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锐教育2013年语文中考备考建议
精锐教育2013年语文中考备考建议
一、明明了考试要求《学业考试指导书》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和根本,“吃”透它,明确考试内容,把握复习重点,制订定复习策略,确保系统复习内容具有科学性、实效性。明确复习重点根据广州近六年语文中考试题来看,考试题型基本固定,复习起来很明确。以下几点可谓复习的重点:(1)加强基础知识积累和基本技能训练。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在于积累与运用,必须认真地抓紧抓实,备考中要注意字音、字形、词语和病句修改这些必考点的把握,同时关注轮考点的复习。(2)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内容并非很难,想拿满分也不容易,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少。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的注释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实词做个归类,对虚词也要归类识记;并对作品的内容主旨、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大概的故事情节等做好梳理。(3)古诗鉴赏都是考查课内的,多以内容理解和信息提取为主,复习时要重点关注。(4)现代文阅读中大阅读历来困扰学生,要做好小说和散文的阅读训练。
二、实夯实基础知识近几年的中考试卷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阅读感悟。每年的试卷考查的知识点有些许变化,学生答题的差异却很大。主要是学生平时书写汉字态度不够端正,随意性很强,基础不牢,应狠抓基础。默写古诗失分较严重,很多同学出现了张冠李戴、错句漏句的现象。抓实写作训练从考生的作文来看,结构、材料、立意新颖的作文往往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因此要注意加强写作基本功的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求新意识。平时也要多进行一些片段写作训练,也可根据中考作文在立意、内容、语言上的要求,进行一些单项性训练。如语言训练,可以对作文进行补充修饰语的修改,变换句式的修改,运用修辞方法的修改,使作文的语言更灵动。在抓好写作基本功的基础上,要关心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善于挖掘、提炼生活的“动情点”,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努力凸显个性风格和亮点,才能抒写具有真情实感的佳作。
三、活关注命题热点通过研究近年来中考试卷中的典型试题,对命题意图、考点设置以及参考答案的确定,进行条分缕析的解读,针对典型试题的中考原题,通过错题分析,规避常见的答题误区。再通过规范答题,找准答题角度、确定答题思路,掌握恰当的表述方式。对命题的套路能够了然于胸,做到“知己知彼”。试卷选文在精选传统、经典的名篇基础上,选取了有具有现代气息、贴近生活、科学与人文的时文,题目设计灵活、新颖,有局部变化和创新。题型相对固定,从题量上看,近六年总题量均为22道题,比较固定,主要变化在于语文积累与阅读这两部分稍有调整。我们要按照语文中考的要求,并按照中考试卷的结构板块设置模块复习,所讲的内容既要涵盖必考内容,又不超出考纲的范围,更能贴近中考命题思路。灵活掌握难点阅读在中考中占较大比重,考生在做现代文阅读时普遍失分,教师要精选新颖题型精练,与广州的中考试卷相吻合进行模拟,在现代文阅读复习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考查内容注重阅读欣赏,强调整体感知,着眼语言品味,彰显个性化解读。
(2)要强调审题的重要性。阅读题目整体看来难度适中,但因学生审题意识不强,往往审题不清、表述不明等原因,使得阅读成为每次语文考试的落分点,高分与低分差距颇大,失分情况严重,导致语文成绩不甚理想。(3)针对散文、小说、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要全面复习,重点掌握。散文阅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知难而上,针对学生的难点,加强这一块的有效训练。只有做到高瞻远瞩,才能下笔有神、有效。要对中考试题仔细研究,通过练习,巩固对考纲、考点以及对中考试题的理解与认识,将之融会贯通到实实在在的答题技巧与能力中,切实提高语文成绩。
第二篇:中考备考建议
中考备考建议
一、领导小组
1、成立中考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引领、指导,确保中考各学科协调均衡发展。
2、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
确定目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成效 ——适时反思——稳步提高。具体有如下
⑴制定中考备考工作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⑵对中考各项备考工作进行全程管理和考核。
⑶组织中考备考工作培训和《中考说明》、《课标》的学习。
⑷组织月考、模拟考以及其他大型考试的质量分析。
⑸抓常规教学管理。对备、讲、辅、批、考常规环节定期检查,一月一小结。⑹抓集体备课的落实。力求“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统一评讲。
⑺抓备考视导督查。对学科教学加强视导,务求实效,增强教学针对性。⑻抓思想教育,保稳定良好的迎考心态;
⑼抓学校部门配合,保紧密联系,齐抓共管。
二、教学计划
(一)授课计划
新授课完成时间:2013年9月——2014年2月
中考总复习时间;2014年3月——2014年6月中考前
(二)复习计划
采用三轮复习法:夯实基础——专题训练——综合检测。
l.第一轮复习(2014.2-2014.4上旬):夯实基础,教学时间约8周。①复习内容:全面系统复习,要求以课本为本,分单元、章节,依据《课程标准》、《中考说明》的要求复习,强化知识点、单元章节、考点过关训练,夯实基础,扎实培养基本技能。
②复习方法:可采取“滚动式”复习,即依据课本,单元知识考试连前不连后(连前指的是上次不过关的知识),层层夯实,步步为营。
2.第二轮复习(2014.4—5月下旬):专题复习训练,教学时间约6周。
①复习内容:巩固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强化分块综合和专项知识训练,突破重点、难点,突出训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检查堵漏知识盲点。加强训练,强化优秀学生薄弱科目的训练,使他们的“强科更优、弱科不弱”。
②复习方法:可采取分专题、分知识点复习法,即以知识网络为线,专题分块复习和考试。
3.第三轮复习(2014.5——中考前): 综合训练、提高,教学时间约4周。①复习内容:注重综合、模拟、适应性、规范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同时,还注意对学生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点拨,指导学生回归课本。
②复习方法:综合检测,查漏补缺,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三)检测安排
精心做好每次检测工作,要求:
①深入研究考纲,广泛收集中考资料,精心编制月考试题。
②考前周密安排,严格监考,形成良好考风,促进学风。
③每次考试后及时有效地进行质量分析,及时反馈并对下阶段复习提出新的改进意见。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和引领。
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形成中考工作领导小组、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管理网络,强化过程管理。
2.强化《中考说明》的学习研讨,加强中考信息搜集整理。
深入领会学科课程标准精神和内涵,深入研究近几年中考试题,准确把握中考改革趋势,认真分析和研究中考趋势,题型的变化,明确复习方向和重点,研讨新形势下中考复习策略,制定好各学科毕业班教研计划,提出科学合理、可行有效的中考复习方案。搜集整理有效信息,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中考备考。
3.加强学科研讨。要发挥教务处、学科组或备课组的集体力量。
并在各备课组进行专项研讨,重点研讨中考试题、教材教法,提高课堂效率,制订周密的教学与复习计划,精心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避免滥发资料,上课满堂灌的现象;强化教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跟踪听评课,学科组会诊,在整改中提高,使课堂教学更适应考试改革要求,使中考的核心工作“提高学科的教育质量”真正落实到实处。
4.细化教学管理
①深化分层教学的课题研究,探索分层教学的组织形式。
②教学中做到“五点一面”:
找准切入点,理清知识点,激发兴奋点,突破疑难点,培植发散点,拓宽认知面。
③重视实施“三为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ⅰ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增加情感投资,全方位交流信息,互动、合作学习;
ⅱ学生为主体:培养“三力”(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分析、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和探究问题能力)和主动学习、认知、实践,转变学习方式;
ⅲ训练为主线:重点培养非智力因素,把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④做好学生情况分析,为培优补差提供依据。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对每位学生进行认真分析,认真分析不同分数段学生的学科发展是否均衡,加强分类指导,帮助其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各学科的优势和劣势,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关心有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帮助,抓好分层教学。各班要明确的培优对象,对本学科比较薄弱的培优生,科任老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辅导,落实薄弱学科的辅导工作,使其均衡发展。同时面向全体学生,统筹兼顾,努力提高中等生,转化学困生,做到以点带面,切实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把贴近课本、打好基础作为提高中考成绩的重要措施。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在目标、途径、方法、评价上采取不同措施,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让优秀生学深、学透,让后进生学会、学准,决不轻言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争取全面提高。
抓优秀生,“响鼓重锤”。要以班级为单位,各班锁定最具潜力的学生,分科进行培优造优,适当运用心理暗示,引导他们不断进取,在复习中可以给这些学生先行一步、面宽一点,让优秀生定位,并做到广种博收。
抓边缘生,“推拉并举”。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对他们有“压”,更要有爱、有导,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充满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使他们看到希望,缩小与尖子生的成绩差距。对进步快的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有成功感。
抓后进生,“百炼成钢”。各校都存在着一批成绩较低的所谓“差生”,他们是提高平均分数最大的“潜力股”。对“差生”的管理,重在心理调整,让他们养成习惯,提高兴趣,增强自信;要采用抓大放小的策略,要坚持“小步子,密台阶,勤反馈,多鼓励”的原则。重在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要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快乐,找到适合他们的目标。
⑤把握中考命题方向,提高备考效率。
科任教师要细心研究中考形式及动态、中考试题类型、难度、方向等热点问题,加强信息交流,多方吸取精华,把握中考命题方向,做好中考信息资料的收
集、整理和利用工作,针对考点,抓住易错点,提高学生应对能力,加强中考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备考效率。
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渗透中考意识,并注重对学生进行答题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认真挑选符合中考方向、贴近中考要求的典型 试题,强化训练。一方面要关注中考的信息动态,认真钻研《中考说明》;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本学科中考考什么、怎么考,哪些知识点经常考,哪些地方很少考;针对考试重点、难点、疑点、热点、考点作全盘考虑,进行强化点拨。一节复习课下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作为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不能含糊。
5.抓学风班风建设。
抓班风、学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加强班级管理,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一起加强学生思想的教育工作。年级组分层次召开学生学习促进会,学生家长会,通过各方力量,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促进和改变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的转变,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6.班主任具体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稳定学生的思想,确保学生有稳定、良好的复习迎考心态;二是优秀生的培养;三是抓竞争机制的形成;四是学法指导;五是心理疏导,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保持平衡的心态;六抓家校配合,做到家校齐抓共管。
7.抓促优培优工作。
抓优秀学生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年级前X名(依据学校规模而定)、班级前10名的学生集中起来,召开优生座谈会,分管领导、班主任亲自参会,给学生鼓励打气,让学生在会上相互交流学习经验,要求这些学生回班后把全班学生带动起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班上起到引领作用。
8.可以安排部分学科的竞赛。
9.提倡奉献精神,各任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习有困难学生进行辅导,不让一位学生掉队。组织教师对优秀学生进行集中辅导,鼓励有特长学生冒尖,力争在中考中创佳绩。
四、具体安排
2-3月
l、各学科制定总复习计划。
2、年级组教师会,统一进度和计划。
3、年级组学生再动员,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树立信心。
4、组织初三教师考纲学习及中考备考工作培训。
4月
l、认真组织好初三模拟考试及质量分析。
2、各学科开设复习指导讲座。
3、召开优秀生工作会议,提要求,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初三师生誓师大会,鼓动师生士气。
5月
l、调整复习计划,实施第二轮复习。
2、增强与各兄弟学校毕业班工作交流活动。
3、全面复习及相关研究。
4、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测试及理化生实验操作测试。
5、学生的思想教育,目标冲刺。
6月
l、全面复习,强化训练,练考点、讲重点、破难点,提高优秀率。
2、考前答题、考试技能指导,以适应考试环境。
3、对考生进行心理辅导。
4、组织学生参加升学考。
第三篇:精锐教育(精选)
1.1对1名师辅导,6对1专业服务
立即致电:送1.学习力指数专业测评;2.全国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光碟;3.提供免费托管、答疑服务
分析(Analyzing)
教育顾问通过专业的学习力测评设计科学辅导方案
面授(coaching)
专业学科导师1对1面授学习知识、解题技巧、学习方法 答疑(Mentoring)
优秀陪读老师全科答疑解惑
跟踪(Tracking)
班主任全程学习跟踪,培养优良学习习惯
点睛(Pin-pointing)
特级名师、中高考难点、重点点睛
疏导(counselling)
心理辅导专家进行心理疏导
【基础巩固型学生】
学生基础知识、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都很薄弱,大多数考试不及格,有些甚至只有三、四十分或更少。
学习策略:不能急于求成,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夯实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让学生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稳固提升型】
学习基础良好且相关的基础题目能掌握得分,考试成绩多数能达到及
格但很难突破95分(120分)或120分(150分)
策略:夯实基础知识,开展综合性题型训练,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思维的突破和高分的获得。
【拔高冲刺型】
学生基础扎实,成绩稳定在100分(120),或125左右,但学习进入高原期,无法突破高分。突出表现在考试中无法完整解答最后的压轴题或者没有任何思路。
策略:培养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广泛接触新颖探究性题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实现成绩的最后突破。
第四篇:2009——10年温州中考(语文)趋势分析及备考建议
2009年温州中考(语文)趋势分析及备考建议
作者:加入日期:08-12-10
温州市2008年中考的试卷分析报告还没有出来,但我们可以根据07年及以前两年的试卷分析来总结出温州市在语文试题上的总要求,那就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来命题,充分落实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理念,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并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试题面向全体学生,总体难度适中,符合教育部、教育厅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精神和《2009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的要求。在试卷内容的构成上稳中求变,处处凸现语文性,寻求“整合、回归、突破”。
这不是一段套话,它是有着深刻内涵的。正确把握其主导的思想,从06、07、08年的试题中总结出规律,再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采取具有操作性的学习和复习方法,就能够紧紧抓住语文中考的命脉,取得最终的胜利。
我认为,从大的方面看,09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应该会承袭以下几个原则:
(一)内容与形式上的稳中求变,依然会注重内容形式的有机联系与整合,因为这是语文考查和语文教学新的生长点。在整个试卷23个题目左右的题量不变的前提下,可能会在一两个题目的形式上有所创新,这也是变中有不变的一个规律。比如:阅读体验题、综合性学习题或者地方课程的内容等,这三年都在求“变”,但变化又不影响整个试卷的导向。同时,所有的变化都会追求形式与内容的有机整合。这个整合的总指向应该是语文回归生活。所有的题目素材、阅读材料、作文提示语之类,都必然会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不会感到陌生,比较容易进入答题情境。
(二)阅读理解回归文本本身。这是三年来温州中考试卷阅读试题的总趋势。淡化文本,08年的两篇现代文阅读是再明显不过的例子,学生只要能读懂文意,几乎不用考虑它是什么文体,关于文体阅读的技术性词汇完全被摒弃了,如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但恰恰是淡化文体本身,却提醒着我们,指导阅读决不可以忽略文体自身的特点。考试只是不对这些专业词汇作什么要求,但学生在整体感知、提取归纳信息、概括形象特征、赏析语言结构、理解文本主题、联系生活实际等环节,却是每一种文体阅读都必然涉及到的,不能有丝毫有大意。同时,这些考核点又是紧紧与文本自身特点相联系的,哪一类型的考题都要建立在准确阅读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离开了文本,架空的分析再精彩也拿不到分数。
(三)作文依然会“站在学生的立场替学上拟题”。尽管我们对08年的《下雨天真好》存在这样那样的说法,但就命题人而言,他是努力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景可绘、有情可抒的。从“十六岁,我多了一分„”到“把心儿打开”,从“惜”到“下雨天真好”,温州的作文试题一直有浓浓的诗意,一直在激发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写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这一点,已经成为温州中考作文的一个传统。
从这三点出发,我对09年的中考复习迎考工作有以下思考:
1、按拼音写字,要尽量多地创设语言情境,更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而不是专项训练。集中的大量练习,从记忆效果来看并不很好,适当做一两次还可以,不能多做。要把一到六册的重点词汇整理出来,做成A、B、C卷(考点专训),再把各地中考试卷、几套主要的复习资料上的练习汇总起来,筛选,分解成“每课十分”这样的练习,每天抓一点落实一点,可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2、词语的选择,可以像第1项那样做积累,但对学生易错的词语、成语是可以用三、五个课时进行专题讲座的。对近义词辨析这个考点要引起高度重视,近三年考得不是很难,会不会在09年增加难度,这值得研究,要做到有备无患。
3、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一分不失,除了利用每天早读的时间按计划完成背诵任务外,语文组要花大力气把必考的那些句子摘出来,像05年,我们是选择了200句,背,默写过关,再筛选其中出错较多的80句,形成第二次过关材料,再背,再过关,然后把其中又出现错误的30句摘出来,让学生一对一的过关,老师亲自检查,做到人人过关。再加上平时的单元检测、月考等巩固措施,基本可以保证古诗文默写的一分不失。
4、名著阅读积累。这是一个难点,从上一届学生出考场后的评论以及后来的估分情况来看,学生失分较多。为什么,一个是读书太少,一个是课文学得不扎实。像我们这次月考的第4题也是如此,学生连学过的课文题目、作者、主题这样的常识也记不得,这是很危险的事。我想,有必要让学生完成一个练习,就是把一到六册教材附录中的名著导读整理出来,分门别类加以归纳,形成一个知识图表,把书名、作者、人物及特征、主要事件、作品主题、写作特色等知识系统疏理,再由老师整理成必背的知识点一百个还是八十个,强化记忆。因为现在再要求学生去读书、读名著是很不现实的事,这样疏理之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综合性学习。这是变数最大的一个考点。但近三年温州试卷只集中考核了成语积累、对偶的知识、按要求写句子和文化温州的常识。因此,复习时必须做到重点突破,再向两个方向拓展。重点突破的是要在“每课十分”这样的练习中固定设计这四类练习,达到一定量的积累。两个方向的拓展,一是关注2008各地中考尤其是浙江省内各地市中考的新题型、新思路,二是向生活拓展,把一年来社会的热点问题引入到语文课上来,作为练习材料或者考题本身。
6、现代文阅读。这是整个语文复习过程中的三个重点问题之一。我想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平时的阅读积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比较好的语感。看起来现在再抓语感训练显得有点晚,但这却是解决阅读问题的根本。要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阅读习惯:判定文体—概括内容—总结中心—语句评注,就是拿来一篇文章,先读一篇,整体感知。自觉完成上面这四个任务,不管后面出什么样的试题,都要快速地解决这四个问题。为什么,简单说就是把文章读懂。第二方面的功夫是考点专题辅导课。我们粗略地把现代文阅读的试题分成整体感知与信息提取概括类、中心与情感概括概括类、语言品析作用好处类、联系生活感悟类这样四个大的板块,其中还要再细分出若干小的考点,每一个考点都要指导学生形成比较稳妥的答题思路和解题规范,这样,基本上能保证学生不失大分,要做到完全不失分,就又回到刚才第一方面的功夫上去了。
总结温州中考近三年的试题,我认为以下考点应该作为训练的重点:根据题目要求指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概括事件、概括人物特征、修辞的表达效果、人物描写的作用、关键句的理解、句段在结构上的作用、补充材料等。每个考点又依文章不同而有各种变式,教会学生仔细审题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7、古诗赏析。我们温州的考题并不难,阅读材料选择的都是比较浅易的七言绝句,考得内容通常是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诗歌的思想感情。但因为学生对诗歌阅读总有畏难情绪,认为诗歌不好懂,所以平时练习也只是背一背、写一写,没有主动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想有必要按照诗歌的内容分分类,把田园诗、边塞诗、赠别诗、思想诗、爱国诗等归纳成几大类,或者在遣词造句、典故运用、修辞技巧等方面做几个专题,再加上平时晨读的积累,也会解决好这个问题的。
8、课内文言文。根据《浙江省考试说明》的要求,08年增加了文言文阅读的篇目,就是现在的“24篇”,除课标指定的16篇必读篇目外,增加了五、六中未被课标收录的8篇文言文。这是语文复习的第二个重点,因为学生普遍感觉文言文不好学,该记该背的东西太多且容易混淆。从历次考试成绩看,文言文失分,特别是中、下层次的学生,非常普遍。我认为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实词的巩固,这24篇中出现的实词,包括在其他篇目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要像名句默写一样抓过关的落实;二是句子翻译,也要一句一句、一个人一个人的落实,要反复练习的基础上总结规律,不能只讲方法规律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三是对课内篇目的文意理解要形成“小题库”,对每一篇必须掌握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名著导读一样疏理成必背的那么一百个左右的题目。
9、课外文言文。其实,这部分与课内相比反而容易了,只是要让我们的学生能活学活用,把在课内形成的解词方法、翻译句子的要求等转化过来即可。但因为学生对陌生的东西会有畏惧感,所以复习时进行一定量的训练还是非常必要的。
10、写作。这是语文第三重点,也是最大的难点。因为我们的学生要想在中考取得好的成绩,作文的成败就决定着他中考的成败。温州中考作文在常规要求之外,有五条发展性评价标准,就是加分的条件:情感真实,充满心灵的感动;具有想像力,能引发人们的想像与思考;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构思新颖,有创意;语文优美,富有独特的个性。我认为这就是初三作文训练的发展方向。至于具体的操作,我是建议在经过一定量的作文训练,逐步积累成功作文。具体来说,现在的初三,每周至少要写一篇作文,每大周要有一次集中的辅导,每次作文(对优生来说)不能达到要求的要修改或重写,直到达到要求。然后才是在相似话题或命题之间形成转换的能力。目前,我们要解决作文的五大难题:书写不工整、立意不深入、选材不新颖、结构不规范、语言无新意。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解决作文的“深”与“新”两大问题。基于这一点考虑,我还是希望今年开学我们已经在做的活页作文(分步作文法)能够坚持下去。至于作文的训练主题,我觉得曾宪一老师提供的材料比较全面,可以参考。
第五篇:2017年杭州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及备考建议
2017杭州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
一、考试范围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初中阶段所学的内容为范围,着重考察语文知识及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材料选自课本内或课本外。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1.正确认读汉字。
2.正确使用汉字。
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4.辨析和修改常见的语病。
5.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句式。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语言运用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生动。
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9.识记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了解语文教科书推荐的名著内容。
10.正确默写名篇名句(《课程标准》附录中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
11.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
1.理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3.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分析文章主要的写作方法。
6.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评析作品的思想内涵。
(三)古诗文阅读
1.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
3.理解、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
(四)写作
1.文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2.文章结构完整,顺序合理,条理清晰。
3.恰当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语言通顺、连贯、得体、生动。
5.力求创新,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有创意地表达
三、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书面笔答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四、试卷结构
分为语文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四部分,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现代文阅读30分,古诗文阅读20分,写作40分,共120分
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结合,选择题约占20分,非选择题约占100分
容易题约占60%,稍难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10%
备考建议: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①基础部分
在去年已经进行变化和调整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生们在基础薄弱项的查漏补缺,因此稳固和扎实的训练是基础模块需要具备和坚持的。对于高频的字音、字形、词语做好整理及识记。
②古诗词默写部分
前3道为识记性背诵,后3道为理解性背诵(即给一段文字情景,填写恰当的诗句)。
后三道题目,是去年出现问题较多的模块。
因此,孩子们在复习时,一定要理解记忆;同时,务必注意字形正确,切忌错别字。
古诗文必背篇目
《关雎》《蒹葭》《观沧海》《饮酒》《木兰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登幽州台歌》《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行路难》《黄鹤楼》《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钱塘湖春行》
《雁门太守行》《赤壁》《泊秦淮》《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欢》(无言……)
《渔家傲》(塞下……)《浣溪沙》(一曲……)《登飞来峰》《江城子》(老夫……)
《水调歌头》(明月……)《破阵子》(醉里……)《南乡子》(何处……)
《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己亥杂诗》《论语十二章》
《曹刿论战》《孟子》(《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有佳肴》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答谢中书书》《三峡》《马说》
《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记》
《送东阳马生序》《湖心亭看雪》《河中石兽》
③名著阅读
2017年中考名著阅读范围为以下五本书:《骆驼祥子》《朝花夕拾》《水浒》《格利佛游记》《简爱》。
去年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名著的内容理解以及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及掌握。但对于名著考察要点在近一年的时间中越来越细致,因此建议孩子们要答题熟悉章节,方能够稳中求胜。
二、现代文阅读部分
现代文阅读理解逃不开几大题型,现阶段民办的孩子们应该都掌握了题型的解题技巧了,而公办的孩子们在复习阶段也能够逐渐梳理出解题的方法了。
因此,在这个阶段,解题方法固然为重中之重,但语文学科的独特之处便在于,除了解题思路和方法,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是最终得分点的关键所在。
因而最后阶段,考生应该熟悉阅读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文章阅读和概括方式,在进行训练,便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古诗文阅读
这个模块,无论是文言文和古诗,都为对比性阅读和考察的趋势。
这一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杭州语文中考对于考生的辨析比较和结合思维愈加注重。
①文言文阅读
去年改动最为明显的就是文言文——
其一,文言文中删掉了虚词辨析题型;
其二,增加了文章断句的题型;
其三,文言文人物对比性阅读成为重点和趋势。
粗略来看,似乎难度有所下降,毕竟虚词是许多孩子头疼的模块,但在翻译题型中,却将翻译的句式和虚词的使用相融合,无形之中,仍然会考察实词和虚词要点。
基于这一点,对于文言文词语的一词多义准备仍然是重点复习工作。
②诗歌鉴赏
在古诗鉴赏的5分题型中,中等水平的孩子失分在2-3分,一般为第二题。去年的篇目,因为有一篇课内的故事,因此这个模块,出乎意料得简单。
但在今年的学习中,仍然不能放松对于诗歌思想感情的对比性理解。
四、写作
备考建议:作文在之前的推送中多有强调,在此处不过多赘述。
强化写作应当注重作文素材的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力求写出有独特见解,有创意,文采斐然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