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余姚市就业促进工作现状与对策2013
余姚市就业促进工作现状与对策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魏利民
就业为民生之本,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就业工作,营造平等就业坏境,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当前政府肩负的重要任务。2008年《就业促进法》实施以来,我市的就业促进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但是由于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相加人口总量较大,劳动力总量压力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就业促进工作仍然任务繁重,现将就业促进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上级关于促进就业的有关政策意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市场就业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充分就业市、创业型城市的创建以及城乡居民乐业增收计划,较好地实现了经济发展、就业扩大和社会稳定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城乡居民就业形势保持平稳。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有效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出台了一系列对企业招用本地劳动力的激励政策,如一年内累计招用本地劳动力10人以上的企业,可享受1-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本地劳动力,给予贷款贴息支持;鼓励企业招用本地高校毕业生,招用山区青年就业,视情给予相关用工补贴。二是加强对劳动者就业、创业培训,有效提升劳动者素质。近三年来,共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40615人,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8172人,农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4307人,务工岗位技能培训27259人,预备劳动力培训877人。另外,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3735人,再就业创业培训3773人,培训外来务工人员29008人。
(二)创业型城市创建成效显著。2010年以来,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抓手,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本地劳动力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措施。一是加强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创业能力,拓展创业思路。二是建立创业抚育基地,为自主创业人员提供见习机会,积累成功经验。三是落实小额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解决创业者的融资难题。四是强化创业服务,降低创业门槛、实行税收优惠、给予创业场租补贴,进一步减轻创业压力。截至2012年底,我市新增创业实体30059家,带动就业20.75万人,创业带动就业率为1:5.2,创业活跃度指数25.5,创业对就业贡献率达32%。
(三)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一是扩大企业社保补贴对象,对企业新招用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的,给予每人每月400元的社保补贴。二是把超过法定劳动年龄10年内的人员纳入就业帮扶对象,在部分乡镇探索建立了镇、村两级劳务合作服务站,推荐超龄人员从事农事劳动、产品来料加工、家政服务等工作。三是设立工疗车间,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目前全市已建立4家,帮助250名残疾人就业和康复治疗,社会效果良好。
(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基层劳动保障服务队伍不断加强,建立了一支基层专职劳动协理员队伍,配备到村(社区)。二是打造基层劳动保障一站式服务,把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纵向落实到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大大方便了办事群众,可以便捷地享受就业指导、求职登记等服务。三是就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强化,实现了宁波、余姚、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四级联网。2012年通过网上信息平台,共发布用工岗位信息165268条,求职人员登记54987人,推荐就业50141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虽然目前我市的就业形势总体比较稳定,但受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影响,就业形势处于动态变化中,将在今后给 我市就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一是部分企业发生经营困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企业减员现象,吸纳就业能力减弱。二是受到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性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关停并转,产生的失业人员需分流再就业。三是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新增大量失地农村劳动力。部分城郊村居民得到征地拆迁补偿后,不愿意再就业,依靠房租或补偿款维持生活,从长远来看这部分人也将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企业用工缺口较大,出现“招工难”,另一方面求职者由于要求过高或者缺乏适应岗位的能力,大叹“就业难”,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究其原因,一是市场供求错位。从供给方面看,存在“三多三少”的特点,高校毕业生多,高端人才少;普通劳动力多,中高级技工少;想坐办公室的多,愿意下车间的少。从需求方面看,企业用工最需要的是高端管理人才和中高级技工。近年来,我市职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火爆,技工人才供不应求,与普通求职者就业难形成了鲜明对比。二是就业心态有所变化,当前“80、90后”已成就业主力军,这一群体择业时不再单一地注重工资待遇,是否体面、轻松,发展前景如何等,都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因素。同时,部分求职者对自己的定位过高,不愿去一线劳动岗位。工资待遇不高、工 4 作清闲的 “白领”岗位应聘者众多,而工资待遇较高、相对辛苦的“蓝领”岗位却无人问津。
(三)高校毕业生“隐性失业”依然存在。调研中发现,虽然当前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并不严重,但“隐性失业”现象较为突出。有的虽已就业,但由于专业不对口、薪资和发展前途达不到心理预期等原因,就业状态很不稳定;有的在家待业或准备各种考试,成为“考公族”、“考研族”;也有少数既不上学也不找工作的,在家“啃老”的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大学生普遍存在求高求好的心态,对自己的定位出现偏差,心理预期超出市场实际。二是返姚本地大学生大多为普通院校毕业,学历在本科及以下,就业竞争力不具优势。三是我市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白领”岗位严重不足。
(四)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依然较弱。一是随着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企业对中高级技工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以“4050”人群为主的就业困难人员由于年龄偏大、技能缺乏或单一,实现正规再就业的难度较大。二是企业招用本地劳动力补贴奖励政策的管理不够完善,存在个别企业钻政策空子的现象,有的为骗取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采取残疾人只挂名、不上岗等手段弄虚作假,却未给予实际安臵。三是乡镇、街道对公益性岗位的管理不够规范,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存在公益性岗位管理不公平的现象。
(五)就业服务工作依然不全。一是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高。存在培训与就业联系不紧密,培训目标与实际效果脱节的现象,一些失业人员参加培训意愿不高,而是村(社区)为完成上级培训指标搞“拉郎配”。二是基层就业服务机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村(社区)的劳动协理员工资待遇远低于其他同岗位人员,且日常工作任务繁重,导致人员流动频繁,给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建议与对策
(一)在转型发展中提高就业的“质”与“量”。随着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深入,对就业产生的“阵痛”将会不断凸显,今后一段时间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府应当积极贯彻就业优先战略,把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优先目标,为劳动者创造更加稳定、更加体面、更高收入的就业岗位。一是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尤其要重视中小型企业发展,加大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扶持力度。深化创业型城市建设,积极引导扶持各类创业实体,以创业带动就业。二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要稳定第二产业就业份额,牢牢关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技改升级;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 重,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挖掘第一产业潜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三是加快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行业精英来姚创业,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创造大量适合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
(二)切实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一是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全面提高就业能力。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培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就业价值观宣传力度,消除就业误区,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二是做好城镇困难人员就业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制度,完善各项就业援助政策,鼓励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形成援助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的长效机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机关、事业单位招聘临时工作人员时要以一定比例优先招用就业困难人员。要减轻企业负担,贯彻落实好企业安臵困难人员就业的奖励优惠政策。加强与社会组织、与企业的合作,做好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三是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要坚持城乡统筹,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进城就业,鼓励就地就近就业,支持返村创业。
(三)进一步加快创业型城市建设。一是加快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实现由雇佣就业向注重自主创业转变。积极开展各类创业培训,强化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弘扬创业精神,传播创业文化,树立创业典型,努力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就业的良好环境。二是着力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简化创业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审批程序,降低注册门槛,完善包括财税金融支持、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在内的促进创业政策体系,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创业存活率。三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鼓励扶持农村劳动力就地创业。重点扶持发展本地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以及农家乐旅游项目,就近、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四)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一是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政府资源投入力度,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要加快建立具有我市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根据职业学校专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支持各校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突出学校品牌和特色,形成各职业学校之间“业有专攻、优势互补”的格局,使培养出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需求。二是要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尽快将职业培训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政府、企业、劳动 者三方参与的职业培训机制,优化培训项目和内容,强化培训与就业对接,力争培训一人,上岗一人。此外,要注重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劳动预备培训。
(五)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管理。一是推进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化建设,探索和改进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同时,要加强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遏制和打击非法中介,引导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二是要加强对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奖励补贴政策的管理和审核,力求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三是尽快提高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的工资待遇,增强队伍稳定性,更好地保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
第二篇:关于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镇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关于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朱 云 峰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推进“全民创业”是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体现,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致富人民群众的重要途径,更是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创业促就业倍增效应的重要举措。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和课题组深入到丹阳市云阳镇、界牌镇,京口区健康路街道和社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市技师学院等院校,召开各类座谈会8场次,并结合全局系统开展的“深入千家走访,结对百人创业”主题实践活动,开展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创业促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广泛听取大专院校学生、城乡各类劳动者的创业意愿和创业需求,多方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在分析现状、查找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创业促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我市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各级劳动 1
保障部门也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努力优化创业环境,改进创业服务,积极引导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着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1、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着力提高创业促就业的贡献率。据统计,2006年——2008年,全市三年累计扶持城乡劳动者实现创业1.23万人,累计带动就业5.24万人,创业促进就业的倍率达1:4.3。截止2008年末,全市从业人员总数165.39万人,比上年净增8万人,其中私个经济从业人员净增近7万人,占到净增人数的87.5%。特别是在2008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2万人中,由创业带动新增就业近1.6万人,创业对新增城镇就业的贡献率为25.8%。今年1—3月份,全市扶持成功创业1272人,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69万人,其中创业带动新增就业4600人,创业贡献率达27.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2、着力培育创业主体,不断提高创业型就业比重。据工商部门统计,近年来全市私个经济就业人数年均增长13.1%,截止2008年末达56.32万人。今年3月末,全市私营企业2.6万户,从业人员43.33万人,同比分别增长7.86%和4.59%;个体工商户8.7万户,从业人员14.13万人,分别同比增长 2
3.61%和5.68%。两类经济组织分别以1.62和16.67的乘数创造新增就业岗位,创业型就业比重逐年提高。2006-2008年全社会从业人数及私个经济就业人数 8165.39157.00153.186 私个从业人数456.3249.6948.37全社会从业人数2 0200620072008
3、建立创业激励机制,着力完善创业扶持政策。2002年,我市率先在全国、全省建立了创业贷款、创业奖励和创业实物补贴等创业扶持创业政策,对自主创业人员给予2-5万元的创业贴息贷款,对大龄失业职工自主创业给予1000至2000元奖励,对就业困难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1000元创业实物补贴。此后,又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明确了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基地、创业补贴等15条优惠政策。今年,又新增了20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基金,将贷款对象扩大到城乡所有劳动者,并设立10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据统计,2003—2008年,通过政策激励,实现创业的人数达2万多人,带动就业达4万多人。
4、扩大创业培训范围,着力提升创业成功率。坚持把创 3
业培训作为扶持创业的关键环节,不断扩大培训范围,创新培训机制、推广创业培训模式,有效提高了创业培训的质量和实效。将免费培训范围从最初的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被征地农民、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等人员,创业培训领域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培训对象由城镇失业人员向城乡所有劳动者拓展,培训内容由知识型培养向能力塑造型培养转变。据统计,2006年—2008年参加创业培训的人数分别为1769人、2400人和5995人,年均增长62% 左右;培训后创业率分别为60%、65%、70%,三年累计有6857人通过培训实现成功创业。
5、拓展创业载体,着力完善创业服务体系。近年来,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通过规范创业服务标准,加强创业指导、强化创业培训、落实创业政策,全方位提供创业服务。成立创业者协会和创业者联谊会,组织开展创业服务进社区、进乡镇、进校园“三进”活动,将创业服务重心下移,提高了创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充分利用区域和产业优势,大力推进创业示范园、示范街、示范村建设和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帮扶安臵点建设,积极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创业载体,4
努力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京口区分别建立了“第一楼街”创业园、“滨江创业示范街”和35个创业帮扶安臵点,吸纳创业200多人;润州区七里甸街道投资1050万元,建立创业一条街,吸纳创业100多人;新区丁卯街道建立了5.5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作为创业孵化基地。
二、我市创业促进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我市创业就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与周边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创业观念落后、创业意识不强、创业氛围不浓、创业促就业倍增效应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突出表现为:
1、缺乏统一的组织引导体系。许多先进地区的创业工作实践表明:只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引导,才能有效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推进创业工作,浓厚创业氛围,激发创业热情。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在推进全民创业上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不少办法,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创业的工作格局还未真正形成,部分基层组织对推动全民创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普遍存在“一般要求多,分类引导少;大会讲得多,实地引导少”的问题。具体来讲:一是组织领导有待加强。目前我市各级已经建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但创业工作组织领导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区域间创业工作开展不够平衡。二是资源要素有待整合。在推进全民创业上,全市劳动保障、人事、工商、税务、财政、经贸、农林、教育等部门的资源要素整合还不够到位,部门间合力 5
推进创业的工作空间还比较大。三是创业组织层次不高。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引导,我市民众创业还停在自发式、家族式的创业阶段,创业相对比较零星和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区域性的特色创业产业集群和创业链。
2、缺乏积极的自主创业观念。从全市创业氛围上来看,镇江总体上全民自主创业的观念落后,创业动力不足,创业意识不强,创业热情不高。普遍存在打工者多、创业者少。有些人虽有创业的欲望,但缺乏创业的勇气,创业激情不高,不想、不愿去艰苦创业,存在 “怕”的心态、“难”的情绪、“守”的观念。据我们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三类重点人群的创业意愿调查:目前我市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51%、29%和4%。另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市与其他周边城市相比,总体创业指数(万人拥有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数)还不高,全市平均创业指数大致在350左右,而民众创业氛围较浓的地区,如丹阳市界牌镇、新桥镇等,平均创业指数也仅为450左右。相对于全民创业较好的温州、台州等浙江城市,全市平均创业指数相差200个点以上,即使创业最好的界牌等地创业指数也相差100个点以上。
3、缺乏活跃的创业要素。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推进创业促进就业上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发挥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执行不到位等原因,部分城乡劳动者对创业的政策还不够了解,扶持政策落实效果不太明显。调查表明,目前我市只有五成以上的城乡劳动 6
者了解和掌握相关创业政策。在成功创业人员中,只有50%的人享受到税收减免,70%的人享受到各项收费减免,27%的人员享受到创业场地扶持。因此造成我市各项创业要素还不够活跃,创业者普遍存在“三缺”现象。一是缺资金。目前大多数下岗失业人员仅靠下岗补贴、失业保险金或打临工来维持生活,保障生活都有一定的困难,筹措创业资金就更难,而一些高校毕业生更是白手起家、空手创业,资金更为缺乏。由于资金的原因,许多有创业愿望的人被挡在创业大门之外。二是缺技术。相当一部分城乡劳动者对市场经济和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多、不深,对市场把握不准。而作为我们推进全民创业的重要主体之一的高校毕业生,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普遍缺乏相应的创业知识、创业实践和创业能力,迫切需要各高校开设创业课程,加强创业教育。三是缺项目。部分城乡劳动者虽有创业的冲动和愿望,但找不到合适的创办项目,对一些创业项目也把握不准,以至有钱不敢投,投了收不回,迫切需要创业指导。
4、缺乏配套的创业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市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有了较大改善,但还缺乏更为健全完善的创业配套服务体系。一是缺乏推进全民创业的部门联动服务机制,对创业促进就业工作认识还不够统一,甚至有的还认为推进创业促进就业是劳动保障部门的事,对开展人性化创业服务往往是喊在嘴上、流于形式,没有形成一个多部门联动,推动创业的服务体系。二是社会中介服务还不发达。在对一些个私经济组织调查中发现,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反映,在 7
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融资难、项目选择难、场地落实难等问题,而自身又难以化解和解决,非常希望有相应的社会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帮助解决,而目前我市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社会化服务机构。三是创业公共服务机制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市各级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尚未形成一个相互贯通的“四级”创业平台服务体系,为城乡创业人员提供开业指导、创业咨询、创业扶持等“一条龙”服务。
三、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推动全民创业是实现镇江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坚持把以创业带动就业摆上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突出重要位臵,努力在思想观念上,解决民众想创业、敢创业的问题;在服务环境上,解决促创业、助创业的问题;在组织引导上,解决民众能创业、创成业的问题,引导和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一)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把创业促就业的力量“统”起来。浙江等地全民创业的成功经验表明,要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和高涨的创业热情,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是核心,全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是关键。要切实加强对创业促就业 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全市上下合力推进全民创业的工作台新格局。一是建立统一的创业促就业组织领导体系。建议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创业促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劳动保障、人事、经贸、财政、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积极参与。各辖市区和各乡镇(街道)党政组织,成立相应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创业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二是强化创业促就业 8 的部门联动机制。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抓创业、促就业的工作责任。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经贸和劳动保障部门具体做好牵头、协调、推进工作;人事、农林等部门做好大学生、农民等人群创业推动和服务工作;财政部门加大创业引导资金投入力度;工商、税务等部门切实落实各项税费减免和场地扶持政策;银行加大创业贷款发放力度,做好各项创业融资服务;高校和各技职校加强创业教育,开设创业课程,建立创业实训基地,积极为在校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环境;其他各部门和社会团体结合各自职能,积极做好创业推动和服务工作。三是完善创业促就业的目标考核体系。各级党委政府每年召开创业就业工作会议,明确各级各部门推进创业促就业的工作目标任务,把提高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就业率等列入重要的考核内容,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同时,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及时跟踪各级各部门创业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创业促就业工作协调例会制度,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四是全面开展结对帮扶创业实践活动。当前,市劳动保障局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开展了“深入千家走访,结对百人创业”主题实践活动,重点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等三类重点人群,开展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创业场地、创业贷款、创业政策、创业开办等帮扶措施。实践活动中,我们深感,要在全市真正兴起浓厚的创业氛围,必须要协调动员各级各部门的力量,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建议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像抓结对帮扶脱贫工作一样,9
抓好结对帮扶创业工作,把结对帮扶创业任务落实到全市各级、各部门,推动全民创业、实现创业促就业。
(二)完善政策体系,努力让创业促进就业的机制“活”起来。进一步完善各项创业扶持政策,不断加大政府对创业工作的投入力度,将创业扶持资金纳入各级财政的预算,并逐年增加创业扶持资金。一是建立城乡互通的创业贴息贷款政策。进一步扩大贴息贷款范围,提高贷款额度,将贴息贷款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农民进城创业的,可以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大中专毕业生和城镇各类劳动者从事涉农项目创业的,也可以申请农民创业担保贷款,实现政府创业贴息贷款“全民化”。同时进一步扩大贷款银行机构数量,增加创业担保贷款资金,适度提高银行担保贷款利率,对所有创业贷款给予全额贴息。二是进一步完善创业奖励政策。提高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奖励标准,对大龄失业人员,统一给予2000元的创业奖励,对其中就业困难群体再给予1000元的创业实物补贴;对初始创业的大中专技职毕业生,给予1000元创业奖励;对进入见习基地实习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费补贴。进一步扩大创业奖励范围,对每招用5名以上就业困难人员的各类企业,给予企业2000元奖励。对高新技术等企业引进高校毕业生,一次性给予企业和大学生个人3000元和1000元补贴。对进入政府设立的孵化基地创业的,给予适当租金补贴。三是完善和落实创业税费减免优惠政策。推进城镇创业扶持政策向大学生延伸,向农村劳动者拓展。对参加创业培训合格的高校 10
毕业生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凭证享受税费减免政策。对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办企业的,在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扶持,并享受与招商引资企业同等待遇;开办个体工商户的,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四是对初始创业者给予劳动保障政策扶持。对初始创业的城乡劳动者,给予社保补贴,允许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各类开办企业,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
(三)着力培育创业主体,努力让创业带动就业的人群“多”起来。一是鼓励干部带头创业。积极鼓励和引导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辞职开展创业活动,并给予一定的创业资助补贴。允许工作满一定年限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采取保留工龄或提前退休的办法,开展自主创业。二是积极扶持重点人群创业。重点加大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技职校毕业生三类人群的创业扶持力度。将扶持自主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扩大到高校和技职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实行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同等的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政策、创业融资、创业培训、创业场地、创业指导、创业服务等方面的扶持。三是积极培育创业经济人队伍。采取“公司+农户”或“公司+家庭”的形式,大力发展我市“创业经济人队伍”,积极发动千家万户开展自主创业。大力发展适合千家万户的创业项目,把小生产、小加工引入居民家庭,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创业型城市建设,不断拓展创业空间,大力发展创业专业户、专业村、专业社区,11
促进全民创业向产业化发展。四是积极引导二次创业。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工程,着力推动个体工商户升级创办私营企业,激励私营企业进入规模以上行列,优先安排财政资金扶持、优先安排公益服务、优先列入融资服务重点;引导本地成长性强的企业进入规模以上行列;加快创新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鼓励技术创新,规模扩张,外向开拓,做大做强。
(四)强化创业培训,努力让创业带动就业的能力“强”起来。坚持量质并重,不断扩大培训范围,健全培训体系,提高创业培训合格率、成功创业率和稳定经营率,形成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良性机制。一是强化基地建设,健全培训体系。在进一步加强现有创业培训基地建设基础上,重点认定一批县级、乡镇(街道)级创业培训基地,形成覆盖城乡的创业培训体系。加快建立创业培训服务专门组织,定期组织创业培训教师开展研讨交流、观摩教学等活动,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二是拓展培训内涵,提高培训质量。大力推广使用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模式,加快本土化进程,采用案例剖析、企业家现身说法、创业实训等方式,切实提高创业培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积极拓展创业培训内涵,对已开业的创业者,继续提供IYB(改善你的企业)、EYB(扩大你的企业)培训。三是创新培训形式,提升培训效果。在做好城乡劳动者创业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送培训进院校活动,为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提升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积极 12
实施技职校毕业生特别创业教育计划,充分发挥技职校学生技术专长,开展创业教育,增设创业培训课程,加强创业引导,建立学校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场所,提高创业能力,力争通过努力,使我市技师学院毕业生创业率达10%以上。
(五)强化创业服务,努力让创业促进就业的环境“优”起来。进一步完善创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全市创业环境充分发掘广大民众的创业潜能。一是积极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建立推进创业型城市组织体系和目标考核体系,把全员创业活动指数、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满意度等,作为创建创业型城市的主要标准,努力在全市营造各级党委政府抓创业、社会组织支持创业、广大民众积极投身创业的良好环境。二是建立四级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在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增设街道(乡镇)创业服务所和社区(村)创业服务站,免费为城乡创业人员提供开业指导、创业咨询、创业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三是加强创业示范点建设。在全市各辖市区大力推进创业示范点建设,在全市着力打造一批创业示范园、创业示范街、创业示范村,形成市区有创业园、街道有创业街、社区有创业基地的创业孵化新格局。
(六)浓厚创业氛围,努力让创业带动就业的热情“高”起来。加大创业宣传,营造舆论氛围,树立创业典型,努力激发广大民众的创业热情。一是积极塑造创业典型。每年总 13
结和推出一批各类成功创业典型,着力培育百名创业典型,扶持千名劳动者成功创业,带动万人以上就业。开展创业明星评选活动,并给予政府表彰和奖励,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二是加大舆论宣传。通过各种媒体,运用各种形式,采取各种手段,大张旗鼓地开展创业宣传。开设镇江创业网站,作为宣传创业、引导创业的重要信息载体。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创业主题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创业者最光荣、纳税人最光荣”的社会舆论氛围。三是积极打造镇江创业文化。塑造全新的创业文化,形成具有镇江特色的创业文化,激发全民的创业热情,增强全社会的创业动力,使创业真正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为。14
第三篇:就业工作的现状、难点和对策
就业工作的现状、难点和对策
就业工作的现状、难点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显著增加,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几年来,围
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动力的转移,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狠抓落实。再就业工作事关民生、事关社会稳定。为此,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促进就业政策、出台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建立健全21个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和成立四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按照“人员、经费、机构、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的要求,逐步完善,大大加强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队伍建设,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
(二)落实优惠政策,开展就业扶持。一是认真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工作。到目前为上,我们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075份。二是支持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为下岗失业人员设立了“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下岗失业人员的办照办证工作,免收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受益324人。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2005年止我县99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累计达158万元。三是鼓励和支持服务型企业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对符合条件的新办商贸企业,我们及时予以认定,在税收、社会保险补贴方面予以支持,以鼓励服务型企业更多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目前,我县“五类”企业认定5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6人。
(三)强化服务,促进再就业。一是大力开展“五送”服务,帮助“4050”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组织形式多样的政策咨询活动,举办了专业技术培训班5期,到目前为止,全县623名“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125人。二是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服务工作,努力实现再就业。积极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近几年来,我县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661人次;搜集、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到目前为止,2476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培训、职介,实现了再就业。
(四)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一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10万余人。为了巩固和组织好向沿海地区的劳务输出,县委、政府在重点地区设立了办事处,全程为劳务人员服务。二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产业扩大就业容量。重点支持茶业、菌业、米业等产业的发展。
二、当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下岗失业人员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理顺劳动关系进度的加快、下岗失业人员呈上升趋势,我县国有企业和供销合作企业72家,目前,已改制25家,3154名职工置换了身份;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结构的调度,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2、实施再就业的一些政策难以落实。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各地也根据国家规定和本地实际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但实际工作中,政策难落实、资金难到位、工作难操作。主要表现:一是因地方财力的限制,很难落实到位。二是这些优惠政策涉及的多家部门自成体系,缺乏统筹和协调。
3、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制约了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社会保险制度存在覆盖面窄、社会保障程度低的问题,许多私营企业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这种状况使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对进入非国有企业和自谋职业存在后顾之忧。
4、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就业服务水平不高。目前,我县劳动力市场等中介组织经审核登记的只有2家,且规模小、服务项目少,主要从事的只是简单的劳务输出和信息的收集发布,求职登记、档案托管、劳务代理等业务规模有效开展。尚未形成多层面的网络化管理,对失业职工情况掌握不充分、不准确;用人单位的用工信息收集、发布不顺畅,往往进行的是非市场化运作。
5、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迟缓,制约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同时也是服务集聚的过程,而我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工业经济薄弱,城市化进程缓慢,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应落后,进而影响了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6、人力资源开发不足。目前的就业矛盾,既存在总量问题,也存在结构问题,从总体上看,下岗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技术素质较差,导致一方面下岗失业人员急剧增加而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上急需的技术工人紧缺。
三、推进就业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切实把创造就业岗位摆到突出位置上来。实践证明,加快发展是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关键。只有不断推进经济快速增长,才能增加就业总量,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1、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途径。一方面要继续做强、做大米业、茶业、菌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要强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县转移,扩大就业渠道。
2、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二、第三产
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化这个大前提。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才能增加就业容量。
3、强化社区功能,引导社会就业。社区服务业就业门槛低,对劳动力的年龄和技能结构要求不高。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社区就业力度,发展社区保安、保洁、保绿、扶幼、护老等服务和微型企业经济实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活动,积极创办从事社区服务为主业的劳务型企业,如家政服务、物流配送等。
4、搞好劳务输出工作。实现劳务输出由自发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创建劳务派遣实体,使其成为吸纳、储备、分流劳动力的“蓄水池”。
(二)努力构建就业服务体系。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就业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在计划经济时代就业的下岗职工,在就业观念上、就业能力上一时还难以适应,这一客观现实,要求我们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1、加快劳务管理网络建设。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延伸到各行政村、形成三级管理网络,为调查落实居民就业状况、就业供求信息、就业预备等工作提供畅通渠道。
2、发展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渠道,鼓励多种经济成分职业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的社会化的中介服务网络,规范运作,实现资源共享。
3、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搞好职业教育和培训,是解决失业问题最有效的手段。把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预防失业、稳定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全面落实劳动预备制,大力加强再就业培训,根据就业需求,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训,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搞好创业培训,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和创业能力培训,促进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三)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而且两者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制约。为此,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的程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要使社会保障从国有企业覆盖到非国有企业,从城镇覆盖到农村的全体公民,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靠”,切实解除下岗职工的后顾之忧。只有当全体公民都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受益者时,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才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可以说,完善的社会制度具有稳定社会和增加就业的双重效应。
(四)加大劳动监察和社会监督力度。采取有力的措施,落实现有的各项促进再就业工作的政策法规。充实劳动监察力度,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协调,齐心协力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就业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政府职能部门是难以全面实施的,因此,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应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第四篇:就业工作的现状、难点和对策
就业工作的现状、难点和对策
就业工作的现状、难点和对策 就业工作的现状、难点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显著增加,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几年来,围
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动力的转移,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狠抓落实。再就业工作事关民生、事关社会稳定。为此,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促进就业政策、出台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建立健全21个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和成立四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按照“人员、经费、机构、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的要求,逐步完善,大大加强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队伍建设,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
(二)落实优惠政策,开展就业扶持。一是认真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工作。到目前为上,我们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075份。二是支持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为下岗失业人员设立了“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下岗失业人员的办照办证工作,免收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受益324人。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2005年止我县99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累计达158万元。三是鼓励和支持服务型企业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对符合条件的新办商贸企业,我们及时予以认定,在税收、社会保险补贴方面予以支持,以鼓励服务型企业更多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目前,我县“五类”企业认定5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6人。
(三)强化服务,促进再就业。一是大力开展“五送”服务,帮助“4050”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组织形式多样的政策咨询活动,举办了专业技术培训班5期,到目前为止,全县623名“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125人。二是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服务工作,努力实现再就业。积极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近几年来,我县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661人次;搜集、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到目前为止,2476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培训、职介,实现了再就业。
(四)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一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10万余人。为了巩固和组织好向沿海地区的劳务输出,县委、政府在重点地区设立了办事处,全程为劳务人员服务。二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产业扩大就业容量。重点支持茶业、菌业、米业等产业的发展。
二、当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下岗失业人员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理顺劳动关系进度的加快、下岗失业人员呈上升趋势,我县国有企业和供销合作企业72家,目前,已改制25家,3154名职工置换了身份;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结构的调度,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2、实施再就业的一些政策难以落实。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各地也根据国家规定和本地实际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但实际工作中,政策难落实、资金难到位、工作难操作。主要表现:一是因地方财力的限制,很难落实到位。二是这些优惠政策涉及的多家部门自成体系,缺乏统筹和协调。
3、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制约了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社会保险制度存在覆盖面窄、社会保障程度低的问题,许多私营企业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这种状况使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对进入非国有企业和自谋职业存在后顾之忧。
4、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就业服务水平不高。目前,我县劳动力市场等中介组织经审核登记的只有2家,且规模小、服务项目少,主要从事的只是简单的劳务输出和信息的收集发布,求职登记、档案托管、劳务代理等业务规模有效开展。尚未形成多层面的网络化管理,对失业职工情况掌握不充分、不准确;用人单位的用工信息收集、发布不顺畅,往往进行的是非市场化运作。
5、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迟缓,制约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同时也是服务集聚的过程,而我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工业经济薄弱,城市化进程缓慢,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应落后,进而影响了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6、人力资源开发不足。目前的就业矛盾,既存在总量问题,也存在结构问题,从总体上看,下岗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技术素质较差,导致一方面下岗失业人员急剧增加而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上急需的技术工人紧缺。
三、推进就业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切实把创造就业岗位摆到突出位置上来。实践证明,加快发展是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关键。只有不断推进经济快速增长,才能增加就业总量,12全文查看
第五篇: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⒇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
礼 广 成(沈阳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愈加严峻,本文从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度逐年增大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又从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促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
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对策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初步实现了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目标,但随着全社会就业供大于求的矛盾的尖锐,大学生就业的宏观环境并不宽松,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一、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原因分析
1. 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度逐年增大
大学毕业生总量的增大,是近几年高校扩招的成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标志。然而,由此带来的就业压力也进一步增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 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 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0 年中国新增就业任务为900 万人。2010 年仅应届生就有630 万人,2009年未就业的大学生约80 万人,每年还有数百万的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的就业者,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据此预计2010 年劳动力供求缺口在千万以上。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造成就业难度逐年增大的局面。
2. 经济因素的影响,导致就业更加困难
由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 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造成国际金融形势振荡多变,也使得我国经济增速变缓,外贸出口型企业、纺织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资企业、港台资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大;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部分企业已经倒闭,据南方网2008 年11月7 日报导,珠三角5. 8 万港企已经倒闭1. 5 万家。同时,为应对如此巨大的经济动荡,许多企业开始裁员,减少用人计划,降低成本,这使本来已经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3. 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核心竞争力不突出,一是部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需求相脱节,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不突出;二是学生对外语的重视不够,四级通过率较低,口语交流能力差,许多学生甚至无法用外语与用人单位进行简单的沟通;三是综合素质不过硬。当前,部分毕业生表现出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功利轻素质、重成绩轻沟通、重实用轻人文的“五重五轻”倾向;四是部分毕业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历和工作经验。
4. 传统的就业观念仍然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较大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表现在: 一是毕业生就业地选择地域范围相对比较集中,毕业生择业时选择的主要就业地点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及江浙等沿海发达地区,在辽宁地区,沈阳、大连每年接收毕业生总数占辽宁省接收总数的50%;二是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三是毕业生对单位选择过高,多数毕业生看重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三资企业,而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5、社会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社会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呈现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重心上移的趋势。高校、科研单位、大机关、大公司已经基本上以接收博士生、硕士生为主,甚至连一些
中小型单位都开始希望多接收研究生。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6. 高校就业指导方法手段滞后,就业指导效果不佳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分析
1. 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促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初始阶段,高等学校要针对这一客观实际,及时调整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方面的期望值,转变原有精英教育阶段的就业观念,使毕业生在就业地的选择时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达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要大力宣传优秀毕业生艰苦奋斗、自主创业、扎根基层的成才之路和成功经验,激发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干事业的热情,使广大毕业生牢固树立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2. 积极落实责任制,形成全员参与就业的良好局面
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靠前指挥,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责,一抓到底。要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职能部门和院系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逐级逐项分解,任务落实到人。高校领导要深入职能部门和院系,有针对性地解决本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院系负责同志要深入班级进行具体指导,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要着力整合校内就
业、学工、团委、教务、招生、后勤等各工作系统力量,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 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毕业生最终能否就业在于毕业生自己,因此,毕业生在校期间要加强自身各方面素质的锻炼,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1)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高校要建设全员化、专兼职结合的就业工作队伍和高水平、专业化、相对稳定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专职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的数量要按1: 500 比例配备。
(2)高校应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费投入和硬件建设。各高校要对就业工作部门在人员编制和服务场地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要设立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其中就业工作经费应按照不低于在校期间学费总收入1%的标准列入预算;不断加强就业的硬件设施建设,应设有专用的毕业生就业招聘场地、就业指导与职业咨询室、就业信息与资料查询室等,校级就业工作专用场地面积应不少于0.15平方米/人。
(3)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要切实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总学时不少于38 学时。要重点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把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去,强化学生自学成才的意识,也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教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不要把就业指导课拘泥于课堂,要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做报告,开设模拟
招聘活动,还应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
4. 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毕业生最终能否就业在于毕业生自己,因此,毕业生在校期间要加强自身各方面素质的锻炼,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张金华.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曹殊.“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展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孙彬.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韩俊武.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大学生就业的思考[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6)万由祥.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校持续协调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