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了不起的人
一个了不起的人
如果你将要面对死亡,你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还是悲观消沉,丧失勇气呢?请你读读李欢的故事,她将给我们做出榜样。
1992年的一天,李欢来到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儿童村参加“给孩子一个世界”的慈善活动。活动发起人亨利看见一件十分精致的礼物,似乎惊呆了,后来,工作人员告诉亨利,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国女孩送给他的礼物。
李欢她患的是“肌肉营养不良症”,将会随着肌肉功能的丧失而死亡。她居然能做出这么精致的礼物,那她的生活是如何的呢?爸爸、妈妈对李欢很“残酷”。小李欢摔倒了,她拼命扯着床毯,却站不起来。妈妈铁了心没上前扶她一把,含着泪对李欢说:“我们的生命如果能换来你的健康,我们早就换了。可这不可能,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李欢懂事的点点头。如果你是李欢,你会懂事的点点头吗?因为李欢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人们遇到困难时,出现一些消极的想法,是很自然的,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生活的强者。
李欢上学三年,她有一半时间是在医院度过的。凭着顽强的毅力,她每门功课的成绩都不低于95分。她还一直盼望着念中国最好的大学。我呢,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却不珍惜;有这么好的学校,却因为一点小问题而埋怨。现在想起来真是自愧不如。李欢为中国儿童争得了荣誉,也成为中国儿童乃至世界儿童的榜样。你能做到像李欢那样吗,方婷?
读〈了不起的女孩〉有感
当我们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当我们在感叹生活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一切时,是否会想到,一个身患绝症,却和我们一样学习,生活在快乐的日子中的人?她就是小李欢。
小李欢虽然身患绝症,可她警记着妈妈的那句:“能救你的,有你自己。”顽强地生活着;虽然她每写一个字都要使出吃奶的力气,可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拼搏得来了每年的“三好学生”;虽然她的小手几乎瘫痪,可她用这双无力的小手剪出了精致的剪纸作品。
我重读课文,小李欢凭着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从生活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有些同学,在生活中,学习上,受到了挫折,遇到了困难,就会放弃。我觉得放弃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他们之所以会放弃,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坚强地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只知道碰上了困难就当逃兵。不是有句话说:“在成长的道路中,你碰上了绊脚石,就要马上站起来。你不想被人甩在后头,就加快速度追上去。”是啊,你不站起来前进,只是呆在原地不动,等别人把你抛在了后面,你才知道要动身去追别人,才知道要摆脱绊脚石?晚了,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对我们的考验。大家知道著名作家冰心吗?她进了大学后,发现自己除了文学,其他都只有初中水平。那如果此时你是冰心的话呢?你是自学呢?还是放弃?也许你会犹豫不决,但不惧怕困难的冰心,她买来了初中至高中的书本自学。我之所以说这么多,就是一句话:“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中,碰上了困难,不要惧怕,应当想办法解决,继续往前走。”
战胜脆弱,做生活的强者
日子随着日历一页一页翻过,叶子黄了又青,青了又黄,花伴着风谢了又开,惟独我,始终改变不了脆弱这缺点,自卑、缺乏信心,它像幽灵一样缠绕着我,驱之不散,伴我日日月月年年。
我的心理比较脆弱,老师一次批评,同学一次嘲笑,考试一次失败,都会使我陷入痛苦的泥泞中难以自拔。我常常在心里向自己发出呐喊:“战胜脆弱,坚强起来,让生命的风帆高高扬起!”可说是这样说,在行动上我又有点犹豫。
就如某一次语文听课,老师对我们说:“胆子大一些,勇敢一些,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我暗暗对自己说:“沈芳萍呀沈芳萍,这是你好好表现的机会,可不能错过。”真正听课时,我的心里却不免有些发怵,看到教室成了手的海洋,却单单少了我一个,心里可真不是滋味,我真恨自己。
还有一次,竞选失败了,班干部的名单上抹去了我的名字。一向自认为出色的我,在竞选中茫然失措了。就在我非常沮丧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顽强的女孩,她就是《了不起的女孩》中身患绝症而学习成绩优秀的三好学生李欢。她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拼搏,以无比坚强的毅力,成为生活的强者,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掩卷沉思,想想自己手脚健全条件优越却停步不前,真是太惭愧了。
从此,“战胜脆弱”成了我的座右铭。瞧,现在的我,眼睛里总是闪着自信的光芒。已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每当遇到挫折时,总会想起那句话:战胜脆弱,相信自己,一定会行的!再瞧,班队课上在滔滔不绝演讲的主持人,也许你万万想不到会是以前那位班队课上不充当任何角色的小女孩吧!
朋友们,让我们都坚强地去面对一切,管他前方荆棘丛生坎坷崎岖,只要我们心存壮志,便总会有雄鹰展翅翱翔天宇的无比辉煌的一天!
第二篇:五年级写人作文一个了不起的人800字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五年级写人作文 : 一个了不起的人_800字
在我们生活周围,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我们总能在大屏幕上看到他,而且总是华丽登场,是许多人心中的偶像和奋斗的目标;有些人默默无闻,就生活中……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种人,他每天都生活在我们的身边,默默的为社会做贡献。他们普通的像一片瓦,一滴水,一块砖,一个小小的螺丝钉……
前几天,妈妈和我说楼下的杨爷爷去世了,我的心里一阵阵难受涌上了我的心头。我回忆起了杨爷爷的事迹。
杨爷爷60多岁,高高瘦瘦的个子,总是带着一顶黑色的帽子,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他已经退休好多年了,从我记事起,他无论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总是清扫楼前的小道。我刚开始以为这是他的工作,有人给他付工资,所以才干的那么认真,可后来才知道,这都是杨爷爷义务为大家干的不收取一分钱的报酬,而且有些人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她总是能及时的前去阻止。
我小时候,爱和小朋友们在外面开心的玩耍,可有一次,爸爸妈妈出去买东西把我留在楼下,说马上回来,可因为那时玩疯了,所以很爽快的答应了。可到了中午,小伙伴们都被自己的父母叫回家了,只有我孤独的坐在那里。杨爷爷过来问:“他们都回家了,你在这里干什么?”我看到有人询问;伤心得大哭起来,说:“爸爸妈妈还没回来哇……”杨爷爷就一直在楼下陪我,等我的爸爸妈妈回来,并给我讲许多有趣的故事。爸爸妈妈回来了,杨爷爷把他俩说了一顿:“不能再把孩子一个人丢在楼下,那太危险了……”爸爸妈妈很感动。
杨爷爷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事情,他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也教育了我们这些孩子,要做一个能为人民服务的人,杨爷爷虽然去世了,但是现在楼下的邻居还是时不时的提起他。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五年级:zhangyue
第三篇:了不起的镇雄人作文800字
了不起的镇雄人作文800字
了不起的镇雄人作文800字 咱们镇雄,自公元前135年设置南广县至今,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巍巍乌蒙山,悠悠赤水河,像父亲的宽厚和母亲的仁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镇雄优秀儿女奋发图强,铸造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涌现了一个又一个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英雄形象。
大湾镇罗甸村苗族农民工杨洪祥,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一场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后,自愿捐献出自己的肝、双肾、双角膜,使五名病患者获得了新生,他的生命在另外五个身体里得到了延续。领导同志表扬他,患者家属感谢他。他的英雄事迹,传遍西子湖畔,传遍云岭大地,感动了所有听过他的故事的人。
县国税局干部沙国恒,身患肝癌却坚守工作岗位,直至累死在出差途中,临终前只说了一句“你们只需记住,我曾经活过”。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个共产党员为国家税收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成为全县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中屯中学初三116班的申艇,在小三峡玩耍时,为营救素不相识的114班不慎落水的鲁筱潇同学时,由于体力不支,再也没有回到岸上。他用18岁的青春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申艇是新时期的雷锋,是镇雄人民淳朴厚道的生动体现。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这样的镇雄人数不胜数。正是镇雄人民坚韧不拔的意志,我们才战胜了冰凌雪灾、特大洪涝、持续干旱等各种自然灾害;正是镇雄人民敢为人先的胆魄,才有了各行各业镇雄人民干事创业的身影;正是镇雄人民淳朴厚道的风范,才有了镇雄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大爱之举;正是镇雄人民勇于担当的气度,才有了镇雄经济社会发展的累累硕果。
每当我想起这些动人的故事,心中不禁问自己:沿着英雄们的足迹,我该成为一个怎样的镇雄人?我现在已经读五年级了,将来还要上中学,上大学。我想,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我应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用汗水谱写自己的壮丽人生,用努力来回报老师的谆谆教诲,用成功来报答父母的殷殷期盼。无论在什么时间,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了不起的镇雄人!
第四篇:陶行知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
陶行知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但在中国有名,在世界也很有名气,他是世界级的人物,日本友人斋藤秋男说,“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我是一个日本知识分子,战争使我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不知该怎么生活,该走怎样的路,我从陶先生身上受到了鼓舞,明确了人生的真谛,陶行知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榜样,也是各国知识分子的模范,我们都应该学习他。”
陶行知先生是一个革命家。
早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床头写下“我是中国人,要为中国做出贡献来”的豪言壮语。他热情拥护辛亥革命,信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积极组织和参加爱国演说会,宣传辛亥革命,并为辛亥革命的领导人之一黄兴积极募捐,解决财政困难。他积极投入五四运动,在南京召开的声援北京“五四”运动大会上,他痛斥卖国贼,要求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九一八”事变后他一直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他反对蒋介石的反动独裁统治,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遭到多次通辑,是蒋介石暗杀的对象之一。
他是一个理论家,陶行知全集合起来一米多高。
他是一个教育家。毛泽东同志说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宋庆龄说他是“万世师表”,郭沫若说“两千年前孔夫子,两千年后陶行知”。他是一个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大众化,如:“光明照万世,宏论醒天下,24748,小坟葬伟大”,“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他是一个外交家。他以国民外交使节的身份出访26个国家和地区,历时两年多,行程十万八千公里宣传抗日,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他是一个演说家,他是一个书法家,他是一个音乐家,他是一个文学家。梁漱溟先生写过这样一段话:想到我亲切结识的盖世人物而衷心折服者不外三人,而陶先生实居其一,其他二人便是毛泽东主席和周恩
来总理。莫笑我把服务社会的教育家和秉国钧的政治家毛周二公相提并论为可怪,须知三位先生大有相同之处,这就是他们的襟怀气慨都卓然地向着世界全人类,廓然没有局限,从而三位先生在我心中实同一钦重的。
一、陶行知的简历
陶行知,安徽歙县黄潭源村人,1891年10月18日生,一家躬耕自食,家境清寒。陶行知自幼聪明好学,但因生活贫困无力入私塾读书,6 岁时蒙馆塾师方庶咸秀才视其资质聪颖,为其免费开蒙。8岁到万安镇经馆伴读,11岁又回到黄潭源自学,有时也帮父母参加田间劳动。15岁进入歙县教会学校——崇一堂学校读书。因陶母在本校帮佣,英人校长唐进贤喜欢勤劳聪明的陶行知,准其免费读书。17岁崇一堂毕业后独自远离家乡,考取了杭州广济医学堂,因不满该校歧视非教徒学生,入学三天后便愤而退学。18岁考入南京汇文书院,后直接升入金陵大学文科就读,是该校的首届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担任金大学报《金陵光》中文版主编。四年后,陶行知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毕业典礼上,他以优异毕业生的资格,宣读了毕业论文《共和精义》,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论文表露出了他最初的教育救国的思想。1914年(23岁)陶行知在大学校长包文先生的鼓励和亲友的赞助下赴美留学,考入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攻读市政。第二年便获政治学硕士学位。但他没有在伊利诺斯大学读完,便于1915年9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原因是,他深信没有真正的公众教育,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而且他认为第一流的哥伦比亚大学是他攻读教育的最好的学校。他决心将来为祖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奉献终身。他认识到“教育苟良,则人民生计必能渐臻满意。可 2
见教育实建设共和最重要之手续。”1917年 在哥大获“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毕业回国,他说“我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
毕业回国后即1917年9 月应聘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从此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教育生涯。为方便起见,我们分几个阶段向大家介绍一下陶行知的从教经历。
(一)反对旧式教育,主张教育改革。
(二)进行办学试验,推行平民教育
(三)投身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学校
(四)开展“科学下嫁”,创办山海工学团
(五)推行国难教育和战时教育,出访2 6国
(六)提倡全面教育,创办育才学校
1939年7月20日便在四川省合川县草街子风凰山的古圣寺创办了育才学校,育才学校吸引了许多著名进步学者、专家、教授来校任教,如艾青、贺绿汀、章泯、陈烟桥、戴爱莲等。周恩来专程到育才学校访问并做了抗战形势报告,题词:“一代胜于一代”。
(七)实行民主教育,创办重庆社会大学
(八)生命旅程的最后冲刺
1946年7月11日和15日,民主战士李公仆和闻一多在昆明遭到国民党暗杀,陶行知非常愤恨,他更加奋不顾身地投入民主运动。陶行知已知自己被国民党特务在暗杀黑名单上列在第三名,朋友们为他担心,但他大义凛然地说:“我是黑榜探花”、“我等着第三枪”,7月16日他给育才师生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深信我的生命的结束,不会是育才和生活教育之结束。我提议为民主死了一个,就要加紧感召一万个人来顶补。”24日,他操劳了一天,整理诗稿数万字,工作至凌晨,由于过度劳累,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25日凌晨溘然长辞,享年仅55岁。周恩来在给党中央的信中说,“陶行知是一直跟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走,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我们学习陶行知学什么呢?陶行知为我们遗留下的宝贵财富有三:一是伟大的学说 和理论,二是伟大的实践和经验,三是伟大的人格和精神。
我们重点介绍他的学说和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一)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有一句很有概括性的话,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生活即教育”的含义有三:一是生活有对人的教育作用,二是教育又促进生活的变 化,三是教育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教育的效能:一方面“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只要把自己放在社会的生活里,即社会磁力线里转动,便能通过教育的电流,射出光,放出热,发出力。另一方面,“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只有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才能发出力量而成真正教育。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1、生活决定教育;
2、教育改造生活。教育改造生活,要从培养人开始;教育改造生活是改造自然,实现富国理想;教育界改造生活最重要的是改造社会生活。
(二)社会即学校
(三)教学做合一
(一)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以下是陶行知关于教师地位和作用的言论
1、“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
2、“小学教员教得好,则一二十、一二百家的小孩可以成家立业。否则变成败家子,永远没有希望了。”
3、“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手里。德国战胜法兰西,归功于小学教员,这是人所知道的。”……“小学教师之好坏,简直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的治乱。”
4、“家不重师,则家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简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5、“教师就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6、“诸君何所事,候补当教员,开创新世纪,大任在两肩。”
7、“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
(二)教师的职能
1、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做真人。陶行知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三)教师的素质。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献身教育,首先在敬业。陶行知在一首抒情诗中写道:“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其次要乐业。他说,“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好教师应当“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小学校里学生小,房子小,薪水少,功课多,辛苦的很,哪有快乐?其实看小学生天天生长起来,从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如同一颗种子由萌芽而生枝叶都是一样的。”“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那无论做小
学教员,做中学教员,或做大学教员,都是一样的。”再次要有坚定的信念。他创办工学团时说过这样的话:“中华民族之新生命是在工学团的种子里潜伏着,我有这种认 识,我有这种信仰,我愿意做一个园丁将这种子遍撒人间。”
2、热爱学生,甘当骆驼
陶行知说:“为了苦孩,甘当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回家的时候,把地下室让给他去做实验。”他反对体罚、讽刺学生,他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3、以身作则,团结协作
陶行知说:“教员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和地步。”陶行知的长子陶宏回忆,他父亲“自己在学做人也教我们学做人,在做人上教我们学做人,学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做人法。”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陶行知看来,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接受再教育,才能常教常新,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教学有新意之来源,还是获得教学之乐,去教学之苦的好方法。他说,“要教职工学生向前进,向上进,非自己努力向前进,向上进不可。”“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对学生循循善诱的常用方法就是鼓励发问。他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深入一步则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授之以方。在他看来,要深入探讨问题,治学治事,可请教这样八位不用报酬的常年顾问:
你要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 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好像弟弟与哥哥。
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关于追求真理,陶行知主张五探讨、一体验、二看书、三求师、四访友、五思考 7
第五篇:一个成功人的拼搏
杜葵
一众人等开始在成百上千块青砖中寻找,抽起„„忽然看似牢固的巨大城墙轰然倒塌,大家顿时目瞪口呆,有的女士甚至惊叫出来。很多人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瞬间目睹这个“伟大品牌”的轰然倒地,那种视觉刺激不能不令他们有此反应。此时,杜葵看着每个人的眼睛,平静地说:“没错,就是你的那块砖让大厦倾倒。”于是,每个人都把自己拿到的问题,认真地思考写出答案。而这只是一个体验式管理培训的开场白。
在最后一天,杜葵设计了一个“重建辉煌”的环节,让大家在40分钟之内,把所有散落的砖重新建成品牌logo,“成百上千块不同的砖,都没有编号,但他们真的在40分钟之内做到了。”“我们就是要针对不同公司的问题,设计不同的体验活动和讨论内容,把大家带入一种自我发现的状态中,启发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调整自己应对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并且把这个东西根植在心里,形成公司文化和团队智慧,制胜于未来。”教育产业的激情交叉点
1995年中国教育进入拐点,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高校收费第一次让人们觉得教育也是一个产业。与此同时,职业培训随着外企公司的本地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开始发轫,形成一种产业的雏形。虽然在9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人还不知道除了职称考试、补学历以及在职教育之外,一个公司、企业或者组织究竟还需要什么样的提升方法。那一年,抱着“想做任何事都不晚”的想法,刘力在40岁的时候放弃了中央组织部的铁饭碗,一口气扎下“海”,和几个朋友创立了“北京拓展训练学校”,这就是人众人教育集团的前身。他们判断“这是一个好时机”的依据是:“拓展训练模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正是经济市场化,管理学习培训化,培训互动化的强大需求。” “拓展训练”这四个字,也是他们总结归纳国外模式之后首创的名称和商标,但当时缺乏品牌经验,忘了给这个全新的体验式培训门类起个名字,后来自己的品牌泛化为行业名称,成了难以解决的伤痛。
此时,已经拿到安特卫普大学公共行政管理硕士MPA学位的杜葵,还远在万里之外的比利时。看似遥远,但“教育”这个词在他们今后的生命中已经开始预示着产生激情交叉点的可能。对于杜葵来说,大学所学的教育专业和对“命运是可以设计” 的感悟,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
16岁即考入北师大数学系的杜葵,在大一时就发现自己不适合数学,也成不了数学家。“我们班上的好学生,成天玩,结果成绩还特好,而我一下课就去做习题,结果还一般,当时我就发现我不是读数学的料。”杜葵回忆说:“于是我决定转系,很多人觉得我疯了。”
认为杜葵“疯了”的人基于两点共识:第一,那时候“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依然流行;第二,转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一点似乎今天也没怎么改变。但杜葵把这件事做成了。“我根本没什么关系,就是不停地找老师、系主任、校长谈,谈我的理想。谈我要为社会做贡献,就必须选择一个最适合的专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光发热!”至今杜葵都认为,这次转到教育学系的成功是他做过的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因为所有人都
认为不可能。
毕业之后,杜葵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先后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工作。1990年,决定让自己的人生有更丰富体验的杜葵,选择了出国留学。之所以去读“公共行政管理硕士(MPA)”也是因为在他那代人身上,总有一种“兼济天下”的豪情。同样出于这种想法,杜葵在1996年放弃比利时日渐稳定的生活和工作,回到了北京,加盟柯达公司中国总部。历经营销、公关、广告、市场支持、产品等等诸多部门,以4年5次升职的速度,成为柯达中国的高管。
初入柯达工作期间,一个机会让杜葵对中国的管理培训行业产生了兴趣。那源于1997年他负责组织的一次培训,合作方就是“人众人”。杜葵清楚地记得在这次培训中,因为有高层领导参加,所以细心的同事提前考察了培训基地,在回来的路上,杜葵就接到了同事的电话:“Sunny(杜葵的英文名字),你疯了吗?我们真的要去那种环境接受培训吗?六七个人一间宿舍,公用拖鞋,没有独立洗手间,拿水房当浴室,还没有空调!”
曾在比利时的餐厅中洗过盘子,做过销售等工作,一路打拼过来的杜葵,有感而发地写了一封致受训同事的一封信:“你本不是天生的王子或公主,但你却一下子就习惯,并喜欢上坐在明亮、恒温的办公室;出差时享受着星级酒店的豪华和舒适。你志得意满,却未曾想在自己设置的障碍前裹足不前。如果你没有拖鞋就不会在晚上走路,如果你没有只属于自己的干净脸盆就不会洗脸,如果你和3人以上同居一室就不能睡觉,如果你没有空调就不知道该穿几件衣服,对不起,那你真的需要去拓展一下自己了,因为你作茧自缚却浑然不知。人生路上有些东西是必备的,但你却搞不清楚应该是什么。你要去的是学校,是军营,但肯定不是你早已习惯的酒店„„”
结果这次培训在这封信的感召下完成得相当出色。而他的人生故事到此也发生了转折。人众人创始人刘力读到了这封信,他非常惊讶,这个人为什么能把拓展训练的本质和目的阐述得如此清晰,还富有感召力?由此开始,两个人成为好友,杜葵也成为人众人的特聘讲师。
“之所以没有正式加入,是因为他们还处于创业阶段,那时候公司买个桌子都是元老们一起去挑,并不需要一个职业经理人。不过,我心里一直有做教师的情结,所以我们的合作就是从特聘讲师开始的。” 到了2000年,整个管理培训市场发生了变化,竞争开始加剧,而人众人也开始在全国布局,随着公司的做大,树立“品牌”,找到产品的核心价值就显得异常重要,这时候杜葵觉得人众人需要自己的时候到了。
作为管理培训专家,杜葵接到最多的咨询就是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时,员工和管理层的认识调整和思路统一问题,这正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下的最大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所涉及的是管理的根本。杜葵的看法是“管人就是管人的感觉”,高明的管理就是基于对人性的了解然后对人的行为进行设计。对此,他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为了保持男士洗手间的清洁,我们通常在小便池顶上贴一个字条,什么‘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但这有用吗?没什么效果。而天津一个五星级的洗手间里,有这样一种设计:在小便池底印了一只仿真苍蝇,你知道男孩从小的习惯就是瞄准目标,射击„„所以那个洗手间是我见过最最清洁的。这里面利用了什么才达到这样的管理效果?答案是‘人性中对游戏乐趣的自然偏好’。”
作为一个培训业的领导者,杜葵另一个最常面对的问题是“培训是否有用”。对此杜葵回答,培训不是青霉素,打了就退烧;它更像是维生素或者健身训练,需要时间和坚持积累,它是保证一个组织有健康平衡的机体,拥有创新和进取的能力,赢在未来。也许我们可以说,培训业的价值不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危机处理技巧,而是“上兵伐谋”的战略思维,孰轻孰重显而易见,而这正是培训的含金量。
有时候读一个人就如品茶,需要静下心来认真观察,用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