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研究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整体科技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要使我国的农业超常发展,我们必须搞好农业的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主要包括农业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及获取效益的过程。农业科技创新的实质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用新理论、新方法代替过时的理论和方法,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还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科研综合实力薄弱,整合能力差。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科技中国家级课题攻关项目较少,获得的大奖也比较少;常规技术研究得多,对高新技术研究较少;技术引进多,吸收消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少。整合能力差;表现为立题研究分散、低水平重复较多,缺乏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科研队伍,团队精神不强。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比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与发达国家占有70%~80%的水平相比差距还较大;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只有30%~40%,推广度仅有25%,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三是技术应用水平低,化肥当季利用率低,仅占35%,与世界平均水平60%、技术先进国家的70%相比相差甚远。
(二)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在农业技术创新中尤为突出。首先是农业科研资金不足,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投人虽然有较大提高,但相对于所需经费来说,仍有很大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研究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值为发达国家的1/10。其次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经费缺乏,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来源不稳,使推广工作受到影响。
据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财政对农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自1985年以来,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活动的投入总体规模增长不大,部分年份投资规模出现下降现象,按可比价计算,增长速度为负数。1985~1996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各级政府财政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平均增长率为-0.8%,由于各级财政对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没有相应增长,出现了农业科研单位的 事业费严重不足。1998年,高等学校农学领域研究与发展人员人均经费只有0.39万元。
一些地方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支出不但水平低,而且呈现下降趋势。据统计:从1986年至1994年,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人均技术总经费从2780元下降到2534元,年均递减0.9%,人均年推广活动经费由1167元下降到894元,年均递减0.6%。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人均技术总经费和人均推广经费不断下降。
(三)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目前仍未建立健全起来,集中表现在农业发展急需且有效的农业技术创新源不够充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在现有的科技体制下,中央、省、市的科研力量交叉重复多,部门所有制使得各农业科研机构研究效率低、浪费大。这是体制陈旧、管理僵化造成的。在农业系统内,农业科研、推广之间不协调,造成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不畅。农业科研单位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但许多成果却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据资料:我国获奖农业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仅为53.5%,全国农业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只有30%~40%。抛开农民急需的技术难题无人问津,仅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来说,主要是农业新技术的供给与需求脱节,农业技术创新资源分配不当,对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和农业技术扩散,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的做法仍未根本改变,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高等院校大部分课题结题后,其成果束之高阁或采用率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是没有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技术创新体制。
(四)激励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要加速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必须充分地调动科技人员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源和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个人收益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都会对人们所付出的技术创新努力的程度产生影响。目前,我们现有的机制还没有把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者的利益结合起来,技术创新与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的利益关系联系得不紧。在收入政策方面脑体倒挂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而且这个问题在农业技术创新领域更加突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收益偏低,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速度。为了建立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必须综合运用产权激励、政府激励、市场激励等各种激励手段。
(五)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规模不断缩减,质量不高。
我国农业研究开发机构中农业科技人力资源规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年减少,从1990年到1997年,职工总数从126241人减少到112279人,净减少13962人,年均递减约1.66%,其中课题活动人员从42674人减少到35004人,净减少7670人,年均递减约2.79%。减少的主要是农业科技人员,从年际间减少情况看,从事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波动特别大。农业研究开发机构中科技人力资源规模不断缩减,而其他科研体系中科技人力资源尚未进入稳定时期。
国际上一般所能承认的从事研究工作的最低资格是学士学位,比较通行的标准是只有硕士学位获得者才能有资格从事研究工作。我国农业科研队伍中合格的科技人员所占比重不到30%,如果按照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标准,则合格的不到3%。
(六)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从地方财政用于农林水等部门的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的情况看,主要农业大省普遍存在着支持力度不够、年度间波动大的问题,严重地制约着通过技术创新把农业大省发展成为农业强省的进程。从全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分布结构上来看,各地区的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分布和财政资源在地区间配置一样,不合理现象仍十分突出,集中表现在部分省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占有地位与其农业资源禀赋状况和农业对全国的贡献不相对称,农业科技人力资源质量相差悬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中西部地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不但偏少,质量更低。
(七)农业科技创新手段落后。
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多数农业科研单位设备不够精良,大多数还停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设备陈旧、图书资料少、现代信息手段缺乏,大面积综合试验基地少。由于农业科技创新手段落后,大部分科研院所仅具有应用常规技术选育新品种的能力,缺乏进行微观层次操作育成突破性新品种的技术设备和人才3仅具有一般田间栽培试验的手工作业设施,而缺乏可调控光、温、水、肥、气的现代大型野外实验设施,难以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作模拟研究,难以开展农业工厂化生产的实验。这种状况无法高效加速我国农业技术创新。
二、加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为了切实搞好农业科技创新,以适应世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迎接科技挑战,以新的技术支撑实现21世纪农业新的跨越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加强科技创新的对策。
(一)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提。农业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手段,经历了几千年的过程,传统思维根深蒂固,要想从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是很困难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变用传统农业的思想指挥社会主义现代大农业的思维方法,跟上飞速发展的科技新形势,使科技成果用得上、推得广、转化快。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转型时期,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迫切需要我们改变长期以来农业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旧观念,从而将技术创新意识充分地融入到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下大力气抓好科技创新工作,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要通过开展科普宣传、科技下乡等活动大力宣传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增强人们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等等,努力营造一个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政策发动、舆论鼓动、利益驱动、样板引动、典型带动,调动科技人员和农村乡土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进而把农业技术创新工作推向新高潮。
(二)机制创新。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最关键的是要克服传统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使农业科技活动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要求科技人员与农民要建立一种新型的互有需求、双方互利的关系。要坚持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增收、有利于财政增收的原则,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要改变农业科研课题申报验收制度,大胆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科技人员竞争上岗,通过物质利益手段激励农业技术创新。建立农业科研、开发、推广一体化新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改变对科技人员的考核制度,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有效联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建立自身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新能力,加速农业技术创新。
(三)投入创新。
科技投入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保证。按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平均为1%,发达国家为2%以上。用于技术推广的投入也是呈上升趋势,其中发达国家已由50年代的0.38%上升到80年代的0.62%;发展中国家由0.3%上升到0.4%。而我国用于科研的经费投入尚不到0.55%,推广经费更低,仅为0.2%。资金投人不足已成为制约农业科研开发与推广的瓶颈,必须改变这种投入过低的局面,要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人。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财政用于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国家财政作为公共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投资的主体,应逐年增加资金投入,尽快达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占到农业净产值的1%以上,基本满足农业技术创新对财力
资源的实际需求。要积极引导各类农业及涉农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吸收海内外资金支持科技事业。还要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加强对科技经费的管理,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果,从各方面保证农业科研开发与推广的经费需求。
(四)人才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创新。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培养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人才,特别需要一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从现代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发明分布规律看,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大,有助于创新源的生成。因此,加速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十五”计划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培养创新人才,主要是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各级领导和科研管理部门要努力为广大科技人员营造平等竞争的良好氛围,建立人才库和人才市场,放开搞活,广开纳贤之路,善于发掘和大胆使用敢于和善于创新的年轻人才。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的质量。除此以外,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率。
(五)体系创新。
首先是构建新型的农业科研体系。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要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结构优化、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农业科研队伍。在研究方式和方法上,应顺应科技发展潮流,创新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从不同生态系统出发研究问题。应选择我国农业生产急需的、适合我国生产要素发展水平及市场需求变化的技术项目作为农业科研的突破方向。如选育动植物超级品种,高效利用农业资源,防治农业生物灾害,现代生物技术,现代集约化种植养殖业,优质安全农产品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农业设施等,就可作为近期农业科研选题。其次,是要构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要大力开拓和发展农业技术市场,搞好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创立各具特色的农技推广模式。
(六)政策创新。
要搞好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扶持,所以,必须加速实现农业技术政策创新,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农业技术路线政策创新,农业科研投入政策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创新,农业物化技术要素的价格政策创新,可持续农业发展政策创新,农业科研政策创新等等。
(七)管理创新。
农业科研单位要积极从市场、农业产业化以及发展高新技术中寻找课题。彻底改变课题分散、低水平重复、投入强度低、脱离实际的倾向。政府对农业科研的管理,要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要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单位的作用,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力。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首席科学家(专家)制度。对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课题实行招标、竞标制。评审要中介化。以投资为纽带、组织课题大协作和课题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
第二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及对策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及对策
成浩鹏
早在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 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 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 要依靠尖端技术
[ 1]。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战略目标的提出, 赋予了农业技术创新研究工作新的内容和要求。
一、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农业技术创新作为社会技术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 包括研发和推广两个过程, 其终极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过程。但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历史条件等的巨大差异, 各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和制度不同[ 2], 技术创新的效果也不同。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和农业科研力量的薄弱, 农业技术引进多但消化吸收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并不多, 农业增长科技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5% ~ 40%左右, 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则高达70% ~ 80% [ 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采取了国家主导的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推广战略, 先后实施了诸如星火计划、丰收计划、菜篮子工程、温饱工程、种子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多种计划, 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 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也逐渐提高, 如2005年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8%, 与2000年的43% 相比, 净增长5% [ 4]。农业中除个别产业外, 绝大多数产业的科技贡献率都有较快的增长(见下表1)。
另一方面, 从科研成果来看, 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以中国农科院为例, 在十五 期间, 全院获奖成果近500项;发表科技论文10878篇(其中被SCI收录514篇), 专著535部, 专利220项。其它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也十分显著, 2001年细胞克隆羊在陕西成功产子、2005年中国第一例克隆猪在河北出生、奶牛胚胎技术和超级常规稻育种技术的形成等就是其中的典范。
二、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绩突出,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研发和推广两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 科技投资强度偏低。2003年, 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投资占GDP 的比重仅为0.49%, 还不到世界粮农组织规定标准(1%)的一半。与其它国家相比, 我国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农业科技科技与农业GDP 的比重)明显偏低(见下表2)。
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除反映在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偏低之外, 还反映在农业科研机构的人均科研经费上。据美国农业部的资料统计, 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公共科研机构提供的农业科研经费每年约21亿美元, 私人资助的资金也高达21亿美元左右, 大约与公共科研开支持平。美国农业科研人员人均年科研经费超过10万美元, [ 5] 而1991~ 1994年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人均课题费仅为061~ 097万元。近年来人均课题经费虽有所提高, 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仍十分明显[ 6]。
2、农业科技研发资金配置不合理
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仅有投入不足的问题, 在资金配置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因素。首先, 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行业间配置不合理: 我国农业科技资金的行业投向比例与农业中各行业产值比例不符, 影响了农业中各行业的均衡发展。如1996到200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政府对农业和林业科技拨款比例都高于这两个行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而对畜牧业和渔业的科技拨款比例却明显低于这两个行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其次, 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的科技活动中配置不合理: 我国农业科技经费中投资于应用开发的资金相对不足, 阻碍了农业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虽然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各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措施, 但由于各项措施之间缺乏统一和协调, 投入的资金缺乏管理和监督, 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再次, 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的主体间配置不合理: 企业在我国农业科技活动中所占资金比重偏低, 影响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科研机构所占经费比重偏高, 农业科研创新的效率不高, 与生产脱节现象较为明显。
此外, 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配置不合理还与科研人员整体质量不高、队伍过于庞大有关。如同厂商的生产活动, 科研活动同样存在规模经济效应,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不可能承担超过国力的科研经费支出, 科研经费投入总量有限, 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配置给高质量的农业科研工作者, 才能..生产 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果科研队伍过于庞大, 势必降低人均科研经费量, 从而无法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潜能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科研活动的规模效应也就无法凸显。
3、研发资金来源渠道少, 风险投资资金缺乏
我国农业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少, 目前的资金来源有国家拨款、地方拨款、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途径, 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自筹和政府拨款。与发达国家农业科研资金来源相比, 我国农业科技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 来自企业的经费所占比重相对偏低;其次, 我国农业科技活动中风险投资资金急缺。目前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研究的资金除了政府资助外, 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由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性, 银行贷款利率高、期限短, 企业不愿意过多地投资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只有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 对企业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风险担保, 才能进一步丰富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来源,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4、农业科技研发政策支持乏力
长期以来, 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政府从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方面出台了不少支持政策, 如对农业科技创新产品给予免税优惠甚至财政补贴, 但这些支持和补贴的范围很窄, 大量的科技创新产品实际上很难得到这种优惠, 只有为数不多的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的新产品才能享受。在农业信贷支持政策领域, 由于科研创新项目及其成果转化的高风险性, 实际上很多农业创新项目及其成果转化难以得到正规的信贷支持, 这在教学和科研单位转化其成果的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事实上, 很多的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由于资金的缺乏而无法实现。
(二)农业科技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和人才的紧缺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资金的不足和人才的缺乏, 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不足, 农业科技推广强度不高, 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见下表3)。由于资金的不足和农技推广者的待遇低下,农技推广网络人心涣散, 大量基层农业推广组织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严重影响了农村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 由于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工作环境恶劣及工作待遇低下, 基层农技部门很难吸引到高学历人才, 只能聘请一些非专业人员来代替, 农技推广工作队伍整体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有的推广工作者为了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而从事多方面的工作, 把农业科技推广作为一项业余活动;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资金的约束也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接受培训和进修等再教育活动, 导致其专业知识老化, 无法及时掌握和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所有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推进。
2农村土地制度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我国已经对土地承包责任制进行了改革, 但客观地说, 改革并不完善, 尤其是土地的分散经营, 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土地分散经营的条件下, 单户农民拥有的土地面积不大, 农民接受一项新技术, 需要较高的投入,对于经营面积很少的农户来说, 其带来的收入却有限,农民也就没有增加科技投入的内在动力, 尤其是不利于一些
大型综合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与此同时, 分散的农户经济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技术改造, 却有相对充足的劳动力继续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 导致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客观有效需求不足, 也增加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 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研究和生产的脱节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供给主体是政府兴建的事业性科研院所, 由于大部分科研院所的资金来源于政府,其资金来源决定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 其目标也就是完成政府的科研任务, 而缺乏面向市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力和压力。其直接的后果一是科研成果与农民需要脱节: 农民需要的技术没有供给, 有供给的技术农民用不上;二是科研成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脱节: 大量科研活动集中在提高种植业产量目标上, 而对农产品的提质、仓储、物流、深加工等的研究相对滞后,农业科研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对产品高质量和多样化需求的要求脱节。
4、农村的经济、文化、市场条件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首先, 从农村经济状况来看, 虽然近年来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 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口号的提出, 农村经济发展很快, 但由于基础薄弱, 农民的资金依然十分紧张, 而农业科学技术的采用是以资金相对充裕为前提的。从信贷的角度来看, 出于风险的考虑,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有向城市倒流的倾向, 农村信贷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 非正规借贷途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的状况, 但其成本是相当高的。因此, 农民在接受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资金的制约问题十分严重。
其次, 从农民的文化素质来看, 虽然政府为农村的扫盲工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但农村整体文化素质依然很低, 影响了农民接受和使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能力和意愿;同时, 农村信息本来相对封闭, 农民文化素质的相对低下更加阻碍了信息的传播, 科普观念很难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也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再次, 从农村市场条件来看, 由于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加上农民自身辨别真伪能力相对较差, 农村市场成为许多不法商人的天堂, 他们打着新科技的晃子, 卖着坑害农民的假冒伪劣产品, 严重损害了农村市场秩序, 打击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致使其在真正的新技术面前失去信心, 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三、对策和建议
为了有效地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及其成果推广,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增加资金供给
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及其成果推广离不开资金支持, 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增加资金供给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保证。首先, 农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 决定了市场无法提供最佳状态的科技投入量, 导致了市场失灵。因此必须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 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 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 同时, 要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以充分调动民间资金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之中;其次, 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性, 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和保险机制, 组建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及相应的投资基金或保险基金, 把风险投资机制和保险机制运用到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 分散和降低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再次是要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上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 引导企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推广;最后是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监管, 使资金真正落到科技创新的实处, 防止资金被截流或挪用。同时, 要转变过去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一般支持方式为以项目为主的重点支持方式,完善课题招投标制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面向市场和农民, 推进农业体制改革
首先, 要进一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土地制度试点, 以提效为目的, 探索新的土地制
度。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原则下, 寻找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新方式。
其次, 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体制越来越不符合市场的需要, 只有面向市场和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农技推广, 农技活动才能真正为社会所接受, 并在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除提供公共服务的科研机构外, 其余农业科研机构应转制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 直接面向农民和市场提供服务并参与市场竞争, 围绕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挥各自优势, 解决农业技术困难。同时, 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公平竞争、促进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再次, 要在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农业科技创新中公共性较强的基础研究项目, 主要由政府安排攻关, 以高等院校或公共科研院所为主, 解决关系国家全局性、关键性、基础性和产业共性的重大科研项目;对于应用研究项目, 应由企业和农民根据市场需要来合理安排和解决, 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应该是鼓励和引导;整合和统一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和推广机构, 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避免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的脱节;整合农业科研及推广队伍, 提高科技创新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工作待遇,以优化农业研发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 在推进农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还要注重技术引进机制的改革, 首先是要规范引进渠道, 避免不同地方政府对同一技术的重复引进;同时, 在技术引进后, 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本土化创新和改造, 使引进的技术成为真正适用的技术。
(三)加强教育, 提高科研工作者和农民的素质
高素质的科研工作队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人才保障。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首先是要调整收入分配机制, 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 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其次是要重视对已有农业研发和推广工作者的培训和再教育, 尤其是要加强对基层工作者的培训教育, 以提高其掌握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乡镇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基层, 也是真正落实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待遇低, 任务重, 应加强财政支持力度, 逐步提高基层科技推广人员的待遇, 以促进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民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接受者, 农民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技推广的成败。高新农业技术在可能带来高产和低成本的同时, 也存在因技术使用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所引发的风险。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有利于提高农民获取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 也有利于增强其辨别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从而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的顺利开展。
此外, 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两者互动地开展工作, 农民可以将在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 以及在使用农业科技产品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及时准确地表达出来, 与农业科技工作者协商讨论和共同解决, 互相学习和进步, 从而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加强市场管理, 规范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的混乱严重打击了农民接受和采用新技术的信心, 不利于科技产品的推广和农业科技创新的实现, 因此, 必须加强市场管理, 规范市场秩序。首先,要引入市场机制, 鼓励各级各类企事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规范推广行为和推广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检查力度, 为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 必须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完善∃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制度, 加强宣传教育, 保护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再次是要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咨询活动, 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建立以市场和农民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服务农民为宗旨的技术推广体系;最后是要加强道德建设, 推动各市场主体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 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 为解决农民采用新技术的资金问题, 应结合实际, 探索新的金融信贷品种, 用于帮助农民购买新技术;应允许、鼓励和引导民间借贷行为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尝试采用政府公共采购政策或补贴购买政策,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顺利推进。
第三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机械的设计、维护、使用、销售等各环节下功夫,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保障。在耕地总面积不能增加的情况下,改变粮食供求偏紧的状况,只有走科技的道路。他说,粮食产量要再上一个台阶,还得在种子上下工夫。要研究一些有突破性的品种,希望国家多扶持。在种子科研上多投入,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此外还要有良法,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要多搞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这个平台,技术很快就可以推广开来。温家宝说,良种良法是农业科技的两个重要方面。要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发展现代农业,科技这条腿一定要硬起来。
希望政府扶持补充科技队伍,逐步健全推广体系。温家宝说,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乡是重点。要把乡镇作为充实基层科技力量的重点,把提高基层科技推广能力和改善农技人员的装备水平,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农业机械化是必然趋势。我们既要从政策和法规上引导好适度规模经营,又要将农业机械化同良种良法结合起来。这两条都需要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农民少了,恰恰需要加强公共服务。要办好农业技术学校,让有文化的年轻一代来补充农业劳动力,做新一代农民。这是值得各级领导深思的一件大事。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建设中原经济区最重要的是要城乡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举。这样既使城里的人生活富裕起来,也使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既使城里的环境得到改善,也使农村的环境得到改善。河南人民非常勤劳,文化底蕴丰厚,大家团结起来,河南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更快。
在漯河期间,温家宝还专程考察了双汇集团。他说,一个企业,特别是关系群众健康与安全的食品企业,一定要讲安全、讲质量、讲诚信、讲责任。要严字当先,在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部位都要严格把关,为人民群众提供放心食品,为企业赢得信誉。
第四篇: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范围、完善机制的要求,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强度,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时增加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和管理办法。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有效整合国家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加强财政“三农”投入和补贴资金使用监管,坚决制止、严厉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
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
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
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继续实施星火计划,推进科技富民强县行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三农”的良好氛围
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第五篇:经济学农业行业经济论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研究
经济学农业行业经济论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研究
[摘要]研究和遵循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特殊的成长机理及存在问题,从体制、理念、培养方式及从业环境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提出培育途径,为和谐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发展后劲。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成长机理 培育 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人力资源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命脉地位。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走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农民农业科技知识贫乏,市场意识淡薄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职业观仍未彻底改变,阻碍着新一代年青人从事农业科技事业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还影响着人们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城市出生的青年不远到农村去;从农村到高等学府学习的热血青年目的就是为了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它职业。不少现有农民都愿意到城市从事建筑业或其它体力劳动。据统计,2006年,37.8%(13181万人)的农村从业人员外出劳动,其中80.1%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97.2%的人在城市从事二、三产业,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科技工作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推广。
2.农业科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科技人才成长资助有限
我国教育和科技资源配置遵循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投入和自主创收的模式。按照中央、省、地、县、乡递减的原则,越接近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开发的单位所得到的资源配置越少。当前,农业研究的经费还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有限的拨款首先得保证科研人员的工资,其次还要考虑公务费,最后才能考虑业务费,最低的农业推广机构业务费只占10%,使得农业科技投入经费太低,也就难以开展大项目或基础性研究。
3.多头管理体制,使有限的农业科技人才难以形成研究团队
从教育机构来看,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体制已基本理顺,以前分属不同部门管辖的高校现已统一由教育部归口管理。而农村科技人才分属农业、渔业、林业、环保、科技、经贸等部门管理,农业科技研究项目往往需要不同部门相互协调才能进行。不少情况下,还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工作,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农村多头管理,使农民难以适应,影响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科技的积极性。
4.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条件艰苦,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农村现有的科研条件十分有限,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不少农村科研人员连最基本的科研设施都难以保证,信息来源的主渠道还是靠广播和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先进的网络资源难以发挥作用,也就难以保证科技人才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据统计,2006年末,全国人均工资收入21001元,而最低的农、林、牧、渔
则为9430元,受经费的困扰,正常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开展,更谈不上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创新,致使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开发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5.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开发方案缺乏,农业科技后劲不足
人才资源同其它资源一样需要不断地进行培育、开发,才能进一步发挥其最大的潜能。除了农业科技经费紧张外,有关部门领导也缺乏深入基层调研、思考,农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开发的战略性计划尚未启动,简单、机械地照搬照抄外地(或外国)的做法,难以培养出符合当地需要的实用科技人才,更谈不上科技创新人才,也难以保证农村科技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途径
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供稳定的体制保障
下大力气解决当前农业科技人才责任重大、待遇偏低,付出与所得严重失衡的尴尬局面,这也是解决农业科技人才扎根农业的关键性问题。要制定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开发人才、关心人才成长和提供较好科研环境等方面的更加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服务于“三农”工作,使农业科技人才从想去到要去,最后决心扎根农村的转变。另外,政府自身要改变工作模式,多做公仆,尽最大可能给农业科技人才提供一切服务;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2.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狠抓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传统的人才培养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结果是眼高手低,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未能发挥教育的效能。让学生亲自操作各种实验设备,以提高动手能力和改进意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塑造模式根本转变。建议农校学生应该采取半农半读的方式,花更多的时间在农村一线体验农业科技的巨大威力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将它们带到课堂上进行研讨,激发掌握先进科技的自觉性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老师的精心培育。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大多缺乏工程师应具备的技能,急需弥补实践知识的不足。高校在进行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加强创新型老师的建设和培养。双方友好合作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还能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达到双赢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学到农业科技文化的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4.理顺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现有条块式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要尽快理顺多头管理的体制,集中有限的资源,全力攻克当前农业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发挥联合攻关的效能。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就必须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农业科技生产与市场无缝对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5.扩大对外交流,为农业科技人才了解世界学术动态、提升研究层次提供信息平台
建议为农业科技人才创造更多的国内或出国学习交流、考察和培训的机会。可以委托国内外著名高校对现有人才进行继续培养和深造,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到国外特别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发达国家农业一体化的先进气息,了解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手段,掌握学科前沿,开阔眼界,启迪新的思路,借鉴经验,促进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庆先,漆雁斌,王燕.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5,(4):15-17.[2]曾志华.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云南农业科技,2006年增刊.21-22.[3]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4]喻国华.试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2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