水面、草场、果园、滩涂等也都实行农民长期承包经营,这些都为完善农村经济的微观主体创造了前提条件。在粮食流通体制方面,《决定》提出:“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比价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增产增收的促进作用”。30年的改革中先是取消了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其次是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提高销价,并加强对购销渠道的管理;然后实行种粮直补,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农民有了更充分的农产品营销权和农业经营权;价值规律在粮食等农产品流通领域作用加强,国家将通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农民增产又增收。

二、农业生产力发展取向——现代化

在30年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中央一直注重农业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

现代化道路。十七届三中全会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农业基础薄弱的矛盾,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各产业的基础设施、农村村屯、村镇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等整体纳入,统筹加强建设;并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倡导“科教兴农”,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推广科学栽培及饲养,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农村产业结构和布局30年中逐步调整,农、林、牧、渔产业比重从1978年的80:3.4:15:1.6变为2007年的52.3:4.0:34.2:9.5,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209亿元,跃升至2007年的0.96万亿元,我国农村经济从单一的农业生产为主,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为农村经济腾飞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农业现代化的落脚点在农业产品的现代化,30年改革中,全国已初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带,内蒙古的乳品、肉类和羊绒加工,河南、河北的小麦和肉类加工,吉林的玉米和肉牛加工,黑龙江、湖南的水稻加工,江苏、浙江、福建的茶叶加工,新疆的葡萄和番茄加工,山东、山西的果品加工,沿海各省的水产品加工,京津沪等大城市郊区的畜禽、果蔬、乳品的精深加工等,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随着生产经营方式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完善,通过农业科技在农村的普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农业合作社、农业协会、农户+公司+基地模式的创造,我国农业逐渐改变了过去极贫积弱的落后面貌,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

三、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取向——民主化

30年的农村改革,使农民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及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承包权、对粮食等农产品的自主营销权,使亿万农民实现了经济民主,从而为农民的政治民主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取消人民公社,建立了乡镇基层政府,突破“政社合一”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后,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确保了农民在农村的政治主体地位,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的政治权益。另外,通过不断理顺农产品的价格体系,实行税费改革及取消农业税,建立各种补贴制度和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措施以及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维护农民的各项权益。《决定》在提出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的同时指出:“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进一步表明保障农民各项权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

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取向——一体化

30年改革开放,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为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

会结构及治理方式创造条件的积累过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农业和农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拉大了城乡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向生产率高、回报率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使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这种局面已经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十六大以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措施,有利于继续推进合乡并镇、村屯整合、建立大村庄制等相关改革;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理念,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各项统筹之首;《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并进一步指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总的改革取向是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还提出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八项措施。

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向——科学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5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30年的农村改革历程充满了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归根到底是推动广大农村走上科学发展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并通过积极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才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决定》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诸多方面做了阐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

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把握住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取向,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第二篇: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启示

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启示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 《****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走过了30年不断深入、不断推进的历程。回顾农村改革发展历程,特别是从中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实践走向,不仅有利于我们真切地体会广阔农村怦然跳动的时代脉搏,而且有助于深刻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

第一,市场化 以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农村经济体的活力

改革开放前,农村实行的是政社合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村经济缺乏活力,生产效率低下,农民生活十分困难。农村改革就是从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的,通过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等,走出了一条市场化改革之路。

一是确立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先是实行“包产到户”,确立了家庭经营形式,形成了自主经营的农户,变以往单一的生产模式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迅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此后,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广泛建立,农村多种实现形式的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的搏击中活力日益增强。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同时,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发展方向,即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二是确立和保障农民对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承包经营权。农民土地承包权的期限,起初为15年,后再延长30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全会同时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为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奠定了基础。此外,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集体林地经营权承包给农民,承包期为70年;农村水面、草场、果园、滩涂等也都实行农民长期承包经营,这些都为完善农村经济的微观主体创造了前提条件。

三是改革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先是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对主要农产品实行合同订购,其他大部分农产品由市场自由流通。此后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提高销价,并加强对购销渠道的管理。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加快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步伐。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标准等,与境外的农产品直接竞争。2004年实行种粮直补后,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农民有了更充分的农产品营销权和农业经营权。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际上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也由于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现实任务。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比价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增产增收的促进作用。这表明:要继续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通

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农民增产又增收。

第二,现代化 把国家粮食安全建立在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之上

农村生产关系上的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中人的要素,促进了农业生产供给能力的极大提高。但要继续增强和稳定农业生产供给能力,还必须加强农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等方面的建设。因此,在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中央一直注重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物质投入、体制改进、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党的**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十七届三中全会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

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涉农的决定、意见及纲要等,都强调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将农村基本建设事业拓展开来,对农村各产业的基础设施、农村村屯、村镇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等整体纳入,统筹加强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十七届三中全会继续强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高科教兴农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集中力量进行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推广科学栽培及饲养,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等,不断加强科教兴农工作力度。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在科技,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不断优化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和布局。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就提出了发展 “两高一优”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并不断优化现代农业区域布局,强调加强粮棉主产区建设,发展和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特色农产品产区。十七届三中全会继续强调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

不断推进农业产品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落脚点在农业产品的现代化,即农业产品要具备现代标准、品质和形式,能够满足现代消费之需要。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及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强调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把优质、安全放在农业产品建设的首位。十七届三中全会继续强调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不断推进农业及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农业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而是社会化大生产。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多年以来,我国积极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将有力推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第三,民主化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各项权益

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村民率先实行“大包干”,迈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30年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首创精神,保障农民各项权益,构成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

经济民主是政治民主的基础。农村改革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定了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承包权、对粮食等农产品的自主营销权,实际上就是确立了农民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真正启动了农民的自主意识和主动精神。这也是农村经济民主的根本体现。多年来,通过不断理顺农产品的价格体系,实行税费改革及取消农业税,建立各种补贴制度和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措施,进一步维护了农民的物质利益,保障了农民的经济权益,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取消人民公社后,农村建立了乡镇基层政府。此后,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等,我国颁布施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根据该法律,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目前,包括村民自治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基本的民主政治制度之一。村民自治制度充分表明了农民在农村的政治主体地位,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的政治权益。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村民自治范围,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中央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切实地保障了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昭示了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美好前景。

第四,一体化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关联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及治理方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农业和农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拉大了城乡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向生产率高、回报率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使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破解“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思维定式。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各项统筹之首,**明确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理念,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可以说,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构成了新时期农村政策体系建设的新基点、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取向。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总的改革取向是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这涉及一系列制度措施,主要有: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

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等。

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和强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也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步骤。县域亦城亦乡,实际上是一个大农村的概念,按县域范围运筹,有利于继续推进合乡并镇、村屯整合、建立大村庄制等相关改革,为现代农业及农村管理体制创新提供空间,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创造必要条件。

第五,科学化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0年,农村改革充满了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归根到底是推动广大农村走上科学发展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新农村,必须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全面稳定发展,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强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新农村为了农民,又依靠农民,需要培育新农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设新农村,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多方面内容,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并通过积极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全方位、系统化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

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建设新农村,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篇: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

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从农村开始,但农村改革的历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经营一直到目前的税费改革。不管是哪次改革,既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其不足的教训,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促进我们以后的整个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改革历程;改革经验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始发的,总结农村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从中获得的启示,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

中国的改革最早发端于农村,但是,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顺利。回顾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必将对今后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改革

建国后,我国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其中,农村的改革尤其令人瞩目。而农村改革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又以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最为典型。这三项改革决定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基调。

首先是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释放出了制度潜能,充分调动了几亿中国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路,1955年10月召开的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加快农村合作化的速度。1956年11月,全国加入高级社的农户比重已达到96%。这时,我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由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向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转变。

人民公社化是合作化的进一步升级和飞腾,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讨论了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浪潮。人民公社在“一大二公”的同时对农业的大破坏,并直接导致了国民经济进入极其严重的困境。也正因为如此,当国民经济已走向崩溃的边缘时,长期受压抑的农民在农村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改革。

1.2 十一届三种全会召开后的改革

(1)家庭承包经营。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全国改革的序幕。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打开突破口的。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农村一项最成功的制度变迁。

1978年12月16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的“生死契约”为标志,拉开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营体制改革序幕。此后,包产到户在全国迅速蔓延。但是,包产到户一开始就受到了怀疑、指责和批判,原因在于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到底是姓“社”姓“资”的问题还有争议。1982年1月1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改革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文件不但肯定了联产承包制,而且从理论上说明它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93年,家庭承包责任制被正式列入宪法,成为一项国家经济制度上的根本大法。同年,国务院决定农村耕地的承包期在原有15年不变的基础上再延长30年不变。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归纳了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必须坚持的十条方针,概括了三条基本制度,其中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基本经济制度被定位为基本制度之一。实践证明,家庭承包责任制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农村经济运行的组织化程度、有序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农业因此也获得了新的发展。

(2)农村税费改革。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农业的大丰收,随之出现了“卖粮难”。农民收入增长乏力,负担却逐渐增加,干群关系日趋紧张。2000年3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决定率先在安徽全省进行税费改革试点。2002年3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了《关于做好2002年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2002年进一步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2003年3月27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2003年在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这样,历经曲折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又在摸索中走向全国。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意味着,中国农民负担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正式成为历史。这不仅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举措,而且使中国9亿农民彻底告别了延续数千年的“皇粮国税”,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工业反哺农业。

2007年以后,中央对农村政策的实施日益和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低保、医疗等结合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早以开始讨论工业反哺农业的问题。但真正将这一理论付诸实施是在2007年以后。从社会保障制度上看,200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部署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时,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在医疗改革上,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7年我国将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全国80%的县(市、区)。地方财政补助标准要全部提高到每人20元,并不断完善办法,规范管理,确保参合农民真正受益。此外,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最近表示,2007年国家将加大农机购机补贴资金投入,资金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将实现五个扩大。2007年购机补贴将在全国2/3以上的农业县实施,并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联系村倾斜,并将国务院确定的血吸虫疫区县全部纳入补贴范围。这些措施表明了国家真正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信心和决心。农村改革的经验

(1)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试金石。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理论指导,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生产关系的变革以生产力发展要求为客观依据,从我国生产力多层次性与不平衡性出发,循序渐进是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是以生产力发展要求为客观依据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是脱离生产力性质及水平要求的变革。因为发生在合作化完成后不到一年的所谓“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质上是以高级社(甚至是初级社)为基础的经营单位大合并。这样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无论在当时,甚至今天农村生产力状况都是不适合的,它超越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力在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同时还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时机、方向、速度。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极大的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这种生产关系既适应了我国农村生产力比较落后的一面,又有利于发挥已经形成的社会化生产手段的应用,既满足了农业生产作为自然再生产需要随机应变、独立决策的要求,又不违背社会主义农业应该有计划发展的特点。(3)立足国情,突出中国特色,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在改革的过程中,中央始终坚持了:第一,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第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第三,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第四,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结果。

(4)能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是改革成功的保证。

我国农村在长达30年的大变革过程中,整个社会不但没有发生大的动荡,而且保持了社会政治的稳定,经济上取得了巨大发展,这与我们正确处理好了改革、开放、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基本要求。他认为,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上,稳定是前提。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动荡不安,什么改革开放,什么经济建设,统统搞不成。因此,无论出现什么情况,这个前提不能缺少,不可动摇。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走向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保持稳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预期成功的法宝。

(5)是否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我国农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总体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00

年以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一直在1000元以上,远远高于农村居民。中央政府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方面的差距,在农村实行了税费改革。据统计,2002年20个全面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省份农民负担平均为73.7元,比改革前减少47元。税费改革的免除,得到了农民的极大拥护,改革的实行,不仅使农民的负担得到了减轻,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中央政府切实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重要地位,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融合迈出了关键一步。城乡融合不仅仅是为推进社会进步准备条件,更是为促进工农业生产及实现城乡优良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试金石。我们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立足中国国情,立足中国改革实践的发展,就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三卷.论联合政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6(2).

[2]陈吉元,韩俊.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3]中国当代史[M].江西人民出版社,1958.

[4]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叶振鹏.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第四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推进农村改革,加强党的领导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一)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省市县党委要有负责同志分管农村工作,县(市)党委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队伍建设。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保证、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探索发展党员新机制,不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工作的重要保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相结合,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第五篇:农村改革发展

农村改革与发展

摘要

中国农村改革实践告诉我们,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动力在于改革,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基本方向是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之路。从体制变革的视角,可将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分成四个阶段:1979年至1985年破立剧烈的体制大变革时期,1986年至1993年新体制巩固时期,1994年至党的十六大召开体制变革进一步深化时期和十六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目前也面临不少难题,如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落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等。对此,应继续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和对农村的公共投入,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搞活农村土地使用权,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问题等。

关键词:农村改革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真正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农村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开始谱写新的篇章。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虽然开始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但由于它顺民心,得民意,故犹如长江之水,滚滚东流,不可阻挡,不可抗拒,迅速普及神州大地。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30多年前,农村改革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对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历史性的意义。30多年来,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逐步推进,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又任重道远。为继续推进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有必要回顾30多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宝贵

经验,并根据世情、国情的新变化,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明确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着力点,继续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回顾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5年农村改革起步阶段。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签定“生死契约”,偷偷搞起家庭承包。我们党顺应民意,农民自发的改革变成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自觉改革。截止1983年底,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已达到99.5%,其中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占到97.8%,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通过这一改革,中国在农村建立了基本的经济制度,保障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奠定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基础。

第二阶段:1986年至1993年,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巩固时期。农村改革进入深化阶段,重点是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一阶段确定了农产品流通的“双轨制”模式,逐步形成和提高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程度。使我国在农业增长中开始实质性地引进市场因素,从而迈出了我国农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一步[1]。

第三阶段:1994年至2002年,农村改革进入突破阶段,开始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框架。论者指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推进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这一阶段的改革不仅使农民更完整地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启动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从而为中国农业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实现持续发展,奠定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基础。

第四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改革进入历史转变阶段,重点是推进税费改革和综合改革,实施惠农政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学者们认为,第四阶段农业和农村政策的最大变化,是自新世纪以来的减免以至取消农业税,并逐步加大对农民的各种补贴。由此我国正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历史性发展阶段。税费改革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取消了延续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还在于从根本上改革了新中国以来通过索取农业剩余实现工业化的非均衡化发展道路 [2]。

二、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对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显然要充分肯定,但肯定成就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面向未来,继续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我们

应该总结经验,居安思危,引领未来,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三句话对当前农业、农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落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第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从农业基础角度看,我国农业的水土资源正面临着越来越紧缺的发展状况。比如说耕地面积,从1996年到2008年,12年时间,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833.33万公顷,约等于一个河南省的耕地面积,或三个浙江省的耕地面积。我国现在人均耕地面积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40%。另外,我国人均可用水资源非常短缺,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且分布很不均衡,南方地区水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3/4;我国水利设施也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农业增长中科技含量太低,我国农业增长中来自科技进步的贡献大约在48%-49%,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大约要低30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的农业发展中仍有大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大量施用化肥,从长期效应来说,必然引起水土流失。可见,我国现在的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未来的土壤资源、自然环境为代价的。面对这样一种严峻的局面,中央强调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最需要加强。解决当前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固然有物质条件的制约,但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问题。如果单纯从GDP、财政收入角度考量,投资农业的确没有太大意义,但是从国家的长治久安考虑,农业的确需要大量的投入[3]。

第二,“农村发展仍然落后,最需要扶持”。农民最关心的或者说与他们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有八件事,分别为路、电、水、气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路、电、水、气是关系民生的四大硬件,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投入量也非常大。单从道路角度讲,我国现有行政村60多万个,其中80%左右开通了公交班车。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是四大软件。以教育为例,2003年之后,国务院下决心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投资额逐年增加。我国1.8亿受教育的孩子中有1.5亿在农村,这确实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这些年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如率先在农村免除了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对义务教育期间生活困难的住校生,国家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免费教育的受益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城乡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差距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仍然要加大对农村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

第三,“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虽然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但仍只有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0%的水平,这个差距甚至比改革前还要大。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还看不到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拐点[4]。

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深层问题

继续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大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加快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防止农村生产要素加剧外流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存在着土地价值、农村资金、优秀劳动力“三个净流出”,这是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关于土地价值净流出。解决土地价值净流出问题,关键措施要把握两条: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缩小国家强制性征地范围,从严控制征地规模。二是要坚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原则,政府要逐步提高土地出让金中用于“三农”的比例,包括用此增加新农村建设投入和改善农村民生等等。解决农村资金净流出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积极构建金融支持“三农”的资金回流机制。同时,政府应从推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出发,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市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5]。

第二、搞活农村土地使用权,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问题。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必须长期稳定土地承包权不能动摇。在搞活使用权方面,如果做好了这篇文章,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和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对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非常迫切,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之举[6]。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千差万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拔苗助长,不能不顾条件地强制推行”。

第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松动,但至今尚未根本破除,主要表现在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二元财政制度、二元金融制度、二元教育制度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真正还农民以国民待遇。一是要坚决落实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乡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大力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二是落实好“重中之重”的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力度,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三是全面推进户籍、教育、卫生、金融等方面的改革,特别是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通过以上这些措施,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7]。

第四、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问题。在措施上除上文提到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外,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劳动就业制度,确保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二是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还农民工以真正国民待遇,确保农民工在医疗卫生、子女上学、工伤保险等方面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权力,特别是平等享受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权利,降低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门槛,使他们能够转得出、留得住,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第五、加强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必须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切实妥善解决好。一是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二是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使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一样,在同一个市场下获得同等收益。三是健全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安置就业渠道,从根本上消除因失地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问题。目前有好多村庄,集体经济非常薄弱甚至是“空壳化”,因此,必须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来抓。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二是从各地实际出发,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多渠道、多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三是要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集体经济的环境。

第七、简政放权,提高县级统筹城乡发展能力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县域经济、充实县级财力非常关键,没有县域经济作强有力的支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但目前县一级普遍感到“有限权力、无限责任”。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中央和省级要简政放权,调整和规范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的财权事权,赋予县这一级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特别是赋予更多的经济发展自主权、决策权和社会管理权,增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8]。

第八、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问题。要着眼于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更新农民思想观念,把农民的素质提高起来,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第九、强化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组织保障能力

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9]。

总之,要通过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10]。

参考文献

[1] 罗菊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历程与经验[J].攀登,2010(1)

[2] 黄震.30年农村改革阶段划分与深化[J].理论前沿,2008(16)

[3] 张毅.王宇统筹城乡发展与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1(24)

[4] 陈锡文.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和总体思路[N].浙江大学学报,2009,39(4)

[5] 马晓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关注几个问题[J].农村实用技术2010(7)

[6] 毕建康.衰落之路与强盛之道--探索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J].领导科学

2003(20)

[7] 寻广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2)

[8] 张毅,王宇.统筹城乡发展与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1(24)

[9] 王德章.郭晓杨哈尔滨市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与改善公共政策的研究[J].商

业经济,2011(16)

[10] 宫希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1)

下载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方向(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方向(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业五大转变方向

    从历史角度看,每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会对当时的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的大格局产生深远的冲击和影响。种种迹象表明,近年爆发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的深度影响开始逐步显......

    抓准农村改革方向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汇编)

    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坚决制止乡镇发生新的债务的通知》(豫政办[2005]52号文件),就如何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规范乡镇招商引资行为,防止发生......

    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简报样本范文

    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简报样本 农村发展建设是实现全民小康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关于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简报范文,欢迎阅读! 20**年12月18日,**市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

    农村改革发展亟待攻坚克难

    农村改革发展亟待攻坚克难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结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

    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

    总论 改革的先导发展的源泉发展篇 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种植业 腾飞的畜牧业 崛起的饲料工业 开拓奋进的渔业 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 欣欣向荣的农垦事业改革篇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全......

    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调研文章

    驻村干部:xx根据《xx县信息产业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本人利用几天的时间里,通过与驻点村干部群众座谈,查阅统计资料,挨家挨户的实地考......

    安徽农村改革与发展

    实践教学案例建设项目文本 案例名称: 红手印的思考——安徽农村改革与发展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项目负责人:叶 高 填表日期: 2012年8月18......

    浅议贫困山区农村改革发展的途径

    浅议贫困山区农村改革发展的途径 屏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朱世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