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体系

时间:2019-05-12 02:4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评估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评估体系》。

第一篇:评估体系

附件2:

陕西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

2.三级指标分值是符合条件的最高分值,低于三级指标要酌情扣分。

3.申请建设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的单位,在近三年内,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具备参加评审的资格:

•基本办学条件达不到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

•学校管理中存在明显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有校园不稳定事件,并已造成一定后果的; •在招生过程中有违反规定行为和虚假宣传的;

•在顶岗实习、合作办学、学费管理工作中有违规行为的;

•在国家助学金发放、经费项目申请或表彰奖励项目中有不实陈述和弄虚作假行为的; •有其他违规嫌疑或严重不诚信行为的。

主题词: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标准通知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教育部职成教司。委厅有关直属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2010年12月1日印发

打印人:高君萍校对人:赵海龙共印120份

第二篇:民办高校评估体系

正确理解和把握评估指标体系,切实做好民办本科教学评估

张 军[1] 许品芳[2] 周建华[3] 陈馥瑛[4]

摘 要:为规范民办高校办学行为,提高民办高校办学水平,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着重探讨了适合民办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办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民办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 本科评估 建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推进,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为了规范民办高校的教学行为,提高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给民办高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展民办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已成为时代的必然。

一、正确认识民办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1.民办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迫切性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尽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据统计,自中国第一所民办高校“中华社会大学(北京)于1982年成立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国民办高校共有252所,在校生105.17万人,其中本科生10.41万人,专科生94.76万人;独立学院295所,在校生107.46万人,其中本科生90.09万人,专科生17.37万人。江苏省截止2003年底,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17所(含筹建校6所),有35所普通高校设立了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分院、分校)37个,以招收本科生为主,年招生能力超过2万人。2006年江苏省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8.1万人,约占全省普通本科在校生的11.6%,其中,民办普通高校3.6万人,民办二级学院在校生4.5万人,并且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民办高校规模、数量的迅速扩张,迫切需要教育部门开展对民办高校的教学工作评估,从政策和制度上规范民办高校的各项办学条件建设和办学行为,引导学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校各级领导重视教学工作,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要有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而要有这样的人才,只能靠教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如何切实地提高质量,成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迫切需要对民办高校进行评估,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学校管理水平、管理效益的提高,从而向社会展示民办高校的办学实力,提高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促进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2.民办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必要性

(1)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民办高校生存竞争的需要

由于民办高校一般起步晚、历史短、基础薄,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还不十分成熟,因此社会上相当多的人士对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存有疑虑,这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生源的数量、质量、毕业生的就业以及民办高校进一步的发展,民办高校通过参加本科教学评估,与国内知名高校使用同一标准来检验教育教学质量,可以肯定民办高校的办学成绩,展示办学水平和实力,打消社会各界疑虑,提高社会认可度,尤其像三江学院这样管理规范,办学质量过硬的民办高校,更是增强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绝好机会。

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更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要在与公办院校同台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民办高校必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参加本科教学评估,可以促进民办高校树立质量意识,明确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找到自身的不足,进一步加强内涵发展,加大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实训、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民办高校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与公办院校不同,民办高校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在较短时间内赶上或超过老牌的公办名校,就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灵活、高效的机制特性,创出自己的品牌、特色。实施民办高校教学水平评估,有利于民办高校分析优势和弱势,进一步挖掘和整合优质资源,办出民办高校的特色,从而促进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2)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民办高校全面发展的需要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名义是教学评估,实质是对学校办学水平和能力的综合评估,通过评估手段,达到“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最终目的。因此,评估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新契机,也是当前促进高校改革、加大对高校投入的最重要保障。

学校进行评估的第一步就是要对照指标要求进行自评,在自评过程中,通过收集整理真实的、原始的材料得出自评结论,完成自评报告。自评的过程客观上就是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归纳,就是对办学思路、教育思想观念、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学校的办学条件建设进行全面的研讨和疏理,促使学校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思路,并以之指导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教育部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等为依据,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而制订的。评估指标体系是相当全面的,它具体体现了教育部对高校办好本科教育的总体要求。而且,要达到指标规定的水平,各类高校都要经过一番认真的努力才能达到。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到校进行实地考察,除了听取校长的自评报告外,还要查阅报告所依据的重要原始资料,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开展各种调研活动,专家组会根据指标体系要求,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中肯的建设性意见,这些意见对民办高校来说是用钱买不到的“金玉良言”,学校再依照专家组的意见进行整改,通过整改有效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评估工作是对学校整体发展状况的全面检验,需要全校每个师生员工的积极支持、参与,评估结果将对全校每个师生员工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评估可以促进全校师生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意识,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有效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学校校风、学风建设,进而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3.民办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现实性(1)为政府部门对民办高校管理和指导提供依据

信息是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政府主管部门要建立对民办高校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指导,就必须掌握全面、系统和充分的信息,而本科评估就可以收集高校各个方面的原始资料,并获取各种对比、评价资料,这就为教育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据,为政府制定政策和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2)为社会各界和广大考生了解民办高校提供信息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整个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关注日益增强,各界人士、广大考生越来越关心民办教育的培养质量和社会竞争力,通过本科水平评估,可以较为准确定位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以满足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使社会成员深入、快速地了解民办学校,使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优秀大学和专业进行深造。

二、对民办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思考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就是对本科教育活动的目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通过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和定性、定量的分析,对教育活动的功效及工作状态进行评定和判断。教育部于2004年8月颁布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方案设计了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已经按照指标体系对数百所公办本科高校进行了评估,反应良好,如何应用指标体系对民办本科高校进行评估,三江学院通过自评,作了积极的探索。

1.对民办高校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应坚持规范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任何事物都是经历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民办高校从1982年兴起,到2000年之后的蓬勃发展,发展历史也就是短短的二十多年,属于新兴的发展院校,各项事业正处于逐步发展之中,因此在民办高校的本科水平评估中更应该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规范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不同层次的指标体系要体现民办教育逐步发展的要求。制定的评估合格指标作为普通本科办学层次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强制达标的,是规范性要求。制定的评估良好和优秀指标要体现当今国内外较高的办学水准,是作为普通本科办学的奋斗目标,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去争取达到,是导向性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对民办高校评估是规范、扶持与促进相并重。

2.对民办高校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必须坚持指标体系标准不变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虽然在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不同,但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相同的,都必须遵循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才能有效保证教学工作质量。教育部制定的本科评估指标体是对本科教育的总体要求,是经过专家们反复论证、经过许多高校教学实践证明能对教育教学质量起到监督、保障作用,是科学的指标体系,因此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评估的指标体系标准是相同的。

3.对民办高校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必须根据民办高校实际,准确把握指标体系内涵

民办高校在办学主体、管理体制、资金来源等方面毕竟与公办院校不同,这就使得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教学的内容等方面,必须有其办学特色,民办高校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并且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民办高校基本上都是新兴的本科院校,目前都处于初创时期,因此对民办高校评估时应当在坚持指标体系标准不变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指标体系内涵解释,以真正体现对民办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以评促建”。

三、对民办高校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的建议

(一)关于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命脉,起决定作用是教师,师资是高等学校办学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的重要基础建设,因此,高校师资一直是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民办院校师资都是运用市场机制,利用社会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对教师不管身份、编制都实行全员聘用制,不求所有,只求所用,这是民办高校师资共同的特点。师资队伍主要包括三部分:

一是专职教师。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民办高校积极引进中青年硕士、博士教师,这批教师由学校代交“四金”,享受与公办教师类似的住房、养老、医疗保障,民办学校的工作就是他们的唯一职业,他们是民办高校专任教师的主体之一。

二是专聘退休教师。民办高校建校初期都是聘用大量的公办高校退休教授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他们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既懂教学又懂管理,号召力、凝聚力强,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核心力量。这批教师从原高校退休后(60岁退休)二次就业,全部在民办高校实行坐班制,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民办高校的教学工作成为他们退休后的“唯一”职业,因此,他们也是民办高校专任教师主体之一。

三是外聘兼职教师。民办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优质师资资源,不仅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聘请部分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校任教,还从重点院校遴选优秀教师来校兼课,这些外聘教师带来了成熟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教学方法、超前的教育理念,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对于一部分热爱民办教育事业,能长期稳定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教师,学校签定了长期的聘用合同,对于这部分教师,也是民办高校师资的重要组成。

鉴于以上原因,对民办高校“专任教师的内涵解释及外聘教师比例”指标提出以下建议:

专任教师专职教师和聘期在三年以上(含三年)的专聘教师组成。

(二)关于四项经费比例

1、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学费情况

由于民办高校没有政府财政拔款,所有的学校开支费用,如教职工工资、学校基础建设费、学校正常运行开支费等,完全依靠学费收入。因此,民办高校的学费和公办院校学费相差较大,并且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财务收支结构也必然不同,我们做了几个省部分学校学费的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如下:(仅是大概数值)

部分省份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学费收入对照表 省份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河南省 陕西省 江西省

公办学费(元/生/年)

4600左右 4800左右 4500左右 3500左右 3850-4950左右 4650左右

民办学费(元/生/年)12000-13000左右 13000-16000左右 8000左右

9000-10000左右 8500-10000左右 10000左右

从上表我们看出:公办高校学费基本在每生3500-4900元左右,对应的民办高校学费相当于公办学费的2.5-3倍;按照评估指标中“生均四项经费占学费比例合格标准为25%,优秀标准为30%”的要求,公办高校生均四项经费值合格标准为875-1200元/生,优秀标准为1050-1400元/生。

2、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收入情况

公办高校的实际收入除学费外还包括财政拔款、基建拔款、科研经费专项拔款等,而民办高校收入只有学费,笔者曾对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收入情况进行过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公办院校虽然学费与民办院校相差较大,但是可支配收入实际与民办基本持平,这中间还不包括公办院校的基建拔款收入。

3、民办高校财务支出情况

像三江学院这样没有投资主体的民办高校,也没有公办高校的财政拔款,学费收入就是唯一可支配收入,并且所有收入没有老板的利润提成,全部用于办学。学校支出费用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基建和固定资产投资,二是教职工人员工资、福利等开支,三是教育事业经费开支,这其中教育事业经费才是真正相当于公办院校学费(4600元),四项经费就是从中开支的,经调查,民办高校教育事业经费统计基本上在3900-4000元左右。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对民办高校“四项经费占学费比例”指标内涵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如“四项经费占学费比例”标准不变(合格为25%,优秀为30%),则“学费”的内涵应解释为教育事业经费。

建议二:如“学费”的含义就是指民办高校学生学费,则“四项经费占学费比例”建议调整为合格标准8%,优秀标准为10%;其数值也基本上相当于4600元(江苏公办高校学费标准)的25%-30%。

建议三:如不采用“四项经费占学费比例”而采用“生均四项经费值”,则“生均四项经费值”合格标准为1000元/生,优秀标准为1300元/生。(据了解独立二级学院合格评估方案初步也是此意见)

建议四:“四项经费占学费比例”的“学费”就以当地政府规定的公办高校收费的平均值班为基数。如江苏省的4600元/生/年。

笔者认为第三条更容易操作,这样可以保障四项经费的额度。

(三)关于图书状况

大学图书是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民办院校大多办学历史较短,图书量自然不能和公办院校相提并论。同时,图书的采购量客观上还受到出版量的限制,据2005年新闻出版署数据统计,全国每年出版图书为121386种,其中少儿图书占17.5%,这样,符合高校学科需求的出版品种约4—5万册,根据正常的采购复本率为2.5左右(复本率若过高,会造成资源浪费),每年能采购到的图书约10-12万册(订到率70%-80%),因此,民办院校纸质图书很难达到生均100册。

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图书成为民办高校的重要选择,电子图书的阅览、检索全部实行网络化管理,更新速度快,还可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这种现代化的方便快捷方式受到广大学生、教师的喜爱。因此,对民办高校的纸质图书指标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如生均图书册数指标为100册/生,则图书总数应包括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两部分。

建议二:指标的观测点重点考察年生均进书量,以及图书的有效利用率、图书馆的管理情况等。

(四)关于生源情况

目前,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招生人数、招生层次等实行计划管理,每年高校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政策、招生规定,申报招生计划,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计划审批,并对计划的编制、调整、执行进行宏观监测和调控。对于本科招生来说,根据考生分数由高到低设立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投档资格线,不同层次高校分别对应不同招生批次,这些都是受到教育主管部门严格管理的,民办高校一般都限定在本科第三批次招生,这就使得民办高校生源实质是被定位在一定范围内的,生源状况优劣等级只在同一录取批次的学校中具有可比性,因此,对民办高校生源状况指标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评价生源状况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民办高校而言,在同一地区招生的最低分数线超过本

二、本三两批次资格线平均值,且完成招生计划的定性为生源好,在同一地区招生的最低分数线低于本

二、本三两批次资格线平均值,高于本三资格线且完成招生计划的定性为较好。

第三篇:HSE体系评估表

HSE体系评估表 编号 管 理 要 求 评分 要素1:HSE管理方针

1.1 公司应颁布由最高管理者批准的 “HSE目标与承诺”,定期对“HSE目标与承诺”进行审查与修订,1 以确保其适宜性,并形成书面文件; 2 1.2 公司HSE管理“HSE目标与承诺”必须与董事会或母公司的文化、理念以及其它政策融为一体; 3 1.3 公司必须为确保实现HSE管理方针而提供必要的资源,用来开发、实施和维护HSE管理体系;

1.4 公司必须通过适当的沟通或培训方式,确保HSE管理方针在组织的所有层次(包括承包商)都得到 有效的沟通与执行;

1.5 各级管理组织必须根据公司HSE管理方针,通过制定HSE绩效目标、指标和管理计划,确定HSE 5 管理的方向。要素2:风险管理 2.1 必须制定风险管理程序,以识别与公司各项生产和业务活动有关的危害,评估风险,实施控制措施,6 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2.2 对现有的勘探、生产、改造项目、新建项目、合资合作、资产处置及装置废弃等一系列活动必须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 8 2.3 对于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及关键工艺设备设施必须按照法规要求进行登记、申报与管理;

2.4 经评估的风险必须由各管理层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管理,制定具体措施并通过具体的工作程序进行落实,风险控制决策要有明确的文件记载; 10 2.5 项目危害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措施要在作业文件或项目审查批准文件中加以说明;

2.6 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回顾和重新评估风险的控制效果,通过制定HSE工作计划等方法确保风险降 11 低到现有技术水平的可接受程度。要素3:法规要求 3.1 公司应系统地识别适用于生产作业和业务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并通过程序明确获取HSE 12 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及其变更的途径与频次;

编号 管 理 要 求 评分 13 3.2 建立适用的HSE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文件清单和档案,便于员工获取与查询; 3.3 对于已确认适用于公司的HSE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应采用适当形式及时公布,以便在作 业过程中遵照执行; 3.4 根据HSE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对公司的各项HSE管理文件的适用性定期进行评估和 15 修订; 16 3.5 根据公司生产作业或业务情况的变更,确定新的重大危险源或作业对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 17

3.6 定期开展遵法审核与评估,确保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要素4:目标管理 4.1 各级管理组织应根据风险评估,每年制定和公开公布HSE绩效目标与指标,并及时向员工沟通 传达,使所有工作人员充分理解; 4.2 各部门必须定期制定明确的HSE管理目标与指标。衡量HSE绩效目标的指标应分解为输入指标(行 动性指标)和输出指标(结果性指标); 4.3 制定HSE目标与指标时必须依据公司方针、法规及HSE计划并满足相关要求; 21 4.4 各部门要按照公司的报告要求,定期汇报其安全绩效的目标与指标数据; 4.5 HSE目标与指标是各级管理组织HSE管理绩效考核和员工个人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每年进 行评估并记录在档。要素5:组织与责任

5.1 管理人员应确保职责范围内建立“谁主管谁负责”的HSE责任机制,通过自身行动树立正确的HSE 23 行为榜样,激励和强化积极的HSE行为; 24 5.2 各级管理组织的第一负责人是其组织内HSE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HSE管理负全面责任;

5.3 各级管理组织的第一负责人应确保把HSE的方针、程序、标准与法规要求应用到生产计划、业务发 展和决策程序中去,确保建立起文件化的管理程序来实现这些要求; 5.4 管理人员应依据HSE目标、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办法,分配相应的资源,组建HSE管 26 理机构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与监督; 27 5.5 根据相关人员的意见反馈,定期对照本HSE目标与指标对HSE绩效进行考核;

编号 管 理 要 求 评分 5.6 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岗位HSE责任制、遵守HSE法规与作业程序与标准,不得违章作业,并有权拒 绝违章指挥。要素6:人员、培训与行为

6.1 人员招聘、选拔和任命程序应能确保员工的职位、技能、身体、心理条件适合指派工作的需要;

6.2 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HSE培训计划,实施相应的HSE培训,确保所有员工具备必要的HSE技能。对培训效果要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 6.3 公司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确保全体工作人员得到定期的健康 31 检查; 6.4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作业场所的HSE管理方针、程序、标准、规程与要求,及时报告隐患与事故,参 32 与事故调查; 6.5 推广行为安全观察、审核和行为安全管理,鼓励员工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强化安全标准,结合33 员工HSE绩效考核,及时提供反馈并保存记录; 6.6 新入厂或转岗的员工、承包商和其它来访人员都要进行适当的入厂安全教育或培训,其中包括公司

HSE程序、标准、相关指南及应急程序。要素7:员工参与和沟通

7.1 公司应建立广泛的沟通渠道,以便员工、承包商、公众等各相关方了解公司HSE理念、体系要求和 35 管理现状; 36 7.2 管理人员应定期走访现场,进行工作指导,增强与现场作业人员的沟通和了解;

7.3 完善安全绩效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各项HSE管理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38 7.4 开展HSE合理化建议及未遂事故、不安全行为的报告与分析活动,提升公司的HSE氛围;

7.5 鼓励员工之间开展各项HSE互动,如自我行为观察和相互行为观察,激励员工进行自我审核和自我 39 提高; 7.6 管理人员应确保有关HSE管理的经验和事故教训得到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分享国内外HSE管理经

验、科技成果、良好作业实践以及相关知识,建立公司内部的信息平台,共享安全信息。要素8:文档与资料

编号 管 理 要 求 评分 8.1 针对公司的HSE风险,建立系统的HSE管理体系,对核心要素、关键过程及标准等的管理要求及

其相互联系进行描述,形成书面及电子文件; 42 8.2 建立系统的HSE体系程序、文档与资料的管理制度,明确文档资料的保存职责与要求;

8.3 确认适用的法规、证书或执照、技术规范及操作程序,制定可查阅的操作文件,定期与工作人员进 43 行交流; 44 8.4 HSE体系管理文件应采用规范的格式,及时清理过期的资料; 45 8.5 所有HSE文档资料应方便员工查阅,保存有效的使用记录。

要素9:作业控制

9.1 建立和完善作业标准、指南及操作程序,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岗位职责、具备相 46 应技能、理解并遵守相关的作业规程; 9.2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日常作业及维修等各项作业活动,识别潜在危害,运用风险评估工具,47 评估HSE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9.3 对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完工检查,完成各项性能测试并验收,以保 48 证建造与设计相符,并保存检查记录; 49 9.4 对关键设备运行参数进行监测,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50 9.5 制定设备启动、操作、维修和停车程序,明确对关键作业活动的授权与审批权限; 51 9.6 识别、评估并管理高风险作业,制定相应的作业标准,规范作业流程;

9.7 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对承包商进行风险评估、资格预审、培训、开工确认、监督审查和完工评估,52 降低承包商作业的风险; 9.8 评估各种有关机构、人员、系统、规程、设备、产品、原材料等方面的临时或永久性变更,并对这

些变更加以管理,使其对健康、安全和环境所造成的风险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要素10:职业健康

10.1 对作业场所进行系统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调查、记录和评估职业健康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55 10.2 对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作业场所进行明确标识;

编号 管 理 要 求 评分 10.3 为员工提供职业健康知识培训,以提高员工意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 56 和其它要求; 57 10.4 配备必需的、合格的、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职业卫生监测工具; 58 10.5 建立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指派专职人员,负责公司的职业危害控制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59 10.6 根据职业健康方面的风险,制定职业健康管理方案、监测计划和相应的应急预案; 10.7 公司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组织对员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

如实告知员工和记录在档; 10.8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根据法规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方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控制措 61 施。要素11:环境保护 11.1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都必须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制度,执行环境保

护设施和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11.2 及时传达最新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信息,并根据法律法规修订环境管理程序与要求; 11.3 对作业场所进行系统的环境危害识别与调查,评估环境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保存环境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的相关记录; 11.4 生产作业过程中,制定系统的废弃物排放监控及管理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废气、废水、固

体废弃物的排放,废弃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11.5 编制及收集化学品材料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标签和其它资料,并根据法规或用户要求以及在66 资料发生变化时,向运输和使用产品等相关单位分发; 67 11.6 为员工提供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环保意识与技能; 68 11.7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排放,节约能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69 11.8 具备防止和控制溢油污染事故的应急能力,配备与其开发规模相适应的溢油应急设施和工具。

要素12:社会责任

12.1 公司业务中与HSE相关事宜应与员工、承包商、政府、社区公众建立并保持公开和主动的交流;

编号 管 理 要 求 评分 71 12.2 尊重政府和社区对公司的业务活动在HSE方面的期望与关注; 72 12.3 保护员工的正当权益,保护员工个人隐私,尊重人权; 12.4 评估公司作业活动、产品、生产设施的变更给社区带来的影响,确保在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有效 73 控制; 74 12.5 对于外包外购的产品和服务要经过验证,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及当地社区的健康安全环保标准; 75 12.6 消除各种形式的强制性劳动,杜绝任何歧视行为; 76 12.7 在公司的任何业务活动过程中,反对各种形式腐败,包括营私舞弊,敲诈勒索和行贿受贿。

要素13:危机与应急

13.1 制定分公司书面的危机管理及应急响应的原则、策略和程序; 78 13.2 根据法规要求,制定覆盖全部设施和作业区域的事故应急预案; 13.3 应急预案必须分析分公司业务活动过程中的风险,针对人员伤亡、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漏、79 环境污染、公共卫生、恐怖事件等突发事件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制订详细的应急措施;

13.4 应急预案内容应包括:组织机构、职责划分、应急程序、通讯、联络、应急资源、撤离程序、重要 80 资源的保护及备份安排、训练和演习要求;

13.5 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应急预案、岗位和职责,并指导如何使用应急与危机管理工具和资

源; 13.6 定期更新应急预案,进行演练,以便评估并提高应急响应和危机管理能力,检验和测试演练应急响 82 应所需的装备、设施及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要素14:绩效监测

14.1 建立文件化的、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绩效监测与评估程序;

14.2 鼓励全体员工参与HSE绩效监测、评估或提出建议;

14.3 完整保存生产作业活动过程中各项HSE监测数据与记录,以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86 14.4 制定客观、系统的绩效评估计划,定期进行HSE绩效评估,并记录存档;

编号 管 理 要 求 评分 14.5 每年结合HSE工作报告,在审查和监测的基础上考虑并制定以新的风险评估为依据的目标与指 87 标; 88 14.6 在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新的绩效目标、指标及计划,以不断改进HSE绩效和管理方法。要素15:事故预防

15.1 制定事故预防、事故调查与根源分析的原则、要求和程序,并及时传达到每位员工; 90 15.2 任何事故都必须上报、进行事故调查和根源分析,找出并监测事故发展趋势,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15.3 公开报告、调查、分析并记录所有HSE方面的事故事件(包括未遂事故),建立事故事件报告管理 91 系统; 15.4 建立事故事件分级调查程序,重大事故要由多个业务部门或多级管理人员组成的事故调查小组进行 92 调查; 15.5 事故调查报告、事故根源分析的结论和整改及预防措施都要以文件的形式存档,定期检查整改措施 93 的落实; 15.6 每次事故都要在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相关人员在收到事故教训的信息后及时传达,必要时,与同

行业及相关政府管理机构相互交流,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15.7 制定培训计划,为员工提供隐患识别、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与分析的培训。

要素16:评估与改进

16.1 建立文件化的HSE审核程序,每年进行一次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HSE外部 96 审核,以保障HSE体系的持续改进; 97 16.2 全体员工应积极参加HSE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定期自评; 16.3 根据审核和评估的结果来确定对管理体系进行修订,在对HSE某个要素进行修订时,要评价其对整 98 个管理体系的影响; 99 16.4 审核小组应与各部门共同制定出客观系统的审核计划,审核报告必须记录存档; 16.5 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与审核,结合HSE绩效监测结果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编制HSE工作报 100 告。

评分定义与标准

利用从以上评估问题中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和证据进行评分,每个管理要求的得分可通过以下指引给出: “0”—系统尚未建立,对管理要求几乎不知道或不理解。“1”—有一些非正式的系统、过程管理与程序存在,并对这些有一定的了解,因为这些内容与满足HSE管理要求的要求有关(这意味着处于开始学习的阶段)。“2”—已确定并定义了实现HSE管理要求的要求并制定了完善所需过程管理与程序的计划。直接参与系统完善和执行的人员理解HSE管理要求的要求(这意味着达到了学习和完善的阶段)。“3”—过程管理、程序及标准广泛存在并运用,已制定并完善计划来执行尚待处理的程序。员工明确知道自己在满足HSE管理要求的程序与计划中的职责和角色。能“体现出”和已建立的过程管理与程序相符(这意味着绩效平均水平较好)。“4”—现有的过程管理与程序系统地实施并满足了HSE管理要求。部门能够证明完全遵守适用的法律要求和分公司的HSE目标。人们十分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并能够证明完全遵从现有的过程管理与程序(这意味着取得非常满意的绩效)。“5”—能够证明现有的过程管理、程序与标准不断地改进、完善。部门的绩效被认定为同级或同行业中优秀的一类。人们积极主动地参与HSE活动,HSE绩效持续改善,拥有优良的安全文化氛围(这意味着一流的绩效)。分值标准 本评估工具要求所有与部门有关的管理要求都得到评估并给出分值。分值是以是否符合16个要素打出一个总的百分比分值,该分值要将那些不适用HSE管理要求排除在外。根据对每个管理要求对应的评估问题的回答情况给出0-5的分值。该分值以客观证据为依据,如:有适当记录表明和文件程序、规程、培训计划等相符。鼓励评估团队依据客观证据,在《评估工具》表的“注释”栏中,详细记录发现的问题、现有的程序和行为以及存在的差距。这将帮助提供评审的依据,明确给出该分值的理由。理论上最高分为100,分值计算公式为:总分除以 5 而得。例如:总分 380分,除以5后等于76分。所评分值均为整数。在一个分值内所有的标准都满足的前提下才能够得到5分,否则只能够得到较低的0-4分。评估团队在决定什么分值时应该将其发现记录在‘注释’栏内,该分值主要是根据对现有程序和行为的客观审查和确认的差距来确定的。如有不适合项,则默认为5分。当完成HSE管理要求的评估时,记住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完善程序和管理体系。这些好的程序、标准和管理体系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安全承诺,并提升公司的声誉。这就需要通过严谨的、诚实公正的评估来发现差距之所在,并制订整改建议与行动计划。

第四篇:两个体系评估报告

XX县残疾人“两个体系”试验区建设阶段性

(2009年-2010年)评估报告

为了加快推进我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根据省残联印发的《全省残疾人“两个体系”试验区建设阶段性(2009年-2010年)评估工作方案》要求,我县残联对2009年-2010年“两个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自评,具体报告如下:

一、我县基本情况

我县总面积为3860平方公里,总人口58.4万人,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70%以上,山区农民(居民)占总人口的50%。全县共有7个省定贫困镇,占11个镇(区)的63%,有170个省定贫困村,占282个行政村的69%,到2010年底,全县共有特困户1.3万户,特困人口4.5万人,低收入户1.6万户,低收入人口6.5万人。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我县共有各类残疾人5.3万人,占总人口的9.22%,其中男性残疾人3.2万人,女性残疾人2.1万;农村残疾人4.1万,城镇残疾人1.2万,城镇残疾职工数1192人。

二、数据统计及说明

(一)社会保障

1、享受低保情况。截至2010年12月,我县城镇残疾人低保领取人数为1585人,占应享受低保人数的87%;农村低保领取人数2007人,占应享受低保人数的90%。

2、得到医疗救助情况。我县城镇得到医疗救助残疾人数为1423人,占应得到医疗救助人数的85.6%;农村得到医

4、残疾人扶贫和危房改造情况。2010年,农村残疾人脱贫人数2937人,脱贫率达到47%;2007-2010年底,四年共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308户,占需危房改造总数1532户的20%。

5、托养的无障碍改造工作情况。2010年底前已接受托养服务的残疾人数为145人。符合条件需要托养的残疾人总数为6319人,托养覆盖率达到2.3%;2010年底前无障碍环境改造完成数为1个,占需改造总数5个的20%。

(三)综合指标

1、地方财政投入情况。2010年财政预算投入残疾人事业的额度为28.3万元,比上年增加4.9万元,增长幅度为21%。

2、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组织规范化达标情况情况。由于我县财政经费有限,1990年还没有与民政局分开时建设的康复中心大楼一直被民政局占用,至今没有残疾人综合服务基础设施;组织规范化达标率100%。

3、二代证办理和残疾人收入情况。2010年已发放二代证4032本,登记在册总人数6526人,发证率62%;2010年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523元,我县社会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741元,占我县平均水平的40%。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二)基本组织不太健全。

(三)我县政府财政困难,对残疾人工作重视程度不高。

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继承弘扬,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客观要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不是残疾人或残联一家之事。为此,我们必须利用各种新闻媒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和手段,加大宣传,让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构想不断深入民心。

五、综合评估意见

根据省残联印发的《全省残疾人“两个体系”试验区建设阶段性(2009年-2010年)评估工作方案》,对我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综合指标等三大项和其中39个指标进行了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总体而言,虽然残联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全省“两个体系”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针对这次评估的项目和标准,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高和改善。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能力体系介绍评估怎么做

什么是专业序列

联想的岗位多种多样,而专业序列就是岗位族群,我们将工作职责相关联、专业资质要求相同或相近的岗位组合为一个专业序列,如产品管理、渠道销售、采购、财务、人力资源序列等等,每个专业序列都具有其独特的胜任能力结构组合和描述。专业序列是跨部门的岗位族群,一个公司专业序列的多少是由其业务多样性、业务价值链的长短等因素决定的,目前联想的专业序列可以划分为二十个左右。

什么是胜任能力

1)影响一个人工作业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知识、技能层面,还包括一个人的态度、思维模式等层面的因素,而且态度往往是影响业绩更深层、更核心的要素,一个人如果不具备知识和技能,但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一定能够习得,只是不同人因为资质不同习得的速度可能有快有慢。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人应该既要“Like to do”,又必须“Able to do”,只有两方面都具备了,才能有高绩效。

2)胜任能力就是将圆满完成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人特质等用行为方式描述出来。这些行为应是可指导的,可观察的,可衡量的,而且是对个人发展和企业成功极其重要的。胜任能力是从西方发展而来的一个概念,英文叫做Competency,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能力”有所区别,这个能力更多指知识和技能,比如“积极进取”按照我们过去的理解可能认为不应该属于能力之列,但按照胜任能力的定义,它却是核心要素之一。

3)胜任能力与岗位职责的关系:我们每一个岗位都有岗位说明书,胜任能力与岗位职责具有密切关系,岗位职责告诉我们“做什么”,胜任能力则告诉我们“怎么做”。岗位职责的不同决定了应具备的胜任能力的不同,这种不同可能是能力结构的不同,也可能是同一能力所要求程度的不同。

胜任能力与招聘/人岗配置

胜任能力模型的呈现形式是行为描述,这些行为对个人和企业成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也正是我们在招聘中需要寻找的行为。根据不同层级岗位要求的胜任能力,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面试问题和笔试题本,设置有效的问题。同时所有招聘人员都需要有效地掌握行为面试评估方法,在面试过程中寻找考察应聘者是否具备岗位所要求的关键行为,这种方法不仅应该为HR人员掌握,也应该为负责招聘的业务经理掌握,从而提高招聘的成功率。

在有胜任能力体系之前,我们的HR和业务经理在面试中也会追踪考察一个应聘者的行为,只是可能没有系统地掌握行为面试评估的方法。而有研究表明,没有使用行为面试评估

方法招聘,那么面试评价结果与到岗人员实际绩效的相关系数不超过20%,系统使用行为面试评估方法后,与绩效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60%。

胜任能力评估结果还可用于对现有人员的调整,使具备不同能力的人做与之适合的岗位,达到人岗匹配的目的。

胜任能力与绩效管理

传统的绩效管理仅包括业绩的考核,可能还会有部分对工作态度的考察,但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在业绩考核外,还应该包括胜任能力考核,包括态度、知识、专业技能等等,也就是既考核一个人的业绩目标达成情况,同时考察其能力发展目标达成情况,业绩考核目标与能力发展目标设置协调一致、相互促进,保证企业业绩长久持续的实现,员工个人能力不断提高。

目前,我们已经将根据联想核心价值观导出的全员核心胜任能力纳入了绩效管理,逐渐的我们也会将已完成序列的专业胜任能力考核导入绩效管理,这样我们的能力评估就可以与绩效管理合在一起完成了。能力评估导入绩效管理,要求上下级之间就业绩和能力评估结果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也对上级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能力要求。不同类型的岗位在业绩评估与能力评估占考核权重的设置上也有所不同。

胜任能力与培养发展

应该说,胜任能力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培养和发展,在各专业序列胜任能力模型建立后,我们可以系统的开发各专业序列的培训课程体系,设定每一职业发展阶段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培训,使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体系化更强。通过对现有任职人员的胜任能力评估,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个体的能力优势和弱项,从而找到组织整体的能力短板,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能力培养发展计划,以各种培养手段提高个体乃至组织整体的专业能力。培养手段除了在职培训或脱产培训外,还包括上级辅导、轮岗等方式。

胜任能力与职业发展

通过专业序列胜任能力体系,将逐步建立公司在各序列上的两条发展道路,改变公司目前的单一行政道路的现象。建立一个序列内的专业发展阶梯,并且明确每一发展阶段对胜任能力的要求,只有达到了能力要求,才能够进入相应的职位阶梯。未来我们的培训体系也将与职业发展阶梯相匹配,针对不同发展阶段设置不同的职业和专业技能培训。在多个专业序列内部发展阶梯建立起来后,还将建立起不同序列间的职位发展通道。

胜任能力与薪酬激励

薪酬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简要地说包括岗位、能力、绩效三方面,岗位的市场价值以及在公司内的价值定位共同决定了该岗位基本工资的上下浮动范围,能力高者在担任了不同级别的岗位后,这样岗位基本工资所处的区间范围相应就不同;在同一岗位上任职的不同人员的个人基本工资落在区间内的哪个点上,也会与其能力差异关联,而业绩的不同则导致两个基本工资相同的人浮动工资的差异,并且会持续影响到个人固定薪酬部分的调整。高能力并不意味着简单对等高薪酬,只有当高能力者承担了更高价值的岗位,并且体现为更高的绩效时,才能保证个人持续获得更高报酬。

从三个层面来看胜任能力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1、从员工角度来看:通过能力体系明确任职能力要求,了解自身能力优势与不足,以各种方式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了解并实践在联想的职业发展路径。

2、从业务经理角度来看:掌握专业化的能力评估工具;对有关薪酬、人员提升、人员配置等问题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团队建设的状况,帮助员工提升专业能力。

3、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通过能力盘点可以了解不同序列人才总体现状,实施有针对性的员工培养和发展计划;建立专业发展道路,改变单一行政发展路径的现状,对专业人才实施有效激励;在集团内规范岗位管理,明确序列内不同层级岗位的胜任能力要求。

我应该怎么来做胜任能力评估

胜任能力模型以一条条行为描述表现,这些行为是可以观察、可以衡量的,因此我们采用看被评估人在这些行为上是否表现、表现频率高低的方式进行评估。用这样方法的一个前提是评估人对被评估人应该有较长时间的了解,至少3个月以上的了解,通过日常工作中的接触和观察,在经过思考后可以对这些行为描述做出判断。

对行为表现频率的评分方式,大家可能会提出难以区分,因为对人的能力评估非常复杂,不可能是完全精确的,而只能尽可能客观,同时胜任能力评估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所有行为要点的相对系统评价,找到一个人的能力短板,然后通过上下级有效沟通找到能力提高的方法。对两个被评估人,如果在一项行为上我们没有明显的行为例证证明一个人比另一个更突出或更弱,那么完全可以给两人打一样的分值。

胜任能力评估需要经过哪些程序

目前的胜任能力评估包括员工自评——上级评估(有的序列在上级评估外引入了同事评估)——部门内部评议小组审核上级评估结果——对达到高能力层级人员聘请公司内外部专业人士,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复评。个人自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岗位胜任能力要求,不作为评估结果的参考依据,而在上级、同事评估中,又以上级评估为主。专家评审的目的与

引入多方评估一样,是为了加强能力评估的客观公正性,但专家评审更高的准确性也依赖于专家更多地了解被评估者日常行为表现,而不仅仅是简短的面试。

在能力评估后,上下级之间需要就评估结果有效沟通,达成关于能力状况的共识和提高发展的具体行动计划。

胜任能力评估多长的周期进行一次

能力的提高相对来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对能力评估的周期是半年到一年一次,目前我们将能力评估周期确定为一年一次,不同序列评估时间可能有所不同,多数放在自然年末。在每一次能力评估后,上下级对能力评估结果进行沟通,对能力现状达成共识,确定能力发展提高的重点和提高目标,到下一次评估时根据评估结果来看个人能力提高发展的情况。

我可以同时参加两个以上序列的能力评估吗

按照目前对专业序列的划分,有的员工所处的岗位可能会跨两个序列,比如任财务系统建设岗的员工,既要懂财务,又要掌握信息化相关知识和技能,对这个员工可以根据岗位能力要求侧重和个人专业发展意愿,选择参加管理咨询(IT)序列或者财务序列,也可以同时参加两个序列,但不应参加超过两个序列的能力评估。一个员工可同时参加两个序列的能力评估,一方面是因为所任岗位本身就对任职人员提出了多方面能力要求;另一方面,个人的专业化发展在一定阶段需要明确大方向,同时跨过多的序列也不利于个人职业发展。

文平谈能力体系

2002年12月对高文平的访谈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激励,企业最基本的激励导向就是“多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得”。与“能”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就是能力体系,通过系统的能力标准评估任职人员的能力水平,鉴别高能力者,同时通过培训发展等手段提高员工能力;而这个“劳”就是我们常说的岗位职责,对应的是职位管理体系,界定清楚不同级别岗位所做的事情的不同之处;“得”对应的就是我们的薪酬体系,对不同级别岗位设计合理的固定薪资结构,同时通过浮动薪酬管理绩效结果。

因为联接“能”和“得”之间的是“劳”,所以单纯能力评估高者并不意味着就应该拿高薪,只有当高能者真正承担了更大职责,并且体现到业绩上的时候,企业才能回报与其劳动相匹配的薪酬。我们的激励机制就是要鼓励高能力者承担更多更高的事情,给他们更大的舞台和空间。

旭东谈能力体系

《联想》2002年第10期《总经理眼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说到能力体系,大家都认同要建立这样的体系,但做一段时间后,可能就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业务部门的人(特别是干部)投入精力不够,因为大家可能不完全明确,员工能力体系的第一个版本,就是业务部门人员,特别是干部对员工能力要求的具体化,因此,如果干部如果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参与,那么做出来的东西就不是他的想法,会认为这东西不好。

还有一种可能,业务部门急于把员工能力体系用于员工评估,并希望把评估结果立刻体现在工薪上,大家好象感觉用这套东西评估后,就要长工资。如果业务部门把这当成建立员工能力体系的主要目的,那么也会对结果大失所望。我们应明确员工能力体系建设的第一个目的,是让员工明确自身能力状况,确定发展进步的目标,部门和公司针对这些提高能力的计划,提供相应的实践和培训机会,促成员工的进步发展;然后才是在能力体系相对完善的基础上,把员工的能力评估与工薪体系挂钩,实现按照员工专业能力的高低支付报酬,与市场接轨;同时,让员工在联想的发展,除了管理序列外,还可以沿着专业序列方向发展,拓宽了发展途径,提升了员工的价值感。

老杜谈能力体系

《联想》编辑对老杜的访谈摘录

第一次渠道销售序列能力评估已经顺利结束,后续应用工作也正在逐步铺开,区域主管VP老杜形容自己的心情是有些“忐忑不安”:“这是我们第一次进入的领域,此前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无疑存在着很大风险”:

首先干部、员工中可能存在着误解。一部分包括总经理在内的管理者会认为人力资源负责“搞定”此事,与本人关系不大;员工可能会认为评上高级能力就意味着“涨工资”,把这件事情简单化理解。老杜解释说,在企业中,能力的有效性只与岗位有关,以能力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必须以岗位为依据,脱离了岗位讨论能力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能力体系建设不仅是人力资源的任务,同时需要了解业务和岗位设置的管理者的积极参与。人力资源提供的是平台和工具,具体的操作还要大区总经理、总监各司其职,给予高度重视。老杜还澄清道,评估不等同于涨工资,它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还是“人岗匹配”,什么样的岗位需要什么层次的人,什么级别的人从事何种难度的工作,需要规范界定。以往,我们大多看年限,凭干部的感觉来考量业务人员,有能力评估的部分,但缺乏定量分析,也没有形成规范的系统。这既不利于公司,也不利于员工的长远发展。能力体系建设就是希望建立一套可以量化分析的科学人才管理系统,使员工在工作中人尽其能,并有顺畅的发展渠道。基于此,评估结果应具有相当的参照性,能力评估未达到高级的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干部指导和培训体系也

可以对症下药;评估达到高级的理当被视为公司的骨干,在个人发展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那么,评估到底与工薪有没有关系?老杜肯定地说:有,但并非直接关系。这取决于公司的工薪体系建制,工薪体系与能力体系不是直接挂钩的,但与岗位直接相关。举个例子,在专业序列中被评估为高级,意味着具备较高的能力,从而有更多或更高的岗位机会;而公司对某岗位的工薪确认是一个范围而非定值,因此能力评估有可能使你获得一个较高的值或随着岗位的变动而进行新的调整。

能力体系建设就是公司的人才建设,包括人才的选拔、激励、和培养发展,目前只是开了个头,老杜希望这项工作“越做越好”。至于“好”的含义,老杜说分三个层次:首先让员工确实感觉好,其次达成公司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更健全,最后要做到能力体系建设对业务有实实在在的促进。这三者是层层递进关系,目前还只是开始阶段,要争取让更多的员工了解和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

下载评估体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评估体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建立

    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机制体系建设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员工培训能持续提升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与工作态度,从而为公司的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力......

    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 副本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学生姓名:徐晓雷指导教师: 分校/学院 学 号:***20 年......

    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及体系

    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及体系 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及体系 教学质量检查与考核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便于教学质量检查......

    中国二手车价值评估体系研究.

    1引言 中国汽车保有量从改革开放之处的 136万辆 , 至 2001年 已增至 2000万辆 , 进入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 每年递增 100万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汽车进入家庭的步......

    构建纳税评估体系论文[五篇]

    【摘要】纳税评估是税务征收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确保税收征管科学有序的重要环节。我国纳税评估工作起步较晚,但评估办法经历了多次变化和发展。十多年来,我国纳税评估工作......

    煤矿建立廉洁评估体系经验材料

    一、廉洁评估体系的提出与功能近年来,我们在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过程中分析发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考核工作还不够全面系统。主要表现在:一是动态考核的长效机制还不......

    大病保险风险评估体系第二章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完善大病保险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体系。 一方面,国内关于商业健康保险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针对大病保......

    2010年五四红旗团委评估体系

    武汉科技大学“五四红旗团委”评估体系一、基本目标共760分单位:- 9 -- 11 -二、发展目标共360分- 12 -- 13 -- 14 -......