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得体会农业问题
十八大报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民教师,虽然自己现在已不生活在农村,但是对于三农问题却依然十分关注。中国的农民是最朴实最勤劳的人,而从古至今,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历朝历代无不重视对于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关注,这样的历史传统也使得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很多年里,国家对于三农问题一直比较关注。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建立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但现在的农民还是传统的作业方式,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下,要把科技推广到农业上去,因地制宜地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中国发展问题中的三农问题几乎关联了中国二分之一的农村人口,但农业关联的人口数却是中国人口的百分之百,吃饭、穿衣任何生活基本状态的需求满足都与三农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三农问题重要性的认知才可能在实践中为三农提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从经济角度给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
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依然是重要课题。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也是最适合国情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央提出,改革土地制度既要考虑提高土地的要素利用效率,也要考虑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的稳定。立足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在坚持土地用途管制和农地农用的前提下推进改革,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资源和农民的土地权益。
在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当下,农业经营体制上的变革会渐进式的推进中国农村文化、社会组织架构的演变,农户传统的意义上的单打独斗式的经营无法适应商业化的发展需求,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与历史上的农业合作社时期有着完全不同的质的区别。
农民运用现代化的运营手段重新组合资源,实现土地使用、转换的多赢。在十八大报告中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既是对三农问题的负责,也是走利用经济先行带动三农问题渐次解决的稳健的策略。面对中国的未来,城市的变化固然令人惊叹,但新一轮的农业经营体系的变革不但会解决三农问题,亦会向中国社会的发展释放巨大的正能量。
第二篇:农业问题
1.都市农业带的产业发展方向?“十二五”期间,农业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和产业布局,以粮食功能示范区、现代农业园区“二区”建设为主平台,抓住品种、品质、品牌三个环节,着力发展精品农业,打造农业精品、名牌,走“农超”结合之路,至2015年力争10家以上农业企业与大中型超市建立精品农产品供销关系,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
2.农田水利建设中圩区建设有什么规划?大力加强水利基本设施建设,王凝圩区规划总投资1.35亿元,控制范围51平方公里, 工程从2011-2012分两年实施。2011年北部防洪工程规划投资2000万元,集镇防洪工程规划总投资2000万元,2014年开始启动。
3.村庄整治中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措施有什么?以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农业生态经济,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减少过量化肥、农药以及畜禽粪便等农业面源污染,推行桔杆还田新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综合利用,防止水域、大气、土壤环境劣化的趋势,维护良好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加强绿道景观林、生态涵养林、农田防护林等平原绿网建设,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
第三篇:精细农业面临问题
精细农业面临问题(1)
在中国实施精细农业技术要比美国、西欧国家复杂得多,难度也大得多,这是由于中国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业基础薄弱,农村贫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小农经济占主导成分。因此,实施精细农业技术、实现农业信息化在教育上、科学技术上和农业基础建设上需要作出更大努力,付出更多的代价,以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
1、认识不足问题
“精细农业”首先是一种基于信息和知识科学管理农业资源的新理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细农业技术的技术思想可以在任何地区、不同农业生产条件、不同作物生产上进行推广应用。一些研究人员,由于受到其研究领域的约束,对国际精细农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不太了解,对精细农业技术思想往往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
2、社会经济问题
中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明显,农业生产水平差距较大,多数地区实行家庭经营小生产方式,机械化程度不高。耕种规模很小,土质不同,土地分散,实践精细农业技术显然是一种制约因素。如何发展规模经营,如何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细农业技术组装模式有待进行研究。另外,实施精细农业技术要有一些必需的软硬件系统,需要基本的资金投入,这些投入的回报周期、经济效益评估甚至是环境效益评估等社会经济问题也有待研究。
3、工程技术问题
国际上几个大型的农机制造企业相继生产出带有GPS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收割机,并研制开发了相应的信息处理系统。在我国,精细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已经开始,但主要是靠技术设备的引进。这种方式显然不能在我国广大地区推广使用。目前我国支持精细农业实践的一些关键技术尚未解决,例如土壤肥力信息定位快速采集技术、收获机械谷物流量监测与作物产量空间分布信息生成技术、智能化变量机械控制技术等。因此,在我国推广精细农业技术,需要大力开展有关精细农业关键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培养相关人才。
王立舒摘自中国农大精细农业研究中心
第四篇:农业农村调查问卷问题(推荐)
记录受访者信息(年龄、文化程度、职业)
一、请问您是XX镇居民吗?您家里有耕地吗?
二、您家里有几口人?几亩耕地?是水田还是旱田?一年种几茬作
物?平时需要灌溉吗,是用什么灌溉的。
三、一般都种些什么作物,其中种植什么作物较多,占多大比例。
每年种子 化肥 农药 支出大概多少钱。
家里是否养着一些家禽家畜,大概有多少。
家庭总共的年收入是多少。
四、您对现在的农业条件还有收成满意吗?根据您的经验,您觉得
哪些方面制约农业的发展呢(是觉得受资金限制、还是觉得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还是觉得农业科技太差产量达不到满意,或是觉得自己这方面经验不够)
五、你们附件有没有撂荒(土地闲置)?你认为他们撂荒的原因是
什么?您对土地承包政策还满意吗?您今后对家里耕地的打算是什么(继续种植现有土地、转包一部分土地、转包所有土地、承包别人的耕地)
目前影响您家庭增加收入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技术、劳动力、农产品销售难、自身文化水平低或没有专业技能、外出打工等增加收入的机会少、其它原因)
第五篇:关于家乡农业产业化问题
关于家乡农业产业化问题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在家乡永宁县,通过调查,深入地了解了当地农村现状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状况。本文就农业产业化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关键字: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紧缺;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增收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2012年温暖的春风已经悄然吹过我们的脸庞,过去的10年,党和国家继续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推进了农村经济、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全社会对于“三农”问题、“关于文化建设”问题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乘此东风,寒假期间我针对家乡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做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走访农户、乡镇政府,了解了农村农民的收入、支出结构以及农村的医疗卫生和教育等的状况。通过调查走访,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并就发现的一些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访问了当地有关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最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得出了本报告。
一、总况
家乡永宁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北部,是位于有着“塞上江南”之称的银川平原之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永宁县10年来经济殷实、民风淳朴、社会安宁的社会环境。但由于地处祖国内陆,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上与沿海县、发达地区县仍有着很大的差距。以前一直依傍着区位条件,也就是依靠黄河的灌溉进行生产生活,对环境的依赖度相当大,并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现有的所谓优越条件也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求。所以,应党和国家大发展要求,县领导班子积极领悟,并且对地方经济产业进行质的调整,逐渐从资源环境依托型经济转变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既满足了当前发展的需要,而且也为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我县农村,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样本:平原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乡镇附近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山区村——贫困中的。
根据政府部门的统计报告以及实际调查了解,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葡萄、食用菌、水果和蔬菜已经成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近几年来葡萄及葡萄酒生产的发展尤为迅速。并且随着设施农业大力实行,以及冬小麦在全县的试点进行,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农民在增产增收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而在中心城镇附近,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出售所得早已不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许多农民转为从事个体,、工商等产业,有的甚至开始回过头来投资农业,致力于搞农业产业化,如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他们的收入主要是源于经营性收入、创业性收入以及较少的财产性
收入。
此外,县内也有一些山区乡镇,其耕地面积少而且土地贫瘠,缺少合适的经济作物,本身工业又不发达,无法满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于是外出务工就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闽宁镇就是这样的典型。全乡大面积的盐碱地,而由于政策原因,相对其他城镇的人口比例也比较高,所以出现了大量劳动力剩余现象。
二、现状及问题
在实地调查走访的一些农户中,有几位的情况较为典型。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思考,发现了一些共同性的问题:
1.农民对于增收状况普遍不乐观,增收的偶然性、风险性过大。
菜农、果农们由于土地有限,无法扩大规模,增收渠道较窄,而且由于产业规模较小,过度依赖市场,而市场价格的涨跌将对其有致命影响。
而从事二、三产业以及外出务工的农民也由于资金、市场、政策环境等对于增收前景抱谨慎态度。
2.教育投资成为一般农民家庭的最大支出。
我县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已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等以及其他大部分的农村行政事业性收费;我县将从2007年起逐步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制度。过去,按一般的农民家庭来算,大部分家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倘若是上小学或者初中,依赖家里的省吃俭用尚能基本维持,到了高中阶段则不然,在农村地区,一个高中生每年的学费和日常花费需要6000元(调查所得数据)左右。一般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能承担的最多只能是一个孩子上高中的费用,并且倍感拮据;倘若孩子上了大学,便有很多家庭能经不起(在城市人看来并不算什么的)重负,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周家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地给老少边穷地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些歧视成份呢?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农村的学生我才说这样的话,而这是我们调查的真实情况,而且在这一方面我以过亲身的体验。
3.因病返贫的情况较为普遍,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加强。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县已经实施一年,一般要求在县乡级以上医院就医方可凭有效证件报销一定数额以上部分金额的一定比例。对于多数农民来说,一般小病就是买些常用药,舍不得上医院。医疗保险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而真正去医院的农民,一般花费一两千的,按照规定只能得到一两百的保险金,只能算是杯水车薪。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我县财政力量有限,一是保障力度较小,二是以钱定人,农村低保应保未保率高达50%,值得政府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4.农村信用社金融信贷事业发展滞后.调查中,70%(调查所得数据)以上的农民认为“去银行信用社借款”麻烦或很麻烦。事实上,在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普通商业银行考虑到向农民贷款数额小、难以集中、偿还困难等因素为避免风险根本不向农民个人发放贷款,基本上是“只收存款,不放贷款”的状况,而传统的农村信用社由于管理体制落后,没有有效的针对农民的贷款机制,对农民来说也是“贷款难”,虽然近两年国家针对这种状况进行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采取了很多新的措施,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看来收效不大。在农民资金短缺的时候,大部分农民选择“向亲戚朋友借款”或“其他门路自筹”。农民由于“借钱难”,家庭产业化经营发展不起来,致富之路随之变得曲折坎坷,这也日渐成为制约农村农民家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村税费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医疗及教育体系改革、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以及我省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为目标各项工程„„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对策建议
政府除了使用有限的财政力量加大对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为做好规划引导,为农业发展提供体制创新上的指导与规范,提高农业产业合作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户提供有效的信息,一方面鼓励农户转向二三产业以解决土地分散经营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投资本县第一产业或提供服务,以实现产业之间的联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劳动力转移以减少农村人口以解决土地不足问题这两大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结合起来。
比如可以组织专业培训,鼓励农户外出开办农产品专卖店,并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借助葡萄酒文化、葡萄酒博会、农展会等开拓品牌,增强本县农产品的营销力量。政府还可以与企业携手,建立权威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生产、价格以及气象气候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市场要求安排经营生产。
在政府的有效引导下,农户应尽量加入行业合作组织,通过借鉴周围地区如玉泉营等地的产业模式,并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完善,以推进农业基地的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和农业的合作化经营,以扩大产业的规模,延长产业链。只有通过转化和加工才能使农产品增值,创造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而通过加工业以及后续的宣传销售等行业也能吸收一部分转移的劳动力,而这些行业的壮大又能增强我们的品牌实力,真正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的高效益。
农业产业化还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科技兴农”、“生态农业”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比如可以借助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力量,在全县葡萄产量总量扩大的同时进行葡萄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生物科技提取葡萄中的特有成分,制成保健品、饮品及其他相关产品。还应适时调整葡萄种植规划,实行标准化葡萄基地建设,推广机械化采摘作业,提高工效节约成本。
四、总结
调查的意义在于过程!调查之前,大家就明白。的确,农村的问题非常复杂,而我所了解的仅仅是一些皮毛,而调查的结果对于农村问题本身是毫无意义的,但调查的过程对于我,却是一种社会的历练,人生的展拓!
中国目前有13.67亿人口,其中9亿农民,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必然的,“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也需要全社会长期的共同的努力。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促农业发展的环境中,虽然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中国农村、中国农民的未来是无限光明的!
小组成员:2011级农业科学一班:刘辰、陈龙、刘梗、石彦龙、杨斌林、刘德磊二0一二年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