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信用社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时间:2019-05-12 19:3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农村信用社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农村信用社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第一篇:浅谈农村信用社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浅谈农村信用社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刘小翠

2012-10-17 15:31:07来源:农村金融网2012年10月16日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的共同发展,同时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对新农村建设起到关键性的推进作用。如何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打造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动力,是直接贴近农村经济并始终与“三农”密切相关的农村信用社当前及今后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信用社应当结合地方经济特点,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机遇与挑战共存,加快自身改革发展,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实现农村金融经济科学、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新农村建设 机遇与挑战 改进建议

一、农村信用社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都与“三农”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金融经营重点的战略性转移,国有商业金融机构的网点曾一度大规模撤离县域经济,导致城乡金融服务一边倒的问题日益显现。在此形势下,国家通过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解决了城乡金融服务中的突出问题。国务院明确指出,要“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三农”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和国家赋予农村信用社的伟大历史使命,农村信用社必须义不容辞地肩任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职责。此外,据专家估计,当前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缺口大概在40000亿元左右,如此一来,仅靠政府和民间投资是难以筹集的。所以,无论投融资体制如

何变化,作为与农业农户直接业务往来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的大力投入和在服务方面的大力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以上林县农村信用社为例,2010年年末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5亿元,支农存贷款余额均有了飞跃式的增幅,在同比金融行业中存贷款业务均位居第一。

二、农村信用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与优势。首先环境有利。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全民创业掀起一遍新热潮;林权制度、财政体制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的全面深化,为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拓展业务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是政策有利。随着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及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启动,促进了农村信用社积极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创新力度,调整和优化自身的信贷结构;近来,农村信用社采取按照行政区域来划分和设置机构网点,实行的是信贷员“包村包片包户”的联系制度,因而十分熟悉和了解辖区的情况,其信息收集、加工的成本远远低于其他金融机构,而所设立的网点遍布全县。以上林县农村信用社为例,全县共有15个经营网点,其中县城网点3个,9个乡镇中共设立12个基层营业网点,在岗员工215人,强大的营业网点覆盖整个上林县城乡,将农信社的金融服务范围扩大到千家万户,因而,在服务“三农”、县域经济和支持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天然的明显优势;最后是基础设施有利。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脱离以后,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飞跃的发展。无论是企业形象还是服务水平或是软硬件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电子银行业务、代理中间业务的巨大潜力的发展,都为农村信用社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当然,在看到优势与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面临的挑战。一是

市场竞争压力大。随着银监会重新调整农村地区银行业务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中国农业银行重新回归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定位在农村市场,加上工商银行想重返农村这个大市场争占一席之地,农村信用社所要面临的金融市场竞争越演越激烈,面临的形势也越显严峻。为此,农村信用社所要面临的挑战与挤兑是不容觊觎的;二是客户需求变化的多样性。随着金融业的蒸蒸日上,金融的衍生工具越来越广泛,人们的理财观念和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农户,企业不再纯粹的依赖银行的存取款,相反的,股票、债券、基金等直接融资方式受到极度青睐,而农村信用社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农户企业的多元化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三、对农村信用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改进建议

面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热潮,加之农村金融市场的严峻竞争形势,农村信用社如何在其之中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主导地位,并结合地方经济实际情况,更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是汲汲待改进之处。为此,农村信用社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改进:

(一)结合地方实际经济情况,确定重点扶持领域。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着力提高农业的富余劳动生产能力,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的增收。农村信用社要利用好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作用,合理构建支农信贷资金机制,合理配置金融资源用于农村建设生产,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特色对象要重点扶持,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提供最为根本的资金支持。从支农资金结构上来说,要有效加大农村信贷供给导向,增强农村发展动力,把资金主要投放到生产农产品市场、注重生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大力支持绿色和有机农业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地方农业生产需要,从而构建成一条全新的农业产业链。同时,注重引导县城经济结构调整并有效的促进生产集约化,加强对本地方农村产品稀缺性资

源的开发,加大对特色资源开发项目的支持力度。从上林县情况看,在继续支持优质水稻、八角树、蔬菜、糖蔗、黑蔗等传统产业的同时,还应当紧密结合全县实际,大力支持桑蚕、草莓、罗非鱼、黑葡萄及速生丰产林等新的农业优势产业,形成有重要地位的特色农产品基地;此外,要对依托县城和中心镇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予以重点扶持,拉大拉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繁荣。例如,澄泰乡的丝绸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三里镇的个体工商户企业,白圩镇的养兔养殖大户,信用社要予以其大力的资金支持,帮助农户及企业发家致富,树立其产品品牌形象。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积极探索创新信贷新品种。农村信用社要扩大贷款有效担保品的范围,把农民拥有的各种资产转变为可质押物与抵押物品。推行个体工商户、企业的联保贷款、产品质押贷款等农业贷款业务,丰富支农贷款形式来更好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此外,信贷员要发扬包片下村串户的精神,通过走基层掌握最新的农户需求,不断把信用社的相关政策、资金、信息及时送达农户手中,从而健康持续的开展好信贷支持工作,实现信用社与农户共赢的局面。

(三)加快信用社电子化建设,打造便捷的农村结算渠道。在现有的大小额支付系统、电子汇兑系统的基础上,农村信用社要加快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建设,对临柜人员进行全面到位的学习培训,进一步畅通结算渠道。另外,要积极开办农副产品收购款的代收代付、政策性补贴款的代发、学杂费等各种费用的代收、代理保险、代缴联通话费等的中间业务,为农民和农村企业实现可以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全面的现代化金融服务。

(作者单位: 广西上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第二篇:发挥农村妇女作用 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挥农村妇女作用 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妇女问题,从本质上说是发展问题,也必须通过发展才能得到解决。提高妇女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关键是要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并作为“十一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实施,这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广大农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的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城乡差距、农村的贫困落后制约着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而农村妇女又占农村人口的一半,也是我国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如何提高妇女素质,加快妇女发展,是我们推动新农村建设必须深入思考和着力实践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立足金坛实际阐述一些粗浅思考.一、从“农业女性化”趋势现状,切实加强农村妇女综合素质的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但由于我国农村发展落后的天然不足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也由于我国户籍制的改革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很多的男性农民走出家园,走进工厂、工地打工,而更多的农村妇女成了农业的主力军,“三八六0”部队即形成了农村的留守者,“农业的女性化”一时凸现,由于农植物很多是自给自足和农产品低附加值,女性成为弱势群体,使农村形成了落后—贫困—妇女—更贫困—更落后的恶性循环,就金坛每年要从农村走出几万男性农民建筑大军进城搞建筑或务工。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进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而当前,作为农业生产主力军的农村妇女,由于历史和文化观念上的原因,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偏少,缺乏知识和技能,仍 旧是制约妇女发展的最大桎梏。因此,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生产发展的先决条件,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1、提高妇女素质,必须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农村妇女。一个国家的伦理道德水平是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是无法用金钱和引进获取的。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合作的传统美德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文化,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表现为传统美德的淡化、信仰危机的出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不代表要割裂传统,而是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中华文化增添新的内涵,书写新的篇章。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必须广泛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大力宣传和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用人文关怀凝聚人心,用民族精神强化理想,用传统文化厚重基础,强化农村妇女的民族意识、主体意识和振兴意识,引导她们建立共同的发展愿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

2、提高妇女素质,必须用现代的意识理念塑造农村妇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妇女在计划经济时代享有的保护政策逐步被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调节和激烈竞争所取代,在经济社会中的不利因素和弱势心理逐步显现。提高农村妇女素质,要用学习意识、市场意识、信息意识、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等现代意识与理念教育和塑造农村妇女,消除不利因素和弱势心理,转变她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大力培育和塑造具有“自尊自强的思想品格,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海纳百川的胸怀境界,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健康优雅的形象气质”的女性时代精神,倡导时代新风尚,树立生活新理念,展现女 2 性新风貌,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开放成为一种要求、进取成为一种习惯,引导她们超越性别自我、建立个性自我、超越生存自我、建立经济自我。

3、提高妇女素质,必须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培育农村妇女。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也是农村妇女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号召农村妇女“上学去、上网去、学技能去”,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扩大教育扶贫资金中妇女的受益面,突出解决好经济落后镇村女童失辍学和高等教育女性比例低等问题,提高农村妇女的学历层次和文化素质。要依托社会教育资源和培训阵地,广泛开展职业教育、科技普及和转移培训,发挥网上致富女能手的作用,建立网上培训点和信息传递站,提高妇女电脑网络应用能力;发挥龙头项目带头人的作用,全面推广“订单式”培训模式;发挥各专业协会的作用,研究推广新的实用技术,定期进行科技培训;发挥巾帼农业专家的作用,针对产业项目需要,不定期送科技下乡;发挥文化中心户的作用,利用各种文化活动载体,对农村妇女进行政策、法律、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育普及,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

二、从农村投入不足的现状,切实加强改善农村妇女的生存环境。

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农民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另一方面,传统的生活习惯、居住方式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彻底改变,与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和谐家庭为基石,以美化家园为重点,改善农村妇女的文化环境、文明环境、居住环境,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

1、改善农村妇女生存环境,必须科学规划镇村。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农村建设的规划引导不够,或不规划放任自流,导致城乡面貌“两重天”,金坛也不例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 3 中,一定要从源头上科学合理布局镇村,按照规划全面覆盖的要求(围绕“三集中”思路),配套包括整个定向结构、现代产业布局、农民住宅布点、公共服务设施、人居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使村镇建设在规划的约束下逐步达到产业园区化、生产集聚化、居住社区化和环境生态化,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区域协调的城镇新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因基础设施按入不足而带来的脏乱差问题。江阴华西村为我们展现了新农村成功样板,值得学习借鉴。我市薛埠镇等镇规划农民居住小区,让10户以内的边远的自然村的农民搬进小区,得到了农民的拥护,也从源头上改变了农村妇女的生存环境。

2、改善农村妇女生存环境,必须繁荣群众文化。实践证明,以妇女为主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普及性强,参与面广,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协助文化、科技、司法等部门,定期组织文化下乡、科技下乡、法律下乡活动,把寓教于乐的文艺演出送到村头田头,把致富知识、文明新风送到农民家中;要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思路,根据业余自愿、健康有益和公共服务均等原则,广泛建立农村妇女文化活动阵地和各种妇女文化队伍,积极开展弘扬时代主旋律、反映社会新风貌的文化体育活动和扶贫助困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村妇女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妇女为主体、以家庭为单位的文化活动,消除封建迷信、赌博等陋习,活跃农村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用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风尚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3、改善农村妇女生存环境,必须建设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要大力开展“学习在农家,美德在农家,富裕在农家、和谐在农家”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整合美德在农家、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节约型家庭、廉洁家庭等活动载体,进一步规范对十星级文明户的管理,拓展创建范围,丰富创建内容,提升创建水平,引 4 导广大农村妇女和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学习兴家、节约持家、廉洁护家。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后备人才。通过建设和谐家庭,使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追求,都能在家庭生活中享受身心愉悦的生活方式,都能相互关心,相互沟通,共同营造团结和睦,奉献进取的融洽氛围,以家庭的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4、改善农村妇女生存环境,必须绿化美化家园。农村优美清洁的居住环境,不仅让人感觉赏心悦目、舒适温馨,而且可以使农村妇女在共同优化、携手维护的过程中树立城乡生活等值的理念,产生共同愿景和共富情结。要发动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和支持村镇规划建设和以“新三创”为目标的农村“三清”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做到污染环境的事不做、污染环境的项目不上,树立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庭院经济高效化”三化合一目标;要深化“三八”绿色工程,开展“增收致富绿化美化家园”竞赛活动,组织妇女绿化荒山荒坡,建设经济生态林带,改变部分农村妇女靠天吃饭、向资源要收成的现状,引导农村妇女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走文明共富之路。

三、从农民的低收入现状,切实加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勤劳致富的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广大农村妇女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与农村妇女渴望幸福,渴望富裕的心愿是一致的。从全国范围来看,增加农民收入仍然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市农民收入虽然逐年递增,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经济发达地区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农村妇女占农业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村妇女的富裕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农村的经济水平。因此,必须以经济组织为纽带,以项目资金为后盾,以精品基 5 地为依托,大力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巾帼网上致富工程、妇女劳动力就业转移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妇女收入,实现增收致富,并在此基础上引领农村妇女扩大生产、走向国际。

1、推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必须壮大经济合作组织。现代化的农业大生产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给传统的小农经济带来强大的冲击,现阶段只有把广大农村妇女有效地组织起来,积极帮助农村妇女应用技术、开拓市场,才能有效地减少风险、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因此,要鼓励那些有能力、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妇女典型,不断扩大再生产,建立产、加、销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发挥好龙头企业的集群效应。要发动农村妇女按照产业、兴趣等建立各种横向妇女组织,推广“妇代会(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强化服务、指导和扶持,实现妇女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对接,引导更多的妇女参加到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中来。要学习借鉴国外农民合作组织在推广农业科技、引进先进技术、培训农民技能、维护农民权益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扩大组织规模,规范组织制度,强化组织职能,使其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在现代科技、农业生产、市场流通之间,为农村妇女搭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带领更多的农村妇女参与到更大、更广泛的国际化、产业化链条中,并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2、推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必须强化项目资金扶持。项目和资金是当前制约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扩大生产的两大瓶颈问题。要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种资源,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内外的农业发展动态,建立妇女增收致富网,发布致富信息,介绍致富项目,引导农村妇女大力发展适合本地特点、产业发展和自身优势的庭院经济项目,形成庭院经济专业村示范户;要加大对农村妇女的扶持力度,建立农村妇女发展基金和针对农村妇女的小额信贷制度,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和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积极落实“牵手结对扶持千名贫困妇女”工程,采取开发式扶贫方式,为贫困妇女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她们通过自身发展摆脱贫困;要借助政府部门的资源,建立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为妇女提供技术、项目和岗位,实现农村妇女 6 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发动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小城镇建设,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手工艺品生产、家庭小作坊,建立“农家乐”等,在二、三产业中谋求更多的岗位,由务农转向务工经商,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3、推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必须发展精品示范基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精品化示范基地的支持。要引导农村妇女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桑蚕、茶叶、水果、蔬菜、花卉、水产、畜禽等优势产业,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和发展一批集科研、生产、营销、示范为一体的“妇”字号现代农业精品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培育和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妇”字号农产品品牌。以基地为依托,以品牌为示范,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开展科技结对等活动,带领农村妇女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推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必须培育巾帼创业致富带头人。致富带头人、女农民技术员、女农民企业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辅射和带动作用。政府和妇联组织要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农民创业指导基地,推进创业信息网建设,搭建农村妇女创业大平台,落实农民创业扶持政策,解决农村妇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开发适合农村妇女创业的项目,培养更多的农村妇女创业带头人和致富领路人。同时鼓励引导务工妇女返乡创业,外出务工妇女大部分掌握了一技之长和拥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也有创业愿望,我市服装行业的壮大就是有力佐证,政府妇联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对这部分人的培训和引导,扶持她们创办、领办微型企业,实现“输出人员、引回人才”的良性循环,引导她们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谋发展、拔穷根、建新村、奔小康。

四、从农民权益保障的低水平,切实充分调动农村妇女的创造激情。

长期以来,农民主要靠种田为主,社会对他们的权益保障几近空白,农民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切实维护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村妇女的创造性,提高农村妇女的参与率和贡献率,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快速发展。

1、调动农村妇女的创造激情,必须完善维权保障体系。只有有效保护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创造公平合理的法制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她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要树立大维权意识,进一步健全普法宣传网、咨询投诉网、法律援助网、社会救助网、司法保护网、维权监督网等网络,壮大维权力量,延长维权手臂、拓展维权阵地、增强维权实效;要强化源头参与,推进维权工作的法制化进程,积极呼吁和参与立法,推动政府及时解决涉及农村妇女利益的具有全局性的问题,使农村妇女能平等地分享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要强化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倡导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使农村妇女的家务劳动、生育价值、人格尊严、地位作用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营造性别平等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要立足于引导方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稳定的疏导,加强对农村妇女工作的新特点、新方法和农村妇女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对农村妇女中存在的困惑进行积极的引导,发动社会各界关心农村妇女的生存与发展;要强化贯彻落实,积极协调、推动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重点解决好孕产妇死亡率和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等问题,推动各项指标和任务的实现,促进农村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

2、调动农村妇女的创造激情,必须建立激励创新机制。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改变了过去单纯强调精神激励的做法,物质利益成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杠杆之一。因此,要把尊重农村妇女的首创精神与尊重农村妇女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农村妇女和各类专业协会进行自主创新,开展巾帼科技发明竞赛等活动,使建设新农村成为 8 农村妇女的自觉行动;要研究探索农村乡土女性人才成长的规律性问题,畅通以各种妇女组织、团体会员、妇联执委和妇女代表为主体的发现和推荐女性人才的渠道,构建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乡土女性人才信息体系,争取政府把农村妇女人才列入农业人才培养规划,纳入政府表彰序列,为农村女性乡土人才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要注重实效,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打造培育多种模式的巾帼示范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调动农村妇女的创造激情,必须加大民主参与力度。当前我国对女性的角色评估还是处于男权社会的价值体系之下,仍然受到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等文化价值思维的影响,在农村这种思想尤为严重,农村妇女可以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干出成绩,但如果走上村级领导岗位,欣赏就可能演化成一种排斥和贬低。加大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的力度,既是对这种落后思想的有力回击,也是保护农村妇女的积极性,更有效发挥主力军作用的重要保证。要鼓励广大农村妇女尤其是年轻妇女、女高生树立进取的人生价值观,明确妇女参政的重要意义,打破传统观念对自身的束缚,积极参与村(社)的民主管理;要通过培养各类农村妇女典型、提高村妇代会主任的综合素质,树立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的形象和威信,把优秀妇女推举到管理岗位上来,扩大农村妇女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广度和深度;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关心、关注和支持女村官的成长,充分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使她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农村妇女是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生力军,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广大农村妇女的广泛参与。能否有效地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调动农村妇女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小康目标的实现。组织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有效切实解决农村妇女存在的问题,必将促进农村妇女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也必将推动新村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南郑县黄官镇水井村发展藤编业富民富村情况调查

水井村地处南郑县以南17公里的浅山丘陵地带,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450户,总人口1450人,有耕地面积585亩,人均耕地0.4亩。改革开放以来,该村立足山区优势,把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藤编业做为全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现已形成了一个由龙头支撑、大户带动、农户参与、产供销一体的藤编工艺品生产基地。2005年全村藤编工艺品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极大地促进了村民就业和增收,为构建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定的产业基础。

“一花”引来“百花开”

水井村的藤编业起源于70年代初期。最初由该村村民李汉福从四川引进藤编技术,带领5户村民编织藤椅。随着土地联产承包到户和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村两委统一思想认识,认真分析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决定通过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把藤编做为全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动员和组织老百姓人人学技艺、户户搞藤编,建设藤编工艺品专业村。通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使藤编工艺品这个家庭“小副业”发展成为全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村民的“摇钱树”。现在全村从事藤编工艺品生产的专业户380户、从业人数750人,分别占全村总户数、总劳动力的84%和85%,其中专业 -1-

大户16户、专业公司3个,被县政府授予“藤编专业村”称号,被省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促进局授予民俗工艺品“十大旗帜村”称号,成为全市的脱贫致富示范村。

促协作抓销售搭建创业致富平台

为了促进该村藤编业快速发展,更好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问题,有效增加村民收入。村两委对农户逐户分析,针对各自情况,落实村委会成员工作责任,实行包户责任制。同时要求党员带头创业、率先致富,开展“一帮一”“一带三”活动。全村32名干部、党员和大户共落实帮扶对象75户,协调资金10余万元,帮助购进原料500吨,累计帮助销售产品2000万元套(件),使全村村民都学起来、干起来、富起来。为了提升藤编业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村委会成立了“藤编协会”,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分工协作,建立了销售网络,在村内组织了15人的专业销售队伍,还在汉中及西北地区开辟了3个专业市场,把小山村的藤编工艺品推向市场,走出国门。藤编工艺品现销售西北12个城市和日本、美国、荷兰、英国及东南亚各国,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其中出口交货值580万元。

抓技术促创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为了增强藤编工艺品的市场竞争力,黄官镇政府组织技术培训50场(次),接受培训2000多人(次)。还组织大户到外地考察学习,引进外地的能工巧匠到水井村传授技术,进行工艺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现在,全村已由过去的手工生产转为半机械化生产,产品由原 -2-

来单一的藤椅发展到精编藤桌、凳、茶几、屏风、沙发、躺椅等13个系列,花色也发展到菊花、胡椒眼、二龙戏珠、龙凤呈祥、仙女散花等100多种工艺品。“龙凤藤编厂”聘请浙江师傅开发的精品,有的一套价值上万元,成为高档市场和外销的主打产品。通过有效组织、培训技术、开拓市场等措施,水井村的藤编业实现了“三个转变”,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由分散经营向集中经营转变,以大户牵头,典型引路,形成公司带农户的发展模式;二是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工艺转变,不断适应新时代发展和市场需要,大力开发新品种、新款式;三是由分散销售向联合销售转变。组建专业销售队伍,不断开发新市场。通过“三个转变”,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实现了产品增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水井村藤编业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该村四组的余德忠是当地脱贫致富的典型。去年实现产值16万元,其中藤编工艺品860套(件),产值12万元,纯收入达到5.8万元。藤编大户郑富学,仅去年就编藤椅800套(件),产值10万元,纯收入3万元,他还帮助郑富礼去年生产藤椅150套(件),实现产值5.5万元,纯收入达到2万元。

建设新农村,旧貌换新颜

藤编业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找到了产业支撑点,也使水井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近年来,在镇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按照新农村规划的要求,分别对村内主干道及人行道实施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对村内住户的房屋实施了饰面改造。截止目前,已累 -3-

计投资64.2万元,打通新村内长730米的街面水泥路,完成人行道硬化4125平方米,粉饰刷新房屋73户280余间,砌筑挡墙护坡230米。建成公共休闲绿地两处,约350平方米,安装路灯21盏。全村有360户新建楼房1100间,占总农户的80%以上。农户住宅内供水、排水、有线电视、卫生厕所等设施齐全。一个村容整洁、村民富裕、和谐发展的新农村正在水井村形成。(市乡企局李毅)

-4 -

第四篇:汇报:全力抓好“三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

汇报:全力抓好“三业” 推进新农村

建设

汇报:全力抓好“三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2007-02-18 09:42:0

3全力抓好“三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3月24~25日,省委书记张春贤在赴桂东县调研时提出了“家业、产业、事业”。为落实“三业”要求,我县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张书记讲话精神,先后召开了县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项目调度会、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迅速将张书记的讲话精神传达贯彻到了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中,作为在新形势下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南。

一、夯实家底,创好家业

为认真落实张书记讲话精神,我县以全县万绝对贫困人口和万低收入人口为重点,摸清底子,分类引导,分别扶持,认真组织实施“四个一”工程,为百姓创家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广开门路。一是种好一丘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好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强化对贫困户的技术指导,提高其种植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因地制宜地推广优质稻种植,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目前已引导3000户贫困户种植优质稻,落实种植面积9000亩。二是栽好一片林。按照保护生态林,压缩用材林,发展经济林的总体要求,重点支持和鼓励农户发展小水果等经济林,特别是扶持贫困户抓好楠竹扩边低改,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全年扶持1000户农户楠竹低改扩边2万亩以上,现已落实万亩。三是养好一群畜。抓好良种引进,扶持规模养殖,特别是充分利用我县草山、农作物资源丰富的

条件和优势,扶持引导贫困户走规模养殖之路。目前已引进良种牛400头,高山羊和麻羊360只,新建6个畜牧示范基地,重点扶持农户100户,预计可实现人平增收300元。四是输送一个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完善劳务输出的组织、信息、政策等体系。实施阳光工程,采取企校联办方式,扎实抓好技能培训,把怀有一技之长的富余劳力输送到广东、北京、浙江等地务工,加速劳动力转移,实现异地增收,达到培训一个,输送一个,富裕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目前,已送省培训70人,送市培训50人,县培训860人。县里新引进了一批毛纺、制衣、电子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

二、结合实际,兴办产业

根据张书记提出的发展产业富民强县的指示精神,结合桂东实际,我县今年确立了41个重点建设项目。建立了“领导分块负责,部门包项目落实”的项目调度制度。每名县级领导抓一个经济

增长点,县四大家分块抓一个经济增长极。县委负责抓好矿产开发,县政府抓好工业园区的发展,县人大抓好能源、化工企业的发展,县政协抓好农业开发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实行“旬报告、月调度、季督查、半年考评、年终总考核”的督查考核评估机制。首先发展高效农业。全县确立竹、药、菜、茶、畜、菇六大农业产业,强力推进“六个一”工程(即1万亩楠竹新栽和低改、1万亩无公害蔬菜、10万亩草木本药材、1000个食用菌大棚、1000亩有机茶、10万头草食动物),逐步覆盖全县18个乡镇,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目前,全县落实有机茶种植面积2000亩,金柑1500亩,药材2万亩,食用菌大棚600个,无公害蔬菜1万亩,甜玉米6000亩,造林2万亩,兴建沼气池500个。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向六大产业接轨,特别在抓猪—沼—菜(果)上下功夫,出成效。其次发展特色工业。做强小水电产业。充分发挥桂东电能优势,加快由电能生产向电

能加工转化,通过上下延伸、左右拓展,不断挖掘和衍生新的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板块经济。做大化工企业。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冶炼、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硅加工按“总体控制、内部调整、上大关小、扶优扶强”的原则,整合资源,促进上规模、上档次。支持化工产业强强联手,产生裂变,年内将形成2万吨高氯酸盐、2万吨氯酸钾生产能力。“腾笼换鸟”发展耗电相对较小、创税能力强、附加值高的产业。做优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特色资源优势,推进深度开发,做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水平,形成产业优势。以现有的14家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快资产重组,加大技术改造,由单加工向系列加工、粗放加工向精深加工项目延伸。真正使产品变商品,资源变产业,作坊变龙头。再次发展生态产业。进一步抓好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加强森林资源 的保护与再造,搞好水土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推进“二线一圈”绿化工程,使桂东山水更加秀丽。搞好绿色生态旅游,发挥桂东自然风光和良好生态优势,打响“天然空调城”、“生态王国”品牌,吸引更多的人来桂东观生态美景,吃有机食品,进天然氧吧,品休闲人生。

三、群策群力,大干事业

我县着力营造心情舒畅,斗志昂扬,奋发向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一是着力抓好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事业的大发展。为配合新一轮思想观念的更新,目前已派出50名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自谋职业锻炼,实行换位体验,在实践中解放思想,提高其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拓宽干部培养渠道,壮大桂东的招商员、信息员、宣传员队伍,从而提高干部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能力。目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第一要务”不放松的事业观正在形成,中心意识深入人心,并转化成为人们众志成城、奋发有

为干事业的实际行动。全县上下一切工作都在围绕中心转,各乡镇、各个部门都在围绕中心忙,广大干部群众都在围绕中心干,营造了人人以服务群众、服务中心为己任,风正心齐干事业、和衷共济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着力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机制。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拓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创新干事创业的新机制。广泛开展了万人测评机关作风活动,让广大群众成为评议员、监督员,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为标尺,并以此作为衡量单位和干部称职与否的重要依据。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并把愿不愿干事业、能否干得成事作为检验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了使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着力抓好干事创业的良好载体。深入开展“千名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号召全县干部党员与农户结对子、交朋

友、解难题,对口帮扶,做到下基层人下、身下、心下、情下。做到了县级领导带头,实行了工作责任制,每人每年至少扶持一户贫困户、落实一个项目、引进一笔资金、扶持一个产业、保障一地平安、致富一方百姓,形成了干部群众水乳交融、同甘共苦的政治局面。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干部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干部带头参与农业产业开发,创新了干部与农民“捆在一起”,实行“利益均占,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使干部作风转变有了新的平台。全县形成了干部下去、项目起来、作风好转、收入增长的局面。

第五篇:突出五个重点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突出五个重点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中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核心要求中以人为本、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根本目的,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的丰富内涵,包括了三农工作的各项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项系统工程中,必须把握工作重点,逐年稳步推进。

一、把握全局,找准战略切入点

统筹城乡发展是篇大文章,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开篇之作,抓住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遏制城乡差距拉大、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扩大农村市场需求、消化富余工业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战略选择,更是我们党执政为民、代表最大多数人利益的集中体现。对于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必须在中国实际发展阶段中去把握,从农村实际去操作。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看,我国仍是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工业化、城市化阶段,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第一位的中心任务。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围绕国家宏观政策和大局,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跳出三农看三农,跳出三农抓三农。要用工业理念和经营城镇的理念,用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的办法,解决三农问题,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二、加快发展,培育经济增长点

在新的形势下,建设新农村,必须以新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支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发展壮大农业产业的战略思路应该是,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优势品种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逐步形成以农村工业为主导、高效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强工重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要结合“十一五”时期工业布局调整,认真做好农村工业发展的规划布局,积极引导各类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走产业集群之路。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小城镇的经济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二是优化提升农业,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大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力度,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多元投入、农民参与的方式,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尤其是着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强化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完善运行模式,健全带动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优质粮油、畜牧、果蔬等重点产业中不断开发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带动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产品和优势产业,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大力兴办三产,全面搞活农产品流通。依托县域和中心镇,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鼓励民营经济投资第三产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三、深化改革,抓住机制关节点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和开创性的工作,必须着眼于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深化改革,强力推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机制。一是深化就业与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机制。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取消一切限制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扩大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安居乐业。采取政府买单、市场运作的方法,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引导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二是深化城乡建设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机制。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新机制,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纳入公共财政,鼓励各种主体参与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建设投入的力度。要搞好县域城镇规划建设与村庄布局规划建设的衔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促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搞好城乡对接,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也能分享现代化的文明成果。三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农民手里没有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后果不仅是缺水少电、交通不便等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甚至基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政府公共财政向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要适应从投资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增加农村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投入,加快建立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对农村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四是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强化乡镇政府职能,做到事权与财权相统一。

四、提升素质,抢占发展制高点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切实抓紧抓好农村普九工作,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新型农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二是大力开展适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新农村的带头人、农民技术员、骨干农民、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这五支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农民教育培养的主要对象。要切实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等各项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提升新型农民的科技素质,引导广大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三是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扎实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和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水平,加强村镇文化设施和文体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维护利益,紧扣民本立足点

实现农民的愿望,满足农民的需要,维护农民的利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立足点。一是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亲民、爱民、富民”为目标,健全农村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包村联户”“群众来访接待日”等制度,增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功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二是发展和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逐步建立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教育引导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三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使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繁荣美好。

下载浅谈农村信用社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农村信用社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二○○六年二月二十......

    52全力推进优化发展环境建设

    寿 阳 林 业 信 息(第52期) 寿阳县林业局办公室二○一一年九月十九日桥接“三个触点”全力推进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我局以组织开展优化发展环境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创先争优”......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5篇)

    论文关键词:现代农业 新农村建设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金融体系 财政转移支付论文内容摘要:应结合本地实际,从提高农民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入手,依靠科技提高人才素质,在实行土地......

    发展循环畜牧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循环畜牧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 夏清阳〔内容摘要〕 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草-畜-沼-肥”畜牧业,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积极作用。〔关 键 词〕 新农村建设 畜牧业 研究 〔作......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共毛嘴镇委毛嘴镇人民政府近两年来,我们抢抓省、市城乡一体化试点示范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域仙桃的总体发展规划,壮产业、兴水利、建社区、......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开启了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求是》 >> 2009年 >> 2009年第23期作者:陈宗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金昌市金川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金川区是金昌市政府所在地,是祖国的“镍都”。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脉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辖2镇,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