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1

时间:2019-05-12 02:5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职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职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1》。

第一篇:中职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1

中职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

【摘要】中职院校毕业生在面临毕业、走向社会时,往往会因为就业不理想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学生工作实际情况来看,中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源于幼稚的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形成的巨大落差,而不能设身处地有效融入到所需工作岗位,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笔者从主抓学生工作的实际出发,探讨如何为学生走出学校疏通心理问题中教育者可以采取的各种积极策略。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疏导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数量逐年的增加,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大,中职学生作为大中专毕业学生群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难问题受到社会的日益关注。有专家指出,中职学生就业难,从很大程度上说,其根本原因不在于社会相关就业岗位缺乏,而在于中职学生较为幼稚的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一方面,中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一部分,从心理上已经把自己纳入到大学生这一层面,希望享受与之相对应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又因自身素质、学历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无法实现自己的就业理想,在这样的矛盾交杂中,中职院校毕业学生心理问题成为就业前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造成中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中职院校学生走向社会时间较早,心理成熟度非常低,就业中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素质提升对高职学生的能力提出新要求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且国家化脚步的日益加快,促使我国企业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在这一进程中,能给员工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和较高工资待遇的企业往往也是那些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具有几个特点:(1)管理理念比较先进,靠管理出效益;(2)大量采用现代化工具,以适应大规模高质量生产和集成运作的需要;(3)创新能力比较强,以提升产品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并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

出于快速发展的考虑,企业往往要求新员工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能熟练使用现代化工具进行生产以及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前景能力,这些方面成为企业遴选新员工的重要因素。但许多中职学生因为自身学习能力较差、专业知识功底不过硬、对于现代化工具操作水平不高或创新能力不强等原因,而与企业提出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而无法快速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中职教育发展不到位造成了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中职教育发展还存在严重“失位”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投入不够。首当其冲,就是国家对于教育综合投入比例较低。在投资结构上,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幅度向重点本科院校倾斜,而忽略对职业教育投资额的配给,再到中职 1

这一层次则少之又少。有统计表明,国家示范性中职院校与同地区的本科院校做比较,前者

2009年人均教育经费比后者低出近20个百分点,最少的低出600元左右,最多的竟低出2000

元,这仅仅是国家示范类学校的统计结果,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家示范校尚且如此,而办

学条件及社会影响力更为普通的中职院校就更不用说,由于国家对于中职教育投入不够,使得

中职教育办学条件艰苦。基于这个根本原因,中职教育的发展又衍生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表

现在:(1)师资力量缺乏,教学质量、课程开发等成历史遗留问题;(2)学校硬件设施不达

标,学生参加实践和实验成问题;(3)校企合作难于开展,学校对接产业教学落实不够,高

校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缺乏针对性和超前性、学生顶岗实习困难等。这些衍生问题直接影响到

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出现诸如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操作能力不强、创新能力有限等等。

(三)中职学生自身能力不强、素质不高造成就业困难

中职院校因为办学层次低(只有专科层次)、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小、办学条件差等因

素,使得其生源质量亦成问题。中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在中小学阶段成绩不好,受到家庭、学校

和社会的鼓励少而批评多。从生源的角度看,中职学生成绩不好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

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许多中职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以及由这些心

理问题所引发的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影响。这些心理问题集中表现在:(1)厌学情绪:

这不单单是进入中职院校养成的不良习惯,具有一贯性,皆因学习成绩不好而产生,又影响到

其在学校期间的学习,进而造成其理论功底不扎实;(2)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生活条

件的过分优越,而导致很多学生怕苦怕累,承受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的能力差,遭遇挫折往往

容易放弃;(3)不正确的社交之道:待人过于功利,缺乏真诚、奉献精神、服从意识和机遇

意识;(4)缺乏创新意识:对新事物反应不敏感,缺乏创造性地改进工作的意识;(5)自暴

自弃:自己认为进入到所谓的差学校学习,前途渺茫,就不自觉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注意

改正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上述这些心理问题组合在一起,一方面造成中职学生缺乏从业明确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也造成其综合素质差,对中职学生就业和稳定工作岗位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是构成高职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四)企业工作待遇低和环境差使中职学生无法实现其就业理想

中职学生就业难,除了自身诸多因素造成其自身能力不强的主观因素之外,也有客观原

因,即我国许多企业待遇不高和工作环境差也是客观事实。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经济迅速发

展,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素质提升较快、现代化水平较高,但更多的企业粗放型的特点依然明

显,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不足,减少劳动成本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这样的情形

直接导致这些企业的员工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有材料研究指出,目前中职学生的就业状

况是:

(1)工资待遇水平低。综合月工资的平均水平在800~1200元左右。其中东南沿海地区

如上海、珠海、深圳一带稍高,达到2000多元,但消费水平也高,西部地区贵州一带的打工

仔甚至只有300~500元,由于当地消费水平高,这些收入根本无法解决学生的基本生活问

题。

(2)被动接受工作岗位。每到毕业时节,社会很多企业来中职院校招收雇员,真正希望

继续培养企业人才的只占到少数,在他们眼中并没有把中职学生当做“人才”,而是素质相对

较高的“廉价劳工”,多是出于节约劳动成本的目的,所以给出的工资也很低。而中职学生到

这些企业工作也是迫于就业压力而做出的被动选择相对低廉的工资,而学生作为就业的接受

方,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工作中没有过多热情,积极性也难以培养出来。

(3)工作不稳定。中职学生一方面因难找工作而不得不被动就业,另一方面又因工作无

法解决生活问题而不得不考虑重新择业,这种两难局面“使得中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方面处于一

种飘忽不定的犹豫之中,影响了学生的就业选择”“很多中职院校学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

会考虑换工作或者选择待业,重新深造”,工作处于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之中。

二、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的重要表现是过高估计个人能力,失去自知之明。由于从小娇生惯养,相当一部

分中职学生不能客观审视自己,不能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常常不考虑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高估自己能力,追求超越个人素质的职业。而在择业过程中表现为择业期望值过高,急于求

成,不愿到基层、农村、小企业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很少考虑到自

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自己实际情况,所选择的职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能够胜任和发挥

自己的才能。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形成。产

生这种心理的中职毕业生往往也是因为自我认知偏差,表现为对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

过低,总认为自己学校差一些,自己的水平就比别人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无法和本科生相

比,用人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等,形成了对自己一系列的消极“暗示”。反复的消极

暗示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丧失,造成强烈的自卑心理,反反复复强调不能胜任任何工作,致使中

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竞争,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向用人单

位展示自身的长处,严重影响了对职业的选择和职位的有效获得。

(三)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紧张、不安、焦虑、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情

绪状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尽头在很多年轻人就业中普遍存在,但是竞争能力的不足,让

绝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焦虑。一般来说,适度的暂时的焦虑

是有好处的,但如果焦虑得不到及时缓解,严重时会出现精神紧张、身心疲倦、意志消沉,行

为上穷于应付,反应迟钝,无所适从等症状。如果出现过度的焦虑心理,不但干扰了毕业生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娱乐,也影响了求职过程中的正常发挥,从而给顺利就业带来不必要的困

惑,甚至造成择业上屡次失败。

(四)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在就业中不愿承担责任,缺乏独立意识,没有个人独立的决策能力,这一特

征在目前“90后”学生中较为常见。在求职过程中,一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中不主动去联

系单位,不积极参与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他人来帮自己解决。临近毕业时,一些学生总

是喜欢找父母拉关系,把就业的期望更多地寄托于父母身上,还有些学生找工作时总喜欢有父

母、同学相伴,或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冀日后相互照应,这种无主见的毕业生只会被用人单

位抛弃。

(五)盲从心理

盲从心理是指在求职中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等特点,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以及

盲目寻求热门职业的心理倾向。部分中职生自我认识不足,职业目标定位不明确,面对就业压

力时,很容易接受暗示。这样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脱离自身实际,忽视自己所学专业的特

点,过分追求实惠,一味跟在别人后面走,这样盲目从众的结果,致使一些毕业生错过了适合自身个性与发展的机会,从而产生心理上的重负与压抑,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适应感。

三、梳理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目前,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紧缺技术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大量中职生不能理想就业,这种

矛盾现象与中职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直接关系。因此,学生工作者

者要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教育他们要认清就业是

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低向高的过程,不能好高骛远,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学习时

间较短,但是自己具备过硬的技术,适应社会需求从而学会“退而求其次”;同时,要有一个

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要抱着高能低就的心态。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不是中职生走出校门

时的能力定位,而是多年后理论与实践经验积淀的升华,这样,中职生才能够更踏实更自信地

实现就业,找到更理想的岗位。

(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中职应届毕业生虽然有一定实践能力,但由于缺乏社会阅历,没有工作经验等原因,在就

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而来自家庭的压力,加上身边不少朋友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更增加了就业焦虑情绪。因此,教育者要帮助高职毕业生调整好心态,理性定位,尤其是加强

自我情绪控制。当自身心理平衡难以维持时,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各种心理调适方法来进行

自我调节,如自我激励法、注意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合理情绪疗法、松弛练习

法等。自我调适的方法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择业要充满信心,要注意

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乐观豁达的态度,不要惧怕困难、挫折,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

态和健康的心理走向社会。

(三)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平台, 做好就业心理疏导工作

借助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进行心理疏导,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板报、报纸、广播、网络等形式宣传介绍一般知识,使学生学会通过自我调整,缓解负性情绪。针对毕业生普遍表

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可通过讲座、心理咨询、心理测验等方式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

毕业生调适自己的心理,引导他们走出就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针

对个别因就业压力过大引起的严重心理问题,要及时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对其进行系统的指

导。

总之,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梳理应该渗透到毕业生最后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应该作为

毕业生重点工作开展下去,使学生在就业心理准备上能够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客观现

实,认清就业形势,做到未雨绸缪,从而能以从容、积极的心态面对求职择业。小清新文章

来源——海内论坛:www.xiexiebang.com

【参考文献】

【1】高安京,郑碧楠,职业院校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01)

【2】唐明明,高职院校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3】李树林,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问题追因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02)

第二篇:职业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

职业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

【摘要】职业院校毕业生在面临毕业时,往往会因为就业不理想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学生实际工作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不能设身处地进入到所需工作岗位,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从主抓学生工作的实际出发,如何为学生走出学校疏通心理问题成为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心理疏导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逐年的增加,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大,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难问题受到社会的日益关注。专家指出,高职学生就业难,从很大程度上说,其根本原因不在于社会的就业岗位缺乏,而在于高职学生的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一方面,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一部分,从心理上已经把自己纳入到大学生这一层面,希望享受与之相应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又因多方面的原因无法实现自己的就业理想,在这样的矛盾中,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成为就业前解决的重要问题所在。

一、造成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职业院校学生走向社会时间较早,心理成熟度非常低,就业中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素质提升对高职学生的能力提出新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企业的素质不断提升。那些能给员工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和较高工资待遇的企业往往也是那些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具有几个特点:(1)管理理念比较先进,靠管理出效益;(2)大量采用现代化工具,以适应大规模高质量生产和集成运作的需要;(3)创新能力比较强,以提升产品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并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以此为背景,企业往往要求员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能使用现代化工具进行生产和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许多高职学生因为专业知识功底不过硬、对于现代化工具操作水平不高或创新能力不强等原因,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从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高职教育发展不到位造成了高职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教育发展不到位,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于高职教育投入不够。首先是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不够。在投资结构上,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幅度向本科院校倾斜,对高职教育投资过少,而高职教育的教育成本却是普通高等教育的2.64倍,有研究者指出,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比重远低于本科院校。有人拿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与同地区的本科院校做比较,发现前者的2009年生均教育经费比后者低出很多,最少的低出557元,最多的竟低出2187元,国家示范校尚且如此,普通的高职院校就更不用说。国家对于高职教育

投入不够,使得高职教育办学条件艰苦。基于这个根本原因,高职教育的发展又衍生出许多问

题。这些问题表现在:(1)师资力量缺乏,教学质量、课程开发等成问题;(2)学校硬件设施条

件差,学生实训成问题;(3)校企合作难于开展,学校对接产业教学落实不够,高校专业设置

和课程结构缺乏针对性和超前性、学生顶岗实习困难等。这些衍生问题进而衍生出学生能力发

展上的许多问题,如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操作能力不强、创新能力有限等等。

(三)高职学生自身能力不强、素质不高造成就业困难

高职院校因为办学层次低(只有专科层次)、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小、办学条件差等因

素,使得其生源质量亦成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在中小学阶段成绩不好,受到家庭、学校

和社会的鼓励少而批评多。从生源的角度看,高职学生成绩不好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

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许多高职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以及由这些心

理问题所引发的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影响。这些心理问题表现在:(1)厌学情绪:因学习成绩

不好而产生,又影响到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进而造成其理论功底不扎实。(2)缺乏克服困难的心

理素质:怕苦怕累,承受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的能力差,遭遇挫折往往容易放弃。(3)不正确的待人

之道:待人过于功利,缺乏真诚、奉献精神、服从意识和机遇意识。(4)缺乏创新意识:对新事物反

应不敏感,缺乏创造性地改进工作的意识。(5)自暴自弃:对自己的要求低,不注意改正自己的不良

生活习惯。这些心理问题组合在一起,一方面造成其缺乏从业明确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也造

成其综合素质差,对高职学生就业和稳定工作岗位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是构成高职学生就业

难的主要因素。

(四企业工作待遇低和环境差使高职学生无法实现其就业理想

高职学生就业难,除了诸多因素造成其自身能力不强的主观因素之外,也有客观原因,即

我国许多企业待遇不高和工作环境差也是客观事实。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一批

实力较强的企业素质提升较快、现代化水平较高,但更多的企业粗放型的特点依然明显,这些

企业的员工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研究指出,目前高职学生的就业状况是:

(1)工资待遇低。月工资的平均水平在800~1200元左右。其中东南沿海地区如上海、珠海、深圳一带稍高,达到2000多元,但消费水平也高,西部地区贵州一带的打工仔甚至只有

300~500元。这相对于各大中城市的高房价而言,根本无法解决学生的基本生活问题。

(2)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很多企业来高职院校招收雇员,并没有把高职学生当做“人

才”,而是素质相对较高的“用工”,多是出于节约劳动成本的目的,所以给出的工资也很

低。高职学生到这些企业工作也是迫于就业压力而做出的被动选择,相对低廉的工资,而学生

作为就业的接受方,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是“走走看看”,对工作没有太多的热情。

(3)工作不稳定。高职学生一方面因难找工作而不得不被动就业,另一方面又因工作无

法解决生活问题而不得不考虑重新择业,这种两难局面“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方面处于一

种飘忽不定的犹豫之中,影响了学生的就业选择”“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

会考虑换工作或者选择待业,重新深造”,工作处于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之中。

二、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是过高估计个人能力,失去自知之明。部分高职生不能客观认识自己,不能摆正

自己的位置,常常不考虑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高估自己能力,追求超越个人素质的职业。在择业过程中表现为择业期望值过高,急于求成,不愿到基层、农村、小企业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就业,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自己实际情况,所选择的职

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能够胜任和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高职生往往会给人留下“眼高

手低,不切实际”的不良印象,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况。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形成。产

生这种心理的高职毕业生往往也是因为自我认知偏差,表现为对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

过低,总认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无法和本科生相比,用人单位要求很高自

己肯定达不到等,形成了对自己一系列的消极暗示。反复的消极暗示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丧失,造成强烈的自卑心理,致使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竞争,没有信心和勇气

面对用人单位,不能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长处,严重影响了对职业的选择和获得。

(三)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紧张、不安、焦虑、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情

绪状态。绝大多数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焦虑。一般来说,适度的暂时的焦虑是有好处的,但如果焦虑得不到及时缓解,严重时会出现精神紧张、身心疲倦、意志消

沉,行为上穷于应付,反应迟钝,无所适从等症状。过度的焦虑心理不但干扰了高职毕业生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娱乐,也影响了求职过程中的正常发挥,从而给顺利就业带来不必要的困

惑,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四)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在就业中不愿承担责任,缺乏独立意识,没有个人独立的决策能力,这一特

征在目前“90后”学生中较为常见。部分高职毕业生在择业中不主动去联系单位,不积极参

与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他人来帮自己解决。临近毕业时,一些学生总是喜欢找父母拉关

系,把就业的期望更多地寄托于父母身上,还有些学生找工作时总喜欢有父母、同学相伴,或

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冀日后相互照应,这种无主见的毕业生只会被用人单位抛弃。

(五)盲从心理

盲从心理是指在求职中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等特点,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以及

盲目寻求热门职业的心理倾向。部分高职生自我认识不足,职业目标定位不明确,面对就业压

力时,很容易接受暗示。这样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脱离自身实际,忽视自己所学专业的特

点,过分追求实惠,一味跟在别人后面走,这样盲目从众的结果,致使一些毕业生错过了适合自身个性与发展的机会,从而产生心理上的重负与压抑,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适应感。

三、梳理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目前,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紧缺人才,一方面大量高职生不能理想就业,这种现象与高职生

“好高骛远”、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直接关系。因此,教育者要帮助

高职生调整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教育他们要认清就业是一个循

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低向高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高职生有时要学会

“退而求其次”。要有一个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要抱着高能低就的心态。高等技术应用型专

门人才不是高职生走出校门时的能力定位,而是多年后理论与实践经验积淀的升华,这样,高

职生才能够更踏实更自信地实现就业,找到更理想的岗位。

(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高职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阅历,没有工作经验等原因,在就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

挫折,而来自家庭的压力,加上身边不少朋友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更增加了就业焦虑情绪。

因此,教育者要帮助高职毕业生调整好心态,理性定位,尤其是加强自我情绪控制。当自身心

理平衡难以维持时,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各种心理调适方法来进行自我调节,如自我激励

法、注意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合理情绪疗法、松弛练习法等。自我调适的方法

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择业要充满信心,要注意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乐

观豁达的态度,不要惧怕困难、挫折,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

(三)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平台, 做好就业心理疏导工作

借助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进行心理疏导,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板报、报纸、广播、网络等形式宣传介绍一般知识,使学生学会通过自我调整,缓解负性情绪。针对毕业生普遍表

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可通过讲座、心理咨询、心理测验等方式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

毕业生调适自己的心理,引导他们走出就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针

对个别因就业压力过大引起的严重心理问题,要及时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对其进行系统的指

导。

总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梳理应该渗透到毕业生最后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应该作为

毕业生重点工作开展下去,使学生在就业心理准备上能够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客观现

实,认清就业形势,做到未雨绸缪,从而能以从容、积极的心态面对求职择业。小清新文章

来源——海内论坛:www.xiexiebang.com

【参考文献】

【1】高安京,郑碧楠,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01)

【2】唐明明,高职院校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3】李树林,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问题追因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02)

第三篇:中职生就业特点分析

适应社会,正确择业 中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践探索

适应社会、正确择业是做人的一个基准点,更是中职毕业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现在很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心理准备,他们常常用学校的习惯来要求自己,难于适应社会需求。为此,在推荐就业工作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适应、正确择业。

一、适应社会需求,找准人生目标

随着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和企业对聘用制度认识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理性地把握人才的录用标准,对中等专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做人能力等,选用标准越来越完善,对从业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中职毕业生要从社会需求出发,把自身准确地定位在服务经济建设的中初级实用型人才上,并以此确定自己的就业定位,从职业的角度加深对自身、对行业、对社会的了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找准人生目标。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融为一体,把个人的进步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明确只有通过就业才能将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社会,只有通过职业活动才能实现职业理想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的一生如大海行舟,方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确定了人生目标,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驱力。不切实际的理想是空想、幻想,它会导致好高鹜远。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认识不到这一点。比如很多学生看不起单调的一线服务工作,错过了许多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白白丢失寻找职业的良好机会,更谈不上在这份职业中

去寻求发展。人生目标不能仅凭爱好或兴趣,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讲奉献、讲务实,树立服务于社会一线,适应社会需求的观念,也只有形成了这样的人生目标才能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二.分析个人条件,进一家好企业

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企业,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无疑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决策。中职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在未来工作中能否做好本职工作,其基本在于本人的素质和能力,而客观分析个人条件,正确认识自已的职业能力则是进一家好企业的前提。因此要敢于自我剖析,自我定位,自我评价,清楚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强弱,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优点能积极地发扬,对不足能自觉地去改进,较合理地决定自己职业目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或是自己喜欢的企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功的机会只会降临有准备头脑的人。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机会的垂青外,更需要周密的准备。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对人的未来职业发展很关键,所以每一个即将踏入职场的人都应未雨绸缪。首先,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区域,尽可能在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而且激烈的竞争更能够激发个人潜能,更容易达到更高的职业高度。其次,选择到规模较大、制度规范的企业,这样在一个规范的体制下面学到的东西应该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实用,而且接触先进管理理念的机会较多。再者,要选择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良好发展前景的前提保证。在了解了上述思路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找一些适合自己行业中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这样可以提高应聘成功率,另一方面企业能够在降低招聘成本的同时招到合适的人才,实现双赢。

三.从基层做起,珍惜第一份职业

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基层开始的。人生的第一份职业很重要,它对一个人的工作方法、做人风格、职业习惯、甚至语言特征形成都有相当的影响。从基层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积累工作能力,学习如何与别人的沟通和合作,锻炼自己处理问题的成熟度,积累社会经验。刚毕业的学生去寻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公司会认为你没有工作经验。其主要原因就是刚踏出校门的学生,在处理工作和日常生活方面都需要一段时间去调教,刚开始工作一段时间后思想容易波动,遇到小小挫折不懂得自我开解,容易流动,因而很多公司不愿意聘请刚毕业的中职生。因此,有了第一份工作要好好珍惜,要知道在一家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同样在第二家公司可能也会遇到,关键的是自己学会如何对待和处理。我的建议是: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珍惜第一份职业,从基层做起,把第一份职业当作是积累人生经验的舞台,为自己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树立工作责任感,协调人际关系

进入企业以后,往往会发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与学校教育有较大差别,企业的责任是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产品,进而实现赢利。一个企业对社会是否负责任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看综合效益,具体是看能否

挣钱。只要赢利,效益好,才能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税收,才能对股东提供优厚的回报,才能对员工给予很好的奖励,才能够有资金投入新产品的开发。而作为企业的一分子,必须热爱本职工作,树立工作责任感,对个人所从事的工作负责,努力学习技术,能在工作中相互协作,团结同事,只有每一位员工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企业经营目标才能得以达成,个人的价值才能实现。

现代企业是由许多成员构成的团队,每个人所从事的仅是其中一部分的工作,很多工作需要大家互相配合、协调、沟通共同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与自己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你的主管,配合同事工作,平时与人为善,才能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刚参加工作的同学,有的基于个人面子,怕别人说自己不行,有问题也不问,一意孤行去完成某件事,有的不会主动沟通,当上司问到有无什么不明的问题时,才提出一大堆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如果上司不过问,这些人永远会让问题“沉淀”,永远不会处理,有些人自我感觉良好,不主动听取同事、上司的意见,结果可想而知,把事情做砸了。因此,要注重团队精神,协调人际关系。

五.坚持终身学习,加快知识更新

“终身学习”是当今最为流行的口号,也是时代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一个以现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支撑的知识经济迅速兴起,也正在对全球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

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高科技的综合发展表现在对人才的要求上,而且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也对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专业知识需要提升,管理知识需要加强,信息应用需要掌握,避免落后于时代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学习,养成了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认识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不坚持终身学习,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因而,在每个人的思想上构筑起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个人生存的先决条件和终身需求,并且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学会自我调控,自我提升,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归根结底是就业能力和做人能力的教育。在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适应、正确择业,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就业和立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这样,毕业生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技能不仅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而且为学校赢得了社会声誉和效益,推动着学校持续稳步发展。

第四篇: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是毕业生就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就业工作已经不再是毕业生离校前的阶段性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开始抓起,通过就业指导课这一有效载体,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应全面修订的就业指导课教学计划:一年级开展专业思想、国情、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二年级开展择业心理、择业观和成才教育、三年级开展择业技巧、法律常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四年级开展就业政策、创业教育。针对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对本科生的培养向复合型、宽口径、厚基础方向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实效性。

大学校园内形成了从校领导、院(系)领导、职能部门,到专任教师、学生辅导员人人关心就业工作、人人参与毕业生思想教育的良好氛围。高校成立了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各院系也相应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院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全校师生从学校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业化队伍初步建立,形成了校、院两级毕业生就业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工作针对性,将就业指导满意率、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和毕业生就业率纳入到相应的考评体系,作为考核各级队伍成绩的重要指标。

高校开发、完善了校园就业信息服务网站,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优势,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就业技巧指导、就业政策发布、信息查询、网上招聘等服务;高校努力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交流的网络信息平台,并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初步实现与各级政府就业服务网、各人才服务网络之间的互联,加强了自身建设,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

第五篇:浅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对其就业问题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本文提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些对应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是社会的焦点、难点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3/5,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就业质量如何,事关政府公信力及和谐校园建设。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探索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律,切实解决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根据本人从事就业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供同仁参考。

制定对策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各种环境因素系统分析,加以组合,可以得出一系列有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可供选择的对策。

对策一:依靠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会:①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订单式”培养的深度与广度。由于竞争激烈,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需要学校为之培养“量身定做的专业人才”,因此,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②树立理性就业观。要拥有阶段性就业的理念,即不要想通过一次就业就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应是分阶段从低级向高级理想岗位迈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不要一味地追求高薪,要在日常工作中学会忍耐和积累,要在职场中获胜,必要的经验储备是必不可少的。③灵活务实地设置专业,强化竞争优势。从理论上讲,专业技能应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看家本领,而这种技能的获取主要来自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是否具有时代价值,是否能满足社会市场发展的需要。学校的专业设置对毕业生就业影响很大,俄新社观察家奥莉加·索博列夫斯卡娅尖锐地提出:“如果全国紧缺高级技工,而与此同时高达60%的大学毕业生又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那么,高等教育的意义何在?”面对时代的“日新月异”和就业形势的“风起云涌”,高职院校必须审时度势,根据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灵活务实地设置专业,加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时效性与前瞻性。

对策二:利用优势回避、转换、削弱甚至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①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普通高校偏重理论教学,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应发挥这种优势,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②以过硬的职业技能弥补学历的不足,以能力对抗学历。“技术和技能是职校生的看家本领。”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进一步加强技术技能训练,以消除在学历上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威胁。③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教育,以创业促进就业。创业不分学历的高低,高职院校毕业生应抛开文凭弱势,利用自身技术技能的优势和吃苦耐劳的品性,独立创业或合伙创业。

对策三:是利用外部机会弥补、改善内部条件的不足和基础的薄弱: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需要大量技术工人,而许多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一心想进大公司、大企业,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调整就业心态,不放弃进小企业、民营企业就业的机会。②加强职业道德的培育,用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个性修养弥补文化素质的不足。当今企业越来越重视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等非技能、非学识性因素。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实际上包含了工作态度评价和工作能力评价两个方面,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大学毕业生最欠缺的是敬业精神。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要顺应当今企业文化的发展潮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养成诚实的品性、踏实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这些职业技能之外的因素也能使高职院校毕业生成功就业。③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竞争面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学历低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一时无法改变,但可以利用一些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职业技能这一契机,进行多种职业技能培训,获取较多的职业资格证书。多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就多一份就业竞争的筹码,也就多一线就业成功的机会。

对策四:通过克服劣势减轻威胁,寻求突破,应对不利因素的影响:①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知名度。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看重的几种因素是:工作能力、学历、专业、学校的知名度和地位。学校的知名度是隐性的就业筹码,能为毕业生“镀金”。②完善高职院校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据调查发现,与2008年相比,2009年毕业生通过“网络招聘”求职成功的比例上升了2个百分点,而通过“招聘会”求职的成功率则下降了5个百分点。这表明网络在求职招聘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应大力构建就业信息网络体系,探索建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上联盟,进一步整合网络资源,促进部门、行业、高职院校等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随时在网上查询就业服务信息。③利用各种人脉关系,为自己的就业“搭桥铺路”。人脉关系包括血缘关系以及亲戚、伴侣、同学、朋友、同事、邻居等各种关系。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利用人脉关系提供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甚至直接找到工作岗位。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指出:“我所认识的全世界所有成功者最重要的特征是‘创造人脉,维护人脉’。”有人说,21世纪的成功哲学是:20%专业能力+40%观念想法+40%人脉=100%成功。拥有良好的人脉关系,就能使人左右逢源,事半功倍,这也是高职毕业生就业时弥补内部劣势、减少外部威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尚不能结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综合判断。然而,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也是动态的,因此,必须审时度势,适时调整策略,促使高职院校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杨金土。中国职教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9)。

[2]蒋建华,赵学敏。2005教育中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169。

[3]曾湘泉,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96。

[4]晓方。毕业生求职手段呈现多元化趋势[J]。成才与就业。2006。(281—282)。贴。

下载中职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职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新形势下武警部队院校保密工作特点及对策(精选5篇)

    浅析新形势下武警部队院校保密工作特点及对策 王思忠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保守武警部队秘密的工作也受到深刻的影响,新形......

    浅谈中职生就业工作

    浅谈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 深圳市沙井职业高级中学卢飞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就业渠道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等职业学校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

    中职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

    中职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 驻马店卫生学校 刘丹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

    中职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调研与对策

    【摘 要】 调研结果显示由于学生自身、教师行为、教材内容等三方面的原因使中职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差、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解决......

    高职院校毕业生诚信就业思考及对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诚信就业思考及对策 (要为了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充分尊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愿,保护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合法权益,......

    做好学生思想的疏导工作(5篇材料)

    做好学生思想的疏导工作 登封市直一初中 张晓明 班级由学生组成,研究学生是管理班级的重点。学生是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一个支点,班主任只有利用好这个支点,才能......

    当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对策[精选合集]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对策 同是大学生,由于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人生经历的不同,使学理工的和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形成了各自的思想特点。 1、理工科大......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并在我国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心和重视。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学校数量为1239所,占高等教学校的69%,其规模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