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治部分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分析(最终版)
长治部分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分析
摘要:描述长治地区农民家庭增收困难的现状;分析农民难以增收的原因;提出农民增收的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农民收入;现状、分析、建议
在2010到2011年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寒暑假期及部分的节假日,对长治地区的农民家庭收入结构进行了调查,主要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民家庭的收入结构进行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从问卷中得到了农民增收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而且通过走访更亲切得了解到了农民的心声和现金农民的迫切要求和期望,最终对农民的收入情况有了详尽的认识。
一、农民收入现状的描述
通过对农民不同收入来源的分析,种植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一项基本的来源,有95%的家庭进行种植,但是种植收入具有其不稳定性的特点,增幅比较小,有时还会减小,这与许多因素是有关的,其中天气因素和水利设施的条件是有重大影响的,导致了农民种植收入的减少;在农民收入的结构中,外出务工的收入在农民家庭的收入中是一项重要的来源,所占比重也较大,有75%的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并且农民家庭外出务工的劳动人数直接影响着家庭的收入来源,但外出人员务工收入的增幅不大,并且有一些波动,又基本保持平稳;关于农民家庭养殖方面的收入情况,养殖收入确实可以给农民家庭带来不错的效益,提高农民家庭的收入,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进行养殖事业的农民家庭并不太多,只有14%的农民家庭进行养殖业;经商收入又是一个可以给农民家庭带来很高收益的一个方面,商业收入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较大,有些家庭的收入是以商业收入为主,但从事商业的家庭数量也不多,有65%的家庭从事商业,只有一部分的家庭具体由经商的条件或是想法;随着国家对农民补贴的增加,农民的补贴收入相对来说有所提高,但由于农民补贴的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少,这就使得补贴收入不会给农民家庭收入产生重要影响。农民家庭各方面的收入情况有其各自的特点,总的来说,农民家庭的收入呈现有所提高,但增幅太小的现状。
二、农民各种收入来源的分析
(一)在农民收入来源的种植方面
这是农民家庭的一项基本的收入来源,但种植收入的来源受制于天气的影响和种植投入的限制以及水利设施的制约。对于许多种植玉米的农民家庭来说,每年的种植玉米收入多少依赖于降雨量的多少和降雨的及时性,降雨量的不足和不及时都会对农民种植玉米的产量产生重大影响,继而对农民家庭的收入产生影响。对于部分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民家庭而言,大棚蔬菜的种植确实可以提高农民家庭的蔬菜产量,但是蔬菜的卖价却是由收购商来决定的,而不是依据市场的需求来变化,农民不能自己决定价格,这就使得农民的大部分收入被收购商赚取,导致农民的收入难以提高;另一方面,种植大棚的家庭树木也比较少,有26%的家庭进行大棚种植,这也是农民家庭收入难以提高的原因。
(二)在农民收入来源的养殖方面
这项来源是能够给农民家庭带来不错收益的方面,但养殖业也有其风险性高的特点。在不发生意外风险的情况下,养殖业确实可以给农民家庭带来较高的收入,但是如果从事养殖业的农民家庭一旦发生意外的风险情况,尤其是传染性的情况,则会给农民家庭带来巨大的损失,不仅会没有收益,甚至收入的资金也无法收回,这样的现状就导致了农民家庭从事养殖业较少的现状,严重的限制了农民增收的途径。另外,从事养殖业的家庭在初期会有较大的投入,包括养殖场和一些基本设施的投入,对于农民家庭来说,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有许多家庭是难以进行这么大的投入的,这也限制了农民家庭在养殖方面的发展。
(三)在农民收入来源的外出务工收入方面
这项来源是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大部分农民一年之中会有很多的闲余时间,因此大部分农民选择了外出务工来提高家庭的收入,由于文化技能的不同,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会有所不同。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会有所波动,但基本变化不大,也没有明显的提高。
(四)在农民共收入来源的商业收入方面
这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不错的方式,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农民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来发展商业,增加家庭的收入;也有一些农民进行投资企业工厂,也能够取得很大的收入;还有一些农民外出做生意,也可以带来不少的收入。但我们从调查的数据也可以发现,从事商业的家庭所占的比例不多,有65%的家庭从事商业。有些农民家庭缺乏资金,有些农民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缺乏创新的思想,只知道埋头苦干赚取辛苦钱。要在商业收入方面增加农民家庭的收入,必须增加农民家庭商业投资的比例。
(五)在农民收入来源的补贴收入方面
国家对农民的农业补贴有所增加,但是增幅较少。由于农民的农业补贴的收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咱的比例非常小,因此农业补贴的增加并未对农民家庭的收入产生大的作用。国家应该进一步改善农业补贴的政策,使农民家庭能感受到补贴的重要作用。
三、关于农民增收的建议
(一)针对农民种植方面的收入增加的建议
①.政府应帮助农民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建立合理的水利布局,在节约水资源的前提下,使农民的作物得到及时的灌溉,使农民摆脱靠天增收的困境,年年得到作物的大丰收,提高家庭的收入。
②.政府应组织农民进行合理的规划,实现作物的规模种植,以节约资源,并且组织农民进行种植、收割、销售等各项活动,提高作物的价格,节约农民的成本,是农民的收入有所提高。
③.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家庭的扶持力度。在技术上,要委派有知识、有文化、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帮助农民,指导农民进行种植事业,使农民的作物产量得到提高;在资金上,要进一步给与农民家庭大力支持,帮助农民建设产量很高的蔬菜大棚,实现作物的全年生产,提高作物的产量,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④.政府应组织企业对农民的作物进行收购,以使农民的作物能够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出售,获得应得的收入,避免人为因素导致农民收入的减少。
(二)针对农民养殖方面的收入增加的建议
①.政府应帮组农民进行前期建设的投资,以解决农民缺乏资金的现状,提高农民家庭进行养殖的比例,使农民的收入能够增加。
②.政府同样应委派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对农民的养殖事业进行全面的指导,以降低农民从事养殖业的风险,减少农民不必要的损失,进而提高农民家庭的收入。
③.政府还应组织农民进行规模养殖,以节约资源和劳动力,使农民养殖的成本达到最低,进而提高养殖收入。
④.政府组织人员给农民寻找合适的市场,进行集中销售,使农民达到增收的目地。
(三)针对农民外出务工的建议
①.政府应加强本地企业的发展,支持本地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充分利用当地的闲余劳动力,促进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增加农民家庭的收入。
②.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能,寻求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以使得自己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更好的收入,提高家庭的收入。
(四)针对农民商业收入方面的建议
①.有条件的农民要充分利用自家的优势,根据当地的需求,选择合适自家情况和当地需求的商业,以提高农民家庭的收入。
②.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家庭商业方面的扶持,给以资金上的帮助,以提高当地从事商业的家庭的比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③.农民也要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寻找适合于当地发展并且有潜力的商业,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提高自家的收入。
(五)针对农民补贴收入的建议
①.政府应根据农民当年的实际状况给以相应的补贴,以使农民的在不好的年份都不会感到收入的减少,是农民在困难之年依然过得安稳,这样才有利于农民自家的发展,加快家庭收入增加的速度。
②.政府要加强补贴的监管力度,使农民能够拿到自己该得的补贴收入,使农民真正感受到国家补贴的作用,提高农民家庭的收入。
总之,要真正使农民家庭的收入得到提高,必须加强各个方面的建设,从不同途径共同作用,使农民家庭的收入迅速得到提高。政府应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利用自身的力量,给农民提供方便,给农民提供其最缺乏的事物,以促进农民家庭收入的增长,最终农民家庭的收入得到提高。
第二篇:xx县农民收入结构问题分析
和林格尔县农民收入结构问题分析 摘要: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近八年年农民收入总体呈增长的趋势,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本文分析了和林格尔县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动情况及影响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和林县 农民 收入结构
一、现状分析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所辖旗县之
一。全县总人口为1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9%,总面积为3436平方公里。主要经济作物有玉米、胡麻、向日葵、小杂粮、豆类、马铃薯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除了传统的农业种植外,农民收入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农民收入来源已经由过去的以农业收入为主转向来源形式多样化,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外出打工等工资性收入及其他形式的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农民的收入来源日渐多元化。
“十五”时期和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2135.3元,增加到2005年的3265.53 元,增加了1130.23 元,年均增加226.05 元,增长37.32% ,年均增长
6.55%。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253.42元,增加到2005年的3254.93元,增加了1001.51元,年均增加200.3元;增长29.18% ,年均增长5.25%。从和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比较,可以看出: 2000年和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181.12元,而2005 年和林县却比全国多10.60元。
“十五”时期,和林县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有较多的增加,从2000 年1319.94 元,增加到2005 年的1821.70元,五年增加了501.76元,年均增加100.35元。年均增速为4.92% ,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增加额占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44.4%。而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则逐渐有所下降,从2000年占61.8% ,下降到2005年的55.79% ,下降了6.01个百分点。从家庭经营性纯收入的构成看,“十五”时期,在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中,一产纯收入的比重仍然很大,且呈上升的趋势;二产纯收入虽然增加较快,但基础薄弱,数额偏小,比重偏低;三产纯收入虽有所增加,但增加不多,比重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和林格尔县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年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2006年,全年接待游客5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700万元。目前,全县年旅游接待能力可达200万次人以上。
和林格尔县积极引导农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农民通过发展乳、肉、马铃薯及沙棘柠条产业来增加收入。农民的人均收入逐年增加,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982元。
二、和林县农民收入增长的特点
从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和结构变化,可明显看出和林县农民收入的几个特点:
1.工资性纯收入增加较快,家庭经营性纯收入比重大。
2.一产纯收入仍占主要份额。在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中,一产纯收入仍占主要份额,二、三产虽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大。
3.农民负担明显减轻,收入增加。随着减免农业税收政策的出台,多年来居高不下的农民负担得到明显减轻,收入增加。农民负担的减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大大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4.外出务工收入大幅度增加。和林县农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壮劳动力在外打工, 2000年和林县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人均531.92元,到2005年,和林县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人均达到894.28 元,五年增加了360.36 元,增长了67.75%。
5.当地旅游业和乳业集团极大地带动了农民就业率。
6.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阻碍了和林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阻碍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有关资料显示,到2004年底重庆市农民平均受教育的程度只有
7.4年,93%的农民只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城镇都在不断提高外来人口就业的门槛,低素质、少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门路将越来越狭窄。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措施
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根据农民的收入结构的变化,扩宽农民的收入来源,切实保证农民增收主体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健康的增长。所以根据和林县农民收入增长的特点,当前要增加农民收入,我认为其主要对策措施是:
1.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采取多方面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扫清农民进城务工的障碍,解决好农民工户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子女受教育问题,同时落实农民工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层次,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既能到城里就业,又有能力在城里就业。
2.优化农业产品结构,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的非农业性收入。
引导农民合理规划,发展特色农灵活地进行农户承包、区域联片、专业合作,引进外资经营和一体化经营。其具体的经营组织形式,可以农户联合形式,公司+农户形式,中介组织+农户形式,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等,从而实现现代农业的多次、多效益增值来增加农民收入。
3.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提高城镇人口的比重。同时,鼓励农民进入城镇发展和创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不同环节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后续加工部门和种植业连在一起,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加工部门,创造附加值,提升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
4.鼓励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就近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5.加强对农民的财政支持,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实行对农民直接补贴的补贴方式,扩大补贴范围,逐步把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公共设施和基础建设纳入各级财政支出范围,努力减少农民不必要的支出。
6.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的挣钱本领。
总之, 和林县农民收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制定相应的对策, 增加农牧民收入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在农村发展的新阶段,必须站在城乡一体化的立场上,将农村内部结构的调整与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从统筹城乡的思路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我们应该根据农民收人的结构特点, 调整农民的收人结构, 使农民的收人向着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力的方向发展, 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和林格尔县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 汪远忠.农民收入构成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2).[3] 史贤华.对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8(5).[4] 杨灿明.从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看农民增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
第三篇:(农民收入情况分析,)(模版)
2016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
分析情况汇报
一、上半年农民收入情况及分析
今年上半年,预计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5元,较去年同期的2790元增加265元,增长9.5%。其中,工资性收入198.5元,较去年同期的187.16元增加11.34元,增长6%;经营性收入658.3元,较去年同期的632.5元增加25.8元,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农业经营性收入65.8元,较去年同期59.1元增加6.7元,增长11.3%,林业经营性收入31.9元,较去年同期28.3元增加3.6元,增长12.7%,牧业经营性收入165.6,较去年同期156元增加9.6元,增长6.2%,第三产业经营性净收入395元,较去年同期389.1元增5.7元,增长1.5%;转移净收入1637.6元,增加219.46元,增长15.5%;财产性收入560.6元,较去年同期552.2元增长8.4元,增长1.5%。从结构上分析,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速放缓;转移净收入增速加快;财产净收入增幅较小。
1、农业生产总体向好,农产品价格有涨有落,经营性收入增速放缓
受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放缓的影响,我县当前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偏低,红芸豆市场价3.0元,同比下降1.0元,下降25%;谷子市场价1.6元,同比下降1.03元,下降39.3%;12种主要农产品价格较2015年同期全部下跌,跌幅最高的为黄瓜、张杂谷3号、黍子,跌幅分别为-53.3%、-44%、-43.5%。跌幅最低的为豌豆、大豆、绿豆,跌幅分别为-10%、-9.7%、-1.7%。全县种植面积最大、占农民收入份额最多的玉米跌幅也达到26%。由于龙头企业,小杂粮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加工率低,种植业收入无法提高,再加上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严重影响了我县农业经济的增长。
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稳中有降,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据上半年对六种主要农资价格的监测,呈现“两升四降”:碳铵、棚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7%和2.5%;尿素、复合肥、地膜、农用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4.4%、2.6%、0.1%、16.3%。
玉米价格下跌,羊产业持续低迷,影响了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受到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下跌以及国内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和国家下调临储玉米收购价等因素的影响,玉米价格从去年9月份开始快速下跌,我县玉米种植面积最大,当前玉米平均市场价0.85元/斤,同比下降0.3元,下降26%,羊产业持续低迷,养殖户因 养羊收益低,甚至赔钱,低价出售,影响了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2、务工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有所降低,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
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县农民务工收入水平稳定提高,本地从业人员日均工资为100元,同比增长6.4%。在当前整体经济下行的影响下,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增速呈下降趋势。
3、惠农资金拨付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力度加大,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
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县加快惠农资金拨付进度,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为保障民生,省财政今年提前拨付市县新农合资金51.7亿元;提前下达了2016年中央和省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贴资金33.87亿元;下达了省级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7000余万元。省里还提高了对残疾人的补助标准,对退休老年村医和老年村支书发放每人每月100元生活补贴等政策,有力的推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
4、财产性收入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短期内难有大幅增长
上半年,我县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幅较小,需要关 注。目前,财产净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红利收入、储蓄性保险净收益、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等内容。因受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去年土地流转收益为每亩平均200-300元,最高可达600元;今年降为每亩平均50-100元,最高仅为300元,降幅达到50%以上,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幅下降。加之受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影响,居民投资渠道受限,投资利息、红利收益下降,房屋租金滞涨;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流转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同时,我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加之储蓄意识强、投资理财意识弱的特点,制约了财产性收入的有效增长。
5、投资拉动就业,强农富农政策推动、支撑和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今年我省再出台了10项新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新增补贴资金63.9亿元。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完成972.7亿元,同比增长13%,比全国高2.3个百分点,为拉动就业奠定了基础。省财政今年已下达17亿元资金支持保障就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前下达2016年各类创业就业资金预算指标11.78亿元,促进小微企业吸纳劳动者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扶贫攻坚工程投入力度加大。为加快改变贫困 地区面貌,在已拨付年初预算资金19.49亿元的基础上,利用去年省级财政结余资金3.63亿元,助力百企千村扶贫开发,带动农村劳动力当地就业。政策和工作措施的不断发力,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助推器。
二、下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
1、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今年我县玉米播种面积26.25万亩,比上年减少3.49万亩。目前玉米已进入大喇叭口期,苗情总体较好,下一步要抓好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落实好灌溉、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性措施。今年全县播种面积74.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45万亩(玉米播种面积26.25万亩(甜糯玉米6.5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15万亩,谷子播种面积15万亩,豆类播种面积6万亩,莜麦、糜粟播种面积3.85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79万亩(油料5.3万亩,中药材及蔬菜瓜类2.65万亩)。总投入2.03亿元,化肥总用量4.55万吨(其中磷肥1.55万吨,碳铵1.5万吨,硝酸磷0.7万吨,复合肥0.8万吨),钾肥35吨。农家肥4000万担,地膜2080吨。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可达4.5亿斤。
推广品种有:忻黄单78、忻黄单84、先玉
35、先锋38P05、并单
16、并单
39、晋薯
16、冀张薯8号、静石2号、张杂谷3号、张杂谷6号;主推技术有:“一增四改”技术、合 5 理密植技术、地膜覆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脱毒种薯、起垄栽培技术等。
下一步,我们要抓住降水的有利时机,引导农民做好农作物田间管理,通过粮食高产创建、地膜覆盖、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等措施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政策扶持和龙头企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下,进一步提高农村常住居民的经营性收入。
2、狠抓特色产业发展
小杂粮、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甜糯玉米是我县的特色优势产业。今年我们积极实施杂粮工程,县委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杂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农业产业化奖扶办法》和《杂粮产业发展奖扶办法》,2016年建立了以豆类、谷类、燕麦为主的1000亩连片小杂粮丰产方18个。全县谷子种植面积达15万亩;同时紧紧围绕 “一县一业”马铃薯示范基地县的有利契机,提升壮大马铃薯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品种主要有冀张薯8号、静石2号、克新1号、晋薯16号、青薯9号等,优种及脱毒种薯使用率达80%以上;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3000亩,已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累计面积达到1.7万亩。以种药为主的芪参中药材合作社对平川中药材种植技术进行了移栽,由平川种植变为深山种植,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又保证了药材的品质;大力发展甜糯玉米基地建设,全县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选择公司+ 6 基地+农户的模式,按照有机、绿色、无公害的生产技术标准,使五寨成为真正的“中国甜糯玉米之乡”。
3、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销售力度
全县年销售1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8个,总资产7.74亿元,固定资产3.85亿元,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7.57亿元,2016年目标任务8.02亿元,目前1-5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528亿元,预计下半年可以完成销售任务。
4、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和电商营销平台建设
2016“三品认证”工作在过去品牌建设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引导涉农企业积极申报,截止现在有3个合作社和1个企业上报了无公害认证申请,1个合作社申报了有机产品,共计12个无公害农产品,1个有机产品,基地认证合计8000亩,预计今年年底可申报成功。地理标志工作我县去年就已做好基础材料准备工作,今年5月份地理标志培训会议召开后,因申报工作程序有些变化,我县及时做出调整,按上级要求在稳步进行中,今年我县有马铃薯、红芸豆、黄芪3个品种准备做地理标志申报认证。在营销市场建设方面,我县根据当地实际发展情况,正在酝酿出台一项适合我县特色发展的农产品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及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措施。
5、盘活农村资源要素
今年,要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出台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意见。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制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性意见。
6、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助农力度
认真落实省政府新出台的10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运作山西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和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拓宽重点产业和项目的融资渠道。启动运行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和再担保。实施财政金融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工程,支持地方设立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增加保费补贴品种,扩大保险覆盖范围。鼓励市县围绕主导产业开发给予农民多种形式补贴。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工作。
7、拓宽农民就业创业渠道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农民工就近就地创业。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继续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8个县开展精准培育试点,组织实施青年农场主计划和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提高生产经营技能,打造 一批懂生产、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积极开辟农民工就业新渠道,特别是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程中,为我省农民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第四篇:长治婚姻民俗分析
长治婚姻习俗
民国年间娶亲 想新郎,盼新娘。一只萝头两只筐,就是俺的好嫁妆。骑红马,接你来,我种田来你持家,手挽手来过家家。
古老的上党是一块广袤而又厚实的土地,蕴涵着丰富的黄土文化,千百年来勤劳而朴实的上党人民不仅在劳动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且又在民俗中演绎着文明。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从一个人的出生到死亡,几乎在每一个特殊的环节上都有其特殊的民风。其中娶媳妇做为人生中的大事,在上党的民间从繁到简,从传统到现代,自有“三里风俗各不同”之称。
自古以来,上党和全国各地一样,婚姻礼仪都遵循着周代即已确立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仪式和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六礼”的程序不断得到简化。尽管上党各地区之间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其总的演进趋势都是由繁到简。近、现代以来,上党各地的婚姻礼仪大致为以下几个阶段:
【议婚】 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旧时,乡俗有“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婚”。男女婚姻不能自主,悉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议婚讲究“身世田园,门当户对”,选择门户极为讲究。在沁县,过去门第观念十分严重,社会上分三等,“诗书宦门者为上等,业农工商者为中等,唱戏乐户抬轿者属下等,上等不与中下等为婚姻,而下等亦难与中上等作嫁娶,各称世家,对其门阀”。(《沁州志》)
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如果女方家长答允考虑结亲,男方便再次托人或由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以便“开八字”,请阴阳先生“合婚”,审看男女双方的命相是否相合。长治一带称之为“取四柱”。具体做法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年、月、日、时“四柱”干支写在绢帛或麻纸上,然后请人卜算,看双方相互间命相有无克异。民间一般认为,男女生肖犯“对冲”的不宜婚配。所谓犯“对冲”,是指子、午相冲,丑、末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戌相冲,卯、酉相冲,共“六冲”。各地历来都有“白马怕青牛,兔、龙泪交流,猪、猴不到头,蛇、虎如刀错,羊、鼠一旦休”之类的俗语。相生者可成,相克者须忌避,故乡俗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之说。这些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现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讲究了。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问名”。
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后,两家即择吉日传换庚帖,重新写明男女各方的生年、月、日、时等事项。至此,亲事算初步定下。按照长治的说法,是女方“有主了”,或说女方“问出去了”。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前一部分内容。由于现在不再时兴合婚,“过帖”这道手续自然而然也就免了。
在具备订婚条件的情况下,男女两家还要“相亲”,又叫“相门户”、“看屋里”,即男女两家约定时间见面,最后议定婚事成否。现在长治各地仍有这种习俗,不过“相亲”的主角已由双方家长变为男女双方当事人,“相亲”的意义已不在于认亲家,而是通过面对面的接触,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男女双方初次见面时,一般由媒人或介绍人引见,两人对面而坐,互相窥视对方的形貌举止,正所谓“对象”是也。
【定婚】
经过议婚阶段,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定婚,即“许亲”、“定亲”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郑重地送去聘礼,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视家境贫富而定。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后一部分内容和“纳征”。男女双方订婚,一般选择夏历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要在选定的这一天分别设筵款待亲友,名为“定亲饭”。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已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所以又称为“吃面”。有些地方,男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讨财礼了;女家设筵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财礼少了可不行。
定亲这一天,男家要送面粉给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面粉夹上小米煎成油饼,再送给男家。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
上党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壶关、平顺县等地,男女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一类。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将为你侍奉巾栉,脱衣解带”。
上党的许多地区,在定婚时还讲究互换“龙凤帖”,即一种印有龙、凤的大红纸贴。男方给女方的“龙帖”上写有“求吉”字样,又叫“恳帖”,大致书写内容为:“愧乏玉田,仰祈舍诺。×××鞠躬”。女方给男方的“凤帖”上写有“允吉”字样,又叫“允帖”,大致书写内容为:“德愧比凤,愿切乘龙。姻愚弟(兄)鞠躬”。“龙凤帖”一般以大红销金柬制成,要叠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长地久
(九)。有的则叠为对折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时“八字”写在中缝左右,折起来正好合在一起。
在订婚后,武乡还有“请期”的规矩,即男方择吉日备礼纳彩,由媒人率领,用食盒两架抬送女家,并告迎娶月日。女方还要由亲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时,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还要送一捆棉花,称为“沾亲棉”,又叫“粘亲花”,表示从此沾亲带故,情谊绵绵不断。
【出嫁】
定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筵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称为“会择”或“择期”。早先一般要事先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当地各种属相的迎娶月份分别是:“鸡兔正、七月,虎猴二、八月;猪蛇三、九月,龙狗四、十月;牛羊五、十一月,鼠马
六、腊月”。由于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到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双方家长往来磋商,往往从定亲到成婚要迁延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迎娶的日子最后选定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屯留一带称为“送天气”,平顺等地则称为“下书”、“下帖”。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一些地方,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现在临娶“纳币”,为“大送”。男女双方准备婚嫁前,要举行送彩礼仪式。男方要根据女方的要求给女方送衣服用品和聘金。彩礼基本有六种:聘金、喜饼、喜面、插戴、成衣、喜红等。喜红是红棉布,用来制新妇女裤。彩礼其他五种不一定强求,但喜红必须有。
上党大多数地区在迎娶前夕,男女双方互赠“牲料”,婿家牲料有少许米面、一刀猪肉(约一斤)、一块生铜、一块熟铁。女家牲料缺猪肉,有少许咸盐。每种物品都象征一定的意义:米面,表示米面夫妻,祝愿夫妇勤俭持家;猪肉,表示死肉换活肉;生铜、熟铁,表示铜铁姻缘,祝愿夫妇终身相依,白头偕老;咸盐,表示有缘分,祝愿夫妇和睦相处。男家牲料由新婿亲自送到女家;女家回赠,由新婿带回。“回面”后,岳家要用红布包生铁小块,一双筷子和一把米面,含义是米面夫妻快生子。至于新娘穿红,各地皆然。结婚为大喜,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求得吉祥如意,类如八音会、拜天地、枕头内装筷子(快生子)、点婚灯等,皆属此例。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武乡、黎城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沁县、襄垣、长子的一些乡村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平顺则叫“皓脸”。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尊长、邻里除对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贺外,还要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
【迎娶】
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迎娶前夕,新房内要由几名男青年同睡,俗称“暖房”。
迎娶之日,婿家于大门两旁各置一捆谷草,叫作喜草。喜草上张贴“喜”字斗方,内藏两响炮,俟迎娶临门点燃。解放前,还要备一捆谷草放在天地神位前,同时备一把铡刀,夫妇俩铡草,只准七刀铡完,因此叫七刀草。铡好的草一部分填充新枕头,一部分装入斗里,备阴阳使用。启程后,在大门和新房张贴喜联。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新娘之轿例不空行,要放花糕、青馍作为镇物;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
迎娶之时,男方需选伴女婿1人、引新娘女2人,连同鞭炮手1人前往女家。返回时,女方需1名跟新婆和1名夹礼单者(一般是新娘的弟弟),相送至男家。有时女方的姑舅至亲也同往男家送闺女。上党各地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武乡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有的地方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有的地方娶亲、送亲则专要双方女眷中娴熟礼仪的相陪。对陪伴新郎的人,一般称为“伴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
女儿在出嫁前,上党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乐极而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一般是感叹无忧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人妻、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新婿出门时,随带一块猪肉,叫作打虎肉,到了女家,将其扔到新妇居宅的屋顶上。
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新郎进入女家,也要先到祖先牌位前行礼,女家必须给新郎赠送拜礼。女家设宴款待新郎及娶客。饭后,女家一般要向新郎索要“离母盘”(钱财)。有的家庭还索要梳头礼等。女婿离开女家时需“偷”女方家一件东西带回,意为吉利。偷的一般为酒盅、茶杯之类的小物件,由女方家人准备好并暗示给女婿。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襄垣一带还有“抓富贵”之俗:男女双方各在自家父母怀中抓几把预备好的钱钞,意在今后的日子里有钱花,但不能抓完,须给父母留下一些财源。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
女儿出嫁离家时,上党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
女儿临行时,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两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4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祟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平顺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个别地方,还能见到新娘着装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后来不穿蟒袍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一律改穿时装。
【婚礼】 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新娘到了男家后,男方要给“下轿礼”,新娘才下车(马)。女方嫁妆随新娘送男家后,男方查收嫁妆毕,要给持礼单者、跟新婆及运送嫁妆的帮手开付赏钱。然后举行结婚典礼仪式:一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交换礼品(多为结婚戒指)、进入洞房。
在郊区一带,娶媳妇的花轿到门庭,新娘头蒙花布,红毡铺地,有人搀扶,音乐齐奏,鞭炮齐鸣接到彩棚下,新郎立左,新娘站右,父母长辈坐在正中,此时宾朋高唱:
“男女才貌配一双,相亲相爱拜花堂。五年生下三贵子,状元榜眼探花郎。恩爱夫妻花花转,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同入洞房”。尔后夫妇互拜,喝交杯酒,并且有对酒歌。
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上党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
【拜堂】
新郎、新娘进门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唱导,行三跪九叩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后女东男西,行夫妻对拜礼。
【洞房】
拜堂完毕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要在洞房门前或门槛上事先放一马鞍,等新娘前脚刚跨过去,便立即将马鞍抽去。
入洞房时,由大伯子铺床,小叔子或婿家外甥提便盆。洞房内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窗户贴大红双喜字,屋内点大红花烛。沁县一带,洞房里摆着斗,斗内装有五谷、铜镜等镇物,用于照妖避邪。灯烛悬挂高墙,通宵不灭,俗称“长命灯”。夜半,男女新人要举行“敲升子”仪式,二人倒坐门槛喝疙瘩汤,俗称“儿女汤”。汤中放枣、花生、草节等,边拌碗里的疙瘩汤,边念诵一段民谣:“左手拌疙瘩,儿女一扑摊。”同时还敲梆子念:“邦邦邦敲升子,明年就生乖孙子,男的会念书,女的会扎花,坐下一板凳,起来一海楞。”体现了沁人对子女未来生活的憧憬。过去,从举行婚礼时就期待生子,在潞城一带,洞房门上常用的对联是:“喜今日银河初渡,贺来年玉树生枝”。新娘一进洞房,就有人把红枣、花生撒在床上,意味着早生贵子。
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还要用同一器皿饮食,行“合卺礼”。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饮一点,然后将两杯酒搀兑,两人换杯饮完。
在壶关一带流行洞房酒歌:
女:这盅酒,我敬你,当家主事全凭你。男:这盅酒,我敬你,管米管面待亲戚。女:这盅酒,我敬你,出门遮风又挡雨。男:这盅酒,我敬你,叫你生儿又育女。女:这盅酒,我敬你,出门不要忘了妻。男:这盅酒,我敬你,尊老爱幼守家底。
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新娘回门;第九天,新娘还要再次回娘家并小住几日,叫作“住九”。大凡男女新婚,房事必然频繁,若不找点借口让他(她)们分开几日,岂不对身体有害。看来,“住九”还真有些科学道理。壶关将住九叫“接九”,有“新婚不接九,死后不如猪和狗”的俗语。
上党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俗。洞房之夜,热闹非凡。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民间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汇聚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人们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邪避恶,保佑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回门】
新婚次日上午,新人向户族及亲戚长辈行跪拜礼,受礼者向新妇赠送拜礼。家族中的平辈和晚辈也要来见新娘,俗称“分大小’或“见大小”,其意义是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这天,女家家长随带糕点和面食礼品,前来婿家向翁婆致贺,俗称“道喜”。
婚后第3天,上党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招嫁”,又叫“圆饭”的古***俗。这一天,女家及其姻亲前来女婿家送饭,并来看闺女,生怕女儿初到婆家拘谨,吃不饱饭饿着。圆饭意味着确定与婿家的来往关系,如果不愿与婿家来往,便不来圆饭。沁县等地则叫作“看3日”或“打听三天”。
“回门”,即新婚夫妇双双回女方家省亲的习俗,也流行于上党各地,基本上是在婚后第五天的,也有在婚后第3天的,或在婚后第6、7、9、10以至12天的,因地而异。新妇回娘家,当日返回,叫回门,又叫走5日。若娘家专门派人来接,叫接5日。
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所以才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成双成对,又称为“双回门”。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不过,深受初离家门、乍别父母的新娘欢迎的这一习俗,对于新郎来说,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且不说在女方亲友面前,新女婿要备受“品头论足”,单单是新娘的妹妹们,他就招架不住。这些放肆的女孩,把烟灰、黑漆往姐夫脸上抹,让姐夫吃包有辣椒、花椒的饺子,无所不用其极。新女婿在被戏闹的过程中不能发怒,即使手足无措,备极尴尬,也还得满脸堆笑,听凭发落。
上党一带回门时流行请女婿,即女家宴请新婿,此后,新婿方可择便到女家。过去,请新婿必须具请贴通知婿家,新婿还要在女家住九天,叫作住九。此间新婿“会亲”,不仅两亲家加深了了解,联络了感情,就是双方亲友也初步结识,为今后的往来打下了基础。
“回门”在上党大多数地方即算婚姻礼仪中的最后一项内容。然而这一带还有“住满月”一种习俗,婚后满一个月,新媳妇要回娘家住够一个月才返回婆家。至此,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人生大礼才算落下了帷幕。新婚第一年,逢一定节日女家到婿家探望女儿,叫追节。追节一般两次。第一次是临近八月十五,随带礼品有成套的月饼和时鲜水果。第二次在临近春节,传统的礼品是花样面食,有灯糕、豆枕、面兔、剪箍等。现在普遍改用糕点。
上党人的婚礼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由传统到文明的过程。有趣的是,上党地区还有一些独特的婚俗,比如,在沁源县境内的城关一带,流行着一种儿子娶媳妇逗婆婆的风俗。在结婚这天,等把媳妇迎娶回来,村里人、城关百姓便忙着去找婆婆。等把婆婆找回来后,立即被围住,开始了繁忙的化妆活动。这种化妆,把婆婆打扮成了丑八怪。有人给婆婆脸上满把手地抹锅黑,弄得婆婆满面乌黑,哭笑不得。有人给婆婆头上戴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像丝线扭成的各种各色的一缕缕线头吊在婆婆的头上,一直吊到脖子里。花花绿绿,煞是好看。脖子里,也有人给戴上花花巾,耳朵上戴上临时制作的水果削成的耳环等等。这时候的婆婆,与刚进来时已经面目全非,弄得人们啼笑皆非。也就在装扮之后,众人在哄笑声中把婆婆推进了媳妇的房间里,弄得所有人都哄笑不已,使婚礼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所以,凡是在结婚典礼时,婆婆们总要借故到处躲藏。
在黎城县、襄垣县,自古以来,两县人之间见面后互相说笑打闹,说再难听的话也不恼,打闹得多么严重也不伤和气,这种风俗习惯至今依然流传。这种风俗习惯,只在这两个县的人之间存在,与周围其它县的人无缘。黎城人见了襄垣人,不论认识与否,都可开玩笑,不论黎城男子年龄如何,都敢叫襄垣人“小舅子”,而襄垣人无论年纪多大,也不会对黎城人的这种称呼报以怨气或者怒骂,而只是笑笑或者也给对方起个雅号,叫个浑名。如果一伙襄垣人遇到一伙黎城人,会互相骂得不可开交,但不伤和气。如果一伙黎城人遇到少数几个襄垣人,除去叫“小舅子”之外,甚至会把襄垣人的衣服都扒下来。反之,襄垣人遇到少量黎城人,也会同样干。更为出奇的玩笑,是在黎城与襄垣人的男女之间,黎城人不仅叫襄垣女子“小姨子”、“妹子”之类的称呼,甚至可以动手动脚,扒衣服,打打闹闹都可以。反过来,襄垣人对黎城人也可以使用同样出奇的办法开玩笑。
这种互相之间开的玩笑,延续多少年无法考究,至少是在清代时就有了的。当地人对黎城与襄垣人的这种特殊的人情关系有着各种传闻,这些传闻,无论有多少种,但归结到一点,就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种特殊的姻亲关系,这种姻亲关系,就成了至今日还流传着的黎城人与襄垣人之间互相说笑打闹、无拘无束,不受节制的情况。
综观上党婚姻礼仪,不难发现它和全国各地的婚俗一样,有两个特点非常明显:一个是讲究红火热闹。迎娶之日,男女双方都要将门户装饰一新,院门、房门贴喜联,窗户上贴大红双喜字和“喜鹊登枝”、“鸳鸯戏水”等吉祥剪纸,大门口悬挂红布彩绸,张贴大红双喜。为了欢宴亲友、宾客,男方往往要在院子里搭起“喜棚”。新郎、新娘和主持婚礼的人要身披红绸,胸佩红花。新娘身穿红衣红裤,头罩红盖头,更是一身红。一应用品,大到车、轿,小到花烛、装饰、颜色均以红色为主。鼓乐喧天,鞭炮连声,亲友云集,邻里毕至,一派欢声笑语。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幼三天内不分大小,“戏公公、婆婆”、“戏大伯子”、“闹洞房”把喜庆气氛渲染得火爆热烈,无与伦比。
再一个特点是祈求吉祥如意。首先希望新婚夫妇和谐美满。拜堂之后,新郎、新娘手挽绾有“同心结”的彩带共入洞房,象征一对新人自此以后结为一体,同心相爱,白头偕老,表示共同生活的美好开端。
其次是希望新婚夫妇多子多福。有的地方讲究双方在馈送的食盒中放置枣子和石榴。枣子,即“早子”,早生贵子;石榴籽多,含有多子的意;有的则要在新房的枕头里、尿盆下放象征男孩、女孩的面蛇、面兔;还有的新婚之夜婆婆亲自把被褥铺在床上,藏入枣、栗子等干果,让新人摸取,以“早立子”的谐音,祝愿儿子、儿媳早生贵子。
第三是希望新婚夫妇婚后丰衣足食,平安无事。有的地方新娘下轿要跨越火盆;有的则要在院子中燃一堆柴火,即“旺火”,让新郎、新娘进门后绕火而行。这都是表示驱除邪恶,并象征新婚夫妇婚后日子越过越红火。闹洞房的宗旨是“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撒喜果,撒七彩纸屑,“撵白虎”,洞房里放斗,斗里放五谷、铜镜以避妖镇邪,凡此种种,无不寄寓着人们美好的祝福。近年来,伴随着改革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党老区人民的腰包鼓了、钱多了、人富了,于是,迈进小康行列的上党老区人民的结婚典礼也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一些古老的民风、民俗发正接受着现代的冲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社会与自我之间发生着变革,婚事从简、集体婚礼等一些文明的礼俗又在民间开始悄然兴起。随着时代的前进,上党各地的婚姻礼仪不仅由繁趋简,而且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迷信的、丑陋的陈规旧俗从婚礼中消失了,一些健康、活泼的新风尚逐渐推广开来,国家倡导节俭办婚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旅行结婚、集体婚礼等新的嫁娶形式。
育子成丁 【求子】
上党地区的育子习俗最突出地表现在迷信圣母。境内的塔垴山和九龙脊两处圣母庙,历来是信男善女膜拜的“圣地”。进香的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家有不孕妇女前来求子;另一种是家有病弱子女前来祈祥。
求子的香客焚香祷告后,往往窃取一个别人还功的泥娃娃带回家去,放在院里花墙洞或水道里,也有的在庙旁拣取一只海螺带回去,然后装入几粒小米,置于不孕妇女的枕头下。后来,果然得子,则认为是圣母恩赐的功德,于是便备办香烛和泥娃娃到圣母庙酬报,叫还功。还功一般是两次:一次在婴儿三天或满月,还送一个小泥娃娃;第二次在孩子开锁时去,还送一个大泥娃娃。解放前,有专门的店铺出售还功的泥娃娃。解放后,一般自己捏制,或者购买玩具娃娃还功。所以现在到塔垴山和九龙脊去,还可以看到香案周围杂乱地推放着许多泥娃娃和玩具娃娃。
到圣母庙祈祥的香客,要许愿还愿。还愿时,往往不收供品,同时在香案上压放若干钱币,有的甚至不惜破费。巫婆神汉更是圣母庙的常客,他们随带许多红布条,在庙宇内外的树枝荆草上到处拴结。
尚巫信觋是育子习俗的又一个重要特色。尤其幼儿病弱的人家,往往逢一定仪礼,请托神婆或神汉跳神消灾,并将孩子认义父或义母给神婆或神汉,即神婆作干娘(义母),神汉作干爹(义父)。不过这种认义并不建立来往关系,只是希图得到神灵的保佑。等到孩子开锁时,再把他们请来,摆布一番,最后赠其一两件衣料,算作了结。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认义巫觋的习俗逐渐稀少。
【得喜】
婚姻形成了家庭,有家庭就必然会有子女。生育中的第一个先兆是“得喜”。
“得喜”,是上党乡间妇女怀孕的别称。一般城乡妇女称“得喜”的喜讯时,有的叫“有喜”了,有的叫“有身孕了”,有的则称之为“有身子了”等等。有些年青女子,有了孩子之后,往往羞于启齿,常常用“有了”来代替。只有在城市里,比较习惯的叫法才是“怀孕”。那些结婚不久,刚刚怀孕的女子,则羞于告人,甚至对自己的丈夫也是用“有了”来简单地表示自己已怀有身孕。丈夫听后,自然喜出望外。
怀孕后的妇女,有各种反应,在医学上叫妊娠反应,在民间叫法则不同。上党乡下,有的称之为“害娃娃”,有的叫作“害口”,还有的叫作“害喜”。
得喜的消息家中大小知道后,自然欢喜异常,无论怀孕妇女的父母,还是公婆、丈夫以及其他人。怀孕所以称之为喜,是与中国民间的传统观念有关。中国人历来都认为“无后为大”,既然有后,有身孕,那就意味着后世有人,可以传宗接代。同时也说明,娶来的媳妇是有生育能力的,这就为家族的人口繁衍报了喜。由于中国封建的传统观念影响,得喜之中很重要的“喜”是在于有子。怀孕的妇女,当然不可能知道腹中是儿是女。但是,怀孕本身就意味着腹中胎儿是子,即便这次不是子而是女,下次也会生个儿子的。喜的内容也就包容在其中了。在旧社会和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前,生多胎是比较常见的事,子女双全的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
得喜后,有人要四处说喜。说喜,也就等于报喜。得喜的消息传出后,家中人会对孕妇采取保护措施。在孕妇“害喜”期间,加强营养,强调孕妇的休息,不生气、少生气,使孕妇身心保持良好的状态。为了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农村中还有许多禁忌,不让孕妇吃兔子肉,怕生下孩子是“兔唇”,即豁唇。上党有的地方不许孕妇吃葡萄,怕胎儿长成葡萄胎。上党还有的地方,不让孕妇参加婚礼、丧礼。总之,“得喜”的同时,让孕妇深居简出,谨慎生活,这是得喜后的“忧”,直到腹中婴儿出生后,这些谨小慎微的规矩、民间的传统才算告一段落。
“得喜”后,家中人往往要在预测胎儿是男是女上下功夫,这是“重男轻女”思想的具体反映。如果孕妇喜欢吃“酸”,可能认为是要生男孩,如果孕妇喜欢吃辣的食物,就被认为可能是生女孩。即“酸儿辣女”之说。
总之,“得喜”,在上党城乡是喜事。因为“得喜”,孕妇的地位、身价也会随之而提高,全家人会随着得喜而做出各种符合民间传统习惯的反应。
【产妇】
旧时分娩条件十分低劣,坐月子如同过关———好不容易顺利生产,月子里却只能喝点不粘牙的米汤。本来因生孩子而虚弱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好多产妇因此而得了月子病。而且百日内禁忌很多:不得串门,还要敬茅(厕)神、白虎(碾)神和青龙(井)神,否则就会冲犯神灵而招至灾祸。好多产妇因此而使身心受到了摧残。这种荒唐的陋俗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根除。如今,科学技术发达,妇女生孩子已没有什么危险,而且现在讲究优生优育,不仅孩子健康聪明,妇女产期的保健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生活待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上党广大农村城镇的长治籍产妇,分娩头3天,只准喝些不沾牙的米汤水。3天后,以小米稀粥和清汤面条为主食。满月那天,专门喝一天小米粥,叫作“对月米汤”。满月后,饮食逐步正常。不出满月的产妇,普遍忌吃肉食和油腻干饭。
产妇分娩失血,被称作“没顶脑”人。百日之内忌讳颇多,为了避免冲犯神灵,头巾或帽子上要缀一小块红布且不得串门。第12天开始出门,大早,先持一根红火炷到茅房转一趟,往茅墙上贴一块纸,燃3炷香,此后才可以倒便盆。否则就会冲犯茅神。第39天就要开始承担家务劳动,主要是碾面打水。所以这一天,产妇要到碾台履行一个小小仪式。端一碗米汤水,在碾轴上裹一块红纸,用麻皮往上缠,缠一匝喝一口米汤水直至喝完。否则,碾面时要冲犯白虎神,会把奶水卡住。如果到井上打水,还要往井桩上贴一块红纸。否则,产妇打水要冲犯青龙神,井里就会生蛆。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上述习俗多已消除,只有头顶红布块的习俗现在还普遍流行。
【育子】
周岁以内的礼仪,有3天、12天、满月、39天和百天5次。从周岁起,逐年做生日,一直到15岁开锁为止。除做满月、1岁生日、3岁生日和开锁外,其余生日不邀集亲友。婴儿诞生第3天,姥姥、姑母前来道喜,俗谓吃3日面。姥姥送面马蹄一份,并赠送尿布若干、一顶小帽、两件小衣裳。姑母所赠礼物不拘。是日洗婴,洗婴的水是用大蒿、槐条和花椒熬成的。
婴儿诞生第12天,姥姥前来送米面,数量不限。
婴儿一个月时,要为婴儿举行隆重的庆典,叫“做满月”。尤其头生婴儿要做。日期的择定,不是正好在一个月这天,一般男婴提前两日,女婴推后两日。若婴儿体质孱弱,满月可推迟到百天举行,俗谓“三满月”。满月这天,亲朋好友都要来家表示庆贺。满月这一天,最重要的事项是要用“五条水”(即用大葱胡、大蒜瓣、大艾、桃条、槐条煎好的水),给婴儿洗身子,然后剃头(剃去胎毛),就可以穿衣服了。产妇也可起坐自如,饮食放宽,在规定的环境里可以行动自由。这些活动表明,产后30天,大人小孩身体虚弱期已经结束,开始强壮起来。
婴儿39天时,产妇抱婴儿走娘家,俗称“移窝”。若因故不能在39天走娘家,必须待百日后方可再走。临行之前,首先在婴儿的鼻子尖上抹块锅底黑,说法是:“认姥姥家门不怕错”。回去的一路上不时地扔红纸片。遇着水井产妇不能看,随行人抛红纸片。与此同时,还要把带好的三角米袋里装的米一路不停地从留的小口处流出来,传说这是为了不怕丢掉奶水。此外,产妇带着帽子要缝一块红布,怀里抱孩子头部处持有桃树枝,枝杆中还系上红布条,这是为了“避邪”、“吉利”。婴儿百天时,姥姥和姑母致贺。姥姥送一份面羊,姑母送一份面马蹄。
1周岁和3周岁生日时,主要亲戚前来致贺。
小孩长到15岁时,要举行开锁仪式,表示孩子已长成人,亦称开“迷魂锁”。日期的择定,有平年和闰年之别。平年在15岁,日期要比生日短两月;若15岁逢闰年,则提前一年开锁,日期要比生日长两月。沁县、襄垣则在孩子12虚岁圆锁。事前要通知亲友前来。仪式在正午举行,于天地神位前焚香设供。当事少年面向天地神站定,脖颈上挂一条铁链,用3把异姓铁锁锁结。叩拜神位后,聘3名异姓亲友或邻居将锁一一开启。接着,让人持桃树枝朝少年身上抽打,少年口衔一只面羊跑进居室,扑进母亲怀抱。
育子仪礼重于祝寿,是上党民俗的一大特色。迷信鬼神巫觋的风尚在育子习俗中体现得十分显著。解放以来,育子迷信习俗虽然有所革除,但是并没有根绝,迷信俗举至今屡见不鲜。
第五篇:关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探讨
家住姜堰市蒋垛镇许桥村四组的蚕桑大户申太宝过了个舒心年,靠养蚕,他去年收入近万元。像申太宝这样的蚕桑大户在蒋垛镇还有几百户,目前该镇已形成万亩桑园,并间套千亩丹参的种植规模。据测算,全镇去年仅蚕桑一项人均就可增收500元。
探寻蒋垛镇成功调整农业结构的做法,我们不难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把握市场脉搏
。两年前,蒋垛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就在思考,入世后将会给当地农业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经分析,他们认为茧丝绸行业的发展空间会拓展。该镇缫丝厂生产的白厂丝从前几年的每吨14万至15万元,逐渐攀升到现在的每吨22万至23万元,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判断。果不其然,这几年的蚕茧生产让广大蚕农尝到结构调整的甜头。
利用本地优势。蒋垛镇地处通南高沙土地区,适合桑树生长。该镇养蚕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初几乎家家栽桑养蚕。蒋垛镇充分放大这一优势,再造老区经济新特色。据了解,该镇计划用一到两年时间,在全镇形成2万亩蚕桑基地的规模,使桑园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提高到27%,人均拥有桑园0.36亩,把蚕桑生产由副业发展成主业。
提高科技含量。蒋垛镇全面实施了湖桑纯良化工程。前年春季,镇政府牵头引进了“育7-11”嫁接体410万株,去年又引进“育7-11”大苗300万株,新拓桑园品种优良率达到80%以上。该镇还在桑园内套种中药材丹参、地膜花生以及毛豆、马铃薯等,大力推广立体种植,增加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