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乌鲁木齐县全力深入推进特色旅游发展
乌鲁木齐县全力深入推进特色旅游发展
字体:小字 大字2012-10-19 15:36:06来源:天山网
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县以在首府率先创建全国5A级景区为目标,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努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不断丰富旅游内容,将特色文化自然资源转换为旅游资源,将旅游资源转换为实际经济效益,全力将旅游行业建设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
一是全面完善特色旅游发展。在按照已确定的《乌鲁木齐县“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南山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全县民俗文化特色及现有旅游资源,积极与区、市旅游主管部门沟通、对接,邀请国家旅游局专家团顾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旅游经济学原群教授及北大博雅规划院、浙江远见旅游公司专家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全县特色旅游发展。二是深度开发挖掘旅游文化。选取水西沟镇方家庄农家乐、西白杨沟接待站进行试点,制定《方家庄村农家乐回民特色旅游文化发展方案》和《西白杨民俗风情园哈萨克民俗特色旅游文化发展方案》。统一定制哈萨克民族特色餐具、地毯和装饰品,并对西白杨沟景区哈萨克毡房进行试点改造。引入水西沟香十里旅游经营店,开展方家庄回民特色饮食文化活动,全面挖掘特色旅游文化。三是加强特色精品景区建设。对现有A级景区、农业旅游示范点及农家乐严格按照国家旅游标准进行复验,加强精品旅游质量。完善苜蓿台景区、天山大峡谷景区景观保护、观光游览有关的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好创5A各项基础准备。加大推介力度,不断寻找特色旅游亮点,努力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前三季度,该县已接待游客159.64万人次,同比增加33.37万人次,增长26.43%;实现旅游收入18834万元,同比增长36.46%。
第二篇:关于包头市特色旅游发展(范文)
关于包头市特色旅游发展
一、特色旅游的含义及要求
(一)特色旅游的概念
所谓特色旅游是指,特色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是在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提高,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因此是一种更高形式的特色旅游活动产品。“特色旅游”,这一概念,通常也被称为“专题旅游”、“专项旅游”和“特色旅游”等等。
特色旅游作为旅游形式的一个类别,它除了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都具有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服务的共性之外,它的最主要物质是要与旅游者共同参与旅行, 并在参与中提供服务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旅游者实现其旅游目标。此种旅游活动面大,常常涉及边远、人迹罕见的地域以及旅游活动方式超乎寻常,难度极大。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地区跨度大、使用汽车、自行车、摩托车作为旅游交通工具的旅行和非赛事的滑雪、攀岩、漂流、热气球、滑翔等体育旅行;到高山、峡 谷、沙漠、洞穴、人迹罕至区域的探险旅行,以及短期观赏、踏勘、参观为主要旅游形式的自然、人文景观科考旅游等均可列入特色旅游的范围。
当前,旅游经济发展迅猛,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积极总量已占到全球GDP的10﹪以上,就业人数占全球就业人数8﹪以上,在这个全球化的旅游时代,特色旅游经济的发展必然成为影响旅游产业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成为衡量我国现代化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特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科学合理开发。科学合理的开发就必须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揉进民风民俗的中国文化原本,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开发。
全方位开发各种特色旅游项目,将自然风光、历史名胜古迹、趣味娱乐、有机结合,发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将当地特色与 民间娱乐艺术等民俗表演融为一体,形成系列和规模,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开发特色产品。必须认真分析特色旅游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中探寻特色发展的文脉、生活习俗的演变、民俗风情的沿革,挖掘其特色魅力及其表现形式。特色旅游不能流于浅层次的观光游览,不能局限于旅游资源的表面效应,而应注重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
建好基础设施。要加强区域内的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在食宿设施建设方面,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原则下,满足旅游者的多层次需求,设计专门的、与当地环境相协调的旅店、娱乐场、购物场所等。
保护文化环境。在特色旅游开发中,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宣传,激发当地居民对所在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树立文化景观真实的再现理念,让游客大开眼界、陶冶情操,享受文化的滋养和润泽。
二、包头市特色旅游发展现状
(一)包头的区域位置
包头市国土总面积约2769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41平方千米,包头市地处华北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恰位于环渤海经济开发区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的交汇处,包头东距首都北京700千米,距自治区首府150千米,北依阴山与蒙古国相接壤,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相邻,西连河套平原,东接土默川,黄河过境214千米,为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提供了丰沛的水源。
包头是联接华北、西北重要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的交通枢纽。京包铁路和包兰铁路横贯祖国北疆,210国道北起包头,南抵北海,纵穿祖国南北,110国道穿城而过,东连北京、西接银川,高速公路与晋、陕、宁、冀、京、津连成网,交通十分便捷。
(二)包头地形地貌的特点及气候
包头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中部稍西部位。所以其基本地貌是高原特征。横亘中国北部的阴山山脉中,大青山、乌拉山、色尔腾山从包头中部东西向穿过,使包头地貌明显形成北部高原草原、中部山岳横亘、南部平原广阔的地貌单元,形成
了局部上是中间高、南北低,总体上是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征。
包头市属于中温带干早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少雨雪。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春季干早风沙大,秋季凉爽且日照时间长,具体表现冬长而寒冷,夏短而炎热,春末与夏末吸引南方人来包头避暑、是浏览的最好季节,人们可以驰骋在草原,举目四望,蓝天、白云、绿草、畜群,感受到一番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丽景色。
(三)包头市旅游开发现状
1.包头市旅游产品简介
梅力更(蒙语“聪慧”意)自然生态风景区依偎在阴山山脉乌拉山南麓,包头西30公里(九路车终点站),南眺九曲黄河,西接巴彦淖尔盟。是以众多的巨型球状的花岗岩高山、瀑布和植物景观为主的自然风景区。景区内有梅力更沟、石包克图沟、西沟等奇峻峡谷,山体雄伟奇特、深幽险峭,主峰大桦背海拔2324米。景区保护面积56.7平方公里。
梅力更以“林海奇松、瀑布潭泉、云海幻景、奇峰异石”四绝而著称。景区内峰峦绵延、巍峨雄浑、有似骆驼的骆驼峰,有神态逼真的“寿龟石”、“双猩守更”、“女娲一现”等奇景。山石间无数飞瀑流泉奔腾倾泻,串联其间,景色秀丽奇特。梅力更雨量充沛,林木繁茂。云蒸雾涌,自然景色变化莫测,年平均气温5℃,气候凉爽宜人,其景色四季殊异,春日鸟语花香,夏日云海飞泉,金秋红叶满山,隆冬冰柱成林。
五当召位于没蒙古包头市东北约70公里的五当沟内。五当召原名巴达嘎尔庙,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召为“庙宇”之意。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赐汉名广觉寺。是第一世**罗布桑加拉错在此兴建的,逐步扩大始具今日规模。因召庙建在五当沟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人们通称其名五当召。五当召依地势面南而建。它是一幢层层依山垒砌的白色建筑,群山环绕,为苍松翠柏掩映,显得十分雄浑壮观。
五当召是中国三大藏传佛教寺庙之一,也是自治区西部著名的国线旅游景点。每年来此观光的游人达10万人次,是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周边牧民朝拜的圣地。五当召后根皮沟森林茂密,松涛泉韵,沁人心脾,翠柏参天,流水潺潺,已封山保护,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总投资2400万元人民币,年收入1275万元人民币。
美岱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明隆庆年间(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受封顺义王,在土默川上始建城寺。万历三年(1575年)建成的第一座城寺,朝廷赐名福化城。西藏迈达里胡图克图于万历三十四年来此传教,所以又叫做迈达里庙、迈大力庙或美岱召。寺周围筑有围墙,土筑石块包砌,平面呈长方形,周长681米,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四角筑有外伸约11米的墩台,上有角楼。进入泰和门,迎面就是“大雄宝殿”,佛殿的墙壁上,有色彩斑斓的壁画,生动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南墙正中开设城门,并建有城楼,城门上嵌有明代扩建寺庙时刻的石匾额,上题“泰和门”。城内有顺义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楼院,还有供奉传为储藏三娘子骨灰的太后殿,骨灰储藏在殿内的檀香木塔中。殿内有明代绘制的壁画,画面上蒙古服饰的人物像中,有传为阿勒坦汗及夫人三娘子的画像,为内蒙古召庙壁画中独有的一处。“玻璃殿”为3层楼房,是阿拉坦汗和三娘子接受朝拜的地方。
2.包头市的开发优势
(1)良好的自然资源、工业基础
包头市是“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工业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有全国著名的大型钢铁公司、铝业公司、军工厂矿、火电发电厂、大型煤矿公司等,具备良好的工业旅游开发潜力,各种工业企业特色十分鲜明,内涵十分丰富,同时包头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草原,沙漠等。
(2)便利的交通设施
包头是连接我国华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中国西部重要的邮电通信中心。现已基本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综合交通网络。其中贯通华北、西北地区的大动脉京包、包兰铁路和包白、包神铁路在包交汇,东行可达北京,西行可达兰州,南行可达太原、西安、上海、宁波等地。
110、210国道穿越市区,呼包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公路干线通向全国各地,形成了连接内蒙古自治区和临近省、市、自治区的公路网络,密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现代化的民航机场实现了全国微机联网信息,机场达到了4L级标准,波音737等大型飞机可安全起降,现 已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海南等地的航班,基本形成覆盖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等较为完善的支线航空运输网络。
(3)丰富的文化资源
我市文化底蕴十分浓厚,既有晋商文化也有蒙元文化以及古代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也有现代工业文明,各种文化交织相应,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工业旅游的延伸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3.包头市的开发现状
作为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旅游资源较丰富,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包头市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包头市在城市基础设、绿化美化、园林广场、风景寺庙等旅游投资的加快,2005年,全国首批十个文明城市,包头市是中西部惟一荣获该荣誉的城市。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有旅行社82家,其中出境组团社2家,导游从业人员1100人,星级饭店38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17家,星级饭店共有客房4310间,床位7937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景区(点)达到30多处,国家A级景区20家,其中4A级5家、3A级5,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家,5处红色旅游景区列入自治区红色旅游规划经典景点。
根据《包头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预计2015年,包头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到969万人次,年均增长1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9亿元,年均增长18%,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7500人次,年均增长8%,入境旅游创汇1554万美元,年均增长8%,实现旅游总收入为251亿元,年均增长18%,2015年,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30万人。全市星级饭店达到50家,其中高星级达到10家,A级景区20家,形成3-5家规模较大的旅游集团。
三、包头市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大力发展旅游业认识不够
包头市的旅游业发展较晚,人民和政府对他的认识还不够深,例如像美国最为世界上发达国家,也是一个旅游大国,旅游收入稳居世界第一,美国在联邦和州层面都非常重视景区规划,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规划,充分考虑市场供给
与需求,市场与可达性,住宿价格,基础设施,季节因素,同时美国比较注重当地人的意见,认为只有当地人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才能真正的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政府由应该出头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一方面能是当地人的收入增加,另一方面还要像一些发达的城市取经。
(二)旅游管理体制混乱
当前包头市许多旅游资源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存在条块分割,多家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力,制约了景区景点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一些基础条件好、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景区景点多年来投资缺乏,设施落后,发展缓慢,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体制落后,部门利益难以协调。由于多头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给旅游资源开发和招商引资带来很大的困难,致使这些景区在旅游开发建设方面始终停滞不前,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旅游文化产业挖掘不够
对来包头市旅游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游客对包头的历史文化知道的非常有限,谈到包头了解最多的可能就是有个包钢,甚至有些外地人以为包头就是到处是牛羊的草原。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可悲的,一个没有文化的旅游产业是短命的。包头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挖掘还远远不够,旅游景区景点布景单调空乏,人造景观不足,总体上缺树缺水(河湖、水库、湿地等),缺乏人类文明纪念性标志建筑。景区与景区之间交通不便,景区内道路不畅。基础设施落后、陈旧,配套服务尚处于低水平状态。在对旅游文化投入方面远远不够,特别是对一些有潜在力的景区景点如秦长城、赵长城、赵王城、麻池古城、阿善文化遗址、荒漠草原、阴山岩画等由于资金投入不够,开发不足而难以成为有知名度和吸引力的精品,这对包头市旅游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四)缺乏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拳头产品
虽然包头市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城市景观、山水田园、寺庙古迹、黄河湿地、军品工业游是包头市旅游的特色和优势,但是目前这些特色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挖掘,还缺乏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核心景区,现有的许多景区规模小,基础设施陈旧,接待能力不足,游客可参与娱乐的项目少,特别是尚未形成具有包头特色的、国内外知名的具有较大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五)尚未建成整合周边旅游资源的有效联动机制
虽然包头市拥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游客来包头市旅游是因为到周边旅游顺便到包头观光。包头周边地区有诸多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包头东行至土左旗,可达树木葱笼、波光粼粼的哈素海;继续东行至呼和浩特市南,有名扬海内的昭君墓;由包头南行越过黄河,始则有白日擂鼓的响沙湾,继则达伊金霍洛旗境内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这就需要我们紧密联系周边旅游管理部门,建议成立呼包鄂区域旅游联动机制委员会,协调三地旅游资源,将三地资源加以整合形成具有土默特、鄂尔多斯高原、八百里河套的特色旅游产品,为我市及呼包鄂三地旅游业做大做强创造机制保障。
四、包头市特色旅游发展对策
包头市是全国较大的城市所以发展旅游业是未来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一步,一个城市不能光靠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包头市应该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并且扩大包头市的旅游经济圈,要辐射周边乡、镇,城市。
(一)加强城市基础建设,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包头是连接我国华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中国西部重要的邮电通信中心。现已基本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综合交通网络。东行可达北京,西行可达兰州,南行可达太原、西安、上海、宁波等地。
110、210国道穿越市区,呼包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公路干线通向全国各地,形成了连接内蒙古自治区和临近省、市、自治区的公路网络,密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加强交通投资,解决瓶颈制约:争取多方筹集资金,改变以往的投资模式,制定积极的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大力吸引民间资本,与政府部门、企业合资办交通;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基础设施,加强运输方式的管理,提高旅游水平;加快现代物流园区和设施建设,提高游客的便利性和满意度。积极吸收民间资本在旅游景区景点的投入,解决好民营资本的投资收益问题,调动各方投资的积极性,我市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努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代理制等现代流通方式,并逐步向旅游业延伸。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包头建成华北地区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枢纽港。
(二)大力培养引进旅游专业人才
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当地旅游院校,重点扶持旅游业,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有针对,有特色的教学模式,而且对实习学生应该不能当他们为廉价劳动力,而是应该帮助他们到各个旅游企业中去进行培养,既要能培养人才,也要能留住人才。还应该引进一些高级的旅游管理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让他们能留得住,发挥他们的才能。
(三)利用工业资源,大力发展工业旅游
包头市是我国“一五”期间发展起来的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像包钢,北方重工工业城,燕京啤酒工业园等,政府可以发展工业旅游,普及工业知识,让人们认识到钢铁是如何炼造出来的,包头的工业进程是怎样的,工业的发展对人们的重要性等,并且工业旅游在全国尚数少数,包头也可以用它来进行大力宣传。
(四)加大对特色旅游和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
缺乏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是苍白的,没有鉴赏力和吸引力。当我们到乔家大院就会想到晋商文化,当我们来到苏州园林就会联想到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国文化底韵。这就是文化景观的魅力所在。包头的文化古迹也是有其丰富内涵的。比如,秦长城与秦始皇、蒙恬、昆都仑沟与王昭君,九原与吕布,固阳与北魏巾帼英雄花木兰,土默川与《敕勒歌》,白云与李绩,东河与康熙,东河与李智洛、王若飞、乌兰夫,达茂旗草原与玉荣、龙梅等关系。当然如果组织游客进行考古之旅,或用艺术形式再现或表现历史,其效果必定显著,必将提高包头旅游文化的品位。如今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很好的宣传外人就不了解你。由此,利用现代媒体如电视广告、网络平台、报纸软文、举办专题活动等形式多样,多推出时效性强,游客喜闻乐见的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加强包头文化旅游产品的包装与宣传,提高包头的知名度,美誉度,使人们一来到包头就会想到很多对包头的标签。
(五)加大对市民的旅游道德宣传力度
包头作为内蒙古第一大城市应该提高市民对发展旅游重要性的认识,政府应该积极组织活动,大力宣传培养市民的道德素,使外地来的游客可以感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总体而言包头应该发挥其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依托草原,历史建筑等为基础,并且结合可以工业旅游,使人们在欣赏自然风景的同时还能够了解工业的知识。一方面可以怀念历史,另一方面看到未来中国工业的发展,让来到包头的游客感到和别的城市不一样,让这些游客们可以融入包头人的生活中去,我们因该一方面加大景区建设的力度,另一方面应该宣传市民道德让大家体会到把包头建设成一个旅游城市是多么的重要。另外重视差异化服务当地应该按照游客的特点进行有针对的景点组合,对于老年游客可以以观赏和缅怀历史为主,而年轻的游客可以以娱乐性为主。综上所述,包头市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我们应根据包头旅游类型的优势,开发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特色旅游.走出一条具有包头市旅游风格的开发之路,同时要保护好我们现有旅游资源,扩大现有旅游资源价值,使其吸引更多游人,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唐万鹏.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7.[2] 张和增.包头年鉴2000[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1.[3] 王文雪;关于包头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业;2006年12期 [4]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资源》编辑委员会.蒙内古经济资源1999.[5] 张卫.旅游消费行为分析[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6] 包头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内蒙古统计局;2010年9月 [7] 李逢春.在包头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关于全市旅游工作的报告》,2009。
目 录
一、特色旅游的含义及要求............................................1
(一)特色旅游的概念............................................1
(二)特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
二、包头市特色旅游发展现状..........................................2
(一)包头的区域位置............................................2
(二)包头地形地貌的特点及气候..................................2
(三)包头市旅游开发现状........................................3
三、包头市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
(一)对大力发展旅游业认识不够..................................5
(二)旅游管理体制混乱..........................................6
(三)旅游文化产业挖掘不够......................................6
(四)缺乏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拳头产品..............................6
(五)尚未建成整合周边旅游资源的有效联动机制....................7
四、包头市特色旅游发展对策..........................................7
(一)加强城市基础建设,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7
(二)大力培养引进旅游专业人才..................................7
(三)利用工业资源,大力发展工业旅游............................8
(四)加大对特色旅游和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8
(五)加大对市民的旅游道德宣传力度..............................8 参 考 文 献........................................................9
关于包头市特色旅游发展
[摘要] 旅游是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民族特色了,它在满足旅游的心理需求,增加地区经济收入,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虽然包头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希拉穆仁草原,梅力更景区,秦长城遗址,成吉思汗陵,五当召(它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抗卜楞寺齐名,是我国喇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但是提到包头人们更多想到的是从草原钢城”到“世界稀土之都”,现在的旅游已从过去的纯观光旅游已经演变到了现在的体验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等,简单的旅游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游客们的需求一个城市要想发展旅游业就应该深入进行探究,满足顾客的心理,将一个地方的特色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 旅游地理环境;旅游类型
About Baotou tourism development
ABSTRACT: Tourism is the best way to reflect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ce, which meet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ourism, increased income,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Baotou h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such as in xilamuren area of grassland, more scenic Mei Li, Qin dynasty great wall, mausoleum of Genghis Khan, wudangzhao(its embroideries to the Potala Palace in Tibet, Qinghai and Gansu provinces against Bu Leng temple as famous, is one of the four temples of Lamaism in China).But refers to baotou people more thought of is from Prairie Frank “to” world rare earth of are ", now of tourism has from past of pure sightseeing tourism has evolution to has now of experience tourism, leisure tourism, folk tourism, simple of tourism forms has cannot meet visitors were of needs a city to wanted to development tourism on should in-depth for research, meet looked of psychological, will a local of features played to ultimate.KEY WORDS:Tourism Geography,Trip Types
第三篇: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实施“校安工程”,改扩建、加固一批中小学,启动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着手进行学校集团化办学试点,逐步提高城乡学校捆绑发展覆盖率达和优质名校、特色教育集团覆盖率,加快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争取于 2011年在银川市率先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目标。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广四幼发展模式,推进幼儿园综合改革。鼓励扶持民办幼儿教育规范健康发展,打造2个具有品牌效应的兴庆区级民办示范幼儿园,形成品牌特色优势。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责任制,构建德育工作评价体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构建高效课堂。大力加强体育、艺术教育。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特色学校、幼儿园,增强兴庆区基础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及教师继续教育考核新机制。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建立民办教育管理新机制,鼓励民办教育机构向高端方向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与具备条件的民办教育机构联合办学,在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教育服务、办学特色方面向高端发展。
第四篇:全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全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张春贤
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为标志,新疆进入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在认真分析制约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特殊困难和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即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区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增进民族团结的重大举措、促进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服务人民群众的经常要求、加强基层组织的常态工作,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信心和决心,树立变化、变革、创新的理念,同心同力同向同调,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地推进各项工作,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
一、突出解放思想,着力形成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创先争优活动的首位,扎实做好统一思想、解放思想工作。对党员、干部开展全面培训,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提高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培训和抽调宣讲骨干深入各地各单位作巡回报告,推进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着眼于解放思想、正视差距、提速发展,组织党政领导干部赴内地省区市进行学习考察,开拓视野、提升理念,对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进行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强化责任意识、机遇意识,推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作风。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突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个关键,高起点、高水平地谋划和制定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同时,着眼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抓紧研究制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现代农牧业、煤电煤化工和石油下游产业发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乌鲁木齐城市规划等一系列发展纲要和规划意见,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突出增进民族团结,着力形成同心同力同向同调抓建设维稳定的良好局面。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各级党组织把增进民族团结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任务,组织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教育活动,广泛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国情区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通过纵向的历史对比、横向的国际比较和现实的发展变化,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创建活动,大力宣传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先进、宣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以先进人物的模范思想和先进行为影响和带动全社会,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同心同德,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而奋斗。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用好用足用活党和国家加强民族工作、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把关注点和注意力集中到谋划发展、推动工作上来,尽心竭力地为各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凝聚人心、激励精神,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三、突出改善民生,着力把创先争优办成群众满意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群众第一、民生优先,把大力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工作落脚点,加快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大力实施“安居富民”工程、“定居兴牧”工程、天然气利民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到7月底,全区零就业家庭实现了至少有一人就业,提前一个月完成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目标。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工程,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由53.4%提高到86%,享受人数由15.8万人增加到28.7万人。加快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全区学前“双语”教育普及率达到85%以上。按照“整体设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解决难题、向基层倾斜”的原则,提高了自治区相关人员收入水平。先期解决了集体企业未参保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等难点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解决了全区45万人(含兵团)的养老保险问题;扩大提高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惠及全区216万城乡困难群众;提高农村“四老”人员生活费补助标准和村干部基本报酬;调整区内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出台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政策;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收入。这些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极大提振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信心,激发了凝聚力、向心力和向党中央、国务院的感恩之情,形成了“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合力和良好局面。
四、突出优化环境,着力改进作风、提升效率。着重加强各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建设,在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上下气力。适应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清理废止过期过时文件,加快项目审批程序和工作流程,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求各级干部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多思考研究问题,多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少说套话空话、少搞应酬,简化接待。大兴务实之风,力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减少会议、文件,少形式、多行事,形成务实高效之风。针对牧区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采取大企业大集团冠名、无偿援建的方式启动了自治区定居兴牧工程建设。首批水库建设项目在具备条件的前提下落实实施仅用了15天的时间,项目审批到开工仅用了7天,突出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的“新疆效率”。
五、突出强基固本,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眼于加强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从6月中旬开始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百日集中组建活动,推广在商贸集中区建立商业社区党组织,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建立党组织,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非公企业挂职和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做法,努力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自治区财政拿出5个多亿,提高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经费和村干部基本报酬,支持社区办公服务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少数民族聚居地基层干部“双语”培训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的落实,提升党员干部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在反分裂斗争一线发展党员的力度,做好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特别是少数民族青年教师、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以农村、社区、学校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常态工作机制和有人管事、有能力干事、有钱办事的局面。全面开展单位社区共建,完善部门帮村、边境村村警联建、资源开发村村企联建、信用工程村信联建,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六、突出选人用人导向,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紧紧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创先争优,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善于领导科学发展、推进社会和谐的坚强领导集体。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把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作为考核选配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首要标准,坚持在复杂环境、反分裂斗争一线培养和考验各族干部。大力选拔政治坚定、原则性强、清正廉洁、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大力选拔推进跨越式发展有思路、有激情、有贡献、有韧劲的干部,不让干事的人吃亏;大力选拔具有基层领导和工作经历,特别是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区努力工作的干部,不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坚决调整政治不坚定、思想不解放、精神不振奋、作风不务实、工作不尽责的干部。按照重要岗位干部重点管理的要求,把选好配强党委书记作为重点,着力选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能力突出,长期扎根基层苦干实干,能够驾驭复杂局面、经得起风浪考验,善于团结各族干部群众的干部担任党委书记。以“改进作风、解放思想、科学跨越”为主题召开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查找突出问题,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抓好整改落实,切实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全力以赴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努力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人民日报 作者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第五篇:兰州特色旅游发展研究3
兰州特色旅游发展研究
李婷
(河西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甘肃 张掖,734000)
[摘要] 通过对兰州特色旅游资源的分析,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相关旅游的现象,探讨背后隐藏的实质问题。在对相关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和阻碍兰州特色旅游业发展的内外原因,提出对策。[关键词] 兰州;特色旅游;饮食文化
Lanzhou fea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LiTing(College of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ourism,Hexi University, Zhang ye Gansu,734000)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al tourism resources of lanzhou,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relevant tourism phenomen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dden behind the essence of the problem.In the related material to finish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find out the influence and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lanzhou unique tourism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Keywords: Lanzhou; the feature tourism; the diet culture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带薪假期的实施,旅游成为大众选择的休闲方式。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已为国家和各地方政府所重视,各大城市及景区,纷纷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兰州市也加快步伐,打造特色旅游。1兰州市特色旅游形式 1.1文化旅游 1.1.1史前文化遗迹
兰州史前文化遗迹丰富,从距今25-17亿年兰州市最古老的出露地层马山、第四纪冰川侵蚀遗迹,到海石湾丰富的马门溪龙、剑龙、鳄鱼化石群,以及永登、皋兰出土的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群,生动详细的记载了兰州市亿万年来的环境演化。
1.1.2古墓葬遗址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晏家坪五村,挖出两座明代古墓。经兰州市博物馆相关专家进一步勘察、测量和清理发掘,已出土部分文物,古墓基本轮廓已清晰可见,整个墓葬结构为穹顶型墓,高约5米,由5层古老的青砖雕砌而成。这一重要发现,又为兰州市旅游资源增添了新内容。1.1.3独特的宗教文化
兰州市的宗教文化也是别具一格,特色鲜明。因为地处西北内陆,少数名族与汉名族长期交错聚集,形成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文化共存的地方宗教文化,宗教场所众多。1.1.4古代建筑
历史建筑有著名的九州台四库全书藏书楼——文溯阁,原四库全书共7部,现存世仅三部。四库全书藏书,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1.2山水风光游
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祁连山东延余脉交汇地带,构成了典型的两川夹一河的带状盆地地形。兰州是万里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坐落于一条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谷地,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
沿黄河南岸,开通了一条东西50多公里的滨河路,并打造了全国唯一的城市内黄河风情线,被称为兰州的“外滩”。[1] 百里黄河风情线,范围西起西固工业区的西柳沟,东至城关区桑园峡,东西长50公里,流域面积27.44平方公里,于2000年开始动工建设。不到8年时间,黄河两岸相继建成观光长廊、“生命之源”水景雕塑、寓言城雕、黄河母亲雕塑、绿色希望雕塑、西游记雕塑、平沙落雁雕塑、近水广场、亲水平台、东湖音乐喷泉、黄河音乐喷泉、人与自然广场,以及龙源园、体育公园、春园、秋园、夏园、冬园、绿色公园和其他沿河公园。1.2.1体验羊皮筏子
徜徉在美丽的滨河路上,不仅能观光到沿途的美景,还能体验一把兰州特色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子。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兰州羊皮筏子分大、小两种。)今天,这种古老的运输工具成为了一道风景。坐上羊皮筏子,悠然的漂流在黄河上,看着身旁的汽艇看着身旁的汽艇飞驰而过,真不知今夕是何年。1.22见证中山桥
还有一座见证兰州百年沧桑的古老桥梁——中山桥。是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始建于公元1907年八月(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总办甘肃洋务的彭英甲奏请朝廷,批准修建黄河铁桥,并在1906年10月以16.5万两白银包工包料的总价承包德国泰来洋行,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
修建铁桥所用的钢材、水泥等材料都是从德国购置,海运到天津,由京奉铁路运到北京丰台站,再由京汉铁路运到河南新乡,从新乡取道西安,分36批,用马车运到兰州。
1.2.3观看水车灌溉胜景
黄河沿岸,还能看到古老的水车,当年几百轮水车灌溉的胜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水车博览园。一轮轮造型优美,制作精良的水车,伴随着黄河水吱吱哑哑的转动,虽不能穿越时空与老祖宗们举杯共饮,站在水车下,也为古人的智慧赞叹。1.3民俗游
兰州太平鼓,有超过六百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是兰州地区城乡人民喜爱的民间表演形式之一,含有庆贺新年太平之意。每逢大的节日庆典活动,太平鼓表演都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那铿锵有力的鼓点,显示了黄河之滨人民的气魄,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西部特色和艺术魅力。
兰州民俗文化历史悠久,表现形式多样,尤其是甘肃陇剧、苦水镇高高跷、民间曲艺——兰州鼓子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大。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载,“陇剧原为皮影戏,采用道情唱腔,名陇东道情,流传于甘肃东部的环县及曲子镇一带。因演出排场和活动方式均极简便,全部箱具乐器一头毛驴即可驮走,当地群众又称之为一驴驮。[2]来兰州旅游呢,您不妨也逛逛戏园子,泡上一杯三炮台,跟着节奏喊上两嗓子,听听兰州人的气魄,感受一回西北的豪爽。1.4美食游
兰州是少数民族集聚区,共有38个民族,其中民族风情,清真寺,清真文化、饮食,都值得体验。
兰州拉面,可谓名满天下。兰州拉面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无论是作料还是味道,从牛肉汤到面条,处处显功夫,几十种调味料加入骨汤里,既要保证汤的鲜美,还要讲究色泽即“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另一方面,就是拉面了。选用新鲜的高精拉面专用面粉,蛋白质含量高,易与水生成面筋,更加筋斗。面条要经过反复捣、揉、撑、摔,然后根据食客的喜好,拉出粗细不同的面条,面条爽滑金黄,柔韧不粘。2007年9月,兰州市政府成功举办了“兰州拉面文化节”,现场向游客展示拉面表演,品尝拉面,评选最佳面馆等活动,受到广大游客好评。[3]
特色小吃也独具风味,甜胚子、醪糟、灰豆汤、热冬果梨、酿皮子等深受人们喜爱。兰州人饮食喜好川菜,口味偏好麻辣,当然,陇菜也独具特色,如手抓羊肉,是陇上人家招待亲朋好友的上品佳肴。1.5会展游
“兰洽会”全称“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是中国西部地区主要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之一,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国际化和专业化得大型展会。会议每年一届,自1993年举办以来,兰洽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18届。十几年来,兰洽会坚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在专业化、多元化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经过多年努力兰洽会的品牌形象已经确立,成为甘肃兰州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对外窗口。2012年6月,商务部联合主办第18届兰洽会,兰洽会正式升格为国家级。
除此之外,兰州市已举办了两届国际马拉松赛事,吸引了海内外游客观光。兰州马拉松赛道,被誉为黄金赛道,设置在风景优美的滨河路上,沿途景点众多,红花绿树相映成趣。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量360毫米,年平均气温16℃。因此,虽是盛夏时节,您也不必担心热浪逼人。沿着滨河路长跑,吹着凉爽的河风,呼吸着清凉的空气,必将让你度过一个激情而惬意的夏日。
市政府还举办了各种民俗文化会展节、饮食文化节、商品会展等,都已形成规模。如兰州拉面文化节、百合节、桃花节、美食节等,成为吸引广大游客的旅游热点。兰州特色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2.1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首先,兰州本土文化的发掘力度还不够,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与同类旅游商品区分开来,形成旅游吸引力,为大众所接受、喜欢,打造兰州自己的旅游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兰州文化旅游,为旅游者奉献上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比如说,要让外来旅游者了解兰州黄河文化,仅仅依靠游览黄河风情线是不够的,如何让旅游者走进文化,感受文化,最终能得到一次身心的享受,这是我们今后应该解决的课题。
其次,兰州本土文化都有沉厚的历史性,专业性,若要将其打造为单纯的旅游资源,无论可行性还是技术资金方面,都存在具体问题。在深度开发兰州文化资源的同时,还得从旅游者角度考虑,如何做到深入浅出,呈古启今,怎样的古文化能吸引游客,能与当今社会相吻合,更好的被游客理解和接受,更好的为旅
游业服务。
再次,就是文化的高雅性和商业性问题了。旅游文化资源,的确是一种经济文化,不论当地政府还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无可厚非。然而,如何保护文化的品味和内涵,保持它的原生态,就形成了不可避免的矛盾。2.2旅游形式单一,以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游为主
第一,在兰州市各大景点处,都会看到游客跟团步行,导游带领介绍式的游览模式。就参观黄河风情线为例,我们在路上看到,大部分游客都是步行,50公里的路程,若没有代步工具绝非易事。目前兰州市内交通,很少有一条公交线路是沿风情线行驶,也没有专门的游览车。如此长线徒步,不仅浪费时间,更是考验了游客的体力和耐力。
第二,我市旅游缺少参与和体验性。滨河路沿岸,公园、雕塑、广场、喷泉、亲水平台,园林布置错落有致,数目众多,但只能参观欣赏,让游客拍照留念,很少能参与活动,增加趣味。除此外,旅游商品也是寥寥无几,参差不齐。黄河风情线上,几乎没有专门的旅游商店,旅游广告上,更是只字未提。最有代表性的兰州刻葫芦,也是小摊贩手中粗制滥造的复制品,没有艺术价值,难登大雅之堂。
第三,从旅游业发展方向看,越来越多的自助游、自驾游方式兴起,且会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但兰州市的交通状况必会成为新的发展瓶颈。面对日益增加的机动车数量,陈旧落后的道路交通设施已难当重任。市民的出行,游客的进入,交通问题亟待解决。
第四,黄河水污染也成为兰州旅游发展的绊脚石。水质的严重污染,不仅有碍观瞻,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危及市民健康,也给游客留下来负面影响。2.3民俗旅游缺乏特色
首先,兰州市内共居住有38个民族,各民族间长期的融合交往,致使部分少数民族汉化显著,失去了特有的少数民族原有的文化。
其次,时尚潮流对民族文化的冲击日趋严重。大街小巷,到处流行港台音乐、日韩服饰、欧美大片等,年轻人大都追逐潮流趋势,逐渐淡化了民族文化意识。
再次,少数民族风情游,应该重在参与,让游客乐在其中,融入氛围。兰州还没有相应的场所,开展这一旅游活动。普遍形式都是带领游客走进民族餐厅,品尝清真餐饮。这些毫无新意的游览模式,根本不能阐释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内涵。
最后,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陇剧等,这些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对外宣传力
度显然不够。首先,传承是一个大问题。民间艺人越来越少,技艺的失传不可避免,而后续的继承人更是寥寥无几。其次,受节日时间的影响。例如兰州太平鼓,基本只有在春节期间才会进行展演,平时很难一睹盛况。恰恰到了冬季,正是兰州旅游淡季,游客甚少;而夏季,旅游旺季时节,太平鼓有偃旗息鼓了。这种时间的错位,是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面临窘境。2.4兰州餐饮产品缺乏统一质量标准
第一,兰州市内的拉面馆,大多以单间店铺经营为主,室内装修简单,用餐环境较差,大部分为20-60平方米的铺面。经营者大部分是独立的个体商户,连锁经营的大型拉面店很少。因此,每家拉面的味道都不相同,难以形成统一质量标准,并且,由于投资有限,店面的扩张、加盟、上市公司,就更是不可能了。没有统一的注册商标,管理手段,没有拉面品牌,不仅难以保护其产权,更难向游客推广。
第二,服务问题。兰州拉面馆都以独家店铺经营,老板自然以节省成本为最优原则,聘请极少服务人员。加上回族特有的经商习惯,孩子们在校上完初中就辍学回家,帮忙生意。在兰州各大拉面馆里,大部分服务员是青少年男孩,他们只负责收拾用餐后的碗筷,擦桌子和扫地等打杂工作,很少为顾客服务,甚至不会向顾客问好。这在本地居民看,司空见惯,然而,游客却不了解这些,甚至不适应。怎样管理这些服务员,如何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这都会影响旅游的发展。
第三,风味饮食,干净卫生是关键。无论是街边小吃,还是餐厅食品,其质量的好坏不该以规模而定,各级工商卫生部门都该严格对待。2.5会展旅游规划接待能力有待加强
兰洽会,如今上升为国家级的国际商务会展,为我省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面临了新挑战。今年,兰洽会主办单位24家,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首次参与主办,中国侨商联合会参与协办。执委会邀请和接待了省外、境外代表团组共168个,加上14个市州分别邀请的宾客,参会宾客两万多人。呈现出了万商云集、八方赴会的盛况。
兰洽会期间,面对如此众多的游客,如何做好接待工作,怎样宣传城市形象,提升我市的知名度,都需详细计划和认真落实。
游客的食宿、出行与本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间的矛盾都会集中出现。我市出租车本就按单双号分流出行,供应本市居民都有些不足,那么,在兰洽会期间又如何应对。通过资料显示,有超过50万游客参与此次会展,那么,场馆接待容量有多少,接待设施能否满足游客需要,场馆内的志愿者能否做好引导工作等。2.6其他问题
我市旅游业发展已进入高速通道事期,现对外打出:“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口号,这其中的问题就不得不提了。从有关数据显示,今年来西北旅游人数又创历史新高,兰州仅作为大多数游客的中转地;许多旅客只在此短暂停留,或是换乘车次,并未选择兰州作为旅游目的地;还有部分游客,只在兰州停留一天或更少时间,或者傍晚乘车离开,少有游客住宿过夜。
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旅游产业链太短,无法留住游客。部分娱乐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参与欲望,造成没地方消费的尴尬局面。兰州旅游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质量把关可得抓好,不能松懈。3 解决方案
3.1加大文化开发力度,打造精品文化旅游
第一,加大对本土特色文化的合理规划和有效开发,重点招商引资建设文化旅游项目。政府部门应该联合旅游企业,积极向旅游发达地区学习、招揽专业人才,为我市文化旅游开发制定合理方案。首先,重视因地制宜和实地考察,组织专门的旅游规划调研小组,对我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考察和登记。其次,运用多种科学评估手段,对各项调查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确定具体开发项目及开发程序。再次,制定详实而可行的旅游规划书,组织具体实施方案。最后,执行项目规划,加大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协调各方不利因素,保证规划顺利执行。
第二,大力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打响文化名牌。旅游部门可借助网络,极力对外宣传兰州文化旅游品牌。把兰州特色文化整合制作成网络游戏,或者动画片等在互联网上推出,让更多的网民了解、知晓我们的品牌名称,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前来。
第三,兰州市旅游局可向市内高校谋求合作。旅游部门主动与高等专业院校加强交往,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高校旅游研讨会议、参加学校培训、认真听取学术报告等,及时了解旅游发展动向,加强员工专业素质,提高旅游决策科学性。
第四,对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歌舞戏曲等,收集相关资料记载,保证该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积极申报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成旅游资源,形成兰州名片。
3.2改变单一的旅游方式,增加游览参与体验性
首先,学习旅游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丰富我市旅游内容和方式。加强与其他地区间的旅游经济交往,引进先进、成熟的旅游开发策略,指导我市特色旅游发展。召开旅游论坛,大力招商引资,政府可对企业实施减免税收、贷款支持、部分经营权转让等政策优惠,以企业带动兰州旅游蓬勃发展。
其次,鼓励旅游企业创新,旅游产品换代升级。旅游企业努力创新,不断设计推出新颖独特的旅游线路产品,延续旅游售后服务时间,主动向旅游者征询意见。可采用多种征询方式,如问卷调查、电话问询、网络调查等,重视调研真实性,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汇总,不弄虚作假。然后根据游客的兴趣爱好、社会消费新趋势、旅游发展新热点等,设计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和模式。3.3保留少数民族原味特色,开发特色旅游
第一,引导少数民族民众重新认识和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开设特色民族课程,专门讲述各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社会风俗等,既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增强各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更有助于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二,各级政府部门全力支持旅游部门工作,完成民族风情游项目的规划。大力整治民族集聚区的脏乱差现象,规划改建少数民族风情游览景区,重点投资七里河区的城市旅游项目,可对外招商引资,由企业进行统一布局和建设,突出区域特色,打造民俗游览、体验景区景点。
第三,避免模仿他人模式,独立自主开发。在开发过程中,不能一味效仿其他景区做法,生搬硬套。企业要注重科研开发,投入大量资金在新项目的研发上,结合我市民族风情特色,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兰州民族风情游。3.4鼓励有实力的餐饮企业进行连锁经营
首先,制定行业统一标准,注册统一拉面商标。兰州市政府可在拉面文化节上,邀请广大市民和游客参与评选最佳拉面,胜出者将统一颁发拉面注册商标,由拉面协会监督管理。
其次,加速兰州拉面上市公司的步伐。对于那些受游客喜爱的拉面馆,政府部门加大物力、财力方面扶持,鼓励其连锁经营,做大、做强中国快餐的招牌,更好的走向市场,走近游客。3.5做好会展规划部署,提高接待能力
第一,在会展期间,各级政府部门做好紧急预防工作,加大各部门通力合作,保障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第二,在对外广告宣传方面,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宣传广度,做好各项职能管理,对外树立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形象,优秀的城市形象。
第三,面向全社会招募会展志愿者,由旅游部门安排接待服务培训,提高志愿者综合素质。
第四,做好交通、住宿、餐饮等接待部署,保障居民生活和旅游者出行便利。加大对市内交通繁忙路段的监管,保证道路畅通。
第五,会展策划方案可向全社会公开招标,或采取网络征文形式,挑选最优方案部署会展事宜。3.6全面建设文明城市形象
第一,城市污染问题,这将严重阻碍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再比如城市卫生,本身就是城市的外在形象,一个脏乱差的城市,谁愿意前往观光?这不仅仅要依靠环卫局的清洁工作,还要依赖市民的良好道德素养,爱护我们的城市环境,这就需要加大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和约束控制了,这就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完成,为创建绿色家园贡献力量。
第二,就是各项旅游软硬件设施了,如城市交通、景区景点基础设施、购物娱乐场所、以及导游服务等,我们该时刻严抓旅游质量,严格敦促各级部门按规章执行,逐步提升质量等级,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创造游客满意服务。第三,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符合兰州市特色旅游发展的规划纲要和各项行政制度。加强管理和整治全市旅游企业,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和制度,采用等级评审、评选先进、分类管理的方法,制定各项考核年审制度,促进旅游行业规范化、标准化。
第四,提升服务质量。旅游企业定期培训员工职业技能,采取考核上岗制度,优秀人员获得内部升迁嘉奖,指导和鼓励服务人员提升自身素质。旅游主管部门,组织服务技能大赛,强化旅游工作者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4 总结
第一,兰州特色旅游的未来发展,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品牌,走自己的道路,树立特色鲜明的兰州形象,才能有更大、更广阔的市场和前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处理好环境、社会、经济三重效益,兼顾各方利益。
第二,未来兰州旅游业的发展,不能只局限在单个城市或者个别部门的领导
下,我们应该注重整体效益,加大与西北各省市的全力合作,加强与省内各城市的默契配合,共同打造一个中国西北旅游大品牌,精品旅游产品,形成规模效应,真正做大做强我们的旅游品牌。
第三,开发新型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科技含量,创立自己的明星产品。不断进行创造性研发和发掘,使得旅游产品永葆青春,适应消费者新需求,才能不断地扩大市场占有率。尤其是旅游经营者,要紧跟市场动态,合理组织安排产品的生产营销,注重对客源的分析研究,保证产品符合游客心意。另外,要做好售后服务,加强质量控制,提升服务质量,维持企业老客户。
第四,旅游也因该加强合作,强强联合,向着专业化、集团化模式连锁经营,形成大型开发商,中型批发加工商,小型零售商的经营模式,带动兰州特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维护旅游市场繁荣稳定。
参考文献: [1]仁震英,董晓峰.兰州市山水特色与旅游开发[J].城市发展, 1999,(5).[2]冯书涛,马和梅,俞发荣.黄河兰州段水污染现状分析[J].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2005,27(6).[3]石莉萍.发展兰州特色民俗旅游[J].魅力中国,2009,(35).[4]刘艳,石惠春.兰州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J].丝绸之路,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