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农民递减计划的调研思考

时间:2019-05-12 19:4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施农民递减计划的调研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施农民递减计划的调研思考》。

第一篇:实施农民递减计划的调研思考

一、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为:边、穷、散。边,指**地处县城西南部,距县城31公里,毗邻**县**乡,与**乡、**镇、**乡交界,是我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有“**的西藏”之称。穷,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028元,是省定欠发达乡镇。人均年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有281户1020人,占总人口数的45%。散,面积

41.7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587户,2245人。2007年底常住大湾人口为1423人,每平方公里人口仅为34.1人。

农民增收和农民转移存在困难不少,特别是部分农民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只要有的吃饿不死就行,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过一天算一天。二是农民组织纪律性差,自由度大,自己支配的时间多,自己说了算,有事自己可以安排,不受他人指导,随意放任自己。三是农民知识结构不合理,只有部分农业生产知识,并且这部分农业生产知识还是靠看着别人干、跟着别人学得来的,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只知如何为、怎么干,不知为何为、为什么要这么干,一旦出现例外情况,就束手无策了。四是眼界不高,思路不远,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只注重现实利益,不考虑理性利益。做事情没有谋划,没有计划,缺乏长远打算。五是吃苦耐劳精神弱,适应性不强。部分农民进城后,感觉打工太累,做生意没本钱、没门路,还不如在农村自由、舒服,过过小日子安稳。

根据以上基本情况,结合实施“两创”总战略,落实县委〔2008〕4号文件,服务“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并实施**农民递减计划。

二、**农民递减计划的内容和实践

农民递减计划:贯彻落实“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立足大湾实际,推行群体化服务,积极培训农民、服务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减少农民,让农民在转移中致富,在致富中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达15%以上;千方百计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七创一化一目标”711工程创建,积极推进“平安大湾”建设;实施“六个一批”转移,千方百计减少农民,每年减少农村常住人口10%,到2011年,使农村常住人口由2007年底的1423人减少到1000人以下,务使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基本建成生态文明。

“六个一批”转移就是对全乡劳动力进行分类培训,分层次转移:一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进厂就业,安置一批;二是开展引导性培训,推进组团式异地开发,输出一批;三是开展经纪人培训,培养农民老板,分流一批;四是开展政策引导,让农民进城变市民,转化一批;五是开展助学服务,让学生积极外出学习,考出去一批;六是发展来料加工,就地转移一批。

农民递减重点是农民观念的转变,难点是进城后农民收入的提高。围绕这两点,提出了群体化服务,根据农民的具体情况,分为外出务工、异地开发、在家中青年、留守学生、留守老人五大人口群体推行群体化服务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和管理,通过政策引导、宣传教育、全程服务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民下山、提高农民素质、转变农民观念,加快农民变市民的进程,达到农民递减、生态文明的目的。

㈠对外出务工群体,实行强素质抓服务促发展,加快农民变市民的进程

1、在县城成立**经商务工人员联谊会,提高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的人员通过这一平台组织起来,并通过举办行业联系例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互通有无、交流信息、互相帮助、提高素质。

2、建设大湾市民夜校,提高素质,早日融入城市。传授职业技能、法律知识、文明礼仪等,提高其就业能力、创业观念、创新意识,早日成为合格的市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3、完善“劳动力转移服务中心”功能服务外出农民。在县城建立了专门场所,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和乡政府的公章,服务外出农民。还建立了定期与服务对象联系的制度,及时为他们提供服务,排忧解难。如2007年主动派干部外出维权50多人次,为外出人员追回损失30余万元。

4、建立**党政信息网,发挥农民信箱作用,提供365天24小时的信息服务。在全县率先建设好**党政信息网,将乡党委政府便民政策、人员分工和服务内容等与群众有关的信息全部上网公开,给农民群众,特别是外出异地开发的“**师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平台。帮助外出农民建立了农民信箱,并与手机捆绑,信息可通过短消息的形式直接发送到个人手机。编印干部和村民通讯录,将干部电话向全乡人民公开,并要求各干部365天24小时开机,接受服务。

5、在外出劳动力集聚地建立联络站、计育协会等组织,开展服务。通过政府牵头,群众参与,培育团队的作法,对在温州市区等外出劳动力较集聚的地区,建立外出务工人员联络站12个、计生协会1个,加强与异地务工人员的联络与联系,极大地方便了政府

机构开展跟踪服务

6、进行党建创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成立异地经商务工人员党组织。在县城和外地成立经商务工人员党组织共6个,作为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的组织,既加强对异地转移劳动力的组织与领导,又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建立农村党支部与县金茂公司党支部“1+1 互动共建”关系。开展与金茂

玩具厂、伟达玩具厂、诚创轴承厂等企业合作完善村企党建“1+1”活动,加强外出党员管理服务。三是扁平式管理外出党员。建立党员数据库,由乡党委直接通过农民信箱和手机短消息群发等方式组织开展学习、管理、服务,及时发送党建知识、培训、就业等内容的短消息。通过一周一条短消息,一月一个电话,一年一总结,融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

7、表彰先进,营造异地创业良好氛围。每年开展异地创业先进典型评选,努力在大湾营造一个异地创业光荣、异地创业致富,人人想创业、人人争当创业模范的良好氛围。

㈡对异地开发群体,推进组团式开发服务管理促双赢

一是宣传**师傅品牌,打造品牌服务促转移。免费为全乡组团开发基地统一命名为“**师傅开发基地”,并树立广告牌等。同时在大湾党政信息网上开辟《**师傅》专栏,大力宣传推介大湾籍**师傅。二是组织**师傅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师傅素质。组织大湾籍**师傅进行市场经济、政治社会、专业技术、法律等知识学习,提高素质并不断壮大大湾籍**师傅队伍。三是引导与鼓励劳动力异地创业,推进组团式异地开发。鼓励**师傅开展传、帮、带活动,带出一帮徒弟;引导有一技之长创业无门路的劳动力,投入组团开发,共同参与异地优势资源开发,做大做强组团抗异地开发风险能力;引导大龄未婚青年学习异地开发技能参与组团开发,见一方世面,学一技之长,娶回一房亲。四是实施政府关怀,优化异地创业环境。广泛开展“友好联谊”活动,积极与本乡外出劳动力异地开发及创业的当地政府部门建立友好关系,为本乡异地开发的**师傅在异地营造良好的创业与发展环境。

㈢培训转移留守中青年农民,转变观念,促增收促转移

1、创新培训模式,培养优秀人才促发展

一是建立农民培训意向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二是扎实搞好新型农民培训。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现场操作和课堂辅导相结合。三是抓好县内培训就业。精心组织农民参加县内相关培训,做到通知到位、服务到位。四是鼓励农民自寻就业培训。制定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农民自己寻找就业培训。

2、着力优化产业促增收

一是以“高山阿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发展高山系列生态农产品。确定四个一百的主攻项目,即发展新科袋料黑木耳100万袋、高山蔬菜100亩、天南红稻100亩、稻田养鱼600亩,对高山蔬菜、天南红稻、高山田鱼由合作社实行三包,包提供种子、包栽种技术培训、包产品销售,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合同,明确收购价格,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估计全年可增收265万元。二是发展来料加工产业,增加低收入农民及留守妇女与老人经济收入。通过建立组织、制定政策、加强服务,上半年已培训来料加工者队伍51人,经纪人2人,创加工示范点3个,加工费已有15万。三是实施兴林富民工程,拓宽了留守农民的增收途径。累计开发菇木速生林1062亩、木本中药林878亩、松木玩具原料林935亩,基本实现了三个千亩工程。四是继续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统筹资金、以奖代补、务求实效,变原来的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并制定了详细的奖励政策,对发展生产性项目全部予以奖励,使创业者受鼓励。

3、拓宽门路,帮助转移就业

一是开展“老乡带老乡,共同奔小康”活动,培育劳务经济人带动转移。通过“导师带徒”的形式,将外出创业的农民与有意向转移的留守农民结对,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对其创业思想、创业能力等进行具体详细的指导帮助。以帮助进城农民度过适应期,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二是继续开展“百企献岗,农民进厂”活动,在县城为农民寻找就业岗位。三是大力推进组团式异地开发,逐步壮大异地开发队伍。四是改善政策促转移。外出务工农户予以每年200元的住房补贴。参加培训并转移就业的,给予100元奖励。五是完善“两服务中心”功能促转移。完善“劳动力转移服务中心”和“村民援助服务中心”的功能,主动跟踪掌握外出人员和家中老弱病残及缺劳力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六是以健全和完善农村耕地和山地流转机制促转移。

㈣结对帮扶留守学生,使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湾的学生就是大湾的未来,关注学生,就是关注大湾的未来。一是将乡小与县实验小学结对,开展教师结对、送教下乡等活动,提高乡小的教学质量。两所学校的学生也进行结对,开展“手牵手、共同成长”等活动,让留守学生有机会到县城过几天市民生活,感受城市生活,感知外面的世界,从小接受市民教育、培育市民精神。二是出台高考生奖励政策,对考上高等学校的学生,本科奖励500元,专科奖励300元。同时积极争取希望工程等支持,结对帮扶困难学生。三是开展“愿望手牵手”等活动,改善环境。争取**广播电视总台电视经济生活频道支持,为乡小争取了电脑、图书等价值8万元多的物资。

㈤关爱留守老人,解除外出农民的后顾之忧

由于劳动力转移,造成全乡有102名常年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的“留守老人”,普遍存在生产难、生活难、联系难、就医难的情况。创建关爱“留守老人”“二四”工作法,确保不让一个“留守老人”孤独。一是建立“四个”工作机制。建立了组织领导网络机制。成立了关爱“留守老人”工作领导小组,各村设立联络员。建立了动态信息管理机制。全面调查摸底,详实掌握“留守老人”所思所想所求所需,建立动态信息库。建立了资源整合优化机制。定期研究关爱“留守老人”工作,形成社会、单位、家庭三位一体的关爱机制。建立了考核督查综评机制。把关爱“留守老人”工作纳入文明村创建和村级组织年度目标考核,制定量化考核细则。二是实施“四项”工程。实施“强基创建工程”。行政村建立“关爱留守老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门诊、文化娱乐等便捷服务,让“留守老人”有人聊天,有人照料,精神能得到慰藉,消除孤独感。实施“亲情互动工程”。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温州、**等地及各行政村设立“网络亲情服务站”,让“留守老人”与在外务工亲人能够通过亲情服务站的网络视频对话,与在外亲人进行“零距离”相会。实施“爱心牵手工程”。乡机关干部与“留守老人”结对“牵手连心”。组织开展“每周一走访、每月一谈心”的连心活动,及时做好上门服务工作,切实从生产、生活、精神上关心“留守老人”。特别是在今年春节前后,安排乡村干部接留守老人回家过年,取得较好效果。实施“孝敬父母工程”。拟开展“孝敬父母奖”评选活动,鼓励和督促外出子女尊老爱老。

三、几点思考

1、规划方面。城乡一体化规划需进一步细化,要根据“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尽早明确哪些乡镇,行政村属于人口递减范围,计划何年进行区划调整。县里要明确这些乡镇村实施萎缩性管理。比如大湾、**、安溪、**、大源等乡镇可先明确,可使县乡工作形成合力。

2、考核方面。县委县政府对乡镇的考核,特别是一些具体的考核项目要有指导性,将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起到一个方向新的作用,根据乡镇实际,确定哪些该发展,哪些不该发展,尤其对二类乡镇(特别是实施农民递减和萎缩性管理的乡镇)重点考核农民培训和下山转移、生态建设、平安和谐等工作,工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等不列入考核。

3、政策方面。一是完善农民下山购买住房补贴制度,将原来的建设农民新村的资金直接补助给农民,变暗补为明补,扩大政策享受范围。根据大多数农民收入较低的情况,将农民下山购买城郊农村房列入下山购房补助范围,不强求两证齐全,加快农民下山购房步伐。二是完善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制,在农民下山购买住房的补贴中,切出一块直接购买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以保证下山农民的基本生活。三是完善常住人口管理,加大县城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的力量,及时动态的掌握常住人口情况,建立乡镇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与县城流动人口办公室及社区的定期沟通联系制度,将各乡镇进城人员移交给各社区管理,分社区对进城农民进行市民管理,并强化进城农民就是市民的理念,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实行同城同待遇。从而,减少行政成本。

第二篇:新时期农民持续增收情况调研思考

农民收入问题可以说是农业与农村问题的集中反映,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事关全局。为此,近年来的中央相关文件反复强调,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并在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根据这一目标,我区农民人均

纯收入2020年将达到23184元,平均每年递增5.94%,而在今年的区人代会上,我区已明确农民人均收入增长8%的目标任务。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日益加深的大环境下,如何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通过近期调研,本文拟对近年来我区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的分析,找出影响收入变化的因素,结合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实现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有效途径。

一、农民收入结构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区农民收入从总体上看增长较快,每年增幅都在2位数以上,尤其是2008年农民的收入增幅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农民收入的来源结构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趋势性变化,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力基本保持平衡。2008年我区农业收入51430.8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3.53%,分别比前两年的9.5%、8.7%增加4到5个百分点;农业的净收入15552.72万元,按全区农村87282个农业人口计算,人均收入1782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592元的15.37%,虽然收入的比重分别比前两年的17.33%、19.30%下降2到4个百分点,但绝对增加值基本上与前两年的1764元、1771元持平。由此可以看出,我区农业占整个农村经济的比重不是很高,但农业净收入的稳定增长,对于实现农民增收仍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

(二)财产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明显强化。随着我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外地务工经商人员进入我区,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全区外来人口已超过25.4万人,暂住登记人口19.6万人,主要分布在我区的城乡结合部,其中甬江、庄桥、洪塘要占总数的67%以上。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带动了农民空余房屋出租,提升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明显增长。2008年我区农民财产性收入达13378.66万元,人均1533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22%。分别比前两年的12.27%、9.11%增加1到4个百分点,绝对增加值分别比前两年的1248元、836元增加285元和697元。由于农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已由2005年的590元增加到1533元,三年内翻了1.5番,可以说财产性收入已快速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转移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我区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主要包括股份分红、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金和国家政策性直接补贴等部分。现以股份分红为例,2008年我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资金达8397.27万元,人均96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3%,分别比前两年的7.18%、3.84%增加1和4个百分点,绝对增加值分别比前两年的731元、352元增加231元和610元。如再加上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金等收入,其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要占当年农民纯收入的1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转移性收入是农民收入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四)非农产业占农民收入的主导地位。根据以上相关数据的分析,我区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在7110元左右,占农民纯收入的61.37%。虽然非农产业收入的比重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但非农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来源的主导地位将不会削弱,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其非农产业收入的主导地位会不断巩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力将呈现趋势性增强。

二、农民收入面临的突出性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农民人均收入将会继续呈现增长的态势,但实现稳定增长的难度和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将会明显加大,增长的幅度在之间可能会出现一些差别,尤其是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今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速极有可能出现下滑的趋势。就目前来看,农民收入面临的突出问题有两点:

(一)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萎缩趋向。这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财产性收入降低。受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区部分企业,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程度较高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停产停业,并由此造成了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外来务工人员的返乡,直接导致了农村居民房屋出租收入的减少。据对一些村的调查,当前农民房屋的出租率要去年减少20%左右。如以此测算,今年我区农民以房屋出租为主的财产性收入将减少2675万元左右,这就意味着农民人均收入要减

少306元,比2008年下降2.64%。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可用收入下滑,影响农民再分配收入。调查中不少村反映,今年的村级标准厂房出租形势不容乐观,空置的面积将会有所提高,尤其是新建的标准厂房难以招商,这是造成村级可用收入下滑的关键因素。村级经济的下滑,势必影响到当年农民股红的分配和集体收益的分配提高。据调查估算,今年村级标准厂房的空

置率将在8-10%左右,减少出租收入约1177万元。如以减少收入的60%对农民进行股权分红推算,这就标志着农民收入将从集体收益中减少80元左右,比去年的人均收入下降0.69%。三是农民务工收入有所减少。从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区农民务工收入的减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开工不足,工作日缩短,月工资收入减少300-500元左右,报酬相对降低,但这类人员的比例较小,影响不大。另一种是企业停产息业,在家待命。目前务工在家息业人员约占5%左右。根据上述两种情况,我们以务工人员息业率5%,年工资报酬1.8万元测算,农民约减少收入2586万元,人均减少收入296元,比去年下降2.55%。综上所述,今年我区农民收入面临下降的可能性不容忽视,据我们调查预测,其下降幅度在5-6%左右。

(二)农民收入不平衡。根据有关资料报表分析,除了我区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差异(2.157:1)之外,我区农民之间的人均收入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东西部,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差异。2008年我区农民人均收入11592元,如以村为单位,有40个村的农民人均收入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占全区行政村的36.36%。在这40个村中,其中慈城镇有7个村,占该镇41个行政村的17.07%;而甬江街道15个村,村村超过全区人均收入水平,达100%,相比之下,甬江街道要高于慈城镇83个百分点,反映出区域性农民收入的差别。在村与村之间,人均收入最高的村达18442元,高于全区人均收入水平的59.09%,而收入低的村,人均收入仅9061元,这占全区人均收入水平的78.17%,二者相比,高者是低者的1 倍。从区、镇(街道)两级304户农经记账户人均收入情况看,人均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29户,占9.54%,这也就是说我区有近10%的农户,其人均收入水平低于全区人均收入水平。

此外,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也包括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就业技能、资源和市场约束、发展空间等问题。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应该说,增加农民收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奋斗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今年农民增收形势更为严峻。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今年人均收入增长8%的目标,我们在分析农民增收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的基础上,认为以“产业结构调整+非农产业发展+城乡一体推进”是增加我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方式,以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一)以农为本,挖掘农业增效潜力

挖掘农业增效潜力是我区农民,特别是纯农业村农民增加收入的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之一。就当前的农业增效来说,一是增加早稻种植面积。据2008年农作物种植面积测算,2009年我区早稻种植面积还有2万亩潜力可挖,而种植早稻相对省工省本,病虫害轻,一般每亩纯收入在200元左右,2万亩早稻就能增收400万元。再加上按2008年水稻种植补贴及2009年粮食收购价标准计算,又可增收144.8万元。两项合计相当于全区农民人均增收62.6元以上。二是发展高效蔬菜,提高单位效益。据我区蔬菜种植专业户苏元广介绍,2008年他的蔬菜种植面积20亩左右,以大棚栽培为主,种植模式为茄果类―叶菜类三茬轮作,一亩大棚年平均纯收入在1万元左右,比一般蔬菜种植户提高5000元左右。在我区现有的1.8万亩蔬菜面积中,如将其中40%的蔬菜面积实施苏元广那种三茬轮作种植模式,当年就能增效3600万元,人均增收就是412元。三是继续推进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发展。目前我区有茶叶、杨梅、竹笋、密梨、葡萄等区域特色产业基地,这些特色产业基地不仅是我区的优势农业,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渠道。如我区葡萄种植面积0.42万亩,其中2008年已投产面积0.15万亩,而今年的投产面积将比去年增加500亩以上,按每亩收益0.5万元计算,就能增收250万元。再有经改良后的慈荠种杨梅,其售价在15—20元/斤,比荸荠种杨梅高7-10元/斤,按亩产2700斤计算,每亩就可增收1.89—2.7万元。四是推广农业节本增效技术。今年的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要增加到2万亩,因经测土配方施肥的可节约每亩成本40元;新增1万亩的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其亩均用药和防治成本可减少15%以上、节省100元。仅此两项就可增收180万元,相当于全区农民人均增收20.7元。

此外,今年的农资价格较往年有所下降,如尿素下降了350元/吨,氯化钾下降了800元/吨,而国家的粮食收购价相对提高,每50公斤提高5-11元。如以去年的33436吨粮食总产量计算,人均增收38-84元,这也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二)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分配

近几年来,我区村级集体经济是不断增强,集体可用收入是不断增加,2008年比2005年增加了5801万元,达18239万元。集体用于农民的分红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08年比2005年增加了6284万元,达8397万元,人均增加720元,正可谓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因此,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分配是我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一是落实村发展留用地政策。除城市规划重点控制区外,村级发展留用地补偿原则上应以留地为主,货币补偿为辅,由国土部门根据开发建设情况,尽快落实用地指标;确因客观原因无需落实或无地可落实的,也要尽快予以经济补偿,以提高集体经济的再扩大生产能力。二是制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村集体物业租赁所缴的房产税、营业税以及土地使用税等,包括村级公共事业建设工程所征的有关税费,区和镇、街道财政应根据其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程度,在安排转移支付时予以统筹考虑,补助或奖励村级的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鼓励村级集体开展招商引资。为缓解标准厂房的空置,凡村级集体新引进的注册地和经营地都在本村范围内的企业,3年内其上缴的企业所得税中的区本级留成部分,由区财政全额返还给村,专项用于集体经济的建设。四是鼓励企业投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企业所得收入中定向用于结对村社会事业的资金可按有关程序办理税前列支。五是充分发挥集体货币资金的投入效应。目前村级集体拥有货币资产达9.39亿元。因此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村级集体通过强强联合、村企联合、产业提升、异地开发、固定回报等方式,投资风险小,收益大的项目,如服务业、物流业等,实现货币效益最大化。如以现有货币资产的40%用于投入,按增值10%测算,农民人均收入就能增加430元。

通过政策的扶持,再加上绝大多数村在年终考核时,都不同程度的预留了一部分资金用于来年的以丰补歉,或用于来年的收益分配与分红,因此从总体上来讲,今年农民从村级集体中获得的再分配不会低于去年,在较大程度上极有可能超过去年,预计增幅在8-10%左右,人均提高收入77元以上。

(三)坚持培训转移就业,促进“薪金”收入增长

坚持培训转移就业,提高转移就业和创业发展能力,是促进我区农民提高收入主要途径之一。在调研中,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这几年来我区针对农民实际情况开展的技术培训,对促进农民的就业转移,提高农民的收入增长确实起到了极大作用。因此在下一步的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中:一是注重提高培训质量。各街道、镇要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将培训与就业全面挂钩,可开设农副产品经纪人培训班、水果销售员培训班以及农民较为感兴趣的电工、电焊等特色培训专业。同时要紧密结合市场和企业需求,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开办技术含量高、市场紧俏工种的中高级技能培训班,实现从短班向中长班,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单一技能向复合技能的转变,切实提高培训的实用性。二是进一步完善就业扶持措施。要结合当前的实际形势,对现有的农村就业扶持政策作适当的调整和完善。如:放宽政策享受对象范围;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政策补助标准;增加公益性岗位数量,加大公益性岗位的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城乡就业一体的政策扶持标准和扶持种类。三是加强城乡一体的失业、就业管理机制。建立区级统筹的农业劳动力失业管理制度,开展农村劳动力失业登记试点工作,将被征地人员和已长期流转承包地的农业劳动力,包括目前在家息业的人员,纳入失业人员管理范围。对长久流出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业劳动力,在就业、培训等方面享受与被征地人员同等的待遇。四是要搭建农民创业的平台。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农民就业专场招聘会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我区创业俱乐部综合服务的平台作用和品牌作用,为农民创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我区已创立的股权质押贷款平台,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农民联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已取得的人均2万元授信总额,鼓励农民投入到创业之中,人人争当小老板,消除“胆小怕风险”的投资观念,树立投资创业促增收的意识。五是积极开展“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今年要有80%的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切实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基本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努力促进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提高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比重,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形成稳定的农民收入增长机制。

(四)加快城乡一体发展,不断提高增收效应

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必然涉及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的建设、发展和完善。今年是我区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建设基础年、保稳促调年,合力攻坚年,也是我区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之年。随着城乡一体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农民的增收一定会起到乘数效应。就目前来说:一是探索三类养老保险的流转对接。在提高被征地人员养老金的基础上,要研究制订**区建立城乡一体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推进体系实施意见,以“全覆盖、一体化、可流转”为目标,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被征地人员和长期流转承包地的农业劳动力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努力实现农村居民养老保障、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与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同等化。二是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立与农民收入增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筹资增长机制,加大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的政府补贴力度,加大城乡弱势群体大病救助的力度,逐步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险种相互衔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同等化。三是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研究制定城乡一体最低生活保障的实施办法,建立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农村困难群众低保救助标准,逐步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帮扶工作。四是财产置换增加农民收入。在前几年的旧村改造、征地拆迁中,农民原有的房产通过置换都不同程度的获得了“住一套、租一套、卖一套”的财产,其财产增值,少者60-70万元,多者上百万元。今年我区又将拆迁农民房屋2600多户,面积37万多平方米。如按农民每户房产通过产权置换增值60万元计算,其增值就达15.6亿元,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当于全区农民人均增收1.78万元。因此在拆迁过程中,农民一定能够获得极大的财产性转移收入。五是继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研究制订**区建立城乡一体公共服务推进体系实施意见,使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不断健全,公共服务运行体制不断创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体系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和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全面推进。可以说,在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必定会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使农民真正享受城乡一体化带来的丰硕成果。

(五)多策并举,共创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除了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还要依靠各级政府、部门与单位的共同扶持。因此我们要在切实做好增强农民增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的基础上,一要落实政策促增收。今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我们要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和服务补贴、公益生态林补贴、能繁母猪补贴、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等政策。同时也要认真落实我区已出台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政策》以及其他方面的惠农政策,确保政策的促进作用。二要招商引资促增收。今年我区已基本确立了农业招商项目10个以上,合同引进资金1亿元左右的任务目标。下一步要重点研究一批农业招商项目的包装与推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工商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推动农民的增收。三是加工合作促增收。依托我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推进农民的增收。如宁波泰康红豆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我区建立的1000多亩红豆杉基地,其每亩红豆杉的枝叶产量400-5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5元,每亩收入就达2000-2500元。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帮助农民增收。如我区的绿艳果蔬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08人,基地面积1608亩。该合作社以葡萄产业为依托,发展农家乐、水果、蔬菜套种等多种经营形式,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实现了产、销、技术服务的统一。社员裘建刚在社里有20亩土地,仅去年一年,他依靠合作社的技术支持和品牌效应,收入达25万多元。四是依托企业促增收。要在我区积极拯救扶持企业生产发展的大背景下,鼓励企业少减员或不减员,维持员工的稳定。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利用粮油市场、渔业市场的开张,通过物流、三产的带动,增加人气聚集,以此拉动农民房屋的出租,使农民的出租收入有增而不减。

总之,从目前的经济形势看,要实现2009年农民增收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但只要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充满信心,加强部门协作,全社会关注,切切实实地解决农民增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认认真真地把各项举措落实到农民增收上来,就一定会实现今年农民增收的目标。

第三篇:对“责任落实层层递减”的思考

对“责任落实层层递减”的思考

针对提出的关于“责任落实层层递减”的问题,如少数基层党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到位,尤其是班子成员未真正履行“一岗双责”。有些单位班子成员连什么是“一岗双责”都不知道,少数单位党委主要负责人一年没有听过一次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班子成员未听取下属科室、单位的情况更多。我组认为,形成上述问题原因主要还是党委(组)主要领导主体责任意识和“第一责任人”和领导班子对党风廉政建设认识不到位,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所以我组认为应该从党委(组)领导班子入手,以上率下,层层传导责任压力:

一、加强统筹,形成考核机制。要适当增加“主体责任”“一岗双责”考核比重,考核设置要从细化具体制度入手,重点对党委(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落实相关廉政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规范和具体细化设置,结合派驻机构参加或列席相应会议,进行跟踪监督指导。要从具体细化“党风廉政建设分析制度落实、单位作风效能检查、“三公经费”使用、“三重一大”提前报告制度等入手,形成重点对党委(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考核机制,从而强化“一把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形成“一把手”重视抓、分管领导经常抓考核机制。

二、前移指导,形成指导机制。派驻机构要督促指导各综合监督单位落实单位主要领导“主体责任”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一岗双责”责任,形成每季度参加各综合监督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分析会、每半年听取单位“一把手”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情况汇报、不定期廉政谈话提醒制度、岗位廉政风险点分管和主管领导签字、干部廉政信息库分管领导签字等制度。

三、建章立制,形成问责机制。首先要从强化“一把手”主体责任意识入手,建立主体责任落实“约谈制度”,对主体责任意识不到位,单位“一岗双责”制度不落实的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其次,通过加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作风效能检查,形成“动员教育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思维,给违反规定的相关责任人、“一岗双责”涉及的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给予相应廉政谈话或纪律处理。最后,利用参加各综合监督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分析会的时机,认真听取各综合监督单位主体责任、分管领导“一岗双责”汇报,对党风廉政建设分析不认真、不深入的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廉政谈话或建议整改。

第四篇: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调研汇报(精选)

本文《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调研汇报》由小编辑为你提供,你也可以查看更多相关文章,来源于www.xiexiebang.com,版权所有,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工作背景:

近年来,随着市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对供水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公司以“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制订了企业未来五年供水规划。而就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存在管理人员学历、职称,职工技术等级、文化程度四偏低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和党政经营管理人才两缺少的现状,企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

青年兴则企业兴,青年强则企业强。要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必须从现实出发,转变观念。根据前期对企业青年职工学习需求及在读教育情况显示,目前企业青年职工已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将学习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青年中有34%的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历再教育,有41%的人每天花2小时以上看书、阅读,有33%的人经常阅读与专业有关的著作或文章,35周岁以下青年职工学习需求度依次为:岗位相关知识、计算机、外语、企业管理、法律等,我们应针对青年需求,以岗位为核心,因人制宜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不断加速青年人才的培养。

在公司党政支持下,由政工部、企业管理部、团委三方合力,共同实施35周岁以下青年实施三年人才培养计划,为青年进行职业生涯导航,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的青年人才队伍,更好地发挥他们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项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

二、工作目标: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根据公司发展要求,确立了“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加紧培养”的工作方针,通过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和培养,努力实现厂科级干部复合型(知识广、业务精、管理严);管理人员专业型(业务精、善管理、协作好);关键岗位技术工人一专多能型(精一门、会二门、懂三门)的目标,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具体实施:

1)第一阶段:基础培训。

针对对象:

新进公司参加工作的青年以及掌握一般操作技能,进取向上,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的青年。

实施目的:

了解行业特性、企业情况,按照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企业荣誉感,职业责任感。

主要措施:

技术等级培训。针对前一阶段调研中所显现的职工技术等级偏低的现状,我们将加大技术等级培训力度,通过拟订技术登高计划,组织人员参加水务宣传教育培训中心或社会技术培训机构的相应培训班,不断调整各等级职工比例,经过三年努力,企业内逐步形成以中级工为主体、高级工为骨干的职工队伍。

岗位专业培训。为建设现代化的供水企业,近年,公司引进了不少先进设备与技术,不少青年被安排在岗位一线。我们将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缺啥补啥原则,加强对有持证上岗要求的岗位(工种)以及企业生产、水质、服务等专业岗位的实务培训。今年配合污泥处理项目运行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污泥脱水处理工艺的岗位培训,今后几年还将针对原水预处理、深度处理项目的启动,开展相应的岗位培训,使青年熟练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成为岗位技术能手。

2)第二阶段:能力提高。

针对对象:

企业内具有较强责任心,一定工作能力,担任班组长或专业技术骨干的优秀青年。

实施目的:

引导、带领青年立足本职,开展岗位建功,拓宽业务知识面,积累更多实践经验,在思想修养、理论水平、业务技能上不断有新提高。

主要措施:

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按照“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加紧培养”的工作方针,按专业对口组织企业内具有丰富工作经验,较高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享有一定声誉的部门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与青年结对,签订师徒结对协议,配以课题研究,动态考核,通过师傅的传、帮、授、带,使青年在职业道德、岗位技能有所提高。

务、法律等内容的系列讲座,不断扩大青年的知识面,开阔思维。

3)第三阶段:重点培养。

针对对象:

企业内在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某方面显现成绩,具有较强工作能力,被本单位、部门认可的优秀青年。

实施目的:

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实施重点推荐,通过进行跨部门的岗位锻炼,为企业培养独挡一面的年轻的经营管里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措施:

举办青年干部学习班。与高校商洽专门开设五方面课程,利用休息日,对青年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十六大精神、领导干部基本素质,mba工商管理知识、企业文书类实务知识、领导干部自身修养素质等方面教育,全面提升青年综合素质。

实施轮岗、挂职、见习锻炼。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本文来自小编辑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有计划地安排青年骨干到不同岗位进行挂职锻炼,以及跨部门交流,通过实践磨练,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切实青年管理才能。

完善机制,实现长效化管理。要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保证。我们要应认真总结以往工作经验,重点抓好人才选拔、人才激励、人才管理三项制度建设,实现长效管理。在选拔上,注重民主推荐、上下联动,日常管理,选拔培养多类型青年人才。在激励上,推出“学历、技能、职称培训”有关政策及课题成果奖励制度,调动青年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上进心,找准企业发展与自身价值实现的切合点。在管理上,建立健全人才选拔、跟踪考核、反馈制度,实现人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

本文《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调研汇报》由小编辑http://www.xiexiebang.com 为您整理,更多范文为你展现。

第五篇:09年农民增收制约因素调研思考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农产品市场萎缩、农产品价格下行、农资价格上涨、企业经营困难,用工减少、这些困难和不利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迭加,使得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面临的形势异常复杂,任务十分繁重,难度明显加大。目前

正是我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时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我们就**市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对2008年农民收入构成及特点和2009年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情况分析,提出2009年农民增收面临的压力和相应的对策,为**市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和领导科学决策服务。

一、2008年农民收入的构成及特点

2008年,**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09元,比2007年增加468.5元,增长13%。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2652.6元,占65%;工资性收入1101.3元,占27%;财产性收入48.9元、占1.2%;转移性收入276.3元,占6.8%。

1、外出务工机会增加,劳动报酬提高,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在农民工资性收入1101.3元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59.8元、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209.7元、外出从业831.8元,分别增长7.4%、14.9%和26.4%,农民外出从业劳动所得增长加快。

2、种养业发展较快,家庭经营收入增加。2008年农民直接从第一产业获得收入2150.7元,增长9.1%;从第二、三产业获得收入501.9元,增长9.3%。

3、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转移性收入增多。中央近几年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各种政策性补贴全部落实到农户,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2008年,农民转移性收入276.3元,比2007年净增54.6元,增长24.6%。

二、2009年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简析

今年一季度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447.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9.2元,增长9.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2个百分点。从构成看,工资性收入250.1元,占17.3%;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118.9元,占77.3%;财产性、转移性现金收入78.6元,占5.4%。

1、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一季度农民从事各种劳务活动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50.1元,同比增长32%,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对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7%。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今年政府大力支持全民创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二是由于养殖效益下滑,很大一部分农民外出务工;三是本地务工薪酬提高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外出从业收入的稳定增长对农民增收起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2、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回落,人均现金收入为1118.9元,同比增加50.6元,增幅为4.7%。

(1)一产业现金收入增幅回落,畜牧业现金收入出现负增长。由于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人均出售蔬菜量较去年增加,加上设施蔬菜发展以种植名特优为主,出售价格大幅提升,人均出售蔬菜现金收入同比增加,此外,部分农户出售去年存粮,拉动种植业收入的增加,一季度**市人均种植业收入为328.2元,同比增加37.7元,增13%。自去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以来,奶价大幅下跌,直接影响了牧业的稳定发展,今年一季度农户出售牛奶的平均价格为1.61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每公斤下跌1.17元,致使牧业现金收入下跌,一季度**市人均牧业现金收入为593.5元,同比减少20.7元,减3.3%,牧业现金收入出现负增长。

(2)

二、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服务领域,尤其是以交通运输、批零贸易业和饮食业为主。主要是今年政府大力鼓励支持农民创业,实行免息贷款等政策,农民创业热情高涨,促使三产业收入的增加,今年一季度**市农民人均二三产业现金收入为187元,同比增加34.3元,增长22.5%。

3、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4.1元,同比增加2.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3%。

4、人均转移性收入为65.2元,同比增加15.1元,增长30.6%。

三、2009年农民增收面临的压力

2009年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市经济的负面影响正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将更加显现,农民增收将面临较大压力。

1、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和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粮食继续增产难度加大。全市粮食总产连年增加,目前在农作物种植品种和生产技术等没有出现大的突破的背景下,粮食增产压力加大,这也制约了

农民直接通过种粮增收。

2、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设施农业虽然发展较快,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受经济条件制约,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种苗繁育、市场体系建设等工作相对滞后;种植产品类同,蔬菜市场价格低,效益下滑,农民种植积极性受到挫伤,从种植品种上看,目前日光温室种植的主要是黄瓜、西红柿、茄子、角

瓜及叶菜等其他蔬菜。现阶段市场销售问题突出,生产和市场不能有效对接;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我市目前的主流温室结构是二代温室,保温性能和坚固性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不能适应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往往农户只能选择种植较耐寒、易生长的家常农产品,效益较低,影响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优质种苗价格较高,推广缓慢,据了解,普通西红柿种苗0.25元/株,优质种苗0.6元/株,价格高出2.4倍,同时,种植温室大棚劳动强度较大,仅每日拉起绵帘一个大棚用时就得一个小时左右,对于规模种植来说,劳动强度无形中加大,同时人工拉帘危险也较多,经常会出现拉绳断裂,人从温室掉落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用机械化卷帘机只需3—5分钟,省时省力且安全系数较高,但投入较大,一个大棚的机械和棉被需10000元左右,农民普遍感觉一次性投入太大,吃不消。

3、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压力加大,畜牧业生产喜中有忧。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外对农产品的需求疲软,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跌趋势明显。近年来,畜牧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已成为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奶产业发展受重创,近期整个乳品行业出现问题又接连不断,市场恐慌情绪弥漫。奶价持续下跌,拖欠2-3个月奶款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拖欠4-5个月奶款,农户购买饲草料的周转资金出现严重问题,交售了鲜奶长时间拿不到钱,可是家里的牛还得继续喂养,奶农无钱购买饲草料,只好卖牛维持,有的甚至将奶牛整圈低价处理掉,“养殖大户卖畜养畜,养殖小户不打算养”的现象较为普遍,大大影响养殖奶牛积极性。目前,散户鲜奶价格由去年同期的2.78元/公斤下跌到现在1.55元/公斤,奶业成本与收益倒挂。近期,牛肉价格由30元/公斤降至29元/公斤,羊肉价格由30元/公斤降至29元/公斤,羊羔肉价格由32元/公斤降至31元/公斤,猪肉价格已从2008年最高峰13-14元/斤跌到年初10-11元/斤。从2008年全市农产品价格情况来看,农产品价格指数呈下滑趋势,回落十分明显,2009年农产品价格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农产品价格的下跌同样令人担忧。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与农产品价格的回落,对农民增收十分不利。

4、农业生产成本依然偏高。从2008年情况看,农资继续大幅涨价,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大大抵减了农产品价格上升和国家补贴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据相关调查资料表明,2008年农户购买种植业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支出与上年相比增长35%以上,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潜力。2009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虽有回落,但相对农产品价格下行幅度,仍显偏高。

5、市场制约因素增多,农产品流通不畅,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一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我市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滞后,对农产品就地、就近加工转化能力相对薄弱,加上价格、品种、质量、品牌等方面的缺陷,农产品缺乏相应的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外销的稳定渠道开辟不足。二是缺乏市场信息。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狭窄,无法及时、准确地捕捉把握市场信息,不知道种什么、销往何处、价格如何。农产品品种单一,产品结构雷同,低层次重复严重,生产盲目、销售无序的问题突出。由于引导农民有序地进入市场的专门组织很少,在农户和市场之间的中介服务组织明显滞后甚至断层,农产品销售队伍规模弱小,实力有限,销售半径狭小,导致一些农产品销售不畅,影响生产效益。三是不成规模,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规模小而分散,经营粗放,提篮小卖,无大批量的产品供应,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大部分农产品销售主要靠零散的运销,与市场连接十分有限,农户承担着绝大部分的市场风险,当市场风险增大时,农民的利益往往缺乏有效保障。

6、农业生产投融资难,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支持乏力,农村金融部门为化解贷款风险而采取的严格担保、质押政策,使农业生产贷款难度很大,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撑,对于实力不强的农户,贷款扩大生产难度较大。

7、土地流转农民有后顾之忧。对于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的**市区,“人多地少”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一大瓶颈。许多农民为了增收过上好日子,一直想弃农进城经商从事二三产业,但还是把土地作为生活的退路,怕失去土地后,一旦在外面呆不下去,生活没有保障,因而不愿把土地流转出去。

四、今年我市农民增收的建议及对策

2009年是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国家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社会平衡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要确保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收,应该做好七项工作。

1、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坚决落实好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农业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覆盖面,提高补贴水平,既稳定了农业生产,又可以直接拉动农民来自第一产业收入的增加。

2、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保障农民持续增收能力。一是要稳定粮食面积,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上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优质水稻率。二是大力推进“十个特色农业生产区”建设,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全区创一流的主导产业和名优拳头产品;三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将农业结构调整同生态城市建设相融合,大力推进农业快速发展,扩大农民就地转移空间,为增加农民收入开拓新的渠道。

3、加强农资监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是影响农户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监管部门应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适时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收益,增加农民收入。

4、加快农业项目招商,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加强农业重点产业化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业项目的引进,积极培育一批辐射带动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努力构建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经济链。

5、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积极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打工收入和从事第二、三产业经营的收入。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引导企业履行责任,鼓励和支持企业多留用、安置农民工,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另一方面,重点扶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加速发展流通服务业,促使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行业,确保农产品鲜销和外销畅通。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协会,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农产品外销网络,促使本市的农产品能走出去、走得顺。

6、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加大“三农”投入,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的生产、消费积极性,是增加农民务工收入更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直接或间接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7、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转移农民就是富裕农民”。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之策。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力度,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农民不断增收行之有效的途径。一是加快园区工业项目建设。园区内的项目多、企业多,就能吸纳更多的农民入园打工,变农民为工人,使农民季节性增收转变为常年增收。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大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竞争力,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难转移的难题,又能解决园区企业难招工的矛盾,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二是大力加强对农民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农业科技水平,使其成为懂技术、有技能、善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开辟适合农民既不离土又不离乡的就业环境,鼓励和支持一部分农民成为素质高、能力强的现代农业的建设者。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拓宽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渠道,降低准入门槛,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社会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予以支持,使更多的农民能进得城、住得下、不担忧、能发展。

下载实施农民递减计划的调研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施农民递减计划的调研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实施春蕾计划的做法和思考(范文模版)

    关于实施春蕾计划的做法和思考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关于实施春蕾计划的做法和思考2010-06-29 19:07:5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关于实施春蕾计划的做法和思考关于实施春蕾计划......

    关于实施春蕾计划的做法和思考

    关爱贫困女童 共绘春蕾蓝图 ——**市同安区实施“春蕾计划”的做法和思考 今天的女童,是未来的母亲。母亲的素质,影响未来全民族的素质。要提高妇女素质,必须从女童教育抓起,为......

    关于上饶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问题的思考

    关于上饶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 产业化调研问题的思考根据市办关于扶持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问题调研精神,我办组织了调研组分别对部分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进行了为期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的调研思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的调研思考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的调研思考2010-06-29 19:00:49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的调研思考农民......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的调研思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对沾化、无棣......

    “国培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国培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国培计划”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而启动的一个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节点计划实施调研报告(精选五篇)

    荣华集团自建项目节点计划实施 调 研 报 告 集团领导: 2011年北经城、碧水蓝庭二期、荣航科技大厦、水岸新城等项目,目前的开发建设进度与集团下发的二0一一年度各地产项目分......

    妇联实施春蕾计划调研报告

    “春蕾计划”是在全国妇联领导下,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旨在通过社会各界捐助因贫困而失、辍学的女童完成学业,保障女童享有最基本的受教育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