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思路与框架

时间:2019-05-12 19:0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思路与框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思路与框架》。

第一篇: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思路与框架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思路与框架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外农业发展科技支撑及其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针对我国现行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提出了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目标、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一般性框架和总体运行机制。

关键词: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思路;框架

21世纪以来,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农业科技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在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为此,国家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增强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作为国家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三农”发展的根本保证,研究和加快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国内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理论界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经验

随着世界农业及农业科技发展和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各国都在根据新的需要对本国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设置及运行机制进行不断地调整和改革,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1 改革运行机制。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

随着农业形势变化和私人部门的广泛介入,以及公共农业科技系统面临财政负担日益沉重、运行效率不高等各种压力,各国政府都对公共部门的农业科技系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其重点在于整合现有的体系和资源,按照自然生态区划、专业领域和研究项目需要建立研究中心,精简机构,压缩人员,提高运行效率,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1.2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企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科技企业集科技开发与生产经营于一体,技术先进,市场反应灵敏,是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的强大推进器。近年来,许多国家都鼓励公共系统的研发机构转制为企业或者进入企业,由此产生了一批实力较强的农业科技企业。另一方面,市场竞争迫切需要农业企业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不断占领技术与市场制高点,加之政府宏观政策引导及相关鼓励措施的实施,加快了农业企业向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

1.3加强合作创新

近年来,许多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多样化的政策和激励措施,积极鼓励大学、企业、政府之间的合作,有的国家还设立了促进合作研究的机构与项目,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都设有合作研究中心。合作过程中每个参加者拥有自己所开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并可分享其他合作伙伴的成果,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资金,同时通过合作使自己处于科技的前沿。

1.4重视用户与中介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各国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用户参与、能力建设以及促进民间组织的发展。这反映了农业科技推广在意识形态上的变化,即从“自上而下”的线性技术转移模式向侧重于双向沟通的用户参与模式转变。

1.5 完善农业技术创新制度与政策

许多国家都通过对科研和创新活动拨款、制定促进高技术发展和对传统技术改造的各种大型科技计划,以及利用各种财政金融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强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协调。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对促进私人农业科技投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鼓励私人部门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下,许多企业成为了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2我国现行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存在的共性问题

我国现行的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期确立的,农业技术供给、推广和教育培训均是政府主导的,体现了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曾起到了巨大支撑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及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问题,已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突出的表现为:农业科研机构布局不合理,内部结构重叠,资源分散,加剧了地方农业科研活动的低水平重复和科研资源浪费;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缺乏动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难以脱颖而出;旧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经被打破,新的适合市场经济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处于不稳定的被动状态,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割裂现象明显,科研目标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农业科技服务于“三农”发展的流程不能相互衔接;农业科技管理缺乏顶层设计,政出多门,宏观调控乏力,微观管理不活,特别是联合攻关不够、重大科研突破少,不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1.3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总体思路

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符合当地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区域特色和优势农业发展要求,层次分明、布局合理、手段先进、高效运转、开放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并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政府统筹和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农业科技支撑运行机制,实现农业科技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日益增长的需要。也就是说,这个支撑体系应是一个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公益性服务与市场经营性服务相 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组织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适应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要求的,与国家层面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互为补充的新型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切实解决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脱节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应定位于围绕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 本宗旨,坚持理顺体制、激活机制,继承传统和发展相结合,打破地域和部门及所有制限制,立足地方实际、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其中,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1)处理好借鉴国外经验和从地方特色及实际出发的关系,充分考虑地方的自然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和农业产业特点及制度框架;(2)处理好新型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与现有科技体系的关系;(3)处理好新型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与国家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自然生态区划、地方“十一五”规划等衔接关系;(4)处理好新型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中整体布局与单项推进的关系¨一。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4.1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既要体现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又要引入市场机制M儿引,逐步建立起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对象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公益性服务、市场主导经营性服务的农业科技支撑格局。

4.2坚持继承传统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要在坚持继续发挥现有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优势的基础上,以克服现有支撑体系的弊端为出发点,根据现代农业、特色和优势农业、都市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和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特点,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创新体系结构和运行机制,通过整合、充实、优化和提升,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4.3 坚持区域特色与国家体系相协调的原则

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要通过观念更新和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科技资源潜力,进一步凸显地方的农业科技优势和地方特色。同时要将区域体系纳入国家体系全盘考虑,建立开放型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与国家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形成中央、地方上下左右一盘棋的协作网络。

4.4 坚持重点示范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方式上,要整合资源、集成力量,突出特色农业和主要农产品集聚产业及已有的工作基础,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整体稳步推进的方式¨·,通过省(市、区)、州(市、地区)、县(市、区)、乡(镇)等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共同推动,促进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整体发展,提升服务能力。

4.5坚持体系建设与能力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把支撑能力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坚

持理顺体制、激活机制,打破地域和部门及所有制限制,充分调动现有农业科技资源,优化农业科技支撑机构组织和科技人员配置,提高农业科技支撑机构的整体能力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形成应变能力强的运行机制和强大的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4.6坚持突出地方内部各州(市、地区)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

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协调发展,充分体现区域内各州(市、地区)地方特色,即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内部应是多层次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广泛性。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框架

新型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主要包括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专业队伍与农业企业及农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体系,专业化、规范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协调配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以及强有力的农业科技保障体系等五个子系统,五个子系统各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协调高效运行构成了新型的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5.1 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建设

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为主体,具有研究特色和优势突出的州(市、地区)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为补充,依托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的先进科研仪器设备,以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为研究骨干,组织起跨部门、跨学科和专业的产学研结合和“农业科技攻关联合体”,建成具有较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集成创新能力和协同攻关能力的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两大领域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关键性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联合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加速培育知识源、技术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推动地方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人才、知识和技术储备。

5.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体系建设

分类改革现有的省(市、区)、州(市、地区)、县(市、区)、乡(镇)四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逐步建立与区域特色和优势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并积极推进与国家和省(部)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农业院校(包括农业高等院校、农业中等学校、农业星火学校)、科研机构,特别是与州(市、地区)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农民科技组织和农业企业及农民的联合与合作,充分发挥农业教学单位和农业科研机构的人才和成果优势,形成政府专业组织、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科技组织、农业企业及农民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体系"‘9]。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中成熟化、配套集成及示范推广,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民科技组织和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农村技术干部及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探索建立科研来源于生产、成果由市场检验的新机制,实现农业科技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服务“三农”的能力。

5.3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以提高效率和优化服务为目标,大力发展为农业企业、农民和社会提供技术、信息、人才、财务、评估、经纪、法律、金融、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逐步完善为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和科技创业提供支撑的高效运转的专业化、规范化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其主要任务是以促进知识、技术转移为目标,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建立农业学校、科研机构、政府、农业企业、农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实现信息、人才、知识、技术和资金等资源的流动与共享。

5.4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针对目前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应尽快建立由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牵头,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计划主管部门和特色农业行业协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环保、气象、水利、金融等部门积极配合,使包括农业科技政策、农业科技体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与计划、农业科技成果与专利、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农业科技经费、农业科技法规等管理工作协调运行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和管理的顶层设计,对农业科技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实施政府农业科技计划,对农业科技重大问题和重大活动进行组织、协调,提供公共科技产品和公共服务,减少科技工作的重复与遗漏,并加强对农业重大突发事件的科技防控和预案制定,增强科技应急能力。

5.5农业科技保障体系建设

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以科技投入、基础条件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多元化投入的农业科技投入运行机制,构建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科技数据、科技成果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文献和科技信息等共享机制,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人才和成果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形成推动农业科技持续创新、快速发展的农业科技保障体系。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完善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团结协作、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农业科技队伍,积极组织政府问和推动民间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推进官、产、学、研、金、中介和农民的结合和良性互动。

6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总体运行机制

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总体运行机制是其内部结构及其相互联系方式。新型区域型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总体运行机制是以满足区域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为源泉,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体系为中枢,以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纽带,以农业科技管理体系为基础,以农业科技保障体系为支撑的五位一体的网络互动机制,既有各系统内部的自运行,又有系统间的协调与互动。

区域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运行机制应充分发挥地方的比较优势,各主体之间有效合作,形成一种整合性的集成支撑能力;主动融人国家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形成区域联盟及与国家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有机配合,成为区域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发展的发动机。

本文所阐述的建设目的、思路和原则是共性的,建设框架是一般性框架,各地在借鉴和参考时需根据当地区域特色和优势突出建设重点和找准运行机制改革的切人点。

参考文献:

1.林凌;刘世庆 美国大学农业推广服务制度考察 2000(08)

2.高启杰 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国际经验与趋势 2004

3.曲春红 国外农业科研机构的组织管理[期刊论文]-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5(01)

4.张宝文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期刊论文]-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5(01)

5.章秀德 湖北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创新问题探讨 2005

6.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粤科函农字(2004)480号 2004

7.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与改革思路[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 2005(02)

8.国务院 关于印发《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通知.国发(2001)12号 2001

9.丁巨涛 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国科技论坛 2004(02)

第二篇: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海原县2009年设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建设申请书

一、项目背景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隶属中卫市,北纬36°06′40″—37°04′32″,东径105°09′45″—106°10′10″之间,东缘与同心、原州相连,南与本区西吉接壤,西邻甘肃靖远、会宁,北靠中卫城区。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80公里,年降雨量200-400毫米之间且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三个月,年平均气温7‴,昼夜温差大,≥10‴有效积温2426‴,年均日照时数2706小时,无霜期146天左右。全县总耕地面积403万亩,大部分为川台地,扬黄灌区主要分布在高崖、李旺、黑城、七营四个乡镇,库井灌区主要以西安、树台、关桥、李俊等中南部乡镇为主,水资源全县总体短缺,2007年在各级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和生产,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完成设施建设面积42576亩,其中日光温室4350亩,拱棚38226亩,2008年设施农业面积26796亩,日光温室主要以蕃茄、辣椒生产为主,两茬种植平均亩产1000公斤左右,早春茬大拱棚辣椒平均亩产3800公斤,产值2500元,甜瓜平均亩产3600公斤,产值5000元,秋延后叶菜平均亩产1000公斤,产值1000元。设施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强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县农业重要产业之一。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和必要性

我县土壤大部分为黄棉土,土壤深厚,光照条件充足有利于设施农业生产,同时我县设施农业建设主要以扬黄灌区及中南部库井灌区为主,水资源状况能够确保设施农业生产用水,再加上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规模逐年扩大,生产效益逐步提高,农民思想认识不断转变,成为我县设施农业发展的有效动力,但由于设施农业是我县的一项新兴产业,农民对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掌握不够,大面积生产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产量和效益仍然在一个低水平状态。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是推动我县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只有加强设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成熟的综合生产技术,以点带面,引领推广才能有效推动我县设施农业大发展,快发展。

三、项目建设内容

(一)示范引领和推广

日光温室:在海原县西安镇付套村建设日光温室生产园区一个,并依托园区生产条件,2009年安排日光温室综合栽培技术示范面积25亩(10座),蔬菜生产以辣椒、蕃茄、黄瓜为主,品种分别选用长剑、金冠、博耐等当地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主推技术:

1、热风炉应用技术:12月至2月份阴雪天或光温较低的严寒天气使用。

2、CO2施肥技术:蔬菜座果后进行施肥,定量适时补充,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3、工厂化育苗和嫁接技术:采用穴盘育苗和嫁接技术提高育苗质量,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作物抗逆性,实现增产。

4、张挂反光幕技术:11月下旬至3月,在日光温室后墙张挂反光幕改善光照条件。

5、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措施防治病虫害,建立以生态栽培等生物防治为主体的防治体系。

6、膜下滴灌技术:利用滴灌灌水,并结合灌水施药施肥。

7、测土配方施肥:根据蔬菜种类,栽培方式,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情况进行配方施肥。

大拱棚:依托高崖乡2008年大拱棚生产园区,安排早熟马铃薯

接秋延后芹菜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示范30亩,马铃薯主栽品种选用克新1号,中薯4号为主,芹菜品种选用美国西芹。

主推技术:

1、机械化耕作:3月下旬用旋耕机结合施肥进行旋耕。

2、测土配方施肥:根据马铃薯营养需求规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3、起垄覆膜:采用宽窄行起垄,垄宽70cm,垄沟宽20cm,垄高15-20cm,株距25-30cm。

4、马铃薯催芽播种在移栽前20天(日光温室提前催芽),3月中下旬移栽。

5、早熟马铃薯接秋茬西芹两茬栽培:马铃薯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获,8月初定植西芹。

6、西芹枯斑病防治通过棚内温度湿度的控制结合药剂进行防治。

7、西芹育苗移栽:7月上旬进行穴盘育苗,9月中旬定植。

(二)开展相关试验研究

1、大拱棚蔬菜不同茬口综合效益试验。

2、大拱棚辣椒(马铃薯)-西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

3、西芹不同药剂防治斑枯病实验

4、日光温室黄瓜、茄子嫁接栽培与育苗移栽比较试验

5、大拱棚早熟马铃薯切块播种与芽块催芽定植方式比较试验

6、大拱棚秋延后芹菜不同定植时期效益比较试验

7、CO2施肥及反光幕使用效益分析

四、目标效益

1、通过示范项目综合技术措施的落实,实现日光温室冬春茬平均亩产7000公斤,产值14000元,秋冬茬亩产4000公斤,产值8000元,两茬累计产值20000元以上。大拱棚早春茬早熟马铃薯平均亩

产3000公斤,亩产值1750元。秋茬西芹平均亩产5000公斤,产值2000元,两茬累计产值3750元,同时通过组织观摩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将技术措施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2、通过试验研究,找到适宜我县设施农业栽培的作物种类茬口安排,主推品种及相适应的栽培模式,更好地服务于我县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技术支撑体系基本构架

聘任区农技总站吕鸿钧研究员为首席专家,并组成专家团。专家团成员:姜黛珠、李建设、郭文忠、谢华、盛彪、赵伟、蒋学勤、张桂芳、余风娟

职责:就海原设施农业发展定位、优新品种引进示范、储运保鲜、产品开发及工艺改进、农产品区外销售市场开拓等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开发联合攻关。同时成立设施农业示范、实验小组。

组长:李武玉

副组长:高鸿飞王子平

成 员:韩超(西安)王春斌(高崖)李树森(黑城)

魏克明(黑城)

职责:制定设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落实示范项目地点、面积及配套材料,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运用到位,切实达到增产增效的目标和技术推广引领作用。

六、进度安排

2009年设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分六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08年12月10日-12月20日)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做好设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设备购置阶段(2008年12月21日-2009年1月20日)通过项目设备招标,进行日光温室卷帘机、热风炉、滴灌设施、反光幕及化学肥料的购置。

第三阶段:设备安装阶段(2009年1月21日-30日)

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指导农户正确使用,提高设施农业生产的效益。

第四阶段:种植阶段(2009年1月15日-3月20日)

按照设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辣椒、番茄、黄瓜育苗移栽工作,按照技术要求精心种植和管护,真正发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作用。

第五阶段:管理阶段(2009年3月21日-2009年7月31日)按照技术方案,进行设施农业的示范及管护工作。

第六阶段:考评验收(2009年4月15日-4月30日)

由专家组成员及相关人员组成验收组对2009年设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验收。

七、运行机制

海原县设施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分级组织实施,以任务带团队、以团队促网络、以网络建体系。

技术示范小组,负责全县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优化品种结构、创新种植模式、提高机种机收水平等技术方案,报农业局审批后,由各技术示范小组组织实施。

八、业绩考核

建立海原县设施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绩效考评制度,实行一年一次综合考核。海原县设施农业由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监督评估委员会组织考核;技术示范团队由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管理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考核;各技术示范小组的考核,根据任务合同书的内容指标,组织考核。

九、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海原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主管县长任组长,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站(所)的主要负责人及担成。主要职责是研究海原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作,协调处理大拱棚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二)资金保障

设施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资金主要由专家费、基本建设支出、仪器设备购置费、工作经费等构成,试验示范总资金44.31万元,其中拱棚设施马铃薯接西芹示范栽培17.78万元,专家费2万元;日光温室示范费26.53万元,其中专家费3万元。全部由区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拨付,经首席专家签字同意后,由县国库支付中心拨付实施单位实施。

建设设施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所需的培训费、工作经费纳入新型农民培训和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基本建设支出、技术示范推广费纳入县农业产业化项目;技术指导费由农业局列项支出。资金管理按照《海原县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执行。

(三)人员保障

技术人员要保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设施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园区主任由农业局管理、使用、考核。

附:项目建设资金一览表

海原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08年12月18日

第三篇:关于加强我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我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建议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础。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把粮食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 在科技,科技进步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力量。只有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才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在科技兴粮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1、农业科研服务生产不够。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科学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农业科研工作特别是农业应用基础性研究缺少稳定的资金项目支持,产前、产中、产后集成配套技术研究不够,研究经费缺乏。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科研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不够,“为论文而科研、为职称而科研、为经费而科研”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成果评价考核办法体现农业科研特点不够,造成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能够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较少。

2、基层农技推广体制不顺、经费保障不足。长期以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定位不明确,主体力量分散,管理体制不顺;从事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经费长期得不到保障。目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财政全额拨款的占66%;乡镇推广机构20%以上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60%以上没有专用电话,80%没有计算机,90%没有交通工具,91%没有试验示范基地。加上人员素质不高,推广机制不活等,严重影响职能发挥,导致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贡献不够。

3、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少、素质低。由于基层条件差、任务重、待遇低,农技推广队伍长期得不到补充,还有“一部分人跑了、一部分人转了、一部分人退了”,导致基层农技队伍很不健全,加上人员长期得不到培训,知识陈旧,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4、农民科技普及和素质较低。提高农民素质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举措。目前我国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大量进城就业,农村缺乏有思想、有技能、敢创新的示范带动人才,影响新技术、新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应用。

5、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供给不足。目前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主体地位不明确,经济实力薄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没形成气候;农业教育和科研单位、农业企业覆盖面狭窄;国家农业专业技术服务部门作为主导力量功能弱化。另外,服务渠道少、服务内容单一,导致农业服务供给明显不足,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发展。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减少的趋势短期内不可逆转。因此,从全国粮食生产长远考虑,科技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性措施。围绕粮食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抗旱节水、防灾减灾、加工转化等方面设立课题和项目,开展研究与开发,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2、增加对农业科技和农技推广经费的投入。按照《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认真落实“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我国在农业科研和推广方面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陈旧,技术设备落后,研究成果不

实用,基层推广出现“人散、线断、网破”现象。因此,必须贯彻落实“科技三项费要向农业科技倾斜,其占三项费的比例,省级不低于40%”的规定,以提高农业科技和推广经费的投入,改善基层农技人员工作和生活环境。

3、建立引导农业科研服务生产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从立项上解决科技服务生产问题。要立足粮食生产发展需求,以粮食产业技术体系为主线,按产品和环节梳理提出解决技术难题的研究课题,完善科研的立项导向,推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其次,从成果评价上引导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根据农业科研的特点,以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从职称、工资、福利等方面制定有效措施,鼓励科技人员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4、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鼓励农业高等院校招收免费定向培养大学生或提供贷款优惠,毕业后充实基层农技队伍;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基层农技部门每年拿出一定的岗位数,招聘农科大学生;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解决基层农技人员知识老化问题;设立全国粮食生产技术推广专项经费,从根本上探索农技推广工作的保障机制。

5、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科技种粮水平。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要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加强先进农业技术的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科技种粮水平,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6、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技、植保、农机等专业服务组织,鼓励农村经济合作开展承租、代管、代耕等各项服务,推进以机耕、机播、机收、烘干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组织发展。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进一步加大法律保护、政府扶持、政策支持力度,使之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承担载体。

关于促进我国油料产业恢复发展的政策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是世界油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我国植物油人均占有量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70%,外向依存度50%以上,进口总量居世界首位,油脂供给已成为影响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受市场价格偏低、生产用工量大等影响,我国油料生产出现了明显滑坡,面积持续减少,产量徘徊下降。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部在2008年提出振兴我国油料生产计划,目标到2008年油料面积恢复到2006年水平,到2010年,面积比2006年扩大2080万亩,亩产提高10公斤,总产提高14%。但是,要真正实现上述目标,难度较大,还存在不少问题。

1、面积恢复难度大。尽管近两年来油料价格上涨,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紧张矛盾仍比较突出,加上生产成本较高,劳动强度大,种油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油积极性,导致冬闲田面积反而增加。

2、机械化程度低。油料生产手工劳动比较多,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力资源变化的情况下,已成为影响油料生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3、生产成本较高。油料机械化水平低,用工量大,劳动力成本大;加上近年来生产资料

价格上涨,导致油料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4、价格波动大。自2006年以来,由于受国际市场价格飙升、国内油料供小于求的影响,油料价格大幅攀升,拉动油料生产收益较大。但由于油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为此,提出以下振兴我国油料产业的政策建议:

1、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油料面积。主要通过增加油料生产补贴、提高油料保险标准、降低生产资料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调动农民种油积极性,逐步恢复油料生产面积。重点开发南方冬季休闲耕地,推广间作套种技术。

2、落实国家振兴油料计划的配套资金。振兴计划要求:培育油料优势产业区;依托科技项目选育与推广新品种;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强油料机械研发和推广,建立油料机械示范基地等措施的实施,均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作保障。

3、提高油料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扩大大豆和油菜良种、机械推广等补贴范围和补贴标准;加大油料生产基地投资和补贴力度;对油料生产大县和种植大户进行奖励政策。

4、稳定农资和种子价格,减小市场影响。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稳定农资价格;给予农资生产厂家各项优惠措施,降低原材料价格;流通环节管理要落实差率控制办法。规范种子、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作业价费的行为,打击制售伪劣农资和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5、加强油料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优先扶持一部分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建设,面向生产者和加工者提供技术服务、规范栽培技术,提供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及专业化防治服务等。

关于尽快出台《粮食法》的建议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涉及多领域、多部门,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现行国家粮食安全管理体制是国家发改委领导下,国家粮食局与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共同管理的体制。而国家粮食局与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相对应的管理法律依据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通过近5年来的实践,《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存在诸多不适应市场变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今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2009-2020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尽快制定出台《粮食法》。为此建议:

一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粮食自给率95%以上的原则、最严格土地保护制度、促进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目标、保障居民基本消费承受等以法的形式明确固定下来,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长效体制机制。二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依法明确和完善强有力的粮食生产政策保护体系。依法落实最严格土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依法健全和完善用地管理办法,严守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多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依法确定若干个区域性粮食生产核心区,依法并规定其特殊扶持政策及权利和义务。总结近几年各项强农惠农经验,依法固定包括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综合补贴政

策、粮食科技丰产政策等在内的粮食生产保障体系。

三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依法明确“储备充足、调控有力、流通顺畅、运转高效”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要依法明确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科学确定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规模,界定中央和地方储备管理权事,完善吞吐调节机制,科学调节供求总量和结构。依法建立粮食预警应急体系,依法规定大中城市必须落实确保当地10天以上小包装成品粮油应急储备。

四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依法明确国有粮食企业市场主渠道地位和作用。家宝总理强调,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如果没有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后果不堪想象。依法支持加快中央和地方粮食企业整合步伐,培育国有和国有控股大粮商,支持多元主体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明确每个粮食主产县至少保留1至2家国有独资粮食储备或购销企业和必要的粮食供应网点,作为承担宏观调控和粮食应急载体。

五是制定出台《粮食法》,必须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行政保障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级行政首长对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储备、保障粮食安全的职责,严格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食安全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依法赋予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全社会粮食行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职责,特别是全社会粮食流通市场秩序、粮食质量安全等的监督检查,依法赋予其依法处罚职责,打击粮食流通和粮食质量等违法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粮食综合补贴的政策建议

近年来,国家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其中实施粮食综合补贴政策的战略意图是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稳步提升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但实践效果证明,部分惠农政策设计不够缜密,导向作用不明显。突出表现在:

一是按计税田亩的“普惠制”粮食直接补贴对调动粮农的积极性作用并不大,粮食增产的效果并不明显。一些农民“一手拿着粮食直接补贴,一手提着树苗花苗”,甚至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现象并不少见。

二是良种补贴没有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完全挂起钩,对促进粮食实际增产的作用有限。三是农机补贴资金主要用在农民购买环节上,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用补贴买农机后再转卖的现象。

四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定价机制未能综合体现生产成本、农民合理收益及市场供求变化,出现有些品种托市价形同虚设。同时该政策执行主体与实际承担托市任务的基层粮食企业不同一,难免存在责权分离、相互扯皮,企业争利、监管失缺等问题。

五是国家面向农民的补贴种类繁多,发放依据、要求和时限不一,操作程序复杂,行政运行成本高,影响惠农效果。

尽管上述政策实践的效果不一,但提升了农民对政府的信心指数,可以说深得民心,必须坚持。改进和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要在增量上做文章,提高补贴质量,放大补贴效应。为此建议:

一要改进和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现行普惠制按计税田亩补贴的基础上,通过增量

把粮食直接补贴与农民实际种粮面积和提供粮食商品量直接挂钩,重点向种粮大户倾斜,既可以充分调动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又可为国家掌握充裕的粮源。具体操作可实行“磅头补贴”,匹配完善的统计、公示、监督保障机制。

二要改进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实施办法。综合种粮成本和粮农合理收益,构建科学的粮食最低收购价定价机制并于下季作物播种前发布。

三要改进和完善良种补贴方式。将良种补贴与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挂钩,实行统一供种和良种良法,引导种植结构调整,提高优质化率。

四要改农机具购买补贴为农机具作业补贴,通过政府购买农机服务解决农机作业推广问题。

五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大力推进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适度提高政府承担保费比例和保险公司赔偿额度,扩大粮食作物和农村饲养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增强农民规避自然和市场的风险能力。

第四篇:第637号提案:关于应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建议

第637号提案:关于应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建

一、当前我省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备,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不够明确。缺乏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特殊性的正确认识,影响了对农业科研院所的性质、定位及有关政策的支持。二是农业科研机构多头管理、力量分散,难以形成整体合力。条块分割、多部门管理,科技资源难以共享和流动。三是科研与推广的结合度还不够紧。项目申报与生产一线需要存在偏差,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农民受欢迎的栽培技术、种质资源保护、防灾减灾等研究项目难以争取到经费;农技推广体系与农业科研院所缺乏紧密联系,农科教相互独立,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四是农业科技条件保障还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许多农业科研院所的试验用地被城市建设征用,又得不到相应合理的补偿,成果转化、定位试验等缺乏中试基地。五是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难引进。浙大四校合并后农业类专业招生数大幅度锐减,使农业科技后备力量补给严重不足。这几年千方百计到外省涉农高校引进人才,但住房及家属安置问题难以解决。

二、强化浙江省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对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认识,完善农业科研投入机制

1.确立农业科研单位社会纯公益性性质的定位。农业科研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科研周期长、见效慢,服务的对象是“三农”,体现的是社会效益,决定了政府投入为主是必然选择。因此,应确立社会纯公益性性质的定位不动摇,为农业科研院所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形成农业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共识。由于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业规模效益难体现,即便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大多也靠政府的补助和政策支持,很难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因此,应充分认识省情和农业发展阶段的实际,正确认识: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成果创新的主体,企业是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主体,农民是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主体。

3.完善现有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机制。一是立法保障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增长比例,确保省级科技三项经费的1/3应用于十大农业科技专项行动,重点实验室专项资金的1/3用于农业类重点实验室建设,省自然科学基金以不低于20%的比例支持农业科技基础性研究,保证农业科技创新的持续性。二是改革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改现有科研经费竞争式申报,为农业科研机构直接编报预算并执行;或者不少于政府投入农业科研经费总量的80%直接下拔农业科研单位,用于农业重大应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技术攻关和公共性应用技术研究,确保科技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攻关;有关管理部门可加大经费使用效果的跟踪和监管。

(二)突破体制机制局限,强化科研与推广结合,逐步形成研推一体化的科技支撑体系

1.顺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整合全省农、林、牧、渔、农机科技资源和力量。一是因区域制宜,打破部门利益,建立大农类综合性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实行市政府直接管理,增强综合创新服务能力。二是创造条件,推进省属农业科研院所力量整合。加强联合协作,成为我省农业科技源头创新的核心主体,为现代和未来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技术支撑、技术储备。

2.着眼长远,探索建立研究推广一体化的科技兴农新体制。深化农业类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实行研推一体化,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与技术推广体系紧密结合,形成上有创新源头、中有推广平台、下有服务基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立足现实,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为突破口,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省农科院与11个市农科院联合,实行与地方政府双重管理的体制,形成以省农科院为龙头、市农科院所为骨架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提升我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强化科技创新条件保障

1.支持和改善农业科研院所科研条件建设。加大财政专项支持力度,尤其对科研试验基地建设、实验室正常维护、种质资源保护、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等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帮助解决固定的科研试验用地,改善试验用地不足等问题。

2.建立人才专项资金,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在人员编制、高级职称职数等方面适当放宽政策,给予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建议在政府人才专项资金中设立农业科技人才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农业科研高层次人才的资助。

3.改善农业科技人员待遇,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在工资、津贴、医保等基本收入方面参照参公类事业单位,尤其应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待遇与参公类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相一致。加快制定政策,支持有土地条件、符合城市住宅规划要求的农业科研单位,加大人才公寓建设,使引进的人才留得住、用得上。

省农业厅对对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637号提案的答复

管竹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应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省政协将其列为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重要提案督办件。我厅也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厅重点件,由分管厅领导领办。经会商省科技厅,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专门召开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有力促进了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1.加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推进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由省科技厅等专门制定了《浙江农业与农村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全省5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以4个在浙部属涉农高校、科研院所、6个省属科研院所和7个具有优势涉农领域学科的省属高校为重点,着力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建立稳定的科研单位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对省属农业类纯公益性特征院所的经费支持;通过统筹、整合、重组,由全省20多家科研院所、294家企业,联合创建11个农业类省级行业和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在蔬菜、农业生物等13个农业重点领域组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集聚各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608人;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组建农业区域创新服务中心53个。目前,全省拥有农业科研专业实验室405个,其中国家部属重点实验室13个、省级重点12个,实验室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4亿元,建立野外试验基地198个,面积达18.6万亩。

2.加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为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2005年以来,省政府相继出台《关于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通知》(浙政发〔2005〕32号)、《关于推进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5〕31号)、《关于全面落实农技推广工作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通知》(浙政办发〔2006〕130号),以基层农技推广组织、责任、考核、培训、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建立责任农技推广制度。2009年,在组织仙居等部分县进行试点的基础上,省政府又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09〕80号),要求在2010年底基本建成“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省编委办也下发配套的《关于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实施意见》(浙编办发〔2010〕1号)。

3.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为形成现有体制下农科教的结合机制,2005年,建立由省农业厅、省农科院、浙江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茶科所等单位参加的省“三农五方”科技协作机制。2008年,成立大农业的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及六大分中心,分中心以下按主导产业和重点专业设置了20个专家组,共143名知名专家参与。去年,我厅还与省农科院、省林学院举办科技对接活动,签署相关科技合作协议书,确定科技合作重点。今年以来,我厅将浙江大学、省农科院、宁波市农科院以及嘉兴、温州、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六家单位确定为部、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承担我省基层农技人员及骨干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

4.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加大农业和农村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省科技厅出台《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等多个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实施方案,积极推行重大项目招投标和厅市会商制度。近4年省科技厅共组织实施各类农业和农村科技计划项目3758项,投入科研经费20.4亿元。2005年以来,我厅设立省“三农五方”科技协作项目,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科研推广单位技术人员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目前已实施实用技术协作项目65项。2008年,我省设立面向乡镇农技人员的基层农技推广项目,每年落实项目资金1000万元,每年重点资助200多项在基层实施的“短、平、快”科技推广项目。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近年来,我省在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上虽然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确实存在着提案中提到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科研与生产推广结合不够紧密。还没有从制度层面上形成“科研来源于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实效机制;二是农业科技经费保障能力有待提高。科研经费总体投入不足,渠道单一,推广经费普遍缺乏;三是农业科研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原浙江农业大学合并到浙江大学和全省9所地市级农业中等学校相继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后,农口专业毕业生逐年缩减,难以满足我省农业科研人才的需求。同时因住房和家属安置问题,外地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四是农业科研机构间整体合力不强,科研机构资源难以真正做到共享、流动。为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下一步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组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根据农业部、财政部的文件精神,参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做法,整合农科教、产学研相关科技资源,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组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一方面按产业由省级农科教知名专家组成科技创新团队,另一方面按产业布局,在主产区设立若干个由推广机构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组成的区域试验站,使之成为有效链接科研体系、推广体系及生产单位的结合体,面向生产一线,进行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试验、示范和推广,收集、分析农产品的产业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今年重点建设4个,争取用2-3年时间,基本建成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对应,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2.组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省科技厅牵头组织,积极构建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及其他组织机构形成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业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形成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战略联盟为平台,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支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依托联盟提出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图,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

3.加大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省科技厅将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等各类专项计划,对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给予重点支持。进一步调整优化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调整科研方向,在功能定位和任务安排上由“无序竞争、各自为战”向“合理分工、稳定支持”转变,在建设目标上从“促进学科发展”向“满足产业科技发展需求”转变,为现代和未来农业提供科技支持。同时,积极建议和争取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严格保护政策,确保农业科研试验用地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加强农业科技需求对接。进一步调查、梳理农技推广系统和农业生产主体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科技需求信息,加强农科教共同合作,合力攻关。对一些已有成熟技术的需求,加大科技示范和转化应用力度,宣传推广,指导使用;对一些区域性特别强的技术问题,组织省、市、县三级科研单位共同协作开展针对性研究;对一些农业技术推广普遍性需求,通过“三农五方”科技协作,设立专项进行研究攻关。进一步加强与省科技厅、各科研教学单位的科技协作,积极支持和协助市县与科研部门的合作对接,对各级科研单位与地方合建的科技基地,在政策、立项、经费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

5.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支持和鼓励团队承担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农业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群体。加强涉农高校建设,调整优化浙江农林大学学科布局,增设农业类专业,加强农业类师资培育,加快培养符合浙江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引导支持大学生村官学习农业知识、开展农技服务,解决基层农业科技人员补充问题,研究探索面向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大学生订单式培养政策,由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签订协议,毕业后回乡镇基层工作。

6.推进“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深化责任农技制度基础上,按照“三位一体”的要求,全面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县及县级以上重点加强专业机构建设,乡镇着力抓好综合农技中心建设,村级设立服务站点,村以下建立稳定的科技示范户,基本形成县、乡、村、户四级全程覆盖、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

三、对提案中有关具体建议的意见

1.关于农业科研单位的性质问题。农业科研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基础性特征。农业科研周期长、见效慢、技术可控性差,社会效益显著,自身效益难以体现,科技成果直接收益的是“三农”,产生的效果是农业发展和全社会消费者普遍受益。农业科研单位的纯公益性性质已得到普遍认同,目前我省省级涉农科研单位已全部明确为纯公益类事业单位性质,由财政按有关规定予以经费保障,下一步将加大支持力度,健全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2.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问题。近年来我省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市场化、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农业龙头企业等尚处于发展阶段,农业科技创新主要依靠各类农业科研、教学等单位,是农业科技源头创新的主体。从实际情况看,在我省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安排上85%由涉农高效和科研院所承担,获奖单位中95%为高校和科研院所,与提案中提出涉农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是我省农业科技源头创新主体的认识是一致的。随着高效生态农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和农业科技企业为载体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正在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也将成为我省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关于完善现有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机制问题。国家《科技进步法》和《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以及浙江省委、省政府在2001年和2006年两个《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文件中都对科研经费投入有明确规定。据2008年省科技厅统计,目前省本级财政已经达到1/3科研经费用于农业科技,但90个县(市、区)中有近一半县(市、区)对农业科技投入还不够。总的来看,我省农业科技经费投入方面在全国还是较好的,但也只占农业GDP的0.3%,省科技厅将进一步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不断完善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机制,争取各级财政对专职农业科技人员的事业费以2010年为基数,5年内每年按一定的比例增长,并能够从事业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经费作为专职科技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经费,解决科研缺乏经常性经费的问题。

4.关于改善农业科技人才待遇问题。我们将加强与省相关部门沟通,进一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鼓励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引进,落实好农业科研人员科研经费、住房保障、医疗保障等政策问题。并通过实施“百千万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农业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群体。打破论资排辈,完善学术交流制度,健全同行认可机制,促进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鼓励成果完成人与项目承担单位以入股、转让等形式,通过自行创办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作等渠道,直接进行成果产业化。培养和挖掘农村乡土科技人才,为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专家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五篇:公文44篇思路框架

44篇文章的思路和框架

1、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大刀阔斧、攻坚克难 以“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智慧运筹帷幄、总揽全局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严明责任、狠抓落实

2、以“学”为先导,筑牢思想政治之魂 以“做”为根本,切实付诸实际行动 以“改”为动力,努力打造模范机关

3、“上下”同步,以项目文化引领管理 “内外”兼修,以项目文化创新管理 “点面”结合,以项目文化提升管理

4、以“勤政”为先,密切干群关系 以“情感”为线,提高服务质量 以“创新”为首,转变工作方式 以“务实”为要,筑牢群众基础 以“制度”为纲,规范工作运行

5、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坚持示范引领,努力营造派出所“软环境” 以四项建设为契机,坚持软硬兼施,全力打造派出所“硬实力” 以民调评警为抓手,坚持群众满意,着力塑造派出所“外形象” 以长远发展为目标,坚持内外兼修,致力增强派出所“内动力”

6、以“责任清”为基础,强化压力传导 以“纠四风”为抓手,深化作风建设 以“盯违纪”为主线,提升审查成效 以“拍苍蝇”为切口,严查违纪问题 以“接地气”为支点,丰富教育形式 以“有担当”为指引,创新监督执纪 以“强自身”为目标,加强队伍建设

7、把住路线关,堵住“歪门邪道”的人 把住话筒关,堵住“好念歪经”的人 把住网络关,堵住“造谣生事”的人 把住理论关,堵住“精神恍惚”的人

8、为官要善为,“法”字当头做功课 为官要敢为,“干”字为要抓效率 为官要有为,“好”字为纲惠民生

9、要给领导干部“长条凳” 要给普通群众“麦克风” 要给权力使用“放大镜” 要给民生多用“显微镜”

10、紧抓“学习”二字,在“重基础”上下功夫 紧抓“担当”二字,在“求业绩”上下功夫 紧抓“服务”二字,在“真脱贫”上下功夫

11、始终坚持把接轨上海作为“战略重点”不动摇 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不动摇 始终坚持把平台提升作为“关键支撑”不动摇 始终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根本保障”不动摇

12、当好“领头羊”,始织坚持廉洁从政 管好“责任田”,始织坚持从严治政 念好“紧箍咒”,始织坚持依法执政 用好“快进键”,始织坚持高效施政

13、与群众的心灵不能产生“距离感” 同百姓的利益不能存在“冲突感” 受人民的监督不能滋长“优越感” 跟时代的步伐不能丧失“使命感” 对事业的追求不能忽略“紧迫感” 谋社会的和谐不能忘却“责任感”

14、以学修身,为自身素养“补钙” 以干促进,为经济发展“鼓劲” 以变求新,为改革创新“助力” 以廉生威,为干部群众“立标”

15、心贴心交流,解决“一层纸”问题 送服务上门,解决“一厘米”问题 急群众所急,解决“一分钟”问题

16、留心交往圈,做监督管理的“细心人” 盯紧生活圈,做监督管理的“铁面人” 把住工作圈,做监督管理的“监护人”

17、做好“老树新枝”的文章,加快提升传统产业 做好“插柳成荫”的文章,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做好“育种蹲苗”的文章,大力推进创新创业

18、落实巡察要求,把政治巡察作为“第一任务” 锁定问题清单,把反馈内容作为“第一靶向” 盯紧两个责任,把党要管党作为“第一目标”

19、抓机制保障,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用好党建工作“指挥棒” 抓教育管理,强化党员思想政治素养,树好基层党建“好品牌” 抓宗旨践行,发挥基层组织主体作用,配好基层党建“金钥匙” 抓从严治党,扎紧反腐倡廉制度保障,画好基层党建“标准像” 20、壮大产业“摘穷帽” 生态补偿“保家园” 易地搬迁“挪穷窝” 医疗救助“除病魔” 教育就业“绝穷思” 政策兜底“全保障” 常打思想“免疫针” 筑牢制度“防火墙” 强化监督“紧箍咒” 用好法典“杀手锏”

21、淡泊之心对待“名” 知足知心对待“利” 敬畏之心对待“权” 从容之心对待“苦” 进取之心对待“事”

22、紧盯“大事要事”打“攻坚战” 紧盯“急事难事”打“歼灭战” 紧盯“薄弱环节”打“持久战”

23、绝对忠诚是从政根本,必须作为党员干部的“生命线”始织坚守 敢于担当是基本素质,必须作为党员干部的“主旋律”始织高扬 慎独干净是道德操守,必须作为党员干部的“高压线”始织敬畏

24、加强教育,树立“真抓实干”的队伍“风向标” 建章立制,筑牢“为官不为”的制度“防火墙” 多管齐下,打出“庸懒散拖”的监督“组合拳” 正风肃纪,严明“为官不为”的纪律“高压线” 完善机制,探索“为官有为”的改革“新思路” 加大曝光,发挥“为官不为”的治腐“震慑力”

25、立足“新”,深入开展学习教育 筑牢“规”,规范党员队伍建设 稳步“进”,扎实基层组织建设 实处“抓”,发挥党建服务功能 目标“精”,组织群众脱贫致富 倡导“做”,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践行“责”,严格两个责任 遵守“纪”,坚持挺纪在前 守住“线”,深查违纪案件

26、“固本培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激浊扬清”,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 “立规明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以上率下”,领导带头立标杆、做示范 “继承创新”,赓续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创新

27、“严”字当头,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 “学”字为先,勤奋学习是成事之基 “干”字为重,干事创业是人生追求 “廉”字为荣,清正为官是最高操守 “贤”字为尺,公道用人是重要职责 “实”字为要,取得实效是衡量标准

28、新闻报道突出“实”字 精神文明突出“新”字 舆论导向突出“广”字 理论研究突出“深”字

29、清清嗓,发出群众爱听的“好声音” 照照镜,立起群众赞誉的“好形象” 洗洗澡,除去群众厌恶的“坏毛病” 动动身,苦炼群众需要的“真本领” 30、聚焦主业、突出主责,细耕“责任田” 坚定信仰、提升能力,牵住“牛鼻子” 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好“方向盘” 明确责任、奖优罚劣,激活“一池水”

31、突出“全局化”的视野,推进商贸服务业实现新作为 突出“啃骨头”的精神,推进城市建设实现新作为 突出“钉钉子”的精神,推进城市管理实现新作为 突出“出亮点”的意识,推进社区文化实现新作为 突出“吃螃蟹”的勇气,实现社区服务新作为 突出“大党建”的意识,实现党的建设新作为

32、突出“实”,建立了工作机构 体现“效”,落实了工作责任 把握“质”,健全了工作制度

33、“点”上强龙头,从引资升级为选资 “线”上抓延伸,从行业升级为产业 “面”上求突破,从单个升级为集群 “扭”住三个环节,扛好党建责任。“做”到四个建设,抓实学习教育。“抓”住一点一滴,夯实党建基础。“卡”好责任考核,筑牢廉政建设。

34、坚持用学习“治心”,锻造政治上忠诚的乡镇铁军 坚持用制度“管行”,锻造干事上担当的乡镇铁军 坚持用问责“提神”,锻造作风上过硬的乡镇铁军

35、塞外荒坡苦创业,丰富连队“菜盘子” 古长城下添新景,建成官兵“小乐园” 深山沟里不寂寞,活跃连队“新生活”

36、关注“衣食住行”,抓好“基本民生” 关爱“生老病死”,保障“底线民生” 关切“安居乐业”,强化“热点民生”

37、争取支持,主动作为,改善事业发展“硬环境” 重视基层,延伸触角,争当社会安定“稳压器” 围绕民生,服务大局,充当社会管理“服务器” 加强管理,注重交流,增强建功立业“软实力”

38、指向“准”,突出第一责任 横向“联”,突出以上率下 纵向“深”,突出关键少数

39、深入乡村“望”民情,观基层风貌 倾听建议“闻”呼声,查百姓需要 放下身段“问”计策,纳民间良方 把准脉搏“切”症结,解群众难题 40、深入乡村“望”民情,观基层风貌 倾听建议“闻”呼声,查百姓需要 放下身段“问”计策,纳民间良方 把准脉搏“切”症结,解群众难题

41、敢担当、勇作为,坚决破除“等靠要” 强效能、优服务,坚决整治“庸懒散” 抓落实、重执行,坚决反对“做虚功”

42、“强”字当头,打牢适用根基 “简”字用招,节约司法资源 “快”字着力,提升审判效率 “严”字为本,保障案件质量 “强”字当头,打牢适用根基 “简”字用招,节约司法资源 “快”字着力,提升审判效率 “严”字为本,保障案件质量

43、上下同欲,举好发展“指挥棒” 突出重点,做对管理“运算符” 融合优化,用足提升“工具箱” 精确谋划,出准制胜“杀手锏”

44、突出“转型升级”,产业实力持续提升 围绕“项目提速”,投资拉动支撑有力 深化“改革提效”,发展活力逐步显现 加快“内涵提标”,城乡面貌深刻发化 致力“民生提档”,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贯穿“全面从严”,党的建设得到加强

下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思路与框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思路与框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作总结一种框架思路

    部门工作总结 前言 2013年,***办公室继续秉承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在院党政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下,在院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协助下,以****为宗旨,****为具体路径,积极参与我省我......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总体规划思路 2

    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 规划初步思路一、前言 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项目建设以发展21世纪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为目标,以开发永州市中心城区东郊,改造传统农业结......

    农业科技联姻创新思路论文

    杭州市余杭高新农业示范中心自2002年10月开园以来,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为浙江省农业人才创业园、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2005年2月份被授予杭州市首家农业科技企业孵......

    乳业会员卡建设及运营思路框架方案设计

    关于VIP会员卡体系的思路一、目的及背景会员制营销是目前中高端产品最为推崇的营销模式,具有目标客户群体精准、忠诚度高、消费能力强等特点,拥有极好的市场接受度及成熟的操......

    中国企业领导力与建设框架

    中国企业领导力与建设框架国庆假期与一位在香港致力于领导力开发的专家见面会谈,这位在欧美等国际市场都非常活跃的领导力开发专家正好与我研究服务的对象相同??面向组织团队......

    中国家电市场营销规划框架思路

    中国家电市场营销规划框架思路一、概述 根据中怡康、赛诺、GFK等权威机构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家电市场总容量超5000亿元,占全球总量的%。其中,与本企业相关的行业市场容量亿元,前......

    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及思路

    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及思路 【摘 要】对于课堂教学,在近十年来无论是专家还是一线教师都在做着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探索,各种理论各种成果也不断涌现。甚至有人说这是变革的十年......

    2016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与行文框架

    2016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与行文框架 2016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与行文框架 2016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与行文框架X 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通用模式之开头部分(约占25%) 1.用简洁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